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世界史表格一:專題古代史(遠古-5世紀末)--多元文明項目 時間 (起源) 地理 代表人類 經濟、政治、文化、對外 其他兩河 (西亞) 前3500 兩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邊地區 蘇美爾人 古巴比倫人 約公元前2900年,兩河下游的蘇美爾地區出現一系列城市國家。 政治:約前18世紀,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首次實現兩河流域的統一,其勢力從兩河流域南部向周邊地區擴張,把勢力伸展到地中海東岸。建立君主專制制度,頒布《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宣揚君權神授,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和權威。規定臣民的義務以及違背法律后具體的懲罰措施,涉及個人道德,兵役和勞役,租賃、借貸、債務,以及奴隸地位等方面;要求所有人必須遵守法典,違反者將遭到嚴厲懲罰。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政治、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的情況,是研究古代兩河流域歷史的重要資料。 經濟:種植大麥、小麥和豆類;飼養山羊和綿羊 文化:楔形文字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詩 《吉爾伽美什》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洪水和方舟傳說、發明60進位制。 *文明交流:西亞的農耕技術、冶鐵技術, *文化交流(1)西亞的神話曾傳入希臘,成為希臘神話的重要內容。(2)腓尼基的字母文字,在東方演化為阿拉馬字母,由阿拉馬字母發展出多種字母;它向西傳入希臘,形成希臘文字,再演化出阿拉伯字母。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成為今天歐洲幾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祖先。 *前2600年左右,蘇美爾人已經使用契約。 *前22一前21世紀,出現了經營借貸的商人,神廟、宮廷也從事放貸業務。 *前8一前7世紀,小亞西亞出現金屬鑄幣。 *居住:環境:雨水稀少,沒有森林,缺乏木材。特點:材料:用黏土和蘆葦混合制成的磚塊和木材。布局:幾戶人家的房屋墻壁貼著墻壁建在一起;結構都由前庭、前室、主室構成。前3000 亞述人 不僅統一了整個兩河流域地區和小亞細亞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帝國的王宮;前3000 腓尼基人 字母文字;腓尼基人首次橫渡地中海;(埃及與西亞文明的交匯點)前17世紀 赫梯人 (印歐人) 鐵器;小亞細亞建立帝國,前14世紀鼎盛,前13世紀衰落前6世紀 波斯人 (印歐人) 波斯帝國(前6世紀--前4世紀): 興起:公元前6世紀,波斯興起于伊朗高原西南部,經過居魯士二世、岡比西斯二世和大流士一世,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 鞏固統治措施:①中央:君主專制;②地方:行省制; 滅亡:公元前4世紀末,馬其頓亞歷山大入侵波斯帝國埃及 (北非) 前3100年 尼羅河 埃及人 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實現統一 政治:法老被視為神在人間的代表,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法老權利的象征 文化:象形文字:特點:由表音符號、表意符號和限定符號組成。歷程:約形成于前4千紀末,一直使用到4世紀。發展:象形文字經歷了多種變化。記錄在紙莎草上 太陽歷: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是古代世界最精確的歷法之一 數學:能計算圓周率、開平方根; 建筑藝術:表現:豪華的陵墓、眾多的神廟。特點:受到宗教較大影響。 文學:包括神話、詩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 醫學:波斯帝國宮廷中,就有許多埃及醫生。 對外:主要向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擴張,鼎盛時期還曾達到兩河流域,并與西亞地區的大國爭霸,如赫梯。 *希臘最初雕刻藝術模仿埃及 *市場交換普遍。對外貿易由國家控制,國王派商隊到國外去從事貿易活動。 *約前3000年,契約在古埃及廣泛使用,并受法律保護。 *前16—前11世紀,古埃及出現較完備的借貸合約(如要有證人,履行擔保,受法律保護) *居住:材料:大多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用木樁搭建框架,用樹枝和混合麻纖維的黏土筑墻壁;在上面搭上屋梁;用椰子葉鋪成屋頂,用以防曬保溫。特點:房屋留有小洞或小窗,庭院是家庭活動場所,院落的周圍有柱廊。印度 (南亞) 前2000 印度河 土著人 哈拉帕文化前1800 恒河 (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廣大地區) 雅利安人(從印度河到恒河) 政治: 種姓制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賤民)和婆羅門教 文化 宗教:前6世紀,佛教產生,提倡“眾生平等”,沖擊了種姓制度;公元前后,開始傳播到東南亞。4世紀時,印度教開始興起,后逐漸發展為印度的主要宗教。 文學: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在古代印度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藝術: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藝術的代表。 數學:發明了包括“0”在內的十個數字符號。 公元前后佛教在東南亞產生了廣泛影響,滲入東南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巴利文對東南亞國家的文字發展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歐洲 希臘 前800 -前146 以巴爾干半島南部為中心區域 印歐人與當地人 前5世紀至前4世紀上半葉被稱作古代希臘歷史上的“古典時代” 政治:小國寡民的城邦國家 A、雅典是古典奴隸制民主城邦的代表: 國家權力掌握在公民大會、議事會、官員和陪審法庭手中。 公民大會由全體成年男性公民組成,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議事會議員從公民中抽簽產生;官員由選舉產生,隨時可以被罷免和審判;陪審法庭是主要的司法機關。制度特征:人民主權(公民積極參與國家管理)、輪番而治、直接民主、小國寡民。 B、斯巴達是寡頭政治: 雖然公民大會名義上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但國王世襲繼承,壟斷軍事權;長老會議員終身任職;監察官從全體公民中選舉產生,一般不得連任,不利于充分發揮作用。 文化:繁榮 哲學:產生于希臘人對宇宙起源和人生意義等自然和社會問題的知識追求,哲學家力圖用理性的思維方式認識世界和解釋世界 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被后世稱為“三大哲人”。柏拉圖創建的“學園”將哲學和數學知識融會貫通,在幾何學發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奠定了基礎。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對歐洲科學知識系統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 文學:《荷馬史詩》成為后世西方文學創作的源泉;戲劇是古典時代希臘文學的最高成就,悲劇和喜劇是這一時期戲劇的杰出代表 雕塑和建筑藝術:米隆的《擲鐵餅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是建筑藝術的代表 史學:是歐洲史學的源頭;希羅多德的《歷史》開創了敘事體的撰史體裁;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是西方史學的經典之作 經濟: 貿易和手工業 *前4世紀,古希臘開始興起貨幣經營業,出現匯票的雛形。 *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業的功能 *基層治理依靠村社進行。村社實行自治,全體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會是村社最高權力機關,處理與村社有關的事務,包括登記公民、抽簽選舉議事會議員等。 *古希臘各城邦形成了商業貿易中心,海外貿易活躍。如雅典就是貿易中心。 前290年,托洛密索托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建立亞歷山大博學院,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館。前336—前323 希臘半島東北 亞歷山大 帝國 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 公元前4世紀末,馬其頓亞歷山大入侵波斯帝國,建立地跨歐亞非的大帝國。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帝國逐漸分裂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國和馬其頓王國三個主要國家,這些區域被統稱為“希臘化世界”。從亞歷山大遠征到羅馬最終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間大約300年被稱為“希臘化時代”。 目的:亞歷山大試圖以希臘文化為主導,融合埃及和西亞文化。 措施:①在埃及,他自稱法老之子。②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國正統繼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裝,沿用波斯帝國的制度,任用波斯人為官員,推廣波斯禮儀。③鼓勵馬其頓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馬其頓的方式訓練波斯士兵。 主要表現:希臘化世界:①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逐漸融合,基本壟斷高級官職,成為希臘化各國的統治階級。②作為殖民者,保持著希臘人的生活方式。③被征服地區的原有的上層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臘文化。 希臘化時代①希臘文化中心逐漸東移,亞歷山大城、安條克和帕加馬等成為新的希臘文化中心。②托勒密埃及鼓勵文化發展,城內的繆斯宮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學者前往研究。③文學、科學的發展:學者們系統整理和研究了《荷馬史詩》和古典希臘的悲劇、史學、地理學作品;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流傳后世;阿基米德提出著名的物理學定理;埃拉托斯提尼對地球周長作出了精確的計算;醫生通過解剖尸體,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及消化系統進行了基礎研究。 西亞、北非文化:在廣大的鄉村地區,農民仍說著他們祖先的語言,保持他們原有的宗教和風俗。羅馬 前509 -前27年 羅馬 共和國 主要機構包括執政官等高級官員、元老院和公民大會。 政治: 執政官:由全體公民選舉產生。 元老院:由卸任高級官員組成,終身任職。 公民大會有權立法、宣戰、媾和和審判,是羅馬國家最高權力機關。 所有官職均無薪金,窮人實際上無法當選。羅馬共和國政體具有濃厚的貴族寡頭特征。 文化: 文學:盧克萊修、西塞羅和維吉爾是古羅馬時期最杰出的文學家。 史學:李維的《羅馬史》和塔西佗的《編年史》代表了古羅馬史學的最高成就。 建筑:萬神殿、大競技場等是羅馬建筑風格的代表。 歷法:凱撒時期制定的儒略歷后經修訂成為世界通用的公歷 *居住:①核心:帶有列柱圍廊的中庭是核心。②材料:以木、石、磚為主要材料,后來混凝土得到普及。③特征:混凝土、拱券和希臘柱式相結合。 ④發展:為了緩解人口劇增,3世紀古羅馬出現集體住宅;4世紀出現復合式公寓。 *羅馬帝國的道路把羅馬和各行省連接起來,形成“條條大路通羅馬”的盛況。 *城市道路系統和供水排水系統,成為后來西方城市建設的標準 *羅馬共和國時期,為了緩和平民和貴族的矛盾,公元前450年,頒布了《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包括債務法、繼承法、婚姻法以及訴訟程序等多個方面,以維護貴族和富人的財產利益為核心。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貴族濫用權力,規范了社會契約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為后來陸續頒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礎】 羅馬帝國時期,隨著統治區域的擴大和人口的急增,法律制度更加完善。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編纂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被后人稱為“羅馬法”,是古羅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羅馬法體系適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后世歐洲國家的法律產生了深遠影響。前27 -395 羅馬帝國 *屋大維建立元首制。實際掌握羅馬國家大權,形成君主政治。 *帝國憑借強大的由公民組成的軍隊對外擴張,把整個地中海變成了羅馬的內海。在擴張過程中,羅馬把被征服地區的大量居民賣為奴隸,奴隸制迅速發展起來。帝國在1—2世紀達到繁榮的頂峰,橫跨歐亞非。3世紀之后,官僚體系和職業軍隊使人民的負擔不斷加重,邊境壓力逐漸加大,羅馬帝國陷入危機。4世紀末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征服地中海地區后,商貿逐漸繁榮,海外貿易發達。如絲綢之路西起漢朝長安,東達歐洲羅馬。395-476西羅馬 帝國 5世紀后期,在內外矛盾的夾擊下,西羅馬帝國滅亡。395-1453東羅馬 帝國 (拜占庭 帝國)(見后)非洲 眾多部落 西非: *班圖人 經濟:農業: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畜牧業:馴養了牛,引進了綿羊和山羊等;冶鐵業:掌握了冶鐵技術。 政治:擴散到撒哈拉以南 *加納、馬里、桑海三大帝國。 東非:阿克蘇姆王國 南非:11世紀末,形成津巴布韋國家。14—15世紀,津巴布韋進入鼎盛時期。 游歷非洲唐朝的杜環;元朝的汪大淵美洲 眾多部落 中美洲: *瑪雅文明:發源:尤卡坦半島。經濟:以種植玉米為主的農業;政治:建立了眾多城市國家。15世紀中期,逐漸衰落;建筑:祭祀的金字塔廟宇;文化:制造精美陶器,發明了獨特的表意文字,使用復雜的歷法紀年,并采用20進位制,可能也知道0的概念。 *阿茲特克文明:發展過程:14世紀,興起于今墨西哥地區。16世紀初,進入鼎盛時期;1521年為西班牙人毀滅。特點:政治;經濟:經濟基礎是農業。他們發明了“浮動園地”,擴大了耕地面積;城市:都城特諾奇蒂特蘭、太陽金字塔。 南美洲 *印加文明:發展歷程:13世紀崛起于秘魯的庫斯科地區;15世紀末16 世紀初,發展到鼎盛時期,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滅亡。 *居住:印第安人:過著游獵生活,住在圓錐形的帳篷中。 亞馬孫雨林中的印第安人:從事耕作,兩三年后遷徙到別處;住在圓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內不分隔間;每個家庭有自己的區域。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域文化的影響 史實:可能起源于東歐平原上,馴養馬匹,制造了馬拉戰車。從公元前2千紀初起,以印歐人為主體的游牧部落陸續進入西起歐洲、東到印度的廣大地區。包括赫梯人、波斯人、古希臘人、古印度雅利安人 影響(1)對整個亞歐大陸區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2)在波斯帝國統治下,西亞和北非文明區首次被統一起來,西亞文明和希臘文明發生了深入、廣泛的交流。(3)希臘文明成為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源頭。(4)種姓制度和佛教成為古代印度社會的重要符號,并對周邊地區特別是東南亞產生重大影響。 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的影響: 史實:公元前后:①中國北方的匈奴勢力強大,不斷擴張。大月氏人西遷,建立貴霜帝國,勢力一度到達印度北部;②歐洲的日耳曼人在與羅馬帝國的接觸中不斷南遷。 公元3-6世紀:①在中國,匈奴人逐步內遷,轉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區建立政權;②鮮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漸遷徙到中原,形成中國北方的民族大交融;③部分北方人民因戰亂南遷,帶去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④在歐洲,日耳曼人各支利用羅馬帝國衰落的機會,陸續進入羅馬帝國并建立國家,滅亡了西羅馬帝國;⑤7世紀,阿拉伯人開始擴張,征服了西亞和北非廣大地區。8世紀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帝國 影響:(1)改變了亞歐大陸從東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國家先后崛起。(2)各個區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促進了本民族文化的發展。古代商貿、文化交流概況 交換交流絲綢 之路 時期 漢武帝 生產技術(中國養蠶、漆器、冶鐵技術西傳) 科學技術(中國造紙術、火藥、印刷術 物產交流(葡萄、汗血馬、棉花等傳入、中國絲綢西傳) 宗教文化(佛教、建筑、樂舞、醫學)目的 聯合大月氏等共擊匈奴路線 長安(今西安)→河西走廊→玉門關或陽關→今新疆→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中亞→西亞→歐洲或北非。發展 變化 開始:張騫使西域被稱為“鑿空”,是絲綢之路上標志性事件; 發展:在發展中開辟出一些支線,新疆、中亞地區的路線尤為復雜; 衰落:唐朝中期后,受割據、戰亂等因素影響;東西方的海路聯系日益活躍;路線 長安(今西安)→河西走廊→玉門關或陽關→今新疆→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中亞→西亞→歐洲或北非。作用 促進東西經濟文化等雙向的交流,提升中國的世界影響。草原絲綢之路 路線 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亞→咸海、里海以北→歐洲或小亞細亞。 民族遷徙和皮毛交易作用 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遷之路。西南絲綢之路 路線 關中平原→蜀→成都平原→橫斷山麓南下→瀾滄江、怒江→緬甸、印度→中亞、西亞等。 茶馬互市作用 促進了中國西南地區與東南亞、南亞的聯系。海上絲綢之路 開通 時期 西漢(通往印度洋) 科技成就西傳(中國的指南針)特色商品輸入(西亞、北非仿制中國瓷器)、特產交流(棉花、香料)路線 東南沿海→南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發展 宋元:造船航海技術進步(巨舟、帆索、磁羅盤),出海頻繁,聯系地域廣(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沿海口岸多(廣州、泉州、明州等)明初:鄭和下西洋達到了巔峰。作用 隨航海技術的發展,在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表格二:中古世界(5世紀后期到15世紀)--封建社會區域 概況 其他歐洲 西歐 (日耳曼人) 西羅馬帝國滅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后,日耳曼人在西歐地區建立了法蘭克王國等封建國家。 前期: 政:二元政治格局:5世紀末克洛維皈依基督教,8世紀中葉丕平獻土,建立“教皇國”,教會介入世俗權力,擁有大量莊園和土地,并向教徒征收十一稅,逐漸形成了王權與教權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基督教會與世俗王權互相利用、競爭共存。 封君封臣制度:以土地和契約為紐帶、層層分封;等級森嚴、依次結成主臣關系,領主之間相對獨立。國王僅是名義上的全國最高土地所有者,實際權力有限;封建領主各自為政,分裂割據。 經:莊園和農奴制;中古西歐基本的農業經濟組織,封建性的自然經濟體制。 思:基督教成為統治思想,控制文教思想的傳播;基督教信仰成為西歐普遍的文化符號 后期 政:王權強化,議會興起,出現不同特點的君主制 法國等級君主制:14世紀初法王腓力四世與教皇對抗,召開了由教士、貴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組成的三級會議。三級會議支持國王,反對教皇,確立了國王有權征稅的原則。三級會議召開,標志著法國進入等級君主制階段,有利于進一步強化王權。 英國議會君主制:13世紀初,貴族、騎士和市民迫使英王約翰簽署《大憲章》,肯定國王的合法地位與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時保障教俗封建主的特權,并適當照顧騎士和市民的利益,13世紀中后期,國王不斷召開議會,議會權力逐漸加強。14世紀中期,議會分為上下兩院,上院由貴族組成,下院由騎士和市民組成,英國進入議會君主制時期。國王通過議會為自己的政策尋求支持;議會則以向國王請愿的形式,要求國王改善統治。 補:神圣羅馬帝國選帝侯制度 經:城市興起 興起原因:歐洲社會走向穩定,封建經濟發展,耕地面積增加,工商業復興和繁榮 城市自治斗爭手段:金錢贖買或武裝暴動 影響:政:支持王權,促進了國王的統一事業,有利于西歐民族國家的形成。經:沖擊了莊園和農奴制度,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強化不同地區間的經濟文化聯系。階:推動市民階層興起,出現早期資產階級。 文:(1)騎士文學和市民文學反映封建時代和城市復興時期的社會生活 (2)興辦大學,促進文化教育事業發展。 文化整體影響:繼承古代希臘、羅馬的哲學、法律和科學知識,為后來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科學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解讀基督教信仰成為西歐地區普遍的文化符號:(1)基督教會控制著西歐社會的精神生活。(2)《圣經》對西歐的文學藝術有重要影響,文學藝術創作的很多素材來自其中的歷史傳說和神話。 *中古時期選官制:西歐社會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領主。后來,隨著國王權力的擴大,需要處理的事務越來越多,國王往往挑選身邊人來處理這些事務。國王和權貴常常憑個人的喜【‘ 好隨意恩賜官職給身邊的人,官員也只是為國王和顯貴服務,類似于仆從。 *中古時期法律:(1)各日耳曼王國在記載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習慣法的基礎上編纂了一批成文法,稱為“日耳曼法”,成為莊園法庭審判的依據。(2)教會也根據基督教神學,制定和頒布了教會法。(3)11世紀以后,歐洲國家出現了研究和宣傳羅馬法的運動,促進了羅馬法的傳播。11世紀,諾曼底公爵征服英國,建立了諾曼王朝。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王室設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進行巡回審判。12世紀前后,建立在習慣法基礎上、全國普遍適用的法律在英國逐漸形成,這就是普通法。(4)13世紀,英國通過《大憲章》,確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權有限的原則。13世紀以后,隨著王權的加強,法國法律的統一步伐加快, *中古時期教化:教士們搜集和抄錄經典,保存了一些寶貴的古典文化;宣講教義,開辦宗教學校和世俗學校,講授宗教內容等。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教會時刻不忘告誡人們必須孝敬父母、不許偷盜、奸淫、殺人,忍受人間的痛苦等。 基督教的宗教倫理和教化作用強化了教會對人們的控制,深刻影響了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日常行為。拜占庭 政治:建立:西羅馬帝國滅亡后,羅馬帝國東部逐漸演變為拜占庭帝國 鼎盛:6世紀查士丁尼在位時,拜占庭一度擴張,先后占領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滅亡: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陷,帝國滅亡。 