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航路開辟的動因經濟根源: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社會根源:西歐人對黃金的狂熱追求;直接原因:15世紀中葉,奧斯曼控制東西商路,東西方傳統商路受阻(商業危機);精神動力: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提倡冒險精神;傳播基督教的需要;條件(可能性)①西班牙和葡王室的支持;②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進步;③地理知識的進步;時間 人物 支持國家 方向 航路 成就1487年 迪亞士 葡萄牙 向東 歐洲—好望角 繞過好望角,到達非洲東海岸1497--1498年 達 伽馬 歐洲—印度 第一個到達印度的航海家1492年 哥倫布 西班牙 向西 歐洲—美洲 發現美洲1519--1522年 麥哲倫 環球航行 證明地圓學說的正確四大古文明中古時期的亞洲中古時期的非洲與美洲人文主義的內核1.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崇尚理性,提倡科學,追求現世的幸福生活,探索人與自然的奧秘,鼓勵冒險。2.實 質:反映歐洲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解放運動(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古代時期的帝國1.波斯帝國(前6世紀——前4世紀):鞏固統治措施:①中央:君主專制制度、君權神授、王權至上,國王是整個政權的核心和最高主宰。②地方:實行行省制,行省總督與軍事長官相互制約。③從中央到地方有比較完善的官僚體系和稅收系統,波斯人擔任最重要的職務。滅亡:公元前4世紀末,馬其頓亞歷山大入侵波斯帝國2.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制度的承襲:亞歷山大繼承波斯帝國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權神授,將政治、軍事等大權集于一身。地方實行行省制,任用馬其頓人和希臘人擔任主要職務,推廣希臘文化。3.孔雀帝國:(1)擴張概況:公元前3世紀,孔雀王朝初步把整個南亞統一起來。4. 羅馬帝國(前27年—4世紀):頂峰:由于奴隸和廣大平民的辛勤勞動、地中海不同地區經濟聯系的加強,以及貿易的發展,帝國在1—2世紀達到繁榮的頂峰。分裂和滅亡:①原因:3世紀以后,官僚體系和職業軍隊使人民的負擔不斷加重,邊境壓力逐漸加大。②分裂:4世紀末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③滅亡:5世紀后期,在內外夾擊下,西羅馬帝國滅亡。宗教改革內容1.1517年馬丁 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2.主張:①人的靈魂獲救靠自己,不靠繁瑣的宗教儀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因信稱義,簡化儀式)②主張建立獨立的民族教會和廉儉教會,用民族語言進行宗教活動;;3.成果:獨立于羅馬教廷的新教(路德派、加爾文派、英國國教)4.實質:新興資產階級和市民階層反封建教會的政治斗爭運動。啟蒙運動的內容國家 人物 代表作 主要觀點 評價法國 伏爾泰 ①主張君主立憲制;②倡導平等、自由和民主政治;③否定天主教會。 ①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②其思想對18世紀的歐洲產生巨大影響。孟德 斯鳩 《論法的精神》 提出三權分立學說,其核心是權利相互的“制約和平衡”。 其學說后來成為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盧梭 《社會契約論》 ①提倡“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②認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 是最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德意志 康德 《純粹理性批判》 ①認為人是一切發展過程的最終價值取向;②主張主權在民、天賦人權;③反對暴力革命。 ①是近代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哲學家;②其理性批判哲學最終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體對比國家 英國 德國 美國 法國政體 君主立憲制 君主立憲制 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政體確立時間 18世紀中葉 1871 1787 1875背景 光榮革命結束王權專制 王朝戰爭完成國家統一 邦聯制度造成 美國困境 政權更替導致 政局動蕩特點 4點 3點 2點 1點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 皇帝 總統 參議院國家元首 國王 皇帝 總統 總統元首產生方式 世襲 世襲 選舉 選舉元首任期 終身制 終身制 有任期 有任期政府首腦 首相 宰相 總統 總理首腦 產生方式 多數黨領袖 擔任 皇帝任命 選舉 總統任命首腦任期 有任期 皇帝任命 有任期 有任期行政權 內閣、首相 內閣、皇帝 內閣、總統 內閣、總統立法權 議會 議會 國會 國民議會工業革命的背景政治前提:英國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國內政局穩定,政府積極鼓勵經濟發展;.資金:殖民擴張和掠奪、海外貿易等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勞動力:圈地運動為工業革命提供大量自由勞動力;市場:殖民擴張和圈地運動,國內外市場的擴大,導致需求增長;技術:手工工場積累的經驗和生產技術的進步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部門 時間 發明者 國家 發明 意義棉紡織業 1765 哈格里夫斯 英國 珍妮紡紗機 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1771 阿克萊特 英國 水力紡紗廠 標志著近代機器大工業和資本主義大工廠制度的誕生動力 1769 瓦特 英國 單動式蒸汽機 改變了傳統的動力來源,使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1782 瓦特 英國 聯動式蒸汽機交通 1807 富爾頓 美國 汽船 成為聯結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工具,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部門 時間 發明者 國家 發明 意義能源 1866 西門子 德國 發電機 標志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1870起 愛迪生 (發明大王) 美國 電燈、留聲機、電影放映機 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交通 1893 本茨 德國 汽車 交通工具和電信工具的創新,加速了信息的傳播與交流,縮短了人們的空間距離,使世界各地的聯系更為便利。