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5張PPT)法律與生活民法第一單元民事權利與義務第二單元家庭與婚姻第三單元就業與創業第四單元社會爭議解決第一課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第二課 依法有效保護財產權第三課 訂約履約誠信為本第四課 侵權責任與權利界限第五課 在和睦家庭中成長第六課 珍惜婚姻關系第七課 做個明白的勞動者第八課 自主創業與 誠信經營第九課 糾紛的多元解決方式第十課 訴訟實現公平正義勞動法訴訟法教材知識脈絡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財產權人身權民事權利債 權知識產權股 權人格權身份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上節課學習的內容物 權所有權他物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回顧第一課:本課學習依法保障各類物權第一單元 民事權利與義務第二課 依法有效保護財產權第一框 保障各類物權1.設立財產制度的地位,意義。2.什么是財產權、物權和所有權?物權包括哪些?物權法定遵循什么原則?所有權的分類是怎樣的?3.物權的取得方式是什么? 什么是共有關系?4. 什么是他物權?他物權分為哪兩類?5. 什么是用益物權?用益物權包括哪些?6. 什么是擔保物權?擔保物權包括哪些?閱讀教材P12-17,回答下列問題:課前預習01定分止爭——所有權Q:野地里有一只兔子可能引來上百人追逐,市場上有那么多兔子,卻沒有一個人可以擅自去拿,這是為什么?材料:戰國時期的《商君書》里面有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表明古人對財產權的看法。書中記載,“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為百,由名分之未定也。夫賣兔者滿市,而盜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案例分析野地里的兔子市場上的兔子情境導入“野地”與“市場”兩個情境的區別在于兔子的歸屬權是否確定。無主的野兔,因其所有權不確定,于是給了眾人爭搶所有權的動力。市場上售賣的兔子,因其所有權的歸屬已經確定,他人不能再爭奪,否則就違反了法律,要受到法律制裁。由此可見,物品的所有權歸屬非常重要。物權:調整因物的歸屬(所有人是誰—財產權)和利用產生的民事關系(橫向—平等)。物權、合同、知識產權相關法律制度,是我國主要的財產制度。1. 財產制度①作用:②地位:一、定分止爭——所有權規范各類民事主體的財產關系。是一個社會得以穩定與發展的基礎性法律制度。2、財產權①含義: p13第三段財產權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等能夠給民事主體帶來經濟收益的權利。了解財產權的種類:【提示】(1)知識產權也屬于物權,但習慣單獨列出(2)【14頁相關鏈接】數據、網絡虛擬財產也納入財產權保護范圍②意義:有利于確定財產歸屬,并以此促進財產的流通使用。保護財產權就是保護勞動、保護發明創造、保護和發展生產力。③措施:國家通過不斷完善財產制度,依法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的財產權。我國憲法和法律明確規定,保護國有財產、集體財產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憲法規定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依法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對公民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征用要給予補償。2. 財產權≠賠償3、物權物不動產:是指不能移動或者雖可移動,但移動就會損害其價值的物,一般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著物。(具有固定、耐久、保值增值等特征)房子、樹木。動產:是指不動產以外的物。存折、書籍、床、汽車①含義: p13第二段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是最基本的財產權。②類型:所有權、他物權。動產 不動產教材手機自行車學校的房子房子下面的土地校園的樹木倉庫里的木材下列物品哪些是動產?哪些是不動產?√√√√√√√③物權的基本原則:物權的種類和內容必須有法律規定,不得任意創設。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①物權法定原則②物權平等保護原則因阿克蘇XXXX遷改工程項目建設需要,需對片區規劃內的房屋和附屬物實施征收。老張是該片區居民,其農村宅基地和閑置已久的承包地恰巧都被征收,但老張自認為土地是歸自己所有,拒不配合,索取高額征地拆遷費,做起了釘子戶。