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1. 多元起源。約一萬年前,中原華夏族率先成為核心區域。2. 春秋戰國,奠基時期(1)出現華夏認同,內遷的戎狄蠻夷逐漸融入華夏族。(2)孔子對西周禮樂文明進行闡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3)“百家爭鳴”局面出現。3. 漢朝,董仲舒創立新儒學,漢武帝尊崇儒術,確立儒學正統地位。4. 魏晉玄學盛行,唐朝佛學繁榮,傳統儒學受到挑戰。5. 宋代,三教合一,形成理學,以朱熹為代表。6. 明朝中后期,心學形成,以王陽明為代表7. 明清之際,個性解放的思想(反封建民主思想)出現表現:李贄批判理學,黃宗羲抨擊君主專制,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等。8. 鴉片戰爭后,向西方學習成為潮流。如林則徐開眼看世界、魏源編寫《海國圖志》等。9. 新文化運動,抨擊封建思想(徹底否定儒學),科學與民主成為價值目標。10. 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1. 重視以人為本。(1)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建立了以人為中心的禮樂制度。(2)孔子提倡“仁”,主張“仁者愛人”的人本思想。(3)孟子提出“仁政”說,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2. 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1)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認為“道法自然”,順應自然,追求天人合一。(2)荀子以樸素的唯物史觀解釋自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3. 推崇天下為公,崇德尚賢。(1)孔子主張以德治國,墨子主張“尚賢”。4. 主張和而不同。太史伯認為“和則生物,同則不繼”,等。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1. 特點: (1)本土性,本國風情,地域特征。(2)多樣性,博大精深,豐富多彩,領域廣闊。(3)包容性,博采眾長,兼收并蓄。(4)凝聚性,是中華民族共同文化特質的體現。(5)連續性,綿延不絕,傳承至今。四、中華文化在交流中發展1. 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1)魏晉南北朝,佛教盛行,逐漸同儒學和道教相融合。(2)隋唐時期,禪宗成為主流,佛教完成中國化。(3)兩宋時期,佛教由盛轉衰,宋明理學形成,佛教融合五、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對亞洲的影響1. 前4世紀至3世紀,漢字已傳入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和東南亞。2. 3—5世紀,儒學在東亞和東南亞等地區流行。3. 佛教經由中國傳入朝鮮、日本和越南等國4. 朝鮮、日本和越南的社會制度大多效仿唐朝。(1)朝鮮的政治體制基本模仿中國。(2)646年,日本開始大化改新(3)越南的教育體制主要移植于中國,其科舉制跟中國基本相同。5. 15世紀,華僑下南洋,大批華僑移居東南亞6. 鄭和下西洋,加深了中國文化對亞非各國的影響。對歐洲的影響1. 四大發明,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1)造紙術推動了歐洲書寫材料的變革,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2)火藥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為資產階級戰勝封建主義創造了條件。(3)指南針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4)印刷術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歐洲的思想解放。2. 16一18世紀,孔子思想及儒家經典傳入歐洲,在歐洲出現了“中國熱”。3. 中國的茶、絲綢、瓷器在歐洲深受喜愛,中國式園林和建筑成為風尚。六、古代西亞文化1. 文字 蘇美爾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2. 文學 《吉爾伽美什》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詩。3. 建筑和藝術有蘇美爾人的泥偶雕像,亞述帝國的王宮,4. 法典 古巴比倫王國編撰《漢謨拉比法典》5. 科技 星期制度起源于古代西亞。