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歷史 中外歷史綱要下 課本問題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歷史 中外歷史綱要下 課本問題答案

資源簡介

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課本問題答案
中外歷史綱要上課本問題答案匯總,包括學思之窗、問題思考、材料研讀、知識拓展等部分,以頁數為主,同一頁有多個問題的在頁數后標明順序,有部分錯字,使用時請忽略。
P5-1
法老被視為神在人間的代表,掌握著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最重要的權力,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P5-2
埃及的歷法與尼羅河的泛濫有直接關系,書寫用的莎草紙的原料也來自尼羅河。兩河流域因為洪水泛濫的不確定性,則出現了洪水淹沒人類的傳說,建筑也都使用當地泥磚。
P5-3
這段史料告訴我們,古代印度人認為,種姓制度從人類產生之初就出現了,強調其神圣不可變動的特性。
P6
閱讀反映蘇格拉底思想的著作,主要是柏拉圖早期的著作如《蘇格拉底的申辯》《理想國》等,了解蘇格拉底的主要主張:他認為當時雅典和希臘城邦并未能使公民變得更好,片面追求平等,導致在城邦施政中出現了諸多問題。主要是公民不知正義為何物。據此,他提出了自己理想的政治制度。但雅典人并未接受他的主張,反而在公元前399年將他處死。
孔子生于春秋時期的社會變革時代。他順應形勢創辦學校,整理文化典籍,培養了一批學生,并且就個人與國家、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提出了一系列有獨創性的看法,對后世2000多年中國的歷史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儒思想自漢武帝以后成為中國文化正統,一直影響著中國的政治和文化。
P7
古代印度文明是20世紀初被考古學家發現的,印度文明史因這一發現被上推到公元前3千紀。古代西亞文明的認識與19世紀以來的考古發現相關,最初只有《圣經》的零星記載,后來發現大量遺址、泥版文書,才發現了蘇美爾、阿卡德和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也是考古學家在伊朗高原南部的古代埃蘭遺址發現的。埃及的象形文字被釋讀后,引發考古熱潮,相繼發現了大量文物和文獻;古代希臘的愛琴文明也是通過19世紀以來的考古被發現的。學生要通過這個活動明白歷史研究需要不斷了解學術前沿。
P8
第一則《思考點》概括課文的基本內容,在可能的條件下作進一步的引申;農耕文明需要新的土地、金屬和馬匹等,統治階級要追求更多土地以獲得稅收;農耕地區有比較先進的組織系統,能夠動員人力、物力等。
P9
埃及和古巴比倫王國都是直接把被征服地區變成本國的統治地,后來的波斯帝國、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也都把被征服地區變成直接統治的行省。而古希臘人在海外建立了眾多獨立于母國的城邦,并沒有形成統一帝國。
P12
第二則《思考點》需要從字母文字符號少、易于記憶、書寫簡便、有固定讀音等方面著眼,而埃及象形文字和兩河流域楔形文宇都有大量符號需要記憶。
P13-1
注意材料記載中多是大而化之的描寫,而且非常不準確,如糧食價格、國王處理司法案件的方式等,都與羅馬帝國的實際情況有出入,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兩國的聯系都只能通過安息這個中介,缺乏直接接觸。漢桓帝時羅馬帝國所遣使者,很可能也是商人冒充,那些物品也都是在印度或東南亞—帶所得,并非羅馬帝國特產。所以《后漢書》的作者對相關傳聞表示了懷疑。
P13-2
秦始皇一生中到處巡游,一個重要目標是宣揚皇帝聲威,壓服反對勢力;羅馬帝國則通過道路調動軍隊和運送給養;波斯帝國利用道路傳遞信息,并且在關鍵地段駐扎軍隊,防止被征服地區反叛。
P15
這段話反映出封君和封臣之間互有義務:封君要善待封臣,并且按照規定賞賜封臣,這里主要指賞賜土地;封臣效忠封君,與封君同敵共友,而且對封君的命令不能有絲毫違背。教師還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具體資料,如說明封臣服役期限一般是40天,若到期封臣可以自行離開。
P17
工商業活動需要行動自由,而農奴被禁錮在自己的土地上,因此城市需要擺脫封建主的控制,自由從事工商業活動。城市的自由沖擊了農奴制度;工商業的發展需要實用人才,城市開始興辦大學,培養符合城市需要的實用人才;國王希望擴大領地,需要與封建主斗爭,與城市存在共同利益,這促使二者結盟。城市與王權的結盟,使國王通過擴大王室領地實現國家統一,有利于城市工商業的發展。因此,城市從經濟、文化和政治等多個方面促進了西歐社會的發展。
P20
奴隸制是古代普遍的奴役形式。作為奴隸,他是主人的財產,依附于主人,沒有任何自由。除非主人單方面宣布解放奴隸,否則他或者他的子女永遠是奴隸。由于他所有的勞動創造的價值也都屬于主人,因此奴隸缺乏勞動積極性,甚至采取各種形式破壞工具,或者消極怠工。農奴雖然被固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遷徙,并且需要向主人承擔交租納稅的義務,但他基本上可以掌控自己的生產、在交租納稅后余下部分歸自己所有,而且在中古西歐,租稅通常比較固定。由于農奴只繳納固定的收成,留下剩余部分,以便自己可以有所積累,所以農奴積極性相對較高。此外,主人不得隨意驅趕或者買賣農奴,農奴還有自己的家庭,并且不能被主人隨意拆散。在莊園法庭中,一些富裕農奴可以充當陪審員,并影響司法審判。總體上看,農奴擁有相對較多的自由,有自己獨立的家庭和財產,也更有生產積極性,有利于西歐社會生產的發展。
P21
第一段材料重點說明城市市民合法買賣土地的權利得到國王保護,而農奴的土地屬于領主,不能處置自己耕種的土地;
第二段則說明城市市民有經營工商業的自由,而且這種自由以及他們的財產權受到了法律的保護。對市民的審判由城市進行,不受領主或其他市鎮司法機關的審判,說明城市市民的基本特征是擁有自由人身份。
P23-1
這段材料告訴我們,巴格達城的碼頭相當發達,有數英里長,停泊著各種船只,包括商船,市場上的貨物顯然多靠碼頭上的船只運送。從阿拉伯人的貿易范國看,向東到中國和印度、馬來群島,向西到非洲,向北到俄羅斯和斯堪的納維亞,幾乎是當時所知世界的極限。市場上販賣的商品有瓷器、寶石和奴隸,也有蜂蜜、香料和染料等日常生活必需品,說明貿易已經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P23-2
一方面,阿拉伯人征服的都是有數千年文明的地區,文化已經有深厚積淀;另一方面,阿拉伯人善于學習,廣泛吸收了這些地區的文化成就,加以融合與創造,形成阿拉伯文化。
P26-1
作為封建政權,幕府的鎖國政策力圖維護日本的穩定,鎖國政策也的確讓日本獲得了200年左右的和平,日本文化在此期間獲得一定發展。但是,鎖國政策的影響更多是負面的:日本在面對外部世界時,不是積極進取,而是退縮保守,最終不僅葬送了幕府統治,而且使得日本在面對美國等西方列強時,最初處于完全被動的地位,成為西方列強侵略的對象。明治維新和學習西方的成功,反證了鎖國政策的落后。
P26-2
蒙古發動西征的主觀目的是征服更多土地,掠奪財富和人口,因此有很強的破壞性,許多城市如巴格達等都受到嚴重破壞,人口減少,生產衰退,負面作用明顯。但蒙古西征及其建立的大帝國,客觀上把亞歐大陸不同的文明區聯系起來,置于蒙古帝國的統治之下,亞歐之間的交往因此獲得了多年的和平,商業和文化交流在蒙古西征后發展起來,而蒙古人自身也有相當部分摒棄了游牧生活,逐漸轉向農耕,從而進一步擴大了農耕文明的范圍。
