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古詩三首 (【新課預習】第二單元)走進課題1.這是三首誰寫的古詩?當時的寫作背景是怎樣的?描寫了什么景色?說明了什么道理?朗讀課文2.給下面的生字注音,多音字組詞,不會的字查看教材生字表或查字典。寒( ) 徑( ) 斜( ) 霜( ) 贈( ) 劉( )蓋( ) 菊( ) 殘( ) 君( ) 橙( ) 送( )(好) (處) (挑)tiǎo( ) chù( ) hào( )tiāo( ) chú( ) hǎo( )3.在文中圈出下面的詞語。寒山 石徑 斜陽 霜葉 贈送 姓劉 蓋住 菊花 殘疾 猶如驕傲 君子 橙黃橘綠 送走 挑逗 督促 蕭蕭梧葉 橙黃橘綠4.畫出這三首詩中描寫哪個季節的句子。搜集積累5.搜集杜甫、蘇軾、葉紹翁的資料;搜集作者寫作背景的資料;搜集作者的其他詩作。速讀課文6.根據提示,理清文脈。《山行》( 句)白天所見;( 句) 之景。《贈劉景文》寫景( 句)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 的蕭瑟景象;議景( 句)揭示贈詩的目的。《夜書所見》近處( 句)孤獨郁悶;近處( 句)親切之感。7.根據古詩填空。(1)《山行》一詩寫詩人在 的楓林景色,描繪了一幅由“寒山”、“ ”、“ ”、“ ”等構成的山林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 之情。(2)《夜書所見》中“見”是 的意思。詩人通過 等的描寫,抒發了 的情感。品讀理解8.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坐”的意思是 ;“紅于”的意思是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9.說說你對“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這句話的理解。10.這三首詩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你是從哪些地方發現的?11.《夜書所見》這首詩寫的明明是詩人自己,為什么不用“我”,偏偏用“客”?質疑問難12.通過預習,我還要在上課時努力弄明白的問題: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路走進課題1.“巴掌”指什么?“巴掌”為什么是金色的?“金色的巴掌”為什么會鋪滿水泥路?朗讀課文2.給下面的生字注音,多音字組詞,不會的字查看教材生字表或查字典。鋪( )泥( )晶( )院( )印( )圖( )案( )排( )列( )規( )則( )遲( )(空) (覺) (鋪) pū( ) kòng( ) jué( )pù( ) kōng( ) jiào( )3.在文中圈出下面的詞語。亮晶晶 水洼 濕漉漉 水泥 院墻 店鋪 打印 圖案 排列規則 凌亂 增添 棕紅色 雨靴 愉快 遲到 閃閃發光4.畫出描寫放學路上描寫梧桐樹樣子的句子。搜集積累5.搜集作者張秋生的資料;搜集梧桐樹的資料;搜集張秋生作品。速讀課文6.理清文脈。第1部分( 自然段):秋風秋雨后天放晴了。第2部分( 自然段): 。第3部分( 自然段):我覺得門前的水泥路真美。7.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水泥道像鋪上了 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 的, 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 的地方, 的盡頭……(2)作者按照________的順序抓住了秋天特有的景物______、______、______描寫,突出了秋天的豐收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 之情。品讀理解8.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每一張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把“落葉” 比作 形象逼真。可以看出,作者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抓住了落葉的 ,進行了 。9.作者寫“要是不怕上課遲到,我會走得很慢、很慢的。”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10.從哪里可以看出門前水泥道的美?11.“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路”,多美的發現啊!你在上學或放學路上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質疑問難12.通過預習,我還要在上課時努力弄明白的問題:6.秋天的雨走進課題1.秋天的天是藍的,水是清的,風是香的,那秋天的雨是怎樣的呢?朗讀課文2.給下面的生字注音,多音字組詞,不會的字查看教材生字表或查字典。盒( )顏( )料( )票( )仙( )淡( )聞( )梨( )勾( )緊( )厚( )曲( )豐( )(給) (曲) (扇) shàn( ) qǔ( ) jí( )shān( ) qū( ) gěi( )3.在文中圈出下面的詞語。鑰匙 一盒 五彩繽紛 顏料 郵票 涼爽 仙子 淡黃 頻率聞到 梨花 勾住 喇叭 緊密 厚重 舒舒服服 歌曲 豐收4.畫出描寫秋天豐收景象的句子。搜集積累5.搜集作者陶金鴻的資料;搜集雨的資料;搜集描寫秋的成語和詩句。速讀課文6.理清文脈。總起( 自然段):秋雨是秋天到來的標志。分述( 自然段): 。總結( 自然段):秋雨的作用。7.課文以“ ”為線索,圍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個方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描繪出一個 、 、 的秋天,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 、 之情。品讀理解8.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這句話運用了 和 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的寫出了 ,也體現了秋雨的 ,把銀杏樹葉比喻成 ,形象而具體。