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姑蘇風光教學內容: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絲竹流韻》教材分析:《姑蘇風光》是民歌套曲《大九連環》中的一段。歌詞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古話贊美姑蘇的風光。曲調細膩婉轉,委婉動人,多用節奏密集的級進又構成起伏較大的波形線條是其旋律進行的特點。讓學生能體會到“一字多音”的婉轉,綿延的柔美特色。教學目標:1.領略江南風情,感受,品味江南音樂文化的魅力。2.能用蘇州方言,并用委婉,細膩,柔美的聲音演唱好歌曲。激發學生對江南民歌的熱愛。3.能積極的參與音樂活動中,大膽地表現音樂。教學重點:1.感受樂曲的基本情緒,感知江南音樂的風格特點。2.表現歌曲委婉細膩,柔美抒情的特點。教學難點:唱準歌曲中的一字多音。教學過程:(課前交流)師:同學們,老師很高興來到……小學,你們在……生活了這么多年,能跟老師來介紹一下你們的家鄉嗎?師:聽了你們的介紹,老師也喜歡上了……。導入師:今天,老師也想帶同學們到我的家鄉去看一看,猜猜老師來自哪里?(蘇州風光片視頻)師:師:對,老師來自蘇州。蘇州美不美?你看到了哪些美景?(交流)師:蘇州雅不雅?你看到了哪些特色文化?師:是呀,蘇州有著2500多年的歷史文化,它底蘊深厚,古稱“姑蘇、平江”,是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歷朝歷代的詩人們用各種贊美的詩句來描繪它。唐代詩人張繼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代詩人杜荀鶴的“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師:現在,讓我們搖著小船,走進老師的家鄉,走進這粉墻黛瓦,小橋流水的姑蘇城。(放范唱)師:多美呀!這段音樂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感受?師:是呀,這是一首用蘇州方言演唱的小曲《姑蘇風光》,它清新,典雅,婉轉,細膩……老師也忍不住想要用歌聲來贊美它。(師范唱)師:同學們,這首歌曲中有著對姑蘇極盡的贊美之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師:請同學們聽聽,再仔細看看老師的動作。老師說的有什么特點?(蘇州方言)師:對,聽上去軟軟的,糯糯的,甜甜的。這就是吳方言的語言特色——吳儂軟語。(跟著老師一起說一說,做一做)師:多有味道呀!讓我們再次感受樂曲的旋律。看看這旋律像什么?(放范唱)(是看旋律還是聽旋律?)師:看出來了嗎?是呀,這旋律表現了蘇州音樂的連綿起伏,像潺潺的流水一般。你們看,它還采用了什么方法?(出示魚咬尾)師: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哼唱旋律。師:對了,每一句的最后一個音和后一句的第一個音是一樣的,這是民歌中的一種創作手法,叫做魚咬尾。它就像蘇州的小橋流水,連綿不斷。師:來,跟老師的琴聲,一起來接口唱旋律。再次感受江南連綿的水波。倚音:更加委婉。學唱歌曲 師:真動聽呀,加入歌詞,我們唱唱前面兩個樂句。師:你們有沒有發現,歌曲的很多地方都用到了一字()音?(老師畫的動作像什么?連綿起伏的水波)師:是呀,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大特點,聽來溫婉細膩、含蓄優美。師:來,我們把這一句再來完整的唱唱,注意字對準的音。把我們江南音樂的清麗典雅給唱出來。聲音流暢細膩一些。師:同學們唱的真不錯,杭州有(西湖),蘇州有(山塘),如果說西湖是杭州的標志,那山塘就是蘇州的名片,山塘街是蘇州人的驕傲,請大家帶著自豪感,唱的再肯定一些。這樣的美,怎不讓人贊嘆連連,你聽,歌曲中多次出現了襯詞“哎呀”,來抒發這種贊美之情。 師:來,你們來試著唱唱。師:兩處都是好地方,把你對它的喜愛,從心底給唱出來。你們聽,老師的歌聲有什么變化。又高又亮師:真動聽呀!師:來,我們把這前面四個樂句完整的來唱一唱。(生唱完四個樂句,師彈間奏后接唱最后一句)師:一段委婉動聽的間奏之后,老師唱了這首小調的結束句,你們發現了什么?熟悉嗎?它是第幾句反復?師:是的,它和第四樂句非常相似,是第四樂句的變化重復,三個哎呀,讓我們感覺,這蘇州有唱也唱不完,贊也贊不夠的好風光,幸福感油然而生。讓我們美美的唱一唱最后一句:65321,這五個音倒過來唱就是12356,也可以叫宮商角徵羽,我們中國特有的民族調式就是由這五個音構成的。請大家完整的演唱一遍,體會歌曲中的中國民歌的味道。師:同學們,讓我們跟著音樂,完整演唱,請大家用甜甜的笑容,自信的聲音來贊美蘇州。師:同學們的歌聲讓我仿佛看到了水波凌凌中倒映的石橋人影,讓我們搖著櫓,劃著小船,邊唱邊游,去領略姑蘇好風光!師:真是一副讓人陶醉的江南美景!同學們,讓我們再次美美的夸一夸——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拓展師:同學們,《姑蘇風光》原名《大九連環》是蘇州傳統民歌,由六段曲調組成,我們今天學的是其中的一段《碼頭調》。《碼頭調》以江南小調特有的動聽,委婉,柔美被很多作曲家所喜愛,著名作曲家賀綠汀為電影《馬路天使》創作的插曲《天涯歌女》,文學語言和音樂語言都得到了完美的結合,請大家拿出歌譜紙,一起來欣賞這首作品的詞曲之美。師:是的,它的曲調和《姑蘇風光》極為相似。師:最后,請大家聽一聽在傳統的《碼頭調》的基礎上,由作詞家譚亞新、作曲家陳勇融入現代元素,改編的新歌《蘇州好風光》,讓我們一起在歌曲中去領略新蘇州的古韻今風。師:“雕幾塊中國的花窗,框起這天人合一的融洽。構一道東方的長廊,連接那歷史文化的深邃。是一曲綿延的姑蘇詠唱,唱得這樣風風雅雅。是幾幅簡練的山林寫意,卻不乏那般細細微微。”這是紀錄片《蘇園六紀》的解說詞,這些美麗的文字寫盡了蘇州的千年風情,古韻悠悠,希望同學們有機會的話,請到蘇州來游園林,聽評彈,看石橋,劃小船……咱們蘇州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