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上-課本問題答案中外歷史綱要上課本問題答案匯總,包括學思之窗、問題思考、材料研讀、知識拓展等部分,以頁數為主,同一頁有多個問題的在頁數后標明順序,有部分錯字,使用時請忽略。p2通過課文和《中國舊石器時代重要人類遺址分布圖》,得出中國是遠古人類的重要起源地,中國早期人類遺址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分布廣泛p5關于啟繼位的不同說法目前還不能確定孰是孰非,這反映了從公天下的禪讓制到家天下的世襲制轉變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根據《史記·夏本紀》的記載,禹先舉薦培養了皋陶,因皋陶早卒,禹又舉薦益作為接班人,說明禪讓制在禹的時代仍有很大影響,他還不敢明目張膽地將位置傳給啟。《戰國策》以及《史記》中關于啟和益、有扈氏的沖突也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說明這一轉變并非理想化的風平浪靜。p6商朝是中國早期國家,社會生產力水平還不高,社會組織中的血緣關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沒有能力對王畿之外的廣大地區實行直接控制。內外服制是當時能夠達到有效統治的最佳方式。p8-1這兩則材料反映了西周統治者從重神觀念向重人觀念的轉變,統治者逐漸認識到民的重要性,這一轉變對中國歷史上民本思想的產生有重大影響。孔子、孟子的“仁”與“仁政”思想,以及歷代以民為本、民為邦本的呼聲,在治國理政上發揮出積極作用。中國歷史上國家治理比較好的時期,也是民本思想受到重視的時期。p8-2考古發現證明,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西遼河流域、北方草原文化區,都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呈現出多源性。但中華文明起源又表現出統一性,即以中原為核心的文明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是主干,對周邊產生深刻影響。夏商西周早期王朝國家都是在這一區域形成并發展起來的。p11商鞅是新興地主階級的代言人,不僅提出了完備可行的變法政策,而且建立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商融不畏強權、勇于改革,同時也具備豐富的理論素養。《史記·商君列傳》中記載了商鞅與守舊貴族關于是否有必要變法的對話。守舊貴族反對變法,提出“法古”“循禮”,商鞅站在更高的理論高度,提出社會是向前發展的,社會的需要隨著時代面變化,因而現行的政治制度也要適應時代的需要面改革,僅僅依靠“循禮”,無法實現富國強兵、在大國兼并戰爭中勝出的目標。p13-1春秋戰國社會經濟發展,階級關系發生新變化,舊的貴族等級體系懈體,新興士階層崛起。各國統治者為了增強國家實力,紛紛招攬人才,重用士人。士階層針對廢舊立新的現實政治,代表各個階層提出政治主張,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道家學派在哲學上有樸素辯證法思想,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道法自然”,主張治國要順應自然和民心。儒家提出民本、仁、仁政和禮治思想,并重視教育,對保存和傳播古代文化作出了杰出貢獻。法家主張以法治國,建立中央集權統治。墨家主張“兼愛”“非攻”,選賢任能,提倡節儉。兵家提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靈活多變的戰略戰術。p13-2吳起變法主要基于楚國“大臣太重、封君太眾”的現實問題,主要措施是:封君傳到第三代就收回其爵祿,廢除疏遠公族的特權。這從政治、經濟上沉重打擊了舊貴族的勢力,加速了楚國封建化的進程,使其國力迅速強盛。李悝變法的主要內容是:廢除奴隸主官爵世襲制,以“食有勞而祿有功”為原則,根據功勞和能力選拔官吏,使地主階級的代表得以牢固地掌握政權;推行“盡地力之教”,挖掘土地潛力,提高農作物產量,增加封建政權的田租收入;頒布《法經》,確立封建法制,鎮壓破壞封建秩序的行為,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李悝變法使魏國經濟迅速發展,地主政權逐漸鞏固,成為戰國初期一個強盛的封建國家。韓昭侯任用申不害為相,建立“循功勞,視次第”的因公行賞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韓國治理成果顯著,諸侯不敢侵犯。p13-3教師可選擇《詩經》中的名篇,引導學生體會古人追求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比如《詩經·小雅·正月》表達了對貧富懸殊的不平。《離騷》是屈原最成熟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屈原熱愛祖國、追求自身價值及美好理想的情懷。家國情懷、追求個人價值、尊重人的尊嚴和權利以及關懷人的現實生活,是《詩經》和“楚辭”中蘊藏的寶貴精神財富。p14韓國派鄭國借修渠而行間之事被發覺后,“秦宗室大臣”強烈主張驅逐來事秦的關東客卿,秦王嬴政受到宗室貴族的壓力,作出了驅逐所有外來客卿的決定。商鞅變法內容中重要的一條即剝奪貴族特權,由國君根據尚賢標準選官。宗室貴族與外來士人之間存在著很大矛盾。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指出許多具體的事實,如商鞅、張儀等,皆以客卿身份幫助秦國,證明六國來事秦之客無負于秦。“秦僻在雍州”,經濟文化相對于東方六國較為落后,人才也比較匱乏,只有大量任用外來客卿,唯才是舉,才能在大國爭雄中崛起。李斯將人才提升到敵我戰爭中戰略資源的高度,強調了人才在統一事業中的重要地位。最終,《諫逐客書》改變了嬴政的主張,“秦王乃除逐客之令”。p18-1秦王朝東部地區統治力量比較薄弱,六國反秦勢力比較強。當時流傳著“楚雖三戶,滅秦必楚”的謠諺,楚人反秦意識最為強烈。因`此陳勝起事時,便以楚的名義相號召,把國號定為“張楚”,意為“張大楚國”,期望得到楚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p18-2秦王朝滅亡后,反秦隊伍中勢力最大的兩個軍事集團——劉邦和項羽進行了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這場戰爭不再是農民起義戰爭,而是轉變為爭奪全國統治權的戰爭,也可以說由秦末割據戰爭轉化為統一戰爭,是戰國后期統一全國戰爭的延續。以項羽為首的楚軍起初居于絕對優勢,但由于項羽缺乏政治遠見,企圖倒退至秦以前的割據時代,違背了統一的歷史潮流,加之他剛愎自用,不能用人,殘忍暴虐,將優勢轉為劣勢,最后兵敗自殺。劉邦則順應秦王朝以來的統一形勢,加之他善于納諫,知人善任,遂由劣勢轉為優勢,最后打敗項羽,取得了對全國的統治權。p19-1商鞅變法廢舊立新,其在政治制度上最重要的措施是廢除分封制,在地方上普遍推行縣制,縣的主要官員由君主任免、考核。這個制度便于國君直接控制地方,因此,秦國吏治出現了荀子所見“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不比周,不朋黨”。地方的行政管理權從世襲貴族手中回到國君手中,避免了地方分割國家的財政、軍事、行政管理權,促進了秦國富國強兵和行政高效。p19-2近年興起一門新興學科“簡帛學”,號稱時代顯學,是對簡帛、帛書等出土材料,從文字學、歷史學、考古學等角度進行綜合分.析的一門學問。教科書介紹的是1975年在湖.北云夢縣睡虎地秦墓中發現的秦簡。秦簡中的法律條文,保留了秦律的很多內容,大大豐富了我們對秦律的理解。例如其中的《秦律十八種·置吏律》記載;“官嗇夫節(即)不存,令君子毋(無)害者若令史守官,毋令官佐、史守。”這條秦律的意思是,官府的嗇夫如果不在,叫辦事不出差錯的有爵的人或令史代理,不要叫官府的佐、史代理。嗇夫,古代官名,縣及縣以下地方行政機構的負責人;君子,這里指有爵的人;無害,秦漢時文書習語,意思是辦事沒有問題。《置吏律》是關于任用官吏的法律,有助于我們了解秦朝官員任用狀況。除了教科書里介紹的之外,著名的出土文獻還有很多。比如湖南大學岳麓書院藏秦簡。2007年12月,湖南大學岳麓書院從香港購藏一批竹簡,竹簡內容包括律令、數書、占夢書、質日等。這些秦令名稱和內容在秦簡和秦朝文獻中,大都是第一次見到,為進一步研究秦朝律令乃至秦朝法制史提供了嶄新的材料。p21元封五年(公元前106),為強化對地方勢力的控制,武帝將京徽以外地區分為十三州部,設刺史,秩六百石、每年定期巡視所部郡國,監察守、相兩千石官和強宗豪右,以“六條問事”。漢代刺史秩卑權重,“六條問事”中除一條針對宗族豪強外,其他五條都針對對兩干石以上的高官。p23漢賦華美的辭藻、恢宏的氣勢中蘊含著對大一統后政治潛力的肯定和彰顯,也體現了作者對君主過度奢靡、濫用民力的擔憂,寄托了作者勸諫君主勤政愛民,為國政之計久遠的主旨。《江南》描寫了江南采蓮中的歡樂場景,語言清新自然,意境委婉含蓄,韻味無窮。《行行重行行》主題是東漢末年動蕩社會中的生離死別,帶有濃厚的時代特征。p24-1西漢中期以來,因選官制度的重大改革,一些具備商業資本、投資土地的地主,在儒學成為仕進重要途徑的歷史條件下,修習儒學,逐漸出現世代通經入仕、位至公卿的世家。他們既擁有宗族和經濟勢力,又有政治、文化背景,周固聚集了眾多的門生故吏,形成盤根錯節的高門世族,對地方甚至朝廷政治進行十換和影響。西漢中期以來,豪強地主不斷積累、發展、壯大,王莽新朝覆滅時,地方豪強地主紛紛擁兵自重。劉秀在南陽利河北網地多出主的支持下實現了全國統一,建立東漢王朝。東漢中后期,一方面皇權旁落,外或與宦官交替專權;另一方面豪強地主因是東漢王朝建立的基礎,因此幾乎不受限制地發展壯大。豪強地主逐漸轉化為割據勢力,成為瓦解東漢王朝統治的力量。p24-2史學巨匠司馬遷的個人品質突出,他的家庭熏陶、個人勤奮的品質、秉筆直書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成就了史學巨著《史記》。霍去病壯懷徼烈,雖然他英年早逝,但他北伐匈奴的偉大功績、守衛國家的愛國精神永遠被世人銘記。張騫“雷空西域”、蘇武絕不“屈節辱命”、馬援“馬革裹尸”的價值取向和行為選擇,都是建立在對國家高度的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基礎之上。