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 1.2.3走進科學探究 導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 1.2.3走進科學探究 導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走進科學探究
一、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
1. 科學探究的步驟
提出問題→形成 →設計并實施實驗或調查方案→獲取 →分析解釋數據→形成結論及建構模型→反思評價及 等。
2、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1. 實驗過程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或結論
點燃前 ①觀察蠟燭的顏色、狀態、形狀,聞一聞氣味 色、 態、 狀, 氣味 石蠟的密度:比水 石蠟的溶解性: 溶于水
②用小刀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中 質 ,石蠟 在水面
燃燒時 ①觀察火焰附近石蠟的狀態變化 石蠟 石蠟的熔點 (47~64℃)
②觀察火焰 火焰分 層, 層最亮 火焰從外到里分別為外焰、內焰、焰心
③取一個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燒杯內壁有 產生 石蠟燃燒有 生成
④取一個用澄清石灰水潤濕內壁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燒杯內壁澄清石灰水 石蠟燃燒有 生成
熄滅后 ①熄滅蠟燭 有 產生 白煙具有 性
②用燃著的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 蠟燭重新
2. 實驗拓展
(1)寫出蠟燭燃燒時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2)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是 ,它是由 遇冷形成的。
3. 實驗反思
(1)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的燒杯底部有時會變黑,該黑色物質是 ,形成的原因是 。
(2)煙與霧的區別:“煙”是 ;“霧”是 。
(3)現象與結論的區別:現象是能用 的,結論是根據 的。描述實驗現象時,不要指出 。
三、化學學習的特點
1. 關注物質的 。例如,石蠟的顏色、狀態、硬度、密度、熔點等物理性質;石蠟能否燃燒、燃燒產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等化學性質。
2. 關注物質的 。例如,石蠟受熱時熔化等物理變化;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學變化。
3. 關注物質 以及對結果的討論和解釋。對物質在變化前、變化中和變化后的現象進行系統、細致的觀察和描述;基于證據,經過分析和推理等思考過程,得出可靠的結論。
教材習題04回憶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活動并舉例說明,你關注了蠟燭及其燃燒產物的哪些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觀察到的變化中,哪些屬于物理變化,哪些屬于化學變化? 解題方法燃燒前石蠟熔化屬于物理變化;蠟燭燃燒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水等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產物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屬于物理變化;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白煙是石蠟的固體顆粒屬于物理變化。
【答案】
教材習題05探究蠟燭及其燃燒時,發現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熏黑。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如實記錄并準確描述該現象 B.重復實驗,觀察是否有相同現象 C.忽略該異?,F象,換一個燒杯繼續實驗 D.向教師請教或查閱有關資料,了解生成黑色物質的可能原因 解題方法如實記錄并準確描述該現象,就是獲取證據,符合科學探究的過程;B、重復實驗,觀察是否有相同現象,根據現象來探究燒杯被熏黑的原因,就是進行對比實驗;C、忽略該異常現象,換一個燒杯繼續實驗沒有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探究,不符合探究的學習精神;D、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黑色物質的成因,就是通過咨詢老師、積極探討,來解決問題
【答案】
考點一 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1.為了區別醬油和陳醋,有同學提出:“可用聞氣味的方法區分醬油和陳醋”。這位同學的說法中“可用聞氣味的方法區分醬油和陳醋”應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br/>A.猜想與假設 B.反思與評價
C.設計實驗 D.得出結論
2.化學課上,同學們看見老師做了鎂條與稀鹽酸反應的實驗,觀察到反應非常劇烈,還產生了大量氣泡,于是就提出“銅片能不能與稀鹽酸反應呢”,就“銅片能不能與稀鹽酸反應呢”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br/>A.設計實驗 B.提出問題 C.作出猜測 D.得出結論
3.科學探究是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進行有效的科學探究,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A.個人實驗結論與課本上不同時,不用重新做實驗,相信課本結論就行了
B.個人結論與權威結論不同時,應相信權威,不要提出自己意見
C.個人觀點與別人不同時,聽從別人的意見就行了
