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七上科學§1.2科學測量(2)教學設計課題 1.2科學測量(2)……體積測量 單元 一 學科 科學 年級 七上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自浙教版七上第1章第4節《科學測量》第2課時體積的測量。在前一課時學習中,學生已積累了利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的知識學習方法和技巧,為本節課的教學起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同時又安排在溫度的測量學習之前,為后續學習溫度的測量奠定基礎,所以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七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但學習缺乏主性,科學思維基礎、實驗基本技能及動手能力參差不齊,缺乏深層次的對測量結果的分析和處理能力,需要教師在互動教學中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知道體積和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掌握量筒的讀數規范;科學思維: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測量體積,會正確讀數;理解測量形狀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與原理;探究實踐:通過分組實驗操作,掌握液體體積的測量方法;態度責任:形成仔細、細致、實事求是的實驗態度。重點 知道體積和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難點 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測量是一個把 與 進行比較的過程。2、長度基本單位是 ; 3、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是 ; 4、規范使用刻度尺: (1)注意選擇 和 合適的刻度尺進行測量; (2)會放:刻度尺要放正,刻度尺上的 要緊貼被測物體; (3)會看:看刻度時,視線與刻度尺及被測物體 ; (4)會讀:讀數時,要讀出 值和 值; (5)會記:記錄的數據后應寫上 。過渡:體積的測量也是應該掌握的基本測量知識之一。生活中常應用到體積及其測量問題。如瓶裝礦泉水一般500mL左右,盒裝酸奶一般200mL,等。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 一、體積 1、體積: 體積是指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符號V。 2、體積的單位: (1)固體體積單位:立方米(米3、m3) 常用:立方厘米(厘米3、cm3) 1m3=1000000cm3=106cm3 (2)液體體積單位:升(L)、毫升(mL) 二、體積測量 1、形狀規則的固體體積測量: 儀器:刻度尺 (1)立方體的體積: 邊長a,V立方體=a3; (2)長方體的體積: 長a,寬b,高h,V長方體=abh; (3)圓柱體的體積: 底面直徑d,高h, V圓柱體=πh( )2; 2、液體體積的測量: (1)測量器具:量筒或量杯 (注:①量筒與量杯有不同的規格:量程和分度值不同; ②大多數液體在靜止時,液面在量筒內呈凹形) (2)量筒的使用規范 ①觀察:選擇量程與分度值合適的量筒;量筒沒有“0”刻度,刻度面正對自己,可以直接看到刻度; ②注水:向量筒內注入液體時,應左手握住量筒,使量筒稍傾斜,右手拿試劑瓶,使量筒口緊挨著試劑口,使液體緩緩流入量筒中;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時,把量筒放平,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至所需要的量; ③讀數:把量筒放在平整桌面上,觀察刻度時,視線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再讀出所取液體的體積數。 (3)量筒讀數: 視頻:量筒的使用(3)形狀不規則的固體體積測量:(以小石塊為例) a.測量器具:量筒、膠頭滴管、水、細線等 b.測量原理:物體浸入水中時,水位會上升; c.測量方法: ①量筒內加入適量的水,使物體能浸沒在水中,且水不外溢;讀出水的體積V1; ②將小石塊用細線系住,拉住小石塊并小心將之浸入量筒內的水中,待水位穩定后,讀出小石塊與水的總體積V2; ③計算物體的體積:V石=V2-V1。 探究活動:1、用量筒測量小石塊的體積: (1)觀察量筒、量杯的量程和分度值,填入表中; (2)用燒杯將適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讀出水的體積V1,填入表中; (3)將小石塊用細線拴住,緩緩放入量筒內的水中。