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美術鑒賞第二單元圖像之美-繪畫藝術教學設計單元課題 圖像之美——繪畫藝術 學習對象 高一年級 課業類型 美術鑒賞大概念 提出指向學科本質、啟發思考的基本框架和結構 圖像會因為形式美原理的巧妙運用,顯示出個性迥異的審美特征和品味,給人們帶來豐富的視覺感受。 基本問題 基于“大概念”,結合各主題內容,分別提出有啟發性的問題 1.中國傳統繪畫主要的藝術特征、創作理念有哪些? 2.古代文人為何以繪畫作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3.怎樣認識和理解中國繪畫以形寫神的藝術意趣? 4.認識西方繪畫中的理想美與文藝復興的現實意義? 5.西方現代藝術作品中常見的形式美原理有哪些? 6.如何理解西方現代藝術的審美特征和文化背景?關鍵詞 中國畫 筆墨 文人畫 油畫 文藝復興 再現 表現大 單 元 設 計 思 路 1.單元主題和內容分析: 本單元是中西方繪畫作品的鑒賞學習,將人類美術歷史進程中如此宏達的內容濃縮在一個主題單元中。這是美術課程中主題內容含量最多、相當重要的學習部分,本單元采用的架構方式、選擇作品內容,并不是嚴格按照美術歷史脈絡展開的,但又關照了美術歷史發展中不同時期風格流派的美術家及作品。鑒賞本單元主題,面對美術歷史上眾多經典作品,可以幫助高中學生理解在浩瀚的美術歷史發展中,諸多美術家是怎樣用作品承載自己生活的那個時代的文化使命,如何用作品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的。本單元旨在引導學生提升圖像識讀的能力和自己的審美判斷力,在鑒賞學習過程中深化自己的文化理解水平。 本單元學習分為“中國傳統繪畫”文人畫”“ 西方古典繪畫”“西方現代藝術”4個主題,分別從表現方法、創作方式、審美視角和文化根源等方面來分析中國和西方美術作品的藝術特征。通過對美術作品的鑒賞,學習從藝術品看人生意趣,體會中西不同的審美觀念、創作思想及文化背景。它們分別指向的是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和文化理解。 。 2.分析學生知識與技能現狀: 高一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審美觀和美術鑒賞能力,有一定的文學、歷史、地理知識積累或多或少都可以對作品發表一定的見解,但由于高中階段學生的社會意識以及生活經驗的局限,可能對本課主題理解不夠深入,需要教師為他們創建一種平等、自由、暢所欲言的交流平臺,教師要搭建好這個平臺,就要注意師生互動這個環節,這樣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參與性、積極性,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在賞析名作的過程中,一方面掌握其藝術特點,另一方面享受了美,陶冶了情操,進一步激發起學生對認識美的渴望,從而培養他們創造美的能力。教學手段盡量多樣化,指導學生通過對圖像識讀的深度學習分析,提升文化理解,達到提高美術核心素養的目標。 3.總體教學思路和理論依據: (1)普通高中美術課標與核心素養的理論依據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通過以美育人,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參與美術學習,學會在現實生活情境中發現、提出和分析問題,綜合運用美術學科及跨學科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增強社會責任感,形成高中生必備的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等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因此,高中美術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優化美術教學課程。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大單元教學應運而生。 (2)基于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 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的大單元教學,就是對知識模塊進行組合,構建符合學生認知以及實際教學情境的知識體系。教學活動圍繞真實的學習任務展開,在深入理解學科概念的基礎上,按照學科研究邏輯推進教學,是由多個環節不同、 性質不同的小單元學習活動構成的。