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冊 1.1《我與社會》導學案一、預習目標1.了解社會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感受社會不同的社會生活。2.培養關心社會的行為,知道利用不同方式關注社會生活的變化。3.知道社會關系是復雜的,學會了解不同的社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4.正確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積極融入社會。二、預習要點重點、難點:了解不同的社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從而正確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三、預習內容1.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的表現有哪些?, 我們看到農民在田間辛勤勞作; ,我們看到工人在有條不紊地________.工作 ; ,琳瑯滿 目 的商 品 映入 眼簾 ; ,豐 富 的展 品令人震撼;,我們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等。2.感受社會生活的重要意義是什么?(1)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 我們的 ,我們會與, 對 社 會 生 活 的 感 受 越 來 越 , 認 識 越 來 越_____________.( 2 ) 我 們 會 更 加 , 并 ; 會 更 加 , 或 為 之 ,或準備 。3.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怎樣的?(1)個人是 的有機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 中確定的。4.幾種主要的社會關系:從不同的角度,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將社會關系分為不同的類型.社會關系從建立的基礎可分為 、 和 。(1) :以血統或生理聯系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如家庭、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等。(2) :直接建立在人們空間與地理位置關系基礎上的社會關系,如同鄉、鄰居等。(3) :以人們廣泛的社會分工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如同學、同事等。四、預習檢測1.2023 年 1 月 16 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重點人群健康保障有關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時指出,接種疫苗是對抗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接種疫苗既是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保護他人, 也是在為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做貢獻。由此可見( )A.我們的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B.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C.個人可以脫離社會獨立存在 D.人的身份在社會關系中確定2.下列人物之間屬于業緣關系的是( )A.小米和叔叔討論實驗 B.小新和媽媽看電影C.小添和同學阿明下棋 D.奶奶和鄰居聊天3.對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①每個人都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②不論社會關系如何變,每個人的身份不會變③每個人都是社會“大網”上的“結點” ④在不同標準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同等的身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穿別人縫的衣服,住別人造的房子,我們的大部分知識和信仰也是別人創造 的……這表明( )①個人生活與社會發展沒有關系②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③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資支持和精神滋養④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主人,獲得一切是應該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5.在家里,我們是父母的子女;在學校,我們是老師的學生;在小區,我們是其他業主的鄰居;在祖國大 家庭中,我們是未來的建設者……這說明( )A.每個人的身份都多得數不清 B.社會上每個人的身份是不確定的C.人的身份越多,職責就越大 D.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6.走進社會【感受生活】“你們的‘提案 ’我看了,選題很好。一般來說,提案提出的建議應具有可操作性……”2022 年 2 月 23 日 下午,住陜全國政協委員劉三陽與西安高新第一中學的學生們圍繞“互聯網+”服務打造智慧化“醫養結合 ” 新模式的“提案”熱烈交談……同學們從“模擬提案”的過程中得到了鍛煉、收獲了真實的成果。(1)你認為同學們還會有哪些感受?(答出兩點)【參與實踐】有的同學認為初中生距離社會還很遙遠,并且研學旅行是浪費時間的事情,沒有必要參加。但小林堅 定地認為走進社會大課堂有利于自身成長。為此他還搜集了下列資料:2022 年 6 月 22 日,丹鳳縣竹林關鎮初級中學組織八年級師生開展了以“學習英雄事跡,體驗農耕文化, 感悟秀美丹鳳 ”為主題的研學旅行活動。同學們紛紛表示,此次研學旅行活動讓自己收獲頗多,學到了許 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2)請你結合上述資料,簡要分析小林這一認識的合理性。(答出兩點)【關注社會】社會是個多姿多彩的大舞臺,絢麗的社會生活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們去探究,去參與。(3)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方式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生活?(答出兩個)八年級上冊 1.1《我與社會》導學案一、預習目標1.了解社會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感受社會不同的社會生活。2.培養關心社會的行為,知道利用不同方式關注社會生活的變化。3.知道社會關系是復雜的,學會了解不同的社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4.正確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積極融入社會。二、預習要點重點、難點:了解不同的社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從而正確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三、預習內容1.我們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的表現有哪些?, 我們看到農民在田間辛勤勞作; ,我們看到工人在有條不紊地________.工作 ; ,琳瑯滿 目 的商 品 映入 眼簾 ; ,豐 富 的展 品令人震撼;,我們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等。2.感受社會生活的重要意義是什么?(1)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 我們的 ,我們會與, 對 社 會 生 活 的 感 受 越 來 越 , 認 識 越 來 越_____________.( 2 ) 我 們 會 更 加 , 并 ; 會 更 加 , 或 為 之 ,或準備 。3.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怎樣的?(1)個人是 的有機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 中確定的。4.幾種主要的社會關系:從不同的角度,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將社會關系分為不同的類型.社會關系從建立的基礎可分為 、 和 。(1) :以血統或生理聯系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如家庭、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等。(2) :直接建立在人們空間與地理位置關系基礎上的社會關系,如同鄉、鄰居等。(3) :以人們廣泛的社會分工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如同學、同事等。【答案】1.走進農村;來到工廠;步入商場;參加博物館;觀看升旗儀式。 2.(1)社會生活空間不斷延伸;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豐富;深刻。(2)關注社區治理;獻計獻策;關心國家發展;自豪;為之分憂。 3.(1)社會;(2)社會關系。