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語文園地一1.能交流在課內外閱讀中遇到的有新鮮感的詞句,知道要主動積累這樣的詞句。2.能說出“搖頭晃腦、面紅耳赤”等成語的特點。3.能根據語義表達的需要,讀出恰當的重音。4.能根據興趣小組的特點,使用有個性的詞語為其取名字。5.朗讀、背誦古詩《所見》。一、課文內容解讀。這個語文園地共有3項內容,分別是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交流平臺板塊是通過讀讀、抄抄一些課文中出現的有新鮮感的詞句和句子;學會積累;詞句段分別出示了成語、句子、短語,學會認讀詞句,積累語言,學會有感情地朗讀句子;日積月累部分學習袁枚的古詩《所見》,充滿兒童情趣,正確有節奏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理解和積累詩句。二、相關資料。古詩原文:所 見(清)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作者簡介:袁枚(1716-1798),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有《小倉山房文集》等。古詩意思: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因為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蟬,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簡析:一、二句描寫了小牧童天真活潑,悠然自得的可愛模樣和他的愉快心情,第三句寫牧童的心理活動,交代了他“閉口立”的原因,第四句中的“忽然”一詞,把這個牧童發現樹上鳴蟬時的驚喜心情和機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一、初讀交流平臺,驗證交流所學。1.補全下列成語,再說說你的發現。搖( )晃( ) 披( )散( ) 提( )吊( )( )忙( )亂 ( )干( )燥 張( )舞( )我發現這些成語都含有 名稱。2.下面句子哪里應該重讀 用“·”標出來。(1)媽媽,我真的覺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2)孫中山笑了笑,說:“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3)書里說的是什么意思,他一點兒也不懂。3.請你幫幫忙。今年開學,我們班成立了書法、繪畫、舞蹈三個興趣小組,請你幫忙為這三個小組各取一個響亮的名字。二、再讀詞句段,理解用法。1.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1)秋天的黃葉,他們沒有什么可唱的,只是嘆息一聲,飛落在那里。這個句子把黃葉當成 來寫,將黃葉的飄落寫得生動有趣。(2)照樣子,展開想象,填寫自己覺得有新鮮感的四字詞語。①花兒在風中搖擺:隨風起舞、②屋里十分安靜.鴉雀無聲、2.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①“媽媽,我真的覺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讀這句話時應慢讀詞語“覺得”。 ( )② “書里說的是什么意思,他一點兒也不懂。”朗讀時應重讀“一點兒”,強調“他”完全不懂。 ( )③“ 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一句,要重讀“無人知道”和“突然”。 ( )三、三讀日積月累積累運用。所 見[清]袁枚牧童騎 , 振林樾。意欲捕 , 閉口立。1.給文中加點字選擇正確的意思。欲:A.想要 B.將要 C.欲望 ( )立:A.立刻 B.站 立 C.自立 ( )2.牧童“忽然閉口立”的原因是 。(用詩中原句回答)3.全詩刻畫了一個( )的小孩兒形象。A.天真爛漫 B.調皮搗蛋 C.工于心計一、初讀交流平臺,驗證交流所學。1.頭 腦 頭 發 心 膽 手 腳 口 舌 牙 爪 人體器官2.(1)真的 (2)學問學問 問 弄清楚道理 (3)一點兒3.示例:蘭亭書法社 躍然畫社‘紅蜻蜓舞蹈隊二、再讀詞句段,理解用法。1.人 2.示例:(1)翩翩起舞 (2)悄無聲息2.(1)× (2) √ (3)×三、三讀日積月累積累運用。黃牛 歌聲 鳴蟬 忽然1.A B 2. 意欲捕鳴蟬 3.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