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第4課時物體的傳熱本領(蘇教版)五年級上01學習目標內容總覽02新知導入03探究新知04課堂練習05課堂總結06作業布置教學目標知道容易傳熱物體叫作熱的良導體,不容易傳熱物體叫作熱的不良導體。。0102能將材料的導熱性能與它的用途相聯系,解釋導熱性能不同的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03能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保溫盒的制作。科學觀念04在進行多人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新知導入我們可以怎樣給飯菜保溫,讓爸媽回來時還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呢?經過一番努力,同學們終于做好了飯菜,可是爸爸媽媽還沒回家......新知導入保溫盒為什么可以保溫呢?保溫盒不銹鋼勺的勺柄燙手是熱傳導造成的,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探究新知活動1: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活動1: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這五種勺子的熱傳導性能一樣嗎?我的預測:探究新知活動1: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觀看視頻,如何進行實驗設計?探究新知實驗材料活動1: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鋁棒、銅棒、鋼棒、塑料棒、木頭棒、塑料珠子、凡士林和燒杯探究新知活動1: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實驗設計(1)用凡士林分別在 5 種材料棒上粘一顆珠子,珠子與材料棒遠端的距離須一致。(2)把5種材料棒同時放入盛有熱水的燒杯中。(3)觀察 5 種材料棒上珠子脫落的先后順序。探究新知活動1: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實驗設計注意(1)控制凡士林的量,為保證實驗效果,以剛剛可以粘住珠子為宜。(2)珠子應粘在杯口范圍以外的材料上,避免受杯口熱對流的影響。探究新知活動1: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觀察到怎樣的實驗現象?跟我們的預測一樣嗎?能得出什么的結論?木勺 塑料勺 鋼勺鋁勺銅勺不同材料導熱性能不同探究新知活動1: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喝湯的時候,一般用什么勺子比較合適?√√木頭和塑料的熱傳導較慢。探究新知像銅、鋁、鋼等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良導體;像木頭、塑料等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不良導體。你還知道哪些物體是熱的良導體和熱的不良導體?活動1: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探究新知熱的良導體熱的不良導體各種金屬都是熱的良導體,其中最善于傳熱的是銀,其次是銅和鋁。陶瓷、紙、木頭、玻璃、皮革等。最不善于傳熱的是羊毛、羽毛、毛皮、棉花、石棉、軟木和其他松軟的物質。蓬松的棉被為什么蓋起來很暖和?活動1: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蓬松的棉被蓋起來很暖和,是因為蓬松的棉被里充滿了空氣,使人體產生的熱量水不容易向外傳遞,起到了保溫的作用。探究新知活動1: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雙層窗戶為什么能隔熱保溫?因為雙層玻璃之間充滿了空氣,使屋內的溫度不容易向外傳遞,起到了保溫的作用。探究新知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活動1: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通過以上分析,空氣是熱的良導體還是熱的不良導體?探究新知活動1: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瓷磚、地板、地毯是熱的良導體還是熱的不良導體?光腳站在瓷磚、地板、地毯上,感覺有什么不同?探究新知活動1: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按照涼的程度大小排序瓷磚>地板>地毯探究新知活動1: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瓷磚是熱的良導體,地板和地毯是熱的不良導體。探究新知活動2:不同導熱性能的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這些廚具的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材料?