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5講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講義)(含答案)2025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5講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講義)(含答案)2025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

資源簡介

第15講 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目 錄
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1
02知識導圖·思維領航 2
03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2
考點一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 2
知識點1 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 2
知識點2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 3
知識點3 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3
考向1 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 3
考向2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 5
考向3 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6
考點二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原則 7
知識點1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7
知識點2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 8
考向1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8
考向2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 9
04真題練習·命題洞見 11
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 備考建議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 2023 無 本講以選擇題考查為主,復習時關注一些命題:中華法系、國務院組織法修訂過程;從“中國之制”到“中國之治”;區域協同立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的修訂和施行等;主要考查學生辨識與判斷、分析與綜合、推理與論證的能力,調動運用相關知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2022 無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原則 2024 選擇題:浙江卷
2023 選擇題:湖南卷
復習目標:闡述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考點一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
知識點1 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
(1)法律的產生、本質和作用
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法律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是實現國家職能的工具,它既維護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
(2)中國古代的法治歷程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法系源遠流長。春秋戰國時期,我國開始制定成文法,并通過鑄刑鼎、書竹簡等方式發布法律。西漢時期,儒家思想成為政治生活的主導思想,強調禮法結合。唐朝時期,我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封建法典,并為以后歷代封建王朝所傳承和發展。中華法系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知識點2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
法的起源 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
法的本質及其 決定因素 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的是該社會中在經濟上、政治上居于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法的類型 奴隸制法、封建制法、資本主義法和社會主義法
法的基本特征 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
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法的職能 政治職能:是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
社會職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
特別提醒:準確理解法的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的關系
職能 政治職能 社會職能
區 別 含義 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 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
表現 ①體現國家政權的性質,確認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 ②鎮壓被統治階級的反抗; ③調整統治階級內部聯系; ④維護經濟基礎 ①維護人類社會的基本生活條件; ②發展社會生產力; ③發展社會文化; ④規范某些技術指標
聯系 政治職能是法的作用的核心,決定社會職能;社會職能是政治職能的基礎和體現,二者是統一的
知識點3 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成就 表現
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在現行憲法基礎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法規,法律體系日趨完備,國家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了有法可依
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 通過建立健全科學完備的行政執法和司法體制,保證了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通過憲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將人權保障貫穿法治建設的各個環節,使人權法治保障水平達到了新高度
考向1 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
1.馬克思說“君主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得不服從經濟條件,并且從來不能向經濟條件發號施令。無論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記載經濟關系的要求而已”。以下對馬克思的論述說法正確的是( )
A.法是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
B.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的意志只能產生于特定的社會物質條件
C.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
D.一國的法治是由該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
【變式訓練】1.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中華優秀法律文化,影響深遠。比如“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共也”——《漢書·張釋之傳》。這說明( )
A.法律體現著天子與天下的意志
B.法治成為政治生活的主導思想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為了現實
D.法是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變式訓練】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求全社會都要樹立法治思想。下列古典名句表述符合法治思想的是( )
①“法者,治之端也”
②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③“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④“備豫不虞,為國常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2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
1.馬克思說:“君主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得不服從經濟條件,并且從來不能向經濟條件發號施令,無論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記載經濟關系的要求而已。”這說明了( )
A.法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 B.生產方式決定了法的產生、存在和發展
C.法維護市民的經濟利益 D.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社會規范
【變式訓練】1.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職能,又具有社會職能。以下現象主要體現了法的政治職能的有( )
①稅務機關依法征收稅款,保障國家財政收入和公共利益
②國家堅決依法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活動,維護國家安全
③蘇州中級人民法院依據反間諜法判處美籍香港男子無期徒刑
④北京市實施垃圾分類條例,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變式訓練】2.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資本主義法的本質時指出:“你們的觀念本身是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所有制關系的產物,正像你們的法不過是被奉為法律的你們這個階級的意志一樣,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你們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這句話揭示了( )
①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歷史階段的產物
②生產方式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③資本主義法反映的是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
④法是維護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向3 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1.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法治建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下列關于新中國法治建設取得的成就,說法正確的是( )
①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②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完全形成
