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二框 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第一課 國體與政體與會的各國領導人,為什么有的稱主席、有的稱總理、有的稱首相、有的稱總統?導入國家性質(國體)決定體現統治階級的階級性質決定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議會制政體君主立憲制共同點代議制相對獨立性政體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原因: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人口素質、發展程度等也是影響政體的因素。(內容)(形式)總統制民主共和制半總統半議會制人民代表大會會制政體分類的方法:A.最高國家權力的歸屬B.最高國家機關產生方式及任期C.中央權力機關設置、分配【學習目標】1.閱讀課本P7,回顧人民代表大會制的相關內容;2.閱讀課本P9,說明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的劃分依據及各自的主要表現;3.閱讀課本P10,區分議會制和總統的劃分標準及各自的運行模式。【學習重點】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地位及優越性。2.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的劃分依據及主要表現。思考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有什么不同?思考英美法等西方個國家機構體制在運行上有什么不同?回顧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容包括什么?幾種主要的政治制度01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劃分標準一: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的產生方式及其職權范圍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評講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1、民主共和制(1)含義:民主共和制是遵循民主基本原則建立起來的一種政體。(2)主要表現:在民主共和制國家中,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一般經由選舉產生。(3)實際運用:雖然民主共和制為現代大多數國家所采用,但由于各國的國家性質和具體國情不同,其具體形式和運行方式不盡相同,實際作用也存在很大差異。(4)實質:資本主義家,資產階級運用金錢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蓋國家的階級性質。②民主共和制是資產階級對國家進行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工具,也是他們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最好的政治外殼。(5)發展中國家不能照搬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民主共和制的模式:原因:這種模式不符合本國的國情,既不能保障本國人民的經濟權利和政治權利,也難以保障國家職能的有效行使。結果:政權更迭頻繁,社會動蕩不已。民主共和制的歷史進步性相對于君主專制政體,在民主制國家,議會制取代君主制,選舉制否定世襲制,任期制代替終身制,是國家政權組織形式的巨大進步。共和制共和制:是一種國家代表機關和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的政治制度。實行共和制的國家一般都自稱國家主權屬于人民。共和制有以下主要特征:(1)標榜主權在民,國家代表機關的代表、國家元首均由選舉產生,并實行任期制。其中,切實實行共和制度的國家,在實行選舉制和嚴格的任期制的基礎上,還實行限任制(2)共和制國家的國家元首有些兼為政府首腦,有些只是作為國家的代表,他們所享有的國家權力大小有差別,但其權力都是“派生”于人民,其具體權限都是依憲法所明確規定的;(3)共和制不承認任何世襲的特權、等級和職位;(4)共和制國家的國家機構領導人員,作為民選官員,其國務活動在形式上比較簡單。2、君主立憲制(1)主要表現:國家元首由世襲的君主擔任,但在憲法框架內,君主的權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虛位,沒有實權)(2)局限性:君主立憲制是資產階級革命不徹底或對君主制進行改良的產物,它保留了君主制的外殼甚至某些實質性內容。(3)實行的國家:在英國、日本、西班牙等實行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國家政權的實際運行與民主共和制國家大體相同。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君主制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談談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有何異同?