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假如我是巨人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是本聯想單元的最后一課。通過第一節課依托《添畫》進行初步的自然物的聯想。第二課時通過對《繪畫游戲》的學習進行深入的抽象形的隨形聯想。第三節《假如我是巨人》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很容易被游記中大人國與小人國的故事吸引,因此,對《假如我是巨人》這一課進行故事主題想像綜合創作。學生不僅很愿意在課堂上為同伴講述故事的片段,更愿意將大人國的故事添加上自己的想象,創編出更加有趣的童話故事,并將故事用繪畫的形式無拘無束地大膽表現出來,這也是學生更擅長、更愿意去嘗試的事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引發學生聯想,著重引導學生運用夸張的表現方法,發揮想象力,快樂地創作出一幅大小比例懸殊的生動畫面,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學目標 利用比較,啟發多種奇妙的聯想,力求創新。畫面的布局與形象的對比。教學重難點 重點:利用比較,啟發多種奇妙的聯想,力求創新。難點:畫面的布局與形象的對比。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環節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師:同學們,來到我們的學校,老師發現咱們的校園非常漂亮,教學樓特別的高,你們覺得教學樓高不高?老師認識一個比教學樓還要高的人,同學們想不想認識她?(想)他的名字叫做格列佛,是經典名著《格列佛游記》中的主人公,你們想知道格列佛曾經有過哪些奇遇嗎?格列佛的奇遇故事就藏在下面的這個動畫片里,同學們可要認真看!播放《小人國》(動畫)結束后:你們認為格列佛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生回答(愛好和平、善良、友好)。假如你也是個巨人,你會怎么樣呢?(出示課題——假如我是巨人) 學生通過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自身的對比,感受大于小的反差。并引出《格列佛游記》這個故事,學生欣賞視頻,說說巨人的奇遇??偨Y格列弗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而思考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為后續的聯想教學穿針引線。環節二 (二)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自由大膽的想象與表現(小組談論)師:假如你是一個巨人,遇到以下情況怎么幫助小朋友解決?師:小朋友們到一個神秘的大森林里去旅行,雖然這個大森林陽光明媚,樹木茂盛,生活著很多可愛的小動物(貼太陽、樹木、動物圖片)但是他們有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險境,假如你是巨人,你會怎么幫助他們?(大家正玩的開心的時候,一頭兇猛的獅子撲了上來(同學上臺表演獅口救小人)、躲過了獅子后又遇見了條大河,誰來幫助小朋友們過河呢?過河呢?迷路了、摘果子......同學們都很勇敢,特別喜歡幫助他人,是個善良的小巨人。其實關于巨人的故事還有很多,下面老師帶著大家一起去看看吧!教師PPT出示一些圖片,例如西安大堵車、水淹城市、隕石撞擊地球等圖片引發學生思考。 教師通過講故事和看圖片引發學生聯想。環節三 (三)創作前的示范與講解1、分析構圖:從下面作品中你發現巨人都有哪些不同的姿勢?互相說一說,巨人的哪些動態適合用橫構圖表現?哪些動態適合用豎構圖表現?我們畫巨人時,要根據巨人的形象來確定這幅畫適合什么構圖?光了解構圖還不夠,還要知道大小關系呢!2、大小對比師:現在我還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也想成為巨人,她是誰呢?她就是下圖的西西小朋友!只要我們一起喊出一道口令(古里古里,多多變!)她的愿望馬上就實現,不過我們要思考,接下來西西和他周圍會有什么變化呢?大家準備好了嗎?魔法口令是——古里古里,多多變!變!師:(出示圖片)女孩變大,男孩不變。這個巨人好象還不夠大,你有辦法把他變得更大嗎?生:回答師:(出示圖片)女孩變大,男孩變小。小結:由此可見,要想突出巨人的大,不但要把巨人畫得頂天立地,還要把周圍的景物變小。 學生觀看構圖方法,根據畫面巨人的形象來確定這幅畫適合什么構圖。學生通過觀察普通人物變巨人的過程,發現通過比較能讓巨人變得更加高大、威猛。環節四 (四)學生創作,鼓勵創新師:現在西西已經夢想成真了,你們想嗎?同學們,你們準備畫怎樣與眾不同,超能力的巨人呢?今天,就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來到小人國,成為一個巨人吧。好了同學們快拿出你手中的筆開始吧!作業要求:把你編的巨人的故事畫成一幅畫,畫完后講給同學聽。學生分小組進行藝術實踐,繪畫創作播放幻燈片激發學生創作靈感教師隨機指導,可以分小組進行繪畫(停止制作方法:老師看所有小組都已經完成了) 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創作的方法和分工。主動實踐,大膽勾畫巨人的世界。環節五 (五)評價展示將學生完成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師:同學們大部分的作品都展示在黑板上了,你們覺得哪個作品畫的最棒呢?師:!老師來采訪一下這位小畫家,把你的編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聽好嗎?1.學生自評,講畫面故事。2.學生互評,說說自己最欣賞的作品及原因。并指出畫面不足之處。 學生欣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環節六 (六)課后拓展師:尋找生活中的巨人。剛才咱們認識了藝術作品中高高大大的巨人,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很多“巨人“,讓老師帶著大家一起看看吧!馬路上冒雨工作的清潔工、在大雪中駐守邊疆的哨兵,身殘志堅的運動員等等.....他們都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他們都是我們生活的中“巨人”。同學們,今天我們都把自己幻想成為了一個巨人,并且給他人帶來了幫助和快樂。老師希望你們也象巨人一樣友善,為大家做好事,幫助有困難的人。 將德育與美術教學相整合。板書設計: 假如我是巨人 想象 對比 人與景、局部與整體 構圖 橫構圖、豎構圖教學反思:關于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我既有收獲,也有不足。一方面,關于"得"的兩點:1.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童活故事導入,符合低年級思維方式.可以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導學生觀察對此.