D.進行實驗前,應認真分析實驗任務,設計好實驗方案
考點二 蠟燭及其燃燒實驗
4.在“蠟燭及其燃燒探究實驗”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燃燒前石蠟熔化 B.蠟燭燃燒
C.產物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 D.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白煙
5.在下列蠟燭燃燒的實驗中,對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實驗1中蠟燭火焰逐漸熄滅
B.實驗2白瓷板表面無明顯變化
C.實驗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D.實驗4將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變渾濁
6.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如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r/>A.蠟燭燃燒過程中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
B.如圖1實驗,可證明蠟燭外焰溫度最高
C.如圖2實驗,探究蠟燭燃燒生成H2O和CO2,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即可
D.如圖3實驗,可證明蠟燭熄滅后的白煙具有可燃性,是石蠟的固體小顆粒
一、選擇題
1.在探究蠟燭燃燒的奧秘時,小明提出:固體石蠟可能需要變成蒸氣才能燃燒。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進行實驗 D.得出結論
2.“天宮課堂”首次在問天實驗艙開課,小王觀看后提出“用2米的吸管喝芒果汁為什么不費勁?”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進行實驗 D.獲得結論
3.小喬同學發現前幾天不小心澆了食鹽水的綠蘿死了。綠蘿的死是不是與食鹽水有關呢?于是小喬同學將花盆帶到實驗室里與老師一起實驗研究,結果發現花盆土壤中食鹽水濃度確實過高。查閱資料得知土壤中食鹽水濃度過高時,植物會失水枯死。題中畫線部分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提出問題 B.建立假設 C.收集證據 D.得出結論
4.蠟燭是一種日常照明工具,用途廣泛。有關如圖蠟燭燃燒實驗探究說法錯誤的是( )。
A.蠟燭燃燒產生黃白色火焰,其中外焰溫度最高
B.b處有火焰,說明是石蠟蒸氣在燃燒
C.該實驗導氣管不宜過長
D.蠟燭燃燒產生的白煙具有可燃性
5.下列有關蠟燭(主要成分為石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石蠟稍加熱會熔化,說明石蠟的熔點較低
B.石蠟浮于水面,說明石蠟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C.蠟燭能用小刀切割,說明石蠟的硬度較小
D.蠟燭燃燒后的產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6.下列對于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
A.用干而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會觀察到燒杯內壁有水珠
B.燃燒時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火柴梗接觸外焰的部分首先炭化變黑
D.用燃著的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蠟燭能重新燃燒
7.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蠟,對于蠟燭燃燒時的實驗現象,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
A.蠟燭是無味、乳白色的固體,質軟,不溶于水
B.蠟燭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放入水中會浮在水面上
C.蠟燭在空氣中燃燒有熱量放出
D.蠟燭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8.下列實驗不能達到相應目的的是( )。
A.圖①比較蠟燭與水的密度 B.圖②比較火焰各層溫度
C.圖③驗證蠟燭焰心氣體是氧氣 D.圖④驗證產物有水
9.小明同學對蠟燭燃燒進行了下列探究,下列根據其實驗現象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1中白瓷板表面有黑色固體顆粒
B.實驗2的目的是探究石蠟燃燒有水生成
C.實驗3點燃白煙復燃,說明白煙是石蠟小顆粒
D.實驗4中與內焰接觸的c處最先變黑
10.某興趣小組同學在做蠟燭燃燒實驗的時候,將一張濾紙迅速插入火焰中,片刻后取出,發現濾紙上出現圓弧狀黑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此實驗說明蠟燭火焰分層,外焰溫度最高
B.此實驗中,濾紙可以被一根小木條代替
C.將濾紙換成干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會有水霧生成
D.酒精燈火焰與蠟燭火焰相似。用酒精燈加熱藥品時,試管底部可直接觸及燈芯位置
二、填空題
11.觀察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我們可以運用自己的感官,也可以借助儀器通過實驗,觀察物質及其變化的條件、現象和結果。
觀察與思考:蠟燭在空氣中燃燒
12.在對蠟燭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以后,請你填寫下列空格。
(1)如圖所示,點燃蠟燭,觀察到蠟燭火焰分為三層,分別是外焰、內焰和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上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____(填字母)處的火柴梗最先炭化。結論:蠟燭火焰的______溫度最高。