思考:老張是否具有宅基地與承包地的所有權?什么是所有權?老張不具有宅基地與承包地的所有權①含義:是權利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②種類:國家所有(全民所有)(如文物、河流、礦藏、國有土地等)集體所有(如農村土地等)私人所有(房子、車子等)。除法律特別規定某些財產只能歸國家或者集體所有外,其余財產可以由各類主體享有所有權。4.所有權(自物權)依據主體的不同,我國將所有權劃分為三類:占有 對于財產的實際管領或控制。所有人的占有受法律保護,不得非法侵犯。對于動產,除非有相反證明,占有某物即是判定占有人享有該物所有權的標準使用 是權利主體對財產的運用,以便發揮財產的使用價值。擁有物的目的一般是為了使用。所有權人可以自己使用,可以授權他人使用,這些都是所有權人行使使用權的行為收益 是通過財產的占有、使用等方式取得的經濟效益。使用物并獲益是擁有物的目的之一。收益通常與使用相聯系,但是處分財產也可以帶來收益。收益也包括孳(zī)息。孳息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家畜生仔、果樹結果等屬于天然孳息;存款所得的利息、出租所得租金屬于法定孳息處分 指財產所有人對其財產在事實上和法律上的最終處置。處分權一般由所有權人行使,但在某些情況下,非所有權人也可以有處分權,如運輸的貨物,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承運人也可以依法進行處分知識拓展:所有權的四項基本權能--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這四項權能可以完全由物的所有人行使,有時也可以與所有人相分離老張經其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兒子勸解后,終于意識到自身錯誤,同意配合政府工作簽字。張某家因房屋拆遷,承包地、宅基地被征收,獲得了合理補償金。不久張某帶著拆遷款,到城里看中了一套商品房,張某按合同支付了房款,但未辦理不動產登記。老張還在手機專賣店以50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部5G手機,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思考:老張是否具有商品房與該5G手機的所有權?應如何取得所有權?老張具有5G手機的所有權,但不具有商品房的所有權。③所有權的取得方式:A、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登記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對于房屋等不動產,除法律另有規定的情形外,必須到不動產登記機構(國土資源部門)辦理登記,才能取得所有權。B、動產所有權的取得:交付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一般來說,所有人按照轉讓財產所有權的意圖,直接把財產交給對方占有,對方就取得了該財產的所有權。所有權的取得方式,因財產屬性的差異而有所不同。有些財產產權的取得、變更需要到相關部門辦理產權登記手續,有的則不需要。下列財產中,所有權變更不需要到相關部門辦理產權登記手續的是( )A.別墅 B.私人飛機 C.家用電器 D.豪華游艇對點訓練C知識補充:價值較大的動產:登記。如機動車、航空器、船舶等,其產權的取得、變更,通常也需要依法辦理產權登記。如果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指不知道也不應該知道對方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相對人)。動產善意取得制度:買方在不知情情況下,合法交易并支付相應價格,同樣取得動產的所有權。(但是遺失物、贓物、埋藏物、失散的動物等脫離物不適合善意取得制度。)在一次聚會上,張某發現劉某的手機是自己不久前丟失的。事實是,該手機是王某在公交車上撿到后賣給劉某的,交易時劉某對此并不知情。據此,我們可判定( )A.王某應承擔道義責任,但不需承擔法律責任B.劉某屬于善意第三人,已取得該手機所有權C.張某是手機所有權人,可請求劉某歸還手機D.劉某應歸還張某手機,張某須返還劉某購機款【解析】王某在公交車上撿到張某的手機,應該承擔歸還失主或交給相關單位的法律責任,排除A。對于遺失物不適用于善意第三人,排除B。張某是手機所有權人,可請求劉某歸還手機,故C入選。劉某應歸還張某手機,張某沒有必要返還劉某購機款,返還購機款應該由王某承擔,故D錯誤。C探究與分享張三把一臺價值100萬的汽車賣給了李四,李四把100萬通過銀行轉帳轉給了張三,車子讓張三的妻子開出去,張三給妻子打電話,讓其把車子交于李四,可是張三的妻子說她已經把車子賣給了王五。問:汽車的所有權應該歸誰?為什么?問:假如李四買這臺汽車時依法辦理了產權登記手續,這臺車的所有權應該歸誰呢?為什么?王五,因為王五是善意第三人,且張三的妻子已經把車子交于王五。(取得動產的方式:交付)李四,依法辦理產權登記,可以對抗善意第三人小陳在電子市場碰到一男子,該男子稱有一臺全新的筆記本電腦,準備以目前市價的三折出售。