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增強版】第05講 分散系 膠體-2024年初升高化學知識銜接卓越講義(人教版2019)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增強版】第05講 分散系 膠體-2024年初升高化學知識銜接卓越講義(人教版2019)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分散系的分類: 2.膠體的性質 3.膠體的應用 4.滲析
5.能使膠體發生聚沉的方法
一、分散系
1、定義:由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以 粒子 形式分散到另一種(或多種)物質里所形成的 混合物 。
2、組成: 分散質:分散系中分散成 粒子的物質 。
分散劑:分散系中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質
3、分類:
類 別 溶 液 膠 體 濁液(懸濁液、乳濁液)
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 < 1nm 1—100nm >100nm
二、膠體
1、概念: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在 1—100nm 之間的分散系。
2、分類:
按分散劑: 液溶膠:Fe(OH)3膠體、AgI膠體
固溶膠:煙水晶、有色玻璃等
氣溶膠:煙、云、霧等
按分散質:粒子膠體:Fe(OH) 3膠體、AgI膠體等
分子膠體(高分子膠體):蛋白質膠體、淀粉膠體等
教材8頁 【實驗1-1】
取兩個100mL小燒杯,分別加入40mL蒸餾水和40 mL CuSO4溶液。將燒杯中的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液體紅褐色,停止加熱。觀察制得的Fe(OH)3膠體。
3、Fe(OH) 3(膠體)的制備
(1) 方法:將燒杯中的蒸餾水加熱至 沸騰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 紅褐色 ,停止加熱。
(2)反應方程式:FeCl3 + 3H2O == Fe(OH) 3(膠體) + 3HCl
注意:必須用蒸餾水,不能用自來水;要用氯化鐵飽和溶液;不能加熱煮沸時間過長。
4、膠體的性質
教材8頁 實驗1-1
條件 暗處
試劑 CuSO4溶液 Fe(OH)3膠體
操作 分別用激光筆照射這兩種液體,在與光線垂直的方向進行觀察
現象 無現象 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
丁達爾效應——教材8頁圖1-5 資料卡片
(1)產生:當光束通過膠體時,看到一條光亮“通路”的現象
(2)原因:由于膠體粒子較大(1~100nm),對光線 散射 而形成的
(3)應用: 鑒別膠體和溶液 。
1.溶液、膠體都屬于混合物,溶液具有均一性、透明和穩定性,則膠體也具有均一性、透明和穩定性。(____)
2.利用丁達爾效應可區分蛋白質溶液和食鹽水。(_______)
3.溶液滴入熱的濃溶液中可得到膠體。(_______)
4.膠體不帶電荷,膠體粒子因吸附離子往往帶有電荷。(_______)
5.納米材料不是膠體,其粒子分散到分散劑中,才能形成膠體。(_______)
6.因為膠體帶有電荷,所以在電場的作用下,膠??梢远ㄏ蛞苿印?_______)
7.“墨滴無聲入水驚,如煙裊裊幻形生”中的“墨滴”具有膠體的性質。(_______)
8.分散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_______)
9.“納米級”氯化鈉顆粒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形成的分散系能產生丁達爾效應。(______)
【答案】1.錯誤2.正確3.錯誤4.正確5.正確6.錯誤7.正確8.錯誤9.錯誤
一、分散系的分類:
1.按照分散質和分散劑的聚集狀態(氣、液、固)分,有9種類型:
分散質 分散劑 實 例
氣 氣 空氣
液 氣 云、霧
固 氣 煙灰塵
氣 液 泡沫
液 液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固 液 糖水、油漆
氣 固 泡沫塑料
液 固 珍珠(包藏著水的碳酸鈣)
固 固 有色玻璃、合金
2.按分散系中分散質粒子大小又可以分為三種:溶液、膠體和濁液:
1.某地的超級大霧造成高速發生15輛車相繼追尾,導致3人死亡,霧屬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 B.懸濁液 C.乳濁液 D.膠體
【答案】D
【解析】霧屬于一種氣溶膠,是小液滴分散在空氣中形成的膠體;
答案選D。
2.膠體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質區別是
A.分散質粒子的大小 B.是一種穩定的體系
C.一定條件下會產生沉淀 D.粒子帶電荷
【答案】A
【解析】膠體區別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膠體粒子直徑在1-100nm之間,溶液的分散質粒子直徑小于lnm,濁液的分散質粒子直徑大于100nm,所以A選項符合題意,故選A。
3.按溶液、濁液、膠體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食鹽水、淀粉溶液、豆漿
B.食醋、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鹽水、茶葉水
D.豆漿、硫酸銅溶液、淀粉溶液
【答案】B
【解析】A.淀粉溶液屬于膠體,故A錯誤;
B.碘酒屬于溶液,泥水屬于濁液,血液屬于膠體,故B正確;
C.食鹽水屬于溶液,故C錯誤;
D.豆漿屬于膠體、硫酸銅溶液屬于溶液,故D錯誤。
故選:B。
4.化學概念間在邏輯上存在如下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離子反應和復分解反應不屬于并列關系 B.化合物與堿性氧化物屬于交叉關系
C.化合物與電解質不屬于包含關系 D.分散系和膠體屬于重疊關系
【答案】A
【解析】A.有離子參加或生成的反應為離子反應;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為復分解反應,故復分解反應可能為離子反應,故兩者為交叉關系,故 A 正確;
B.堿性氧化物屬于化合物,二者是包含關系,故 B 錯誤;
C.電解質必須是化合物,屬于包含關系,故 C錯誤;
D.溶液、膠體、懸濁液、空氣等混合物屬于分散系,二者屬于包含關系,故 D 錯誤;
故選A。
二、膠體的性質
1.膠體的介穩性:
膠體的穩定性介于溶液和濁液之間,在一定條件下能穩定存在,屬于介穩體系。
膠體具有介穩性的兩個原因:原因一 膠體粒子可以通過吸附而帶有電荷,同種膠粒帶同種電荷,而同種電荷會相互排斥(要使膠體聚沉,就要克服排斥力,消除膠粒所帶電荷 )。
原因二 膠體粒子在不停地做布朗運動,與重力作用相同時便形成沉降平衡的狀態。
2.布朗運動:
膠體粒子不停的、無秩序的運動的現象。在膠體溶液中,膠體微粒(膠粒)在作不停地、無秩序地運動,這種現象叫做布朗運動。這說明膠體中在每一瞬間膠體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相同的,這也是膠體比較穩定的原因之一。
布朗運動的微觀解釋
3.丁達爾效應:
當一束平行光線通過膠體時,形成一條光亮的通路,這個現象叫丁達爾效應,它是由膠體粒子對光線的散射而形成的,應用此性質可以區分膠體和溶液。
CuSO4溶液 Fe(OH)3膠體
4.電泳現象
在外加電場作用下,膠體粒子在分散劑里向電極(陰極或陽極)做定向移動的現象,叫做電泳。
左側與電源的負極相連,右側與電源的正極相連;經過一段時間,左側顏色變深,說明 Fe(OH)3膠體微粒向左側移動,從而證明Fe(OH)3膠體微粒帶正電荷。
5.聚沉現象
膠體的微粒在一定條件下聚集起來變成較大的顆粒,形成沉淀從分散劑中析出的現象叫聚沉。
1.科學家用某有機分子和球形籠狀分子制成了“納米車”(如圖所示)。每輛“納米車”是由一個有機分子和4個分子構成,直徑約6到9納米。“納米車”可以用來運輸單個的有機分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
B.金剛石與互為同素異形體
C.將“納米車”分散于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D.“納米車”的誕生,說明人類操縱分子的技術進入一個新階段
【答案】A
【解析】A.是一種新型的單質不是化合物,A錯誤;