七、古代埃及文化1. 文字 使用象形文字,約形成于前4世紀末,2. 文學 有神話、詩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3. 建筑藝術 金字塔,獅身人面像以及卡爾納克神廟。4. 科技 太陽歷、“木乃伊”的制作。波斯帝國宮廷中有埃及醫生。八、 阿拉伯文化1. 背景:(1)7世紀,阿拉伯帝國開始興起,到8世紀已經征服從西班牙到印度北部的地區。2. 文學 “懸詩”盛行,散文故事集《天方夜譚》。3. 科學 (1)數學 伊本 穆薩的《積分和方程計算法》,把代數學發展為一門獨立的學科。(2)天文學 白塔尼證明了發生日環食的可能性,《薩比天文歷表》(3)醫學 伊本 西那的《醫典》是一部醫學百科全書(4)傳播 古印度的數字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九、古代希臘文化1. 概況:以巴爾干半島為中心區域;前五世紀至前四世紀上半葉被稱為“古典時代”,文化高度發展。2. 哲學(1)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被稱為“三大哲人”(2)柏拉圖,發展了幾何學,為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奠定了基礎。(3)亞歷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2. 文學(1)《荷馬史詩》(即《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成為后世西方文學創作的源泉。(2)戲劇,是希臘文學的最高成就。埃斯庫羅斯被稱為“悲劇之父”,代表作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阿里斯托芬被稱為“喜劇之父”,代表作是《鳥》。索福克勒斯,代表作是《俄底浦斯王》。3. 雕塑和建筑藝術 米隆的《擲鐵餅者》,帕特農神廟。4. 史學(1)希羅多德的《歷史》開創敘事體的撰史體裁,被稱為“史學之父”。(2)修昔底德,著有《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十、 古羅馬文化1. 法侓(1)成就:約前450年《十二銅表法》制定,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2. 文學 盧克萊修、西塞羅和維吉爾是三大代表。維吉爾寫有史詩《伊尼特》。3. 史學 李維《羅馬史》,塔西佗《編年史》。4. 建筑 有萬神殿、大競技場(圓形劇場)等。5. 歷法 凱撒時期制定的儒略歷后來成為世界通用的公歷。十一、中古西歐文化1. 背景(1)481年,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法蘭克王國等封建國家。(2)496年,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皈依基督教,賦予基督教會多項特權。(3)756年“教皇國”建立。(4)歐洲逐漸形成了王權與教權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2. 特點:基督教信仰成為西歐的文化符號,基督教會控制著西歐社會的精神生活。十二、拜占庭、俄羅斯文化1.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2. 1054年,基督教會正式分裂為兩派:天主教和東正教(正教)。東正教是拜占庭帝國的國教,君士坦丁堡是東正教的中心。3. 特點:繼承吸收,融匯貫通。(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文化,融匯了基督教文化和西亞北非的東方文化)4. 表現:(1)法律 查士丁尼在位時編撰《羅馬民法大全》,使羅馬法形成完整體系。(2)建筑 圣索菲亞大教堂及其“穹窿頂”。5. 三個年代:9世紀,古羅斯國家建立。13世紀,基輔羅斯被蒙古征服,后莫斯科公國興起。16世紀初,統一的俄羅斯國家建立。6. 10世紀中葉,基輔羅斯的統治者皈依基督教,進入基督教文化圈。7. 拜占庭帝國滅亡后,東正教的中心轉移到俄羅斯十三、古代印度文化1.思想:(1)出現種姓制度和婆羅門教,嚴格規定社會等級制度。(2)前6世紀,佛教形成,提倡“眾生平等”和忍耐順從。(3)4世紀時,印度教開始興起,后發展成為印度的主要宗教。2. 文學 有《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兩部史詩。3.藝術 佛塔、石柱、石窟都是佛教藝術。如阿旃陀石窟。4.數學 發明“阿拉伯數字”和十進位計算法。5.傳播(1)公元前后,開始傳播到東南亞(2)佛教文化、巴利文對東南亞社會產生重要影響。如緬甸的吳哥窟。十四、古代朝鮮和日本文化1. 背景:約前五世紀,朝鮮出現了青銅器,稍后有了鐵器。676年,朝鮮半島初步實現統一。2. 