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四章 光現象第3節 平面鏡成像教材考點梳理一、平面鏡成像規律1.定義:表面平整光滑的鏡子。2.畫法: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4.成像規律:(1)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2)像、物大小相同。(3)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4)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敲桌子:平面鏡成像,像和物體對稱(上下一致,左右相反)。5.平面鏡的作用:(1)成像:制作鏡子。(2)改變光路:潛望鏡。(3)擴大視覺空間:在墻上裝大塊平面鏡。6.成像實質:如圖:S1是發光點S的虛像,它是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實際上,平面鏡后并不存在發光點S1,所以S1是虛像。▲敲桌子:平面鏡成的虛像,是所有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二、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1.實驗器材及作用:(1)刻度尺:測量蠟燭與平面鏡的距離和像與平面鏡的距離。(2)兩支完全相同蠟燭A、B:比較像與物的大小,確定像的位置。(3)玻璃板:便于確定像的位置。(4)光屏: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虛實。(5)白紙:確定物、像和平面鏡的位置。2.實驗步驟考點:(1)如何放置玻璃板?把白紙平鋪在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放在紙上。(2)如何才能看到蠟燭A的像?人在A側透過玻璃板看去。(3)如何探究像的實虛?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過玻璃板,直接看光屏上有無像。(4)如何確定像的位置和比較像物的大小關系?拿一支完全相同且未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像與物完全重合。(等效法)(5)在白紙上描出物、像和平面鏡的位置后,接著應該怎么辦?連接對應的像點、物點,測出它們到鏡面的距離。看連線和鏡面是否垂直。(6)為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應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進行實驗。實驗在較暗的環境下進行,可使實驗現象更明顯。(7)實驗中若用物理書擋在玻璃板的后面,那么仍然能看到蠟燭A的像。三、凸面鏡和凹面鏡1.凹面鏡:(1)定義:用球面的內表面作反射面。(2)作用:對光線有會聚作用。(3)應用:太陽灶、手電筒、汽車頭燈、反射式望遠鏡。2.凸面鏡:(1)定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2)作用:對光線有發散作用。(3)應用:汽車后視鏡、街道或山路轉彎處的反光鏡。重難點突破1、人逐漸向平面鏡靠攏的過程中,人在鏡中像的大小( )A.變大 B.不變 C.變小 D.無法判斷2、小明從平面鏡里看到鏡子對電子鐘示數的圖象如圖,這時的實際時刻是( )A. 21:10 B. 10:21 C. 10:51 D. 12:013、某同學站在平面鏡前,在他遠離平面鏡的過程中,他在鏡中的像( )A.逐漸變大 B.逐漸變小C.與平面鏡的距離逐漸變小 D.與平面鏡的距離逐漸變大4、小明和媽媽一起去商場買鞋子,試穿了一雙鞋后,小明站著從鞋柜旁放在地上的小鏡子中看到自己穿的鞋,很滿意.圖中,鏡子擺放位置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 B. C. D.5、如圖所示,相鄰兩室,一明一暗,在兩室之間的墻壁上有一平面鏡M,且∠AOC=∠BOC,甲、乙兩人分別站在A、B兩點,面向平面鏡張望,則( )A.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6、電動車的反光鏡是用來觀察車后情況的平面鏡.在某次行駛時,發現左側反光鏡中看到是車后的樹梢和天空,卻看不見路面的情況.為確保行駛安全,左側反光鏡的鏡面應該( )A.向外旋轉B.向內旋轉C.向下旋轉 D.向上旋轉7、下列各種鏡子屬于凸面鏡的有( )A.手電筒前的“銀碗”B.整理服裝時的穿衣鏡C.汽車觀后鏡 D.探照燈后的反光鏡8、“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說的是猴子看到井中有個月亮,以為月亮掉進井水里了,于是設法把它撈上來。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水中出現月亮屬于光的反射現象C.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實像D.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離比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離大9、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圖乙是實驗裝置的側視圖。