資源簡介 《漁家傲》一句一譯字字落實加真題再現 ——李清照作者生平李清照(1084 年 3 月 13 日—1155 年) ,號易安居士,宋齊州章丘(今山東 濟南章丘西北)人,居濟南。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 ”之 稱。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 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后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 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 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 前期多寫其悠閑生 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藝術上善用白描手法, 自辟途徑,語言清麗。 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 別是一家 ”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 已散佚。后人輯有《漱 玉集》《漱玉詞》。今有《李清照集》輯本。寫作背景南渡后,作者經歷了靖康之亂,舉家南逃,備嘗家破人亡與顛沛流離之苦。 貫穿這一時期詞創作的主線是家國淪亡與個人不幸遭遇的哀嘆,早期明快、爽朗 的情調已經消失,而代之以濃厚的感傷情緒。漁家傲漁家傲:詞牌名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星河:銀河轉:《歷代詩余》作“曙”天蒙蒙,晨霧蒙蒙籠云濤。銀河欲轉,千帆如梭逐浪飄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天語:天帝的話語殷勤:關心地夢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傳話善意地相邀。殷勤地問道:你可有 歸宿之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我報路長嗟(jiē) 日暮:路長,隱括屈原《離騷》:“路曼曼其修遠 兮,我將上下而求索 ”之意。日暮,隱括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 瑣兮,日忽忽其將暮”之意。嗟,慨嘆學詩謾有驚人句:隱括杜甫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謾有,空有我回報天帝說:路途漫長又嘆日暮時不早,學作詩,枉有妙句人稱道, 卻是空無用九萬里風鵬正舉九萬里:《莊子 ·逍遙游》中說大鵬乘風飛上九萬里高空鵬: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鳥長空九萬里,大鵬沖天飛正高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蓬舟:像蓬蒿被風吹轉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風吹飛,喻飛動吹?。捍档?br/>三山:《史記 ·封禪書》記載:渤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相傳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見,但乘船前往,臨近時就被風吹開,終 無人能到。蓬萊,又稱蓬壺風??!請千萬別停息,將這一葉輕舟,載著我直送往蓬萊三仙島賞析這首詞氣勢磅礴、音調豪邁, 是婉約派詞宗李清照作品,具有明顯的豪放派 風格,是李詞中僅見的浪漫主義名篇。詞一開頭,展現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 色圖。天、云、霧、星河、千帆,景象已極壯麗?!敖?”、“連”二字把四垂的天 幕、洶涌的波濤、彌漫的云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界。 “轉 ”、“舞”兩字,則將詞人在風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所謂 “星河欲轉 ”,是寫詞人從顛簸的船艙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銀河似乎在轉動一般。 “千帆舞 ”,則寫海上刮起了大風,無數的舟船在風浪中飛舞前進。船搖帆舞,星河欲轉,既富于生活的真實感,也具有夢境的虛幻性,虛虛實實,為全篇的奇 情壯采奠定了基調。因為這首詞寫的是“夢境 ”,所以接下來有“仿佛”三句。這三句寫詞人在夢中見到天帝。“夢魂”二字,是全詞的關鍵。詞人經過海上航 行,一縷夢魂仿佛升入天國,見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 詞人塑造了一個 態度溫和、關心民瘼的天帝?!耙笄趩栁覛w何處 ”,雖然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 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寄寓著美好的理想。此詞則上下兩片之間, 一氣呵成,聯系緊密。上片末二句是寫天帝的問話, 過片二句是寫詞人的對答??煞Q之為“跨 片格 ”?!拔覉舐烽L嗟日暮 ”句中的“報 ”字與上片的“問 ”字,便是跨越兩片的 橋梁?!奥烽L日暮 ”,反映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經歷。詞人結合自己身世, 把 屈原在《離騷》中所表達的不憚長途遠征, 只求日長不暮,以便尋覓天帝,不辭 “上下求索 ”的情懷隱括入律,只用“ 路長 ”、“日暮 ”四字,便概括了“上下 求索 ”的意念與過程,語言自然,渾化無跡。其意與“ 學詩謾有驚人句 ”相連, 是詞人在天帝面前傾訴自己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謾”字,流露出對現實的強烈不滿。詞人在現實中知音難遇, 欲訴無門,唯有通過這種幻 想的形式,才能盡情地抒發胸中的憤懣。 “鵬正舉 ”,是進一步對大風的烘托 , 由實到虛,形象愈益壯偉,境界愈益恢宏。