科技和文藝 (1)634年修建了瞻星臺;12世紀完成《三國史記》是朝鮮半島現存最早的正史;13世紀開始使用金屬活字印刷。(2)創制了本民族文字“諺文”。音樂歌舞出名。3. 中朝聯系(1)佛教、道教和儒學都從中國傳入朝鮮。(2)漢字在朝鮮半島長期使用4. 日本文化(1)思想 約9000年前,日本神道逐漸發展。12世紀后,武士道逐漸形成。(2)文學 詩歌集《萬葉集》和小說《源氏物語》享譽世界文壇。(3)建筑和藝術 法隆寺;大和繪和浮世繪;茶道。5. 中日交往 9世紀形成了“假名文字”;十五、美洲印第安文化1. 印第安人培育出玉米、馬鈴薯、西紅柿、南瓜、甘薯、辣椒、可可和煙草等農作物。2. 三種代表文化:瑪雅文化、阿茲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3. 都建造了金字塔。瑪雅人創拜自然神,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崇拜太陽神。4. 3—10世紀,瑪雅文明達到高度繁榮。表現:創造了象形文字,發明了“瑪雅歷”,創造出20進位法。5. 12世紀后,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的文化走向繁榮。(1)阿茲特克人 使用圖畫文字,制作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銀首飾。(2)印加人 建造太陽廟,能使用麻醉劑,制定了太陽歷和太陰歷。6. 16世紀后,印第安文化急劇衰亡。原因: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十六、印歐人的早期遷徙與區域文化的形成印歐人可能起源于東歐平原,馴養馬匹,制造馬拉戰車。2. 前2世紀初,印歐人進入印度、巴爾干半島、西歐和北歐地區。(1)印度河流域的印歐人被稱為雅利安人。后來推進到恒河流域,成為印度的主要居民。(2)小亞細亞和伊朗高原的印歐人后來分別發展為赫梯人和波斯人。(3)巴爾干半島的印歐人演化為后世的希臘人。希臘神話與荷馬史詩隨之出現。(4)最西邊的的印歐人占領了西歐北部地區,被稱為凱爾特人。十七、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域文化的影響1. 第一輪遷徙 公元前后(1)中國北方的匈奴向西擴張。大月氏人被迫西遷中亞,于55年建立貴霜帝國,統一印度北部。貴霜帝國與漢朝、羅馬、安息并稱為當時“四大強國”。(2)歐洲的日耳曼人南遷。3世紀后,日耳曼人開始以雇傭兵身份移居羅馬帝國。2. 第二輪遷徙 3—6世紀(1)在中國,匈奴人逐步內遷。304年,匈奴族首領劉淵稱王,建立漢國,史稱前趙。(2)在歐洲,西哥特人進入羅馬帝國,攻占羅馬城,在西班牙和高盧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國(418年建立)。(3)汪達爾人、法蘭克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等進入西羅馬境內并建立國家。(4)7世紀,阿拉伯人開始擴張。8世紀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十八、 經濟全球化與勞動力的全球流動1. 背景: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促使國際分工日益深化2. 全球勞動力市場逐漸形成 二戰后表現:(1)西歐、北美和大洋州等地從南歐、北非、東南亞、拉美等地吸收了大量勞動力。(2)20世紀70年代,大量非洲勞動力涌向中東產油國。(3)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和亞洲新興工業國(地區)吸引了許多亞非移民。(4)20世紀90年代,東歐國家成為西歐、北美勞動力的新的來源地。十九、絲綢之路1. 概念:是古代經由中國西北和中亞連接歐亞大陸的著名商道,2. 事件——張騫通西域 “鑿空”(1)時間:前138年(漢武帝時期)(2)目的:聯合大月氏等政權,共同夾擊匈奴3. 路線(1)漢朝:長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亞、西亞——歐洲大秦(2)在新疆、中亞地區比較復雜;西出陽關或玉門關后,分為南道、北道和中道。(2)南道和中道大體上形成于漢朝,北道是在隋唐時期新開辟的。4. 衰落——宋朝原因有二:割據、戰亂的影響;海路聯系日益活躍的沖擊。5. 四條絲綢之路興起時期 鼎盛時期 衰落時期 主要貿易商品陸上絲綢之路 西漢 隋唐 明清 絲綢草原絲綢之路 夏商 蒙元 明清 (民族遷徙)西南絲綢之路 夏商 隋唐 宋明之后 茶葉、馬匹海上絲綢之路 春秋戰國 鄭和下西洋 鴉片戰爭之后 瓷器十九、 全球貿易網的形成1. 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新航路開辟和西歐各國的殖民擴張,洲際貿易得到擴展。