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生活-課本參考答案選擇性必修二歷史課本問題答案匯總,包括學思之窗、問題思考、材料研讀、知識拓展等部分,以頁數為主,同一頁有多個問題的在頁數后標明順序,有部分錯字,使用時請忽略。P3人與自然關系的變化,體現為從攫取經濟轉變為生產經濟,從被動適應自然到主動生產自己需要的產品,改變了純粹依賴自然資源的狀況。食物結構的變化,體現為除了采集果實和獵取動物之外,人類開始食用自己生產的糧食和蓄養的動物。農業生產增加了人類的食物供應,改善了人類的生存條件。生產方式的變化,主要是由原來流動的采集狩獵變為相對固定在一個地區的農業生產。經濟形態上,農業的產生改變了原始人群混合的謀生方式,經濟門類逐步產生,不同經濟門類的生產方式也開始出現。社會組織方面,農業的出現使人類從遷徙過渡到定居,從最初搭建臨時窩棚演變為修筑長期的住所,并逐步形成聚落。隨著農業生產率的提高,一部分人從食物生產中解放出來,專門從事制陶、采礦等手工業勞動。食物生產也為一部分人從事原始的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和宗教活動提供了物質基礎。P6恩格斯描寫的是原始社會向文明社會(奴隸社會)過渡時期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變化。主要表現為貧富分化和階級的產生,私有制的確立瓦解了原始社會組織。P7-1關于遠古人類的生活,上面兩段材料都從食物角度作了描述。第一段材料認為遠古人類采集樹木果實和昆蟲作為食物,第二段材料認為遠古人類以禽獸的肉作為食物。關于農業的起源,第一段材料認為是因為人類以果實和昆蟲為食,容易產生疾病或中毒,于是發明了農業,播種五谷作為食物。第二段材料認為是因為人口增長,禽獸不足,于是發明農業。這兩段材料都是古人對遠古人類生活和農業起源的推測,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遠古人類靠采集和漁獵獲取食物,其食物來源既有植物果實、昆蟲,也有禽獸。農業的起源有多種因素,兩段材料各提到—種因素。除這兩種因素之外,人類對動植物生長發育知識的掌握,也是農業產生的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P7-2根據《汜勝之書》《四民月令》《南都賦》等文獻記載所作的統計,漢朝栽培蔬菜有20余種。從史游《急就篇》載“葵韭蔥薤蓼蘇姜,蕪荑鹽豉醯酢醬,蕓蒜薺芥茱萸香,老菁蘘荷冬日藏”的記錄也可以看出秦漢時期蔬菜品種已很豐富。漢朝栽培的蔬菜,從域外引進的主要有苜蓿、黃瓜、茄子、豌豆、虹豆等。苜蓿在引進之初是作為優良牧草,后逐漸演變為夏季蔬菜。西漢《靈樞經·五味》載:“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蔥辛。”文中所談就是當時最常見的五種蔬菜:葵、韭、藿、薤、蔥。漢朝人蔬菜種類已趨向多樣化。P9甘薯原產于美洲,哥倫布將其帶回國,然后經葡萄牙人傳入非洲,并由太平洋群島傳人亞洲。甘薯最初引人中國是在明朝萬歷年間,當時福建華僑陳振龍常到呂宋(今菲律賓)經商,發現呂宋出產的甘薯產量最高,于是他就耐心地向當地農民學習種植之法。后來經過陳氏家族的推廣,甘薯在中國傳播開來。由此可見,甘薯的傳入是海外貿易發展的結果,同時其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也與其“大有收獲,可充谷食之半”有密切關系。P11食物物種交流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它極大地豐富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原有的飲食結構,逐漸形成了新的飲食文化。高產作物的引進,使很多地區面臨的糧食緊缺問題得以緩解,保障了人們的基本生活,有利于社會的穩定。以往一些奢侈消費品變成了日常消費品,豐富了普通人的生活。P12-1保障糧食供應,緩解饑荒,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增加糧食產量,促進人口增長;改變當地原有的飲食結構;改變當地生態環境;等等。確定角度和答案要點后,可以運用所學史實作為證據,論證每個觀點。P12-2說明菠蘿的引進與新航路開辟、對外貿易、對外交往的關系,概括菠蘿的推廣在區域上的特點,分析菠蘿的推廣過程與氣候、土壤、地形之間的關系。P15第一,能夠為人們提供更新鮮、營養保存更好的生鮮農產品;第二,通過冷鏈物流可以實現農產品的跨季節均衡銷售、豐富人們日常生活的食品種類,并滿足其對農產品品質的要求;第三,既可以極大地減少農產品的損失,又可以有效避免生鮮農產品在儲備、運輸過程中衍生的個別食品安全問題;第四,能夠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在整體上有利于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P16糧食安全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對農業的投資不足、經濟危機、人口增長、國際政治經濟問題、全球環境與氣候變化等。