當小石塊沉到量筒底,并被水完全浸沒時,讀出此時水面所對應的刻度值V2,填入表中; (4)計算小石塊的體積,填入表中; (5)取出小石塊,將量筒內水倒回燒杯內,整理器材。 討論交流:(1)量筒內先倒入適量的水,這里的“適量”是什么意思? 參考:既能浸沒小石塊,且小石塊浸沒后水又不會溢出量筒外。 (2)小石塊浸沒在水中時,讀出的水面對應的刻度值,此時讀出的體積V2是什么的體積? 參考:V2表示水的體積與小石塊的體積之和。 (3)若小石塊會吸水,則此法測出的小石塊體積會偏大還是偏小? 參考:偏小。因為V1不變,而V2會因小石塊吸水而變小些,故V2-V1會變小些,即小石塊的測得體積偏小。拓展視頻:溢水法測量物體的體積 探究活動2、測塑料盒的體積和樹葉的面積: (1) 觀察如圖所示的實驗; 實驗中測出的塑料盒體積是 ; 從這種測量方法中得到的啟示是 。 參考:6mL;當待測物體不能沉入水底時,可將已知體積的小鐵塊等重物與該物體綁在一起,使物體浸沒在水中。(2)試測算圖中樹葉的面積(1個小方格代表1個單位面積) 測算步驟: ① ; ② ; ③ ; 參考:(合理均可)①根據樹葉輪廓,數出被樹葉全部覆蓋的小方格總數; ②數出樹葉沒覆蓋和所覆蓋的不到一半面積的小方格總數m=53個; ③算出②-①的小方格數,即為樹葉的面積的近似值。 體積的概念到單位,所有測量都先有單位體積測量根據不同對象采用不同方法,選擇不同的儀器形狀規則的長方體、立方體及圓柱體等直接用刻度尺,再按公式進行計算,學生應該不會感到困難量筒測液體的體積,這是重點也是難點之一量筒的使用規范,老師應先示范操作然后學生模仿學習操作,降低難度尤其是量筒的讀數,學生困難較大,反復示范與練習、糾正才能達到目標視頻可使全體學生都能觀察到,克服演示中的不足量筒和水測量小石塊等物體的體積是難點先演示學習,課后還要加強實習操作將規范操作進行到底演示加視頻,強調、鞏固、熟識,形成規范操作意識和熟悉步驟,便于課后實習時模仿探究實驗1和2 ,拓展學生的思維,樹葉面積的測量,使學生知道割補法是一種粗略的測量方法課堂練習 1、測量不規則的石蠟塊的體積時,不需要的是( A )A.刻度尺 B.量筒 C.細鐵絲 D.水2、設計制作量筒時做得細而高,而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狀,主要原因是( C )A.細高的量筒便于操作B.細高的量筒能制作出相對較大的底座,增加穩度C.細高的量筒與粗矮的相比,相應的刻度間隔較大,能較準確地讀數D.細高的量筒可以測量長度較長物體的體積3、某同學用量筒測量不規則銅片體積時,先向20mL的量筒中加入適量水,量筒放平穩,面對刻度線,俯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8.5mL,后放入銅片(完全浸沒于水中),又仰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15.8mL.這位同學所測銅片的體積是( B ) A. 小于7.3cm3 B. 大于7.3 cm3 C. 10cm3 D. 7.3cm34、利用量筒和水可以測量實心小金屬塊的體積,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 A. 量筒內的水不能太少,是指量筒內的水能浸沒小金屬塊B. 量筒內的水不能太多,是指物體浸沒在量筒中時,水不能溢出量筒C. 用這種方法測小金屬塊的體積,要讀數一次D. 以上說法均不正確5、因礦石較大放不進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燒杯,按如圖所示方法來測量礦石體積,圖中量筒內剩余水的體積是________mL,礦石體積為______cm3,用這種方法測出的礦石體積會________。[參考:100;70;偏大] 及時訓練,有利于鞏固剛剛學習的新知識。同時還有發現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糾正、修補。課堂小結 1、體積是指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 2、體積的常用單位有米3、厘米3、升、毫升等; 3、測量形狀規則的長方體、圓柱體等固體體積時,可使用刻度尺; (1)立方體的體積:邊長a,V立方體=a3; (2)長方體的體積:長a,寬b,高h,V長方體=abh; (3)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直徑d,高h, V圓柱體=πh( )2; 4、測液體的體積可使用量筒或量杯;使用量筒時,視線應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 5、測形狀不規則的固體時,可借助于量筒和適量的水。 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更加容易的學習。