不銹鋼:熱的良導體木頭:熱的不良導體堅固、 耐用防止燙傷探究新知活動2:不同導熱性能的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不銹鋼:熱的良導體導熱性能好塑料:熱的不良導體防止燙傷探究新知活動2:不同導熱性能的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冬季,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把樹干包起來?塑料薄膜是熱的不良導體,用它把樹干包起來可減少水分蒸發,幫助小樹保溫,以抵御嚴寒。探究新知活動2:不同導熱性能的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在寒冷地區建造房子時,為什么要在外墻加一層巖棉板?巖棉板是熱的不良導體,可幫助墻體保溫。探究新知活動3:制作保溫盒探究新知這是一杯75℃左右的熱水,你能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一個保溫盒,讓它在15分鐘后仍能保持在65℃以上?活動3:制作保溫盒制作材料(任意選擇)紙盒、棉花、泡沫板、錫箔紙、膠帶、剪刀、礦泉水瓶、保鮮膜、報紙等。探究新知設計保溫盒活動3:制作保溫盒探究新知活動3:制作保溫盒制作方法探究新知活動3:制作保溫盒測試保溫盒:比比誰做的保溫盒效果好探究新知活動3:制作保溫盒分析保溫效果好的原因錫紙表面像鏡子一樣光亮,可以反射電磁波,阻止熱輻射,起到良好的保溫效果。探究新知錫紙保溫袋活動3:制作保溫盒分析保溫效果好的原因泡沫板內存在很多空氣,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可減少熱量傳導,收到良好的保溫效果。探究新知泡沫板和隔層的空氣都是熱的不良導體,實質上就等于增加了保溫層的厚度,保溫效果會更好。1.空氣是熱的______導體。蓬松的棉被和雙層窗戶中都有空氣做隔層,有助于_______。2.冰淇淋雖然吃起來很涼,但是手拿著下邊的蛋托卻一點都不涼,這是因為蛋托是熱的______導體。3.為了防止燙手,鍋鏟的手柄應該用_____________類的材料制作。4.鐵、塑料、銅、木頭四種材料中,屬于熱的良導體的有 _______,屬于熱的不良導體的有 ________。一、填空題塑料、木頭保溫不良熱的不良導體鐵、銅不良課堂練習1.由于冬天較冷,所以冬天的衣服的布料我選用熱的良導體材料較好。( )2.小樹受凍,用草繩和棉被給小樹做“衣服”。( )3.保溫盒只能保存熱的食物,不能保存冷的食物。( )4.冬季人們會穿上羽絨服,是因為羽絨服中的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 )5.保溫材料能起到保溫作用,是因為這些材料是熱的良導體。( )二、判斷題 √ √ 課堂練習三、選擇題1.小明家想使用地熱取暖,選擇( )材料鋪在地熱管上傳熱效果會更好。A.瓷磚 B.木板 C.毛毯2.羽絨服保暖是因為( )。A.羽絨比較輕 B.羽絨里有保暖材料 C.羽絨里有空氣3.我們在粗細、長短相同的鋁棒、鋼棒、塑料棒和木棒上用凡士林分別粘上大小、材質相同的珠子,珠子與材料棒遠端距離一致;再把它們放入裝有熱水的同一燒杯。此活動發現這些材料的傳熱本領從快到慢依次是( )。A.鋼棒、鋁棒、塑料棒和木棒 B.鋁棒、鋼棒、塑料棒和木棒C.鋼棒、塑料棒、鋁棒和木棒ACB課堂練習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良導體,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不良導體。了解熱的良導體和熱的不良導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課堂總結物體的傳熱本領熱的不良導體:塑料 木頭 空氣 地毯熱的良導體:銅 鐵 鋁 瓷磚板書設計保溫好:防止熱傳導、防止熱對流、防止熱輻射查找資料,了解保溫盒的結構和原理。作業布置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讓備課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科學學科單元基本信息單元主題 熱傳遞課標要求 一、核心概念 能量的轉化和能量守恒,工程的設計與物化 二、學習內容 4.1能的形式、轉移與轉化 ③舉例說出生活中常見的熱傳遞現象,知道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傳向溫度低的部分。 ④舉例說明影響熱傳遞的主要因素,列舉它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應用。 13.3工程是設計方案物化的結果 ④利用工具制作簡單的實物模型,根據實際反饋結果進行改進并展示。 三、學業要求 1.能舉例說明常見的熱傳遞現象和影響熱傳遞的主要因素,列舉它們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能對熱傳遞的方式進行分析和推理; 3.會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熱傳遞方式作出推測,設計實驗,尋找證據,得出結論; 4.能制作實物模型,并基于證據改進實物模型的設計和制作。