B.金剛石與都為碳元素的不同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B正確;
C.將“納米車”分散于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為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C正確;
D.“納米車”可以用來運輸單個的有機分子,說明人類操縱分子的技術進入一個新階段,D正確;
故選A。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滲析法可以分離Fe(OH)3膠體和FeCl3溶液
B.將飽和FeCl3溶液直接加熱至沸騰可制得Fe(OH)3膠體
C.用膠體作電泳實驗,陰極附近顏色變深,說明膠體帶正電荷
D.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別為是否具有丁達爾效應
【答案】A
【解析】A.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溶液可以透過,可用滲析的方法分離Fe(OH)3膠體和FeCl3溶液,A正確;
B.將飽和FeCl3溶液加熱至沸騰促進水解平衡正向進行得到氫氧化鐵沉淀,B錯誤;
C.用Fe(OH)3膠體作電泳實驗,陰極附近顏色變深,說明Fe(OH)3膠粒帶正電,膠體不帶電,C錯誤;
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別為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而不是是否具有丁達爾效應,D錯誤;
故答案為:A。
3.下列有關膠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A.膠體一定是混合物
B.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別是有丁達爾效應
C.將飽和氯化鐵溶液滴入稀氫氧化鈉溶液中加熱,可得氫氧化鐵膠體
D.膠體中的膠粒能透過半透膜
【答案】A
【解析】A.膠體是一種分散系,由分散劑和分散質組成,一定是混合物,A正確;
B.膠體區別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質是膠體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不是有丁達爾效應,B錯誤;
C.將飽和氯化鐵溶液滴入稀氫氧化鈉溶液中加熱,得到的是氫氧化鐵沉淀,C錯誤;
D.膠體粒子直徑較大,不能通過半透膜,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A。
三、膠體的應用
1.農業生產:土壤膠體中離子的吸附和交換過程,保肥作用。土壤里許多物質如粘土、腐殖質等常以膠體形式存在。
2.醫療衛生:血液透析、血清紙上電泳、FeCl3溶液用于傷口止血、利用電泳分離各種氨基酸和蛋白質。
3.日常生活:制豆腐原理和豆漿、牛奶、粥、明礬凈水等。
4.自然地理:夏天到來的時候,河水夾雜著大量的泥沙下流,大部分泥沙流入大海。但是,這些泥沙并非都能匯入海洋,有些在河水與海水匯合處就會馬上發生聚結作用,聚沉在河口海邊,于是,便形成了遼闊而肥沃的沖積土。江河入??谔幮纬扇侵蓿湫纬稍硎呛K械碾娊赓|使江河泥沙所形成的膠體發生聚沉。
5.工業生產:有色玻璃的制備,冶金工業利用電泳原理選礦、冶金廠大量煙塵用高壓電除去,原油脫水;有些火藥、炸藥的制備等都用到膠體的知識。
1.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丁達爾現象
B.用滲析法可以除去Al(OH)3膠體中的NaCl
C.往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時,開始時會出現沉淀,再繼續滴加時,沉淀又會溶解直至消失
D.用鹽鹵點豆腐、河海交匯處可沉積成沙洲、血液透析等都與膠體性質有關
【答案】A
【解析】A.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粒子直徑不同,故A錯誤;
B.膠體粒子不能透過半透膜,用滲析法可以除去Al(OH)3膠體中的NaCl,故B正確;
C.往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時,開始時發生聚沉出現氫氧化鐵沉淀,再繼續滴加時,氫氧化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所以沉淀又會溶解直至消失,故C正確;
D.用鹽鹵點豆腐、河海交匯處可沉積成沙洲與膠體聚沉有關,血液透析利用膠體滲析原理,故D正確;
選A。
2.下列事實與膠體性質有關的是
①水泥廠和冶金廠常用高壓直流電除去大量煙塵,減少對空氣的污染
②黃河入海口處三角洲的形成
③通過溶解、過濾,可以除去食鹽中的少量泥沙
④明礬[KAl(SO4)2·12H2O]凈水
⑤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現紅褐色沉淀
⑥同一支鋼筆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易造成鋼筆堵塞
A.②⑤⑥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④⑤
【答案】B
【解析】①水泥廠和冶金廠中產生的煙塵擴散到空氣中形成氣溶膠,膠粒帶電荷,工廠常利用膠體電泳的性質用高壓直流電除去大量煙塵,減少對空氣的污染,故符合題意;
②黃河入海口處,海水中的電解質會使河水中的膠體產生聚沉而形成三角洲,故符合題意;
③通過溶解、過濾,可以除去食鹽中的少量泥沙是固液分離,與膠體性質無關,故不符合題意;
④明礬溶于水電離出的鋁離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膠體,膠體吸附水中懸浮雜質而產生沉淀達到凈水的作用,故符合題意;
⑤氯化鐵溶液與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紅褐色氫氧化鐵沉淀是復分解反應,與膠體性質無關,故不符合題意;
⑥墨水是膠體,不同墨水中膠粒所帶電荷不同,同一支鋼筆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時,帶不同電荷的膠粒會發生聚沉而造成鋼筆堵塞,故符合題意;
①②④⑥符合題意,故選B。
四、滲析
利用半透膜(如羊皮紙、膀胱膜等)使膠體和其中所含的可溶性雜質分離的過程稱為滲析,又稱透析。半透膜的細孔能讓可溶性雜質的分子或離子通過,但不能讓較大的膠粒通過,因而可以達到分離的目的。滲析是一種物理分離方法。
微提醒:膠體溶液中的膠體粒子能透過濾紙,但不能透過半透膜。
1.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質既能透過半透膜又能透過濾紙的是
A.Cu(OH)2懸濁液 B.油醋乳濁液 C.氯化鐵溶液 D.氫氧化鐵膠體
【答案】C
【解析】溶液中的粒子既能透過半透膜又能透過濾紙,膠體中的粒子不能透過半透膜;濁液中的粒子既不能透過半透膜又不能透過濾紙。
A.Cu(OH)2懸濁液,屬于濁液,既不能透過半透膜又不能透過濾紙,故不選A;
B.油醋乳濁液,屬于濁液,既不能透過半透膜又不能透過濾紙,故不選B;
C.氯化鐵溶液,屬于溶液,既能透過半透膜又能透過濾紙,故選C;
D.氫氧化鐵膠體,屬于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故不選D;
選C。
五、能使膠體發生聚沉的方法
(1)中和膠粒的電性
①直流電吸附法——靜電除塵法:用直流電除去空氣或工廠廢氣中的飄塵。
②電解質中和法:膠體中加入電解質或電解質的濃溶液,可中和膠粒的電性,使膠粒聚沉。如石膏使豆漿變成豆腐。
③膠體中和法:帶相反電性的兩種膠體相混合,膠?;ハ嘀泻停纬奢^大顆粒而聚沉。如明礬凈水:水中泥土膠粒帶負電,明礬溶于水形成Al(OH)3膠體,粒子帶正電,正電、負電中和,膠體聚沉。
(2)加熱使膠粒運動加快
6.在實驗中因裝配儀器不慎劃破手指,可立即在出血處滴加三氯化鐵溶液應急止血,其原因是
A.三氯化鐵溶液具有殺菌消毒作用
B.三氯化鐵溶液能使血液凝聚
C.三氯化鐵溶液能產生氫氧化鐵沉淀堵住傷口
D.三氯化鐵溶液能使血液產生化學變化
【答案】B
【解析】血液屬于膠體,加入電解質溶液(FeCl3溶液)可使膠粒聚沉,血液凝聚達到止血效果;
故選:B。
1.有關丁達爾效應的易錯點:
①丁達爾效應是物理變化;
②液溶膠和氣溶膠能發生丁達爾效應;
③丁達爾效應能說明膠粒的大小范圍;
④不是只有膠體才發生丁達爾效應,除膠體以外,其他分散體系也會產生這種現象,但是遠不如膠體明顯,因此丁達爾效應實際上就成為判別膠體與溶液的最簡便的方法.