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憲制 區 別 國家元首 產生辦法 選舉產生 由世襲的君主擔任國家元首 的地位 在議會制共和制國家中,國家元首沒有實權;在總統制共和制國家中,國家元首同時又是政府首腦,有實權 在憲法框架內,君主的權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其職責多是禮儀性的形成 原因 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則建立起來,是資產階級革命比較徹底的產物 產階級革命不徹底或對君主制進行改良的產物典型國家 現代大多數國家采用,如美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等 少數國家采用,如英國、日本、西班牙等聯 系 都是現代國家所采取的基本政權組織形式;相對于君主專制,是國家政權組織形式上的巨大進步 評講西方國家機構的主要體制評講議會制和總統制劃分標準二: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系不同(行政機關是否由立法機關產生并對其負責)組織類型:現代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分為議會制國家、總統制國家、半總統制國家。大多數國家實行議會制或總統制。英國:議會制國家美國:總統制國家法國:半總統制國家評講1、議會制(又稱內閣制)(1)主要特征:①政府總攬國家的行政權力,向議會負責。②政府以議會為基礎產生,政府首腦一般由在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擔任。③政府首腦往往從政見基本相同的議員中挑選閣員人選,提請國家元首任命。④政府接受議會的監督,定期向議會報告工作。⑤當議會對政府表示不信任時,政府必須集體辭職,由國家元首指定人員重新組織政府;或由政府首腦提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進行議會選舉,根據新的議會選舉結果,成立新的政府。(2)典型國家:英國、日本、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波蘭、芬蘭、奧地利、新西蘭、印度、新加坡等。注意:1、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之間負有連帶責任2、內閣和政府首腦是三權中的核心3、“虛位元首”處于三權之外政府(內閣)行政首腦議會(國會)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對負責受監督多數黨領袖組建政治權力中心能否成為行政首腦在于其代表的政黨能否在議會中占有多數席位對負責受監督行政機關由立法機關產生,對其負責,受其監督議會制選民選舉相關鏈接:兩院制和一院制兩院制是某些資本主義國家兩院并立,分擔議會職能的制度。這些國家的兩院名稱不盡相同。例如,英國稱為上院和下院,日本叫參議院和眾議院,荷蘭叫一院和二院,等等。兩院制最早產生于英國。英國議會下院素有“至尊議會”之稱,擁有極大的權力,包括立法權、財政權和監督權,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上院在議會體系中只起輔助作用,表現在監督下院工作、協助下院立法、通過行使“延擱權”修改和否決議案等方面。一院制是議會只設一個院的制度。丹麥、新加坡、新西蘭等國家均采用這種制度。評講議會制和總統制2、總統制(1)主要特征:①總統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總統不僅是國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國家最高行政權力。②總統獨立于議會之外,由選民直接選舉或間接選舉產生,一般有任期限制。③總統只對選民負責,不對議會負責,但在某些重大事務上可能會受到議會的制約。(2)典型國家:美國、俄羅斯、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亞等。評講行政首腦(總統)政府(內閣)議會(國會)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對負責受監督組建選舉權力中心能否成為行政首腦在于能否在總統選舉中獲勝對負責受監督選舉總統制選民選民行政機關不由立法機關產生,無需對其負責,彼此獨立美國總統選舉:主要程序包括預選、各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確定總統候選人、總統候選人競選、全國選民投票選出總統"選舉人"、"選舉人"成立選舉人團投票表決正式選舉總統和當選總統就職典禮等幾個階段。選舉人團制度:美國總統由全國選民投票選舉,但并非選民直選產生,而是實行選舉人團制。根據美國憲法,美國總統選舉實行選舉人團制度。選舉人團制度自1788年第一次實行以來,已經經歷了200多年的發展與演變。選舉人團制度規定,美國總統由各州議會選出的選舉人團選舉產生,而不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統候選人獲得全國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總共538張選舉人票的一半以上(270張以上)即可當選。3、半總統制(1)特點:總統由選舉產生,是國家元首,擁有一定的行政權力,但不是政府首腦,政府首腦另由內閣總理擔任,向議會而不是向總統負責。這種政體既有總統制的特征,又有議會制的特征,一般被稱為半總統制。(2)典型國家:法國既有議會制的特征, 又有總統制的特征。(1)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掌握著重要的全國最高行政權力;(2)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國會僅能從立法上對其實施影響,但不能利用不信任案迫使其辭職。(1)內閣由在議會中占多數的政黨組成;(2)政府中仍設總理,向議會負責。議會制和總統制法國總理菲利普法國總統馬克龍行政雙頭制半總統制總統權力很大,是國家的權力核心。總統除擁有任命高級文武官員,簽署法令,軍事權和外交權等一般權力外,還擁有任免總理和組織政府、解散國民議會、舉行公民投票、宣布緊急狀態等非常權力。