單元課時設計 4課時一、單元學習主題分析(體現學習主題的育人價值)主題名稱 熱傳遞單元設計意圖 1.本單元主題的提出 自然界中熱傳遞無處不在,研究由溫差引起的熱傳遞現象是認識自然界的重要內容。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科技領域內,熱傳遞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人們冬天曬太陽取暖,夏天開空調降溫,研究食品冷藏保鮮技術等,都與熱傳遞現象有關。當我們了解熱傳遞的發生條件、熱傳遞的方式以及材料的傳熱性能后,就能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是防止熱傳遞的發生,還是利用熱傳遞方便生活。 本單元設計大量實驗為學生提供直觀現象,幫助學生分析影響熱傳遞的主要因素,概括熱傳遞的基本規律,理解熱傳遞的實質是能量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轉移的過程,進而解釋生活中的熱傳遞現象。 本主題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有大量的生活事例作為學習素材。這不僅為學生在基于事實的基礎上分析傳熱現象、抽象傳熱特點、概括傳熱規律提供充分機會,還為學生培養邏輯思維和逆向思維提供有效載體。同時,運用熱傳遞知識編排多種制作活動,為學生知識遷移、設計思維、動手能力的發展提供契機。 2.本單元對《課程標準》的落實 (1)本單元通過一系列觀察、實驗、分析等活動,落實《課程標準》高年段的課程目標。 (2)本單元學習內容基于《課程標準》課程內容中“能量的轉化和能量守恒”的高年段要求。 3.熟悉整套教材內容,明確該單元在整套教材中與其他單元關系和作用。 4.本單元次級主題的構成及邏輯關系 本單元共設計四節課,分別是《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物體的傳熱本領》。第一課,通過實驗觀察測量,知道熱在不同物體間和同一物體內的傳遞過程和方向,認識熱傳導。第二課,通過實驗觀察熱在液體和氣體中的傳遞特點,認識熱對流。第三課,通過對常見生活現象的分析,知道熱還可以以波的形式進行傳遞,認識熱輻射。第四課,通過實驗了解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知道影響熱傳遞的主要因素,并能對生活中保溫和散熱的做法進行解釋。 本單元四節課屬于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其中,前三課分別認識熱傳遞的三種方式,這三課之間是并列關系;第四課是從整體上認識影響熱傳遞的因素以及三種傳熱方式在生產生活中的綜合應用。主題學情分析 對于熱傳遞學生有很多切身的感受,如盛有熱水的玻璃杯燙手,但這只是生活經驗,學生不知道熱傳遞有三種方式,以及三種傳熱方式的異同。對于本主題,學生不僅有生活經驗,還有一定的認知基礎,在四年級學習了《冷和熱》知識,強調運用實驗觀察的方法,掌握溫度的概念,知道溫度變化可以使物體產生體積和形態的變化,并了解一般物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開放性學習環境 1.指導性預習:閱讀+問題+檢測; 2.大單元大概念大任務課堂學習:問題+探究+講述+整合+實戰; 3.現代教育新技術:PPTX+微視頻+網絡+師生互助二、單元學習目標設計(基于標準、分析教材、結合學情,體現素養導向)單元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知道熱的三種傳遞方式及其特點。 科學思維:能運用熱傳遞知識對生活、生產中傳熱現象進行說明和解釋探究實踐: (1)經歷觀察熱傳遞過程和方向的系列實驗過程,歸納概括熱傳遞規律。 (2)運用圖畫等方法表達利用熱傳遞原理制作相關作品的設計思路,并在實踐中完善想法,完成作品。 態度責任: (1)通過科學探究活動,激發學生探索“熱傳導”現象的興趣,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積極探究、求實、創新的科學品質。 (2)培養學生利用熱傳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學習活動/任務設計(指向學習目標,強調學生的活動與體驗)第1課時 任務1 名稱:交流經驗,談話導入 出示炒菜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電磁爐的熱是如何傳遞到飯菜中的?。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前概念出發,讓學生意識到兩個物體之間可以發生熱量的傳遞,從而聚集本課要研究的內容,引發學生探究熱傳遞的興趣。任務2 名稱:生活中的熱傳遞 通過“他們是怎樣讓身體暖和起來的?”“熱是怎樣傳到衣物、板栗上的”兩組圖片,引導學生具體交流熱來自什么地方,傳遞到了哪里。 設計意圖:雖然熱傳導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但是學生并沒有特別關注。所以需要通過回憶生活經驗來幫助學生認識熱是如何從一個物體傳遞到另一個物體上的。任務3 名稱:研究熱在金屬中的傳遞 用酒精燈分別給兩塊金屬片加熱,一個是給金屬片一端加熱,一個是給金屬片中間加熱,引導學生觀察凡士林熔化的過程,小組討論并填寫實驗報告。