應對糧食安全是當今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問題,一方面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另—方面需要從糧食生產與供應入手,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糧食生產水平。同時,還要增強人們的糧食安全意識,從開源與節流兩方面應對糧食安全問題。P17-1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過度使用化肥、農藥,禽畜飼養中過度使用抗生素;在食品加工過程中過度使用食品添加劑,違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劑等。P17-2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和相關知識,敘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改革,農業機械化、智能化,作物育種技術的突破等方面的成就,進而說明這些成就為維護中國和世界的糧食安全提供了保障。P17-3如溫控保藏技術,先了解該項技術是通過高溫或低溫控制食品菌群數量達到食品保鮮的效果,然后查找資料,了解該技術產生的時間、在中國的發展。P20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進步,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促進了農業的精耕細作;擴大了農耕區域,加速了對土地的開發與利用;等等。(言之成理即可)P22農業家庭式勞作是封建社會重要的勞作方式。它提供了小農家庭需要的農產品以及手工產品,保證了小農家庭的自給自足,不僅有利于社會穩定,也為國家提供了稅源。但農業家庭式勞作阻礙商品經濟,難以產生技術突破,在近代以后產生不良影響。P23-1戰國時期鐵器大量應用于生產;在紡織業、農業、制車業等行業,均使用上了鐵質工具;每個行業內部,鐵質工具種類豐富,分工明確,形成體系。P23-2如中國古代的漁網、魚簍等。按照背景、結構材質、作用等闡述清楚即可。P24分工明確、管理科學,便于集中管理工人,挖掘了工人的勞動潛質,大大提升生產效率。P26蒸汽動力的使用,工廠制度的推廣,新交通工具的出現,勞動力的大量增加,都使得工業革命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P27工業革命催生了工廠制度,人們不得不按時上下班;工業革命促進了城市化的發展,使人更加集中,從而按部就班地生產生活;工業革命也推動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交通工具使人更加重視時間,守時成為人們的新習慣。這一切都使生活節奏加快。P28-1工業革命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也改變了人們的社會生活。社會化大生產對勞動者的文化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這促進了初等教育的普及。P28-2工業革命形成了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制度,近代的標準化生產也隨之出現,資本家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壓榨工人的剩余價值,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造成工人勞動時間過長,工作與生活環境惡劣,階級對立嚴重。大蕭條時期,隨著失業率的飆升,這種現象空前嚴重。P29人工智能技術是先導技術,它同機器人技術相互融合步伐加快,3D打印、智能制造迅猛發展,軍用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家政服務機器人已經成為現實。(列舉若干具體現象即可,不求全)P31一方面,原子能可以服務于人類的和平事業,應用于生產生活。原子能可以為新的交通工具提供動力;可以服務于很多生產領域,為它們提供新能源;可以應用于醫學研究與診斷治療,造福人類健康。另一方面,原子能的濫用給人類帶來危害甚至災難。核武器擴散、核泄漏對人類造成巨大威脅。P32現代科技進步使交通便利,人與人的交流暢通,帶來一系列新的娛樂方式和休閑方式,使服務更加便捷,等等。(言之成理即可)P33-1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在災后排查與組織救援過程中減少人員傷亡,提高探測速度與覆蓋面,以獲得搶救最佳時機,科學分析數據,協助人作出重要決策,等等。P33-2例如,研究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需要綜合運用歷史學、地理學、氣象學、生物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知識;研究英國工業革命的歷史,也需要綜合運用歷史學、地質學、工業技術、環境科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P37根據課文內容作答即可。