p28-1江南自然條件優越,具備良好的開發基礎(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濕潤、土地廣闊等,參看《學思之窗》):長期以來基本處于和平環境,沒有爆發像北方那樣大規模和長時間的戰亂;北方大批人口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充實了勞動力資源。p28-2本條材料反映的是南朝劉宋前期南方經濟發展狀況。這段時間,歷史上稱為“元嘉之治”,是南朝的鼎盛時期。材料中提到了錢塘江下游平原、長江下游平原、長江中游平原幾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情況,涉及農業、漁業、副業、手工業等生產領域。p31-1本題是開放性的,沒有固定答案。從廣義上講,先秦華夏族融匯周邊少數民族成分的史實亦可納人其中,但從漢代開始的材料就足夠了。查找資料時可注意區分不同情況:①少數民族的姓氏與漢姓重合或近似,逐漸混淆于漢姓(如粟特人“昭武九姓”中的安、史、石、曹、康、何、米諸姓氏);②漢族王朝對少數民族賜姓,或少數民族人居漢族王朝統治之下主動改用漢姓;3少數民族在少數民族王朝統治期間逐漸改用漢姓;④少數民族在少數民族王朝滅亡后改用漢姓。P31-2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民族交融政策,主要是推動統治民族鮮卑族漢化。無論就當時還是長遠的角度而言,這都具有明顯的積極意義:大大緩解了鮮卑族與漢族之間的民族矛盾,順應了十六國以來北方民族交融的歷史趨勢,為全國重歸統一創造了條件,也為以后隋唐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基礎。但是,改革中某些具體措施在當時激化了鮮卑等少數民族的內部矛盾,一部分在改革中利益受到損害的少數民族軍人(以鮮卑等少數民族為主,但也包括鮮卑化的漢人)對北魏朝廷產生了離心傾向。這種離心傾向與政治腐敗和其他社會矛盾相結合,終于引發了大規模的動亂,導致了北魏的滅亡。在隨后建立的東魏-北齊、西魏-北周王朝,民族交融趨勢也因而出現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逆轉。東魏-北齊王朝的民族政策,較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倒退尤為明顯。然而從長時段來看,這些逆轉或倒退終究是短暫的,并未從根本上影響民族交融的大趨勢。p32隋煬帝早年率軍消滅陳朝,完成了中國的統一。他開鑿大運河,也是在為國家消除分裂隱患,促進南北經濟交流以及運河沿岸城市發展。但是他大興土木,窮奢極欲,窮兵致武,超過了社會的承受極限,引發了大規模起義。從這方面講,隋煬帝又是個不折不扣的暴君。當然,評價隋煬帝時還要考慮到儒家修史者的評價標準。p35從歷史大勢上說,經歷了魏晉南北朝三個多世紀的動亂,人心思定,百姓需要穩定的生產生活環境。從唐朝統治者來說,政治上,注意改革吏治,選賢任能,從諫如流;經濟上,發展生產,規范賦稅徭役;軍事上,實行府兵制,對外用兵有節制;文化上,大興文治,興學重教;民族關系上,采取較為平等的民族政策,實現了邊境地區的統一和安定,民族間交往密切。p37-1一般朝代多是亡于王朝末期資源調配能力(財政能力)的枯竭,隋朝國庫充盈,但是隋煬帝窮奢極欲、大土土木、濫用民力、窮兵贖武超過了社會承受力上限,引發大起義,導致了隋王朝的滅亡。p37-2哥舒翰,唐玄宗時期名將,突騎施(西突厥別部)首領哥舒部落人,多次大敗唐朝勁敵吐蕃,戰功赫赫,進封西平郡王,安史之亂中被安祿山俘虜,后遭殺害。高仙芝,唐玄宗時期名將,高句麗人。姿容俊美,善于騎射,驍勇果敢。幼時隨父入唐;20歲時被授予將軍。擊敗吐蕃;取小勃律;征服撒馬爾罕和塔什干,滅石國。官至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封密云郡公。安祿山叛亂時,高仙芝以副統帥之職出征討逆,前線失利,退守潼關,為監軍宦官邊令誠誣陷殺害。李光弼,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將。參與平定安史之亂,在嘉山之戰、太原之役中大破叛軍。安史之亂平定后,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獲賜鐵券,名藏太廟,繪像凌煙閣。p39科舉制度是維護國家統一和鞏固中央集權的制度保障,在程序上給所有考生提供了公平競爭的機會,形成了相當大的社會階層流動;以才學為依據,保證了政府官員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但是,科舉選拔標準單一,壓抑個性;用儒學作為考試內容,忽視科技;片面應試嚴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不能與時俱進。p40漢到唐前期,賦稅制度是以人丁為征稅之本,而以人丁為征稅之本的前提條件是納稅人必須有相應的土地、資產。然而,隨著土地兼并的加劇,特別是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的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大批農民喪失土地淪為地主的佃戶,唐朝政府控制的農戶越來越少,賦稅來源逐步枯竭,以均田制為基礎、以人丁為本的租庸調制已經無法實行,嚴重影響了國家的財政收人。兩稅法擴大了稅源,簡化了手續,增加了財政收入,挽救了唐朝中期以后的經濟危機,穩定了唐朝政權的統治。更重要的是,它為賦稅制度確立了一個新的合理的征收標準。從此以后,征稅標準開始從人丁轉移到土地、資產。p41-1利:分夏秋兩次征稅,明確納稅時間;擴大納稅主體,擴大了納稅面,確保了封建王朝的稅收,解決了唐朝政府財政危機;明確各階層稅率,推進稅收公平,兩稅法是以財產征稅,不再以丁戶來征稅,照顧了人民的負擔能力,體現了合理負擔原則,符合社會發展趨勢;兩稅法實施后,中央財政實力得到加強,起到了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戶稅納錢,地稅交實物,適應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加速了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否定了以“人丁”為基礎的賦役制度,開創了我國封建歷史上以土地和財產為基本計稅依據的先例。弊:稅外加征,稅外又出臺許多苛雜,人民負擔逐漸加強;配賦不均,兩稅法以大歷十四年的墾田數為準,各州各道按照所掌握的舊有數額進行攤派,但由于戰亂,田畝數量變化很大,而當時仍然以舊額攤派賦稅,顯然是不合理的;折錢納稅,使得人們的負擔隨幣值的波動而波動,負擔不穩定;兩稅法按照資產計稅,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資產難以估算。p41-2特點:①禮法并用、高度融合。自西漢以來,統治者不斷積累治國經驗,在總結法家“法治”“重刑”思想的基礎上,重點吸收儒家懷柔策略,使法律制度不斷儒家化。經過幾百年的努力,至唐律“一準乎禮”,以儒家的禮為法律取舍的唯一標準,真正實現了禮與法的高度統一和有機融合,有效地維護了唐朝的統治。②科條簡要,寬簡適中。唐律繼承魏晉以來法律條文力求簡約的立法原則,自制定《貞觀律》時起,“凡削繁去蠹變重為輕者,不可勝紀”,形成了科條簡要、寬簡適中的立法特點,立法水平和技術都空前提高。③酌量古今、用刑持平。唐律規定的刑罰(即法定刑)都是最為寬平的。人謂唐律“得古今之平”,并非溢美之辭。不僅死刑執行方式比較文明,而且適用于死刑的條款也大為減少,笞杖徒流刑罰的適用也相對較輕。④語言精練明確,立法技術高超。唐律雖然僅有502條,但它法律內容豐富,法律邏輯嚴密,語言精練明確,立法技術高超,不僅基本能調整當時各種紛繁復雜的社會關系,而且許多原則、標準比較周密,可操作性強。如自首、化外人有犯、類推等原則的確立,公罪與私罪、故意與過失等概念的明確,各種量刑標準的規定等。地位與影響:①承前啟后。唐律是中國古代成文法典的杰出楷模,在中國法制史上具有繼往開來、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它承襲秦漢以來的立法成果,吸取魏晉北朝的律學成就,表現出高度的成熟完備性。唐律作為古代立法的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為后世宋元明清各代立法提供了優秀的參照藍本。②澤被鄰邦。唐律作為中華法系的典型代表,不僅直接影響了本國,而且還超越國界,對東亞各國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如朝鮮《高麗律》的篇章內容·取法于唐律,日本《大寶律令》也以唐律為藍本,越南李太宗時期的《刑書》也大都參用唐律。可見,唐律在亞洲法制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p44經濟的發展與繁榮,為文藝成就達到高峰提供了物質基礎。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經濟繼續發展,江南經濟得到開發。隋唐時期,大運河溝通南北,社會經濟繁榮。選官制的發展與官僚政治的成熟,為文藝成就達到高峰提供了人才基礎。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舉制,促進了官僚政治的發展成熟,官僚成為了文學藝術創作的最主要的人才群體,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安定的社會環境,為文藝成就達到高峰提供了社會條件。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相對安定,隋唐統一后政治穩定,帶來了全國的社會安定。民族交融及開放包容的外交政策,為文藝成就達到高峰提供了多元的文化基因。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印度、中亞文化傳入,深刻影響了中國文化,在文藝領域以繪畫和雕塑較為顯著。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交融及隋唐時期開明的民族政策,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內容。p45賈思勰這段話反應了其重農抑商、農本商末的思想。重農抑商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經濟指導思想,其主張是重視農業、以農為本,限制工商業的發展。