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活動,親自動手,發現熱在固體中是從溫度高的地 方向溫度低的地方傳遞,傳遞方向是四面八方。任務4 名稱:觀察熱水和冷水的溫度變化 思考教材提供的實驗,分析會出現什么樣的現象。做與教材相反的實驗,分析并記錄自己的發現。結合學生活動手冊,總結出熱是可以傳遞的,而且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發現熱可以在不同物體、不同物態之間進行傳 遞,而且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任務5 名稱:熱傳導應用 分組交流生活事例中熱傳遞的過程。組織匯報交流活動,強調兩個物體需要直接接觸,并且一個溫度高一個溫度低,也就是有溫差出現,才會發生熱傳導。 設計意圖:強化對熱傳導概念的理解,意識到熱傳導現象在生活中有 廣泛的應用。將學習和生活緊密相連,鞏固所學內容。第2課時 任務6 名稱:觀察現象,導入主題 觀察把一小瓶熱水放入冷水中的現象,引入熱在液體中傳遞概念。 設計意圖:創設學習情境,了解學生原有認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任務7 名稱:熱在水中的傳遞 采取借助法,讓學生動手實驗。在操作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重點觀察水中物體的運動軌跡,從而推想水由冷變熱的過程,以此理解對流現象。 設計意圖:觀察熱在水中傳遞的過程,發現液體受熱會上升,遇冷會下降,循環流動。任務8 名稱:熱在空氣中的傳遞 借助線香做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線香冒出的煙的運動軌跡,從而認識氣體的傳熱方式與液體相同,都是對流。 設計意圖:觀察熱在空氣中的傳遞過程,發現氣體受熱會上升,遇冷會下降,循環流動。任務9 名稱:制作走馬燈 課前要收集走馬燈的資料,了解走馬燈的基本結構。制作之前小組應根據提供的材料思考怎樣制作走馬燈,并進行簡單的設計。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制作。展示作品時,讓學生解釋走馬燈轉動的原因。評價作品時要注重從工程技術角度出發,按照STEM的要素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熱對流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強化學生對熱對流的理 解,這也是對學生技術制作能力的訓練。第3課時 任務10 名稱:復習回顧,導入主題 復習熱傳導和熱對流知識,提出熱輻射現象,引導學生思考,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引入新知識,旨在激發學生求知欲,創設濃厚的探究氛圍。任務11 名稱:感受生活熱輻射現象 借助圖片、視頻等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太陽的熱量如何在宇宙中傳遞,依靠什么作為傳遞媒介,感受生活中輻射現象。 設計意圖:提供生活圖片,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意識到熱輻 射的存在。任務12 名稱:制作簡易太陽灶 在不限制制作材料的條件下,指導學生創新設計,引導學生利用控制變量的方式進行比較。通過測量試管內水溫的變化對太陽灶的效果進行評價,并對太陽灶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見。 設計意圖:過制作簡易太陽灶并進行實驗對比,進一步理解熱輻射效果 受哪些條件影響。任務13 名稱:分析常見物品的熱傳遞方式 出示工具產品圖片,引導學生研究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即通過哪種熱傳遞形式使被加熱物體升高溫度。 設計意圖:本活動是對本單元三種熱傳遞方式的回顧與總結,并理解熱傳遞往往是多種形式并存的。任務14 名稱:分析一個場景中的熱傳遞方式 利用圖片場景,引導學生分析描述三種熱傳遞形式。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對三種熱傳遞方式的理解和區分,認識到在很多情況下,熱傳遞的三種方式同時存在。第4課時 任務15 名稱:情境導入,揭示主題 通過設疑“我們可以怎樣給飯菜保溫,讓爸媽回來時還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呢?”引出保溫盒,再引導學生思考“保溫盒為什么可以保溫呢?”從而引出制作保溫盒的材料的傳熱本領。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發探究興趣,引出學習主題。任務16 名稱: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 設置對比實驗,引導學生比較不同物體的傳熱本領的不同,進而給物體分類。讓學生聯系生活,回憶還知道哪些熱的良導體和熱的不良導體。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實驗幫助學生建立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的科學概念。