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章 物態變化第2節 熔化和凝固教材考點梳理一、物態變化1.物質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2.物態變化:物質從一種狀態變成另一種狀態的過程;二、熔化和凝固1.定義:(1)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冰雪熔化、蠟燭燃燒等)(2)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冬天水管凍裂、冰凌等)2.特點:(1)熔化吸收熱量;(冬天雪熔化時更冷、吃雪糕涼快)(2)凝固放出熱量;(北方冬天菜窖內常放幾桶水)三、固體熔化實驗1. 實驗器材及作用:(1)溫度計:測物體溫度;(2)玻璃棒:使物體受熱均勻;(3)石棉網:使燒杯底部受熱均勻;(4)鐘表:記錄加熱時間;2. 器材組裝順序:自下而上;3. 選用較小的固體顆粒的優點:A.小顆粒固體受熱更均勻;B.溫度計玻璃泡與小顆粒充分接觸,測得溫度更準確;4.試管在水中的位置要“適當”:A.試管不能接觸燒杯底和燒杯壁;B.試管中裝有固體的部分完全浸沒在水中;5.水浴法加熱的好處:A. 被加熱物質受熱更均勻;B. 固體顆粒溫度上升較慢,便于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6. 實驗中,必須做到“兩測一看”:指實驗中要測量記錄物質溫度及加熱時間和觀察物質狀態;7.會根據實驗數據會作出物質熔化時溫度-時間圖像:先描點,然后用平滑的曲線把各點順次連接起來;8.實驗現象:海波或冰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2)石蠟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一直升高;9.實驗結論:(1)晶體熔化時有固定溫度,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2)非晶體熔化時沒有固定溫度,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升高;四、熔點和凝固點晶體 非晶體定義 有熔點的固體 無熔點固體熔化 熔點 有 無圖像特點 AB段:持續吸熱,溫度升高,固態; BC段:持續吸熱,溫度不變,固液共存; 3.CD段:持續吸熱,溫度升高,液態; 4.熔點為T0 ℃; 整個過程,持續吸熱,溫度升高;條件 溫度達到熔點;不斷吸熱; 吸收熱量凝固 凝固點 有 無圖像特點 1.AB段:持續放熱,溫度降低,為液態; 2.BC段:持續放熱,溫度不變,為固液共存; 3.CD段:持續放熱,溫度降低,為固態; 4.凝固點為T0 ℃ 整個過程,持續放熱,溫度降低;條件 溫度達到凝固點;不斷放熱 放出熱量五、其他考點1.熔點與物質的種類、壓強和是否含有雜質等因素有關;(1)不同晶體熔點一般不同;(2)冬天,結冰的路面撒鹽可以降低冰的熔點;2.在寒冷的北方,冬天測氣溫常選用酒精溫度計,而不用水銀溫度計,這是因為酒精的凝固點比水銀的低;3.燈絲用鎢來做,是因為鎢的熔點高;常用錫焊接電子元件,是因為錫的熔點低;4.同種晶體熔點和凝固點是相同的;5.已知物質溫度,如何判斷晶體狀態的規律:(1)晶體溫度低于熔點時,物體為固態;(2)晶體溫度等于熔點時,物體可能為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狀態;(3)晶體溫度高于熔點時,物體為液態;重難點突破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為0℃時,水已不存在,全部結成冰B.溫度為0℃時,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C.溫度為0℃時,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沒有水蒸氣D.溫度為0℃時,冰、水和水蒸氣都有可能存在2、有兩杯水,里面都有沒有熔化的冰塊,一杯在陽光下,一杯在陰涼處則( )A.在陽光下的水的溫度高B.在陰涼處的水的溫度高C.兩杯水的溫度一樣高D.兩杯水的溫度高低無法進行比較3、液態的蠟在凝固成固體時體積變小,中間凹陷下去, 這說明( )A.蠟從液態變為固態后,分子間距離變大B.蠟從液態變為固態后,分子間距離變小C.同種物質液態的分子與固態的分子不同D.液態變為固態后分子間就無空隙了4、從互聯網上查得的信息知道,法國準備生產一種冬暖夏涼的夾克,這種夾克在衣料纖維中添加了一種微膠囊物質.人們穿上這種夾克,當氣溫升高時,微膠囊物質開始熔化,人體感到涼爽;當氣溫降低時,微膠囊物質開始凝固,人體倍感溫暖.這種夾克能自動調節溫度的原理是( )A.當氣溫升高時微膠囊物質熔化從人體吸熱,當氣溫降低時微膠囊物質凝固從人體吸熱B.當氣溫升高時微膠囊物質熔化向人體放熱,當氣溫降低時微膠囊物質凝固向人體放熱C.當氣溫升高時微膠囊物質熔化向人體放熱,當氣溫降低時微膠囊物質凝固從人體吸熱D.當氣溫升高時微膠囊物質熔化從人體吸熱,當氣溫降低時微膠囊物質凝固向人體放熱5、如圖所示,由冰的熔 化曲線可知( )A.冰是非晶體B.冰的熔點為0℃C.冰的熔化過程經歷了5 minD.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持續升高6、關于下表中幾種晶體的熔點,說法錯誤的是( )物質 固態氫 固態酒精 固態水銀 金 鋼 鎢熔點(℃) -259 -117 -39 1064 1300 3410A.在﹣268℃時,氫是固態B.燈泡的燈絲用鎢制成,不容易熔化C.純金掉入鋼水不會熔化D.水銀溫度計在﹣40℃時不能使7、以下給出的物質都屬于晶體的是( )①蜂蠟②金屬③玻璃④冰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8、沈括紀念館要澆鑄沈括紀念銅像.在用銅塊澆鑄銅像的過程中,銅塊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先升華,后凝華 B.先凝華,后升華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9、關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物質熔化要吸熱,但熔化時溫度不一定升高 B.