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共25張PPT)第一章 探索自然的科學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第2節 科 學 測 量 (2)--- 體積的測量教學目標科學觀念:知道體積和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掌握量筒的讀數規范;科學思維: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測量體積,會正確讀數;理解測量形狀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與原理;探究實踐:通過分組實驗操作,掌握液體體積的測量方法;態度責任:形成仔細、細致、實事求是的實驗態度。復習鞏固1、測量是一個把 與 進行比較的過程。2、長度基本單位是 ;3、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是 ;4、規范使用刻度尺:(1)注意選擇 和 合適的刻度尺進行測量;(2)會放:刻度尺要放正,刻度尺上的 要緊貼被測物體;(3)會看:看刻度時,視線與刻度尺及被測物體 ;(4)會讀:讀數時,要讀出 值和 值;(5)會記:記錄的數據后應寫上 。米刻度尺待測的量 公認的標準量程 分度值刻度線刻度線準確 估計單位體積的測量也是應該掌握的基本測量知識之一。新知導入一、體積1、體積:體積是指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符號V。2、體積的單位:(1)固體體積單位:立方米(米3、m3)常用:立方厘米(厘米3、cm3)1m3=1000000cm3=106cm3(2)液體體積單位:升(L)、毫升(mL)1立方米 =1000升 1升 =1000 毫升 1毫升 =1立方厘米1m3=1000L 1L =1000 mL 1mL =1cm3二、體積測量1、形狀規則的固體體積測量:儀器:刻度尺(1)立方體的體積:邊長a,V立方體=a3;(2)長方體的體積:長a,寬b,高h,V長方體=abh;(3)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直徑d,高h, V圓柱體=πh( )2;新知講解V長方體= ;V立方體= ; 400cm3=4×10-4m3512cm3=5.12×10-4m3d2V圓柱體= ; 12.56dm3=1.256×10-2m3新知講解2、液體體積的測量:(1)測量器具:量筒或量杯(注:①量筒與量杯有不同的規格:量程和分度值不同;②大多數液體在靜止時,液面在量筒內呈凹形)量筒 量杯量筒內的凹液面新知講解(2)量筒的使用規范①觀察:選擇量程與分度值合適的量筒;量筒沒有“0”刻度,刻度面正對自己,可以直接看到刻度;②注水:向量筒內注入液體時,應左手握住量筒,使量筒稍傾斜,右手拿試劑瓶,使量筒口緊挨著試劑口,使液體緩緩流入量筒中;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時,把量筒放平,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至所需要的量;③讀數:把量筒放在平整桌面上,觀察刻度時,視線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再讀出所取液體的體積數。注意:瓶塞要倒放注意:滴管不能伸入量筒內新知講解(3)量筒讀數:甲:府視,讀數偏大;乙:平視,讀數正確;丙:仰視,讀數變小。甲 乙 丙×√×視頻:量筒的使用方法(點擊圖片圖片)新知講解(3)形狀不規則的固體體積測量:(以小石塊為例)a.測量器具:量筒、膠頭滴管、水、細線等b.測量原理:物體浸入水中時,水位會上升;c.測量方法:①量筒內加入適量的水,使物體能浸沒在水中,且水不外溢;讀出水的體積V1;②將小石塊用細線系住,拉住小石塊并小心將之浸入量筒內的水中,待水位穩定后,讀出小石塊與水的總體積V2;③計算物體的體積:V石=V2-V1。活動1、用量筒測量小石塊的體積:(1)觀察量筒、量杯的量程和分度值,填入表中;(2)用燒杯將適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讀出水的體積V1,填入表中;(3)將小石塊用細線拴住,緩緩放入量筒內的水中。當小石塊沉到量筒底,并被水完全浸沒時,讀出此時水面所對應的刻度值V2,填入表中;(4)計算小石塊的體積,填入表中;(5)取出小石塊,將量筒內水倒回燒杯內,整理器材。活動:參考:50mL 1mL參考:50mL 5mL參考: 45 6318討論交流(1)量筒內先倒入適量的水,這里的“適量”是什么意思?(2)小石塊浸沒在水中時,讀出的水面對應的刻度值,此時讀出的體積V2是什么的體積?(3)若小石塊會吸水,則此法測出的小石塊體積會偏大還是偏小?既能浸沒小石塊,且小石塊浸沒后水又不會溢出量筒外。V2表示水的體積與小石塊的體積之和。偏小。因為V1不變,而V2會因小石塊吸水而變小些,故V2-V1會變小些,即小石塊的測得體積偏小。拓展:視頻:溢水法測量物體的體積(點擊圖片圖片)新知講解活動2、測塑料盒的體積和樹葉的面積:(1) 觀察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中測出的塑料盒體積是 ;從這種測量方法中得到的啟示是 。