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滑輪(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科學 年級 五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滑輪(第一課時)教科書 書 名:科學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教學目標科學觀念 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結構及其作用特點。 科學思維 能利用簡單器材設計研究方案。 探究實踐 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在生活中的應用。 態度責任 在探究過程中學會合作,樂于分享,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科學現象。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能利用簡單器材設計研究方案,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 教學難點: 能利用簡單器材設計研究方案,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教學準備課件;每組一個支架、一個滑輪、一條棉線、一個彈簧測力計、3個鉤碼、實驗記錄單。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聚焦問題 出示升國旗的視頻,引起學生對旗桿的關注和思考。提出問題:升國旗時,為什么升旗手向下拉動繩子,國旗就可以升起來?旗桿上有什么秘密?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了解學生對滑輪的認知基礎。 二、探究實踐,學習新知 (一)活動一:認識滑輪 認識滑輪 (1)出示旗桿頂部圖片,展示旗桿頂端的滑輪裝置,引導學生觀察。 (2)引導學生匯報觀察結果,對滑輪的特點進行初步描述。 (3)觀察探究:給每個小組準備一個滑輪,學生仔細觀察滑輪的結構并推斷作用。 區分定滑輪和動滑輪 (1)認識定滑輪。 ①利用動圖模擬升旗過程,引導學生觀察利用旗桿頂部滑輪的運動情況觀察。 ②引導學生建構定滑輪概念: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特點樣,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移動的滑輪,叫作定滑輪。 (2)認識動滑輪。 ①展示起重機上的兩個滑輪,引導學生觀察。 ②引導學生根據定滑輪的特點,辨認起重機吊鉤上的滑輪。 ③出示動滑輪裝置,介紹其特點,并進行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動滑輪的輪子是怎么運動的。 ④引導學生建構動滑輪概念:像起重機吊鉤上的滑輪那樣,會隨著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叫作動滑輪。 (3)對比觀察定滑輪和動滑輪。 出示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找出兩種滑輪的不同之處。 小練習 課件出示滑輪圖片,引導學生回答是定滑輪還是動滑輪。 (二)活動二:探究滑輪的作用 組裝滑輪。 出示實驗材料,引導學生組裝定滑輪和動滑輪。 引導學生提出探究問題:我們已經知道有的杠桿有省力的作用。那么,滑輪是否也有省力的作用呢?怎樣設計實驗來檢驗我們的想法是否正確? 學生分組討論,制訂實驗方案,教師巡回指導。 組織學生匯報研討結果,引導學生分析、完善實驗方案: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直接提起鉤碼的拉力,并觀察力的方向;2.用彈簧測力計測出使用定滑輪時鉤碼的拉力,并觀察力的方向;3用彈簧測力計測出使用動滑輪時鉤碼的拉力,并觀察力的方向。(提醒學生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注意事項。) 組織學生按照實驗方案選擇一種滑輪(定滑輪和動滑輪)進行實驗。 學生對實驗數據進行比較,討論自己的實驗發現。 小結:定滑輪不能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三、拓展與應用 解決問題:國旗為什么可以升上去? 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滑輪。用已學知識解釋滑輪在拉窗簾和吊車中的應用。 提問:如果想要改變用力方向,可以使用什么滑輪,如果想要省力,可以使用什么滑輪? 四、課后延伸與評價 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制作一個升旗裝置模型。 引導學生根據評價表,在小組內進行自評與互評。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