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年友誼圓舞曲》教學設計設 計 依 據 課標要求 從比較喜聞樂見的較為淺顯的音樂體裁入手,以便引導他們逐步地深入下去,提高他們的音樂文化素養。試題呈現 將引領學生參與兩項主要的音樂實踐活動。其一是以歌唱為主的音樂實踐活動。其二是以感受與欣賞為主的音樂實踐活動 。教材分析 《青年友誼圓舞曲》這首歌的主題集中表現了我國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熱愛和平、珍惜友誼,并為增進團結、發展友誼、爭取世界和平貢獻力量的崇高精神。歌曲為C大調,拍,小快板,一段體(單樂段)結構,具有圓舞曲的基本特點。整首歌曲共有24小節,每4小節為一個樂句,共六個樂句。歌曲的旋律進行方式以大跳、小跳為主,形成一條跌宕起伏的旋律線,與此同時,又穿插著“級進”和同音重復的旋律進行方式,從而使歌曲在熱情洋溢中增添了一種優美抒情的色彩。具體地說,歌曲的節奏以每拍一音為主,每小節的第一音大多數音高較低,隨后用大跳或小跳的方式向上跳進到第二音,第三音則是第二音的同音重復。其中,第一、二樂句是整首歌曲的旋律基礎。第三、四樂句以小節內三個音的波浪式進行為主,從而使這兩個樂句與此前的兩個樂句形成鮮明的對比。第五、六樂句與第一、二樂句的節奏相近,旋律向高音區發展,從而做到彼此呼應并將情緒推向高潮??傊?,這首歌表現出一種歡樂、激蕩、朝氣蓬勃、樂觀向上、富有青春活力的精神面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雖然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方法,但現實中許多學生對于舞曲接觸較少,首先運用全員參與畫旋律線,然后有小組討論歌曲描繪什么意境,該用什么聲音演唱,最后進行合唱教學,達到了探究和合作的目的,整節課學生的參與度廣,自主性強,也充分發揮了教師的技能,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在感受中討論、探究,把新課標理念運用的淋漓盡致。教學目標 學習演唱《青年友誼圓舞曲》,能用正確的歌唱姿勢、飽滿圓潤的聲音、熱情爽朗的情緒和三拍子指揮圖式劃著拍演唱歌曲,并能背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詞。 在演唱《青年友誼圓舞曲》的過程中,能夠學習并掌握自然大調式音階的基礎音樂知識。 能夠對本單元學習的舞曲音樂感興趣,并對這些舞曲音樂的表現形式、文化內涵,尤其是這些舞曲體裁的音樂表現形式及其文化內涵,具有認真探討的鉆研精神,進而初步了解舞曲音樂的社會功能。教學重點 感受三拍子的強弱弱規律。教學難點 學唱歌曲,能夠用圓潤飽滿的聲音完整演唱。思政元素 團結、和平、熱愛祖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教學設計 (一)視頻導入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青年友誼圓舞曲》。 思考:這段視頻描繪什么場面?背景音樂奏出了什么樣的情緒? 節日、喜慶、大型隆重的場面 歡快、熱情洋溢、歡歌起舞 開門見山的讓學生直接感受圓舞曲,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后面的學唱做好鋪墊。聆聽歌曲、感受音樂 1.聆聽音樂,思考:歌曲出現了幾處長音?劃分成了幾個樂句? 2.體裁:圓舞曲 一種三拍子的舞曲,旋律優美流暢,速度可快可慢。節奏型多為: 3.有哪些節奏一直在重復?分析歌詞表達了什么內容? 4.自然大調音階及練習 1.6處,6句 3.友誼、和平、團結 聆聽歌曲,從情感和知識入手,提高音樂文化素養,為教學鋪墊。感受華爾茲三拍子的節奏特點。(三)學唱歌曲 A簡譜學唱 (學生自主演唱,教師糾錯) B加入歌詞演唱 注意:重難點第九小節后音域跨度大,注意音準;第十七小節,全曲高潮部分,注意情緒的表現。 C完整演唱歌曲 D學生自主加入2、3段歌詞 E完整跟伴奏演唱,嘗試背唱第一段歌詞 演唱歌曲 這個環節以演唱為主,引導學生掌握歌唱的方法,作品的情感;讓學生學會利用音樂要素去感知音樂的美感,從而更好的表達音樂情感,提高音樂素養。(四)觀賞視頻《冰河世紀3》中的兩只小松鼠跳了什么類型的舞蹈? A.芭蕾B.拉丁C.探戈D.爵士 探戈 培養感知音樂的能力,提高對音樂的審美感受力。(五)作業與總結 歌曲的表演形式不僅僅是演唱,我們還可以用畫畫、舞蹈、朗誦、器樂配樂等方式表現,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方式表演歌曲。 1、學習圓舞曲的基本舞步。 2、自己找舞伴跟音樂進行表演。 動與聽結合,感受旋律、歌詞所呈現的完整的音樂形象之美,同時這些美又要求學生通過輕盈的舞步表現,二者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培養學生用肢體表現音樂的能力,更培養了學生之間團結協作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用動作幫助學生去聆聽。板書設計教后反思 《青年友誼圓舞曲》旋律流暢熱情,能吸引學生去聆聽、欣賞和喜歡。本課也從各個角度,從局部到整體,帶領學生進行了一次美妙的音樂體驗,努力的追求美感。并能結合作品給學生講解一些音樂知識。但在課后會問自己,通過這節課我能給學生的是否僅僅是這些 課堂是否讓學生快樂就足矣 答案肯定是不,所以還有待于繼續堅持探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