P29
材料顯示許多民族獨立地馴化了不同的動植物;非洲人獨立發明了冶鐵技術。這說明人類在面對相同問題時,如農業需要鐵制工具時,會發明類似的解決辦法。既然不同地區的人類能夠獨立地發明技術,那為什么不能同樣創造文明 考古證據使我們相信,不同地區的人類有可能獨立發明文明。但因為不同地區自然環境不同,文明在出現的時間和特點上會存在重要的差別。
P31
印加人采取建立官僚體系、遷移人口、建立殖民地和修建道路等手段,削弱被征服者的力量,同時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P32
非洲東、西、北三面都有相當強勁的自然屏障。撒哈拉沙漠和尼羅河上游的巨大沼澤地,以及西非和東非平直的海岸線,使得對非洲的殖民變得異常困難。從北非入侵非洲內陸基本不可能,西非的大河和東非的山脈也不利于當時尚未掌握先進技術的歐洲人深入非洲內陸。而美洲東部的海岸線有良好的港口,又多是平原地帶,比較有利于殖民者入侵。因此美洲早在16—17世紀已經基本殖民化,而非洲直到歐洲人完成工業革命,在武力和技術上都擁有更大優勢而且足以克服自然的阻礙時,才最終完成殖民。
P35
經濟動因:①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②西歐各國的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對財富的需求和開拓新市場的意愿日益迫切。社會動因:西歐部分沒落貴族、新興資產階級以及其他有冒險精神的人認為富裕的東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實現發財夢的最好場所。精神動因:人文主義鼓勵冒險精神;西歐人希望通過向海外擴張來傳播基督教。直接動因(商業危機):奧斯曼帝國威脅到東西方之間陸路貿易通道的安全,也使來自亞洲的商品因加價而奇貴,西歐人急于從海上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
P36
這段史料告訴我們在麥哲倫航行之前,西班牙國王就已經授予他在即將發現的島嶼和大陸上的各種權利。這成為麥哲倫遠航探險的直接動力。
P38-1
從中國明朝社會的相對穩定和宣揚明朝國威、擴展朝貢貿易、尋找建文帝下落等方面考慮,鄭和航海并無長遠目的;歐洲人的航海則從生產力的發展引起的社會變化,特別是商品經濟的發展引起的對金銀財富、市場、土地、傳教等的不斷追求考慮,使其航海探險具有持久性。
鄭和航海開辟的一些航線,對后來歐洲人從非洲東海岸航行到中國是有幫助的。
P38-2
其一,人類歷史發展存在縱向發展與橫向發展兩個方面,縱向發展指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引起的社會形態從低級到高級的演變,橫向發展指人類歷史從原始的、相對孤立與分散的人群發展為全世界成為一個密切聯系的整體的過程。縱向發展與橫向發展相輔相成,前者推動后者發展,后者的發展對前者也具有反作用。其二,新航路的開辟在人類歷史從分散走向整體,即世界歷史的形成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節點。新航路的開辟以及世界各地區聯系的發展,越來越使整個世界連成一體,人們越來越從全球的視角而不是以某個地區的視角來看待、研究歷史的發展,從而形成了世界歷史。因此,世界歷史不是從來就存在的,它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結果。其三,要注意的是,世界歷史包括中國歷史,只是我們為了講授的需要,將世界史與中國史分開講授。其四,這里關于“世界歷史”的概念,不是以往教科書所呈現的“世界史”就是“外國史”的概念,而是一個歷史哲學的概念。對于高中生來說,理解它是有難度的,這里并不需要學生完全理解,但是希望拓展學生的歷史思維。
P40
(1) 全球物種大交換跨越了不同的社會和文化區域之間的分界線,促進了糧食作物和牲畜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食物和畜力的供給快速增加,人類的飲食結構得到了極大改善,世界人口激增,改變了世界人口分布與自然環境。(2)隨著物種大交換的進行,傳染性疾病也沖破了地域限制,傳播到了以前沒有接觸過此種疾病的地區,對當地的社會結構和經濟生產造成了巨大沖擊。
P41
其一,為滿足歐洲對東方香料的需求,香料貿易歷盡艱辛與曲折,持續進行;其二,可根據材料在地圖上勾勒這些商路,說明新航路開辟前東西方貿易的主要通道,并思考它們與傳統的絲綢之路(包括陸上和海上)之間的關系;其三,盡管這段材料是敘述新航路開辟前東西方之間的商路,但學生學完本課閱讀這段史料,可以聯想到新航路開辟之后貿易路線的變化,進行發散思維,將視野投向全球。
P43-1
(1)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人類認識世界的視野大大開闊,認識世界的能力不斷提高,自然科學也隨之得到了發展。(2)新航路的開辟引發了全球性的物種交流。這逐漸改變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環境狀態,但也給美洲和大洋洲的原住民帶來了巨大災難。(3)新航路開辟后,海外貿易興起,商品的世界性流動頻繁,世界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不斷加強。(4)全球海路大通促進了國際勞動分工的出現。西歐出口手工藝品,美洲等地生產原料,非洲提供勞動力,亞洲提供奢侈消費品和日用品。(5)新航路的開辟引發了早期殖民擴張,資本主義加速發展,開啟了人類社會大變革的時代。(6)新航路的開辟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的階段,全球各地從相對封閉到日益連成一個整體。
P43-2
其一,明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形成的基本條件:產生大批失去生產資料而不得不出賣自己勞動力的雇傭勞動者;大量的生產資料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并轉化為資本。勞動力轉化為商品,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以及商品市場的發展,標志著封建的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轉變。其二,具體說明早期西歐的殖民者是如何通過三角貿易、對美洲殖民地的掠奪、對印第安人的屠殺和奴役、對非洲黑人的販賣等手段,使歐洲以外的財富源源不斷流入宗主國,并在這里轉化為資本的。其三,在海外財富轉化為資本過程中,西歐發生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出現一系列新型的經濟組織,如新式銀行、股份公司、證券交易所,以及經營保險等金融業務的機構等,成為資本集聚的強有力手段。在第二段資料中馬克思為“壟斷公司”打了引號,可以理解為這些新型經濟組織在重商主義的國家政策下,享受各種優惠甚至補貼,從而壟斷并積累了大量財富,這些財富最終轉化為資本。
P45
這段話是恩格斯對但丁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的精辟概括。但丁作為承前啟后的標志性人物,給后世留下了精神和文學財富。
P46
不是。文藝復興是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文化運動,其表面上是古典文化的“再生”,實際上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
P49-1