任務17 名稱:不同導熱性能的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 出示熟悉的廚具,分析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并思考選擇這種材料的原因,將材料的導熱性能與生活應用聯系起來。 設計意圖:能將材料的傳熱性能與它的用途相聯系,合理解釋生活中物體的導熱現象。在此基礎上理解人們根據需要選擇適宜的材料以解決實際問題。任務18 名稱:制作保溫盒 通過視頻、講解指導等途徑,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材料制作一個保溫盒,并測試其功能。 設計意圖:這個活動能考察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既要考慮熱傳遞的知識,又要兼顧材料的導熱性能,只有綜合運用本單元的知識,才能做出好的產品。此外,這個活動也為學生提供設計和制作機會,能培養學生的設計和制作技能。四、單元學習評價設計評價要素 針對單元整體描述評價內容 第1課時:熱傳導 1.交流讓身體和物體熱起來的方法,知道需要直接接觸溫度高的物體。 2.做熱在金屬和液體中的傳遞實驗,知道什么是熱傳導。 3.舉例說明熱傳導在生活中的應用,強化對熱傳導概念的理解。 第2課時:熱對流 1.做熱在水和空氣中的傳遞實驗,知道什么是熱對流。 2.制作走馬燈,進一步體會熱對流在生活中的應用。 第3課時:熱輻射 1.分析太陽傳熱的特點,知道什么是熱輻射。 2.制作簡易太陽灶,知道太陽灶的工作原理。 3.分析生活中一些常見產品的傳熱方式,強化對三種熱傳遞方式理解。 第4課時:物體的傳熱本領 1.做不同材料的傳熱快慢實驗,認識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 2.體驗不同材料的導熱差異,了解材料導熱性能在生活中的應用。 3.制作保溫盒,掌握達到保溫效果的做法。評價指標 第1課時:熱傳導 1.知道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從同一個物體溫度高的地方傳向溫度低的地方。熱總是從溫度高處傳向溫度低處。(科學觀念) 2.通過觀察熱在金屬片和液體中的傳遞過程,歸納熱傳導的概念。(科學思維) 3.討論生活中常見的熱傳導現象,總結出固體、液體、氣體之間通過接觸都可以有熱傳導現象的發生。(探究實踐) 4.體會設計實驗方案時科學探究的重要環節,體現了嚴謹的科學態度,也能幫助別人理解自己的想法。(態度責任) 第2課時:熱對流 1.知道熱在氣體和液體中傳遞的主要方式是熱對流。(科學觀念) 2.在觀察液體和氣體受熱流動軌跡的過程中,歸納熱對流的概念。(科學思維) 3.利用常見材料合作完成走馬燈的制作,并確保走馬燈能正常使用。(探究實踐) 4.培養學生利用熱對流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了解社會需求是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態度責任) 第3課時:熱的輻射 1.了解什么是熱輻射,知道太陽灶是利用熱輻射原理制作的。(科學觀念) 2.能運用比較、分析的方法,歸納概括三種傳熱方式的異同。(科學思維) 3.會按照工程的步驟和方法,完成簡易太陽灶的制作任務。(探究實踐) 4.體會到仔細觀察和分析問題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性,感受科學制作中的樂趣。(態度責任) 第4課時:物體的傳熱本領 1.知道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良導體,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不良導體。(科學觀念) 2.能將材料的導熱性能與它的用途相聯系,解釋導熱性能不同的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科學思維) 3.能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保溫盒的制作。(探究實踐) 4.在進行多人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態度責任)評價方法 課上評價 1.教師激勵評價 2.學生自我反思評價 3.成果展示,學生互評:贊賞性評價和質疑性評價 5.使用評價量化表,延時評價 課后評價 1.課時作業 2.單元測試五、單元作業設計一、選一選,將正確的序號填寫在括號。 1.熱輻射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夏季烈日當空非常曬人,產生了熱輻射 B.太陽能熱水器應用了熱輻射行 C.暖氣片取暖應用熱輻射 2.下面主要運用熱輻射傳熱方式的是( )。 A.篝火旁取暖 B.電磁爐上炒菜的鍋 C.壺里燒開的水 3.小明家想使用地熱取暖,選擇( )材料鋪在地熱管上傳熱效果會更好。 A.瓷磚 B.木板 C.毛毯 4.在一條M型銅條的不同位置(如圖)用凡士林并粘上牙簽,在H點用酒精燈加熱,牙簽掉落的先后順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5.鐵鍋的手柄外面包裹著塑料,這樣做的目的是( )。 