2.有關電泳現象的易錯點:
①電泳現象是物理變化;
②形成原因:是由膠體中分散質粒子吸附離子而帶正電荷或負電荷等原因引起的;帶電荷情況(一般規律):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體粒子帶正電荷,如Al(OH)3、Fe(OH)3膠體;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硅酸、土壤的膠體粒子帶負電荷,如H2SiO3、As2S3膠體;淀粉膠粒不帶電。另外,帶電荷也要看具體情況,如用硝酸銀和碘化鉀制備的碘化銀膠體,硝酸銀過量,膠體帶正電;碘化鉀過量,膠粒帶負電.又如介質的pH較低時,蛋白質膠體帶正電;pH較高時,則帶負電;當蛋白質分子所帶的凈電荷為零時,則不帶電。淀粉大分子不管在什么時候,都不帶電荷。所以,不是所有膠體都能發生電泳現象。
③利用電泳可以分離帶不同電荷的溶膠。
④影響電泳的因素有:主要有帶電粒子的大小、形狀、粒子表面的電荷數目、溶劑中電解質的種類、離子強度以及pH、溫度和所加的電壓等。(此知識點在高中不做要求)
3.有關膠體的介穩性和聚沉的易錯點:
(1)膠體比較穩定,主要是由于同一膠體微粒帶有同種電荷,同性相斥,不易聚沉,中和膠粒所帶的電荷或者增加膠?;ハ嗯鲎驳臋C會均能使膠體聚沉。該過程是不可逆的。
(2)膠體聚沉的方法有三種:
①加入電解質溶液,加入電解質能中和膠粒所帶的電荷而使膠體聚沉。
②加入與膠粒帶相反電荷的另一種膠體;
③加熱。
1.“納米技術”廣泛應用于催化及軍事科學中,有人設想將碳酸鈣通過加工的方法使之變為納米碳酸鈣(碳酸鈣粒子直徑是幾納米至幾十納米),這將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發生巨變。若將納米碳酸鈣均勻地分散到蒸餾水中,所形成的物質
①是溶液②是膠體③是濁液④能透過濾紙⑤能產生丁達爾效應⑥能透過半透膜⑦是純凈物⑧靜置后可看到白色沉淀
A.①⑤⑥ B.③⑥⑦ C.②④⑤ D.②⑤⑧
【答案】C
【解析】分散質的粒子直徑大于100nm的為濁液,小于1nm的為溶液,介于1~100nm的為膠體。納米碳酸鈣就屬于膠體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若將納米碳酸鈣均勻地分散到蒸餾水中形成分散系是膠體,具有丁達爾現象,能透過濾紙,故②④⑤正確;
故答案為:C。
2.當光束通過下列物質時,會出現丁達爾效應的是
①CuSO4溶液 ②鹽酸 ③有色玻璃 ④云、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會出現丁達爾效應的是膠體,溶液不能發生丁達爾效應;①CuSO4溶液是溶液,不是膠體;②鹽酸是溶液,不是膠體;③有色玻璃是膠體;④云、霧是膠體;故D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D。
3.食鹽在不同分散劑中形成不同分散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分散系1:食鹽分散在水中形成無色透明溶液
分散系2:食鹽分散在乙醇中形成無色透明膠體
A.分散系1和2的分散質都是NaCl
B.兩種分散系中分散質粒子直徑相同
C.是否發生丁達爾效應是兩種分散系的本質區別
D.分散系2可以用濾紙進行分離
【答案】A
【解析】A.根據信息分散系1是溶液,分散質為NaCl,分散系2是無色透明膠體,分散質為NaCl,因此分散系1和2的分散質都是NaCl,故A正確;
B.前者是溶液,后者是膠體,因此兩種分散系中分散質粒子直徑不相同,故B錯誤;
C.是否發生丁達爾效應是兩種分散系的現象區別,本質區別是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故C錯誤;
D.膠體能透過濾紙,因此分散系2不可以用濾紙進行分離,只能用半透膜進行分離,故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A。
4.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氣溶膠屬于膠體的一種。關于膠體正確的
A.霧是氣溶膠,在陽光下可觀察到丁達爾效應
B.膠體的本質特征是具有丁達爾效應
C.依據丁達爾效應可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與濁液
D.向25mL沸騰的蒸餾水中逐滴加入2mLFeCl3飽和溶液,繼續煮沸可得Fe(OH)3膠體
【答案】A
【解析】A.氣溶膠屬于膠體的一種,可觀察到丁達爾效應,A正確;
B.膠體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直徑在1nm-100nm,B錯誤;
C.依據分散質直徑可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與濁液,C錯誤;
D.向25mL沸騰的蒸餾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可得Fe(OH)3膠體,D錯誤;
故選A。
5.下列應用或事實與膠體聚沉無關的是
A.河流入??谔幰仔纬扇侵?br/>B.一支鋼筆使用不同品牌的墨水易堵塞
C.化工廠利用靜電除塵技術除廢氣中的固體懸浮物
D.將鹽鹵或石膏加入豆漿,制成豆腐
【答案】C
【解析】A.河水為膠體分散系,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電解質,河流入海口處易形成三角洲,屬于膠體的聚沉,A項不符合題意;
B.一支鋼筆使用不同品牌的墨水易堵塞,是因為墨水屬于膠體,不同牌子的墨水帶有不同的電荷,混合后電荷相中和,產生沉淀,屬于膠體的聚沉,B項不符合題意;
C.化工廠利用靜電除塵技術除廢氣中的固體懸浮物,是因為膠體粒子帶有電荷,發生電泳現象,與膠體聚沉無關,C項符合題意;
D.鹽鹵或石膏是電解質,豆漿屬于膠體,將鹽鹵或石膏加入豆漿,制成豆腐,發生了膠體的聚沉,D項不符合題意;
答案選C。
6.如圖所示為實驗室中制備膠體的一種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制備方法屬于物理方法 B.燒杯中液體的顏色逐漸變淺
C.可用丁達爾效應判斷是否制得膠體 D.加熱能促使該分散系中的分散質粒子直徑減小
【答案】C
【解析】A.該制備方法有氫氧化鐵生成,屬于化學方法,故A錯誤;
B.燒杯中液體逐漸變為紅褐色膠體,故B錯誤;
C.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可用丁達爾效應判斷是否制得膠體,故C正確;
D.加熱可使膠體聚沉,加熱能促使該分散系中的分散質粒子直徑增大,故D錯誤;
選C。
7.為制備膠體,某實驗小組設計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確的是
A.向煮沸的溶液中滴加幾滴NaOH溶液,繼續加熱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
B.向煮沸的蒸餾水中滴加幾滴飽和溶液,繼續加熱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
C.向煮沸的溶液中滴加幾滴NaOH溶液,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
D.向煮沸的自來水中滴加幾滴飽和溶液,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
【答案】B
【解析】制備膠體時,應向煮沸的蒸餾水中滴加幾滴飽和溶液,繼續加熱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故選B。