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總結概括課文基本內容的能力。P38從這段材料可以推測,魏晉時期,中國與拜占庭帝國等西方國家商貿往來頻繁。P40-1這是一份房屋買賣契約的簽訂過程,從中可以看出契約的簽訂必須遵循嚴格的程序并采取一種莊嚴的宣誓的形式,在祭司和官吏的面前簽訂契約。契約可以保證商業貿易的順利進行,使人們形成誠實守信的契約精神。P40-2晉商是中國最早的商人群體之一,其歷史可遠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明清兩代是晉商的鼎盛時期。晉商以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先進的經營管理,優秀的商業文化,廣拓經營領域和活動范圍,經營項目“上自綢緞,下至蔥蒜”,幾乎百業俱備;足跡遍及華夏大地及周邊各主要國家;服務對象上達朝廷、官宦,下至鄉野、邊關;商路達萬里之遙,款項則匯通天下。到清中葉以后,晉商擁有的資本控制了中國北方的貿易和資金調度,而且插足亞洲一些國家的金融和貿易,在明清兩朝財政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生活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強大經濟勢力,稱雄國內商界長達500年之久。但是,晉商發展到近代卻隨著清王朝的消亡而走向衰敗了。晉商的輝煌,不僅成就了富商巨賈和商界精英,推動山西成為當時的“海內最富”,而且有力地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城鎮的興起和對外貿易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商業文化。P44-1根據課文內容作答即可。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總結概括課文基本內容的能力,從而加強歷史解釋的能力。P44-2這則表格數據告訴我們,從1870年到1913年,英國在世界貿易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顯示出英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壟斷地位被打破,而美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則有所提高, 從而形成了世界貿易多中心的新格局。P45-1隨著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展,歐洲列強將廣大的亞非拉地區納入其殖民統治,這就使歐洲與外界經濟聯系的范圍空前擴大,商業資本獲得了無比廣闊的活動場所;與此同時,歐洲商路中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英國相繼崛起,成為海上強國。從空間上看,商品銷售的市場空前擴大,遍布世界各地;商品種類日益豐富、數量急劇增多,在歐、亞兩洲市場上,出現了原產于美洲的煙草、可可、玉米、番茄、馬鈴薯等新物種;亞洲、非洲出產的大米、蔗糖、茶葉和咖啡等也大量涌入歐洲、美洲市場;來自東方的產品——香料更是大量涌入歐洲國家,結果使歐洲市場上的商品結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如香料這樣一些歷來只是供貴族富豪享用的高級奢侈品,逐漸成為普通人消費的大眾化商品。商業貿易的發展反過來又進一步推動了世界市場的發展、擴張。二者相互聯系,彼此影響,形成了緊密的關聯。P45-214-15世紀,資本主義在意大利的地中海沿岸興起,佛羅倫薩作為代表性的地區,資本主義發展迅速。美第奇家族正是在資本主義興起過程中逐漸發達起來的,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發展的基本軌跡。P46政府宏觀調控和市場調節相結合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之一,科學技術在推動經濟增長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全球化趨勢明顯,貧富分化加劇,經濟危機時有發生;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P51背景是經濟全球化以及中國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提升;目的是解決亞洲經濟體發展過程中的資金問題,以推動亞洲地區經濟的發展,提高亞洲經濟體的抗風險能力。P52-1《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是在2013年開始起草的,當時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速,電子商務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0%,在經濟發展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沒有一個合適的法律去規范和引導電子商務正確發展,于是相關部門開啟了立法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是政府調整企業和個人以數據電文為交易手段,通過信息網絡所產生的,因交易形式所引起的各種商事交易關系,以及與這種商事交易關系密切相關的社會關系、政府管理關系的法律規范。