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通過思考、討論、交流、互動等活動,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學會學習的能力。這種教學不但幫助學生構建了完整的知識網絡,也有利于其學科素養的有效養成,進行美術鑒賞的“深度學習”,不同于傳統的被動接受的、灌輸式的“淺層學習”。通過“圖像識讀”的深度探究,做到能夠“像藝術家一樣去思考”,形成自己的“審美判斷”,進而“像藝術家一樣去創作”,在美術鑒賞中更深層的意思是挖掘藝術作品背后的內容,進而理解藝術家的“美術表現”與“創意實踐”,進而達到“文化理解”,從而使學生的美術核心表養全面發展。 4.教學策略與方法: 新課標提出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倡導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藝術的本質、特性和文化內涵。因而在本單元的教學策略實施中,始終將創設真實問題情境、學生在每課時具體明確的學習任務驅動下,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討論。而教師通過引導、講授、多媒體演示,借助視頻、ps、圖像分段解構等方法,開展教學。啟發學生探尋中西方美術作品表現自然環境的差異性和不同的自然觀念,進而上升到學生能逐漸形成從文化的角度觀察和理解美術作品、美術現象和觀念的習慣,了解美術與文化的關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美術的文化內涵及獨特藝術魅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定文化自信;理解不同國家、地區的美術作品所體現的文化多樣性,尊重藝術家及其創造的成果和對人類文化的貢獻。 本單元教學中,以教材中的四種鑒賞形式(感悟式鑒賞、形式鑒賞、比較式鑒賞、社會學式鑒賞)與費德門四步鑒賞法,描述:繪畫內容、造型元素(觀看),分析:繪畫技法、風格特點(表現),解釋:時代背景、創作意圖(背景),評價:藝術文化、歷史價值(觀點)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完成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從多層面、多角度、橫向、縱向對比欣賞美術作品的意識,以一種開放的眼光來欣賞美術作品,而達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國家 課標 1.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目標: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通過以美育人,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參與美術學習,學會在現實生活情境中發現、提出和分析問題,綜合運用美術學科及跨學科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增強社會責任感,形成高中生必備的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等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通過課程學習,學生能夠識別圖像的形式特征,分析圖像的風格特征和發展脈絡,理解圖像蘊含的信息;運用多種工具、材料和美術語言創作具有一定思想和文化內涵的美術作品及其他表達意圖的視覺形象;依據形式美原理分析自然、日常生活和美術作品中的美,形成健康審美觀念;具有創新意識,運用創造性思維進行創意,并用美術的方法和材料予以呈現和完成;從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術作品,認同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尊重人類文化的多樣性。 2.活動建議 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美術教學,強調在現實情境中發現問題,明確任務,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學習方式獲取知識與技能,并將其運用于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同時逐漸形成美術學科的觀念、思維方式和探究技能。