小陳到其住處,付錢后取走電腦。三個月后,警察找上門來,原來該男子是一盜竊團伙成員,電腦是其行竊所得。警察要將電腦作為贓物扣押,小陳不同意。小陳是否可以善意取得該電腦的所有權?請說明理由。①電腦屬于動產,此類動產所有權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②根據動產善意取得制度,盡管商品的賣方并不是真正所有權人,買方如果是善意與之交易,并且支付了相應價格,則同樣能夠取得該動產所有權。③但是該電腦是贓物,且小陳以過低的價格獲得,并不適用動產善意取得, 小陳不能取得電腦所有權。經典案例“善意取得制度”的構成要件【案例:甲出差托付乙保管其電動車,在甲出差期間,乙把電動車賣給了丙,而丙事前并不知道乙沒有處置權,而且以合理的價格構成交易。該案例中就屬于善意取得。甲回來后,電動車歸丙,甲沒有權利索要,甲可要求乙交出交易金額,而且還可以要求乙賠償事宜?!?br/>①標的物(給付行為所指向的對象,即用來交易的物)必須是依法可以流通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注意:遺失物,贓物、埋藏物,失散的動物或法律禁止流通物等不適合善意取得制度。)②讓與人雖無處分權,但目前又占有該動產。③第三人是有償受讓且價格合理(以市場價為參考標準)。④第三人取得財產時是善意的。(“善意”:是指不知情,善意取得中的受讓人。即第三人對于無權處分人無權處分的事實不知情。)⑤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知識拓展]:不動產所有權不經登記而發生效力的幾種特殊情形①依法屬于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②依據人民法院、仲裁機構的法律文書取得不動產所有權的,自法律文書生效時發生效力;③因繼承取得不動產所有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2022年山東卷】劉某將自己的一套房屋簽約賣給汪某,但在辦理過戶登記前去世。劉某之子劉某甲作為劉某遺產的唯一繼承人,將該房屋賣給李某并過戶。汪某得知后,要求李某和劉某甲賠償自己的損失。李某認為,自己與汪某素不相識,不應對汪某的損失負責。劉某甲認為,父債子償已經過時,劉某賣房給誰與自己無關。據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①汪某無權要求李某賠償自己的損失②汪某可主張李某未獲得該房屋所有權③劉某甲既然未放棄繼承該房屋,就應該向汪某承擔責任④若劉某甲與汪某經人民調解達成協議,則該協議具有強制執行效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登記,李某擁有該房屋的所有權;遺產繼承人不僅可以獲得被繼承人的遺產,還需要承擔被繼承人未償還的債務;經人民法院依法確認有效的調解協議,具有強制執行力。A5、 共有財產: p15第一段 ≠公有①含義:②形式:A、每個家庭成員可能有專屬于自己的個人財產,整個家庭則有共有財產,夫妻之間也存在夫妻共有財產。(共同共有,不分彼此,平等共同享有—夫妻共有、家庭共有、遺產分割前共有)B、幾個人合伙從事經營活動,可能形成合伙人的共有財產。(按份共有:份額)家庭共有財產比如桌子,沙發等家具夫妻共有財產比如夫妻共同買的房子合伙人共有財產比如合伙人共同出資開的飯館多個權利主體(共有人)對同一物(共有物:客體)共同享有所有權在生活中,可能由多人對同一財產享有所有權,從而形成共有關系。2019年7月,妻子陶某背著丈夫李某,借用哥哥陶某某的名義在市區買了一棟房子,房產證寫的是哥哥陶某某的名字。沒想到一年后哥嫂鬧離婚,陶某的嫂子竟然要分割這棟房子。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2020年8月1日,陶某訴至法院。1、房產所有權該歸誰 理由是什么 2、陶某的嫂子有權分割這棟房子嗎 理由是什么?經典案例哥哥陶某某;房產所有權的取得取決于依法進行的房產登記有權分割,該房產是哥哥陶某某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屬于夫妻共有財產。《民法典》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2021.浙江高考卷)夏冬在某商場購買一套茶具,服務員發現夏冬要的款式沒有現貨,需從倉庫調取,與夏冬協商后約定:夏冬先付款,當日下午商場會指示倉庫將茶具快遞給夏冬。夏冬付款并留下寄件信息后離開。第二天,夏冬了解到,本市一輛快遞運輸車因駕駛員疲勞駕駛側翻,自己的快件在該車內且已被損壞。結合本案,運用《法律與生活》中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夏冬有沒有取得該套茶具的所有權?請說明理由。(2)請說明本案中商場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理由。沒有。法理依據:依據《民法典》,茶具屬于動產,需要通過交付實現動產所有權的轉讓。