8.某同學在實驗室進行如圖所示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是純凈物,丙能發生丁達爾效應
B.甲、乙、丙中液體均為膠體
C.可用過濾的方法將丙中液體進行提純
D.乙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答案】D
【解析】A.氯化鐵溶液是混合物,A錯誤;
B.甲、乙、丙分別為溶液、濁液和氫氧化鐵膠體,B錯誤;
C.膠體的提純需用滲析,膠粒會透過半透膜,C錯誤;
D.乙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D正確;
故選D。
9.實驗表明,在如圖裝置中,帶負電荷的膠粒向Pt(鉑)極遷移,帶正電荷的膠粒向石墨(C)極遷移,這種現象叫“電泳現象”。某小組制備AgI膠體并探究其性質,有關信息如表所示(注明:AgI膠體呈黃色)
操作 化學反應現象 電泳實驗現象
產生黃色液體 石墨極附近顏色變深,鉑極附近顏色變淺
產生黃色液體 鉑極附近顏色變深,石墨極附近顏色變淺
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用丁達爾效應可以確定①、②試管里的液體是否是膠體
B.①和②試管中都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C.①試管制備的碘化銀膠體帶正電荷
D.碘化銀膠粒帶電性與加入試劑順序有關
【答案】A
【解析】A.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溶液不能產生,A項正確;
B.硝酸銀和碘化鉀混合發生復分解反應,B項錯誤;
C.膠體是分散系,不顯電性,膠粒帶電荷,C項錯誤;
D.碘化銀膠??赡軒д姾?,也可能帶負電荷,與反應物相對量有關。①試管中AgNO3過量,膠粒帶正電荷;②試管中KI過量,膠粒帶負電荷,D項錯誤。
故選A。
10.“當丁達爾效應出現時,光就有了形狀”,美麗的丁達爾現象是膠體的特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甲實驗說明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別是丁達爾效應
B.圖乙實驗結果說明Fe(OH)3膠體帶正電荷
C.圖丙實驗完成后得到的分散系是Fe(OH)3膠體
D.圖丁實驗可以除去Fe(OH)3膠體中的FeCl3
【答案】D
【解析】A.圖甲實驗說明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而溶液不具有丁達爾效應,可用于鑒別溶液和膠體,但不是二者的本質區別,A錯誤;
B.圖乙實驗接通直流電源后,陰極附近顏色變深,說明Fe(OH)3膠粒帶正電荷,膠體是電中性的,B錯誤;
C.圖丙實驗向NaOH溶液中滴加飽和FeCl3溶液,反應生成Fe(OH)3沉淀,C錯誤;
D.圖丁為滲析,膠體粒子不能透過半透膜,可以除去Fe(OH)3膠體中的FeCl3,D正確;
故選D。
1.下列關于膠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直徑為1.3nm的“鈷鈦菁”分子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膠體
B.丁達爾效應是區分溶液和膠體的一種常用方法
C.可以用濾紙分離除去Fe(OH)3膠體中的FeCl3
D.膠體在一定條件下能穩定存在
【答案】C
【解析】A.膠體分散系直徑在1~100nm,則直徑為1.3nm的“鈷鈦菁”分子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膠體,故A正確;
B.丁達爾效應是膠體特有的現象,當一束光線通過溶液和膠體時,膠體會出現光亮的通路,而溶液沒有,因此常用丁達爾效應區分溶液和膠體,故B正確;
C.溶液和膠體粒子都能通過濾紙,不能用濾紙分離除去Fe(OH)3膠體中的FeCl3,故C錯誤;
D.膠體是介穩體系,一定條件下能穩定存在,故D正確;
故答案選C。
2.下列關于分散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和膠體都是純凈物,濁液是混合物
B.膠體、溶液、濁液的本質區別是能否產生丁達爾效應
C.分散系的分類:分散質粒子的直徑
D.溶液中溶質粒子能通過濾紙,膠體和濁液中的分散質粒子不能通過濾紙
【答案】C
【解析】A.溶液、膠體、濁液都是混合物,A錯誤;
B.膠體、溶液、濁液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小,B錯誤;
C.根據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小對分散系進行分類,C正確:
D.濾紙的孔徑一般大于100nm,所以膠體分散質粒子也是可以通過濾紙的,D錯誤;
故答案為:C。
3.建國70周年閱兵式上,飛機拉煙原理是吊艙中的彩色物質被加壓N2吹出,送入高溫燃氣中,形成“彩煙”。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彩煙是一種純凈物 B.蒸汽凝結為霧發生了化學變化
C.蒸汽遇冷形成的霧是一種分散系 D.拉煙原理與丁達爾效應的原理相同
【答案】C
【解析】A.彩煙中含有彩色物質和N2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A項說法錯誤;
B.蒸汽遇冷凝結成霧,是氣態變為液態的液化過程,是物理變化,故B項說法錯誤;
C.霧分散在空氣中,形成分散體系,故C項說法正確;
D.拉煙原理中有化學變化,而丁達爾效應是物理現象,二者原理不同,故D項說法錯誤;
綜上所述,說法正確的是C項,故答案為C。
4.按溶液、濁液、膠體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蘇打水、牛奶、豆漿 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鹽水、茶水 D.懸濁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漿
【答案】B
【解析】A.蘇打水是碳酸氫鈉的水溶液,牛奶、豆漿都是膠體,故A錯誤;
B.碘酒是碘的乙醇溶液,泥水是濁液,血液為膠體,故B正確;
C.白糖水是蔗糖水溶液,食鹽水是氯化鈉的水溶液,茶水是溶液,故C錯誤;
D.懸濁液為濁液,澄清石灰水為溶液,石灰漿為濁液,故D錯誤。
答案選B。
5.已知NaCl在不同的溶劑中可以形成不同的分散系:100克NaCl溶解在水中形成無色透明的溶液(分散系①);100克NaCl溶解在乙醇中形成無色透明的膠體(分散系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散系①中分散質的微粒直徑介于1~100nm
B.分散系②與云、霧為同一種類型的分散系
C.分散系②中,不能透過濾紙
D.兩種分散系都有丁達爾效應
【答案】B
【解析】A.分散系①為溶液,分散質的微粒直徑小于1nm,A錯誤;
B.分散系②為膠體,云、霧也屬于膠體,三者是同一種類型的分散系,B正確;
C.分散系②中,膠體能透過濾紙,C錯誤;
D.分散系①為溶液,無丁達爾效應的性質,分散系②為膠體,有丁達爾效應的性質,D錯誤;
答案為B。
6.新制Fe(OH)3膠體的膠團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Fe(OH)3膠體顯電中性
B.Fe(OH)3膠團結構可表示為: ([Fe(OH)3]· nFeO+· (n-x)Cl-)x+· xCl-