“扇哪扇哪”讓銀杏樹做出人的動作,巧妙而生動地寫出在 中秋天已經來了。9.說說你對“梨香香的,菠蘿甜甜的,還有蘋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氣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這句話的理解?10.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的?11.秋天的雨可真美妙,怎樣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中詩一樣的語言呢?質疑問難12.通過預習,我還要在上課時努力弄明白的問題:7.聽聽,秋的聲音走進課題1.一邊讀一邊想象,然后和同學交流:你聽到了秋天的哪些聲音 朗讀課文2.給下面的生字注音,多音字組詞,不會的字查看教材生字表或查字典。抖( ) 唰( ) 蟋( ) 蟀( ) 振( ) 曜( )韻( ) 掠( ) 吟( ) 遼( ) 飽( ) 粒( )(撒) sǎ( )sā( )3.在文中圈出下面的詞語。手臂 道別 蟋蟀 翅膀 曜曜 歌韻 叮嚀 豐收 遼闊 飽滿 匆匆4.你最喜歡的是哪種聲音?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搜集積累5.搜集描寫秋景的名句;經典國學;樹木為什么會在秋天落葉 為什么秋天的天空一片晴朗 秋天的綠葉為什么會變色 為什么果熟落地 速讀課文6.理清文脈。第一節:寫 的聲音。第二節:寫 的聲音。第三節:寫 和 的聲音。第四節:寫 的聲音。第五節:寫秋天的 到處有秋的聲音。第六節:寫秋天的聲音 。7.這首詩歌描寫了 一些特有的 ——落葉的 聲蟋蟀的曜曜聲、大雁的叮嚀和秋風的 ,說明秋的聲音藏在 的許多事物中,需要我們 。品讀理解8.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你聽聽,秋的聲音,大樹抖抖手臂,‘唰唰’,是黃葉道別的話音。”這一句把 寫成是 ,讓我們仿佛看到了 的秋色。9.說說你對“聽聽,走進秋,走進這遼闊透明的音樂廳,你好好好地去聽——秋的聲音。”這句話的理解?10.第5小節也是寫秋天的聲音,和前三小節的聲音相同嗎?11.讀到這些秋的聲音,你的眼前展現出什么畫面?質疑問難12.通過預習,我還要在上課時努力弄明白的問題:答案4.古詩三首2.hán jìng xié shuāng zèng liú gài jú cán jūn chéng sòng tiāo 挑撥 挑選 到處 處理 好學 好人6. 1、2 3、4傍晚 1、2秋末冬初 3、4 1、2 3、47. (1)山中小路上行走時所看到的深秋時節 石徑 白云 楓林 大自然美景的熱愛(2)看見,所見 對秋風落葉、小孩捉蟋蟀、籬笆下的燈火 自己在秋葉思念家鄉8.因為 比……還紅…… 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林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9.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眠。10.這三首詩描寫的是秋天的景色。我是從“霜葉”“ 橙黃橘綠”“ 蕭蕭梧葉”這些地方可以看出來。11.“客”字巧妙地點名了詩人的身份與處境——他漂泊在外,身處異鄉,舉目無親,感到十分孤獨。6.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路2.pū ní jīng yuàn yìn tú àn pái liè guī zé chí 鋪開 店鋪 填空 空氣 自覺 睡覺6. 1、2 3~11上學路上看到水泥道上鋪滿金色的樹葉 12、137.(1)一塊彩色 落葉圖案 閃閃發光 很遠很遠 一直到路(2)由遠及近 玉米 大豆 花生 熱愛 贊美8.金色的小巴掌 形狀 細致的描寫9.對落葉的喜愛之情。10.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路2.pū ní jīng yuàn yìn tú àn pái liè guī zé chí 鋪開 店鋪 填空 空氣 自覺 睡覺6. 1、2 3~11上學路上看到水泥道上鋪滿金色的樹葉 12、137.(1)一塊彩色 落葉圖案 閃閃發光 很遠很遠 一直到路(2)由遠及近 玉米 大豆 花生 熱愛 贊美8.金色的小巴掌 形狀 細致的描寫9.對落葉的喜愛之情。10.水泥道像鋪上了一塊彩色的地毯,這是一塊印著落葉圖案的,閃閃發光的地毯,從腳下一直鋪到很遠很遠的地方,一直到路的盡頭……6.秋天的雨2.hé yán liào piào xiān dàn wén lí gōu jǐn hòu qǔ fēng 電扇 扇風 歌曲 曲折 給予 不給6. 1 2~4秋雨的特點 57.秋雨 秋雨是一把鑰匙 秋天有一盒顏料 秋雨藏著好聞的氣味 秋雨吹起小喇叭 美麗 豐收 歡樂 喜愛 贊美8.比喻 擬人 秋天的色彩美 溫柔與善解人意 小扇子 不知不覺9.這句話表面寫秋雨中藏著的各種水果的氣味,實際上寫的是秋天豐收的景象。一個“躲”字用得極為傳神,讀后讓人感覺水果的氣味就像頑皮可愛的孩子,似乎在與人們捉迷藏,流露出了作者看到豐收景象后的無比喜悅之情。10.課文從“植物顏色的變化;果實的氣味;小動物的活動,樹木的樣子”三個方面來寫秋天的雨的。11.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向我們展示了秋天的魅力,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7.聽聽,秋的聲音2.抖手臂 唰唰 蟋蟀 振動 曜曜 歌韻 掠過 歌吟 遼闊 飽滿 谷粒 撤種 撒腿6.落葉 蟋蟀 大雁 秋風 走進秋天,聽秋 大自然 聲音來去匆匆7.秋天大自然 聲音 唰唰 歌吟 大自然 細細聆聽8.秋天黃葉的飄落 大樹抖臂的結果 黃葉飛舞9.把秋天的大自然比作遼闊的音樂廳,說明秋天的大自然里充滿各種聲響,這些聲響像動聽的音樂一樣值得我們去感受、欣賞。10.不相同。這里用排比的修辭手法表現了秋天的大自然中到處都有秋的聲音。這些都是一種可以心領神會而不能聽見的聲音,其實是秋天給人的感受。我想到了秋天里黃葉飛舞、菊花綻放、莊稼豐收的美好景象。11.①“大樹抖抖手臂”,讓我們仿佛看到黃葉飛舞的宜人秋色。②“大雁追上白云”,展現的是秋高氣爽,大雁南飛的開闊景象。③“秋風掠過田野”,呈現了稻谷飄香,金風送爽的畫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