中國封建社會采取這種政策,歸根結底是由其經濟基礎決定的。封建國家的經濟基礎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這種經濟的主要部門是農業。統治者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也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穩定社會。賈思勰生活在北魏時期。在北魏之前,我國北方處于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之后鮮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權并逐步統一了北方地區,社會秩序由此逐漸穩定,社會經濟也隨之從屢遭破壞的蕭條景象中逐漸恢復過來,得到發展。北魏孝文帝在社會經濟方面實施均田制等一系列改革,更是刺激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進步。盡管如此,當時的農業生產還沒有達到很高的水平,有待于進一步發展。賈思勰認為農業水平的高低關系到國家是否富強,于是他撰寫農書。同時統治者的勵精圖治,農業生產的蒸蒸日上,也為賈思勰撰寫農書提供了便利的條件。p46文字方面:日本文字的創制受到了漢字的影響,漢字在朝鮮廣泛使用。思想與宗教方面:佛教經過中國傳入朝鮮和日本,中國的儒學也傳入朝鮮、日本,產生深遠的影響。社會與習俗方面:飲茶與圍棋在隋唐時期由中國傳人朝鮮和日本。朝鮮貴族寬衣博帶的服飾和婦女的發式多是模仿南朝,日本的和服深受唐朝影響。城市與建筑方面:新羅都城平壤,日本飛鳥、奈良時代的都城藤原京、平城京都是模仿隋唐的長安、洛陽建造起來的;日本寺院建筑也往往仿唐,如奈良法隆寺、唐招提寺,是由鑒真大師及其弟子依據唐朝寺院的風格式樣建造的。科技方面:造紙術、印刷術傳入朝鮮,漏刻、測影等儀器,印刷、水車制造、瓷器燒制、銅鏡鑄造等技術,均在唐朝傳入日本;在農業上,中國茶種傳入日本。制度方面:日本仿照隋唐的均田制和租庸調制,頒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調制。p47-1服飾:唐中宗之時,中亞粟特人的男裝,被改造為唐朝婦女的時髦服裝。樂舞:唐朝流行的胡旋舞受西域和周邊鄰國的影響;龜茲樂在唐朝廣泛流行,李頎在《聽安萬善吹觱篥歌》詩中寫道:“南山截竹為蹙策,此樂本自龜茲出。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書法繪畫:受傳自印度的佛教影響,佛教經典成為書法的內容,佛像畫是唐人繪畫的重要題材;來自中亞于闐國的畫家尉遲乙僧活躍在初唐畫壇。工藝美術:金銀玉石器的形制和紋樣多吸收印度、中亞和西亞地區的樣式。p47-2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及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記錄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因而被譽為“詩史”,杜詩作為文學史料,可以證史、補史。p51有人認為北宋“以錢財換和平”的做法是屈辱而不可取的,這種觀點并非完全沒有道理。也有人認為,遼和西夏軍事力量較強,而北宋軍事“積弱”,因此“以錢財換和平”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宋面臨的困境。和議簽訂后,北宋在政治上并不屈辱,而經濟損失有限。南宋李燾在《續資治通鑒長編》中指出,“雖每歲贈遺,較于用兵之費,不及百分之一”。這樣來看,“以錢財換和平”也有可取之處。p52題目已經告訴學生“上述言論出自變法反對派之口,或有夸大之處”。材料中的極端化表述“無一人得襲故而守常者”“無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也顯示出了夸張色彩。但結合教科書正文所說“變法涉及農業、商業、軍事、科舉、教育等諸多領域”,可以推斷材料中的內容并非憑空臆造、無中生有。p53-1兩段材料批評的焦點是宋初加強中央集權措施在執行中矯枉過正,并且積重難返。第一段主要批評制度束縛了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第二段主要批評過度崇文抑武(與唐朝后期相比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導致軍備廢弛,國勢積弱。應當注意,材料并沒有否認宋初措施的積極因素(“皆先有法以待之”“是法之密也”“雖能自安”)。p53-2可從王安石變法諸項措施中選擇一項(如青苗法、募役法、均輸法、保甲法、科舉改革等),查找相關史學論著,看看分歧何在。如有條件,再適當查閱一些相關史料。p54第一段材料概括了南、北面官制度,總結其特點為“因俗而治”。第二段材料則從官員服飾的角度反映了“因俗而治”特征。p57元朝行省制度對后世的影響,在今天也能明顯看出來。首先,元朝行省的名稱有一些今天還在使用,或對今天的省名有影響;其次,今天一些省的轄區直接淵源于元朝行省,還有一些省的轄區是以元朝行省為基礎分割而成的。p59-1本段材料主要講元朝的情況,但所提問題不限于元朝,而是包括其他少數民族政權在內。可從以下角度考慮:少數民族政權入主中原之后,為什么需要采用“漢法” 在這方面會遇到怎樣的困難 各少數民族政權采用“漢法”有無程度和速度的差異 差異原因何在 p59-2馬可·波羅來華一事出自《馬可·波羅行紀》一書記載,但缺乏其他材料特別是中文史料的直接印證。《.馬可·波羅行紀》的內容,又頗多夸張、遺漏、疏誤之處。因此關于馬可·波羅來華是否屬實,在國際學術界存在一定爭議,但大多數學者相信此事的真實性。從時代背景來說,元朝與歐洲的直接人員往來例_證甚多,馬可·波羅來華并非孤立事件。具體可以關注:①蒙古汗國統治時期教皇和法國國王先后遣使出使蒙古;②忽必烈在位時大都畏兀兒人列班·掃馬訪問歐洲;③元朝中期,羅馬教廷派遣大主教到元朝傳教;④元朝后期,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來華;⑤元朝后期派遣使團訪問羅馬教廷,教皇向元順帝饋贈禮物。p63制度通常都具有兩重性,有利有弊,南北分卷制度也不例外。從南方考生的角度看,南北分卷制度不是完全公平;但站在統一國家全局的角度考慮,該制度的實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p64陳邦瞻對宋朝的歷史地位十分重視,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第三階段的開端,該階段直到明朝尚未結束,明朝的制度、習俗、觀念各方面都深受宋朝影響。p65-1唐朝科舉制在公平性方面尚有明顯欠缺,考生的個人背景可能對考試結果產生影響。宋朝科舉制則力圖杜絕這種影響,保證單純憑試卷決定成績。這方面的變化,與門第觀念淡化、社會流動加強的歷史線索互為因果,存在密切聯系。p65-2宋朝紙幣還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主要表現是:①作為輔幣,與銅錢兼用;②使用有期限限制,稱為“界”;③有區域限制。元朝紙幣制度更加成熟,表現為:①不用銅錢,紙幣是單一流通的貨幣;②使用無期限限制;③無區域限制,全國通用。關于影響,積極方面是推動了商品經濟發展,消極方面是容易引發通貨膨脹,造成財政危機。p66“存天理,滅人欲”這一提法,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方面,它反映了一種對人高標準、嚴要求的修養理念,要求人擯棄過度欲望,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體現出準宗教的道德自律精神,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另一方面,它具有禁錮合理欲望、扼殺人性的潛在可能,極易成為統治者束縛被統治者的精神工具,因此歷來受到進步思想家的批判。p67元朝中期開科舉時,考試內容有兩種選擇:一是考文學(詩賦),二是考儒家經書。蒙古統治者對漢族文學創作不完全理解,認為沒有實際用處,而對儒家經書鞏固社會倫理道德秩序的作用比較贊賞。程朱理學作為宋朝新儒的主流,重視發揮儒家思想在鞏固社會倫理道德秩序和樹立社會基本價值觀方面的作用,因而順理成章地被確定為考試答題標準。p70-1通過各條材料對“理”的解釋,可以體會到程朱理學宇宙觀、人生觀相結合的特點。一方面“理”具有本體地位,相當于“天道”;另一方面“理”又無處不在,不僅存在于自然界萬事萬物之中,也體現于社會人際關系當中,也就是儒家倫理道德秩序。這樣,就將儒家綱常倫理提高到本體地位,為專制統治提供了哲學論據。這也就是程朱理學在當時受到官方尊崇的主要原因。p71-2宋朝史學成就可以歸納為幾個主要方面。①《資治通鑒》及相關著作。“相關著作”主要是指根據《資治通鑒》改編的《通鑒紀事本末》和《資治通鑒綱目》。②本朝史的編纂。代表作為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和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③方志的編修,包括全國總志和各地地方志。這幾個方面對以后朝代的史學都有深遠影響。p73鄭和下西洋的積極作用和歷史意義非常突出,但與許多正面歷史事件一樣,存在著局限性。簡而言之,就是它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經濟目的,成本明顯高于收益,難以長期持續。p75作為漢族降官,寧完我認為,當時后金在制度建設方面存在盲目照搬明朝行政法典《大明會典》的傾向。他指出:《大明會典》固然值得學習,但書中內容在明朝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過多次修改,況且明朝的國情與后金又有差別,所以將其奉為金科玉律盲目照搬是不對的。應注意材料中“全照他行不得”一句,不能完全按照現代漢語的意義去理解,其實際意思是“全照他行”并不可取。p76-1以一般人的眼光來看,都會覺得明太祖所闡述廢除宰相的理由并不充分,近乎強詞奪理。他把秦朝速亡的原因歸咎于設置丞相,而且以“多有小人,專權亂政”將宰相制度粗暴否定,對于宰相的積極作用僅以“雖有賢相”一語輕輕帶過,這都是難以服人的。黃宗羲對廢宰相之舉的批評則是有理有據。他首先強調“天下不能一人而治”的基本道理;其次肯定了宰相作為官僚機構首長對皇權的制衡作用;最后指出,由于皇位世襲,皇帝治國的素質要求高。