當待測物體不能沉入水底時,可將已知體積的小鐵塊等重物與該物體綁在一起,使物體浸沒在水中。60mL-54mL=6mL新知講解(2)試測算圖中樹葉的面積(1個小方格代表1個單位面積)測算步驟:① ;② ;③ ;根據樹葉輪廓,數出被樹葉全部覆蓋的小方格總數M=5×23=115個;數出樹葉沒覆蓋和所覆蓋的不到一半面積的小方格總數m=53個;算出樹葉所占的小方格個數115個-53個=62個,即這62個小方格的總面積就是樹葉面積的近似值;割補法隨堂練習1、測量不規則的石蠟塊的體積時,不需要的是( )A.刻度尺 B.量筒C.細鐵絲 D.水A隨堂練習2、設計制作量筒時做得細而高,而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狀,主要原因是( )A.細高的量筒便于操作B.細高的量筒能制作出相對較大的底座,增加穩度C.細高的量筒與粗矮的相比,相應的刻度間隔較大,能較準確地讀數D.細高的量筒可以測量長度較長物體的體積C隨堂練習3、某同學用量筒測量不規則銅片體積時,先向20mL的量筒中加入適量水,量筒放平穩,面對刻度線,俯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8.5mL,后放入銅片(完全浸沒于水中),又仰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15.8mL.這位同學所測銅片的體積是( )A. 小于7.3cm3 B. 大于7.3 cm3 C. 10cm3 D. 7.3cm3B隨堂練習4、利用量筒和水測量實心小金屬塊的體積,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量筒內的水不能太少,是指量筒內的水能浸沒小金屬塊B. 量筒內的水不能太多,是指物體浸沒時,水不能溢出量筒C. 用這種方法測小金屬塊的體積,只要讀數一次D. 以上說法均不正確A隨堂練習5、因礦石較大放不進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燒杯,按如圖所示方法來測量礦石體積,圖中量筒內剩余水的體積是________mL,礦石體積為______cm3,用這種方法測出的礦石體積會________。10070偏大課堂總結1、體積是指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2、體積的常用單位有米3、厘米3、升、毫升等;3、測量形狀規則的長方體、圓柱體等固體體積時,可使用刻度尺;(1)立方體的體積:邊長a,V立方體=a3;(2)長方體的體積:長a,寬b,高h,V長方體=abh;(3)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直徑d,高h, V圓柱體=πh( )2;4、測液體的體積可使用量筒或量杯;使用量筒時,視線應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5、測形狀不規則的固體時,可借助于量筒和適量的水。d2板書設計1.2 科學測量(2)----體積測量1、體積: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2、體積單位m3、cm3、L、mL等;1m3=106cm3 1L=1000mL=1000cm33、規則固體體積:邊長a,V立方體=a3;長a,寬b,高h,V長方體=abh;底面直徑d,高h, V圓柱體=πh( )2;4、液體的體積:量筒、滴管; 視線應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5、形狀不規則的固體體積:量筒、適量水d2作業布置1、復習本課時主要內容;2、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3、完成學案中“課后鞏固”;4、預習“溫度測量”的相關內容。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七上§1.2科學測量(2)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知道體積和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2、掌握量筒的讀數規范,準確記錄測量值;3、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體積1、體積是物體占有 的大小,其符號是 。2、固體體積的常用單位是 ,較小的單位還有 。液體的體積單位還有升、 。其中,1 m = cm ; 1 L= mL;1cm = mL知識點2、體積的測量1、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體積測量:(1)長方體體積:用刻度尺測量出長方體的長a、寬b和高h, V長方體= ;(2)立方體體積:用刻度尺測量出立方體的邊長a,V立方體=a3;(3)圓柱體體積:用刻度尺測量出直徑D和高h,V圓柱體= ;2、液體體積的測量:測量液體體積一般用 或量杯。