(1)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________(選填“較亮”或“較暗”)環境中進行;(2)選用刻度尺的作用是為了便于比較像與物到_________距離的關系;(3)選擇兩個相同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像和物的_________關系;(4)在豎直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拿未點燃的蠟燭B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蠟燭_________(選填“A”或“B”)的一側觀察,直至B與A的像完全重合;(5)圖乙是在玻璃板與蠟燭B之間放一塊擋光板,則人眼__(填“能”或“不能”)看到A的像。10、學習近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后,小華和小虎作了進一步的觀察和研究.(1)他們代表物和像模擬平面鏡成像,若小華向右轉,小虎應向______轉.(2)小華走近辦公樓的自動感應門時,門自動平移打開,則他在玻璃門中的像將______(填“隨”或“不隨”)門平移.(3)傍晚,小虎在河邊看到的夕陽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的虛像(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這是由于光在平靜的水面上發生了_______反射(選填“漫”、“鏡面”).11、如圖所示,和是點光源S發出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兩條反射光線.請通過作圖確定出點光源S的位置.(要求保留作圖痕跡)12、光源位于A點,試畫出該光源發出的一條光線經過平面鏡MN反射后通過C點的光路圖。13、如圖所示,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 中所成的像。參考答案1、答案:B解析:平面鏡成正立等大虛像,像和物體大小相同,所以人從遠處走近一直立的平面鏡的過程中,他在鏡中的像的大小不變.2、答案:C解析:根據鏡面對稱的性質,題中所顯示的時刻與10:51成軸對稱,所以此時實際時刻為10:51。3、答案:D解析:AB.平面鏡所成的像的大小決定于物體本身的大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所以像的大小是不變的,故AB錯;CD.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物體遠離鏡面時,像也會遠離鏡面,所以像與平面鏡的距離會變大,C錯誤,D正確。4、答案:B解析:鏡子放的比較低,眼睛在上面向下看鏡中像,鏡子斜向上放置,根據物像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可知這樣能比較清楚地看到自己穿的鞋,選B5、答案:D解析:甲乙兩人不是光源,本身不能發光,只能反射外界射到他們身上的光.甲在明亮的室內,有外來的光線射到他的身上,他的身體表面又能將這些光線反射出去.被甲反射的一部分光線射到平面鏡M上,又會被平面鏡反射.由于∠AOC=∠BOC,所以從甲身上射向平面鏡M的光線會沿OB方向反射,而乙處在B點,故乙能接收到來自甲的光線,即看到了甲.乙在暗室中,外界沒有光線射到他的身體表面,他本身又不能發光,因此不會有從乙射出的光,照射到平面鏡M上,更不會進入到甲的眼鏡,所以甲不能看到乙.6、答案:C解析:發現左側反光鏡中看到的是車后的樹梢和天空,說明樹梢的反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進入眼睛,路面射向平面鏡的光線經反射后射向了上面,因此需將反光鏡向下旋轉.故選C.7、答案:C解析:A、D都要求將光“聚攏”,因此必須用對光有會聚作用的凹面鏡;B是平面鏡;汽車司機為了看清車后更大的范圍,必須用觀察范圍大的凸面鏡。故應選C。8、答案:B9、答案:(1) 較暗(2) 平面鏡(3) 大小(4) A (5) 能10、答案:(1)左(2)不隨(3)等大;鏡面解析:(1)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左右相反可知,若小華向右轉,小虎應向左轉;(2)玻璃門中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虛像不在玻璃門上,所以門自動平移打開,則他在玻璃門中的像不隨門平移.(3)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所成的像,平面鏡成像是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形成的;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平靜的水面比較光滑,相當于一面鏡子,因此光在水面上發生了鏡面反射.11、答案:先將兩條反射光線反向延長交于一點S′,在通過平面鏡作出S′的對稱點S,即為發光點的位置,并聯接Sa、Sc畫出入射光線,如圖所示:12、答案:解析:過A點做平面鏡MN的垂線,據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確定像點。連接與MN交于O點,則O為光源A射向平面鏡的其中一個入射點,OC為反射光線,因為反射光線的反射延長線過像點。連接AO為入射光線。作圖如下:13、答案:如圖所示。解析:先作出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用虛線 連接,即為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