所謂“理性”表達了資產階級的利益訴求,也體現出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的進步性。
P53
(1)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實踐了啟蒙運動“開明君主制”“民主共和國”的理論設想。(2)各國革命期間,美國頒布《獨立宣言》、法國發表《人權宣言》等廣泛宣傳了啟蒙運動的自由、平等、人權、民主、法治等觀念,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3)英國制定《權利法案》、美國制定1787年憲法、法國制定《拿破侖法典》等,都通過法律手段強化了啟蒙運動“法律至上”的理念,維護了新生的資產階級政權。
P54
(1)皇帝掌握主要權力,具有濃厚的皇權專制色彩,體現了德意志政治的濃厚專制殘余。(2)政府由皇帝任命的宰相等組成,對皇帝負責。議會的正常運作及其通過的法律的公布、執行都受到皇帝的強力控制。總之,德意志的君主立憲政體帶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
P59-1
(1)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發明機器的大都是具有實踐經驗的工匠,科學與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結合。(2)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以英國為中心緩慢向周邊地區擴展;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幾乎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發生。(3)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重點是發展輕工業;第二次工業革命重工業為發展重點。(4)第-次工業革命中出現了工廠,其中中小企業占多數,生產組織規模小第二次工業革合中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壟斷組織出現。
P59-2
這段材料告訴我們,19世紀后半期,也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展開之際,工業企業充分認識到科學技術對生產的極大推動作用,開始有計劃地利用科學技術的發展來促進生產,紛紛資助科學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結合,科技創新極大地促進了工業生產。
P61-1
其一。工業革命為資產階級提供了強大實力,并最終確立了資本主義的世界統治。其二,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建立過程中,世界各國的生產都不同程度地成為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一部分,印度等被侵略和殖民的國家和地區,傳統的手工業被摧毀,舊的經濟和生產結構解體。從這個意義來說,工業革命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建立,摧毀了世界很多地區的傳統手工業,造成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災難,但客觀上促進世界向工業社會邁進,是歷史的進步。
P61-2
本題具有開放性,可以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和歷史分析能力。教師可以提出幾個不同的維度提示學生思考,但不能太散,要落腳在工業革命與世界工業化。例如:工業革命對世界各國生產力的促進、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改變,工業革命對世界各國在工業化進程中地位的影響,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等等。學生可以從一個或幾個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P64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肯定了資產階級的歷史作用,同時論證了資本主義必將滅亡、共產主義必將勝利的歷史規律,也指出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
P66
這段材料告訴我們,巴黎公社的實踐是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很明顯受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影響,驗證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
P67-1
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物質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是唯物史觀的核心思想。
P67-2
本題是一道開放的思考題,鼓勵學有親力的學生在學習課本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視野,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德國古典哲學的傳承與發展的關系。馬克思吸收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摒棄了他的唯心主義;汲取了費爾巴哈的唯物思想,摒棄了其思想中的機械和形而上學的東西。建議有興趣的學生學習和研究,在討論中學會學習。
P70
殖民者從美洲掠奪了巨額財富,加劇了美洲的貧困,影響了社會的發展。但這些金銀財富流人歐洲,一方面,引起貨幣貶值、價格暴漲,形成了所謂的“價格革命”,造成對社會結構的巨大沖擊;另一方面,也為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準備了原始資本積累。
P73
根據課文內容,對柏林會議的內容進行歸納,提出“地圖上作業”的特點,分析造成這個特點的原因是非洲內陸國家和地區與列強之間力量對比過于懸殊。也說明列強在瓜分非洲時完全不顧非洲傳統,在地圖上劃界,國界線大多平直。
P74
西方列強的殖民活動是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它體現的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實力,表現為經濟、軍事和政治等多種方式并用。它在殖民地半殖民地進行掠奪,給西方列強帶來財富,結果是西方確立了對東方的統治,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統治了世界,歐洲也成為世界的“中心”。
P75
本題兩則材料論述了殖民侵略的“雙重使命”:一是殖民者對被殖民地區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這就是所謂“破壞的使命”;二是改造了殖民地舊的落后的社會經濟,引人新的生產方式,促進了當地社會的變革和發展,這就是所謂“重建的使命”。因此,殖民者主觀上是掠奪殖民地,但客觀上產生了一些積極影響。
P78