使用量筒前,先看清量筒的 和 ,并把量筒放在 桌面上。測量過程中,多數液體在靜止時,液面在量筒內呈 形。讀數時,量筒壁上的刻度要正對自己,視線要與 處相平。3、形狀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如,測量小石塊的體積,可以借助 來測量,利用物體當入水中時,物體會 一部分水而使水位上升,則上升部分水的體積就是 的體積,這種方法稱為排水法。若物體全部浸沒在水中,則水位上升部分的體積就是 的體積。二、例題講解例題1、下列單位的換算,正確的是( )A. 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B. 1.8米=1.8× 1000=1800毫米C. 0.5厘米3=0.5毫升×1000=500毫升 D. 12米=12米× 100=1200厘米例題2、用量筒和水測小石塊體積時,先在量筒內注入適量的水。“適量”的標準是(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水的體積不大于量筒的最大測量值C.水面約在量筒中間 D.能淹沒石塊,且石塊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過量程例題3、某同學用量筒測量不規則銅片體積時,先向20mL的量筒中加入適量水,量筒放平穩,面對刻度線,俯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8.5mL,后放入銅片(完全浸沒于水中),又仰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15.8mL.這位同學所測銅片的體積是( )A. 小于7.3cm3 B. 大于7.3 cm3 C. 10cm3 D. 7.3cm3例題4、小培去超市買了一杯320毫升的珍珠奶茶,他想知道這杯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占了多少體積,于是拿了一個500毫升的燒杯,把珍珠奶茶全部倒入燒杯后,再把奶茶分別倒入三個量筒中,直到液體全部倒完,結果如圖所示,則“珍珠”的體積為( )A. 60厘米3 B. 180厘米3 C. 260厘米3 D. 240厘米3例題5、甲、乙兩個量筒的最小刻度分別是1毫升和2毫升,用它們來測量等質量的煤油的體積,液面情況如圖所示。某同學的讀數分別是13.8毫升和13.9毫升。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A.甲量筒的最小刻度是1毫升 B.兩次讀數不同是因為煤油體積不同C.兩量筒的最小刻度不同,不影響誤差大小 D.乙量筒的最小刻度小,因此精確度更高三、隨堂練習:1、下列單位的換算,正確的是( )A. 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B. 1.8米=1.8×1000=1800毫米C. 0.5厘米=0.5毫升×1000=500毫米 D. 12米=12米×100=1200厘米2、有甲、乙、丙三種量筒,它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分別為甲:500毫升,10毫升;乙:100毫升,1毫升;丙:50毫升,1毫升。現要量取42ml水,應選擇上述量筒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都可以3、下列是用量筒測量小石塊體積的四個步驟,其中操作正確的是( )4、規范操作是科學實驗的基礎,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體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確的是( )A.當量筒放置在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觀察讀數時,應把量筒舉起,與視線平行后讀數B.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平C.向量筒內傾倒液體,當液體接近刻度時,改用滴管向量筒內滴加液體D.首先要選一個量程合適的量筒,把其放在平穩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線正對自己5、關于量筒和量杯的說法,正確的是( )A.量筒刻度比較精確,所以實驗室基本上用量筒B.量筒刻度均勻,量杯刻度不均勻C.量筒的量程比量杯的量程大D.用排水法測量不規則固體的體積時,不能用量杯6、量筒中有一定量的液體,小寧讀得體積為25mL;倒出部分液體后,小寧又讀得體積為19mL。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第一次仰視讀數第二次俯視讀數,則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大于6mLB. 