p76-2通過閱讀和分析,應當了解八股文寫作是一種標準化程度比較高的作文形式,需要較強的邏輯和文字表達能力,同時也具有束縛和禁錮思想的特征。p78奏折制度的實質是官員與皇帝單線聯系,這種做法在以前的朝代也出現過,但并不普遍。通過這樣的單線聯系,清朝皇帝能夠做到多渠道地了解下情,使不同等級、不同部門的官員進行復雜而秘密的互相監督,自己則從中充分施展權術,或進行“私人”感情籠絡,或挑撥離間令臣下互相猜疑,由此大大強化了對官僚機構的控制。p80元朝疆域遼闊,但明朝的疆域又有明顯收縮,對東北、西藏等邊疆地區的控制比較薄弱。這種情況到了清朝才又改變,不僅版圖有所開拓,而且在邊疆地區因地制宜地形成了比較穩定的統治。p82-1清朝中葉,全球化的進程早已開始,時人對外部世界有所了解,但由于傳統思維定勢的巨大影響,國家的對外政策仍與歷史上對付“四夷”的策略并無二致。乾隆、嘉慶皇帝的兩封敕諭就比較明顯地反映出了這一點。他們仍用老眼光看待新的對手,預示中國在適應國際環境方面還要經歷艱難的歷程。p82-2明朝前期賦役制度十分復雜,特別是役的名目繁多。“一條鞭法”將役折算為“役銀”,與田賦(亦折算為銀兩)合并征收,歸并了原來復雜的賦役名目,征收手續簡便。但在役銀折算和攤派方式上,仍兼顧丁、田兩方面因素。清朝的改革,就是先將役銀中按丁攤派的部分固定下來,然后再將其按田分攤,這樣只考慮田的因素就可以了。這一系列改革使得基層農民的負擔有所減輕,分派也更加合理,表明國家對百姓的人身控制逐步削弱,具有積極意義。p86文學創作往往是現實的鏡子。從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婦女經常成為小說的主人公,是當時社會諸多方面發生變化的反映。p87在合作翻譯《幾何原本》的過程中,徐光啟學習到了西方數學嚴密的邏輯推理方法,也深切體會到幾何學在自然科學體系中的基礎作用。他正是從這一方面對《幾何原本》表示了高度推崇。p88-1“良知”是王守仁思想的核心概念,實際上是“天理”的另一種表述形式。南宋陸九淵主張“心即理”,王守仁在其基礎上提出“良知”概念。他將“良知”解釋為人最基本的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與程朱理學強調“天理”要通過知識和閱歷的積累逐步體驗不同,陸王心學認為“天理”(即“良知”)只能通過心靈感悟獲得,更加重視感性自然和直覺經驗。因此在有的地方,王守仁又說“良知”就是“本來面目”。他的一些弟子,還有李贄等激進思想家,不斷發揮“良知”的主觀性,甚至提出“童心”的新概念,從而大大發展了心學的思想解放和平等、叛逆傾向,以至于對儒家經典和傳統倫理道德秩序多所否定。這樣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與明朝后期商品經濟發展、社會風氣變化的趨勢相適應,影響十分巨大。p88-2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的“中學西漸”主要包括以下環節:①儒家經典“四書五經”的翻譯和西傳,以及歐洲啟蒙思想家從儒家經典中汲取思想資料的情況;②傳教士對中國歷史概況和文化特征的介紹;③中國器物和藝術品在歐洲的傳播,以及歐洲社會一度出現“中國熱”的狀況。p91中國已經落后于世界潮流,世界主要殖民主義國家都把侵略矛頭指向了中國。p93侵略是非正義的,抵抗侵略是正義的。p94-1清政府拒絕全面修約是符合條約規定的,是合理的。p97洋務新政的目的在于“自強”“求富”。這段史料主要表現出洋務派“自強”的愿望。p98日本備戰充分,中國國力不如日本,在戰略指揮上也有錯誤。p100列強侵略中國是要剝削、壓迫中國,是要把中國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p101上網查找資料,或者查閱中國近代經濟史相關圖書,了解中國近代工人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產生的歷史,了解中國工人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都是中國近代新產生的階級。在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是同時產生的。在近代中國,工人階級的產生早于民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生存條件很艱難,決定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p103這段史料說明,“百日維新”所涉及的變法內容,盡管反映了時代的要求,但其本身是在“中體西用”的框架下謀劃的,強調傳統的“義理之學”是不可動搖之根本,對于“西學”只是考慮接受“切于時務者”。這表明維新運動受到種種限制,尤其難以在根本問題上進行變革,故顯示出一定的局限性。p105根據課文內容作答即可,分析不平等條約在經濟上、政治上對中國造成的危害。p106-1這是嚴復《論世變之亟》開篇的一段話。他首先指出:“觀今日之世變,蓋自秦以來未有若斯之亟也。”這也是晚清普遍流行的一種說法——“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意味著經歷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晚清士人普遍受到劇烈的沖擊。關鍵在于,如何理解這樣的“變”。嚴復點出其中之關鍵:“夫世之變也,莫知其所由然,強而名之曰運會。”他強調“變”是潮流所趨,并且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運會既成,雖圣人無所為力,蓋圣人亦運會中之一物”。嚴復是當時中國最了解西方的思想家之一,立足于中西比較思考問題,是其最獨特的地方。根據學生的情況,教師在講課時還可結合嚴復同時期發表的《原強》《救亡決論》《辟韓》等加以分析。以嚴復的這段文字作為《問題探究》,也是因為課文篇幅有限,敘述戊戌維新運動時,難以提及嚴復。教師可結合《問題探究》,向學生介紹嚴復其人,尤其是他所從事的翻譯工作對近代中國產生的重要影響。p106-2圍繞“東南互保”事件,已有很多研究成果。教師可引導學生選擇一二進行閱讀,了解《東南保護約款》《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等文本的具體內容,以及這些文本形成過程中各方所表達的立場。以此作為《學習拓展》,是希望學生能結合該事件,把握中國所陷入的深層危機,了解各地方督撫與中央政府背道而馳。一方面,清政府已逐漸喪失對一些地方大員的控制;另一方面,地方與中央的矛盾也日漸尖銳。p109孫中山將其革命主張概括為解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問題,也確立了民族獨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三大目標。這確實是當時的中國亟待解決的問題,反映了時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著當時最進步的思想,具有積極意義。不過,這段史料也說明,孫中山這時所闡述的三民主義明顯有所偏重,認為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殆不可以須臾緩”,而民生主p112-1根據課文內容作答即可。歷史意義方面,可重點思考從君主專制制度到共和政體的轉折;歷史局限方面,可緊扣革命的組織者進行思考。課文中特別指明“缺乏一個能夠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能夠發動大多數民眾,以及組織嚴密的革命政黨的領導,這些是辛亥革命的歷史局限”。這實際提示了思考的角度。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系后續的歷史,尤其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以及國民黨的改組等作答。p112-2孫中山之成為革命者經歷了一個過程。最初,他也希望通過改良的辦法改變中國的面貌。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后,孫中山逐漸認識到,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國家。于是,1894年11月他在檀香山組織興中會,走上了革命之路。同時,孫中山還逐漸認清這場革命的實質就是推翻清王朝,創建一個新的政府代替舊政府。p112-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不僅明確規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而且還通過立法程序,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政權的組織形式。圍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已有很多研究成果,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這一文獻,同時選擇一兩部相關論著指導學生學習,了解專家學者是如何評價《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如陳旭麓《“揖美追歐,舊邦新造”——辛亥革命與王朝時代的終結》(《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1年第1期)一文就指出:“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以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可以說是‘揖美追歐’的結果,也是五四以前80年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幾代人的奮斗而取得的最富深遠意義的結果,是中國近代民主政治實踐的一塊里程碑。”p115根據課文內容作答即可。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這則通電中,緊接著“顧吾國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這句話后,還有這樣一句:“雖號稱護法之省,亦莫肯俯首于法律及民意之下。”