③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更加堅實
④中國共產黨提高執法水平,為人權法治化保障提供了堅強保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變式訓練】1.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法治觀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理論不斷豐富,社會主義法治實踐不斷發展,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重視和實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逐步走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道路。下列對我國法治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理解正確的是( )
①我國已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②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
③我國當代的法是社會主義法
④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變式訓練】2.回望古老中國,中華法系源遠流長,古老中國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著眼今天,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關于我國法治發展的“歷史和今天”,說法正確的是(  )
①古代中國關于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中華法系是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
③今天我國的法治狀況是由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特點所決定的
④今天我國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點二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原則
知識點1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1)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原因
①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必須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②依法治國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在我們這樣一個大國,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必須把全面依法治國堅持好、貫徹好、落實好。
③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的規矩,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治是國家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以理性方式解決社會矛盾的最佳途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
總目標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具體要求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知識點2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
原則 原因 要求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必須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依法治國與依法執政統一起來。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須切實尊重憲法法律權威,模范遵守憲法法律,堅持依憲執政和依法執政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必須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 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必須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 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 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
特別提醒: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1)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2)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
(3)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法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必須把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的全過程和各方面。
(4)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依法治國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考向1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1.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個國家憲法日,主題是“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強調,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堅定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這是基于( )
①憲法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生活中發揮核心作用
②憲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③憲法至上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和要求
④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變式訓練】1.2024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正式施行。這不僅是一個新的法律節點,更是愛國心與國家法共同開啟的歷史新篇。該法的實施( )
①為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法治保障
②利于凝聚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③構建起了完備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④旨在弘揚法治精神,宣傳全面依法治國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變式訓練】2.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顯示,五年來,歷次大會和常委會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釋、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決議53件,已經審議尚未通過的法律案、決定案19件。由此可見( )
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②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加完善
③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審議權通過相關法律與決定
④法治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為民族復興奠定了法治根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2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
1.《韓非子·有度》:“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意思是法律不偏袒有權有勢的人,墨線不向彎曲的地方傾斜。法律所加的罪名,智者無法為之辯護,勇者也不敢爭執。懲罰罪過不避讓大臣,賞賜善行不遺忘百姓。這給我國法治建設的啟示是( )
①必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要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
③任何人都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活動
④依法治國要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變式訓練】1.張先生發現10歲的小王溺水,跳入池塘將小王救起,小王陷入昏迷狀態。張先生按照手機搜索到的方法對小王實施心肺復蘇,成功救醒小王,但是急救過程中導致小王肋骨骨折。張先生需要對此承擔賠償責任嗎?我國《民法典》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項規定( )
①說明“善治”是法治首要內容
②彰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結合
③保障了救助人的權益,侵害了被救助人的權益
④有助于解決相關民事糾紛,降低糾紛解決成本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變式訓練】2.在古代司法裁判中,主張“德主刑輔、明德慎罰”。如在《唐律疏議》的“名例”序文中有這樣的表述:“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也”。下列觀點與此主張相符的是( )
①荀子:“治之經,禮與刑”
②孔子:“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③賈誼:“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④荀悅:“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一、單項選擇題
1.(2024·浙江·高考真題)某城區法院充分利用轄區文化資源優勢,每年自編自導自演一部話劇,把民事、刑事等不同類型的案例搬上舞臺,將法治理念、中華傳統美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受到百姓好評。這一做法( )
①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 ②促進了法治文化的傳播
③發揮了文化對法治建設的滋養作用 ④強調了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湖南·高考真題)某市社區治理中,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打破化解矛盾僅靠干部單向協調的思維慣性,充分發動群眾參與,把群眾代表請上“評判席",融入“法理情”,共評共商共斷群眾訴求的是與非,把矛盾化解在基層。這種做法( )
①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②調動了多元主體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
③是基層政權轉變治理方式的生動實踐 ④結合了法律的教化作用和道德的規范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第15講 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目 錄