影響:一度壟斷中國絲綢等東方奢侈品在歐洲的貿易,君士坦丁堡是溝通東西方的橋梁。 文化:*法律:編訂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羅馬法成為系統、完整的法律體系;它與同時或稍后編纂的《法學匯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稱《羅馬民法大權》。為傳承羅馬法作出貢獻,對歐洲的法學思想和法制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是拜占庭文化的標志性成就。 宗教:東正教是拜占庭帝國的國教,君士坦丁堡是東正教的中心 建筑:圣索菲亞大教堂以其羅馬式穹頂而聞名 特點: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文化,融匯了基督教文化和來自西亞、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俄羅斯 政治:9世紀:發端于基輔羅斯;13世紀:被蒙古征服,成為金帳汗國的臣屬;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為沙皇,伊凡雷帝進行改革,鞏固了中央集權并促進了俄羅斯統一國家的最終形成;促進了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的發展,俄國經濟和軍事實力增強。17世紀末:俄國疆界推進到太平洋,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龐大帝國。 文化:特點: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響;與宗教密切聯系; 表現:①10世紀中葉,基輔羅斯的統治者接受了基督教,進入基督教文化圈。史詩《伊戈爾遠征記》是基輔羅斯時期最杰出的文學作品;②拜占庭帝國滅亡后,東正教的中心轉移到俄羅斯;③東正教逐漸成為專制君主統治國家的工具,并對俄羅斯的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生活習慣、建筑風格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④俄羅斯圓頂多塔風格的教堂建筑與西歐中古時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鮮明對比,被視作東正教的象征亞洲 阿拉伯 帝國 興起:7世紀初伊斯蘭教創立;622年穆罕默德遷居麥地那,建立政權,開展統一戰爭; 8世紀中期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 政治:政教合一制度,阿拉伯帝國最高統治者哈里發掌握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 宗教政治中心:麥加-麥地那 經濟:帝國經濟繁榮,手工業和商業發展,首都巴格達是當時世界最大城市城市之一。 文化:阿拉伯人繼承和融合了古代埃及、西亞、希臘、羅馬以及印度等地的文化遺產,結合阿拉伯人的風俗、語言和傳統,創造了阿拉伯文化。在文學藝術、科學和思想等領域取得重要成就。文學:①詩歌:舉行詩歌比賽,獲勝的詩歌會用金水書寫在布上,懸掛在克爾白神廟的墻壁上,名為“懸詩”;②故事集:《天方夜譚》在中國廣泛流傳;在西歐,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終成眷屬》等,都受到《天方夜譚》的影響。科學:①數學:伊本·穆薩的《積分和方程計算法》,把代數學發展為獨立學科。②天文學:白塔尼修正了計算太陽和部分行星軌道的方法,證明發生日環食的可能性。他的《薩比天文歷表》傳入歐洲后,對歐洲天文學產生很大影響。③醫學:伊本·西那的《醫典》是一部醫學百科全書,傳入歐洲后長期用作醫學的標準教科書。④數字傳播:印度的數字符號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至今仍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地位:阿拉伯帝國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中國的造紙術、印度的數字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西歐文化的發展。 滅亡:1258年并入蒙古帝國奧斯曼帝國 建立:13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人在兩河流域發展起來,征服小亞細亞;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滅亡拜占庭帝國;到16世紀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 政治:最高統治者是蘇丹,既是宗教領袖,也是國家和軍隊的主宰。 經濟:15—16世紀,帝國經濟繁榮,首都伊斯坦布爾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心;控制了連接亞歐的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受到一定影響。其他 印度笈多帝國: 13世紀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蘇丹國家 日本: 興起:秦漢之際中國移民把冶鐵和水稻種植技術帶到日本,推動了日本社會的發展; 政治:大化改新:646年開始,孝德天皇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中央集權制的國家; 幕府統治:建立:12世紀末,武氏集團首領源賴朝獲封“征夷大將軍”稱號,建立鐮倉幕府;天皇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義上的中央政府稱號,實權由以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德川幕府:17世紀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對世界變局,意圖以鎖國加強統治,抵制外來影響;鎖國令的核心:嚴禁對外交通和貿易。 文化:①、日本神道逐漸發展起來;②、12世紀以后,隨著武士階層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來文化,逐漸形成了武士道;③、詩歌集《萬葉集》和小說《源氏物語》享譽世界文壇;法隆寺;大和繪和浮士繪 朝鮮: 政治:7世紀末新羅統一朝鮮半島,模仿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10世紀初高麗王朝建立,仿效唐制;14世紀末李成桂建立李氏朝鮮; 文化:7世紀修建觀測天象的瞻星臺;12世紀完成的《三國史記》是朝鮮半島現存最早的史書;在學習漢字的基礎上,朝鮮人創制了本民族文字;音樂、歌舞源遠流長,特色鮮明 越南:古稱交趾,1010年建立李朝,國號為“大越”;從秦漢到唐末一直處于中國中央政權的管轄之下,自立為王后也仿效中原制度進行統治。 中日交往 ①日本人先是直接使用漢字,后來根據日本語言的發音,借用漢字的楷體筆畫和草體,分別創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②中國的制度、儒學、佛教等深刻影響了日本文化的發展。 中朝文化交流。 ①佛教、道教和儒學從中國傳入朝鮮。②朝鮮的典章制度、文字、學術文化和風俗習慣都受到中國的影響。③漢字長期在朝鮮半島使用,許多朝鮮學者具有很深的漢文造詣。④朝鮮半島的古代文化傳入中國中原地區。⑤南北朝時期的中國宮廷中就已經有了朝鮮半島的樂舞。表格三1殖民體系形成殖民體 系形成 (發展趨勢與殖民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程度和資本主義發展階段密切相關) 時間 背景(外) 拉丁美洲 亞洲 非洲 資本主義 世界市場15世紀-16世紀 掠奪財富 新航路開辟后 西班牙--海地 南美州、中美洲、部分北美洲 葡萄牙--巴西 建立總督制度 葡萄牙在亞洲建立商站,控制商路,如澳門。 西班牙入侵菲律賓,將其變成殖民地。 19世紀中葉前非洲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區,占領重要港口和城鎮,進行奴隸貿易。 開始形成17世紀-18世紀 早期殖民擴張 掠奪財富 荷蘭法國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在爭霸中先后崛起, 完全被西班牙葡萄牙占領 小部分歸荷蘭、英、法 南亞:17世紀初到19世紀中后期,英國東印度公司印度全境。 東南亞:17世紀初19世紀中后期荷蘭-印度尼西亞;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緬甸和馬來半島的大部分、法國-越南、柬埔寨和老撾;美國-菲律賓 西亞: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法俄等-奧斯曼、俄國和英國-伊朗 東亞:鴉片戰爭后,列強迫使中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0年日本吞并朝鮮半島。18世紀中葉- 19世紀中葉 拓展商品市場和 原料產地 第一次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后,殖民者逐漸放棄奴隸貿易,轉而進行全面殖民入侵【探尋地理和人文資料】 初步形成19世紀中葉- 19世紀末20世紀初 搶占資本輸出的場所 第二次工業革命 英國-埃及、蘇丹;法國-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和摩洛哥。 1884年英、法、德等召開柏林會議,由俾斯麥主持,規定“有效占領”“地圖上作業”原則,加快列強瓜分非洲的速度,到19世紀晚期,列強侵占幾乎整個非洲。 最終形成影響 對亞洲/美洲/非洲(殖民地): 1、殖民專制統治中斷了被殖民國家獨立發展的進程,奴役、屠殺以及天花等病的傳播導致人口減少,喪失大量勞動力。 補充:(1)造成美洲勞動力嚴重不足,為了彌補勞動力不足,殖民者從非洲擄掠黑人、販賣到美洲作奴隸 (2)改變了美洲的人口結構,歐洲白人移民、黑人增加、印第安人銳減;出現了新的族群,混血后代逐漸成為美洲大陸的主要居民; (3)形成了新的文化認同,發展了歐洲文化主導、融合多種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4)深刻改變了非洲的人口結構,嚴重影響了非洲的社會發展;為殖民者在美洲的種植園和礦山提供了勞動力 2、劫掠財富、實行貿易壟斷、造成巨大損失,嚴重破壞原有經濟、社會穩定以及自然環境 3、西方先進生產方式和技術沖擊了原本落后的體制,客觀上推動了當地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社會制度轉型; 現狀:美洲國家的人口結構不盡相同。 (1)美國和加拿大,白人占據了人口的大多數;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趕進保留地生活。 (2)海地等西印度群島國家,黑人人口占多數。 (3)混血人種成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 (4)在秘魯等少數國家印第安人相對較多。 對歐洲/宗主國/殖民國(略見新航路開辟): *英國的殖民活動與大洋洲人口結構的改變 1.英國的殖民活動:(1)18世紀中后期,英國殖民者來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最初英國將澳大利亞作為流放罪犯的場所。(2)19世紀時,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對原材料的需求增加,英國殖民者開始在澳大利亞掠奪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場。(3)1851年,人們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金礦,采礦業迅速發展起來。 2.結果:(1)澳大利亞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驅趕和屠殺,人口數量銳減。(2)越來越多的英國人和歐洲其他國家的人來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3)19世紀中葉,白人已經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歐洲文化成為當地文化的主流。 華工(略 見中國史)--19世紀初 經濟全球化與勞動力市場(略)表格三2殖民體系的瓦解及獨立后的發展時間 拉丁美洲 亞洲 非洲 備注18世紀末-20世紀初 法國大革命、美國的獨立、啟蒙運動 民族獨立 覺醒 抗爭 埃及抗英斗爭 蘇丹馬赫迪起義 埃塞俄比亞抗意戰爭-1896年打敗侵埃意軍,迫使意大利簽署和約,承認埃塞俄比亞是獨立國家。 *世界市場由不公正向規范、法治,整體化持續發展; *區域經濟一體化、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 *不公正性依舊存在 *歐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含義:殖民國家向被殖民地區輸出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觀及基督教。 目的:改造甚至消滅被殖民地區的文化,淡化其民族意識。 結果: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來文化,但也努力保護自己的傳統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現出新的多樣性。內部背景 政:拉:殖民者長期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埋下獨立的火種;亞洲:民族危機加深嚴重阻礙社會發展 經:拉: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丁美洲的經濟有了一定發展;亞洲:19世紀末-20世紀初侵略在客觀上促進了封建經濟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思:啟蒙思想的傳播典型:海地最早(共和國) 巴西(君主制-共和國) 墨西哥(1917年頒布資產階級憲法) 典型:印度反英 辛亥革命影響 拉美:獨立后普遍實行軍事獨裁統治(考迪羅制),政治經濟發展停滯不前;英美干涉,民族民主革命的艱巨任務 亞洲: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東方的殖民體系和本地區的封建勢力,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傳播了民主思潮,為亞洲各國走上獨立道路奠定了基礎。20世紀20、30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 削弱了帝國主義勢力,推動了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深入開展。 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 *阿根廷共產黨反對外國資本的罷工 *智利左派力量團結其他社會階層,成立民族陣線聯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勢力上臺。 *尼加拉瓜抗美斗爭 *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 民族民主運動新高潮 *東亞:第一次國共合作,國民革命; *東南亞:印度尼西亞共產黨反荷蘭②越南了反法; *西亞: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地,反英法; *南亞:印度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獨立意識覺醒 *埃及的反英 *摩洛哥反法 *埃塞俄比亞反意大利法西斯影響: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動搖了世界殖民體系,成為影響國際秩序的重要因素。20世紀中葉-1991年 二戰期間為徹底打破法西斯,反法西斯國家通過一系列聲明、宣言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獨立要求; 二戰后:和平發展的趨勢; 殖民大國的衰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長期斗爭及進一步覺醒和抗爭; 美蘇冷戰 多極化 第三世界國家聯合 獨立*古巴:擺脫美國控制:1959年獨立,1961年卡斯特羅宣布古巴是社會主義國家。 *巴拿馬:1999年從美國手中收回了巴拿馬運河區的全部主權 *20世紀40年代,印度獨立、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成為獨立的自治領----20世紀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為共和國。 *亞洲殖民體系崩潰:印度獨立前后,印度尼西亞、老撾、菲律賓、緬甸、錫蘭、柬埔寨、馬來亞、新加坡等也紛紛獨立。 *1953年埃及共和國成立,1956年埃及總統納賽爾宣布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 *非洲殖民體系的崩潰:①1960年有17個非洲國家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年”。②20世紀60年代末,非洲的獨立國家已達41個。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個國家擺脫了殖民統治獲得獨立,以驚人的速度摧毀了世界殖民體系。發展大力發展民族工業,積極促進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國家基本實現了工業化。大多數拉美國家屬于中等收入國家。 *備注:拉丁美洲文化 ①在拉丁美洲,歐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種族融合現象非常普遍,形成等級分明的“混血社會”。 ②在歐洲移民活動的區域內,傳統的印第安文化逐漸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為主體,天主教成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 ③拉丁舞成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號之一。但是在偏遠的內陸地區,印第安人保留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如多神信仰、圖騰崇拜等。 特點:拉丁美洲的文化多元性非常明顯。 *20世紀60—80年代,新加坡、韓國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灣產油國出現了“石油繁榮”和經濟起飛 *備注:新加坡:(1)移民社會:中國南方各省的華裔移民、本地的馬來族、印度裔移民,構成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和諧共處,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景觀,馬來語、華語、英語和泰米爾語均為官方語言;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各類宗教建筑形式各異,各民族的傳統文化活動豐富多彩;(2)形成了當地民族文化與西方文化相結合的新文化:發揚儒家文化的精華,諸如寬容和諧、重視教育、社會為先、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等。同時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華,如科學技術、管理知識、競爭意識、高效率作風等,努力創造一種現代的東方文化。 經濟一度發展較快,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經過調整;20世紀90年代中期,經濟又開始增長 *備注:埃及復興民族文化,現代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點的阿拉伯文化,并帶有歐洲和西亞等地的文化元素;伊斯蘭教為官方宗教,也有少數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但英語和法語也被廣泛使用;古埃及留下的諸多名勝古跡成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遺產,對現代埃及的建筑和藝術等也有很大影響。挑戰過于依賴出口貿易和外資,欠下巨額外債,影響了發展 過分依賴國際資本和國際市場,承受風險的能力較差 是發展最不平衡的地區,到21世紀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面臨的共同問題(1)不平等的國際經濟舊秩序。發達國家操縱國際市場,壓低農產品和原料價格,抬高工業品價格,損害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2)殖民主義侵略遺留下來的邊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區沖突和政局動蕩。(3)發展中國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誤、人口過快增長、社會兩極分化、貪污腐敗等問題。表格四:項目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15-16世紀 經濟 資本主義萌芽及發展政治 君主專制:15世紀下半葉英法國建立專制王權 民族國家:15世紀下半葉英法成為民族國家思想 文藝復興 背景:(1)根本原因:西歐中世紀晚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2)文化基礎:西歐文化自身的傳承與發展,意大利擁有豐厚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積淀,又從東方汲取了大量文化養料。(3)人才優勢: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學者文人。 實質:14世紀到17世紀初以學習和恢復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號召,符合新興資產階級需要的新文化新思想的文化運動。 內容(1)核心:精神內核是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2)主張:反對禁欲主義,抨擊教會腐敗和守舊思想,崇尚理性;重視發揮人的才智和創造力,追求現世社會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與自然的奧秘。 成就:文學三杰:諷刺教會的封建腐朽,宣揚人性的自由 美術三杰:運用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突破了中世紀呆板僵硬的風格,描繪現世生活,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擴展:15世紀后期,文藝復興擴展到歐洲各地。英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李爾王》等,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觀念。 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長期被宗教戒律壓抑和禁錮的人性,使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人本身與現世世界。 宗教改革 背景:(1)文藝復興使天主教會的權威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2)人們對羅馬教廷的長期盤剝日益不滿; 過程: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興起:1517年,馬丁·路德撰寫了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2)內容①改革教義:人的靈魂獲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瑣的宗教儀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②改革教會:建立獨立的民族教會和廉儉教會,力主用民族語言進行宗教活動。 結果: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新教。 其他國家的宗教改革:建立了獨立于羅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爾文派和英國的國教影響最大。 影響: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傳播和發展了人文主義;有利于歐洲資本主義的成長;推動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近代自然科學 時間:16—17世紀。 背景: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深入發展。 成就:(1)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否定天主教會宣揚的“地心說”,建立起一種新的宇宙觀。