這段史料告訴我們,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亞洲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運動都沉重打擊了當地的舊勢力,推動了歷史的進步。
P79
根據課文內容,帝國主義國家開始瓜分非洲,激起了非洲人民的普遍反抗,反抗的過程和結果有所不同,但反抗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是其重要特點。
P80-1
從橫向來說,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加強了對印度的侵略擴張,在掠奪的同時,也在輸出資本,客觀上促進了印度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民族資產階級的興起。從縱向上分析,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印度民族資產階級興起后,民族意識覺醒,“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的呼聲日益高漲,要求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的愿望更加強烈,進一步促進了反抗殖民侵略和殖民統治斗爭的發展。
P80-2
20世紀初,伊朗、中國等東方國家的民族主義不斷得到發展,希望通過本國政治經濟改革,推動資本主義發展,實現富國強兵,以抗擊侵略。這種意識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支持,一場以反帝反封建為特征的民族民主運動席卷亞洲很多國家,“東方正從酣睡中覺醒”。本題著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討論,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注意論從史出,吉之有理即可。
P83
(1)從戰爭的定義看,帝國主義戰爭是指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為瓜分世界、爭奪霸權而進行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好符合此定義。(2)從戰爭的起因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發動的,是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必然結果。(3)從戰爭的進程看,帝國主義各國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爭目標進行了長期殘酷的爭奪,這顯示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侵略性質。(4)從戰爭的結果看,戰勝國對戰敗國進行了瓜分或掠奪,巴黎和會便是戰勝國之間的分贓會議。
P86
(1)在巴黎和會上,戰勝國將挑起戰爭的罪責完全推給了德國及其盟國,并要求戰敗國割地賠款、裁減軍備,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同時強行劃定了中東歐廣大地區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的疆界,奧匈帝國灰飛煙滅,中國的訴求則被忽視。(2)在華盛頓會議上,美、英、日、法、意在限制海軍軍備問題上爭論不休,中國提出的取消列強在華不平等條約的要求并未實現,而美國鼓吹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原則卻被寫入《九國公約》。(3)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以各國實力為基礎構成了帝國主義國際關系的新格局,具有強權政治的特征。
P87
這則史料告訴我們,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戰勝國將戰敗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視為“落后的”國家,認為戰后它們還不能獲得獨立,而需要將它們委任給英法等“先進國”幫助它們進行統治。盟約對委任統治的性質沒有作出統一規定,而是根據被委任統治地區的發展程度由英、法等戰勝國作出安排。
在這里,教師可以提供國聯盟約第22條的(四)(五)(六)條款(見后面的補充資料),了解盟約是如何區分三種不同委任統治的情況的。從中可以認識到,國聯的“委任統治”制度比原來的殖民統治有所進步,但也有很大局限性,因為第三種委任統治實際上還是殖民統治。
P88-1
列寧的論述重點說明這場帝國主義戰爭造成的后果,即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更為激化,如同活動的火山一樣,早晚會噴發出來,發生新的戰爭。丘吉爾的話重點說明戰勝國對戰敗國的嚴懲,只會激起戰敗國的仇恨,戰勝國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極其愚蠢。
P88-2
其一,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強國,希望打開全球門戶,以利于美國經濟的發展。
其二,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提出戰后和平計劃,從所給材料可以看出,該計劃包括幾個重要內容:( 1)戰后的世界應該是一個開放的世界,包括貿易的開放和海洋的開放;(2)裁減軍備;(3)建立國際聯盟,以保證各國安全。
其三,要認識到美國的計劃首先是為了美國的利益,但是它所涉及的戰后國際秩序,也有其歷史進步性。
其四,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的設想并沒有完全成功。學生可在學習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后,進一步拓展思維,將一戰和二戰后的國際秩序進行比較,即可看出威爾遜“十四點原則”的影響。
P99-1
其一,通過比較,可以看到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民族民主運動有幾個特點:一是在地區上具有普遍性,特別是在亞洲;二是運動領導具有更高的層次性,既有共產黨領導,如在亞洲和拉丁美洲,也有其他民族主義政黨的領導,如在亞洲和非洲;三是參加者具有廣泛性,社會各階層都有參加,改變了以往主要停留在下層人民的自發起義或民族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的局面,參加斗爭的主體更加廣泛,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工人、農民等都參加進來,逐漸具有了全民族運動的規模;四是該運動爭取民族獨立和建立民主政府的目標更高,也更為明確,“民族自決”成為各國斗爭的普遍訴求;五是運動具有持續性,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從未間斷,20年代和30年代都有高潮,即使在20年代西方國家工人運動進入低潮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從總體上說仍在繼續高漲;六是由于各國各地區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不同,這一時期的運動仍然呈現不平衡性;七是影響更加深遠,雖然這些運動也大多未能取得最終勝利,但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對二戰后的國際秩序產生了重要影響,“民族自決”成為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加速了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崩潰。