C.向Fe(OH)3膠體中加入過量鹽酸,先產生紅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D.Fe(OH)3膠團第一層和第二層共同構成膠體粒子帶正電,在外加直流電源下向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移動
【答案】D
【解析】A.Fe(OH)3膠體不帶電,膠粒帶正電,故A正確;
B.圖中分析可知,Fe(OH)3膠團結構可表示為([Fe(OH)3]· nFeO+· (n-x)Cl-)x+· xCl-,故B正確;
C.向Fe(OH)3膠體中加入過量鹽酸,先產生紅褐色沉淀,隨后氫氧化鐵沉淀溶解,故C正確;
D.Fe(OH)3膠團中電荷守恒第一層和第二層共同構成膠體粒子,帶正電,在外加直流電源下向陰極移動,故D錯誤;
故選:D。
7.磁流體是電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體的磁性,又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制備時將FeSO4和Fe2(SO4)3溶液混合,再滴入稍過量的NaOH溶液,隨后加入油酸鈉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質粒子的直徑為5.5~36nm的磁流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磁流體是一種純凈物
B.用一束光照射該“磁流體”分散在蒸餾水中形成的分散系,會出現丁達爾效應
C.該分散質粒子不能透過濾紙
D.該分散系的分散質為Fe(OH)3
【答案】B
【解析】A. 磁流體形成的分散系為膠體,該磁流體是一種混合物,故A錯誤;
B. 磁流體形成的分散系為膠體,用一束光照射該“磁流體”分散在蒸餾水中形成的分散系,會出現丁達爾效應,故B正確;
C. 濾紙的孔隙大于100nm,該分散質粒子能透過濾紙,故C錯誤;
D. 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質為Fe3O4,不僅有磁性而且是黑色,故D錯誤;
故選B。
8.用圖1所示裝置制備Fe(OH)3膠體,用圖2所示裝置進行提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加快Fe(OH)3膠體的生成,可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B.用含1molFeCl3的飽和溶液制得的膠體中,含有的Fe(OH)3膠粒數為NA
C.圖1中用激光筆照射液體,根據有無“光亮的通路”判斷Fe(OH)3膠體是否生成
D.取圖2中半透膜內的液體少許于試管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可觀察到液體由紅褐色直接變為黃色
【答案】C
【解析】A.膠體是介穩體系,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會導致膠體發生聚沉,A錯誤;
B.Fe(OH)3膠體中的膠體粒子是多個Fe(OH)3形成的聚合體,含1molFeCl3的飽和溶液制得的膠體中,含有的Fe(OH)3膠粒數少于NA,B錯誤;
C.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因此可根據有無“光亮的通路”判斷Fe(OH)3膠體是否生成,C正確;
D.向Fe(OH)3膠體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膠體先發生聚沉,生成紅褐色沉淀,然后發生酸堿中和反應,沉淀溶解,溶液變為黃色,D錯誤;
故選C。
9.下列關于膠體的描述錯誤的是
①膠體區別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的微粒直徑在
②膠體帶正電
③往膠體中逐滴滴入硫酸溶液,現象是:先有紅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④膠體能夠吸附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沉降,達到凈水目的
⑤制備過程是往沸水中加入5~6滴稀溶液,煮沸攪拌至溶液呈紅褐色停止加熱
⑥膠體制備原理的離子方程式為:
A.①②⑤ B.②⑥ C.②⑤⑥ D.⑤⑥
【答案】C
【解析】①膠體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粒度介于1~100nm,膠體區別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的微粒直徑在1nm~100nm,故正確;
②膠體不帶正電,故錯誤;
③往膠體中逐滴滴入硫酸溶液,先發生聚沉生成Fe(OH)沉淀,后與硫酸反應而溶解,故正確;
④膠體具有較大表面積,能夠吸附水中固體雜質顆粒,可以凈水,所以膠體具有凈水作用,故正確;
⑤膠體的制備過程是往沸水中加入5~6滴飽和的FeCl3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溶液停止加熱,故錯誤;
⑥膠體制備原理的離子方程式為:,故錯誤;
故選C。
10.下列關于膠體的說法,正確的個數有
(1)靜電除塵器除去空氣或工廠廢氣中的飄塵是利用膠體粒子的帶電性而加以除去
(2)將NaOH濃溶液滴加到飽和FeCl3溶液中制備Fe(OH)3膠體
(3)納米材料粒子直徑一般在1~100nm之間,因此納米材料屬于膠體
(4)用可見光束照射以區別溶液和膠體
(5)溶液是電中性的,膠體是帶電的
(6)丁達爾效應是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別
(7)膠體與溶液都可以通過濾紙、半透膜和分子篩
(8) “血液透析”利用了膠體的性質
(9)向渾濁的水中投入明礬,其凈水原理是:Al3++3H2OAl(OH)3(膠體)+3H+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1)靜電除塵是利用電泳原理,讓帶電的膠體粒子定向移動后加以除去,正確;
(2)NaOH濃溶液滴入飽和FeCl3溶液中生成Fe(OH)3沉淀,得不到膠體,錯誤;
(3)納米材料不是分散系,不屬于膠體,錯誤;
(4)用可見光束照射,通過是否產生丁達爾效應以區別溶液和膠體,正確;
(5)溶液是電中性的,膠粒是帶電的,但膠體也是電中性的,錯誤;
(6)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差異,錯誤;
(7)膠體與溶液都可以通過濾紙,但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和分子篩,錯誤;
(8) “血液透析”利用了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的性質,正確;
(9)明礬凈水,原理是:Al3++3H2OAl(OH)3(膠體)+3H+,生成的氫氧化鐵膠體能吸附水中懸浮顆粒物并使之沉降,正確;
綜合以上分析,正確的說法共有4種,故選B。
2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1.分散系的分類: 2.膠體的性質 3.膠體的應用 4.滲析
5.能使膠體發生聚沉的方法
一、分散系
1、定義:由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以 形式分散到另一種(或多種)物質里所形成的 。
2、組成: 分散質:分散系中分散成 。
分散劑:分散系中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質
3、分類:
類 別 溶 液 膠 體 濁液(懸濁液、乳濁液)