該法有利于保護電子商務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規范電子商務市場。作為中國第一部最全面針對電子商務的成文條款,該法明確了對于中國電商亂象的處罰條件,從各個方面規范電商運營秩序,將消費者權益保護放到了至關重要的位置,有利于知識產權的保護。P52-2以電子支付為例,其優勢包括省時省力,足不出戶即可辦理多項支付服務;不用受銀行營業時間和網點的限制,即可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務;綠色低碳,減少能源消耗,既環保又經濟。另外,電子支付也給個人生活帶來了風險和挑戰,包括信息泄露、網絡詐騙等。P56-1“匠人營國”中蘊含一種明確的周王都城規劃思想或制度:周王都的規模方九里,平面呈方正的形態,城的四方各開三座城門;城市劃分為面積相等的九分,按方位主次分別規劃不同的功能區,王城干道寬九軌;宮城是全城規劃的重心,位于城內;王宮內前有外朝,后有內朝,即按前朝后寢之制規劃,宗廟和社稷對稱分置于外朝左右兩側;宮城的南北一線為城市中軸線,中心線前有王宮,后有市。P56-2城市產生,人口大量聚居在一個地方,從事多種多樣的職業。人口、手工業生產、商品交換以及財富的集中,促進工商業發展。古代城市一般都有城墻,增強了安全防御。城市庇護了各種各樣的非農業專業人士(包括文化精英),促進了技術、文化的發展。城市為人們參與政治、經濟、文化、道德、宗教、體育和藝術等方面的群體生活創造了條件。P58唐朝對房屋有嚴格的等級限制。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秩序,用法令的形式對居住的房屋建筑規格作出明確規定。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社會的等級制度在建筑中的體現。P60-1人類對水源、食物的追求貫穿始終。村落一般選擇更易于取得水和食物的地方。御寒、取暖、遮陽、避雨、散熱、通風、防潮等方面的因素也直接影響村落選址和建筑物平面布局、街道、院落等的風格。P60-2民居系列郵票上的建筑集中顯示了地方民居的特色。例如,陜北窯洞,建筑在黃土高原上,在山崖上挖洞居住;云南傣族竹樓,呈正方形,分上下兩層,以木或竹支撐樓宅,屋頂為雙斜面,以適應雨林氣候;山西大院,是北方四合院制式的民居,在建筑史上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其產生和發展與晉商有著密切的關聯,如知名度很高的王家大院、喬家大院等。這些傳統建筑的結構、建筑材料等都與當地的自然條件有關,各地一直在用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創造著理想的棲息居住環境。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歷史悠久,民居在建筑材料、樣式和風格上也千差萬別。P62從柱狀圖可知,世界城鎮人口所占的比例,1800年尚不足10%,到2015年已經超過50%。世界城鎮人口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斷發展。城鎮人口比例不斷提升的原因是工業革命的發生與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城鎮人口的增加,城鎮人口增長大大超過農村人口,進而改變了城鎮人口占人口總數的比例。P63城市管網建設為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照明設備的改善創造了新的城市生活方式,電報電話等通信設備的普及促進了信息交流,地鐵電車汽車輪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現便利了人們的出行。總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P64城市化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近代以來的城市化與工業革命密切相關,近代的城市是工業經濟發展的產物。伴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人口從鄉村大量流向城市,城市規模越來越大,設施不斷完備,城市化得到不斷的發展。城市化的發展改變了人口結構、社會結構和人類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而城市化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貧富分化等問題。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化中出現的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P65-1道路交通設施的發展方便人們的出行,改變了城市的面貌。