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第一框偉大的改革開放目錄01改革開放的進程02改革開放的意義學習目標一、知識目標:了解改革開放的背景;熟知改革開放的進程;理解改革開放的意義。二、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通過對比廈門改革開放前后變化、觀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視頻、分享家鄉巨變等,引導學生了解改革開放的進程和成就,理解改革開放的意義,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2.科學精神:通過觀看廈門改革開放成就展,引導學生對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作出科學、合理的判斷和理解,培養科學精神3.公共參與:通過了解改革開放先鋒事跡、撰寫勇做時代弄潮兒演講稿,培養學生公共參與素養、合作學習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談記憶20世紀 70年代,我國老百姓將手表、自行車、縫紉機,視為“三大件”。跨入80年代,新的“三大件”彩電、冰箱和洗衣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進入90年代,空調、電腦和電話又成頭新家庭生活消費的“三大件”。那么面對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21世紀,有人說“三大件”應該是私人住宅、私家轎車和現代化的通訊設備,但更多的人認為,今天消費者的消費趨向多元化,很難再對“三大件”作出一致的判定。導入新課談記憶80年代(一)議題一:憶往昔 崢嶸歲月 探改革開放偉大歷程結合材料,完成自主探究任務:1、說說改革開放前我國的情況?2、總結歸納“十一屆三中全會”背景、時間、主要內容及意義。憶往昔改革開放前的廈門受“文化大革命”影響,我國發展停滯不前。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廈門缺少活力,經濟規模小,社會底子薄,人民生活徘徊不前,物資供應十分緊張,日常生活用品均采取票證定額分配制度,各個年度的經濟增速處于歷史低位,1966年到1968年間,全市工業生產基本癱瘓,GDP年均下降15.3%。地區生產總值僅4.80億元,財政總收入僅1.55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僅0.82億美元,是一個封閉的海防前哨蛻,長期處于的“封閉”、“半封閉”狀態,在國家前途命運何去何從的關頭,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廈門改革開放發展的歷程廈門國際機場通航典禮2010年出臺稅利分流措施激活國企,大膽引進外資、吸引內資1998年被列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2017年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首期投入使用2000年金磚國家會議在廈門舉辦批準設立廈門經濟特區1980年1983年象嶼保稅區建立成為廈門自貿區的核心區域,諸多外資品牌開始進駐廈門1984年中央批準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1992-2013逐步深化新階段1978-1992起步階段1992年2013至今全面深化1.背景:“文革“結束后的社會狀況政治 因素經濟因素思想因素2.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背景意義時間CONTENT主要內容議學小結①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政治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路線】和組織路線【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②實現了黨和國家工作中心戰略轉移【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③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1978年12月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什么是改革開放?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開放,即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征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3.改革開放的起步階段 (1978——1992)①農村改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鄉鎮企業迅速發展。小崗村第一份“大包干”紅手印(契約合同書)。契約合同內容:“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后能干,每戶保證完成每戶的全年上繳和公糧,不在(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我們干部作(坐)牢割頭也干(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活到18歲。”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礎上,將土地長期承包給農民各家各戶使用(“包干到戶”、“包產到戶”),由集體經營變成分戶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用農民自己的話概括就是:“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②城市國有企業改革: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革邁出重要步伐。擴大企擴大企業自主權,打破大鍋飯雖然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比農村復雜,但有了農村改革的成功經驗,我們對城市改革很有信心。 ——鄧小平(1984年10月講話)1980年后,一系列經濟特區、沿海港口城市陸續設立。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大連、青島等14分沿海港口城市開放1984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1990年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1988年設立海南省;把海南省開辟為經濟特區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設立對外開放邁出關鍵步伐4.改革開放的新階段(1992-2013)南方講話和十四大第二階段新階段、新水平(1992年—2013年)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1993年召開的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此后改革重點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展開。2003年召開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部署。5.全面深化階段(2013年-至今)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18年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作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部署。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問題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全面深化改革和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出部署。這使得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對內改革脈絡圖】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改革率先突破,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推行1984第十二屆三中全會改革重點由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革邁出關鍵步伐1992年南方談話、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1993年十四屆三中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此時改革的重點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和完善展開。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部署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開啟階段進入新階段全面深化階段2018年十九屆三中全會作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的改革部署2020年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1年對全面深化改革和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部署1980年 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1984年 沿海港口城市:大連、青島等14個城市1988年設立海南省,開辟為經濟特區。