A.用塑料更美觀 B.塑料不能傳遞熱 C.塑料是熱的不良導體 6.羽絨服保暖是因為( )。 A.羽絨比較輕 B.羽絨里有保暖材料 C.羽絨里有空氣 7.如下圖,甲乙兩個燒杯相同,倒入等量等溫的熱水。把甲放入更大的燒杯中。3分鐘后水溫較高的燒杯是 ( ) A.甲 B.乙 C.相同 8.下圖是一個走馬燈,下列說法錯誤的 ( ) A.上方紙杯的直角扇葉窗只是為了美觀 B.下方紙杯里的蠟燭是為了加熱空氣 C.熱空氣上升推動扇葉,走馬燈就轉動 9.天氣涼了,小義煊為了能喝到溫熱的牛奶,他將涼牛奶放入熱水中,并畫下熱傳遞過程,符合該原理的是( ) 10.小明上體育跑步時,不慎扭傷腳,體育老師觀察傷情不嚴重,并讓學生在學校醫務室取來冰塊,對腳受傷處進行冷敷。問題:冷敷過程中熱的主要傳遞方式屬于( ). A.熱傳導 B.熱對流 C.熱輻射 【參考答案】 1.C 2.A 3. A 4.C 5.C 6.C 7.A 8.A 9.B 10.A二、辨一辨,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 1.由于冬天較冷,所以冬天的衣服的布料我選用熱的良導體材料較好。( ) 2.熨斗熨衣服和糖炒板栗都是相同的傳熱方式。( ) 3.為避免新栽的小樹受凍,用草繩和棉被給小樹做“衣服”。( ) 4.冬天走到暖氣室內穿短袖,是因為開的暖氣具有熱輻射的原因。( ) 5.傳熱都需要依靠物質。( ) 6.冬天的室外,坐到鐵椅子上感覺要比坐到木頭椅子上冷的多,這是因為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不同。( ) 7.冬天,打開門窗屋子里冷,關上門窗屋子暖和,這是因為打開門窗后屋內的熱容易輻射到室外去。( ) 8.生活中用電磁爐燒水就是熱輻射的作用。( ) 9.用鍋燒水時,鍋會把熱傳給整鍋水,直至水全部變熱。( ) 10.物體間發生熱的傳遞必須兩者產生接觸。( ) 【參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連一連,將不同的物體對應連起來。 熱的良導體 熱的不良導體的 塑料 木頭 鋁 鐵 泡沫 空氣 錫紙 瓷磚 陶瓷 銅 巖棉板 【參考答案】 四、簡答題 1.如圖所示,糧食倉庫都裝有天窗和地窗,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什么 2. 為什么光腳站在瓷磚地板上比站在木質上感覺涼一些 【參考答案】 1.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倉庫內的熱空氣上升后從天窗排出去,外面的冷空氣從地窗進來,這種冷熱空氣的對流,周而復始,循環不息,所以倉庫內能保持恒溫,以免糧食受熱生蟲或者發霉變質。 2.瓷磚比木頭的導熱性能好,瓷磚傳遞熱的能力好,能夠快速的傳遞身體熱量,所以站在瓷磚地板上感覺比木質地板上涼。 五、實驗題 熱的傳遞。 1.用蠟燭給金屬片加熱,圖A是在金屬片的邊緣加熱,圖B是在金屬片的中央加熱,請用箭頭的形式畫出熱在金屬片A和B中的傳遞情況。 2.此實驗說明熱是可以傳遞的,而且是從溫度________的地方傳向溫度_______的地方。 【參考答案】 1. 2.高 低六、單元教學結構圖七、反思性教學改進(實施后填寫)實施后填寫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科學學科第4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物體的傳熱本領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教學內容分析 《物體的傳熱本領》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熱傳遞》的第4課時。在學生認識了熱傳導的基礎上,為進一步認識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而設計的。在本課的學習中,將引導學生認識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熱性能是不一樣的,進而理解不同導熱性能的物體有著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我們要根據需要選擇不同導熱性的材料。 本課首先展示五種不同材料的勺子,設疑:這些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勺子傳熱的快慢一樣嗎?然后圍繞這一主題展開了三個活動: 活動一,通過對比實驗發現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不同,幫助學生建立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的概念。 活動二,由空氣是熱的良導體還是不良導體的討論,引出不同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首先從學生最直接的感受入手,說出光腳站在瓷磚、地板和地毯上的感覺,然后將學生的關注點引向廚房用具,說說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材料;最后將學生帶到室外,討論冬季時人們是怎樣保護樹木和怎樣為房子保溫的。 活動三,設計一個保溫盒,比一比誰的保溫盒保溫效果好。