在大鵬正在高舉的時刻, 詞人忽又大 喝一聲:“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氣勢磅礴,一往無前,堪稱大手筆。“蓬 舟 ”,謂極言所乘之舟的輕快?!叭?”,指渤海中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可望而見,但乘船前去,臨近時即被風引開,終于無人能到。 詞人翻舊典出新意敢借鵬摶九天的風力,吹到三山,膽氣之豪,境界之高,詞中 罕見。上片寫天帝詢問詞人歸于何處, 此處交代海中仙山為詞人的歸宿。前后呼 應,結構縝密。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把屈原《離騷》、莊子《逍 遙游》以至神話傳說譜入宮商, 使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融為一體,構成氣度 恢宏、格調雄奇的意境,充分顯示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題請用自己的話描繪“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兩句詩的畫面天空中云霧翻涌,一片曙色朦朧,仰望頭頂的銀河似在轉動一般,將點 點星光投散在海面,像無數的船兒在舞動著風帆。下列詩歌賞析 有誤 的一項是( )A.李清照的詞以婉約細膩為主, 《漁家傲》是其婉約詞的代表之作B.詩中“ 歸 ”字飽含作者經歷人生道路上的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 個理想歸宿的熱切愿望C.“ 我報路長嗟日暮, 學詩謾有驚人句 ”表達了詩人空有才華, 終遭 逢不幸的深沉慨嘆D.本詞通過記夢表現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傳達出積極進 取的力量A【解析】這首詞是婉約派詞宗李清照的另類作品,具有明顯的豪放派 風格理解性默寫⑴詞中展現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形成一種渾茫無際的境 界,并為全篇的奇情壯采奠定了基調的句子:天接云濤連曉霧 ,星河欲 轉千帆舞⑵詞人在天帝面前傾訴自己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華而遭逢 不幸,奮力掙扎的苦悶不滿的句子:我報路長嗟日暮 ,學詩謾有驚人句⑶詞人經過海上航行,一縷夢魂仿佛升入天國,見慈祥的天帝。在幻想 的境界中,詞人塑造了一個態度溫和、關心民瘼的天帝?!? 殷勤問我歸 何處 ”,雖然只是一句異常簡潔的問話,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寄寓著 美好的理想⑷李清照在《漁家傲》中,“ 我報路長嗟日暮 ”一句用路途遙遠而時光 易逝來比喻理想難以實現, 寫出了詞人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感受⑸李清照的《漁家傲》中“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表達了詞人決心像大鵬一樣乘風高飛, 樂觀地尋求幸福的理想與愿望, 也是本詩的主旨句⑹詞中運用屈原《離騷》詩句典故,詞中意境壯闊、想象豐富、充滿濃 厚的浪漫主義色彩的句子是: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 去有關對文章的理解1.試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上闕一二句所寫的夢境。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霧彌漫,波濤洶涌,海風呼嘯,從顛簸的船 上仰望天空,天上的銀河似乎轉運一般,無數的船帆在風浪中飛舞前進。2.下闕哪一句是對“殷勤問我歸何處 ”的回答?該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 思想感情?“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表達了詞人晚年在現實生活 面前懷才不遇、孤獨無依、奮力掙扎的苦悶和對現實的強烈不滿。3.“ 天接云霧連曉霧 ”中“接 ”“連 ”二字,有什么表達效果?“接 ”“連 ”二字把低垂的天幕、洶涌的云濤、彌漫的大霧自然地組 合在一起,描繪出一種瑰奇雄偉的境界。4.“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中“嗟 ”“謾 ”二字值得品味, 請根據這兩個字的意蘊,說說這兩句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①“嗟 ”字生動地寫出了詞人彷徨憂慮的神態,表明了自己在人生道 路上日暮途遠,茫然不知所措的嘆惋。②“謾 ”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 悵:一是空有詩情詩才, 因知音(丈夫)早逝, 而無人能會意;二是慨 嘆自己身逢亂世,有著對現實無能為力的苦悶和懷才不遇的遺憾。5.從用典的角度賞析“ 我報路長嗟日暮, 學詩謾有驚人句 ”。化用屈原《離騷》中的詩句,使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融為一體, 表達了詞人懷才不遇、孤獨無依的苦悶和對現實的強烈不滿之情。6.從寫景的角度賞析“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①選景典型生動,選取天、云濤、曉霧、星河、千帆等景物,描繪了 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的景象; ②為全篇的奇情壯采奠定了基調, 也為下文的夢魂所思做了鋪墊。7.從用典的角度賞析“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九萬里風鵬 ”是用莊子《逍遙游》中“ 大鵬摶扶搖而上九萬里 ”的 典故,寫出了詞人的大鵬高飛之志,同時也反映了詞人對現實的厭棄和 對美好境界的追求。8.全詞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①內心的苦悶; ②對幸福的追求和對自由的渴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