因此,創設問題情境、探究性地獲取知識與技能、掌握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是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美術教學的基本特征。其評價不僅針對學生對美術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關注學生在探究和解決問題中所體現出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以反饋和調控的方式確保教學目標的適宜性、教學策略與方法的有效性,并逐漸使學生形成反思、評價、調整與改進的能力。具體如下: (1)倡導主題性研究型美術教學 (2)追求真實性學習結果 (3)創設引發探究行為的問題情境 (4)用學習工具幫助學生自主學習 (5)經歷“像藝術家一樣創作”的過程 (6)將“基本問題”分解為“小問題” (7)以多種角度和方法進行美術鑒賞 (8)聯系生活進行跨學科美術學習 (9)開展在信息化環境下的美術教學 3.教學評價建議 (1)樹立學科核心素養本位的評價理念 (2)合理量化質性評價 (3)運用學習檔案袋 (4)提供學生充分展示的機會 (5)發展學生的自評和互評的能力單元 目標 知識與技能 鑒賞中西方美術歷史上眾多經典作品,理解在浩瀚的美術歷史發展中,美術家們怎樣用作品承載自己生活的那個時代的文化使命,如何用作品表達自己的感受;理解中西方美術作品所呈現的文化差異,能用自己的語言從題材、內容、風格等方面對中西方美術作品進行比較分析,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想法和觀點。 過程與方法 以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鑒賞解讀為例,設置問題情境與任務驅動,通過對作品的題材、內容、風格、構圖、表現手法、文化背景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理解美術作品與文化根源之間的關系,形成自己的審美判斷。能運用已經探究過的鑒賞作品方法,對同類型作品進行鑒賞,形成從多角度觀察和理解美術作品、分析美術現象和觀念的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啟發學生探尋中西方美術作品背后的地域文化差異,進而上升到認識中華優秀傳統美術的文化內涵及獨特藝術魅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定文化自信;理解不同國家美術作品所體現的文化多樣性,尊重藝術家及其創造的成果和對人類文化的貢獻,在鑒賞學習過程中不斷深化自己的文化理解水平。單元情境 美術課上同學們針對中外美術作品展開激烈的爭論,有同學說我喜歡外國美術作品,因為他們立體感很強,有的作品像是拍出來的照片,有同學認為中國繪畫才是真正的佳作,他們不求形似,但是富有意境和韻味,還有同學說,中外美術作品各有特色,他們之間并無高下優劣之分,都值得去鑒賞與繼承,從禮堂和克羅的作品中,你能感受到中西繪畫的審美理念及風格特點究竟有哪些不同呢?造成中西繪畫審美差異的根源是什么呢?單元課時規劃 本單元共分為四個主題: 1.程式與意蘊——中國傳統繪畫(1課時) 了解不同時期中國傳統繪畫在表現形式及審美觀念上的差異,能夠分析比較中國傳統繪畫的特點及時代特征,掌握中國畫的技法特點,并能獨立分析中國化的類別特征,同時理解中國畫要表達的意境,感受作品的藝術內涵與審美特色,能領會中國畫的表現技法與作者的創作意圖之間的關系。 2.抒情與寫意——文人畫(1課時) 欣賞不同風格的文人畫作品,對文人畫的概念藝術特征有所認識,理解文化獨特的藝術傳統和審美趣味,懂得鑒賞文人化的基本方法,借助畫面提供的相關信息分析文化中包含的藝術特征及思想含義,認識文人化的城市化特征,了解藝術家以形寫神的審美意趣 3.現實與理想——西方古典繪畫(1課時) 通過欣賞不同風格的西方古典繪畫,理解圖像形式及色彩表現手法,掌握西方古典繪畫的指導思想,串聯西方古典繪畫中不同時期的作品,通過對西方古典繪畫的欣賞,認識和理解其中所蘊含的審美意識,你聽不同。歷史條件下,西方古典繪畫在主題藝術風格藝術形式和繪畫技巧等方面的特點,通過結構畫面的圖像形式來分析解釋古典繪畫,并通過結構畫面的圖像形式和圖像色彩,分析西方古典繪畫中現實和審美理想之間的關系 4.超越與延異——西方現代藝術(1課時) 通過了解西方現代藝術的變革與發展過程,從歷史背景藝術特征等方面分析問題,從文化理解的角度進行概括性的梳理,從歷史社會文化的層面建立意識構架,從造型特征,藝術形式藝術語言的本源去探討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真正認識和理解這其中的文化意義和社會意義,通過欣賞現代主義藝術作品的形式風格,從中提取出西方藝術中的精髓,并有效運用于創新思維中。