通信設備的改善密切了人們的交流和信息傳播。建筑技術和生活設施的改善改變了人們的居住環境。社區功能的完善及公共服務設施的發展為居住在城市的人們提供了便利。P65-2本題答案為開放性答案,學生談自己的感受應建立在翔實的資料基礎上,感受不能空泛,需在充分的證據支撐下得出結論。在談感受時,表述要邏輯清晰,論證充分,語言簡練。P71-1輪船招商局是中國第一家輪船運輸企業,它的成功創辦和業務拓展,對打破列強在華航運壟斷有著重要意義。P71-2人類歷史表明,運河的開鑿與利用促進了城鄉發展,滋養了社會文明,傳播了科技文化,便利了商貿交通。當然,在不同地區與歷史時期,運河開鑿的經濟價值、軍事作用和政治意義也不盡相同,有著鮮明的地域與時代特征。運河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意義,首先體現在其對運河沿線城市地位與價值的改變方面。其次,運河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可能是國家、地區甚至是國際層面的。運河的開鑿利用有時會影響某個國家的歷史走向,或在某個地區或世界戰略格局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最后,運河承載著水路交通與航運經濟的同時,也發揮著文化交流的作用。如今,運河還衍生出諸多頗具時代特色的新功能,在生態環境保護、旅游休閑資源建設等方面,有著巨大潛力。總之,運河的開鑿與利用,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承載著人類互聯互通的共同追求與夢想。P72-1作為先進的交通工具,鐵路的出現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它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促進了中國近代由傳統農業社會向近代工業社會的轉型。鐵路的出現,推動了鐵路工業的產生和發展。而鐵路工業作為近代中國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帶動了與鐵路建設相關的近代工礦業的發展。鐵路的興筑和延伸,打破了中國內地的封閉狀態,加強了沿海與內地、城市與鄉村的聯系,加速了中國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瓦解,推動了中國商品經濟的擴展,推動了中國城市化,使一大批近代城市在鐵路沿線興起,并成為所在地新的經濟中心。鐵路不僅在經濟上具有重大的價值,而且在政治上也加速了近代中國的一體化,打破了封建時代中國的分散落后狀態,加強了中央與地方的聯系,增強了民族凝聚力。鐵路建設對封建的陋習等,也有一定的沖擊作用。但近代鐵路掌握在列強手中,成為列強侵略和征服中國的王具,這是源于中國近代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是鐵路路權喪失的結果。只有到新中國成立后,鐵路才更好地發揮了它對中國社會的積極影響。P72-2橋梁是道路為跨越天然或人工的障礙物而修建的建筑物。同道路的發展—樣,橋梁的產生也與人類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最原始的橋是自然形成的,人類有意識的架橋始于何時,已難以考證,但在三四千年前,古巴比倫王國、中國等地已有人工橋梁。從古至今,橋梁建造技術不斷發展,用料由木、石等轉為鋼筋混凝土、鋼、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等,承重結構復雜多樣,有梁橋、板橋、拱橋、吊橋、組合體系等。可以引導學生注意一些著名的橋梁,如首創空腹式拱、雕刻藝術精湛的趙州橋,人類首次跨越長江天險的宏偉工程武漢長江大橋,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吊橋之一、美國舊金山的象征——金門大橋,連接歐亞兩洲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等等。P74高速公路和高鐵,都體現了“高速”兩字,汽車的發展也是如此,所以可以用“高速”兩字來概括。P76從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間,民航領導體制變動頻繁。民航總體上是一個軍隊領導為主、政企合一、半軍事化的行業,基本實行軍事供給制。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1980年鄧小平提出“民航一定要企業化”,拉開了民航管理體制“軍轉民和企業化”的改革序幕。民航之所以長期實行半軍事化管理,與當時實行計劃經濟、中國航空資源緊張等是分不開的。P78-1青藏鐵路由西寧站至拉薩站,全長將近2000千米。作為中國21世紀初“四大工程”之一,青藏鐵路貫穿中國西部青海、西藏兩省區,跨越青藏高原,是一條具有戰略意義的鐵路。青藏鐵路對改變青藏高原交通不暢的局面、促進青海和西藏兩省區的經濟發展、推動各民族團結進步和共同繁榮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P78-2信息傳遞的主要媒介包括語言文字、圖形、聲、光、電碼等。