總理由多數黨人士擔任,作為政府首腦領導政府的活動,向議會負責,其政府成員亦由總理提名,總統任免。如果總統和總理由同一政黨人士擔任,則會以總統為權力核心。如果總統和總理由不同黨派的人士擔任,則會變成真正的“雙首長制”。按照一般情況,總統負責國防和外交,總理負責經濟和民生。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雖擁有立法權(共掌)、預算表決權和監督權,但卻受到總統與政府的限制。比較:議會制和總統制議會制(內閣制) 總統制權力中心元首權力政府或總統 產生辦法政府或總統 與議會的關系議會權力主要類型代表國家 英、日、西、意、德、印等 美、墨西哥、巴西等聯系 議會總統由議會選舉產生,向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獨立于議會之外,對選民負責,不對議會負責虛位,沒有實權既是象征,又掌握實權議會制君主立憲制(英日)議會制民主共和制(印度、德國)總統制(美國最典型)半總統制(法國)議會中多數黨組織政府選民直接或者間接選舉產生立法、組織和監督政府、決定財政預算等權力議會沒有組織政府的權力①都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基礎上的代議制政體;②都由資產階級專政的國體決定,并服務于這一國體。評講國家 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系 議會制 總統制 半總統制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俄羅斯美國√√√√√√√評講議會制和總統制英國:自1952年登基以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已經與14位不同的首相共事過,而且都比他們在位時間長。現任英國首相是里希.蘇納克。英國首相一般情況下由英國國會下議院的多數黨黨魁或執政聯盟的首領自動成為首相人選,組建內閣,人選經國王/女王任命后正式成為首相,總覽國家行政權力。美國:根據美國選舉制度,美國總統由選舉人團選舉產生,獲得半數以上選舉人票者當選總統。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統不對議會負責。法國:法國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但總理由議會多數黨推薦,總統任命。總統對選民負責,總理對議會負責,總統是國家元首,總理是政府首腦。評講政體(主權的歸屬)君主制共和制專制君主制(絕對君主制):阿曼、阿聯酋、沙特、文萊、斯威士蘭、卡塔爾等級代表君主制有限君主制二元君主制:泰國、巴林、尼泊爾、科威特議會制君主立憲制:英國、日本、荷蘭、比利時、丹麥、挪威、瑞典、西班牙、馬來西亞、加拿大民主共和制立憲共和制議會共和制:聯邦德國、意大利、奧地利、印度、新加坡、以色 列 、 巴基斯坦半總統共和制:法國、芬蘭、韓國、葡萄牙、冰島、烏克蘭總統共和制:美國、巴西、墨西哥、智利、菲律賓、埃及、俄國社會主義國家:越南、朝鮮、古巴、中國、老撾議會制政體:議會共和制評講復習——我國的政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事務的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① 權力來源: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② 權力機關: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③ 權力劃分: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④ 組織和活動原則: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4.基本內容:2.地位:1.含義:3.基石:人民代表大會評講為什么要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地位: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國家政體,是我國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是國家管理形式。決定著國家的其他具體制度。它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載體。優越性: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要求:人民代表大會制我們要繼續堅持和完善這一根本政治制度。評講某國舉行四年一次的議會選舉。結果顯示,甲黨在選舉中獲勝,擊敗現總理領導的乙黨,成為議會第一大黨。甲黨得票率為20.8%,在議會200個席位中獲48席;緊隨其后的是丙黨,得票率為20.1%,獲46席;排在第三位的乙黨得票率為19.9%,獲43席。該國總統了解議會各黨派立場后,授權甲黨領袖組閣。據此,可以推斷該國()A.政體為民主共和制,總統握有實權B.權力中心在國家議會,國家元首為總理C.甲黨不能單獨組閣,需要成立聯合政府D.甲黨領袖可以不經總統同意自行任命內閣成員示例小結國家的政權 組織形式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地位、形成、作用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獨特性優越性人民代表大會制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和總統制1、劃分標準2、民主共和制:含義、表現、運行3、君主立憲制:含義、原因、運行1、劃分標準2、議會制:主要特征、典型國家3、總統制:主要特征、典型國家4、半總統制: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