此外,這段歷史一般被稱為孫中山領導的以擁護國會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標志的“護法運動”。p116這段材料說明,戰前和戰后注冊公司數和資本總額發生了很大變化,涉及的行業眾多,尤以紡織業和面粉業這兩個關系民眾衣食的行業發展得最快,可見中國民族工業得到發展。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對當時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原因進行分析。p118-1梁啟超的《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是在袁世凱復辟帝制的背景下發表的。尤為特別的是,中華民國成立以來,梁啟超一直支持袁世凱,反對革命黨人的主張,還曾先后擔任司法總長和幣制局總裁。此時發表明確反對稱帝的文章,也表明梁啟超與袁世凱政治上的決裂。結合材料提供的信息,還可以注意到,該文明確表達了反對變更共和政體的觀點,指明“不忍于共和之敝,而欲以君主專制代之,謂為良圖,實所未解”;重點說明此時變更國體,“其為君主專制,自無待言”。p118-2對于新文化運動,限于篇幅,無法有更多的展示。教師可引導學生讀一兩篇《新青年》刊登的文章,尤其可關注這期間發生的“新舊之爭”,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新文化運動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如圍繞“文學改良”,除查找課文中提到的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之外,還可以讓學生閱讀陳獨秀發表的《文學革命論》。p121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對五四運動的偉大意義及其時代價值有新的闡述:其一,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其二,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行動激發了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偉大覺醒;其三,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搏擊培育了永久奮斗的偉大傳統。這是五四運動偉大意義和時代價值的集中體現。p122“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消滅資本家私有制”,表明中國共產黨從一開始就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確定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并且強調要以革命的手段實現這個目標。這樣,就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無產階級政黨屬性。p123根據課文內容作答即可。可歸納出這樣的意思:中國革命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中國人民有了強大的凝聚力量,中國命運有了光明的發展前景。p125-1蔡和森批評了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強調“馬克思主義的骨髓在綜合革命說與進化說”,并進一步揭示出馬克思主義在學理上的體現,即文章中闡述的,“在歷史上發明他的唯物史觀;在經濟上發明他的資本論;在政治上發明他的階級戰爭說”,“三者一以貫之,遂咸為革命的馬克思主義”。由這幾個方面我們也能理解蔡和森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原因。p125-2把握該事件發生的時間節點:這是在北伐推進到長江流域時發生的事,國民政府也遷都到了武漢。尤其要重視這是中國工人運動蓬勃發展的產物,當時正在召開的湖北省第一次工會代表大會發出要求收回漢口英租界的通電,在漢口還舉行了30多萬市民參加的反英示威大會和游行。在武漢政府支持下,中國人民先后收回了漢口、九江租界。可結合租界的產生思考該事件的意義。這是中國人民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奪回租界,是鴉片戰爭以后中國人民反帝斗爭取得的重大勝利。p126國民革命時期的“北伐”以反帝反封建為宗旨,“北伐”的對象是實行反動統治的北洋軍閥,組織基礎是國共合作,是一場國內革命戰爭;南京國民政府的“北伐”,在國共合作已破裂的情形下進行,組織基礎是不同利益集團的軍閥,雖仍有打倒北洋舊軍閥的目的,但與革命的初衷背道而馳,是一場爭奪地盤和統治權力的戰爭,實現了全國形式上的統一。p129根據地沒收地主土地,無償分配給農民,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使其更加擁護中國共產黨,堅定發展生產、支持革命的信念,有利于根據地的發展和壯大。p131-1長征精神的內涵包括:①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②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③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④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⑤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長征精神的意義:代表著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范,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p131-2南京國民政府只是在形式上統一中國。各地還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實力派軍閥,與中央分庭抗禮;同時,還存在著中共建立的農村革命根據地及中華蘇維埃政權。p135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多方力量和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起決定作用的主要有:一是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是民心所向和歷史大勢,這不僅是救國的需要,也是民族生存和振興的需要;二是中共正確運用了統一戰線政策和靈活的策略,努力聯合國民政府共同抗日;三是當事各方以民族大義為重的強烈愛國情懷;四是國際上與中國關系密切的大國,擔心日本強占中國將使自己喪失在中國的有利位置,極力謀求和平解決。p136從背景上看,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開始的標志。面對民族危機,各民主黨派和愛國人士,從國家利益出發,熱烈擁護國共合作,積極參加抗戰。其具體主張可以分兩類,第一條、第二條和第八條,主要表達了用各種手段團結一切力量進行抗日;第七條表達了對于戰爭期間勞苦民眾的關注。這些主張均表現出鮮明的愛國和反帝反封建的立場。這些主張與張學良、楊虎城的八項抗戰主張類似,表現了各黨派求同存異、團結抗戰的民族凝聚力。p138-1首先,面對深重的民族危機,中華民族逐漸覺醒,全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日趨高漲,“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已成為全國人民的普遍要求,這是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的客觀基礎;其次,中國共產黨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進行了不懈努力,特別是作出了巨大的讓步;再次,西安事變激化了英美與日本的矛盾,迫使蔣介石的政策發生轉變;最后,國內國際的支持,包括中間力量的推動也是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重要因素。p138-2國際聯盟是1920年成立,由英、法等國主導的國際組織,旨在協調國際關系,平息各國糾紛。九一八事變發生的第二天,中國駐國聯代表就通報了情況,并要求國聯主持公道,促使日本撤兵。國聯通過決議,派出由英國前駐印總督李頓任團長,包括美、法、德、意代表各一名的代表團前往中國東北進行調查。1933年,國聯大會正式通過《國際聯合會調查團報告書》。報告書既指出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計劃性和占領中國東北的非法性以及東北偽政權的傀儡性,承認中國在東北的主權,但同時又承認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特殊”地位和權益;關于中國東北問題的解決,它既反對恢復到九一八以前的狀態,也否認維持偽滿洲國的現狀,進而提出“中國內部改造需要國際性的合作”主張。國民政府無條件接受報告書,日本則予以拒絕,甚至還退出了國聯。國聯解決中日問題的努力失敗。這份報告看似“公正”,實際上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助長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它企圖改變日本獨占的現狀,以維護列強在中國東北的利益,是英、法等西方大國實行綏靖政策的大暴露。p142在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下,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覺醒,為了“筑成堅固的抗日的陣線”,廣大青年懷著對革命的向往,聚集到延安。“士兵瞄準了槍口”“準備和敵人搏斗”表達“對敵人的仇恨”;“堅固的陣線”“無數的人”表達對團結抗戰的堅定決心;“萬古流芳”“在歷史上燦爛輝煌”表達對抗戰必勝的信念。