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彩色的中國》教學設計設 計 依 據 課標要求 從多樣化的文化語境出發,根據音樂藝術的表現特征,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為增進音樂素養及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試題呈現 歌唱的基本要求、歌唱姿勢以及發聲練習等,均屬學生歌唱能力生成的范疇。教材分析 《彩色的中國》是一首由多年在基層從事少年兒童音樂教育工作的兩位老教師合作創作的歌曲。他們懂得孩子們的審美心理需求,從最直觀的中國地圖入手,將平原、沙漠、長江、黃河、寶島臺灣納入歌詞。以親切、贊美的口吻,跳動優美的旋律,表達了孩子們質樸的愛國之情——“神州處處好!我愛你彩色的中國”。實踐證明這首歌曲生動直觀、朗朗上口,教學效果好,深受師生喜愛。 《彩色的中國》是一首優美抒情的少年歌曲,詞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少年打開地圖冊時所產生的聯想這一題材,寥寥數筆,將祖國的大好河山盡收眼底,曲作者采用了大調式、拍的創作手法,更賦予歌曲歡快、優美之感,好似孩子們在邊歌邊舞,親切地表達著熱愛祖國河山的幸福情感。 歌曲可分為兩個樂段,A段1—17小節,共四個樂句;B段18—29小節,共六個樂句。 A段的第1—4小節為第一樂句,4(跨小節)—8小節為第二樂句,9—12小節為第三樂句,13—17小節為第四樂句。第一、二樂句采用的是舒朗的節奏,給人一種大氣、展開的感覺,恰當地表現出少年兒童將祖國版圖一覽無余、盡收眼底的形象。第三、四樂句采用了緊湊的節奏,音樂形成對比,也巧妙地表現出他們指認祖國山川海洋的愉快心情,演唱形式為齊唱。樂曲開始的第1小節的第三拍,使用了休止符,它生動地表現了孩子們翻看地圖冊時的那種激動、崇敬的神態,其后的第5 6 9 11小節的休止符都在第三拍(弱拍)或第三拍的強位置上,形成一種聲斷情不斷的藝術效果,準確地描繪出孩子們看到地圖冊時,那種時起時伏的思緒和看到祖國地圖時那種時而外在、時而內在的喜悅心情:祖國遼闊的平原、廣袤的沙漠、萬里長江、滾滾黃河,多么值得自己贊美和熱愛。 B段可以分為六個樂句。17(跨小節)—21小節為第一樂句。歌詞:“寶島臺灣像小船在東海上漂”,這一樂句的旋律寫得比較出色,它將A段的末句作為B段的起始,并再次將節奏放緩,使A、B兩段音樂水乳交融,自然天成,同時調性也有了小調色彩。隨著音色、音高、節奏等一系列的變化,歌曲在這里形成了高潮。接下來,22—23小節為第二樂句,24—26小節為第三樂句,第四、五樂句重復第二、三樂句,豐滿了歌曲,也將贊美之情得以進一步強調。26—29小節為重復樂句,鞏固了歌曲的主題。 曲作者馮奇認為:在《彩色的中國》這首歌中,休止符發揮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它使旋律增加了流動感。這種音樂表現作用重點是一個“情”字。它突出了少年兒童的好動、好奇,善于遐想的特點——“輕輕打開地圖冊”和“看到了彩色的中國”。“輕輕打開”,意味著愛地圖冊,透過愛地圖冊又展現了少年的內心世界,不僅珍愛地圖冊,更珍愛圖中的祖國。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踏入中學校門,內心世界比較豐富,對所有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心理上還保持著小學時期的天真愉悅,他們熱衷關注事物的外表形象及主觀體會,因此,教師要強調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價值觀的引領,注重培養學習興趣,使學生熱愛音樂。教學目標 學習演唱《彩色的中國》,能夠準確地把握歌曲的三拍子節拍特點及旋律中的休止,能按照歌唱的基本要求用輕快活潑、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聆聽《彩色的中國》,能夠認識并分辨常見的獨唱、齊唱、合唱等演唱形式,結合音樂作品,初步掌握節拍、節奏、節奏型等音樂知識,結合練習二拍、三拍、四拍的指揮,感受、體驗節拍特點。 能夠在演唱和欣賞音樂作品的基礎上,感受、體驗、理解其深厚的、豐富多彩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教學重點 學唱《彩色的中國》,掌握旋律中的休止符,體會休止符在不同地方的不同作用。教學難點 掌握旋律中的休止符,學習用音斷氣不斷的方法演唱。