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怪獸奇想 主要內容(不夠填寫另附紙) 一.課型:造型·表現 二.教學時間:1課時 三.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以繪畫為主的美術課,結合欣賞、交流、體驗、評價等手段啟發學生的創作構思,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體驗想象創造的快樂。同時了解古今中外的怪獸形象,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想象,拓寬知識面。 四.學生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審美能力,參與美術活動時的思維非常活躍自由,具有極強的個性和表現力,怪獸形象是大部分卡通片的主角,是學生親切和熟悉的,在本課的學習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因勢利導,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圖片欣賞以豐富學生的視覺,拓展學生的思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運用觀察、比較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幫助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能力展開想象大膽自由地進行表現創作,從而體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 五.設計理念: 美術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不意味著對學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并不否認教師的主導作用。《怪獸奇想》并不是漫無邊際地瞎想、亂畫。教學過程以“導入(欣賞激趣)——展開(感悟怪獸外形)——深入(探究表現手法)——創造(表現怪獸形象)”為線索逐步展開,通過欣賞、討論、體驗、評述、創作等多種活動形式不斷激發學生的童心、童趣。使學生不但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創造出獨特的怪獸形象,而且能培養積極的參與精神、豐富的感覺能力、大膽的表現能力及綜合的評價能力。 六.教學目標: 1. 認知領域:了解怪獸的形象特定,交流創作方法。 2. 操作領域:大膽想象創作,嘗試用線描方法表現奇特的怪獸形象。 3. 情感領域: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敢于創新,在創作表現中張揚個性。 七.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創造奇特的怪獸形象。 八.教學難點: 用線描方法表現怪獸形象。 九.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繪畫工具,范例圖片。 2.學生準備:收集怪獸圖片資料,帶好繪畫工具。 十.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感知外形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動畫片,請同學們邊看邊想:動畫片里的角色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課件展示) 2.這些怪獸的形象千奇百怪,形態各異,他們不是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是人們想象出來的獨特形象。這節課我就帶大家走進怪獸的世界。 板書:怪獸奇想 設計意圖: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之一。憑借生動有趣的動畫欣賞,設疑導學,增強學生對怪獸形象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想主動理解、掌握、探究所學內容。 (二)、自主探索 感悟發現 1.賞析怪獸:是不是所有的怪獸都很嚇人呢?我們來看看。(課件展示) (1)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有許多怪獸,在漢代畫像石上我們可以看到古代藝術家用奇特的想象表現了神話中的怪獸形象。 (2)這是在青花瓷器上描繪的怪獸——麒麟。 (3)西班牙畫家米羅在這幅《公雞》的畫中用奇特的造型,絢麗的色彩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童話般的境界。 (4)當代動漫大師利用電腦等高科技手段創造出了更多千奇百怪的怪獸形象。這個怪獸怪在哪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欣賞怪獸圖片,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更激發學生自主探索,感悟出怪獸形象的由來。 2.組合怪獸: (1)欣賞了這么多的怪獸你一定想知道怪獸形象的奧秘吧,下面我就來教你一招,看,這些動物朋友都是誰?(課件展示) (2)你能用鹿角、馬頭、豹的身體、鷹的兩扇翅膀、大象的腿加上魚尾畫一個怪獸嗎?瞧!你們變出的這個怪獸。誰能說說是怎樣變出來的? 對了這就是變怪獸的絕招——拆分組合。 板書:拆分組合 (3)如果想讓怪獸的形象更怪,我們還可以把某一部分進行夸張變形。 板書:夸張變形 (4)其實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了這種方法想出了象征我們中國吉祥神圣的怪獸。教師范畫——龍(邊畫邊看課件) (虎眼——鹿角——鱷魚嘴——牛耳——馬鬃——蛇身——鷹爪——魚尾) 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因為我們中華兒女就是龍的傳人。 4. 討論交流:知道了怪獸變出來的妙招,你一定也想試一試,現在你心中所想的怪獸是什么樣的? 設計意圖: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便捷,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了怪獸形象的由來。進而讓學生討論交流心中的怪獸形象,啟發學生大膽想象,拓寬學生的創作思路。 (三)、探究方法 豐富表現 1.用什么繪畫方法把大家的奇思妙想表現出來呢?我們先來欣賞兩幅小朋友的作品,想一想:他們是如何表現怪獸的,用的什么繪畫方法(課件展示) (用線描的方法表現怪獸,不僅要表現怪獸的奇特,更要注意用線的粗細、疏密對比,以給人美感。) 設計意圖:欣賞表現方法,打開學生的思路。 (四)、快樂創造 交流評價 (1)這兩個小朋友的作品這么棒,大家想不想跟他們PK一下? (2)作業要求:設計一個怪獸形象,表現方法不限,要求構圖飽滿,形象奇特,并給你的怪獸起個名字。 (3)教師指導學生創作怪獸并適當提供一些動物參考圖樣,巡回輔導,捕捉學生作業信息,及時反饋。 設計意圖:提供給學生創作空間,使學生更自由地學習,更自主地創作,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巡回監督作業進展情況,變師生間的心理距離為心理合作,引導學生更好的投入學習過程,還可以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使學生的創作順利進行。 (五)、展示交流 體驗成功 把自己的作品給別人看看,同時也欣賞別人的作品。 比一比:誰創造的怪獸與眾不同? 誰的怪獸有種特殊的美感? 也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師生共同欣賞、交流、評價) 設計意圖:美術課的評價應該成為每一位學生充分展開個性的舞臺。當學生主動參與創造后,不一定每件作品都成功,但都凝聚了學生的思維和勞動,代表學生的個性和追求,或者隱藏著某種潛能。這需要我們給予積極地評價,及時的認可與賞識。學生在交流中,開闊了視野,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同時更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 (六)、拓展延伸 激活思維 課件展示:通過PK展示,我發現大家都非常富有想象力、創造力,創作的怪獸都很出人意料。也許下一部科幻電影的主角就是你設計的怪獸,也許這些怪獸就出現在你今天晚上的夢里。評 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