(2)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為近代物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3)光學、熱學、磁學、解剖學等領域也取得了巨大進步。 意義:(1)形成了重視經驗和事實的理性化思維方式,確立了通過觀察、實驗、分析、歸納和綜合等基本途徑發現自然規律的科學方法。(2)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對外 新航路開辟 動因(1)根本原因: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西歐各國的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對金銀財富的需求以及開拓新市場的意愿日益迫切。(2)社會根源:《馬可·波羅行紀》的誘導。(3)直接因素:奧斯曼帝國在建立和擴張的過程中,威脅東西陸路貿易安全,使來自亞洲的商品因加價而奇貴。(4)思想動因:人文主義鼓勵冒險精神和希望通過向海外擴張來傳播基督教。 條件: (1)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積極支持海上探險;(2)航海技術、造船技術和地理知識取得了長足進步,使遠洋航行成為可能。 過程: 1487年迪亞士 向東 繞過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達非洲東海岸 1492年哥倫布 向西 從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1497—1498年達·伽馬 向東 從歐洲繞過非洲到達印度和東方 1519—1522年麥哲倫 向西 其船隊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影響: ●人口的遷移(見殖民部分 略) ●動植物交流:歐洲人把歐亞大陸物種引入美洲,美洲的特產也流向世界各地美洲。 美洲外傳:玉米、馬鈴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帶到歐洲,之后傳播到亞洲、非洲等地。 注意:明朝中后期傳入,番茄:明朝萬歷年間,由歐洲傳教士引入中國,長期作為觀賞和藥用植物,清朝光緒年間,開始作為蔬菜在農場種植。辣椒:傳入中國,被稱為“番椒”,種植于中國的西南和中南地區流行(氣候潮濕)。 歐洲:一開始都為觀賞植物;玉米17世紀,成為僅次于小麥的糧食作物,傳遍歐洲各國。番茄的傳播。18世紀中葉開始作食用栽培,18世紀末歐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種又傳回美洲)。 其他地區物種在美洲的推廣 傳入美洲的歐亞作物有:小麥,大麥,水稻;蘋果,葡萄,甜橙,檸檬;黃瓜,甜瓜,豌豆;甘蔗等。其中小麥和水稻對美洲的影響最大。(1)小麥:由歐洲移民帶到美洲,后來成為美洲的主要糧食作物。(2)水稻:由西班牙人帶到美洲。18世紀中期,成為北美第二大農作物,產量僅次于小麥。 傳入美洲的歐亞畜禽:牛、驢、騾、馬、豬、羊和雞。歷史影響:改變了美洲的動物群落,推動了畜牧業、農業的發展。 *食物物種交流的影響:提高了全球糧食產量,使世界人口激增;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推進了當地經濟和貿易的發展。(比如水稻在北美的推廣,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對當地環境產生了一定影響。(美洲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壞;中國過度的墾荒造田,導致了水土流失); ●疾病的傳播:歐洲人將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體帶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原有社會解體;使得歐洲人能夠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統治。 ●商品的世界性流動:全球海路的開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 態勢:傳統的印度洋貿易和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形成齊頭并進的態勢;概況:(1)印度洋貿易: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商人在與阿拉伯商人的競爭中逐漸占據優勢。 (2)大西洋的“三角貿易”: 歐洲的紡織品、槍支、手工制品等 從非洲酋長手中換取黑人,或者自已抓捕黑人 歐洲商人將黑人運到美洲賣為奴隸 換回貴金屬、蔗糖和煙草 (3)葡萄牙人在東亞的貿易(略 見中國史) (4)西班牙橫跨太平洋的貿易(略 見中國史) ●早期殖民擴張 1.表現(略 見殖民)2.影響 (1)對殖民地(略 見殖民地)。 (2)對歐洲:給新興資產階級提供了新的活動場所。 ①引發商業革命:●商品種類與流通量成倍增長-煙草、咖啡、可可和茶葉涌入歐洲等地,香料成為大眾化商品;奴隸成為貿易商品;為扭轉對華貿易逆差,開始鴉片走私。●新型商業經營方式;出現各種類型的交易所(荷蘭安普維普最早商品交易所、阿姆斯特丹糧食交易所、倫敦綜合交易所)、銀行(威尼斯和熱那亞、英格蘭銀行)、證券交易所(倫敦)、百貨公司(法國巴黎)、有限責任公司(德國)、股份制貿易公司(東(西)印度公司的特點:國家賦予特權、可以自行鑄幣、擁有武器、可以對外宣戰和締結條約、在各地經營壟斷貿易,進行殖民掠奪)。●貿易中心逐漸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威尼斯、熱那亞等商貿地位下降,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倫敦等成為新的商貿中心;亞洲新商貿中心形成,果阿、澳門、長崎、馬尼拉等成為國際貿易樞紐。英國、法國、荷蘭等新的商業強國崛起。 ②引發價格革命: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投機活躍。資本主義加速發展,封建制度瀕于解體。 ③資本主義發展:歐洲從殖民掠奪、商業貿易和奴隸貿易中獲得的財富最終轉化為資本,為歐洲資本原始積累創造條件、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加速了工革和資革。 對人類社會:打破了原本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改變了世界格局和歷史發展進程,人類社會開始進入大變革的時代。國際關系 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先后崛起,爭奪殖民地其他 *其他航路的開辟 背景: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據了歐洲至亞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線。 目的:英國、荷蘭等國為發展海上貿易,開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緯度地區尋找通往亞洲的航路。包括北大西洋海上航線、北冰洋海上航線、南太平洋海上航線 影響:進一步豐富了人類的地理知識,開辟了眾多重要的新航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系。 *咖啡與咖啡館: (1)產地:咖啡原產于非洲; (2)傳播:①先是傳到阿拉伯半島,再由阿拉伯人傳播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酒”。②荷蘭人將咖啡移植到錫蘭島(今斯里蘭卡),后傳到印度、印度尼西亞。③18世紀初,咖啡傳入拉丁美洲,這里成為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產區。 (3)咖啡館的出現:17世紀初,威尼斯商人開設了歐洲第一家咖啡館,此后英國、法國等國相繼出現,并推廣到北美。 *國際貿易格局變化: ①16世紀初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支配了早期的奴隸貿易。 ②17世紀荷蘭壟斷了海上貿易。荷蘭商人被稱為“海上馬車夫”。 ③17世紀后期英國打擊荷蘭(《航海條例》、三次英荷戰爭),逐漸控制了海上貿易。 ④18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貿易中心。 ⑤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美、德等國興起,英國的貿易壟斷地位被打破,世界貿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世界市場和商業貿易的關系 貿易發展促進世界市場形成和發展;市場的擴大和形成促進商業貿易由區域性貿易變為全球性貿易,并促進商貿中心的改變、商貿規模的擴大及國際貿易格局的改變;兩者相互聯系,彼此影響。17-18世紀 經濟 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政治 早期資產階級革命 英國 原因:經濟/根本: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經濟上日益強大 經過: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1688年“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結束;1689年《權利法案》擴大議會權力、限制國王權力,標志君主立憲制逐步確立;1701年,《王位繼承法》規定此后國王不得為天主教徒,也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 *君主立憲制:國王“統而不治”,象征性的國家元首;議會權力至上,是國家權力中心,是最高立法機關;議會多數黨組閣。首相是政府(內閣)行政首腦;內閣掌握行政權并對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 意義: 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為開展工業革命提供了政治保證;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道路;穩定了社會秩序,為世界其他國家樹立了新模式。 美國: 原因:18世紀中葉英國對北美大西洋沿岸13塊殖民地的種種限制和剝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強烈不滿,獨立的呼聲高漲。 過程: ①來克星頓槍聲:北美獨立戰爭開始。②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闡述了人民主權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③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性質: 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也是一場民族獨立運動 意義: 對美國自身而言,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建立獨立的新國家,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促進了歐洲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為拉丁美洲獨立戰爭提供先例。 資產階級共和國 1787年美國頒布憲法,規定:美國是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擁有最高權力,各州政府擁有一定自治權;確立三權分立原則:國會、總統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彼此制約。這是第一部比較完善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缺陷是沒有規定人民權利,承認奴隸制的存在。 *美國移民國家:背景: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世界各地的移民不斷來到北美,共同建設美利堅合眾國;特征:以歐洲文化為主流,吸收了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影響①民族和文化的多樣性是美國社會的顯著特征②多元文化傳統也使美國社會始終存在著不同民族間的文化認同問題 法國: 原因:法國封建專制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過程:1789年革命爆發;1789年《人權宣言》明確提出人權、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權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原則;1791年憲法確立新制度的基本框架;1799年拿破侖建立軍事獨裁;1804年建立拿破侖帝國;1815年拿破侖帝國覆滅。 