單元綜合評價 一 能區分不同的繪畫類別,并說明其不同特點。能選擇自己喜歡的中外繪畫作品進行分析,并能和同學交流對該畫的想法和觀點。二 能比較分析中外繪畫作品在材料、技法和風格等方面的基本差異,能選擇教材中的中外繪畫作品,收集相關背景資料,分析作品中蘊含的文化信息。三 能選擇幾幅中外繪畫作品,收集資料,區分不同風格流派特點。能從多角度分析生活中見到的中外繪畫作品,表達自己的看法。能選擇不同國家繪畫作品,探討其不同的藝術特點和文化背景。大單元主題四學習實施計劃:第四課時:超越與延異——西方現代藝術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了解西方現代藝術的變革與發展過程,從歷史背景、藝術特征等方面分析問題,從文化理解的角度進行概括性的梳理。 2.過程與方法:以《格爾尼卡》等西方現代藝術作品為識讀對象,可以從圖像形式和時代背景去賞析現代繪畫,具備解構分析圖像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體驗藝術家內心的情感世界,學會接納多元文化,用辯證和發展的眼光看待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培養積極的審美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西方現代主義藝術是西方美術體系中重要的一環,是西方藝術發展過程中一次從藝術觀念到藝術形式的巨大變革。如何讓學生透過西方現代主義藝術認識和理解西方現代主義這一藝術思潮的源和根,如何從歷史、社會、文化的層面建立意識構架,從造型特征、藝術形式、藝術語言的本源去探討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真正認識和理解這其中的文化意義和社會意義是本主題的重點。 2.教學難點 本主題教學的難點在于,西方現代主義藝術一方面包羅了各種現代思潮,另一方面也承載了西方社會、文化發展的必然。如何正確的認識和理解西方現代主義藝術,如何透過現代主義藝術作品中“光怪陸離”的形式風格,從中提取西方藝術中的精髓并有效運用于創新思維中,成為本主題最大的難點。環節一:西方繪畫的現代變革走過了哪些階段任務+目標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要點學習任務一: 比較印象主義繪畫和19世紀前西方傳統繪畫在主題、藝術語言和審美上的差異。 2.認真體會后印象主義畫家作品的形式風格和藝術語言,簡述它們對現代主義藝術的影響。學習目標: 通過對19世紀前后西方藝術作品的比較,體驗和發現其中的差異和變化。 了解印象派、后印象派藝術作品中呈現出的視覺特征。 1.設置情境,生成主題 (1)課件展示印象派和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作品,分析兩幅作品在主題,藝術語言和審美上有什么不同? (2)西方藝術走向現代的動力 a、攝影的發明 b、現代大工業的發展 c、宗教的衰落 d、哲學的影響 2. 西方現代藝術特征 主要特征:反傳統、反理性,重視藝術家內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現”。 3.了解后印象派,以及他們的代表作品。 后印象主義畫家放棄了只是追求色彩這一狹隘的目標,而追求更富激情的主觀表現。他的理論和實踐導致歐洲繪畫同文藝復興以來的傳統決裂,一種全新的藝術觀念出現了,20世紀西方現代派藝術就此得以萌芽。 4.分析塞尚作品《拜克托瓦爾山》,作品的造型和色彩和我們看到的真實的景色之間有什么區別?學生觀察思考,回答問題。作品賞析欣賞塞尚作品,思考并回答問題引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思考,以此營造基本的教學情境。通過對塞尚作品的觀察,嘗試用語言描述自己所觀察到的不同之處,引發學生對該作品的思考。鼓勵學生在分析作品時,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環節二:變革后的西方現代藝術呈現出怎樣的特征任務+目標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要點學習任務二: 1.了解畢加索這幅作品的創作環境和創作過程,深入體會作品風格的形成和藝術表現形式。 2.選取一幅自己感興趣的現代主義美術作品,結合資料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學習目標: 深入分析解讀畢加索作品《格爾尼卡》,形成對現代主義藝術的初步認知。立體主義的特征是什么?鑒賞畢加索代表作《格爾尼卡》。 