(2)表現:a. 商品種類與數量大大增加b. 股份公司出現和發展英國東印度公司與法國西印度公司等。2. 世界日益成為一個經濟整體(1)原因:工業革命后,工業化的批量生產的推動(2)表現:a. 形成了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西歐、北美國家生產和出口制成品,其他國家生產和出口初級產品。b. 世界貿易額劇增3. 生產的國際分工深度發展(1)影響因素: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美蘇兩大陣營對峙的阻礙。(2)促進因素:1947年關貿總協定的簽署,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兩極格局瓦解及“冷戰”的結束,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二十、 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1. 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滅亡了波斯帝國,征服了從小亞細亞到印度河流域的地區。2. 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帝國逐漸分裂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國和馬其頓王國3個主要國家。這些區域被統稱為“希臘化世界”。3. 希臘化時代,指從亞歷山大遠征到前30年羅馬最終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間的大約300年的時期。4. 希臘化的表現:(1)亞歷山大試圖以希臘文化(歐洲文化起源)為主導,融合埃及文化(非洲)和西亞文化(主要指波斯帝國)。(2)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逐漸融合。他們基本壟斷了高級官職,成為希臘化各國的統治階級。二十一、 獨立戰爭后的美國文化特征:在種族、血統和宗教上具有多元性和多樣性。表現:使用的英語發展為美式英語;飲食文化、藝術生活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英國文化居于主導地位。3. 形成:(1)獨立戰爭前,“美利堅人”已成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稱。(2)獨立戰爭直接推動了美利堅民族與文化的形成。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美利堅民族的正式誕生。(3)1787年聯邦憲法,北美大陸建立聯邦制共和國。4. 內容:(1)進步性:人人生而平等,人民主權,權力制衡原則。自由女神像成為重要文化符號。二十二、拉丁美洲文化1. 背景:(1)到19世紀上半葉,西班牙和葡萄牙控制著拉丁美洲。(2)歐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種族形成“混血社會”。2. 特征:傳統的印第安文化逐漸消亡,西、葡文化成為主體,天主教成為主要宗教。拉丁舞成為文化符號之一。3. 形成:拉美獨立運動中,土生白人成為革命的主要領導者。西屬拉美獨立后,大多建立了共和國。4. 評價 (1)積極性:取消了奴隸貿易和奴隸制,取消了印第安人的人頭稅和強制勞役。(2)局限性:對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種族壓迫與歧視仍然存在,戰后形成了考迪羅獨裁權力。二十三、一戰與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1. 背景:(1)一戰前,東歐和東南歐已經有民族獨立的愿望和行動。(2)一戰,客觀上將自由、民主與民族獨立的思想傳播到歐洲和西亞北非各地。(3)戰爭后期,四大帝國解體,誕生一系列民族獨立國家。一戰后期,解體的四大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事例:(1)中國,巴黎和會上收回山東主權的失敗,引發了五四愛國運動;(2)印度支那,胡志明在法國參加共產黨,成為越南第一個共產黨人,轉向領導民族解放斗爭。(3)印度,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920—1922年)持續開展。(4)在非洲,埃及爆發華夫脫運動;3. 作用:殖民主義勢力遭到沖擊,世界殖民體系開始解體。二十四、二戰與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1.表現:(1)朝鮮獲得獨立,中國收回臺灣。(2)印度獨立,印巴分治;英帝國迅速解體。