意義:沉重打擊歐洲國家的封建制度;革命原則傳播到歐洲各地。 *拿破侖戰爭后歐洲文化的重構 內容 (1)拿破侖廢除封建貴族特權,推行《拿破侖法典》,傳播啟蒙思想,受到各國革命者的歡迎。 (2)在反抗法國征服的斗爭中,歐洲各地出現了不斷高漲的民主意識和民族獨立要求。 (3)拿破侖戰爭后,歐洲政治文化得以重構,民主、獨立、自由、法治等越來越成為歐洲的普遍訴求。 表現: 俄國:“十二月黨人”在俄國傳播了革命的主張 波蘭:一批貴族青年軍官和學生在華沙發動了爭取民族獨立的起義,進一步推動了蘭的民族解放斗爭: 德國:①普魯士進行并不徹底的廢除農奴制改革;②1848年奧地利和普魯士等地發生革命,要求建立統一的獨立國家、制定憲法思想 啟蒙運動 背景:根本原因: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了17、18世紀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要求擺脫封建專制王權和教會的思想束縛; 科學: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 思想: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 核心:理性,強調獨立思考與自主精神;判斷是非的標準是人的理性;在科學和教育的作用下,社會將趨于完美;對未來社會提出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賦人權、平等、自由、法制、權力制衡 代表人物及思想 英國:洛克 法國:伏爾泰(《哲學通信》):寄希望于“開明”君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提出“三權分立”學說:強調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相互監督、制衡;盧梭(《社會契約論》):主權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英國:休謨、亞當斯密(《國富論》),勞動是價值的源泉和衡量價值的尺度,自由競爭,”現代經濟學之父“; 德國:康德(《純粹理性批判》)集大成者,人應該獨立思考,理性判斷;主張民主、自由、平等。對外 爭奪殖民地其他 國際法:(一)國際法形成的背景:隨著王權國家的出現和國家主權意識的加強,各國都強調國家利益至上,國家之間的利益紛爭加劇。人們希望通過建立一定的法律關系來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減少武力沖突。(二)荷蘭人格老秀斯在1625年岀版的《戰爭與和平法》提出君主應該制定條約并接受約束,確定了國際法的主體是主權國家,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三)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結束了長達30年的歐洲混戰,確立了國際關系中的國家領土、主權與獨立等原則,奠定了近代歐洲國際關系的基礎。它開創了用國際會議的形式解決國際爭端、結束國際戰爭的先例,確認了締約國必須遵守條約、各締約國可以對違約國集體制裁的國際法基本原則。(四)17世紀時,歐洲國家的君主們派常駐外交使節和外交使團,近代外交制度逐漸建立起來。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國際法的形成為國際關系確立了一些規則,為用和平方式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減少戰爭行為開辟了新的途徑。(五)1815年,歐洲各國在維也納會議(協商打敗拿破侖的戰后事宜)及此后簽訂了一系列條約,建立起以大國協調、歐洲均勢維護和平的國際關系體系,即維也納體系。在維也納體系下,外交制度進一步發展,國際法的應用范圍也逐漸從歐洲擴大到美洲、亞洲等其他許多地方。國際社會還簽訂了許多國際公約,制定了一系列戰爭法規,試圖和平解決國際爭端。20世紀國際法的發展:(一)兩次大戰期間:背景:十月革命后,蘇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賠償的原則,宣布侵略戰爭為反人類罪,為國際法開辟了新的發展階段。(二)第二次世界后:表現:1945年6月,50個國家的代表簽署了《聯合國憲章》確定了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制裁侵略的機制,并賦予安理會制裁的力量,確定了 “大國一致”原則,集體安全體制進一步完善。國際法院也在荷蘭海牙成立,發展了國際司法制度。新的民族國家紛紛獨立,各類國際組織數量激增,也推動了國際法的發展。在此期間,國際法的領域也大大擴大,在裁軍、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擴散、國際人權、國際環境、海洋、外層空間等方面,頒布了一系列具有國際法性質的公約或宣言。評價:對世界和平與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國際法的實施仍然有很多局限性,一些大國為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國際條約,甚至不經聯合國授權就采取制裁或戰爭,嚴重威脅著國際和平。 民族國家(一)王權加強推動民族國家產生:歐洲國家紛紛成為專制王權國家,國王往往就是國家,國家的版圖常常因為國王的婚姻或繼承關系發生改變。(二)民族語言形成推動民族國家形成:隨著基督教勢力的衰弱和民族認同觀念的興起,英、法等國民族語言的地位逐漸上升。(三)法國大革命推動民族國家形成: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戰爭,不僅傳播了自由平等思想,還促進了歐洲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個人對國家的忠誠越來越超過對國王和宗教的忠誠,各國紛紛鼓勵和組織對愛國人士的崇拜,出現了國旗、國歌和各種國家節日,國家在人們的意識中越來越重要。歐洲各專制王權國家逐漸轉變為民族國家。這些民族國家有由單一族群組成的,更多則是由多個族群組成。民族國家主權獨立,人民有共同的價值、歷史、文化、語言或體制。 文官制度:背景:外部:中國科舉制的影響(新航路開辟后東學西傳);內部:(1)西方傳統選官制度的弊端:中古時期封君封臣,西歐社會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領主;15世紀后期恩賜官爵制;17-18世紀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初期個人恩惠制;近代以來政黨分肥制;(2)資本主義發展需要高效的廉潔的,處理日常事務的職業官僚體系;經濟:工業革命推動國家生產力水平提高,國家管理職能(社會治安、國防、財政、稅收、經濟、文化、科技)急劇擴展;文化:人們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啟蒙思想的影響。過程:最早英國;特點:1、公開考試和擇優錄用;2、政治中立和工作隱名;3、職務常任和論功晉升;4、其他特征:嚴格考核,賞罰分明;統一管理,科學分類;官紀嚴明,待遇優厚;走向專業,注重培訓; 法律體系:近代以來,西方各國在繼承傳統法律思想的基礎上,融合了啟蒙思想家們提岀的資產階級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1)英美法系亦稱"普通法系"、"海洋法系"。從11世紀起主要以源于日耳曼習慣法的普通法為基礎,效仿光榮革命后英國法律基礎上的普通法系;吸收的是羅馬法的精神,只采納羅馬法部分原則。(2)大陸法系:以羅馬法為基礎,以《法國民法典》為代表世界性法律體系;在羅馬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對羅馬法很大一部分繼承取得。 這些法律制度從理論上看,包含著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在國家權力結構層面上,堅持權力制衡、三權分立;法律內容上,注重保護個人權利。在司法實踐過程中,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局限性:過于強調保護私有財產,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同時,對個人權利的認定也有逐漸改進的進程,直到20世紀,黑人、土著居民和婦女還在為完全的公民權積極斗爭。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全面確立項目 資本主義國家18世紀中葉- 19世紀中葉 經濟 英國工業革命(一系列技術變革引起的從手工勞動轉向機器生產的重大飛躍) 背景(1)政治優勢: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政局穩定;政府政策推動;(2)經濟條件:農業資本主義發展(圈地運動-自由勞動力、國內市場、農產品);殖民擴張(資本原始積累、廉價原材料和海外市場);手工工場的發展(分工細、專業化、技術純熟)。(3)科學基礎:英國是歐洲科學技術中心之一,科學家專心于生產技術的改進。(4)根本原因:手工工廠不能滿足,國內外市場擴大和需求的增長;(5)其他:地理優勢(交通便利)、資源優勢(煤炭資源豐富易開采);文化、社會因素(追求進取的精神,獎勵發明創造); 進程及特點:進程:18世紀中期開始于英國棉紡織業,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18世紀80年代瓦特改良蒸汽機解決了動力問題,促進交通等行業(史蒂芬遜的蒸汽火車、富爾頓的蒸汽汽船)發展,蒸汽時代到來;19世紀中期機器制造業的機械化,標志著英國完成工業革命。(2)特點:①領域:從輕工業開始,而后向其它產業發展。②國別:成就集中在英國,居主導地位。③發明人:大都是具有實踐經驗的工人和技師,科學與技術尚未緊密結合。 影響: 對英國:經濟:●工業革命使生產力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工業革命使生產組織及管理方式發生重大變革,建立了資本主義大工廠制度--1771年阿克萊特在曼徹斯特開設第一家水力紡紗廠【①實行倒班制②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③生產流水線④原料統一供應調配】,有利于科學管理、提高生產效率、挖掘工人的勞動潛質,從而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政治:階級結構:工業革命造成社會階級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逐漸成為社會的兩大階級。工業資產階級要求獲得更多的政治權利,他們通過改革,進一步鞏固了統治。工人階級迅速崛起,為爭取自己的權力開展斗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中間階層也開始發展。 社會生活:工業革命帶來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以工廠為中心,形成了很多現代城市,推動城市化進程:物美價廉的商品,也使人們的生活有所改善;休閑娛樂和群眾性體育運動逐漸興起,報刊書籍發行量大增,人們的文化素養得到提高;女性也獲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機會。從總的趨勢看,人口明顯增加。交通運輸業進步(運河、鐵路)、便利了人們的出行,促進城際間、國際間的人口交流與貿易往來,大大增加了社會的流動性;促進鄉村的改變,農業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開闊了人們的眼界;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時間觀念更為增強;初等教育不斷推廣,人們的文化素質逐漸提高。 對歐洲: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逐漸擴展到歐洲大陸和北美;歐美各國資本主義制度得以發展;各國政府通過稅收、立法、直接投資推動工業革命縱深發展; 消極影響:工業革命也導致了社會貧富分化加劇、工人居住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疾病與犯罪等一系列問題。 深入影響:政治:19世紀30、40年代,法國里昂工人兩次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等三大工人運動,標志著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結果:經過一系列斗爭,政府立法,產業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最長工時受到限制,最低工資得到一定保障。 