P92
列寧的論述告訴我們,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一種適應戰爭條件的特殊政策,它的“功勞”是有限度的。如果脫離了戰爭條件繼續推行這種政策,就會犯違背經濟規律的錯誤。向新經濟政策轉變就是根據形勢的變化糾正錯誤。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尊重經濟規律,按照市場和商業原則在工業和農業之間建立正常的經濟聯系。
P93
(1)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使蘇聯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工業化,奠定了強大國家的基礎,為后來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創造了物質條件,為蘇聯贏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2)蘇聯模式存在諸多弊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成為制約蘇聯經濟發展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誕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大多照搬蘇聯模式,最終造成社會主義運動出現重大挫折。
P94-1
蘇聯社會主義模式作為歷史上第一種社會主義實踐,曾取得重大成就,為人類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歷史經驗;同時,這種社會主義模式也存在歷史的局限,主要表現在經濟體制領域。由于權力高度集中,排斥市場經濟,導致經濟比例失調,農業長期落后,影響了蘇聯的發展。蘇聯模式的弊端主要在斯大林時期形成,因為沒有及時改革,后來這種模式僵化了,社會主義事業遭到挫折,留下了深刻的歷史教訓。
P94-2
蘇聯社會主義模式作為歷史上第一種社會主義實踐,曾取得重大成就,為人類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歷史經驗;同時,這種社會主義模式也存在歷史的局限,主要表現在經濟體制領域。由于權力高度集中,排斥市場經濟,導致經濟比例失調,農業長期落后,影響了蘇聯的發展。蘇聯模式的弊端主要在斯大林時期形成,因為沒有及時改革,后來這種模式僵化了,社會主義事業遭到挫折,留下了深刻的歷史教訓。
P97
其一,印度的歷史發展始終離不開宗教,而印度教在印度有很大影響,也是甘地的信仰,印度教主張仁愛、不殺生、素食、苦行等,對甘地形成其思想有很大影響。其二,理解課文中關于甘地提出的以愛、真理和非暴力來爭取印度自治和獨立的思想,特別是理解他的非暴力主義。
甘地認為,“非暴力”思想的核心就是愛,他主張:“非暴力不但具有‘不傷害’的消極方面,而且具有‘愛’,即對犯錯誤者行善的積極方面。”通過非暴力的手段,即愛的方式,去感化和喚醒人的內在善性,從而使惡人棄惡從善,使犯錯誤者改邪歸正。甘地侶導的“堅持真理”的斗爭,就是其“非暴力”思想在社會實踐中的具體應用。甘地不僅把他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和“文明不服從”等運動看作“堅持真理”的形式,而且把他經常進行的絕食斗爭也視為“堅持真理”的形式。為了與英印當局進行斗爭,甘地曾進行過15次絕食斗爭。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正是以印度教神學和倫理觀為基礎,結合現實需要而形成的—種印度特有的民族主義的斗爭學說,它濃厚的宗教色彩和“堅持真理”的斗爭方法,對廣大印度民眾具有號召力和吸引力,因此在發動印度民眾投身民族獨立斗爭方面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P98
其一,拉丁美洲有近20個國家早在19世紀40年代就已經獲得獨立。但西班牙、葡萄牙持續了近3個世紀的殖民統治,給拉丁美洲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獨立后的一些拉丁美洲國家在政治上形成高度集權的軍事獨裁統治,代表大地主、大商人利益的寡頭威權主義盛行,經濟上存在以農礦產品出口為主要特征的單一經濟結構、半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和超經濟剝削。其二,美國將拉丁美洲作為后院進行侵略擴張,成為拉丁美洲地區的國家走向真正獨立的主要外部障礙。
P99-2
其一,一戰后,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中國、日本、朝鮮、越南、印度尼西亞、印度、土耳其、伊朗等15個亞洲國家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成立了共產黨。中國、朝鮮、越南等國的共產黨逐步掌握了本國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權。其二,蘇俄/蘇聯,以及共產國際的作用。
在中國,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開展國民革命。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走上了獨立領導工農武裝斗爭,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農村包圍城市、工農武裝割據的新局面。在朝鮮,1925年4月17日,朝鮮共產黨成立,金在鳳、樸憲永等積極發動組織工人罷工、游行和集會,推動了工農運動與民族解放斗爭的發展。金日成領導的朝鮮人民革命軍成為朝鮮抗擊日本侵略者中堅力量。在越南,1930年2月,胡志明代表共產國際東方部在中國香港九龍秘密召開會議,掀起了義安、問社 1920年實施了初步的民主改革。在土耳其,1920年9月,伊斯坦布爾、安那托爾和在國外活動的共產主義組織聯合在巴庫召開代表大會,宣告土耳其共產黨成立,土耳其共產黨在1918—1922年的民族解放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23年,土耳其共產黨被取締,但該黨始終堅持斗爭。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十月革命后的蘇俄對東方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1920年9月,根據共產國際和東方許多革命組織的倡議,在土耳其巴庫舉行了東方各族人民代表大會,來自各國的數百名代表出席了會議,其中有201名伊朗代表、105名土耳其代表、40名阿富汗代表、7名中國代表、14名印度代表,這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民族民主運動不僅在各國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而且開始相互支持和相互鼓勵。