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 < 1nm 1—100nm >100nm
二、膠體
1、概念: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在 之間的分散系。
2、分類:
按分散劑: 液溶膠:Fe(OH)3膠體、AgI膠體
固溶膠:煙水晶、有色玻璃等
氣溶膠:煙、云、霧等
按分散質:粒子膠體:Fe(OH) 3膠體、AgI膠體等
分子膠體(高分子膠體):蛋白質膠體、淀粉膠體等
教材8頁 【實驗1-1】
取兩個100mL小燒杯,分別加入40mL蒸餾水和40 mL CuSO4溶液。將燒杯中的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液體紅褐色,停止加熱。觀察制得的Fe(OH)3膠體。
3、Fe(OH) 3(膠體)的制備
(1) 方法:將燒杯中的蒸餾水加熱至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 ,停止加熱。
(2)反應方程式:FeCl3 + 3H2O == Fe(OH) 3(膠體) + 3HCl
注意: 。
4、膠體的性質
教材8頁 實驗1-1
條件 暗處
試劑 CuSO4溶液 Fe(OH)3膠體
操作 分別用激光筆照射這兩種液體,在與光線垂直的方向進行觀察
現象 看到一條光亮的“ ”
丁達爾效應——教材8頁圖1-5 資料卡片
(1)產生:當光束通過膠體時,看到一條光亮“通路”的現象
(2)原因:由于膠體粒子較大(1~100nm),對光線 而形成的
(3)應用: 。
1.溶液、膠體都屬于混合物,溶液具有均一性、透明和穩定性,則膠體也具有均一性、透明和穩定性。(____)
2.利用丁達爾效應可區分蛋白質溶液和食鹽水。(_______)
3.溶液滴入熱的濃溶液中可得到膠體。(_______)
4.膠體不帶電荷,膠體粒子因吸附離子往往帶有電荷。(_______)
5.納米材料不是膠體,其粒子分散到分散劑中,才能形成膠體。(_______)
6.因為膠體帶有電荷,所以在電場的作用下,膠??梢远ㄏ蛞苿印?_______)
7.“墨滴無聲入水驚,如煙裊裊幻形生”中的“墨滴”具有膠體的性質。(_______)
8.分散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_______)
9.“納米級”氯化鈉顆粒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形成的分散系能產生丁達爾效應。(______)
一、分散系的分類:
1.按照分散質和分散劑的聚集狀態(氣、液、固)分,有9種類型:
分散質 分散劑 實 例
氣 氣 空氣
液 氣 云、霧
固 氣 煙灰塵
氣 液 泡沫
液 液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固 液 糖水、油漆
氣 固 泡沫塑料
液 固 珍珠(包藏著水的碳酸鈣)
固 固 有色玻璃、合金
2.按分散系中分散質粒子大小又可以分為三種:溶液、膠體和濁液:
1.某地的超級大霧造成高速發生15輛車相繼追尾,導致3人死亡,霧屬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 B.懸濁液 C.乳濁液 D.膠體
2.膠體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質區別是
A.分散質粒子的大小 B.是一種穩定的體系
C.一定條件下會產生沉淀 D.粒子帶電荷
3.按溶液、濁液、膠體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食鹽水、淀粉溶液、豆漿
B.食醋、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鹽水、茶葉水
D.豆漿、硫酸銅溶液、淀粉溶液
4.化學概念間在邏輯上存在如下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離子反應和復分解反應不屬于并列關系 B.化合物與堿性氧化物屬于交叉關系
C.化合物與電解質不屬于包含關系 D.分散系和膠體屬于重疊關系
二、膠體的性質
1.膠體的介穩性:
膠體的穩定性介于溶液和濁液之間,在一定條件下能穩定存在,屬于介穩體系。
膠體具有介穩性的兩個原因:原因一 膠體粒子可以通過吸附而帶有電荷,同種膠粒帶同種電荷,而同種電荷會相互排斥(要使膠體聚沉,就要克服排斥力,消除膠粒所帶電荷 )。
原因二 膠體粒子在不停地做布朗運動,與重力作用相同時便形成沉降平衡的狀態。
2.布朗運動:
膠體粒子不停的、無秩序的運動的現象。在膠體溶液中,膠體微粒(膠粒)在作不停地、無秩序地運動,這種現象叫做布朗運動。這說明膠體中在每一瞬間膠體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相同的,這也是膠體比較穩定的原因之一。
布朗運動的微觀解釋
3.丁達爾效應:
當一束平行光線通過膠體時,形成一條光亮的通路,這個現象叫丁達爾效應,它是由膠體粒子對光線的散射而形成的,應用此性質可以區分膠體和溶液。
CuSO4溶液 Fe(OH)3膠體
4.電泳現象
在外加電場作用下,膠體粒子在分散劑里向電極(陰極或陽極)做定向移動的現象,叫做電泳。
左側與電源的負極相連,右側與電源的正極相連;經過一段時間,左側顏色變深,說明 Fe(OH)3膠體微粒向左側移動,從而證明Fe(OH)3膠體微粒帶正電荷。
5.聚沉現象
膠體的微粒在一定條件下聚集起來變成較大的顆粒,形成沉淀從分散劑中析出的現象叫聚沉。
1.科學家用某有機分子和球形籠狀分子制成了“納米車”(如圖所示)。每輛“納米車”是由一個有機分子和4個分子構成,直徑約6到9納米?!凹{米車”可以用來運輸單個的有機分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
B.金剛石與互為同素異形體
C.將“納米車”分散于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D.“納米車”的誕生,說明人類操縱分子的技術進入一個新階段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滲析法可以分離Fe(OH)3膠體和FeCl3溶液
B.將飽和FeCl3溶液直接加熱至沸騰可制得Fe(OH)3膠體
C.用膠體作電泳實驗,陰極附近顏色變深,說明膠體帶正電荷
D.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別為是否具有丁達爾效應
3.下列有關膠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A.膠體一定是混合物
B.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別是有丁達爾效應
C.將飽和氯化鐵溶液滴入稀氫氧化鈉溶液中加熱,可得氫氧化鐵膠體
D.膠體中的膠粒能透過半透膜
三、膠體的應用
1.農業生產:土壤膠體中離子的吸附和交換過程,保肥作用。土壤里許多物質如粘土、腐殖質等常以膠體形式存在。
2.醫療衛生:血液透析、血清紙上電泳、FeCl3溶液用于傷口止血、利用電泳分離各種氨基酸和蛋白質。
3.日常生活:制豆腐原理和豆漿、牛奶、粥、明礬凈水等。
4.自然地理:夏天到來的時候,河水夾雜著大量的泥沙下流,大部分泥沙流入大海。但是,這些泥沙并非都能匯入海洋,有些在河水與海水匯合處就會馬上發生聚結作用,聚沉在河口海邊,于是,便形成了遼闊而肥沃的沖積土。江河入??谔幮纬扇侵?,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電解質使江河泥沙所形成的膠體發生聚沉。
5.工業生產:有色玻璃的制備,冶金工業利用電泳原理選礦、冶金廠大量煙塵用高壓電除去,原油脫水;有些火藥、炸藥的制備等都用到膠體的知識。