(2)蠟燭剛熄滅時會產生一股白煙,某學習小組為了探究這股白煙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設:
A.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水蒸氣
C.白煙是石蠟蒸氣凝結成的石蠟固體
針對這些假設設計實驗:
①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出現水霧,說明白煙中不含______。
②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這是為了驗證假設______(填序號),但這樣做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原因是 。
③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注意不要接觸燭芯),發現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這為假設______提供了證據。
13.甲、乙兩個小組對蠟燭燃燒分別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回答。
(1)甲組同學實驗
實驗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及結論
實驗1.點燃前 用指甲在蠟燭上刻劃 蠟燭上留下很多劃痕 說明蠟燭
實驗2.燃燒時 ①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②在蠟燭火焰上方罩沾有石灰水的燒杯 ①燒杯內壁有 出現②石灰水變渾濁 ①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水②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
實驗3.熄滅后 吹滅蠟燭,用火柴點燃白煙 白煙燃燒后引燃燭芯 白煙的主要成分是
(2)乙組同學對蠟燭燃燒進行了如下拓展實驗。
①如圖a,向焰心放入一根細玻璃管,發現細玻璃管中無明顯現象;在玻璃管的上口點燃,上口產生火焰,這說明焰心處的物質具有的性質是 。
②該小組同學用圖b所示裝置檢驗蠟燭燃燒后的氣體,在A處燒杯中放一根點燃的蠟燭,打開止水夾,觀察到B中無色溶液變渾濁。蠟燭燃燒產生的氣體能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 。
③如圖c,足量蠟燭在密閉裝置內燃燒至熄滅,用儀器測出這一過程中瓶內氧氣體積分數的變化如圖d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填序號)。
a.蠟燭燃燒前裝置內只有氧氣
b.氧氣濃度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
c.蠟燭熄滅后瓶內只剩二氧化碳氣體
14.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對“蠟燭燃燒”進行探究。
蠟燭(主要含C、H、O元素)在密閉容器中熄滅的原因是什么?燃燒的產物是什么?小敏認為蠟燭熄滅的原因是燃燒消耗完了容器內的氧氣,并對燃燒產物提出猜想:
①燃燒的產物可能有CO2。
②燃燒的產物可能有H2O。
(1)除了上述猜想,你的猜想,燃燒的產物可能有 。
【活動1】探究蠟燭燃燒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2)在密閉容器中點燃蠟燭至熄滅,抽取10毫升密閉容器中的氣體,注入到試管中的飽和澄清石灰水中,發現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燃燒產物中有 。
【活動2】蠟燭在密閉容器中熄滅的原因?
【提出問題】蠟燭在密閉容器中熄滅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
小林認為蠟燭在密閉容器中熄滅的原因是氧氣含量降低導致;
小安認為熄滅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實驗探究】興趣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多功能傳感器進行有關量的測量,裝置如圖所示,實驗結束后,鋁板表面有黑色固體顆粒,同時傳感器采得實驗前后的有關數據如表所示:
相對濕度 氧氣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一氧化碳含量
蠟燭點燃前 48.4% 18.7% 0.058% 0
蠟燭熄滅后 71.6% 15.6% 3.643% 0.0182%
(3)由實驗及結果分析,密閉容器內蠟燭熄滅的原因是 ,蠟燭燃燒生成的產物是 。
(4)小科發現蠟燭剛熄滅時,總會有一縷“白煙”冒出。于是他們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不接觸燭芯),發現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由此可以知道白煙是石蠟蒸氣凝成的石蠟固體顆粒,而不是燃燒生成的水蒸氣或二氧化碳。他們的理由是 。
答案和解析
一、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
1. 科學探究的步驟
提出問題→形成假設→設計并實施實驗或調查方案→獲取證據→分析解釋數據→形成結論及建構模型→反思評價及表達交流等。
3、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1. 實驗過程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或結論
點燃前 ①觀察蠟燭的顏色、狀態、形狀,聞一聞氣味 白色、固態、圓柱狀,略有氣味 石蠟的密度:比水小石蠟的溶解性:難溶于水
②用小刀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中 質軟,石蠟浮在水面
燃燒時 ①觀察火焰附近石蠟的狀態變化 石蠟熔化 石蠟的熔點較低(47~64℃)
②觀察火焰 火焰分三層,外層最亮 火焰從外到里分別為外焰、內焰、焰心
③取一個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燒杯內壁有水珠產生 石蠟燃燒有水生成