p143在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中國戰場長期牽制和抗擊日本的主要兵力,對侵略者的覆滅起了決定性作用。第一階段,從九一八事變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戰場是東方反法西斯戰爭的唯一戰場。第二階段,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到日本投降,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拖住了日本百余萬大軍,有力支援了其他盟國。中國軍隊協助和配合盟軍作戰,積極倡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實際參與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謀劃和指揮。中國軍隊直接入緬作戰,打通中印公路,沉重打擊了侵緬日軍,有力支援了盟軍對日作戰及東南亞人民的抗日斗爭。p146-1依據《施政綱領》進行民主政權建設;民主政權的性質是統一戰線的政權,特點是“把抗日戰爭與民主制度結合起來”;抗日根據地政府除了發動、組織、領導抗日戰爭,還肩負起在根據地內實施民主政治的職能;抗日根據地的立法機關是陜甘寧邊區參議會;在政權建設上規定實行“三三制”原則,即共產黨員占三分之一,非黨的左派進步人士占三分之一,中間派占三分之一。p146-2東京審判是戰后以反法西斯同盟國為代表的國際社會,對日本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罪行的一次總清算。遠東軍事法庭經過兩年半漫長的審訊,共開庭818次,審訊記錄達4.8萬多頁。通過審判,法庭查明并揭露了大量的日本軍國主義預謀、策劃和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的事實,以及在戰爭中犯下的累累罪行,認定了戰爭的責任,懲辦了一批罪大惡極的侵略戰爭主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判決是客觀的、公正的,具有極大的國際權威性,也體現了國際正義和人類的尊嚴。但是整個審判“虎頭蛇尾”,明顯的缺憾主要表現為沒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戰爭責任;沒有起訴進行細菌戰的日本戰犯;沒有追究更多甲級戰犯以及日軍使用生化武器的戰爭責任等。這為戰后日本政治埋下隱患,為日本右翼勢力至今否認侵略罪行、政府不愿認真反省戰.爭責任,埋下了禍根。P148材料反映了中國民主黨派對于中國命運和前途的思考。民主黨派的建國主張是從民主自由的理念出發,呼吁建立一個“自由自主的國家”。這既體現了當時國民向往和平民主的心聲和努力,也揭示出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是民心所向。“自由自主的國家”和中國共產黨以和平、民主、團結為號召要建立的新民主主義國家是相呼應的;“非先實行民主決無從實現統一”,針對的是國民黨一黨專政、堅持獨裁內戰的方針。P149國統區經濟崩潰和人民民主運動高漲的根本原因在于,國民黨反動派為了進行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在國統區進行經濟掠奪、政治獨裁。一方面,國民黨為解決因發動內戰而產生的嚴重財政困難,在城市征收苛捐雜稅,濫發紙幣,在農村征糧加租,抓丁拉夫。這一切導致的惡果是物價飛漲、民族工商業破產、工人失業、農民流亡、耕地荒廢,人民掙扎在饑餓和死亡線上。另一方面,為了維護專制獨裁統治,國民黨對廣大愛國學生、工人、市民及其他階層人民群眾要求停止內戰、反對迫害的民主運動進行殘酷鎮壓,盡失人心。P153-1時機:1948年春,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發展,解放區的土地改革順利進行,解放軍收復延安。而國民黨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已陷入全面危機,尤其是制憲國大和偽憲法的出籠,使國民黨愈加孤立。各民主黨派和廣大無黨派人士日益傾向于支持人民革命。中國共產黨適時提出“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意義:口號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將“成立民主聯合政府”作為目標,中共領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標志著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民主聯合政府的政治條件已經成熟。P153-2一是從民主黨派成立的時間看,它們都是在民主革命時期形成的。二是從其宗旨看,盡管各民主黨派的政綱不盡相同,但都主張愛國、反對賣國,主張民主、反對獨裁,這些方面同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基本一致。三是抗日戰爭期間,它們擁護國共合作,團結抗戰;解放戰爭期間,它們反對國民黨專制獨裁,在維護和平、反對內戰的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P157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是反帝反封建。反封建不僅僅是指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同時也包括摧毀封建統治根基。土地改革具有上述雙重意義。把土地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是摧毀封建剝削制度的基礎;消滅地主階級,則是推翻封建專制制度的政治力量。實現“耕者有其田”,農民在經濟上、政治上翻了身,成為國家的主人,為結成工農聯盟創造了條件。工農聯盟的建立,從根本上鞏固了人民民主政權。P159改善和發展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尤其是鄰近的民族獨立國家的關系,是新中國外交的重要方面。當時,周邊一些比較弱小的國家對新中國抱有恐懼和疑慮心理。為消除這些國家對新中國的誤解,需要制定適合于同這一類國家交往的新方針。在此背景下,新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用四個“互”字、一個“共”字言簡意賅地概括出新型國家關系的總體特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在日內瓦會議關于印支問題的談判進入關鍵階段時公之于世的,因而格外引人注目并迅即引起重大國際反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雖然首先是為處理與亞洲獨立國家的關系而提出的,但中國領導人很快將它作為處理一般國際關系的準則。1956年,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指出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更應該建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上。這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不僅被用于處理與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關系,也被用于處理同社會主義各國的關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首先,它是新中國沖破美國的孤立和遏制政策,在國際舞臺上開展活動,擴大對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其次,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截然對立的時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主張世界各國在相處中互相監督,實行對等的約束和自我約束,具有法律性和道義性。最后,它不僅包含了處理國家間政治關系的原則,同時也包含了處理國家間經濟關系的內容。這些特點賦予它恒久的生命力。從那時起,經過60多年的實踐檢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僅成為我國對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漸被國際社會普遍接受。借助上述歷史背景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這段論述。此外,建議學生結合第29課第三子目“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進行思考。P160歷史發展證明,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如果生產關系落后于生產力發展需要,就要通過革命或改革來改變生產關系,使之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消滅了封建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大進步,但仍不能滿足當時中國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在農業方面,土改后我國農業還是一家一戶的個體經營,多數個體農民缺乏農具和資金,難以解決水利問題和抵御自然災害,難以合理使用耕地和使用先進的農業機械,并且很快就會出現新的貧富分化,無法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分散的個體農民生產率低,在生產、銷售、分工等方面均不能滿足國家工業化的迫切需要。在手工業方面,作為個體經濟的手工業,分散經營,生產規模小,技術落后,勞動生產率低,所以必須通過合作化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使之適應國家工業化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資本主義工商業滿足了國家對一些工業品的需要,吸收工人就業,提供稅收,活躍市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國計民生。