1903 萊特兄弟 美國 飛機電信 1876 貝爾 美國 電話1896 馬可尼 意大利 無線電報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1.從重工業起步,工業化時間較短,并推動了電力、石油、化工、汽車、化學等新興工業部門的興起和鋼鐵工業的發展2.發明主要源自于科學實驗,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3.美國德國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和中心4.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主要的帝國主義國家,有些帝國主義國家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如德日)5.以電力的廣泛應用和內燃機的創制為代表巴黎公社運動的意義1.1871年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2.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3.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的背景與表現1.政治:歐洲殖民者長期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2.經濟:拉丁美洲的經濟有了一定發展3.思想:啟蒙思想的傳播,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識日益增長;4.外部條件:法國大革命削弱了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對拉丁美洲的統治;美國獨立戰爭的大大鼓舞。5.表現:①1804年海地獨立,拉開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的序幕;②在玻利瓦爾和圣馬丁的領導下,1826年西屬拉丁美洲基本獨立;③1822年,巴西脫離葡萄牙獨立;1889年巴西廢除君主制,建立巴西共和國;④1910年墨西哥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917年墨西哥頒布了資產階級憲法亞洲淪為半殖民地過程1.15、16世紀的殖民擴張:葡萄牙:建立商站控制商路(澳門);西班牙:入侵菲律賓2.17世紀及以后的殖民擴張南亞:17世紀初,英國來到印度(經濟:東印度公司,經濟掠奪;政治:武力挑動或侵略)到19世紀中后期,英國幾乎控制印度全境東南亞:①17世紀初,荷蘭:建立巴達維亞殖民地后,占領印度尼西亞;②19世紀末:英國(占領緬甸和馬來半島大部分);法國(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撾);美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得菲律賓)西亞: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法、俄瓜分奧斯曼帝國,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斷加深;英、俄控制瓜分伊朗東亞:鴉片戰爭后,列強侵略下,中國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日本于1910年吞并朝鮮半島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戰線 第一階段 (1914年) 第二階段 (1915—1916年) 第三階段 (1917—1918年)西線 (英法軍隊 德軍)(決定性戰場) (1)1914年德軍進攻法國; (2)9月,雙方在馬恩河激戰,德軍失敗(德軍“速決戰”破產) (1)1916年,在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中,雙方均傷亡慘重,兩大戰役分別被稱為“絞肉機”和“地獄”; ⑵1916年,英德在日德蘭海戰中,德國未能突破英國的海上封鎖 ⑴1917年,美國和中國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 ⑵1918年11月11日德、奧(匈)投降東線 (德奧聯軍 俄軍) — 德奧軍隊在東線和南線取勝 俄國在十月革命后,于1918年退出戰爭南線(奧軍 俄軍、塞軍)戰局演變 (總體態勢) 德軍失敗,標志其“速決戰”破產 戰爭處于膠著狀態,德奧未能擺脫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 同盟國走向失敗第二次世界大戰(1)亞洲戰場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②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爆發的標志。開辟了對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戰的東方主戰場。(2)歐洲戰場①1939年9月,德國以“閃擊戰”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②德國東突西進,法國敗降。③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蘇聯戰場成為抵抗納粹德國的主戰場。(3)太平洋戰場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美國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到全球階段。(4)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2年1月,以美、英、蘇、中為首的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5)二戰結束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9月2日,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蘇聯社會主義實踐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目的: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來保證戰爭的勝利。(2)內容:實行余糧收集制,將農民除口糧、種子糧以外的一切余糧收集到國家手中。(3)影響①積極:余糧收集制保證了前線的糧食供應,緩解了城市饑荒。