④取一個用澄清石灰水潤濕內壁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燒杯內壁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石蠟燃燒有二氧化碳生成
熄滅后 ①熄滅蠟燭 有白煙產生 白煙具有可燃性
②用燃著的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 蠟燭重新燃燒
2. 實驗拓展
(1)寫出蠟燭燃燒時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石蠟+氧氣 點燃 二氧化碳+水 。
(2)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是 石蠟固體小顆粒 ,它是由石蠟蒸氣遇冷形成的。
3. 實驗反思
(1)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的燒杯底部有時會變黑,該黑色物質是炭黑,形成的原因是石蠟燃燒不完全。
(2)煙與霧的區別:“煙”是 固體小顆粒 ;“霧”是 液體小顆粒 。
(3)現象與結論的區別:現象是能用器官感知的,結論是根據現象得到的。描述實驗現象時,不要指出生成物。
三、化學學習的特點
1. 關注物質的性質。例如,石蠟的顏色、狀態、硬度、密度、熔點等物理性質;石蠟能否燃燒、燃燒產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等化學性質。
2. 關注物質的變化。例如,石蠟受熱時熔化等物理變化;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學變化。
3. 關注物質變化的過程,以及對結果的討論和解釋。對物質在變化前、變化中和變化后的現象進行系統、細致的觀察和描述;基于證據,經過分析和推理等思考過程,得出可靠的結論。
教材習題04回憶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活動并舉例說明,你關注了蠟燭及其燃燒產物的哪些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觀察到的變化中,哪些屬于物理變化,哪些屬于化學變化? 解題方法燃燒前石蠟熔化屬于物理變化;蠟燭燃燒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水等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產物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屬于物理變化;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白煙是石蠟的固體顆粒屬于物理變化。
【答案】石蠟的密度比水小、難溶于水、熔點較低……燃燒前石蠟熔化屬于物理變化;蠟燭燃燒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水等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教材習題05探究蠟燭及其燃燒時,發現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熏黑。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如實記錄并準確描述該現象 B.重復實驗,觀察是否有相同現象 C.忽略該異常現象,換一個燒杯繼續實驗 D.向教師請教或查閱有關資料,了解生成黑色物質的可能原因 解題方法如實記錄并準確描述該現象,就是獲取證據,符合科學探究的過程;B、重復實驗,觀察是否有相同現象,根據現象來探究燒杯被熏黑的原因,就是進行對比實驗;C、忽略該異?,F象,換一個燒杯繼續實驗沒有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探究,不符合探究的學習精神;D、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黑色物質的成因,就是通過咨詢老師、積極探討,來解決問題
【答案】C
考點一 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1.為了區別醬油和陳醋,有同學提出:“可用聞氣味的方法區分醬油和陳醋”。這位同學的說法中“可用聞氣味的方法區分醬油和陳醋”應屬于科學探究環節中的(  )。
A.猜想與假設 B.反思與評價
C.設計實驗 D.得出結論
【答案】C
【解析】因為“可用聞氣味的方法區分醬油和陳醋”是驗證實驗的方法和其中的步驟,所以為設計實驗。
故選C。
2.化學課上,同學們看見老師做了鎂條與稀鹽酸反應的實驗,觀察到反應非常劇烈,還產生了大量氣泡,于是就提出“銅片能不能與稀鹽酸反應呢”,就“銅片能不能與稀鹽酸反應呢”這一過程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設計實驗 B.提出問題 C.作出猜測 D.得出結論
【答案】B
【解析】A、“銅片能不能與稀鹽酸反應呢”這一過程,屬于提出問題,選項錯誤;
B、“銅片能不能與稀鹽酸反應呢”這一過程,屬于提出問題,選項正確;
C、“銅片能不能與稀鹽酸反應呢”這一過程,屬于提出問題,選項錯誤;
D、“銅片能不能與稀鹽酸反應呢”這一過程,屬于提出問題,選項錯誤。
故選B。
3.科學探究是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進行有效的科學探究,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br/>A.個人實驗結論與課本上不同時,不用重新做實驗,相信課本結論就行了
B.個人結論與權威結論不同時,應相信權威,不要提出自己意見
C.個人觀點與別人不同時,聽從別人的意見就行了
D.進行實驗前,應認真分析實驗任務,設計好實驗方案
【答案】D
【解析】A、個人實驗結論與課本上不同時,應重復實驗,查明原因,該選項觀點不正確;
B、個人結論與權威結論不同時,不要盲目相信權威,該選項觀點不正確;
C、個人觀點與別人不同時,可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觀點,該選項觀點不正確;
D、進行實驗前,應認真分析實驗任務,設計好實驗方案,該選項觀點正確。
故選D。
考點二 蠟燭及其燃燒實驗
4.在“蠟燭及其燃燒探究實驗”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燃燒前石蠟熔化 B.蠟燭燃燒