這是一個拓展活動,旨在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學習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實驗觀察和小組合作的能力,他們對于熱的傳導現象可能有一定的基礎認識。然而,他們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的引導和實踐,以便深入理解不同材料的傳熱性能,并能將這些知識應到實際生活中。學習目標確定 科學觀念:知道容易傳熱物體叫作熱的良導體,不容易傳熱物體叫作熱的不良導體。 科學思維:能將材料的導熱性能與它的用途相聯系,解釋導熱性能不同的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 探究實踐:能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保溫盒的制作。 態度責任:在進行多人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了解不同材料的傳熱性能。 難點:設計實驗,在實驗中獲取準確信息。學習評價設計 評價內容評價指標表現程度自評互評師評☆☆☆☆☆☆做不同材料的傳熱快慢實驗認識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能基本能不能體驗不同材料的導熱差異了解材料導熱性能在生活中的應用能基本能不能制作保溫盒,掌握達到保溫效果的做法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能基本能不能學習收獲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情境導入,揭示主題教師活動1 經過一番努力,同學們終于做好了飯菜,可是爸爸媽媽還沒回家,我們可以怎樣給飯菜保溫,讓爸媽回來時還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呢? 出示保溫盒圖片,提問:保溫盒為什么可以保溫呢? 師:這與制作保溫盒的材料的傳熱本領有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物體的傳熱本領》。學生活動1 回答:可以用保溫盒保溫。 思考問題活動意圖說明:創設情境,激發探究興趣,引出學習主題。環節二:研究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教師活動2 播放視頻,提問:不銹鋼勺的勺柄燙手是熱傳導造成的,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1.出示圖片,這五種勺子的熱傳導性能一樣嗎? 2.引導學生觀看視頻,注意如何進行實驗設計? (1)實驗需要哪些材料? (2)重點講解實驗設計 ①用凡士林分別在5種材料棒上粘一顆珠子,珠子與材料棒遠端的距離須一致。 ②把5種材料棒同時放入盛有熱水燒杯中。 ③觀察 5 種材料棒上珠子脫落先后順序。 (3)溫馨提示注意事項 (1)控制凡士林的量,為保證實驗效果,以剛剛可以粘住珠子為宜。 (2)珠子應粘在杯口范圍以外的材料上,避免受杯口熱對流的影響。 3. 觀察到怎樣的實驗現象?跟我們的預測一樣嗎?能得出什么的結論? 總結結論:不同材料導熱性能不同 4.喝湯的時候,一般用什么勺子比較合適? 5.教師小結: 像銅、鋁、鋼等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良導體;像木頭、塑料等不容易傳熱的物體叫作熱的不良導體。 追問:你還知道哪些物體是熱的良導體和熱的不良導體? 6.聯系生活回答 (1)蓬松的棉被為什么蓋起來很暖和? (2)雙層窗戶為什么能隔熱保溫? (3)通過以上分析,空氣是熱的良導體還是熱的不良導體? (4)瓷磚、地板、地毯是熱的良導體還是熱的不良導體? 引導學生實踐體驗:光腳站在瓷磚、地板、地毯上,感覺有什么不同? 追問: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學生活動2 說出自己的預測 觀看視頻 回答:鋁棒、銅棒、鋼棒、塑料棒、木頭棒、塑料珠子、凡士林和燒杯。 回答實驗現象 木勺、塑料勺,因為木頭和塑料的熱傳導較慢。 回答:各種金屬都是熱的良導體,其中最善于傳熱的是銀,其次是銅和鋁。 陶瓷、紙、木頭、玻璃、皮革等都是熱的不良導體。最不善于傳熱的是羊毛、羽毛、毛皮、棉花、石棉、軟木和其他松軟的物質。 回答:蓬松的棉被蓋起來很暖和,是因為蓬松的棉被里充滿了空氣,使人體產生的熱量水不容易向外傳遞,起到了保溫的作用。 回答:因為雙層玻璃之間充滿了空氣,使屋內的溫度不容易向外傳遞,起到了保溫的作用。 回答: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 做出自己的預測 回答:按照涼的程度大小排序是瓷磚>地板>地毯。 回答:瓷磚是熱的良導體,地板和地毯是熱的不良導體。活動意圖說明:通過對比實驗幫助學生建立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的科學概念。 環節三:不同導熱性能的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師活動3 1.這些廚具的各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材料? (1) (2) 2.