(3)1962年,法國總統戴高樂簽署《埃維昂協議》,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2. 歷史意義:世界殖民體系迅速瓦解,徹底終結 (最終瓦解的標志:1990年,納米比亞獲得獨立)二十五、學校教育的發展古代教育(1)先秦時期,“學在官府”。官學與私學成為古代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2)西漢設立的太學、西晉設立的國子監。漢代開始設立地方官學。(3)私學產生于春秋時期,是孔子首創。唐代以后得到發展,學塾、村學和蒙學構成基層教育的重要形式。(4)書院制度推動了私學的發展。宋代白鹿洞書院最為著名,朱熹編纂學規《白鹿洞書院揭示》影響后世。2. 近代大學(1)現代大學的起源,一般認為是歐洲的中世紀大學。法國拿破侖建立“大學區”制度,奠定了國民教育制度。(2)德國人洪堡創辦柏林大學,實現了“教學與研究合一”的精神。(3)美國大學逐漸傾向于世俗化和商業化,還致力于服務社會。(4)京師大學堂,興辦于戊戌變法時期,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和綜合大學。1912年改名為北京大學(5)清華學堂,1912年創辦,1925年設立大學部,1928年組建為國立清華大學。3. 留學教育(1)古代史上,日本向中國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同時帶來留學生。(2)洋務運動時期,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赴美留學生。如詹天佑、嚴復等。(3)甲午戰爭后,中國出現了留學日本的熱潮,如孫中山、陳天華等。(4)新文化運動時期,興起“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如周恩來、陳毅等。二十六、印刷書的誕生1. 產生:(1)約前30世紀,古埃及出現紙草書卷,一般認為這是書籍的雛形。(2)約前五世紀出現的簡策,是中國最早的書籍。后來又出現帛書。(3)105年,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制出“蔡侯紙”,(4)11世紀中葉,北宋畢昇發明膠泥活字印刷術。15世紀中葉,德國人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作用:直接催生了印刷書,并推動了報紙、雜志的出版。2. 文化的傳播(1)佛經翻譯 從東晉到隋代,佛經翻譯得到官方支持。(2)明末清初 西學東漸a. 利瑪竇制作并印行了《山海輿地全圖》(又名《坤輿萬國全圖》),這是中國人首次接觸到近代地理學知識。b. 利瑪竇與徐光啟合作翻譯了歐幾里德《幾何原本》的前六卷。二十七、圖書館、博物館的成長1. 圖書館(1)古文明遺址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書籍最齊全的圖書館,是亞述帝國巴尼拔王建立的。(2)中國圖書文獻的保存,源于史官,以及所建立的“府”“閣”“堂”“室”等地。(3)私藏圖書發展,明清兩代突出。明代中期范欽主持建造的天一閣,成為古代私家藏書的代表。(4。圖書館兩大職能:保存古籍和文化遺產,服務于公眾。(5)19世紀下半葉,英、美等國出現了近代意義上的“公共圖書館”。(6)1909年,清政府開始籌建京師圖書館。1916年起,國家圖書館的職能開始體現。2. 博物館(1)約前290年,繆斯神廟后來被稱為“亞歷山大博物館”,一般認為這是最早的“博物館”。(2)1683年,牛津大學建立阿什莫林博物館,被看作第一個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館。(3)1868年,法國人韓伯祿在上海建立的自然歷史博物院,是我國最早出現的近代意義上的博物館。1874年,英國亞洲文會在上海設立自然歷史與考古類博物館。(4)1905年,張謇在南通建立的“博物苑”,是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個公共博物館。(5)1912年,民國政府教育部決定設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1921年正式開館。(6)1933年,蔡元培等倡議建立國立中央博物院,1948年部分竣工。1950年改為“國立南京博物院”,現為南京博物院。二十八、文化遺產的保護1. 現代,通過國家立法保護文物(1)1834年,希臘制定了保護古跡的法律。(2)20世紀60—70年代,保護文物古跡及其環境的高潮。(3)1964年5月,通過《威尼斯憲章》2. 近現代中國對文物古跡的保護(1)開始:1906年,清政府頒布《保存古物推廣辦法》。(2)1930年公布了中國第一部文物保護法律《古物保存法》。(3)1982年,通過并實施《文物保護法》,是第一部由國家最高立法機關頒布的法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