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1
02知識導圖·思維領航 2
03考點突破·考法探究 2
考點一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 2
知識點1 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 2
知識點2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 3
知識點3 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3
考向1 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 3
考向2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 5
考向3 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6
考點二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原則 7
知識點1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7
知識點2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 8
考向1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8
考向2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 9
04真題練習·命題洞見 11
考點要求 考題統計 備考建議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 2023 無 本講以選擇題考查為主,復習時關注一些命題:中華法系、國務院組織法修訂過程;從“中國之制”到“中國之治”;區域協同立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的修訂和施行等;主要考查學生辨識與判斷、分析與綜合、推理與論證的能力,調動運用相關知識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2022 無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原則 2024 選擇題:浙江卷
2023 選擇題:湖南卷
復習目標:闡述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考點一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
知識點1 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
(1)法律的產生、本質和作用
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法律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是實現國家職能的工具,它既維護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
(2)中國古代的法治歷程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法系源遠流長。春秋戰國時期,我國開始制定成文法,并通過鑄刑鼎、書竹簡等方式發布法律。西漢時期,儒家思想成為政治生活的主導思想,強調禮法結合。唐朝時期,我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封建法典,并為以后歷代封建王朝所傳承和發展。中華法系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知識點2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
法的起源 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
法的本質及其 決定因素 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的是該社會中在經濟上、政治上居于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法的類型 奴隸制法、封建制法、資本主義法和社會主義法
法的基本特征 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
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法的職能 政治職能:是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
社會職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
特別提醒:準確理解法的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的關系
職能 政治職能 社會職能
區 別 含義 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 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
表現 ①體現國家政權的性質,確認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 ②鎮壓被統治階級的反抗; ③調整統治階級內部聯系; ④維護經濟基礎 ①維護人類社會的基本生活條件; ②發展社會生產力; ③發展社會文化; ④規范某些技術指標
聯系 政治職能是法的作用的核心,決定社會職能;社會職能是政治職能的基礎和體現,二者是統一的
知識點3 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成就 表現
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在現行憲法基礎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法規,法律體系日趨完備,國家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了有法可依
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 通過建立健全科學完備的行政執法和司法體制,保證了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通過憲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將人權保障貫穿法治建設的各個環節,使人權法治保障水平達到了新高度
考向1 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
1.馬克思說“君主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得不服從經濟條件,并且從來不能向經濟條件發號施令。無論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記載經濟關系的要求而已”。以下對馬克思的論述說法正確的是( )
A.法是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
B.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的意志只能產生于特定的社會物質條件
C.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
D.一國的法治是由該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
【答案】B
【解析】B:無論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記載經濟關系的要求而已,這說明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的意志是由特定的社會物質條件決定的,B符合題意。A:材料的主旨并不是法的產生,A不符合題意。C:材料的主旨是法的內容,而不是法與社會規范的關系,C不符合題意。D:材料強調的法的內容,沒有體現一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決定該國的法治,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
【變式訓練】1.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中華優秀法律文化,影響深遠。比如“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共也”——《漢書·張釋之傳》。這說明( )
A.法律體現著天子與天下的意志
B.法治成為政治生活的主導思想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為了現實
D.法是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答案】D
【解析】A: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不能體現天下的意志,A排除。BC:在古代社會,特權階層常常凌駕于法律之上;近代以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為了現實,法治代替人治,成為一種全新的國家治理方式,材料主要強調法律的普遍約束力,BC排除。D:“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共也”意思是法律是天子和全國人民都要共同遵守的,體現了法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D正確。故本題選D。
【變式訓練】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求全社會都要樹立法治思想。下列古典名句表述符合法治思想的是( )
①“法者,治之端也”
②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③“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④“備豫不虞,為國常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法者,治之端也”意思為法律制度的制定與執行是實現法治的起點,符合法治思想,①正確。②:“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意思是執行法律的人依法行事,那么國家就強大,執行法律的人不依法行事,那么國家就衰弱,強調了法治的作用,符合法治思想,②正確。③:“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意思是治國并不是只有一條道路,只要有利于國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古法舊制,體現了堅持全面深化改革,③不符合題意。④:“備豫不虞,為國常道”意思是事先防備意外之事,是治理國家的常道,不體現法治思想,④不選。故本題選A。
考向2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
1.馬克思說:“君主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得不服從經濟條件,并且從來不能向經濟條件發號施令,無論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記載經濟關系的要求而已。”這說明了( )
A.法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 B.生產方式決定了法的產生、存在和發展
C.法維護市民的經濟利益 D.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社會規范
【答案】B
【解析】A:題干中強調法的內容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沒有體現法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A不符合題意。B:“無論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記載經濟關系的要求而已”說明生產方式決定了法的產生、存在和發展,B正確。C:法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而不是維護市民的經濟利益,C排除。D:馬克思這段話指出了經濟與政治的關系,強調立法背后的經濟因素,不強調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社會規范,D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B。