總之,各國共產黨在這一時期的民族解放運動中克服了近代民族解放運動的弱點和不足,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良好的組織和明確的綱領目標,但各國共產黨還處于建立初期,還不夠成熟,加上帝國主義的強大,斗爭多以失敗告終。從整體上看,民族資產階級仍然是亞非拉國家民族解放運動的主要領導力量,但他們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社會主義運動的影響,使現代民族解放運動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新氣象。
P102
(1)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社會大動亂及戰后世界經濟大危機對法西斯的上臺起了催化作用。(2)一戰后的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激起了戰敗國(德國)和部分戰勝國(意大利、日本)的不滿,從而引發了極端民族主義情緒,法西斯主義在這些國家產生。
P104
這段史料告訴我們,《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安理會的表決程序,實行“大國一致”原則。其基本含義是;安理會關于程序事項以外一切事項的決議應以15個理事國中9個理事國的可決票包括全體常任理事國的同意票為之。這種要求在作出決定時必須得到“五大國一致同意”的原則,使安理會各常任理事國因此而享有“否決權"”。
這不僅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體現了大國的協調與合作,在保護大國利益的同時突出了大國的責任和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它從內部機制上賦予聯合國前所未有的權威性和生命力,使任何決議一旦作出便可付諸實施,使和平解決爭端和制裁侵略都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和強制力量,并對侵略和潛在的侵略形成威懾,從而使集體安全有了比較切實可行的保證。
P106-1
從法西斯主義的產生背景及其主張,以及一步一步地不斷侵略擴張,說明法西斯主義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而英法等國家的綏靖政策,實際上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最終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英法等國想避免戰爭,但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P106-2
其一,兩個體系都是為了避免戰爭,并建立主權國家的國際政治組織,希望以和平手段維持世界和平與國際安全。這是歷史的進步,是它們的相同之處。
其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未能維持和平,究其原因:一是一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戰勝國建立的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為代表的戰后國際秩序,以維護帝國主義戰勝國的利益為宗旨;二是國聯的決策機制存在很大缺陷,其“全體一致”表決原則不能真正制止侵略,九一八事變后國聯的反應就是明證。因此,該體系是一個孕育戰爭的體系。
其三,雅爾塔體系是美英等資本主義國家與蘇聯社會主義國家共同建立的,它們在避免戰爭方面作出了積極的努力,一是它們將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和平共處的原則納入了戰后國際秩序;二是在聯合國的表決程序上實行“大國一致”原則,從而保證了大國之間避免爆發戰爭,使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世界呈現出大和平的狀態(盡管仍有局部熱戰)。因此雅爾塔體系不是一個孕育戰爭的體系。
P109-1
根據上述思路引領,可以這樣回答:第一,兩極格局形成時,一些國家就沒有處于兩極格局當中,如南斯拉夫、印度等,它們后來發展為不結盟運動,對兩極格局造成牽制;第二,西歐、日本和中國等都在發展,國際地位都在提升,逐漸成為重要的國際力量中心,到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國際格局多極化的趨勢逐漸顯現。
P109-2
歷史上蘇聯幾次受到外敵入侵,都是來自西部,經由波蘭地區,無論是1812年拿破侖大軍入侵俄國還是1941年希特勒入侵蘇聯,都是如此。另外,1919—1923年,還有一場剛剛復國的波蘭和蘇俄、蘇聯進行的戰爭。所以斯大林說“波蘭問題對蘇維埃國家來說是一個生死效關的問題”,蘇聯西部的安全對蘇聯至關重要。從示意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斯大林不僅這樣說,也的確把蘇波邊界西移,將一部分波蘭的領土并入蘇聯,這引起美國的不滿和疑慮。
P112
歷史上蘇聯幾次受到外敵入侵,都是來自西部,經由波蘭地區R,無論是1812年拿破侖大軍入侵俄國還是1941年希特勒入侵蘇聯,都是如此。另外,1919—1923年,還有一場剛剛復國的波蘭和蘇俄、蘇聯進行的戰爭。所以斯大林說“波蘭問題對蘇維埃國家來說是一個生死效關的問題”,蘇聯西部的安全對蘇聯至關重要。從示意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斯大林不僅這樣說,也的確把蘇波邊界西移,將一部分波蘭的領土并入蘇聯,這引起美國的不滿和疑慮。
P113-1
第一,從大的時代背景來看,通過政治談判和平解決爭端是冷戰處理國際問題特別是處理國際危機的最終選擇;第二,從古巴導彈危機的處理來看,雙方都使用走到戰爭邊緣的威懾手段,然后談判解決問題,避兔直接的軍事沖突;第三,這種處理危機的方式,即雙方都給對方留有余地,并努力尋求解決危機的途徑,避免沖突無限制升級乃至爆發戰爭,被認為是冷戰的自我控制機制,這是冷戰的重要特點。
P113-2
進行發散性思維,可以有多種答案。例如,與熱戰相比,冷戰是歷史的進步:冷戰雙方對處理危機的自我控制機制,應該成為人類處理危機的重要選擇;克服只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零和思維與冷戰思維,堅持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和平共處、和平競爭與合作共贏,應成為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等等。
P115
(1)計算機網絡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將整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2)新材料技術的重大突破加速了社會發展的進程。(3)生物技術的發展使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4)科學技術的新發展不僅引起勞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而且也使人的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現代化。
P117
一是明確指出福利制度是必要的,有其歷史進步性。二是指出福利制度的問題:加重國家財政負擔,造成納稅人的稅款增加引起納稅人不滿,一些人依靠福利生活,養了懶漢,等等。三是指出尼克松政府進行福利制度改革〔家庭援助計劃),是希望使美國的福利制度更為合理。