激發學生想成為巨人的原裝2.畫面布局與形象對比時.讓學生思考怎樣才能讓巨人表記得高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己觀察學生作品中小和巨人的大小對中。3. 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教會學生的知識,更應該成為學生自主探索并獲取知識的引導者,同時也包括做人的價值。結合故事和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熟悉事件,為我是巨人,我能幫助別人奠定感性認知基礎。將德育與美術教學相整合。另一方面,關于"失"有以下五點:1.在教學過程中,個別學生沒有參與到小組討論,說明上課沒有照顧到個別學生,以后會多鼓勵內斂的學生。 2.學生上課中的精彩發言沒有及時給予個性表揚,只是運用"很好"這個公式化的語言來應對,這點以后需要改正。總之,課堂教學是動態的,生成的。由于教學經驗的不足,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并不能得心應手。教學中如何讀得透徹,讀得深刻,資料如何銜接緊湊,教育機智如何發揮,如何處理學生的問題這些都是繼續改善的地方。當然提高教學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斷地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借鑒好的教學經驗,再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實踐,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與反思中不斷成長。作業設計:《假如我是巨人》教學作業設計【設計意圖】本課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很容易被游記中大人國與小人國的故事吸引,因此,對《假如我是巨人》這一課會很感興趣。學生不僅很愿意在課堂上為同伴講述故事的片段,更愿意將大人國的故事添加上自己的想象,創編出更加有趣的童話故事,并將故事用繪畫的形式無拘無束地大膽表現出來,這也是學生更擅長、更愿意去嘗試的事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引發學生聯想,著重引導學生運用夸張的表現方法,發揮想象力,快樂地創作出一幅大小比例懸殊的生動畫面,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學習目標】 1.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想象"假如我是巨人"的故事,運用大小對比的表現手法創作出一幅生動有趣的畫面。通過繪畫活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2.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創設故事和游戲的情境,引導學生聯想。同時,利用學生小組合作等形式進行探究學習,了解運用夸張的表現方法,創作出一幅大小比例懸殊的生動畫面,表達自己的想象和思想情感。3. 讓學生在繪畫活動中敢于沖破常規,體驗想象帶來的無窮樂趣,激發他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局攸c難點】 1. 引導學生想象"假如我是巨人"的故事,學習利用大小對比表現故事內容。2.畫面的布局與形象的對比。【作業設計內容】一、課前作業:假如我是巨人-預習案預習方法選做(任選3個問題)1.什么是巨人?網絡上搜集關于巨人的故事、欣賞有關巨人的作品。2.有哪些和巨人有關的故事?3. 畫面中如何表現巨人?4.你認為巨的形象應該有哪些特點?必做5.你想用哪種美術表現方法?A.整體聯想B.局部聯想二、課中作業:基礎性作業、探究性作業、綜合性作業(一)基礎性作業一畫1.通過講述巨人的故事、欣賞有關巨人的作品,引導學生了解巨人的特點,以及怎樣表現巨人。讓學生養成多思考、多動腦的好習慣。2.教師示范畫巨人,示范過程中注意強調通過大小對比畫出巨人的大,啟發學生大膽創作,充分發揮想象,利用線條的粗細疏密和色彩的搭配表現巨人的外形特征及姿態。3.欣賞優秀繪畫作品,拓展學生的創作思維。4.藝術實踐:把你編的巨人的故事畫成一幅畫,畫完后講給同學聽。注意:(1)構圖飽滿,主體物突出。(2)能表現出巨人的特點,大膽刻畫。(3)線條流暢生動,色彩搭配合理豐富。 5.展示評價:學生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說一說哪幅作品能抓住巨人的特點和動態 哪幅作品構圖合理、色彩豐富?哪幅作品想象力豐富,最有創意?(二)探究性作業--做1.合理運用硬卡紙、彩紙、廢舊包裝紙、超輕黏土等材料,通過繪畫和剪貼等方法動手制作形象生動的巨人,注重巨人的造型夸張大膽,色彩豐富。2.搜集生活物品,如紙箱、瓶蓋、一次性紙杯、舊報紙、彩紙等,小組合作制作巨人,巧用綜合材料,運用夸張變形的藝術手法表現巨人的神態、特征、色彩且風格新穎、材料豐富,表現方法多樣(為創編表演做準備) (三)綜合性作業一演1.結合背景音樂,進行小組作品展示,能展現和巨人有關的故事。2.小組設計表演腳本,進行展示、表演,表演生動、形象、有創意,體現出生動有趣的巨人故事。3.課后拓展作業:(自選)尋找生活中的巨人。認識了藝術作品中高高大大的巨人,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很多“巨人“,讓老師帶著大家一起看看吧!馬路上冒雨工作的清潔工、在大雪中駐守邊疆的哨兵,身殘志堅的運動員等等.....他們都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他們都是我們生活的中“巨人”。同學們,今天我們都把自己幻想成為了一個巨人,并且給他人帶來了幫助和快樂。老師希望你們也象巨人一樣友善,為大家做好事,幫助有困難的人。活動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于學習本課的興趣。活動設計意圖:學生站在巨人的視角觀看身邊世界的變化,易產生身臨其境的真實畫面感,結合故事和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熟悉事件,為我是巨人,我能幫助別人奠定感性認知基礎。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本環節解決了本課的重點問題。活動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大小對比的方法把背景畫小來突出巨人的巨大。解決了本課的難點問題。活動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引發學生聯想,著重引導學生運用夸張的表現方法,發揮想象力,創作出一幅以《假如我是巨人》為題的作品。活動設計意圖: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提高學生學習力、表達力和鑒賞力。獲得實踐操作的成就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