思想:促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848年2月,發表《共產黨宣言》,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肯定了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作用;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肯定階級斗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馬克思主義由理論轉為實踐的表現:●1864年在倫敦成立了第一國際:國際工人協會;●巴黎公社:1871年法國工人武裝起義后建立:性質: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工人政權;偉大意義: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無產階級革命與專政的學說);為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備注: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1)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建立和發展,資本主義各種弊端暴露(經濟危機、工人狀況);(2)工人運動;(3)空想社會主義等理論;(4)馬恩實踐和理論研究 對世界:工業革命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聯系日益緊密,資本主義加緊對亞非拉傾銷工業品,掠奪原料,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殖民體系初步形成。 對殖民地:加緊侵略19世紀中葉- 20世紀初 政治 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農奴獲得自由,可以通過贖買方式獲得土地;自上而下的改革促進資本主義發展,但沒有直接觸及沙皇專制,保留大量農奴制度的殘余。 1861-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林肯先后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贏得支持,維護統一,基本解決農民土地問題,法律上承認黑人公民權利,為此后美國發展和崛起奠定基礎,但黑人依舊備受歧視; 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國,實行君主立憲制,1870年實現國家統一; 1871年威廉一世和俾斯麥通過王朝戰爭完成統一,德意志帝國成立,實行君主立憲制; 19世紀面對淪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機,1868年日本推翻幕府進行“明治維新”,廢除等級,推行“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仿西方制定憲法,確立君主立憲制。保留封建勢力,貴族寡頭和軍閥實際掌握權力,成為軍國主義的基礎,很快開始對外擴張。經濟 第二次工業革命 前提和條件(19世紀中后期—20世紀初):19世紀中后期,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發展,自然科學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為第二次工業革命創造了有利條件。 核心內容:主要表現為電力技術的廣泛開發和應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內燃機的創制和應用,帶來更便捷的動 力;汽車、飛機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應運而生;電話、電報等通訊設備的改進;化學工業的興起令人矚目,人們采用合成方法制造出新的材料;石油化工業獲得發展;通過新技術改造的舊產業部門,如煉鋼、紡織、采煤、機器制造和鐵路運輸等也煥發出新的活力。 特點: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發生,范圍廣、規模大、進展更迅速,美、德兩國更突出;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結合,以及近代科學理論的指導取得成就更多更重要;各國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不同,工業革命進程各有特色; 影響:對世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進一步深化,如城市化進程居住條件改善:19世紀50年代美國出現電梯、19世紀70年代比利時的一個住宅項目首次鋼筋混凝土項目;交通:1914年美國開通從舊金山到洛杉磯的航線; 對歐美:壟斷組織大量出現,資本主義各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本家獲得高額利潤,同時阻礙競爭,導致停止與腐敗;資本主義經濟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 對殖民地:侵略以資本輸出為主,加緊對世界的瓜分,世界被瓜分殆盡,資本主義市場及殖民體系全面確立。一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雅爾塔體系20世紀初-一戰(1914-1918年) 一戰 背景:(1)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它們競相奉行殖民擴張、建立龐大帝國的帝國主義政策,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2)帝國主義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它們的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3)為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各國矛盾重重,尋求同盟者。20世紀初,歐洲形成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軍事集團,他們競相擴軍備戰,國際局勢日趨緊張。(4)1914年6月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性質: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的帝國主義戰爭。 重大事件:1914年:馬恩河戰役德軍失敗,速戰速決計劃破產;日本占領德國山東租借地;1916年:凡爾登戰役、 索姆河戰役、日德蘭海戰,戰略主動權轉移到協約國一方;1917年:美國、中國參戰;1918年:俄國退出、德國投降 結果:災難與死亡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919年巴黎和會和1921—1922年華盛頓會議,締結《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等 條約。其內容包括(1)德國及其盟國承擔戰爭罪責,戰敗國向戰勝國割地賠款,裁減軍備,德國的海外殖民地 被戰勝國瓜分。(2)承認波蘭復國,承認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國家獨立。(3)限制美國、英國、日本等國 的海軍軍備。(4)中國收回山東主權,但日本保留了諸多特權。(5)列強同意將“門戶開放”“機會均等”作為 侵略中國的共同原則,中國恢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霸占的狀態。該體系暫時緩和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有利于資本主義相對穩定的發展。但矛盾重重。(5)建立的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世界性國際組織-國聯: 宗旨:促進國際合作,保證國際和平與安全。局限性:全體一致原則,使其失去了對侵略行為采取任何有效行 動的可能性,無法制止戰爭發生。英、法則將國聯作為維護自己既得利益、操縱國際事務的工具。國聯在制裁 侵略、保衛世界和平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影響: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動搖了歐洲的世界優勢地位;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美國的參戰和俄國十月革命的發生,開始改變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改變了人們的觀念,反對戰爭、要求和平的運動日益高漲。 備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資本主義 社會主義20世紀20、30年代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法西斯主義:(1)形成過程:①意大利: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權。②德國:1920年,希特勒組建“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簡稱“納粹黨”,是德國法西斯運動的開始。③日本:1921年,岡村寧次、東條英機等日本軍人訂立密約,是日本軍部法西斯運動的開始。(2)主要內容:法西斯主義以極端民族主義為基本特征,反對自由主義和共產主義,主張對內實行恐怖獨裁統治,對外侵略擴張,發動戰爭,爭霸世界。 *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1)背景:①世界經濟大危機重創日本經濟。②日本法西斯分子認為,擺脫危機的出路是對外擴張,妄圖把中國東北變成日本獨占的海外市場和殖民地,進而征服中國,最后征服世界。(2)過程:①1931年,日本軍隊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②1936年,日本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以擴大對外侵略為基本國策。 *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1)背景:①經濟大危機使德國經濟落入低谷,社會各階層普遍對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勢力迅速發展。②納粹黨利用民眾對《凡爾賽條約》的強烈不滿,煽動民族復仇主義,種族狂熱和對外擴張得到了廣泛支持。(2)過程:①1933年,納粹黨攫取德國政權,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積極擴軍備戰。②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③1936年,意大利和德國結成軸心國。 *綏靖政策:(1)背景:1938年,德國吞并奧地利,并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2)表現:英法與德意簽訂《慕尼黑協定》,把蘇臺德等地區割讓給德國。(3)影響:更加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 *列寧主義:(1)列寧深刻洞悉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俄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了列寧主義。(2)創造性地提出社會主義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等一系列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3)為帝國主義時代的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 *十月革命:是俄國與世界歷史進程中的劃時代事件;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國家,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格局,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的偉大飛躍,開辟了人類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紀元;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對世界的統治,極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改變了20世紀的世界格局;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的并存與競爭,成為世界歷史的重要內容。