P119-1
第一,兩個“決不會”的含義:指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第二,大體說來,人類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第三,指出資本主義是最后一個階級對抗的社會形態,在其社會中發展的生產力,會創造這種對抗的物質條件;第四,指導學生閱讀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的“兩個必然”,即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使學生正確地理解和認識資本主義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
P119-2
第一,戰后資本主義在和平環境中,在高科技的引領下,生產力大發展,生產關系也有一些變化,社會有所進步;第二,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并未發生實質性變化,貧富差距依然存在,經濟發展的成果并未普惠全體民眾;第三,鑒于資本主義還有生命力,中國要處理好與資本主義國家的關系,以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和世界的進步;等等。
P122
(1)社會主義改革的過程是艱難的,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不動搖才能成功。(2)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實事求是,從本國國情出發,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處理好農、輕、重的協調發展問題,不斷提高綜合國力。(4)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建設,處理好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關系問題。
P124
一是明確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的總趨勢;二是社會主義在發展過程中出現曲折,也是歷史發展規律的一部分;三是辯證看待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的挫折,從中吸取教訓,促使社會主義更加健康地發展。還可以通過中國改革開放后的發展來說明自己的看法。
P125-1
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基礎薄弱;蘇聯模式積重難返;從赫魯曉夫到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一直沒有突破蘇聯模式的束縛,不適應新形勢,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推行錯誤路線,背離社會主義方向,舉措失當,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等等。這一切最終導致蘇聯解體、東歐劇變。
P125-2
一是說明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方,達到共同富裕,建設美好生活。二是通過對這些論述的理解,幫助學生認識什么是社會主義,認識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以及人類對社會主義的追求。
P126
從殖民當局來看,一是二戰后英國遭到嚴重削弱,已經無法維持對殖民地的統治;二是面對印度既強烈要求獨立,又存在嚴重的教派矛盾,不可能形成一個統一的印度的情況,由于擔心形勢繼續惡化甚至發生內戰,故設計分而治之的政策。這里有一定程度的為英印當局辯護的味道。
從印度人民的角度來看,一是印度人民要求獨立的斗爭持續數年,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憤怒情緒已經達到極點,—有火星就會爆炸。1946年2月孟買海軍起義和6月海德拉巴特倫甘納的農民起義,雖然都被鎮壓。但標志著印度工農基本群眾決心用革命暴力來推翻英帝的殖民統治。甘地也被迫改變其傳統的原則——“非暴力不合作主義”,聲明印度如果“注定要采取武裝行動”,他們將這樣去做。二是出于印度的宗教文化背景,以及獨立前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所形成的緊張局勢(這種緊張局勢也有英印當局故意挑撥離間的因素),為爭取早日獨立,他們同意與英印當局妥協,同意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為獨立的自治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一些關于印度歷史的書籍和資料,使學生能夠從上述兩方面來理解這段史料。
P128
以中國、埃塞俄比亞、阿爾及利亞、埃及、古巴等國為代表,主要通過武裝斗爭的方式取得國家獨立和解放;印度主要通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迫使殖民者退出印度。斗爭的領導者,既有無產階級政黨,也有民族資產階級政黨,在非洲還有當地部落的上層人物。
P130
其一,二戰后國家要獨立、人民要解放的世界歷史潮流不可阻擋;在以聯合國為代表的國際社會對“非殖民化”的推進下,殖民地人民獨立運動掀起了一個新高潮;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持續斗爭沉重打擊了殖民統治者,使它們無法繼續統治下去,迫使宗主國改弦易轍,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二,二戰后,英國力量的衰退,是其維持大英帝國夢想加速破滅的重要因素。其三,二戰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飛速發展,那種以“占領”“奴役”為主要手段的舊的殖民主義統治方式已經不再適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
P131
其一,成立背景:21世紀來臨,和平與發展問題并未完全解決,世界仍然存在嚴重的不穩定性和巨大的南北差距;國際體系中的不公正不合理現象,對南方國家的發展不利,它們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經濟全球化目前對多數發展中國家不利;非洲大陸整體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等等。這些需要列舉具體事實。其二,主要目標:針對上述背景,中國和非洲通過平等對話與合作,發展自己,共同謀求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其三,工作方式:平等互利基礎上的集體對話。
P133
其一,說明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在20世紀60—70年代已經出現,可參考本教科書第18課的相關內容;其二,既要說明冷戰結束后,美國一超獨大的表現,又要指出歐盟、俄羅斯、日本、中國等多極力量的發展,以及廣大發展中國家在世界多極化中的作用。其三,還可以從唯物史觀出發,說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決定“一超多強”多極格局的重要因素。這一點需要教師作一定講解。