若第一次平視讀數第二次仰視讀數,則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大于6mLC. 若第一次俯視讀數第二次仰視讀數,則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大于6mLD. 若第一次俯視讀數第二次平視讀數,則實際倒出的液體體積大于6mL7、利用量筒和水測量體積約為40cm3的實心小金屬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量筒內的水不能太少,是指量筒內的水的體積應大于小金屬塊的體積B. 量筒內的水不能太多,是指小金屬塊浸沒在量筒中時,水不會溢出量筒C. 用這種方法測小金屬塊的體積,選用量程為50cm3的量筒比較適合D. 以上說法均不正確8、如圖,用量筒測量小石塊的體積的實驗步驟是:①測出 的體積;②測出 的體積;③計算得小石塊體積為 。因為細線的原因,測量結果比實際值偏 (填“大”或“小”)。四、課后練習:1、飲水機上每桶水的體積約是( )A. 19毫升 B. 19立方米 C. 19升 D. 19千克2、下列幾種測量方法:①為了測1張紙的厚度,先用刻度尺測出100張紙的厚度,然后算出1張紙的厚度;②為了測量小石塊的體積,先用量筒測出適量水的體積,再測出水和小石塊的總體積,然后算出小石塊的體積;③為了測量一枚大頭針的質量,先用天平稱出50枚大頭針的質量,然后算出一枚大頭針的質量。和①方法同類的有( )A. 只有② B. ②和③ C. 只有③ D. 都不是3、某種品牌的白酒的酒瓶上標有450 mL的字樣,而白酒的含量在446~454 mL之間為合格,為了一次性測量出一瓶白酒的體積,最好選用下列量筒中的( )A. 量程是100 mL,分度值是1 mL B. 量程是500 mL,分度值是1 mLC. 量程是1000 mL,分度值是5 mL D. 量程是500 mL,分度值是5 mL4、測量不規則的石蠟塊的體積時,不需要的是( )A.刻度尺 B.量筒 C.細鐵絲 D.水5、為驗證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研究小組的同學在燃燒實驗完畢后,測量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若集氣瓶的容積為200mL,則應該選用的量筒的體積為( )A. 200mL B. 25mL C. 50mL D. 100mL6、石蠟不能沉入水中,為了測量石蠟塊的體積,某同學采用了如圖方法,其中沒有必要的實驗步驟是( )A. 只有① B. ①③ C. 只有③ D. ①②7、利用量筒和水可以測量實心小金屬塊的體積,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量筒內的水不能太少,是指量筒內的水能浸沒小金屬塊B. 量筒內的水不能太多,是指物體浸沒在量筒中時,水不能溢出量筒C. 用這種方法測小金屬塊的體積,要讀數一次D. 以上說法均不正確8、量筒做得細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狀,主要原因是( )A. 細高的量筒便于操作B. 細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對較大的底座,增加穩度C. 細高的量筒與粗矮的相比,相應的刻度間隔較大,能較準確地讀數D. 量取液體體積時,粗矮量筒中所需液體較多,細量筒需要的液體較少9、用排水法測量一小石塊的體積,量筒平穩放置,若測量水的體積時仰視,測量水和石塊總體積時俯視,這樣得到石塊的體積為6立方厘米,則石塊的實際體積( )A. 大于6立方厘米 B. 小于6立方厘米 C. 等于6立方厘米 D. 都有可能10、某同學在用排水法測量某個物體的體積,在物體放入量筒前后分別讀取量筒對應的示數,從而確定物體的體積,以下四種操作方法中會導致測量結果比物體真實體積偏大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11、某同學按如圖操作步驟測量小石塊體積:先測出石塊和水的總體積V1 , 然后拿出石塊測水的體積V2 , 請問他測得的石塊體積比實際值( )A. 小 B. 大 C. 一樣 D. 都有可能(第11題圖) (第12題圖)12、如圖,學習了體積的測量知識后,某科學興趣小組設計實驗測量一合金塊的體積,其實驗步驟如下:(1)測出水的體積記作V1為________毫升。(2)測出水和合金塊的總體積記作V2為________厘米3。(3)計算得小石塊體積=V2-V1,即合金塊的體積為________厘米3 。(4)該興趣小組的同學交流實驗心得,他們都提出,量筒中加入的水要適量;量筒一定要靜止放在________在量筒讀數的時候視線要與________;記錄數據時記得寫上數值和________。