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內容:最重要的是余糧收集制,將農民除口糧、種子糧以外的一切余糧收集到國家手中。作用:余糧收集制保證了前線的糧食供應,緩解了城市饑荒,但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導致戰后的經濟和政治危機。 *新經濟政策:時間:1921年;內容:①重心是調整國家與農民的關系,通過糧食稅等市場機制建立工農聯盟。②允許私營企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并以租讓制等形式在一些經濟部門引入外國資本。作用:穩定和恢復了國民經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蘇聯模式”:①積極性:蘇聯在很短時間內,從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小農國家發展為世界工業強國;“蘇聯模式”奠定了強大國家的基礎,為后來取得衛國戰爭勝利創造了物質條件,為蘇聯贏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②消極性:排斥市場經濟,片面發展重工業,在農業集體化中采用強制手段,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落后,消費水平相對較低。二戰 (1931-1945) 總體歷程:法西斯國家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歷了從局部戰爭逐漸發展到全球戰爭的過程。 局部爆發(1)表現: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發動了侵華戰爭,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中國人民開始局部抗戰。②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這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爆發的標志。(2)意義:中華民族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抗日,開辟了對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戰的東方主戰場。 全面爆發:1939年9月,德國以“閃擊戰”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規模擴大: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蘇聯戰場成為抵抗納粹德國的主戰場。同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美國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到全球階段。 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2年1月,以美、英、蘇、中為首的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戰爭結束: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9月2日,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抗戰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 政治:雅爾塔體系:(1)內涵: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國的首腦相繼在開羅、德黑蘭、雅爾塔和波茨坦等地召開會議,締結了一系列條約和協定,建立了以美、蘇、英、中等戰勝國為主導的戰后國際秩序,史稱“雅爾塔體系”。 (2)主要內容:①重新確定歐亞國家的版圖:德國由美、蘇、英、法分區占領,日本由美國單獨占領;日本領土限制在四個島嶼及若干小島,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在太平洋區域所占的一切島嶼以及日本竊取于中國的領土,如東北地區、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承認朝鮮最終獨立。②審判戰犯,肅清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③對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國聯的委任統治地實行托管,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④美、蘇、英劃分勢力范圍。⑤成立聯合國。(3)評價:①積極:以建立和維護世界和平為主要目標,提倡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共處與合作。②消極:是大國相互妥協的產物,帶有明顯的強權政治色彩,嚴重損害了一些國家的利益。 國際組織:成立聯合國:(1)時間:1945年10月24日。(2)性質:作為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體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政治秩序。(3)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加強國際合作,促進全球經濟社會發展。(4)決議原則①原因:聯合國吸取國聯的教訓,將制裁侵略的權力集中于安理會。②原則:實行形成實質性事項決議需要五個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的“大國一致”原則。③意義:使和平解決爭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國際格局的變化:(1)背景①歐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致命打擊,各國的國力受到嚴重消耗。②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政治和軍事強國。戰后初期,美國擁有全球財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權和制空權,一度壟斷核武器。③蘇聯:雖然經濟遜于美國,但軍事和政治十分強大,特別是由于它在戰爭中的巨大貢獻而贏得很高威望。(2)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成為國際格局從歐洲中心走向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的真正轉折點。 經濟:布雷頓森林體系和關稅貿易總協定:(1)建立國際經濟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加強在金融、投資和貿易等領域的國際協調。(2)發揮大國作用:通過大國相對平等的協商,采取市場干預行動,協調利益,維護經濟秩序。 備注:二戰與殖民體系的瓦解20世紀40年代中期-1991年 雅爾塔體系 多極化趨勢形成及發展 美蘇冷戰 *冷戰的含義:指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逐步形成的既非戰爭又非和平的長期對峙與競爭狀態。*原因(1)制度差異:美國和蘇聯是兩個社會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級大國。(2)同盟關系破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和蘇聯戰時同盟的基礎不復存在。(3)根本原因:兩國的國家利益存在嚴重沖突,意識形態也尖銳對立。 開始標志:1947年3月,杜魯門發表被稱為“杜魯門主義”的演說。 *主要表現:政治:杜魯門主義:宣布世界已經分裂為兩個對立的營壘,美國將支持所有反對共產主義的國家 成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宣布世界已經分裂為帝國主義和反帝國主義兩個相互敵對與斗爭的陣營 經濟:實施馬歇爾計劃,鞏固了西歐的資本主義制度 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形成了以蘇聯計劃經濟模式為主導的經濟體系 地緣政治: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 軍事:1949年4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 1955年,成立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 *兩極格局(1)正式形成: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蘇全面冷戰對峙,兩極格局正式形成。(2)概括:美國及其盟國的總體實力始終強于蘇聯及其盟國。有些國家處于兩大陣營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亞等。 *冷戰的發展(1)時間: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2)特點:既有緩和,又有激烈的冷戰對抗。(3)表現:發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機和古巴導彈危機。 *多極化力量的成長:歐共體形成、日本崛起,西方陣營逐漸分化 東歐反抗蘇聯、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走向成功。社會主義陣營開始瓦解 殖民體系逐步瓦解,第三世界興起(略)萬隆會議、不結盟運動、 *美蘇關系變化:20世紀70年代,日趨緊張;1985年以后,走向緩和;經濟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會發展進入信息時代,勞動方式日益自動化和智能化,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政治 國家的宏觀調控: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強化國家干預為核心,謀求資本主義的生存發展。 斯大林模式、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先后失敗 東歐改革失敗階級 社會結構的新變化(1)就業結構變化:農業和工業的就業人口所占比重逐漸下降,從事服務業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2)“中間階層”人數增加:他們一般不擁有生產資料,但有較高的收入,有可觀的生活資產。社會 福利國家:是指國家通過構建社會保障體系,保證個人和家庭的經濟安全;通過加大社會服務開支,保證全體公民享受較好的公共福利。 社會運動:(1)原因:加強國家干預的辦法緩解了社會矛盾,但沒能觸動造成這種不平等和貧困的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2)主要表現: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婦女運動、學生運動資本主義國家新變化的局限性 (1)實質:所觸及的主要是統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沒有克服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2)表現: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固有的弊端。1989年東歐劇變;1991蘇聯解體,冷戰結束1991年-至今 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社會信息化與文化多樣性 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在合作共贏中促進全球共同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