C.產物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 D.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白煙
【答案】B
【解析】A、燃燒前石蠟熔化只是物質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選項錯誤;
B、蠟燭燃燒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水等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選項正確;
C、產物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只是物質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選項錯誤;
D、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白煙是石蠟的固體顆粒,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選項錯誤。
故選B。
5.在下列蠟燭燃燒的實驗中,對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br/>A.實驗1中蠟燭火焰逐漸熄滅
B.實驗2白瓷板表面無明顯變化
C.實驗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D.實驗4將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變渾濁
【答案】B
【解析】A、隨著蠟燭的燃燒,燒杯內氧氣逐漸減少,且二氧化碳逐漸增多,所以蠟燭火焰會逐漸熄滅,所以A正確;
B、由于不能和空氣充分接觸,蠟燭將發生不完全燃燒,白瓷板將變黑,所以B錯誤;
C、火焰由三部分組成:內焰、焰心、外焰,外焰溫度最高,所以外焰加熱的地方先炭化,所以C正確;
D、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變渾濁,所以D正確。
故選B。
6.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如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蠟燭燃燒過程中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
B.如圖1實驗,可證明蠟燭外焰溫度最高
C.如圖2實驗,探究蠟燭燃燒生成H2O和CO2,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即可
D.如圖3實驗,可證明蠟燭熄滅后的白煙具有可燃性,是石蠟的固體小顆粒
【答案】C
【解析】A、蠟燭燃燒過程中石蠟熔化,只是狀態發生改變,屬于物理變化;石蠟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說法正確;
B、溫度越高,木條炭化越快,圖1裝置的實驗,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約1-2秒后,可以看到接觸火焰的火柴梗的兩端先變黑,說明蠟燭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故選項說法正確;
C、探究蠟燭燃燒生成H2O和CO2,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能檢驗水蒸氣的存在,不能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檢驗二氧化碳應使用澄清石灰水,故選項說法錯誤;
D、白煙是石蠟蒸汽凝成的石蠟固體小顆粒,具有可燃性,圖3實驗中用燃著的火柴去點燃白煙,可以使蠟燭重新燃燒,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一、選擇題
1.在探究蠟燭燃燒的奧秘時,小明提出:固體石蠟可能需要變成蒸氣才能燃燒。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進行實驗 D.得出結論
【答案】B
【解析】小明提出,固體石蠟可能需要變成蒸氣才能燃燒,這屬于猜想與假設,故選B。
2.“天宮課堂”首次在問天實驗艙開課,小王觀看后提出“用2米的吸管喝芒果汁為什么不費勁?”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 C.進行實驗 D.獲得結論
【答案】A
【分析】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或設計方案)→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拓展與遷移,據此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
【解析】小王提出“用2米的吸管喝芒果汁為什么不費勁?”,這屬于提出問題,故選A。
3.小喬同學發現前幾天不小心澆了食鹽水的綠蘿死了。綠蘿的死是不是與食鹽水有關呢?于是小喬同學將花盆帶到實驗室里與老師一起實驗研究,結果發現花盆土壤中食鹽水濃度確實過高。查閱資料得知土壤中食鹽水濃度過高時,植物會失水枯死。題中畫線部分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提出問題 B.建立假設 C.收集證據 D.得出結論
【答案】D
【解析】A、提出問題是根據相關現象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如綠蘿的死是不是與食鹽水有關呢?不符合題意;
B、建立假設是根據相關資料和問題作出猜想,如假設綠蘿的死與食鹽水有關,不符合題意;
C、收集證據是在實驗過程中收集數據,并結合相關資料進行分析,不符合題意;
D、得出結論是根據實驗現象、數據等得出結論,故結果發現花盆土壤中食鹽水濃度確實過高,屬于實驗結論,符合題意。
故選D。
4.蠟燭是一種日常照明工具,用途廣泛。有關如圖蠟燭燃燒實驗探究說法錯誤的是( )。
A.蠟燭燃燒產生黃白色火焰,其中外焰溫度最高
B.b處有火焰,說明是石蠟蒸氣在燃燒
C.該實驗導氣管不宜過長
D.蠟燭燃燒產生的白煙具有可燃性
【答案】D
【解析】A、蠟燭燃燒產生黃白色火焰,其中外焰燃燒最充分,溫度最高,故選項說法正確;