【變式訓練】1.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職能,又具有社會職能。以下現象主要體現了法的政治職能的有( )
①稅務機關依法征收稅款,保障國家財政收入和公共利益
②國家堅決依法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活動,維護國家安全
③蘇州中級人民法院依據反間諜法判處美籍香港男子無期徒刑
④北京市實施垃圾分類條例,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法的政治職能是維護一定階級統治,法的社會職能是法管理一定的社會公共事務。①④:“稅務機關依法征收稅款,保障國家財政收入和公共利益”“北京市實施垃圾分類條例,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均是法在維護社會公共事務和公共利益方面的體現,發揮的是法的社會職能的作用,①④排除。②③:“國家堅決依法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活動,維護國家安全”,“蘇州中級人民法院依據反間諜法判處美籍香港男子無期徒刑”,維護政治統治,發揮了法的政治職能的作用,②③正確。故本題選B。
【變式訓練】2.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資本主義法的本質時指出:“你們的觀念本身是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所有制關系的產物,正像你們的法不過是被奉為法律的你們這個階級的意志一樣,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你們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這句話揭示了( )
①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歷史階段的產物
②生產方式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③資本主義法反映的是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
④法是維護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不是到資本主義階段才有,①說法錯誤。②③:“你們的觀念本身是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所有制關系的產物,正像你們的法不過是被奉為法律的你們這個階級的意志一樣,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你們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這句話揭示了生產方式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資本主義法反映的是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②③符合題意。④:正像你們的法不過是被奉為法律的你們這個階級的意志一樣,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你們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強調法的本質和法產生的決定因素,沒有強調法是維護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
考向3 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1.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法治建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下列關于新中國法治建設取得的成就,說法正確的是( )
①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②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完全形成
③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更加堅實
④中國共產黨提高執法水平,為人權法治化保障提供了堅強保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不是完全形成,②說法錯誤。④:依法行政的主體是政府,中國共產黨提高執政水平而不是執法水平,故④說法錯誤。①③:我國法治建設已取得的成就是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①③說法正確。故本題選A。
【變式訓練】1.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法治觀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理論不斷豐富,社會主義法治實踐不斷發展,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重視和實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逐步走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道路。下列對我國法治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理解正確的是( )
①我國已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②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
③我國當代的法是社會主義法
④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我國已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①④入選。②: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這是法的兩種產生方式,不是我國法治建設取得的成就,②不選。③:我國當代的法是社會主義法,這是我國法律的性質,不是我國法治建設取得巨大成就,③不選。故本題選B。
【變式訓練】2.回望古老中國,中華法系源遠流長,古老中國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著眼今天,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關于我國法治發展的“歷史和今天”,說法正確的是(  )
①古代中國關于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中華法系是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
③今天我國的法治狀況是由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特點所決定的
④今天我國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現在中國關于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不是古代,①錯誤。②:回望古老中國,中華法系源遠流長,古老中國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華法系是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治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②正確。③:今天我國的法治狀況是由我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所決定的,而不是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特點決定,③錯誤。④:著眼今天,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我國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④正確。故本題選C。
考點二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原則
知識點1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1)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原因
①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必須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②依法治國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在我們這樣一個大國,要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必須把全面依法治國堅持好、貫徹好、落實好。
③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的規矩,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治是國家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以理性方式解決社會矛盾的最佳途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
總目標 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具體要求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知識點2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
原則 原因 要求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必須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依法治國與依法執政統一起來。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須切實尊重憲法法律權威,模范遵守憲法法律,堅持依憲執政和依法執政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必須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 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必須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 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 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
特別提醒: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1)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2)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
(3)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法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必須把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的全過程和各方面。
(4)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依法治國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考向1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1.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個國家憲法日,主題是“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強調,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堅定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這是基于( )