冬季,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把樹干包起來? (3)在寒冷地區建造房子時,為什么要在外墻加一層巖棉板?學生活動3 回答:鏟子頭和鏟子桿是不銹鋼材料,不銹鋼雖然是熱的良導體,但堅固、 耐用 ;手柄是塑料的,塑料是熱的不良導體,可以防止燙傷。 回答:高壓鍋的鍋體是鋼制的,導熱性能好,手柄 是塑料制的,是熱的不良導體,以免燙傷。 回答:塑料薄膜是熱的不良導體,用它把樹干包起來可減少水分蒸發,幫助小樹保溫,以抵御嚴寒。 回答:巖棉板是熱的不良導體,可幫助墻體保溫。活動意圖說明:能將材料的傳熱性能與它的用途相聯系,合理解釋生活中物體的導熱現象。在此基礎上理解人們根據需要選擇適宜的材料以解決實際問題。環節四:制作保溫盒教師活動4 這是一杯75℃左右的熱水,你能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一個保溫盒,讓它在15分鐘后仍能保持在65℃以上? 1.出示制作材料:紙盒、棉花、泡沫板、錫箔紙、膠帶、剪刀、礦泉水瓶、保鮮膜、報紙等。 2. 設計保溫盒,引導學生小組畫出設計圖。 3.制作方法,播放視頻。 4.測試保溫盒:比比誰做的保溫盒效果好。播放視頻指導。 5.分析保溫效果好的原因。例如, (1)用錫紙把紙盒里外包裹起來。因為錫紙表面像鏡子一樣光亮,可以反射電磁波,阻止熱輻射,起到良好的保溫效果。 生活應用;錫紙保溫袋 (2)在紙盒內四周裝上泡沫板。因為泡沫板內存在很多空氣,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可減少熱量傳導,收到良好的保溫效果。 (3)把一個小紙盒放到大紙盒里,兩個紙盒中間空氣用泡沫板塞住。因為泡沫板和隔層的空氣都是熱的不良導體,實質上就等于增加了保溫層的厚度,保溫效果會更好。學生活動4 展示設計圖 觀看視頻,指導制作 測試保溫杯,記錄數據,比較 交流原因。活動意圖說明:這個活動能考察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既要考慮熱傳遞的知識,又要兼顧材料的導熱性能,只有綜合運用本單元的知識,才能做出好的產品。此外,這個活動也為學生提供設計和制作機會,能培養學生的設計和制作技能。7.板書設計 物體的傳熱本領 熱的良導體:銅 鐵 鋁 瓷磚 熱的不良導體:塑料 木頭 空氣 地毯 保溫好:防止熱傳導、防止熱對流、防止熱輻射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課堂練習 一、填空題 1.空氣是熱的______導體。蓬松的棉被和雙層窗戶中都有空氣做隔層,有助于_______。 2.冰淇淋雖然吃起來很涼,但是手拿著下邊的蛋托卻一點都不涼,這是因為蛋托是熱的______導體。 3.為了防止燙手,鍋鏟的手柄應該用_____________類的材料制作。 4.鐵、塑料、銅、木頭四種材料中,屬于熱的良導體的有 _______,屬于熱的不良導體的有 ________。 二、判斷題 1.由于冬天較冷,所以冬天的衣服的布料我選用熱的良導體材料較好。( ) 2.小樹受凍,用草繩和棉被給小樹做“衣服”。( ) 3.保溫盒只能保存熱的食物,不能保存冷的食物。( ) 4.冬季人們會穿上羽絨服,是因為羽絨服中的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 ) 5.保溫材料能起到保溫作用,是因為這些材料是熱的良導體。( ) 三、選擇題 1.小明家想使用地熱取暖,選擇( )材料鋪在地熱管上傳熱效果會更好。 A.瓷磚 B.木板 C.毛毯 2.羽絨服保暖是因為( )。 A.羽絨比較輕 B.羽絨里有保暖材料 C.羽絨里有空氣 3.我們在粗細、長短相同的鋁棒、鋼棒、塑料棒和木棒上用凡士林分別粘上大小、材質相同的珠子,珠子與材料棒遠端距離一致;再把它們放入裝有熱水的同一燒杯。此活動發現這些材料的傳熱本領從快到慢依次是( )。 A.鋼棒、鋁棒、塑料棒和木棒 B.鋁棒、鋼棒、塑料棒和木棒 C.鋼棒、塑料棒、鋁棒和木棒 【參考答案】 一、1.不良 保溫 2.不良 3.熱的不良導體 4.鐵、銅 塑料、木頭 二、(1) (2)√ (3) (4)√ (5) 三、(1)A (2)C (3)B 作業布置:查找資料,了解保溫盒的結構和原理。9.教學反思與改進 本課教學針對學生與生活實際,有所思考,有所創新,這節課是成功的,是有亮色的。在活動設計中做到“心中有學生”,有效地引導學生的自主探究,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可以說彰顯了課堂的活力,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課堂教學中,做到了讓科學探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培養了學生的高階思維。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單元整體教學】2.8《物體的傳熱本領》課時教案.docx 【大單元整體教學】2.8《物體的傳熱本領》課時課件.pptx 【大單元整體教學】第二單元 單元《熱傳遞》整體設計.docx 保溫盒制作方法.mp4 比較不同材料傳熱的快慢.mp4 湯勺為什么燙手?.mp4 測試保溫杯.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