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 繁星1.理清文章脈絡,了解作者在三個時期三個地方看星空的不同感受。2.借助文本,走進想象,解碼想象的內容,理解想象的作用。3.指導學生展開想象,運用想象寫好一個地方的獨特之處。一、課文內容解讀。《繁星》是巴金先生寫的一篇經典散文。課文脈絡清晰,寫了作者在三個時期不同地方看星空的感受,文字質樸,真摯,飽含深情。“密密麻麻”、“星群密布”、“半明半昧”、“搖搖欲墜”的星,“使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星空讓“我”充滿了遐想,有了慰藉。它是光明,可以追尋;如朋友,可以傾訴;如母親的懷抱,有溫度,有溫情?!跋胂蟮氖澜?,真情的流淌?!边@是《繁星》一文表達上的最大特點。二、相關資料。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建國后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作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聯主席,《收獲》主編。主要作品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虛實結合的寫法:虛實結合是寫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它指的是把抽象的述說與具體的描寫結合起來。或者是把眼前現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象結合起來。這種手法,能使文章更生動、形象,更有韻味。課文描寫的對象,一是眼前的景物,二是由眼前的景物產生的聯想和想象。例如第3段,共10句,前三句主要寫海上每晚觀看繁星的夜景,為后面寫作者的感受張本從第4句開始,主要寫“我”在艙面上仰望星空產生的種種奇妙的感受:星空越來越低,星星越來越近,它們正對“我”友好地眨眼,同“我”小聲地說話,于是,我回到童年,成為一個小孩子,睡在母親的懷里,微笑著,沉睡著……從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初讀課文突破字詞。1.在加點字的正確讀音下畫“ ”。愚昧(mèi wèi)懷念(hái huái)天花亂墜(zuì zhuì)2.下列句子中,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B.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C.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D.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3.下列詞語書寫正確的一項是 ( )A.姐妹 味道 半明半眛 B.懷抱 破杯 杯盤狼藉4.讀句子,寫出加點詞的反義詞。(1)夜深了,熱鬧的廣場變得十分( )。(2)無盡的黑暗之中,沒有一絲( ),沒有一絲溫暖。5.根據例子寫詞語。半明半昧(ABAC):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搖搖欲墜(AABC):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密密麻麻(AABB):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二、再讀課文理解句段。1.根據課文內容,完成表格。2.下面這段文字與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試做簡要分析。我們看時,那竹窗簾兒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沒聲兒地溜進來,出現在窗前的穿衣鏡上了:原來月亮是長了腿的,爬著那竹簾格兒,先是一個白道兒,再是半圓,漸漸地爬得高了,穿衣鏡上的圓便滿盈了。我們都高興起來,又都屏住氣兒,生怕那是個塵影兒變的,會一口氣吹跑了呢。月亮還在竹簾兒上爬,那滿圓卻慢慢兒又虧了,末了,便全沒了蹤跡,只下一個空鏡,一個失望。奶奶說:“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們快出去尋月吧?!?br/>三、三讀課文精彩片段體會感悟。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這時候我忘記了一切。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著,我沉睡著。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1.辨字組詞。螢 ( ) 眨( )熒 ( ) 泛( )2.辨析下面詞語分別屬于哪種感覺描寫海上的夜的。柔和—( ) 靜寂—( ) 夢幻—( )3.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把星星、星空寫得仿佛有生命似的,把這樣的句子抄寫在下面。4.想一想,說一說。根據文中的描述,你也想象一下繁星滿天的畫面,并說說你的感受。一、初讀課文突破字詞。1. mèi huái zhuì2.D3.A4.(1)靜寂 (2)光明5.示例:一心一意 自作自受 翩翩起舞 勃勃生機 清清楚楚 整整齊齊二、再讀課文理解句段。1.2.示例: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分別寫出了月亮和繁星的可愛,營造出一種童話般的意境。三、三讀課文精彩片段體會感悟。1.螢火蟲 熒光 眨眼 廣泛2.觸覺 聽覺 幻覺 3.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4.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