本案中商場沒有將茶具交付給夏冬占有,故夏冬沒有取得該套茶具的所有權。本案中的購買茶具是買賣合同,雙方的意思表示真實,沒有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公序良俗,是有效合同。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商場沒有依約將茶具交付給夏冬,違反了合同義務,致對方受損,在沒有免責情形的情況下,商場應承擔違約責任。探究與分享 上述情形中,小汪家享有哪些財產權利 小汪家是否有權要求獲得相應補償,為什么 小汪的家在農村,后因父母進城開飯館,他跟著到城里上學。為生活方便,他家在城里買了一套商品房,在農村老家還有三間房和兩畝承包地。當地縣政府要修公路,需要征收沿途的農村土地,其中包括小汪家的承包地。①商品房和農村老家的三間房的所有權②商品房的建設用地使用權③農村三間房的宅基地使用權④兩畝承包地土地承包經營權——所有權(自物權)用益物權(他物權)法律規定:農村宅基地以及承包地被征收征用的,農民有權獲得合理補償。小汪家可以獲得相應的占用土地補償。02物盡其用——他物權(1)含義: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因為是對他人所有的物為使用、收益的目的而設立,所以叫“用益物權”是為了確保債權的實現,而在他人財產上設立的物權,包括:用益物權1.他物權的含義和類型是所有權之外的物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對他人的物享有的權利(為他人設定)包括:①土地承包經營權②宅基地使用權③建設用地使用權、居住權等擔保物權抵押權、質權等二、物盡其用——他物權類型(3)目的(作用):是為了充分發揮動產和不動產的價值,做到物盡其用【注意】區分所有權和他物權:所有權對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但他物權一般不享有處分權,因為對物不享有所有權(1)土地承包經營權①地位:②為什么維護:③如何維護:④經營權的流轉:2. 用益物權【溫馨提示】三權分置是指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所有權歸集體所有;承包權歸農民所有;經營權可以流轉是農民的一項重要的財產權。農村土地是農民的基本生產資料,也是農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我國實行農村土地(耕地、林地、草地)承包經營制度。法律保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核心就是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占用、使用、收益)。土地經營權人可以自主決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轉土地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①地位:②權利內容:③保護期限:農村村民有權長期占有和使用宅基地。注意:農村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城市市區土地屬于國家所有。(2)宅基地使用權也是農民的一項重要的財產權,關系到農民切身利益(安身之本-維穩)某村村民夏某因常年在外打工,在5年前將自己老屋的住房所有權轉讓給同村村民張某。后因夏某想回老家建房定居、休養,與張某在宅基地和房子的所有權問題上產生糾紛。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夏某完全有權要求張某歸還原宅基地的所有權②張某仍然可以長期占有和使用夏某的原宅基地③夏某應向鄉(鎮)人民政府重新申請一塊宅基地④當地縣(區)人民政府應依法駁回夏某的宅基地申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頁相關鏈接】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建造在該宅基地上的住房所有權轉讓的,宅基地使用權同時轉讓。(房地合一)《土地管理法》規定:①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一戶一宅);②農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③農村宅基地以及承包地被征收征用的,農民有權獲得合理補償對點訓練C含義:(3)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地產開發商應當在建造房屋之前,先行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們從開發商那里購買商品房,并且辦理轉移登記和取得不動產權屬證書之后,既擁有商品房的所有權,又合法享有該商品房的所在地塊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商品房用地的土地使用年限一般是70年,土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是權利人依法利用土地建造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權利我國土地分類: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 注意:在城鎮買的地屬建設用地城市土地歸國家所有,國有土地可以出讓使用權。