思政元素 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和活潑樂觀情緒、集體主義精神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教學設計 (一)導入 同學們,歡迎來到今天的音樂課堂!我們的祖國疆域遼闊、地大物博。有碧綠的草原,巍峨的雪山,波瀾壯闊的長江、黃河,還有那橙色的熱情沙漠。如果用地形圖來俯瞰這錦繡山河,那么中國就是一幅絢麗的畫卷。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這彩色的中國!(板書課題) 以圖片和教師語言相結合,直觀生動地揭示了課題的寓意,表達對祖國美好山河的贊美激發出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二)學唱歌曲《彩色的中國》 1.初聽《彩色的中國》 師: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速度呢? (小結) 再次感受歌曲的速度與情緒,邊聽邊打拍子,思考:這是一首幾拍子的歌曲? 2.復聽歌曲,感受三拍子 3.歌唱的基本要求以及發聲練習 情緒(親切); 速度(中速) 完整地復聽,在認知情緒與速度的基礎上感知三拍子韻律,并掌握了解歌曲節奏的學習方法。4.練習休止符與附點音符,打拍子念節奏。 ①出示歌譜,講解休止符與附點音符的節拍時長,休止符需注意:聲音關閉,節拍不停; ②根據打拍圖示,教師帶領學生打拍子念節奏。 5.聽琴唱譜 6.游戲方式念詞練習 說節奏可以檢測學生是否已經掌握節拍 依據歌譜節奏念歌詞,像玩節奏游戲似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歌詞更容易代入樂譜進行演唱,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三)創作與表現,班級好聲音PK。 分組比賽演唱歌曲(形式多樣)。 音樂課應當是學生的學習與展示課堂。(四)拓展與升華 師:歌曲學會了,那誰來說說這首歌曲傳遞著怎樣的感情? 大家的感受正是詞曲作者的意圖。 拓展:歌詞中有這樣一句:寶島臺灣在東海上漂。寶島臺灣是一個風光秀麗的地方,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全國人民都盼望著她能早日回歸祖國! 在今年啊,也有這樣一個人,她能否順利回歸祖國,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請看視頻(孟晚舟回國機場發言視頻)。 最后,讓我們帶上這份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再次唱響這首《彩色的中國》。 熱愛祖國、 升華:正如視頻中的孟晚舟所說,沒有強大的國,哪來溫暖的家?無論身在何方,祖國永遠是我們自信的源頭,更是我們最強的后盾!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要牢記國家情懷,做有志氣、有骨氣、有底氣的國家未來接班人,孩子們,加油! 音樂傳遞的是情感,應當引導學生感知音樂情感。 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把愛祖國和活潑樂觀情緒、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給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板書設計教后反思 教學方法的實踐與應用,都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課堂上的學科知識點,一定要精心設計,深入淺出地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在音樂課上學會獨立思考,分組討論,發表見解,教師啟迪總結。對于《彩色的中國》知識點較多較零碎這樣的課例,如果課堂容量過大,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樂理知識部分怎么講、講多少,學生能夠在一節課之內吸收多少,教師必須成竹在胸。唱歌課應當具備發聲方法的訓練。教師盡可能地少講,把課堂時間充分還給學生,使學生在音樂課上多聆聽、感受、體驗、模仿、思考、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