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歌唱美麗的家鄉》教案03教學目標用充滿歡快喜悅的聲音演唱歌曲《歌唱美麗的家鄉》,在演唱二聲部時能做到音準到位,聲音和諧。為歌曲劃分段落,并注意樂句間的聯系與旋律的行進特點。教學準備歌曲錄音帶 歌片 課件教學過程導入師:我們生活在美麗的東海之濱—大連,我們非常愛她,你還去過什么地方,熟悉哪些城市?生:學生交流,通過交流,拓展學生的思維,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師:是啊,我們五十六個民族就生活在祖國的四面八方,這是多么大的一個“大家庭”啊,達斡爾族就生活在祖國的北方,聽,他們的歌聲多么動聽。歌曲《歌唱美麗的家鄉》初步感知歌曲師:播放歌曲錄音,出示歌片生:傾聽歌曲并初步感知歌曲師:這首表現達斡爾族生活的歌曲充滿了怎樣的情緒?生:愉快、活潑、喜悅 師:這首歌曲可以劃分為幾個部分?為什么?生: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兩個部分。歌曲的第一部分是齊唱,表現了達斡爾族人民生活的幸福,第二部分是合唱,表達了他們熱愛自己家鄉、贊美家鄉的感情。師:大家分析得很正確,現在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學唱歌曲的第一部分按節奏朗讀第一部分歌詞,進一步熟悉歌曲,找出節奏與旋律特點師:通過按節奏讀歌詞和你的觀察,在歌曲中出現了哪些典型的節奏?生:有后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附點八分音符。師:說得很正確,請大家比較一下,你還有什么發現?生:第一樂句與第二樂句的節奏基本相同,第三樂句與第四樂句的節奏完全相同。師:大家觀察得非常仔細,現在我們來唱一唱這部分的旋律,看看又有什么新發現?(教師指導學生演唱)生:學唱第一部分的旋律,并在學唱后回答問題。生:第三與第四樂句的節奏完全相同,而且這兩個樂句只有最后一個音不同,其余的旋律都相同。師:總結得很好。這種方法就是音樂中的“重復”。重復有完全重復——節奏與旋律都相同;而有的是不完全重復——節奏相同旋律不同,或者是旋律相同節奏不同。這種創作手法在音樂中經常運用,大家在今后的旋律填空與旋律續寫中呢 可以考慮運用這種“重復”的手法。B、演唱第一部分的旋律,注意音準與附點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的正確C、加入第一部分的歌詞,指導學生處理好重音記號師:第三與第四樂句的襯詞部分,怎樣表現更好?生:歌曲中加上了重音記號,顯得更加活潑生動。師:指導學生演唱第三與第四樂句中的重音記號部分。D、完整演唱第一部分學唱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與第一部分在節奏旋律情緒上的比較師:在學唱第二部分之前,請大家再來欣賞一遍歌曲錄音,想一想第二部分有什么特點?生:隨歌曲錄音演唱第一部分,并傾聽第二部分,思考問題回答。生:高低聲部的節奏只有一個小節不相同,其余完全相同。師:它與第一部分又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教師出示表格,學生共同總結)師: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的不同通過表格已經看得很清楚了,在演唱歌曲時大家就應該注意這些對比,更好地表現歌曲的意境。B、分別學唱高聲部與低聲部的旋律,注意高聲部出現的附點四分音符與音準C、合唱 學生分成兩組進行合唱互換演唱,指導學生合唱中的六度和聲音準b.用悠長的氣息更好地表現歌曲完整演唱歌曲鞏固與拓展進一步了解歌曲師:這首歌曲表現的是北方民族達斡爾族的生活,你能介紹一下這個民族嗎? (學生介紹,教師演示課件)生:達斡爾族是我國北方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還有一小部分居住在新疆。他們有自己的語言,但是沒有文字,使用漢文。以狩獵和農業為主,漁業發達。達斡爾就是“開拓者”的意思。師:通過介紹我們對達斡爾族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今天我們學唱的這首歌曲《美麗的家鄉》選自于電影歌劇《傲蕾一蘭》,她是歷史上真實地抵抗沙俄入侵的達斡爾族女英雄,她不畏強暴、誓死保衛祖國、保衛自己的家鄉,雖然已經過去了三百多年,但是她的民族精神值得我們繼續學習與傳揚。鞏固歌曲師:通過介紹,相信大家對歌曲有了更深地了解,現在就請大家再來演唱這首歌曲,表達出達斡爾族人民熱愛家鄉的感情。生:有感情演唱歌曲,注意兩個部分的對比。總結提升師:今天我們通過《美麗的家鄉》這首歌曲了解了達斡爾族,其實在我國北方還生活著其它少數民族,象鄂溫克族、赫哲族 他們每一天都在用勤勞的雙手耕耘土地,建設家鄉。在下一節課中呢,我們還要到祖國的北方,去了解生活在我國北方的其它少數民族,了解他們的生活,欣賞反映他們生活的音樂作品。4、 下課(播放歌曲《歌唱美麗的家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