②消極: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導致戰后的經濟和政治危機。2.新經濟政策(1)實施:1921年3月,蘇俄政府決定實行新經濟政策。(2)內容①農業:新經濟政策的重心是調整國家與農民的關系,通過糧食稅等市場機制建立工農聯盟。②工業:允許私營企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并以租讓制等形式在一些經濟部門引入外國資本。(3)影響:新經濟政策的實施,穩定和恢復了國民經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3.蘇聯成立:1922年12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簡稱“蘇聯”。4.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1)形成:在斯大林領導下,蘇聯先后實施“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2)特點:①經濟上:生產資料公有制,實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計劃經濟體制。②政治上:權力高度集中。(3)影響①積極影響:使蘇聯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工業化,奠定了強大國家的基礎,為后來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創造了物質條件,為蘇聯贏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②消極影響:排斥市場經濟,片面發展重工業,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落后,影響了蘇聯的發展。赫魯曉夫改革(1953—1964年)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 戈爾巴喬夫改革(1985—1991年)異 側重 農業(收購制;種玉米) 工業(重工業、軍事重工業) 前期經濟領域,后期政治領域失敗原因 未改變原有體制,只是對斯大林體制進行小修小補 沒有立足國情,背離社會主義方向同 目的:解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結果:都以失敗告終 內容:都針對高度集中的斯大林體制的弊端進行改革;都涉及經濟領域美蘇冷戰的表現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 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政治 杜魯門主義(1947年),冷戰開始的標志 共產黨和工人情報局(1947年)經濟 馬歇爾計劃(1947年),援助西歐,拉攏東歐,鞏固西方資本主義制度 經濟互助委員會(1949年),形成蘇聯計劃經濟模式為主導的經濟體系軍事 北約(1949年) 華約(1955年),兩極格局形成的標志地緣政治 第一次柏林危機,1949年德國分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建立當代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1)亞洲:挑戰:過分依賴國際資本和國際市場,承受風險的能力較差對策:調整經濟結構,健全政府對金融體系的監管(2)非洲:挑戰:發展最不平衡,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對策:成立各種經濟合作組織,共同謀求發展(3)拉丁美洲:挑戰:過于依賴出口貿易和外資,欠下巨額外債對策:經過改革,20世紀90年代經濟出現繁榮(4)發展中國家的面對的共同挑戰:①不平等的國際經濟舊秩序;②邊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區沖突和政局動蕩;③政策失誤、人口過快增長、社會兩極分化、貪污腐敗等問題區域集團化發展1.歐洲聯盟:是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組織。2.北美自由貿易區: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是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區域性經濟集團。3.東南亞國家聯盟:是東南亞地區以經濟合作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合作組織。4.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戊戌變法(P102)1.背景①政治:甲午中日戰爭戰敗,民族危機加深;②經濟:19C末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③思想:維新思想興起,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啟超發表《變法通議》)序幕公車上書;高潮:百日維新;標志: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結果:失敗3.失敗的原因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弱小(根本原因);②守舊勢力很強大(客觀原因);③維新派缺乏可靠的社會基礎,沒有嚴密的組織;④把希望寄托于沒有掌握實權的皇帝身上。古代美洲文明1.古代瑪雅文明(1)瑪雅文明的繁榮瑪雅人發展了以種植玉米為主的農業瑪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城內有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廟宇。瑪雅人制造精美陶器,發明了獨特的文字。用復雜的歷法紀年,采用20進位制,也知道“零”的概念。2.古代阿茲特克文明(1)阿茲特克人國家進入鼎盛①14世紀,阿茲特克人興起于今墨西哥地區。②16世紀初,阿茲特克人國家進入鼎盛時期(2)阿茲特克人國家的都城建設①阿茲特克人國家的都城特諾奇蒂特蘭位于特斯科科湖中心的小島上,有3條堤道與陸地相連,并有引水渠供應全城淡水。②為方便交通,渠上架設了多座橋梁。3.古代印加文明(1)15世紀末16世紀初,印加國家發展到鼎盛時期。(2)印加國家的政治、經濟①印加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國王,世襲繼承,擁有行政、立法和軍事大權。土地、礦藏和牲畜歸國家所有。②印加帝國將全國劃分為四大政區,每個政區設立一個長官,以貴族充任。③為征稅和征兵,政府編制了詳細的人口調查表。④帝國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統,用于傳遞政府的命令和情報,以及調動軍隊。⑤政府還將征服地區的部分或全部居民遷移到新地區,以防止他們反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