B、b處有火焰,說明蠟燭燃燒是石蠟蒸氣在燃燒,故選項說法正確;
C、導管過長會導致石蠟蒸氣在管中冷凝成固體聚集在導管內壁,無法在管口點燃,故選項說法正確;
D、蠟燭燃燒過程中不會產生白煙,熄滅才會有白煙,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D。
5.下列有關蠟燭(主要成分為石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石蠟稍加熱會熔化,說明石蠟的熔點較低
B.石蠟浮于水面,說明石蠟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C.蠟燭能用小刀切割,說明石蠟的硬度較小
D.蠟燭燃燒后的產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B
【解析】A、蠟燭燃燒時,有少部分石蠟由固體變為液體,這說明石蠟受熱會熔化,因此其熔點較低,故A選項說法正確;
B、因為石蠟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蠟燭放入水中時會漂浮于水面,故B選項說法不正確;
C、蠟燭能用小刀切割,說明石蠟的硬度較小,故C選項說法正確;
D、在蠟燭火焰上方所罩的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內壁的石灰水變渾濁,在蠟燭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燒杯內壁有水霧出現,說明蠟燭燃燒后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D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6.下列對于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
A.用干而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會觀察到燒杯內壁有水珠
B.燃燒時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火柴梗接觸外焰的部分首先炭化變黑
D.用燃著的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蠟燭能重新燃燒
【答案】B
【解析】A、蠟燭燃燒生成水,罩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的燒杯內壁出現水珠,故選項說法正確;
B、蠟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是實驗現象,而是實驗結論,故選項說法錯誤;
C、外焰溫度最高,火柴梗接觸外焰部分首先炭化變黑,故選項說法正確;
D、蠟燭剛熄滅時冒出的白煙,是石蠟的固體小顆粒,所以用火柴可以點燃該白煙,蠟燭能重新燃燒,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7.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蠟,對于蠟燭燃燒時的實驗現象,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
A.蠟燭是無味、乳白色的固體,質軟,不溶于水
B.蠟燭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放入水中會浮在水面上
C.蠟燭在空氣中燃燒有熱量放出
D.蠟燭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答案】C
【解析】A、蠟燭是無味、乳白色的固體,質軟,不溶于水,描述蠟燭的顏色、狀態等,不是燃燒時的現象,錯誤;
B、蠟燭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放入水中會浮在水面上,描述蠟燭的密度,不是燃燒時的現象,錯誤;
C、蠟燭在空氣中燃燒有熱量放出,是燃燒時的現象,正確;
D、蠟燭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是實驗結論,不是燃燒時的現象,錯誤。
故選C。
8.下列實驗不能達到相應目的的是( )。
A.圖①比較蠟燭與水的密度 B.圖②比較火焰各層溫度
C.圖③驗證蠟燭焰心氣體是氧氣 D.圖④驗證產物有水
【答案】C
【解析】A、蠟燭浮在水面,說明蠟燭密度比水小,該選項能夠達到實驗目的;
B、取出火柴梗,處在外焰部分的炭化最明顯,說明外焰溫度最高,處在焰心部分炭化最不明顯,說明焰心溫度降低,該選項能夠達到實驗目的;
C、將玻璃管置于焰心,可以從蠟燭火焰中引起一縷“白煙”,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玻璃管上口處,“白煙”被點燃,說明蠟燭焰心氣體是石蠟蒸汽,不是氧氣,該選項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D、干冷燒杯內壁出現水珠,說明反應生成水,該選項能夠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C。
9.小明同學對蠟燭燃燒進行了下列探究,下列根據其實驗現象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實驗1中白瓷板表面有黑色固體顆粒
B.實驗2的目的是探究石蠟燃燒有水生成
C.實驗3點燃白煙復燃,說明白煙是石蠟小顆粒
D.實驗4中與內焰接觸的c處最先變黑
【答案】D
【解析】A、白瓷板罩在蠟燭火焰上方,使得空氣流動受到阻礙,蠟燭燃燒時,氧氣不充足,蠟燭發生不充分燃燒,生成黑色的炭黑,實驗1白瓷板表面有黑色固體顆粒,說法正確;
B、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燒杯內壁出現小液滴,實驗2的目的是探究石蠟燃燒有水生成,說法正確;
C、實驗3中蠟燭復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是石蠟固體小顆粒,說法正確;
D、外焰部分溫度最高,實驗4中與外焰接觸的a處最先變黑,說法錯誤。
故選D。
10.某興趣小組同學在做蠟燭燃燒實驗的時候,將一張濾紙迅速插入火焰中,片刻后取出,發現濾紙上出現圓弧狀黑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此實驗說明蠟燭火焰分層,外焰溫度最高