任何一塊土地的招標、掛牌、拍賣、轉讓都只是轉讓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通過任何一種形式取得的國有土地的使用權都是有年限限制的,并非永久使用。開發商支付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以有償方式獲得的僅是這塊地有時間期限的使用權,一旦土地使用期滿,國家將收回土地。③商品房與建設用地使用權的關系②權利內容:是權利人依法利用土地建造建筑物、構筑物(不具有居住或生產經營功能的人工建造物,如:道路、橋梁、隧道)及其附屬設施的權利。(注:非法占地、違規搭建應沒收和強制拆除)3、擔保物權——目的與作用:規避交易風險、強化債權效力,確保債權實現,促進社會融資(1)含義:(2)財產的權利人可以將其財產(例如房屋、汽車、電腦、股票等)抵押或者質押。債權人通過抵押、質押而在他人財產上享有的權利,就是抵押權、質權。①抵押: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抵押人)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抵押客體)作為債權的擔保(如房子按揭貸款)②質押: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出質人)將其動產(客體)移交債權人(質權人)占有(不能使用、收益),(如典當)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權、股權、知識產權—權利質權等也可以進行質押擔保)。(如股票抵押給別人)注意:債權人——抵押權人、質權人債務人——抵押人、出質人擔保物權是為了確保債權的實現而在他人財產上設立的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權等關于抵押財產范圍的規定:民法典395條: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財產可以抵押:(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 (二)建設用地使用權;(三)海域使用權(養殖15、旅游、娛樂25、鹽礦業30、港口、修造船廠50)(四)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運輸工具;(七)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抵押人可以將前款所列財產一并抵押(企業財產集合抵押)。關于可以出質的權利范圍的規定:民法典440條: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權利可以出質:(一)匯票、本票、支票; (二)債券、存款單;(三)倉單、提款單; (四)可以轉讓的基金份額、股權;(五)可以轉讓的注冊商標專業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六)現有的以及將有的應收賬款;(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出質的其他財產權利。【易混易錯】:抵押權和質權的關系(1)抵押權通常針對不動產或價值較大的動產,而質權的對象通常是普通的動產。(2)抵押權中的債權人并不直接占有抵押物,抵押要登記才生效(無須轉移財產);質權中的債權人只需占有質物即可(轉移財產)。(3)抵押權實現主要通過法院申請拍賣;(實現方式:雙方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質押則多直接變賣。主要區別在于用于擔保物是否移交債權人占有,財產不移交債權人占有的屬于抵押,移交債權人占有的屬于質押。知識拓展 區別抵押權、質押權、留置權留置權: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占用的債務人的動產,并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例如:汽修廠為對方維修車輛,對方不付修理費抵押: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動產、不動產均可)例如:按揭購房質押: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等也可以進行質押擔保)例如:典當獲取資金案例感悟: 甲、乙(均為某村村民)訂立借款合同一份,作如下約定:甲借給乙10萬元,乙交付甲一件做工精美的黃金飾品作擔保,3年后乙歸還本金和利息,甲歸還該飾品,如乙無力還款,則該飾品歸甲所有。