但其資本主義的性質又使它存在剝削工人剩余勞動,唯利是圖,與社會主義生產目標相左,抑制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等負面作用和影響。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與國家有計劃按比例的要求不相適應,因而必須對其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所以,只有通過社會主義改造,使生產資料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才能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滿足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建設的需要。p161-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現了人民民主的原則。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這是我國國家制度的核心內容,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提供了根本保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通過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重要標志。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18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除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外,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保證了人民代表大會的廣泛代表性。由于實行真正的民主選舉,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選出代表,使國家權力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與此同時,選舉人對其選出的人民代表、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對本級人民政府組成人員擁有罷免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切實保證人民對國家的管理。按照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立法權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行政權、審判權和檢察權由國家權力機關以立法的形式分別賦予有關機關行使,并對國家權力機關負責;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都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對本級國家權力機關負責,并受其監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決定了國家的其他制度和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根據它產生的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構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權力系統,代表人民管理國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所通過的憲法、法律和決議、任何國家機關、政黨、人民團體和一切企事業單位以及任何個人都必須遵守執行。人民代表大會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國家制定法律和決定重大問題,都必須經過人民代表充分討論和民主決定,這就保證了人民代表大會能夠真正集中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各地區、各民族以及各個階層、各種團體都有一定比例的代表參加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從而使各種社會集團的意見和利益都能在國家權力機關中得到反映。另外,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還可以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限,行使自治權,從而使少數民族的權益得到有效的保障。p161-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紀元。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擔負起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設新生活的重任。隨著近代以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歷史任務的勝利完成,中華民族開始了為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的新任務而奮斗的征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結束了100多年來中華民族遭受帝國主義侵略壓迫的歷史,使中國改變了半殖民地的性質,成為真正具有獨立主權的國家。占當時世界人口總數1/4的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隨著在全國范圍完成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的改革,中國從根本上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中國人民真正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根本改變了舊中國軍閥割據、戰亂頻仍的歷史,形成了國家基本統一,國內各民族、各階級人民空前團結的社會政治局面,使中華民族迎來美好光明的前景。這是中國由衰落走向強盛的歷史轉折點。它為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積貧積弱的面貌,向著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創造了前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具有世界性意義。它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的積極影響。p163-1毛澤東根據當時我國正要全面進入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階段的現實需要,借鑒了蘇聯和東歐各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經驗教訓,同時也考慮到我國1956年前后出現的一些少數人“鬧事”的問題,告誡全黨和全國人民要從社會主義事業能否取得勝利的高度來認識全黨、全國團結的重要性。而能否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又是能否實現團結的重要保證。p163-220世紀60年代初國家對國民經濟進行各項調整,到1963年夏,各項建設事業呈現出明顯的健康發展勢頭。1963年后,根據黨中央部署,再用三年時間繼續調整,作為第二個五年計劃到第三個五年計劃之間的過渡。三年繼續調整期間,我國國民經濟調整工作取得巨大成就。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宣布: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整個國民經濟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到1965年底,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全面完成。國家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使工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市場供應得到改善,財政收支達到平衡,全國物價穩定,市場繁榮。國民經濟調整任務的完成,標志著“大躍進”后經濟上的嚴重困難已經被克服,我國經濟又具備了在新的基礎上健康發展的條件。p166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適應了歷史發展潮流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國人民的自覺選擇。在建設過程比較順利的時候,廣大黨員、人民群眾銳意進取,斗志昂揚。在國內發生嚴重經濟困難和國際上遭到帝國主義嚴密封鎖時,黨及時地把情況告訴人民,公開進行自我批評,努力調整政策、糾正錯誤。正因為如此,盡管出現那么嚴重的困難,人民卻仍然團結在黨的周圍,把戰勝困難、爭取經濟好轉的希望寄托在黨的領導上。這是一個艱苦奮斗的年代,一個奮發圖強的創業年代,一個理想閃光的年代,一個意氣風發、欣欣向榮的年代。這種時代性的社會風尚和思想氛圍,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記。這種精神風貌是我們今天特別應當繼承發揚的民族精神。p167-1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開拓者、領導者。