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黨的十九大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屆三中全會都研究討論深化改革問題會議 召開時間 中心議題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十二屆三中全會 1984年10月20日 經濟體制改革十三屆三中全會 1988年9月26日至30日 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十四屆三中全會 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五屆三中全會 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十六屆三中全會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 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十七屆三中全會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 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十九屆三中全會 2018年2月26日至28日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議題二:看今朝 今昔對比 悟改革開放偉大意義1、從衣食住行看改革開放的意義改革開放前后四十年,中國人的服飾色彩有了極大的改變。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人的穿衣風格主要是藍、黑、灰、綠等暗色系為主,隨著改革開發的發展,中國人的服飾色彩漸漸變得豐富多彩。其是在現在,色彩斑斕、五花十色的服裝令人眼花繚亂,人們可以根據不同的年齡層次、社交場合來選擇不同顏色的服裝。1、從衣食住行看改革開放的意義改革開放初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食物匱乏單調、票證盛行,人們營養不足,有些農村沒有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到了90年代,不但吃飽,還可以吃好,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深入人心。食,已經不單單是生活的溫飽品,漸漸變成了一門藝術,一門文化。1、從衣食住行看改革開放的意義從最初的筒子樓發展到1980年的商品房,再到90年代的電梯小區,隨著21世紀的來臨,我國住房也從普通的電梯房發展成了高檔住宅區,復式樓,別墅,公寓,廉租房等多種類型的房子,人們的住房面積而從80年代每人7平方變為30平方。1、從衣食住行看改革開放的意義改革開放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中國也被稱為是自行車王國。到了80年代末,中國人口眾多,坐火車出現了“買票難,乘車難,運輸難。”并且,速度也非常慢,從濟寧坐車到青島,十幾個小時才到。1996年9月1日,建國以來興建的規模最大、投資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長的鐵路:京九鐵路實現全線開通運營。隨著社會的進步,汽車越來越多,于是開始修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一個國家交通現代化的主要標志。我國第一條全線通車的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從此掀開了我國公路建設史上新的一頁火車中也加入了新伙伴:D字頭列車,磁懸浮列車也研制出來了,正在普及中;出租車招手即是,私家車也屢見不鮮,地鐵、輕軌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現。不僅如此,車多了起來,道路也更平坦更寬闊了。出行的方便快捷,只是旅游業也迅速發展起來了 。1、人民是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一個力量源泉)2、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三個面貌)3、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三個偉大飛躍)4、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個巨大成就)5、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一寶”、“一路”、“兩招”)探究分享(35頁)我國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①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38頁)②人民及人民精神:人民是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我國取得巨大成就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具有偉大夢想精神、充滿變革和開放精神,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改革開放 。④相對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議題三:望明日 堅定信念 續改革開放偉大奇跡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79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9.5%,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 率超過30%。現在,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人民在富起來、強起來 的征程上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開放已經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改革開放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希望同學們向“改革先鋒”學習,自覺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思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是否意味著改革開放的使命已經完成?說說你的理由。知識小結:偉大的改革開放進程拉開序幕深入推進拉開序幕逐步深化階段全面深化改革階段意義歷史意義現實意義四個改變三次飛躍一個重要法寶一個必由之路兩個關鍵一招偉大的改革開放練一練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我國改革率先取得突破的是( )A.農村改革 B.城市改革 C.國有企業改革 D.國家機構改革A習題練一練2.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三中全會都研究討論深化改革問題,其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使__________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__________作用。( )A.政府市場 B.市場政府C.計劃市場 D.市場計劃B習題練一練3.標志著我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的事件是( )A.開放深圳、珠海等四個經濟特區 B.設立上海自由貿易區C.把海南開辟為經濟特區 D.開發開放上海浦東D習題練一練4.“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總鑰匙”,這是對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是靠發展,而發展的根本目的是( )A.增強綜合國力 B.體現和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C.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 D.使人們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實現共同富裕D習題練一練5.改革開放對于現代中國的發展,猶如一次“壯麗的日出”。開啟這一偉大歷史轉折的重要會議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B習題練一練6.“可以劃出一個有明確地域界線的區域,實行類似特區的政策……引進先進技術和科技項目,開發新產品,興辦新企業。同時,促進老企業的技術改造,優化經濟結構,帶動各自腹地經濟的發展……”材料中的“區域”是( )A.特別行政區 B.民族自治區 C.沿海經濟開放區 D.浦東新區C習題練一練7.如果以新聞報道的形式介紹對外開放的歷程,其標題可以選用( )①面向世界,全盤吸收 ②擁抱世界,成就你我③一帆風順,輝煌成就 ④同舟共濟,合作共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習題練一練8.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重大事件是( )A.設立四個經濟特區 B.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C.將海南開辟為經濟特區 D.加入世界貿易組織D習題感謝收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