3年后,乙想給女兒置辦嫁妝,想將飾品要回,甲拒絕,聲稱已經贈給姐姐,乙故以侵犯飾品所有權的名義將其告上法庭。關于此案,法院應該作何種判決?甲、乙借款合同是質押合同,質押物為乙交付給甲的飾品,將其作為債權的擔保,合同成立。乙沒有按期還款,甲作為債權人有權將飾品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的價款優先受償,但不能占為己有。所以法院應該判決乙盡快還清10萬元債務,甲將飾品退還,或者甲可通過質押物品的處理優先受償后,要求乙盡快清償余下的債務金額。(民法典436條)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的對比用益物權 擔保物權含義 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權利 為了確保債權的實現而在他人財產上設立的物權性質 都是主權利,不以用益物權人對財產所有人享有其他財產權利為前提 具有從屬性,因債權的產生而產生,因債權的消滅而消滅目的 實現商品的使用價值 實現商品的交換價值范圍 主要是不動產 不限于不動產特征 具有用益性、獨立性、占有性 以確保債務的履行為目的;在債務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財產上設定的權利;以支配擔保物的價值為內容;具有從屬性和不可分性內容 主要包括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國有自然資源使用權等 主要包括抵押權、質權等核心歸納——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的區別和聯系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就擔保財產優先受償占有、使用、收益、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私人所有權、土地承包權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抵押權、質權留置權區別所有人的權利分類三者都屬于法律規定的物權范疇,都是民事主體依法對物進行管理、支配和享受物之利益的權利。聯系課堂小結保障各類物權定分止爭:所有權財產權保護財產權的原因財產權的類型物權債權知識產權股權....含義、地位類型物權保護的原則所有權含義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分類國家所有、集體所有、私人所有取得方式依照法律規定登記或者交付共有關系多人對同一財產享有所有權物盡其用:他物權含義分類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含義主要類型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含義分類抵押質押實質和意義1、小汀的父母在老家有一處宅子和兩畝承包地。2022年,當地縣政府要建設新農村,需要征用未到承包期的農村土地,其中包括小江家的一畝承包地。小江的父母想把老宅子賣掉,在另一畝承包地上建造新房。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小江的父母在承包地上建造新房,是符合宅基地使用權的有關規定的②政府可以直接無償收回江家的承包地因為承包地的所有權是集體的③如果小江的父母將老宅出租,不能再向村委會以村民身份申請宅基地④如果小江在城里工作沒有農村戶口,那么小江不能回老家申請宅基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D考點訓練2、甲、乙訂立了借款合同一份,作如下約定∶甲借給乙10萬元,乙交付甲一件做工精美的黃金飾品作擔保,3年后乙歸還本金和利息,甲歸還該飾品,如乙無力還款,則該商品歸甲所有。3年合同期滿后,乙想給女兒置辦嫁收,想將飾品要回,甲拒絕,聲稱已經贈給姐姐,乙故以侵犯飾品所有權的名義將其告上法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①甲、乙借款合同是質押合同②甲、乙借款合同是抵押合同③甲作為債權人有權變賣黃金飾品優先受償并占為己有④法院應該判決乙盡快還清10萬元債務和利息,甲將飾品退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3、甲賣給乙一頭牛,在雙方約定好價錢、尚未給付價款的情況下,甲就將牛交給了乙。當天夜里,雷電將牛擊死了。以下關于牛的死亡由誰承擔責任的幾種看法,正確的是 ( )乙應該對牛的死亡承擔責任,因為牛在交付后所有權已經轉移甲應該對牛的死亡承擔責任,因為乙未付款,牛的所有權未轉移甲、乙都不對牛的死亡承擔責任,因為牛被雷電擊死,屬于天災甲應該對牛的死亡承擔責任,因為甲未到相關部門進行產權登記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