①憲法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生活中發揮核心作用
②憲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③憲法至上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和要求
④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征程上要堅定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這是基于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社會治理的最高準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①④符合題意。②: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②說法錯誤。③: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和要求,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
【變式訓練】1.2024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正式施行。這不僅是一個新的法律節點,更是愛國心與國家法共同開啟的歷史新篇。該法的實施( )
①為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法治保障
②利于凝聚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③構建起了完備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④旨在弘揚法治精神,宣傳全面依法治國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正式施行,不僅是一個新的法律節點,更是愛國心與國家法共同開啟的歷史新篇,這表明該法的實施為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法治保障,利于凝聚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①②正確。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的頒布實施,有利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但不能說構建起了完備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③錯誤。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實施,旨在通過立法的方式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而不是為了弘揚法治精神,④排除。故本題選A。
【變式訓練】2.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顯示,五年來,歷次大會和常委會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釋、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決議53件,已經審議尚未通過的法律案、決定案19件。由此可見( )
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②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加完善
③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審議權通過相關法律與決定
④法治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為民族復興奠定了法治根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①:材料未強調黨與法治的關系,①不符合題意。②④:五年來,我國通過一系列法律,說明我國法律體系更加完善,法治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為民族復興奠定了法治根基,②④正確。③:審議權是人大代表的權利,③錯誤。故本題選D。
考向2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
1.《韓非子·有度》:“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意思是法律不偏袒有權有勢的人,墨線不向彎曲的地方傾斜。法律所加的罪名,智者無法為之辯護,勇者也不敢爭執。懲罰罪過不避讓大臣,賞賜善行不遺忘百姓。這給我國法治建設的啟示是( )
①必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要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
③任何人都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活動
④依法治國要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法律不偏袒有權有勢的人,墨線不向彎曲的地方傾斜。法律所加的罪名,智者無法為之辯護,勇者也不敢爭執。這給我國法治建設的啟示是必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對特權和歧視,①正確。②: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共同發揮作用。要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②不符合題意。③:懲罰罪過不避讓大臣,賞賜善行不遺忘百姓。這給我國法治建設的啟示是任何人都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活動,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③正確。④:依法治國要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
【變式訓練】1.張先生發現10歲的小王溺水,跳入池塘將小王救起,小王陷入昏迷狀態。張先生按照手機搜索到的方法對小王實施心肺復蘇,成功救醒小王,但是急救過程中導致小王肋骨骨折。張先生需要對此承擔賠償責任嗎?我國《民法典》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項規定( )
①說明“善治”是法治首要內容
②彰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結合
③保障了救助人的權益,侵害了被救助人的權益
④有助于解決相關民事糾紛,降低糾紛解決成本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法治的首要內容是憲法法律至上,而不是“善治”,①錯誤。②④:我國《民法典》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項規定有助于解決相關民事糾紛,降低糾紛解決成本,彰顯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結合,②④正確。③:材料中的規定既保障了救助人的權益,又維護了被救助人的權益,③錯誤。故本題選B。
【變式訓練】2.在古代司法裁判中,主張“德主刑輔、明德慎罰”。如在《唐律疏議》的“名例”序文中有這樣的表述:“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也”。下列觀點與此主張相符的是( )
①荀子:“治之經,禮與刑”
②孔子:“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③賈誼:“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④荀悅:“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也”。意思是德禮是行政教化的根本,刑罰是行政教化的表現,德禮和刑罰對行政教化之不可缺少,猶如昏曉相須而成一晝夜,春陽秋陰須而成一歲一樣,強調法治與德治相結合。①:“治之經,禮與刑”意思是治國的方法,無非是禮法和刑罰,強調法治與德治相結合,①符合題意。②:“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意思是審理訴訟案件,我同別人一樣,目的在于使訴訟不再發生,②不符合題意。③:“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意思是倫理道德的教育可以防患于未然,法律的制裁給予事后的懲罰和補救,強調了法治與德治的結合,③符合題意。④:“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意思是善于用禁令治理社會的人,必然是按禁令要求了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別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會的人,則是要求別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去要求己。沒有強調德治與法治的結合,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
一、單項選擇題
1.(2024·浙江·高考真題)某城區法院充分利用轄區文化資源優勢,每年自編自導自演一部話劇,把民事、刑事等不同類型的案例搬上舞臺,將法治理念、中華傳統美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受到百姓好評。這一做法( )
①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 ②促進了法治文化的傳播
③發揮了文化對法治建設的滋養作用 ④強調了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③:某城區法院自編自導自演一部話劇,將中華傳統美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理念及案例融合于話劇中,促進了法治文化的傳播,發揮了文化對法治建設的滋養作用,②③符合題意。①:材料沒有涉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①不符合題意。④:這一做法強調了文化對法治的作用,體現了法治與德治的融合,但沒有體現法律對道德的作用,也沒有體現道德對法律的作用,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
2.(2023·湖南·高考真題)某市社區治理中,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打破化解矛盾僅靠干部單向協調的思維慣性,充分發動群眾參與,把群眾代表請上“評判席",融入“法理情”,共評共商共斷群眾訴求的是與非,把矛盾化解在基層。這種做法( )
①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②調動了多元主體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
③是基層政權轉變治理方式的生動實踐 ④結合了法律的教化作用和道德的規范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基層黨組織領導發動群眾,把群眾代表請上“評判席”,融入“法理情”,共評共商共斷群眾訴求的是與非,把矛盾化解在基層,這充分調動了多元主體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是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①②符合題意。③:材料反映的是社區治理,屬于基層民主自治范疇,不涉及基層政權,也不能說明題中做法是否是基層政權轉變治理方式的生動實踐,③排除。④:應該是結合了法律的規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而不是“結合了法律的教化作用和道德的規范作用”,④錯誤。故本題選A。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宁县| 长治县| 永新县| 蓝田县| 昭平县| 呼图壁县| 盘锦市| 两当县| 资阳市| 黄平县| 界首市| 康保县| 阜新| 梁山县| 和政县| 乡城县| 锦州市| 介休市| 抚州市| 古蔺县| 务川| 寿阳县| 娄烦县| 常州市| 乌什县| 四平市| 德化县| 年辖:市辖区| 诏安县| 奉新县| 大兴区| 岢岚县| 思茅市| 张家港市| 泗阳县| 泸定县| 米林县| 望奎县| 雅江县| 青川县| 汕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