P135
經濟全球化仍然主要是資本主義推動的,其利潤大部分流人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不公平;經濟全球化給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帶來經濟安全問題;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也有影響,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出現的“逆全球化”現象。面對經濟全球化,各國積極參與;在參與中也要以積極方式保衛自己的經濟安全,其中之一就是好好發展自己;改革國際經濟秩序,使之對發展中國家更公平;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就是這種改革的一部分。
P137-1
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基本特性;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產,需要全人類來保護;文化多樣性不僅創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而且推動各國的可持續發展;文化多樣性推動各國與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要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不僅是中國文化建設的一個戰略重點,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前提。
P137-2
其一,說明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在20世紀60一70年代已經出現,可參考本教科書第18課的相關內容。其二,既要說明冷戰結束后,美國一超獨大的表現,又要指出歐盟、俄羅斯、日本、中國等多極力量的發展,以及廣大發展中國家在世界多極化中的作用。其三,從唯物史觀出發,說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決定“一超多強”多極格局的重要因素。世界多極化的表現,正是世界各國、各地區在生產力發展方面的差異,以及它們各自發展的水平不同所造成的。可以通過中國、印度等國的發展來說明這一點。其四,世界多極化也是國際政治民主化發展的表現,是世界的發展潮流和發展大勢。其五,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新一輪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也為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提供了更為充分的物質、技術條件。
P137-3
其一,說明什么是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口”是指中國從國外購買外國生產的商品并把它們輸入到國內的行為;“博覽會”是指對希望進口的商品的展覽,“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其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大型博覽會,是中國政府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有利于促進世界各國加強經貿交流合作,促進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增長,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其三,可用數字說明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意義,如2019年的第二屆博覽會,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11.3億美元,比首屆增長23%。另外,博覽會吸引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企業參展,也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
P138
其一,了解鄧小平對當今時代帶有戰略性的大問題的看法,即和平問題和發展問題。其二,進一步了解和平問題主要是指東西方之間的問題,即包括中國在內的社會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東方),與資本主義國家(西方)之間是否發生戰爭的問題;發展問題主要是發·達國家(北方)和發展中國家(南方)之間的發展差距和貧富分化問題。其三,鄧小平將當今時代的問題概括為東西南北四個字,準確而生動地表達了時代的主題。
P139
發展方面:1.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不足,發達經濟體需求萎縮、經濟復蘇乏力,對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影響巨大。2.南北差距和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和平與安全方面:1.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如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爭端、敘利亞內戰導致的大規模人道主義災難等。2.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恐怖主義、網絡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3.海洋權益和極地資源爭奪等日趨激烈。4.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
P142-1
可遵循“思路引領”作答。例如:一是在全球化的新形勢下,在和平發展合作共嬴的時代潮流下,解決全球問題需要新的思路;二是二戰后的國際秩序及其已經進行的一些改革,在國際治理方面既發揮了作用,又不能完全適應新的發展,存在不足;三是中國的發展成就突出,中國作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為解決全球性問題而提出的中國方案。
P142-2
—是強調“一帶一路”倡議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措施;二是列舉中國已經采取了許多具體行動;三是總結意義,希望學生能夠發散思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浑源县| 海安县| 陆丰市| 洛隆县| 文安县| 长垣县| 台湾省| 蒲江县| 蓬莱市| 社旗县| 衡阳市| 凌源市| 东乡族自治县| 遵化市| 扶绥县| 汾西县| 武宣县| 延长县| 武清区| 上饶县| 雅江县| 阜康市| 常宁市| 盐源县| 鹤峰县| 延安市| 唐海县| 杂多县| 凤冈县| 保康县| 辽宁省| 西乌| 壤塘县| 林口县| 伽师县| 平湖市| 栾川县| 林州市| 濮阳县| 万盛区| 都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