立體主義相對來說摒棄了對畫面協調性上的過分關注,主張將一切物理形象進行解析重構和錯位等形式在平面上表現出不同維度的空間,用沖突和扭曲的畫面來形成一種圖像語言,以表達藝術家的個人思想,立體主義的立體并不是指傳統意義上的體積感和縱深感,而是運用一定的繪畫手法將對象做出創作。 如果說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是現代主義的源頭,那么立體主義就是現代主義的開始。 欣賞《格爾尼卡》給你留下了怎樣的第一印象? 畢加索的《格爾尼卡》為什么只采用了黑白灰三色? 作品中的牛馬等形象有什么象征意義嗎? 了解“表現主義”、“抽象主義”等畫派的特點。 在眾多作品中選取自己喜歡的一幅,說說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學生鑒賞畢加索的作品《格爾尼卡》,體驗探究作品創作背景,完成學習任務二,并進行匯報。作品賞析,思考問題,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作品賞析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幅作品,談談對這幅作品的想法和感受。通過對《格爾尼卡》的觀察,初步嘗試對圖像進行識讀,用語言描述圖像,引發學生對該作品的思考。對西方現代藝術的主要流派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和認識。 加深學生對《格爾尼卡》作品背后的藝術認知,對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的形成有著較深的影響。環節三:技巧還是觀念任務+目標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要點學習任務三: 列舉你認為最具現代感的西方現代繪畫作品,探究它的創作理念。與技巧相比,你認為哪一個更重要? 學習目標: 通過對波洛克、蒙德里安等畫家作品賞析,明白和理解西方現代主義藝術是對西方傳統繪畫一次具有顛覆性的藝術思想和觀念突變。1. 觀察蒙德里安以“樹”為主題的 作品,他們在造型上有什么特點? (1)蒙德里安是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與杜斯堡等創立了“風格派”,提倡自己的藝術“新造型主義”。他還認為藝術應根本脫離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現抽象精神為目的,追求人與神統一的絕對境界,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純粹抽象”。 (2)課件展示蒙德里安三幅以樹為主題的作品,感受它們的變化。 2. 思考:畫家到底畫了什么?這些看似隨意的筆觸、簡單的色塊真的是畫家們用心畫出來的嗎?作品的創作理念和技巧相比,你認為哪一個更重要? 鑒賞波洛克,馬列維奇等藝術家作品。 3.展示波普藝術代表畫家安迪.沃霍爾的作品《綠色的可口可樂瓶》。 (1)這幅作品使用了哪種表現手法? (2)畫家借助瓶子向人們傳達什么信息? 教師總結:畫家通過這種反復排列視覺上能見的有形元素,表現著物質主義的麻木和泛濫。學生觀察思考,回答問題。描述圖像,初步嘗試語言賞析。學生根據理解,回答問題。聚焦作品,初步嘗試對圖像進行識讀,用語言描述圖像,引發學生對該作品的思考。通過對作品的深度識讀,體會作者創作意圖,挖掘象征意義。設置問題情境,思考創作理念和繪畫技巧的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主動思考。環節四:在科技與新媒體環境下的藝術經走向何方任務+目標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要點學習任務四: 你體驗過身邊的新媒體藝術嗎?描述它們和傳統藝術的區別。 學習目標: 以全新的思維營造突破舊有的視覺模式,暢想新的藝術視覺,不斷深入理解西方現代主義藝術觀念的形成和發展。1.什么是新媒體藝術? 新媒體藝術出現于20世紀,指使用新式媒體技術制作、修改或傳播的當代藝術。其中包括錄像藝術、數字藝術、互動藝術、互聯網藝術、虛擬藝術、聲音藝術,以及使用機器人、生物技術、3D打印技術和動畫制作技術等新技術進行創作的藝術作品,而這些都與傳統的藝術形式(繪畫、雕塑、建筑等)相區別。 2.結合身邊發生的各種科技和新媒體,了解新的藝術視覺形式。 3. 以作品對比的方式,觀察分析西方傳統繪畫和現代繪畫的區別,理解再現性和表現性藝術之間的區別。 再現性藝術:將客觀社會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真實地再現在作品中的藝術。 表現性藝術:著重表現作者對社會生活的思考、評價、愿望和情感,在創作上偏 重于表現自我、改變客體、表達理想。 4.