在古代,傳遞的渠道有驛站、漂流瓶、信鴿、烽火臺等。到了現代,傳遞渠道則有電話、電報、通信網絡等。P81古代擁有一定的公共衛生觀念,采取了清理污水、隔離患者以及掩埋尸體等措施,在今天還有借鑒意義﹔依賴中醫藥探索治療疫病的方法,對治療天花、瘧疾、傷寒等疫病形成一定的經驗;建立專門機構,隔離病人予以救治,符合現代科學。P82重視臨床經驗;講求辨證施治,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醫學遺產,如針灸、推拿、食療等;留下了大量的中醫典籍。(言之成理即可)P83全書框架一目了然;體例完備,大綱、條目、解釋、辨誤、圖像、功用全面;重視前代醫學家的研究成果;作者深入臨床實踐,辨析真偽,裨補缺漏。P84近代以來,西醫借助科學實驗,醫療技術日益進步。西醫的傳入給近代中國的醫療衛生帶來顯著的變化。首先是醫療機構的近代化。西式醫院在大城市逐步建立,醫療條件大為改善。其次是醫療技術的科學化。診斷、治療借助儀器與實驗手段。最后是公共衛生觀念的形成。西醫的消毒措施帶來了防疫的進步,提倡科學處理垃圾糞便、推廣自來水、進行食品監督等措施有助于公共衛生的維護。P85-1有一定道理。歷史存在具有必然性與偶然性,疫病的爆發就是人們不能忽視的偶然性事件。例如,古希臘伯羅奔尼撤戰爭時,雅典鼠疫橫行導致軍民大量死亡;亞歷山大大帝死于疫病,亞歷山大帝國分崩離析。但是人類并不是坐以待斃的,而是能夠認識規律,對許多疫病進行防治。P85-2《希波克拉底誓言》與《大醫精誠》都是醫德教育的重要文獻,至今在醫學院校中發揮巨大作用。兩段材料均強調醫生的高尚道德,要求醫生對患者負責,對職業負責,尊重患者,不計私利。P87-1血吸蟲病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江西省余江縣飽受其害;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政府的引領和組織下,醫護人員和廣大人民群眾做了大量工作,最終消滅了血吸蟲病。毛澤東寫的《送瘟神》,正是表達了他對人民健康事業的高度關注,對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的充分肯定。P87-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國家興辦了各類衛生服務機構,培養和建設專業衛生隊伍,在城鎮建立職工公費醫療系統,在農村培訓鄉村醫生;改革開放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鄉醫療保險救助制度逐漸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立起來,覆蓋人數不斷擴大、籌資數額逐年增長。P88首先,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將人民健康當作民族昌盛與國家富強的標志。其次,擴展健康服務內涵。“大健康、大衛生”要求我們除患者之外,還要將尚未患病的老人、兒童、亞健康人群等疾病易感人群也包含進服務范圍中來。再次,政府構建醫療保障機制,讓廣大人民群眾病有所醫。最后,加快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使之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相適應。(言之成理即可)P89-1公共衛生觀念的養成,一方面有利于促進全社會養成文明衛生的生活方式,構建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另一方面也幫助人們重視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方式預防精神疾患,實現身心幸福。P89-2一是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健康科學知識,推動健康文明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家庭,引導廣大群眾合理膳食、戒煙限酒,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強化重點人群健康服務。要針對婦幼、少年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流動人口等不同群體的健康需求,量身定做服務和管理措施,堅決不讓一個人掉隊。三是構建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要加快建立完善食品藥品監管標準化體系,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P90中國現代醫療衛生體系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高度重視災后防疫與疫情防治;能夠在短時間內調集全國范圍的醫護人員投入救災和抗擊疫情的一線;迅速開展基礎醫療建設,調配和生產各類醫療物資,為抗災防疫提供堅實的物質支持;不惜一切代價挽救生命,盡最大努力救治傷員和患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