B.此實驗中,濾紙可以被一根小木條代替
C.將濾紙換成干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會有水霧生成
D.酒精燈火焰與蠟燭火焰相似。用酒精燈加熱藥品時,試管底部可直接觸及燈芯位置
【答案】D
【解析】A、濾紙上出現圓弧狀黑斑,說明外面火焰溫度較高,里面火焰溫度較低,則此實驗說明蠟燭火焰分層,外焰溫度最高,故A正確;
B、濾紙和小木條均會炭化,現象明顯,此實驗中,濾紙可以被一根小木條代替,故B正確;
C、濾紙中含有氫元素,燃燒生成水,將濾紙換成干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會有水霧生成,故C正確;
D、為了防止試管受熱不均而炸裂,用酒精燈加熱藥品時,試管底部不能直接觸及燈芯位置,故D不正確。
故選D。
二、填空題
11.觀察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我們可以運用自己的感官,也可以借助儀器通過實驗,觀察物質及其變化的條件、現象和結果。
觀察與思考:蠟燭在空氣中燃燒
【答案】(1)顏色、狀態
(2)明亮的火焰,燭芯周圍的固態石蠟熔化為液態
(3)有“白煙”生成,液態石蠟重新凝固
【解析】(1)蠟燭燃燒前觀察蠟燭的顏色、狀態(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燃燒時觀察到的現象是:有明亮的火焰,燭芯周圍的固態石蠟熔化為液態(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燃燒后觀察到有“白煙”生成,液態石蠟重新凝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2.在對蠟燭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以后,請你填寫下列空格。
(1)如圖所示,點燃蠟燭,觀察到蠟燭火焰分為三層,分別是外焰、內焰和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上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____(填字母)處的火柴梗最先炭化。結論:蠟燭火焰的______溫度最高。
(2)蠟燭剛熄滅時會產生一股白煙,某學習小組為了探究這股白煙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設:
A.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水蒸氣
C.白煙是石蠟蒸氣凝結成的石蠟固體
針對這些假設設計實驗:
①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塊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煙上,玻璃片上沒有出現水霧,說明白煙中不含______。
②吹滅蠟燭,立即用一個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這是為了驗證假設______(填序號),但這樣做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原因是 。
③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注意不要接觸燭芯),發現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這為假設______提供了證據。
【答案】(1)a 外焰
(2)①水蒸氣 ②A 不能 ③蠟燭剛熄滅,有產生的二氧化碳沒有散盡,石灰水也會變渾濁 C
【解析】(1)由于溫度越高,火柴梗越易被炭化,所以看到火柴梗的a處最先變黑,說明蠟燭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
(2)①玻璃片上無水霧,則說明白煙不是水蒸氣。
②用一個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住白煙,這是為了驗證A.白煙是燃燒時生成的二氧化碳,又因剛熄滅,有產生的二氧化碳沒有散盡,石灰水也會變渾濁,所以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
③由于白煙是石蠟的小顆粒,石蠟具有可燃性,所以可觀察到白煙能被點燃。
13.甲、乙兩個小組對蠟燭燃燒分別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回答。
(1)甲組同學實驗
實驗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及結論
實驗1.點燃前 用指甲在蠟燭上刻劃 蠟燭上留下很多劃痕 說明蠟燭
實驗2.燃燒時 ①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②在蠟燭火焰上方罩沾有石灰水的燒杯 ①燒杯內壁有 出現②石灰水變渾濁 ①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水②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
實驗3.熄滅后 吹滅蠟燭,用火柴點燃白煙 白煙燃燒后引燃燭芯 白煙的主要成分是
(2)乙組同學對蠟燭燃燒進行了如下拓展實驗。
①如圖a,向焰心放入一根細玻璃管,發現細玻璃管中無明顯現象;在玻璃管的上口點燃,上口產生火焰,這說明焰心處的物質具有的性質是 。
②該小組同學用圖b所示裝置檢驗蠟燭燃燒后的氣體,在A處燒杯中放一根點燃的蠟燭,打開止水夾,觀察到B中無色溶液變渾濁。蠟燭燃燒產生的氣體能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 。
③如圖c,足量蠟燭在密閉裝置內燃燒至熄滅,用儀器測出這一過程中瓶內氧氣體積分數的變化如圖d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填序號)。
a.蠟燭燃燒前裝置內只有氧氣
b.氧氣濃度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
c.蠟燭熄滅后瓶內只剩二氧化碳氣體
【答案】(1)硬度?。ㄙ|軟) 水霧 二氧化碳 石蠟固體小顆粒
(2)①可燃性 ②C瓶內的水流入D中,使C瓶內壓強小于大氣壓,A處氣體被吸入B中 ③b