4.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緣關系。(1)血緣關系;(2)地緣關系;(3)業緣關系。 【解析】教材基礎知識,解析略。四、預習檢測1.2023 年 1 月 16 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重點人群健康保障有關情況,并回 答媒體提問時指出,接種疫苗是對抗疫情最有效的手段。接種疫苗既是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保護他人, 也是在為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做貢獻。由此可見( )A.我們的社會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B.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C.個人可以脫離社會獨立存在 D.人的身份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答案】B【解析】B:接種疫苗既是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保護他人,也是在為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做貢獻,說明個 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故 B 說法正確;AD:說法正確但與題干主旨不符,故 AD 不符合題意;C:個人 離不開社會,故 C 說法錯誤。2.下列人物之間屬于業緣關系的是( )A.小米和叔叔討論實驗 B.小新和媽媽看電影C.小添和同學阿明下棋 D.奶奶和鄰居聊天【答案】C【解析】A:小米和叔叔屬于血緣關系,故 A 不符合題意;B:小新和媽媽是血緣關系,故 B 不符合題意; C:小添和同學是業緣關系,故 C 符合題意;D:奶奶和鄰居是地緣關系,故 D 不符合題意。3.對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下列認識正確的有( )①每個人都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②不論社會關系如何變,每個人的身份不會變③每個人都是社會“大網”上的“結點” ④在不同標準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同等的身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①③:每個人都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每個人都是社會“大網 ”上的“結 點 ”,①③正確;②④: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 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②④錯誤。4.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穿別人縫的衣服,住別人造的房子,我們的大部分知識和信仰也是別人創造 的……這表明( )①個人生活與社會發展沒有關系②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③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資支持和精神滋養④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主人,獲得一切是應該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②③:我們吃別人種的糧食,穿別人縫的衣服,住別人造的房子,我們的大部分知識和信仰也是 別人創造的……這表明“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和“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資支持和精神滋 養 ”,②③正確;①:個人生活與社會發展有關系,①錯誤;④:“獲得一切是應該的 ”說法太絕對,④錯 誤。5.在家里,我們是父母的子女;在學校,我們是老師的學生;在小區,我們是其他業主的鄰居;在祖國大 家庭中,我們是未來的建設者……這說明( )A.每個人的身份都多得數不清 B.社會上每個人的身份是不確定的C.人的身份越多,職責就越大 D.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答案】D【解析】依據教材知識,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家里,我們是父母的子女;在學校,我們是 老師的學生;在小區,我們是其他業主的鄰居;在祖國大家庭中,我們是未來的建設者,故 D 正確;A:說 法太絕對,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故 A 錯誤;B: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每個人的身份都是確定 的,故 B 排除;C:職責大小與身份多少無關,故 C 錯誤。6.走進社會【感受生活】“你們的‘提案 ’我看了,選題很好。一般來說,提案提出的建議應具有可操作性……”2022 年 2 月 23 日 下午,住陜全國政協委員劉三陽與西安高新第一中學的學生們圍繞“互聯網+”服務打造智慧化“醫養結合 ” 新模式的“提案”熱烈交談……同學們從“模擬提案”的過程中得到了鍛煉、收獲了真實的成果。(1)你認為同學們還會有哪些感受?(答出兩點)【參與實踐】有的同學認為初中生距離社會還很遙遠,并且研學旅行是浪費時間的事情,沒有必要參加。但小林堅定地認為走進社會大課堂有利于自身成長。為此他還搜集了下列資料:2022 年 6 月 22 日,丹鳳縣竹林關鎮初級中學組織八年級師生開展了以“學習英雄事跡,體驗農耕文化, 感悟秀美丹鳳 ”為主題的研學旅行活動。同學們紛紛表示,此次研學旅行活動讓自己收獲頗多,學到了許 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2)請你結合上述資料,簡要分析小林這一認識的合理性。(答出兩點)【關注社會】社會是個多姿多彩的大舞臺,絢麗的社會生活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們去探究,去參與。(3)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方式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了解社會生活?(答出兩個)【答案】(1)①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②會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③會更 加關注國家發展,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2)①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②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 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③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在社會各方面的幫助、教育下,我們才能逐步 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3)①參觀博物館;②參加社會公益宣傳;③收看電視臺的新聞節目;④開展社會調查;⑤到農村去體驗生 活;等等。【解析】(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中學生,需要運用感受社會生活的有關知識,從列舉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你們的‘提案 ’我看了,選題很好。一般來說,提案提出的建議應具有可操作性→聯系關注國 家發展,為社區治理獻計獻策等。關鍵詞②:同學們從“模擬提案 ”的過程中得到了鍛煉、收獲了真實的成果→聯系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 越豐富,越來越深刻。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中學生,需要運用個人與社會關系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丹鳳縣竹林關鎮初級中學組織八年級師生開展了以“學習英雄事跡,體驗農耕文化,感悟秀美 丹鳳”為主題的研學旅行活動→聯系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人的成長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關鍵詞②:同學們從此次活動中學到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聯系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3)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我與社會(導學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人教版).docx 1.1我與社會(導學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人教版)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