1.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丁達爾現象
B.用滲析法可以除去Al(OH)3膠體中的NaCl
C.往Fe(OH)3膠體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時,開始時會出現沉淀,再繼續滴加時,沉淀又會溶解直至消失
D.用鹽鹵點豆腐、河海交匯處可沉積成沙洲、血液透析等都與膠體性質有關
2.下列事實與膠體性質有關的是
①水泥廠和冶金廠常用高壓直流電除去大量煙塵,減少對空氣的污染
②黃河入海口處三角洲的形成
③通過溶解、過濾,可以除去食鹽中的少量泥沙
④明礬[KAl(SO4)2·12H2O]凈水
⑤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現紅褐色沉淀
⑥同一支鋼筆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易造成鋼筆堵塞
A.②⑤⑥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④⑤
四、滲析
利用半透膜(如羊皮紙、膀胱膜等)使膠體和其中所含的可溶性雜質分離的過程稱為滲析,又稱透析。半透膜的細孔能讓可溶性雜質的分子或離子通過,但不能讓較大的膠粒通過,因而可以達到分離的目的。滲析是一種物理分離方法。
微提醒:膠體溶液中的膠體粒子能透過濾紙,但不能透過半透膜。
1.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質既能透過半透膜又能透過濾紙的是
A.Cu(OH)2懸濁液 B.油醋乳濁液 C.氯化鐵溶液 D.氫氧化鐵膠體
五、能使膠體發生聚沉的方法
(1)中和膠粒的電性
①直流電吸附法——靜電除塵法:用直流電除去空氣或工廠廢氣中的飄塵。
②電解質中和法:膠體中加入電解質或電解質的濃溶液,可中和膠粒的電性,使膠粒聚沉。如石膏使豆漿變成豆腐。
③膠體中和法:帶相反電性的兩種膠體相混合,膠粒互相中和,形成較大顆粒而聚沉。如明礬凈水:水中泥土膠粒帶負電,明礬溶于水形成Al(OH)3膠體,粒子帶正電,正電、負電中和,膠體聚沉。
(2)加熱使膠粒運動加快
6.在實驗中因裝配儀器不慎劃破手指,可立即在出血處滴加三氯化鐵溶液應急止血,其原因是
A.三氯化鐵溶液具有殺菌消毒作用
B.三氯化鐵溶液能使血液凝聚
C.三氯化鐵溶液能產生氫氧化鐵沉淀堵住傷口
D.三氯化鐵溶液能使血液產生化學變化
1.有關丁達爾效應的易錯點:
①丁達爾效應是物理變化;
②液溶膠和氣溶膠能發生丁達爾效應;
③丁達爾效應能說明膠粒的大小范圍;
④不是只有膠體才發生丁達爾效應,除膠體以外,其他分散體系也會產生這種現象,但是遠不如膠體明顯,因此丁達爾效應實際上就成為判別膠體與溶液的最簡便的方法.
2.有關電泳現象的易錯點:
①電泳現象是物理變化;
②形成原因:是由膠體中分散質粒子吸附離子而帶正電荷或負電荷等原因引起的;帶電荷情況(一般規律):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體粒子帶正電荷,如Al(OH)3、Fe(OH)3膠體;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硅酸、土壤的膠體粒子帶負電荷,如H2SiO3、As2S3膠體;淀粉膠粒不帶電。另外,帶電荷也要看具體情況,如用硝酸銀和碘化鉀制備的碘化銀膠體,硝酸銀過量,膠體帶正電;碘化鉀過量,膠粒帶負電.又如介質的pH較低時,蛋白質膠體帶正電;pH較高時,則帶負電;當蛋白質分子所帶的凈電荷為零時,則不帶電。淀粉大分子不管在什么時候,都不帶電荷。所以,不是所有膠體都能發生電泳現象。
③利用電泳可以分離帶不同電荷的溶膠。
④影響電泳的因素有:主要有帶電粒子的大小、形狀、粒子表面的電荷數目、溶劑中電解質的種類、離子強度以及pH、溫度和所加的電壓等。(此知識點在高中不做要求)
3.有關膠體的介穩性和聚沉的易錯點:
(1)膠體比較穩定,主要是由于同一膠體微粒帶有同種電荷,同性相斥,不易聚沉,中和膠粒所帶的電荷或者增加膠?;ハ嗯鲎驳臋C會均能使膠體聚沉。該過程是不可逆的。
(2)膠體聚沉的方法有三種:
①加入電解質溶液,加入電解質能中和膠粒所帶的電荷而使膠體聚沉。
②加入與膠粒帶相反電荷的另一種膠體;
③加熱。
1.“納米技術”廣泛應用于催化及軍事科學中,有人設想將碳酸鈣通過加工的方法使之變為納米碳酸鈣(碳酸鈣粒子直徑是幾納米至幾十納米),這將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發生巨變。若將納米碳酸鈣均勻地分散到蒸餾水中,所形成的物質
①是溶液②是膠體③是濁液④能透過濾紙⑤能產生丁達爾效應⑥能透過半透膜⑦是純凈物⑧靜置后可看到白色沉淀
A.①⑤⑥ B.③⑥⑦ C.②④⑤ D.②⑤⑧
2.當光束通過下列物質時,會出現丁達爾效應的是
①CuSO4溶液 ②鹽酸 ③有色玻璃 ④云、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食鹽在不同分散劑中形成不同分散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分散系1:食鹽分散在水中形成無色透明溶液
分散系2:食鹽分散在乙醇中形成無色透明膠體
A.分散系1和2的分散質都是NaCl
B.兩種分散系中分散質粒子直徑相同
C.是否發生丁達爾效應是兩種分散系的本質區別
D.分散系2可以用濾紙進行分離
4.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氣溶膠屬于膠體的一種。關于膠體正確的
A.霧是氣溶膠,在陽光下可觀察到丁達爾效應
B.膠體的本質特征是具有丁達爾效應
C.依據丁達爾效應可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與濁液
D.向25mL沸騰的蒸餾水中逐滴加入2mLFeCl3飽和溶液,繼續煮沸可得Fe(OH)3膠體
5.下列應用或事實與膠體聚沉無關的是
A.河流入??谔幰仔纬扇侵?br/>B.一支鋼筆使用不同品牌的墨水易堵塞
C.化工廠利用靜電除塵技術除廢氣中的固體懸浮物
D.將鹽鹵或石膏加入豆漿,制成豆腐
6.如圖所示為實驗室中制備膠體的一種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制備方法屬于物理方法 B.燒杯中液體的顏色逐漸變淺
C.可用丁達爾效應判斷是否制得膠體 D.加熱能促使該分散系中的分散質粒子直徑減小
7.為制備膠體,某實驗小組設計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確的是
A.向煮沸的溶液中滴加幾滴NaOH溶液,繼續加熱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
B.向煮沸的蒸餾水中滴加幾滴飽和溶液,繼續加熱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
C.向煮沸的溶液中滴加幾滴NaOH溶液,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
D.向煮沸的自來水中滴加幾滴飽和溶液,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
8.某同學在實驗室進行如圖所示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是純凈物,丙能發生丁達爾效應
B.甲、乙、丙中液體均為膠體
C.可用過濾的方法將丙中液體進行提純
D.乙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9.實驗表明,在如圖裝置中,帶負電荷的膠粒向Pt(鉑)極遷移,帶正電荷的膠粒向石墨(C)極遷移,這種現象叫“電泳現象”。某小組制備AgI膠體并探究其性質,有關信息如表所示(注明:AgI膠體呈黃色)