他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他雖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嚴重錯誤,但就他的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于他的錯誤。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他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立和發展,為中國各族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和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他為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這是我們學習中國近現代史所必然得出的結論。p167-2本題選用的這段材料,從宏觀的角度出發,以事實為根據,指出在1949年至1979年這30年間,雖然經歷了一些嚴重的曲折和損失,但不論是從縱向的歷史比較看,還是從橫向的國際比較看,新中國的成就都是主要的,都是歷史上不曾取得的。p167-3第一,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是鞏固和發展中國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物質基礎,是培養大批現代化建設人才的基本條件;第二,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是戰勝西方敵對勢力封鎖、扼殺中國的基本保障,是鞏固國家政治獨立、提高中國國際地位的必要物質基礎;第三,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物質基礎。p171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經過40余年不懈奮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共十九大描繪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宏偉藍圖,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前進的方向。我們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只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改革開放這條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p172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澳門特區政府簽署的《安排》以及多個補充協議,是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和世貿組織的框架內作出的特殊安排,反映了中國作為主權國家與作為單獨關稅區的香港和澳門之間建立起更為緊密的經貿關系,體現了中央政府和祖國人民對香港、澳門的關心和支持。這兩個《安排》以及多個補充協議能夠為香港、澳門的經濟發展提供實際幫助。p174-1第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高度評價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對促進全黨和全國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線,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第二,全會決定,把全黨的工作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全會作出的這項決策,解決了1957年以來沒有解決好的工作重點轉移向題。第三,全會提出了改革開放的任務,開始積極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同時,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開始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平等互利的經濟合作。總之,全會推動我國開始了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第四,全會還討論了民主法制問題,強調在集中統一領導和執行各種規章制度和紀律的同時,還必須有充分的民主。而為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全會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方針,推動了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第五,從黨的指導思想的確立和實際工作的領導來說,鄧小平已經成為黨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總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了中國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從封閉半封閉到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轉變。p174-2第一,了解“一國兩制”構想提出的時代背景。第二,了解為什么“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是從臺灣問題開始,卻首先運用于香港問題和澳門問題。第三,了解香港回歸過程中間出現過哪些曲折。如在香港后過渡期,香港總督怎樣在香港問題上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為雙方合作設置障礙;中國政府為確保香港平穩過渡和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采取了哪些政策;等等。第四,分析臺灣問題至今沒有解決的原因。射長第五,闡明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后代,應該為祖國的統一作出哪些努力。p178鴉片戰爭后,地主階級、農民階級、資產階級等都積極探索國家的出路。但所有挽救危局的努力,都沒有真正使國家和人民得到解放。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走上了改革開放之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p179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本質要求。近年來,以“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光量子計算機、5G移動通信技術等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創新成就,不僅推動了我國信息和通訊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也在世界范圍內樹立了“中國創造”的品牌,有力推動了創新型國家建設。(也可結合其他領域的科技成就作答。)p181新型國際關系即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贏取代獨占,不再搞零和博弈和贏者通吃。得道才能多助,合作才能共贏。新型國際關系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主旋律。p182-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這個新的發展階段既同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發展一脈相承,又有新的特點。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和基本方略有重大創新,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有重大轉變,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發生深刻變化,發展水平和發展要求變得更高。出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實現了新的與時俱進,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從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經濟建設要更注重提高發展質量,更注重全面發展。需要說明的是,新時代是從兄和國務Ji發展的角度提出來的,不是歷史學上劃分的時代概念。用新時代界定當前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有利于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新的起點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p182-2社會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改革開放的必然結果。但學生的思考不能僅僅停留在物的層面,要進一步進入到精神和思辨層面。要想想我們每個人怎樣做才能使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每個人做好身邊的事就是在創造歷史,這是唯物史觀的一個基本原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