【解析】(1)用指甲在蠟燭上刻劃,蠟燭上留下很多劃痕,說明蠟燭的硬度較小,故填硬度??;
蠟燭燃燒生成了水,則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的干冷燒杯內壁會出現水霧,故填水霧;
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燒杯內壁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
用火柴點燃白煙,白煙燃燒,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則白煙應該是石蠟固體小顆粒,故填石蠟固體小顆粒。
(2)①向焰心放入一根細玻璃管,在玻璃管的上口點燃,上口產生火焰,這說明焰心處的物質具有可燃性,故填可燃性;
②蠟燭燃燒產生的氣體能被吸入B中的原因是C瓶內的水流入D中,使C瓶內壓強小于大氣壓,A處氣體被吸入B中,故填C瓶內的水流入D中,使C瓶內壓強小于大氣壓,A處氣體被吸入B中;
③a、蠟燭燃燒前裝置內的氣體是空氣,其中含有氮氣、氧氣、稀有氣體和二氧化碳等氣體,選項錯誤;
b、由圖可知,當空氣中氧氣濃度低于16%時,蠟燭無法燃燒,選項正確;
c、蠟燭熄滅后瓶內剩余的氣體有氮氣、稀有氣體和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等,選項錯誤,故填b。
14.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對“蠟燭燃燒”進行探究。
蠟燭(主要含C、H、O元素)在密閉容器中熄滅的原因是什么?燃燒的產物是什么?小敏認為蠟燭熄滅的原因是燃燒消耗完了容器內的氧氣,并對燃燒產物提出猜想:
①燃燒的產物可能有CO2。
②燃燒的產物可能有H2O。
(1)除了上述猜想,你的猜想,燃燒的產物可能有 。
【活動1】探究蠟燭燃燒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2)在密閉容器中點燃蠟燭至熄滅,抽取10毫升密閉容器中的氣體,注入到試管中的飽和澄清石灰水中,發現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燃燒產物中有 。
【活動2】蠟燭在密閉容器中熄滅的原因?
【提出問題】蠟燭在密閉容器中熄滅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
小林認為蠟燭在密閉容器中熄滅的原因是氧氣含量降低導致;
小安認為熄滅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實驗探究】興趣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多功能傳感器進行有關量的測量,裝置如圖所示,實驗結束后,鋁板表面有黑色固體顆粒,同時傳感器采得實驗前后的有關數據如表所示:
相對濕度 氧氣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一氧化碳含量
蠟燭點燃前 48.4% 18.7% 0.058% 0
蠟燭熄滅后 71.6% 15.6% 3.643% 0.0182%
(3)由實驗及結果分析,密閉容器內蠟燭熄滅的原因是 ,蠟燭燃燒生成的產物是 。
(4)小科發現蠟燭剛熄滅時,總會有一縷“白煙”冒出。于是他們吹滅蠟燭,立即用燃著的木條去點白煙(不接觸燭芯),發現蠟燭重新被點燃,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由此可以知道白煙是石蠟蒸氣凝成的石蠟固體顆粒,而不是燃燒生成的水蒸氣或二氧化碳。他們的理由是 。
【答案】(1)CO(合理即可)
(2)二氧化碳
(3)氧氣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含量上升 C、CO2、H2O和CO
(4)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沒有可燃性
【解析】(1)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蠟燭(主要含C、H、O元素),①燃燒的產物可能有CO2;②燃燒的產物可能有H2O;可能有CO;
(2)在密閉容器中點燃蠟燭至熄滅,抽取10毫升密閉容器中的氣體,注入到試管中的飽和澄清石灰水中,發現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燃燒產物中有二氧化碳;
(3)由實驗及結果分析,反應前氧氣的體積分數是18.7%,蠟燭熄滅后,氧氣的體積分數降到15.6%,同時相對濕度、二氧化碳的含量都增加,故密閉容器內蠟燭熄滅的原因是:氧氣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含量上升;由表中數據可知:反應前相對濕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體積分數分別是48.4%、0.058%、0%,反應后相對濕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體積分數分別是71.6%、3.643%、0.0182%,說明蠟燭燃燒生成的產物有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根據題中信息:實驗結束后,鋁板表面有黑色固體顆粒,說明蠟燭燃燒后生成了碳;所以蠟燭燃燒生成的產物有碳、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4)白煙具有可燃性,能重新被點燃,但水蒸氣或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燒,所以白煙不可能是水蒸氣或二氧化碳。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白| 铜山县| 唐山市| 乐业县| 盱眙县| 廉江市| 仪陇县| 赤水市| 绥江县| 大埔区| 鹿邑县| 小金县| 伊吾县| 泸定县| 高青县| 白山市| 江华| 鹰潭市| 织金县| 井冈山市| 台北县| 禄丰县| 大同市| 蒲江县| 前郭尔| 高邑县| 兰坪| 九龙城区| 阿城市| 新兴县| 崇礼县| 清河县| 会宁县| 长春市| 新平| 清徐县| 九江市| 怀化市| 交口县| 柘城县| 老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