操作 化學反應現象 電泳實驗現象
產生黃色液體 石墨極附近顏色變深,鉑極附近顏色變淺
產生黃色液體 鉑極附近顏色變深,石墨極附近顏色變淺
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用丁達爾效應可以確定①、②試管里的液體是否是膠體
B.①和②試管中都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C.①試管制備的碘化銀膠體帶正電荷
D.碘化銀膠粒帶電性與加入試劑順序有關
10.“當丁達爾效應出現時,光就有了形狀”,美麗的丁達爾現象是膠體的特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甲實驗說明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別是丁達爾效應
B.圖乙實驗結果說明Fe(OH)3膠體帶正電荷
C.圖丙實驗完成后得到的分散系是Fe(OH)3膠體
D.圖丁實驗可以除去Fe(OH)3膠體中的FeCl3
1.下列關于膠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直徑為1.3nm的“鈷鈦菁”分子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膠體
B.丁達爾效應是區分溶液和膠體的一種常用方法
C.可以用濾紙分離除去Fe(OH)3膠體中的FeCl3
D.膠體在一定條件下能穩定存在
2.下列關于分散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和膠體都是純凈物,濁液是混合物
B.膠體、溶液、濁液的本質區別是能否產生丁達爾效應
C.分散系的分類:分散質粒子的直徑
D.溶液中溶質粒子能通過濾紙,膠體和濁液中的分散質粒子不能通過濾紙
3.建國70周年閱兵式上,飛機拉煙原理是吊艙中的彩色物質被加壓N2吹出,送入高溫燃氣中,形成“彩煙”。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彩煙是一種純凈物 B.蒸汽凝結為霧發生了化學變化
C.蒸汽遇冷形成的霧是一種分散系 D.拉煙原理與丁達爾效應的原理相同
4.按溶液、濁液、膠體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蘇打水、牛奶、豆漿 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鹽水、茶水 D.懸濁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漿
5.已知NaCl在不同的溶劑中可以形成不同的分散系:100克NaCl溶解在水中形成無色透明的溶液(分散系①);100克NaCl溶解在乙醇中形成無色透明的膠體(分散系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散系①中分散質的微粒直徑介于1~100nm
B.分散系②與云、霧為同一種類型的分散系
C.分散系②中,不能透過濾紙
D.兩種分散系都有丁達爾效應
6.新制Fe(OH)3膠體的膠團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Fe(OH)3膠體顯電中性
B.Fe(OH)3膠團結構可表示為: ([Fe(OH)3]· nFeO+· (n-x)Cl-)x+· xCl-
C.向Fe(OH)3膠體中加入過量鹽酸,先產生紅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D.Fe(OH)3膠團第一層和第二層共同構成膠體粒子帶正電,在外加直流電源下向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移動
7.磁流體是電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體的磁性,又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制備時將FeSO4和Fe2(SO4)3溶液混合,再滴入稍過量的NaOH溶液,隨后加入油酸鈉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質粒子的直徑為5.5~36nm的磁流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磁流體是一種純凈物
B.用一束光照射該“磁流體”分散在蒸餾水中形成的分散系,會出現丁達爾效應
C.該分散質粒子不能透過濾紙
D.該分散系的分散質為Fe(OH)3
8.用圖1所示裝置制備Fe(OH)3膠體,用圖2所示裝置進行提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加快Fe(OH)3膠體的生成,可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B.用含1molFeCl3的飽和溶液制得的膠體中,含有的Fe(OH)3膠粒數為NA
C.圖1中用激光筆照射液體,根據有無“光亮的通路”判斷Fe(OH)3膠體是否生成
D.取圖2中半透膜內的液體少許于試管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可觀察到液體由紅褐色直接變為黃色
9.下列關于膠體的描述錯誤的是
①膠體區別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分散質的微粒直徑在
②膠體帶正電
③往膠體中逐滴滴入硫酸溶液,現象是:先有紅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④膠體能夠吸附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沉降,達到凈水目的
⑤制備過程是往沸水中加入5~6滴稀溶液,煮沸攪拌至溶液呈紅褐色停止加熱
⑥膠體制備原理的離子方程式為:
A.①②⑤ B.②⑥ C.②⑤⑥ D.⑤⑥
10.下列關于膠體的說法,正確的個數有
(1)靜電除塵器除去空氣或工廠廢氣中的飄塵是利用膠體粒子的帶電性而加以除去
(2)將NaOH濃溶液滴加到飽和FeCl3溶液中制備Fe(OH)3膠體
(3)納米材料粒子直徑一般在1~100nm之間,因此納米材料屬于膠體
(4)用可見光束照射以區別溶液和膠體
(5)溶液是電中性的,膠體是帶電的
(6)丁達爾效應是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別
(7)膠體與溶液都可以通過濾紙、半透膜和分子篩
(8) “血液透析”利用了膠體的性質
(9)向渾濁的水中投入明礬,其凈水原理是:Al3++3H2OAl(OH)3(膠體)+3H+
A.3 B.4 C.5 D.6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召县| 益阳市| 富顺县| 瑞金市| 凌海市| 巍山| 黑龙江省| 青神县| 乳源| 和林格尔县| 青浦区| 哈巴河县| 同心县| 印江| 萨嘎县| 黄石市| 郸城县| 休宁县| 广平县| 如皋市| 曲阳县| 西盟| 金门县| 武定县| 嫩江县| 莱西市| 崇左市| 托克逊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中西区| 玉屏| 阿荣旗| 定兴县| 沙河市| 大港区| 玉龙| 建阳市| 宜川县| 阜新市| 林周县| 崇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