晶體和非晶體熔化時都要吸熱C.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D.液體在凝固成晶體的過程中要放熱,其溫度降低10、如圖甲是“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1)把石棉網墊在燒杯下,并將試管放在水中加熱,是為了使固體粉末受熱______(選填“均勻”或“不均勻”),燒杯中的水面應______(選填“高于”或“低于”)試管中物質的上表面。(2)將溫度計插入試管中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體粉末中,不要碰到試管底或______。若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此時溫度計的讀數為______℃。(3)下表是實驗中記錄的數據。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溫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根據表中數據可知,該物質的熔點是______℃;該物質是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4)能反映上述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是上圖中的丙還是丁?______。參考答案1、答案:D解析:AB.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因此溫度為0℃時,水、冰都可以存在;故AB錯誤;CD.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而蒸發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因此溫度為0℃時,冰、水和水蒸氣都有可能存在,故C錯誤;D正確.故選D.2、答案:C3、答案:B解析:液體變成固體時由于分子間距離減小而使體積減??;液態的蠟凝固時體積變小,是因為分子間距離減小了,由此可說明多數物體從液體變為固體時體積減?。?br/>4、答案:D解析:氣溫升高,固態的微膠囊物質會變成液態,發生熔化現象,會從人體吸熱,人因此會感到涼爽;氣溫降低時,微膠囊物質會凝固,凝固時需要向人體放熱,人會感到暖和;故選D.5、答案:B解析:A.從熔化曲線可以看出,冰熔化過程溫度保持不變,冰為晶體,故A不符合題意;B.從熔化曲線可以看出,冰的熔點為0℃,故B符合題意;C.冰從2min開始熔化,到4min完全熔化,冰的熔化過程經歷了2min,故C不符合題意;D.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故D錯誤。故選B。6、答案:C解析:A、熔點是晶體固態時最高溫度,液體時最低溫度;B、鎢的熔點很高,不易熔化;C、比較金和鋼的熔點的關系便可得出結論;D、水銀的熔點是﹣38.8℃,不能測量﹣40℃的溫度.解:A、氦的熔點為﹣259℃,﹣268℃低于氦的熔點,所以此時處于固態,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由表格中數據知,鎢絲的熔點很高,不易熔化,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金的熔點為1064℃,鋼的熔點為1300℃,高于金的熔點,所以將純金掉在鋼水中會熔化,故C錯誤,符合題意.D、水銀溫度計在低于﹣40℃時不能使用,因為在該溫度下水銀是固態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解答本題要根據表中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7、答案:C解析:蜂蠟和玻璃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屬于非晶體;金屬和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屬于晶體。所以屬于晶體的是②④,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8、答案:C解析:澆鑄銅像的過程是先將銅溶化成液體,然后將熔化后的銅液體澆注到模具中,當溫度降低,銅凝固成固體時,銅像就成型了,故在澆鑄銅像的過程中,銅塊發生的物態變化為先熔化后凝固,答案選C.9、答案:D解析:本題易錯之處是將晶體與非晶體熔化和凝固的特點混淆.晶體和非晶體熔化時都吸收熱量,晶體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熔化時溫度不斷升高.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是相同的.液體凝固成晶體時,放出熱量,溫度保持不變.10、(1)答案:均勻;高于解析:將裝有固體粉末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燒杯中的水面應高于試管中物質的上表面。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物體的溫度變化比較均勻,并且變化比較慢,便于記錄實驗溫度。(2)答案:試管壁;46解析:溫度計插入試管中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體粉末中,不要碰到試管底或試管壁;由圖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所以其示數為46℃。(3)答案:48;晶體解析:由表中數據可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48℃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并且熔點為48℃。(4)答案:丙解析:比較圖象丙和丁可知,丙物質有一段時間吸熱但溫度不再升高,而丁物質邊吸熱、溫度邊升高,說明丙是晶體,故能反映上述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是圖丙。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