13、如圖所示,給你一把刻度尺、兩塊三角板和一個小藥瓶,可測出藥瓶的容積(此藥瓶子肩部以下為圓形,瓶壁厚度忽略不計,π取3.14,計算后保留小數點后一位),具體步驟如下:(1)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測出藥瓶的直徑_________cm(如圖甲),算出底面積是________cm2;(2)如圖乙所示,在藥瓶內裝水,水面略低于藥瓶的肩部,用直尺量出此時水的高度為________cm;藥瓶中水所占的體積為________cm3;(3)如圖丙所示,將藥瓶蓋擰緊,倒置過來,用尺量出水面到藥瓶底的距離是________cm,瓶中水面上方空出部分的體積為________cm3;(4)則該藥瓶的容積為________mL。(第13題圖) (第14題圖)14、如圖所示,有一個外壁厚度可以忽略的、帶有蓋子的透明薄酒瓶,老師要求小明和小紅利用刻度尺、水來測量酒瓶的體積。①小明用刻度尺測出酒瓶底部的直徑,算出半徑為r,則瓶子的底面積為S=πr2;②小紅在酒瓶中倒入適量的水,用刻度尺測出水的高度為h1;請你完成余下的實驗步驟:③ ;④酒瓶的容積V= 。15、用量筒測量小石塊的體積。甲同學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體積 V1 , 然后輕輕放入石塊,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沒石塊,記下此時水及石塊的體積V2 , 計算石塊的體積為V2-V1。(1)如圖所示,甲同學所用量筒的最小刻度是 , 若量筒內液面是凹形的,讀數時視線要與 , 小石塊的體積是 。(2)甲同學下列操作,可導致測量結果偏小的是 。A. 石塊浸入水中深度過大。 B. 放入石塊后,仰視讀數。C. 投入石塊,有水滴飛濺出來。 D. 改用粗線拴住石塊。(3)另有一較大礦石,放不進量筒,因此丙同學利用一只燒杯,按圖所示方法來測量礦石的體積。此測量方法測得礦石的體積,與它的真實值相比 (偏大、偏小或一樣大)。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1、空間 V2、 立方米(m3) 立方厘米(cm3) 毫升(mL)3、1000000(或106) 1000 1知識點2、1、(1)abh (2)a3 (3)πh(D/2)22、量筒 測量范圍 最小刻度 水平 凹 凹液面中央最低3、水 排開 物體浸入水中部分 物體二、例題講解:例題1、A解析:A.升化毫升,即高級單位化低級單位,乘以進率1000,單位毫升寫在進率后,故A正確;B.換算過程中沒有單位毫米,故B錯誤;C.立方厘米和毫升的進率是1,即0.5厘米3=0.5mL,故C錯誤;D.換算過程中的單位為厘米,應該寫在進率100的后面,故D錯誤。例題2、D解析:石塊形狀不規則,不能利用刻度尺測量長度、寬度和高度,再計算體積,所以借助量筒和水,采用“排水法”測量其體積,為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石塊必須全部浸沒在水中,同時石塊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過量筒的最大測量值。故D符合題意。例題3、B解析:由題可知,“ 面對刻度線,俯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8.5mL ”時實際的水量是小于8.5mL的,“ 后放入銅片(完全浸沒于水中),又仰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15.8mL ”實際的水量是多于15.8mL的,所以銅片的實際體積是大于 7.3cm3 ,B選項正確。例題4、A解析:根據圖片可知,奶茶的體積為:V茶=100mL+100mL+60mL=260mL,則珍珠的體積為:V=V總-V茶=320mL-260mL=60mL=60cm3。例題5、D解析:測量的精確度是由分度值(最小刻度)決定的,比較兩個量筒,甲的分度值為2mL,而乙的分度值為1mL。故乙更精確些。三、隨堂練習:1、A 2、C 3、A 4、A 5、B 6、A 7、D8、(1)水 (2)水和小石塊 (3)10mL 大四、課后練習:1、C 2、C 3、B 4、A 5、C 6、B 7、A 8、C9、B 10、D 11、B12、(1)110(2)130(3)20(4)水平桌面;凹液面最低處相平;單位13、(1)2.30;4.2;(2)3.00;12.6;(3)1.90;8.0;(4)20.6。14、③將酒瓶倒置,用刻度尺測出水面上方空氣柱高度h2;④πr2(h1+h2)15、(1)10毫升;與凹形液面中央最低處相平;20立方厘米(2)B,C(3)偏大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學1.2 科學測量(2).pptx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學1.2 科學測量(2)教學設計(表格式).doc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學1.2科學測量(2) 學案.doc 溢水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mp4 量筒的使用.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