多角度深入分析中西方繪畫的差異。 (1)宗教文化背景不同 (2)審美意識不同 (3)繪畫材料和繪畫技法不同 中國傳統繪畫重在寄情于物,西方傳統繪畫重在摹仿自然;中國傳統繪畫講求意境美,西方傳統繪畫講求自然美;中國傳統繪畫融通哲學,西方傳統繪畫信守科學。 5.讓我們一起在新媒體藝術環境下,欣賞梵高的作品,感受畫家的激情和色彩。 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新媒體下藝術給我們帶來的新變化。 談談自己體驗過身邊的新媒體藝術嗎?它們和傳統藝術有什么區別。欣賞西方傳統繪畫和現代藝術之間的差異,理解再現和表現的區別。同學間討論交流中西方繪畫的差異,并派代表表達自己的想法。文化理解:通過了解生活中的各種科技和新媒體藝術展覽,感受和理解人類每一次科學技術的進步,都會帶來藝術的巨大變革。從多角度比較分析中西繪畫的差異,探討其不同的藝術特點和文化背景。人類的科技進步和藝術的變革一直保持著緊密的發展關系。學習任務單與學習評價 學習任務單 課程基本信息:19世紀以后,西方現代主義藝術流派眾多,各種藝術思潮和藝術形式繽紛呈現,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展示了更能夠和學生實際生活相容相接的現代藝術流派和作品,營造對西方現代主義藝術深入理解的學習情境。課題超越與延異——西方現代藝術科目美術年級高一學習目標了解西方現代繪畫流派的定義、分類及繪畫特點,學會鑒賞現代美術作品。課前學習任務1. 預習教材:人民美術出版普通高中教科書美術鑒賞第二單元《圖像之美——繪畫藝術》主題四《超越與延異——西方現代藝術》 2.對西方現代藝術的主要流派、代表畫家和代表作品有大概的了解。課中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 1.比較印象主義繪畫和19世紀前西方傳統繪畫在主題、藝術語言和審美上的差異。 2.認真體會后印象主義畫家作品的形式風格和藝術語言,簡述它們對現代主義藝術的影響。 (通過對19世紀前后西方藝術作品的比較,體驗和發現其中的差異和變化。了解印象派、后印象派藝術作品中呈現出的視覺特征。) 【學習任務二】 1.了解畢加索這幅作品的創作環境和創作過程,深入體會作品風格的形成和藝術表現形式。 2.選取一幅自己感興趣的現代主義美術作品,結合資料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深入分析解讀畢加索作品《格爾尼卡》,形成對現代主義藝術的初步認知。) 【學習任務三】 列舉你認為最具現代感的西方現代繪畫作品,探究它的創作理念。與技巧相比,你認為哪一個更重要? (通過對波洛克、蒙德里安等畫家作品賞析,明白和理解西方現代主義藝術是對西方傳統繪畫一次具有顛覆性的藝術思想和觀念突變。) 【學習任務四】 你體驗過身邊的新媒體藝術嗎?描述它們和傳統藝術的區別。 (以全新的思維營造突破舊有的視覺模式,暢想新的藝術視覺,不斷深入理解西方現代主義藝術觀念的形成和發展。) 課后學習任務 1.對達利《記憶的永恒》、安迪.沃霍爾《綠色的可口可樂瓶》進行鑒賞解讀,或形成鑒賞報告。 2.嘗試將中國畫與西方古典繪畫進行比較,填寫書中表格。學生自我評價表 評價等級優良合格不合格自我評價過程表現/完成情況完成基本完成未完成課前 任務學習態度認真預習與自主進行積極研究。大概瀏覽,有所了解。不感興趣,懶得預習。知識獲得能夠認真學習老師提供的學習資料包,對即將學習的知識具有一定了解。觀看了老師提供的學習資料,對新課的內容有一點了解。未觀看老師提供的學習資料包,對即將學習的內容一無所知。能力提升能夠針對自己感興趣的點進行自主學習與查找資料。未再進行自主學習與搜集資料。未進行自主學習與搜集資料。課中 表現學習態度能夠積極跟隨老師的授課節奏,積極互動,對作品進行認真的思考與分析,主動、多次回答問題。跟隨老師的授課節奏,與老師有互動,但大部分時間不愿思考與主動回答問題。完全不跟老師互動。知識獲得完成課中每一步的學習任務單;對傳統山水畫的鑒賞方法已經完全掌握,理解山水畫的獨特意蘊。僅對本堂課的授課內容有基本掌握,對所授知識沒有掌握。能力提升可以運用多種鑒賞方法進行作品對比與分析。對類似作品可以進行簡單分析。無法用專業鑒賞眼光分析類似作品。學習方法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課堂活動主動擔當組長,合理分配小組任務,起到帶頭示范作用;或能夠積極配合小組長完成本組學習任務,進行出色匯報或展示。能夠配合完成本組的學習任務。不愿承擔小組任務。課后 任務 能力提升能夠充分解讀作品,文字能較全面地呈現作品背景和藝術特色。能夠基本解讀作品,文字能基本呈現作品背景和藝術特色。無法正確解讀作品,文字內容不能呈現作品背景和藝術特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