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2025 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精粹例題詳析集【配套新教材】課標要求:1.掌握國家資源的種類、分布、開發利用和保護等方面的知識,了解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的重要性。2.了解環境問題的來源、影響和應對措施,掌握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3.理解資源、環境問題對國家安全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維護環境來保障國家安全。4.掌握國家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知識,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維護國家安全來保障國家的穩定和發展。5.培養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和責任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國家安全教育和實踐活動,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和責任感。核心素養:1.對于國家資源的認知,學生需要了解國家資源的種類、分布、開發利用和保護等方面的知識。這包括對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能源資源等的了解,以及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的認識。2.對于環境的認知,學生需要了解環境問題的來源、影響和應對措施。這包括對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環境問題的了解,以及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認識。3.對于國家安全的影響和維護,學生需要了解資源、環境問題對國家安全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維護環境來保障國家安全。這涉及對國家安全的認識,以及對國家安全的維護和保障措施的了解。糧食安全指數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間內,糧食安全狀況的綜合得分,該得分基于多個指標,包括糧食自給率、儲備率、人均糧食占有量等。下表顯示2018年東南亞部分國家的糧食安全指數全球排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國家 新加坡 菲律賓 緬甸 柬埔寨全球排名 1 70 82 851.新加坡的糧食安全指數被評為全球第一,關鍵在于該國糧食( )A.自給率高 B.海關稅高 C.購買力強 D.消費量大2.新加坡糧食安全的最大隱患是( )A.糧食進口渠道單一 B.糧食安全意識薄弱C.國際能源價格波動 D.全球氣候異常加劇3.菲律賓、緬甸、柬埔寨的糧食安全指數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A.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低 B.人均消費水平逐漸提高C.全球糧食供應鏈受阻 D.國家致力發展高新產業1.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糧食安全指數包括了糧食自給率、儲備率、人均糧食占用量等。新加坡為城市島國,土地面積小,農業用地不足,糧食需進口,自給率低,經濟水平高,購買力強,儲備率高,C正確,A錯誤;海關稅高會增加糧食進口成本,消費量大會降低人均糧食占有量,二者均會降低糧食安全指數,BD錯誤。故選C。2.答案:D解析:新加坡糧食依賴于進口,全球氣候異常加劇會影響糧食生產的穩定性,進而沖擊到新加坡的糧食安全,D正確;新加坡的糧食安全指數全球第一,說明其糧食進口渠道多元,糧食安全意識高,AB錯誤;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糧食安全的影響較小,C錯誤。故選D。3.答案:A解析:菲律賓、緬甸、柬埔寨經濟落后,發展水平低,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低,導致糧食安全指數較低,A正確;人均消費水平提高不是主要原因,B錯誤;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大量種植水稻,進口率低,全球糧食供應鏈對其影響小,C錯誤;高新產業如生物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糧食產量,提高糧食自給率,D錯誤。故選A。下圖為我國2007~2017年石油消耗總量和對外依存度(石油凈進口量/石油消耗總量×100%)統計圖。完成9~10題。4.為降低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加強石油綜合利用 ②改善能源消費結構③積極尋求新的進口通道 ④加大國內石油開發力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關于保障我國石油安全,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積極開發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②調整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提高能源開發利用的效率,降低能源需求③開發清潔煤技術,支持煤化學工業發展,發揮我國煤炭資源豐富的優勢④積極與其他國家合作,保證境外油氣供應穩定可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答案:C解析:要降低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就要減少石油凈進口量。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提高清潔能源的比重,可以減少石油的消耗,減少石油凈進口量;加大國內石油開發力度可以減少石油進口量,降低對外依存度;②④正確;加強石油綜合利用會加大對石油的需求量,積極尋求新的進口通道不能減少進口量,①③錯誤。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誤。故選C。5.答案:D解析:積極開發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尋找替代能源,能夠保障石油安全,①正確:調整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提高能源開發利用的效率,降低能源需求,降低石油比重,②正確;開發清潔煤技術,支持煤化學工業發展,發揮我國煤炭資源豐富的優勢,保障能源供應,減輕石油壓力,③正確;積極與其他國家合作,多途徑多元化地進口,保證境外油氣供應穩定可靠,④正確,綜上所述,D正確,ABC錯誤。故選D。環境安全有雙重屬性:從自然角度看,環境安全意味著自然環境及其服務能力處于良好的狀況或沒有遭到難以恢復的破壞;從人類社會角度看,環境安全意味著環境問題的危害程度與解決環境問題付出的代價,不至于嚴重影響社會經濟發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下列關于環境安全問題及環境安全風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影響國家安全的環境安全問題發生概率小B.一國的環境安全問題只可能產生于本國C.環境安全風險與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有關D.環境安全風險與人類對環境問題的抵抗能力有關7.下列不屬于環境安全問題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的是( )A.通過危及生命和財產安全影響國家安全B.成為能源安全問題的放大器影響國家安全C.通過損害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影響國家安全D.成為軍事安全問題的觸發器影響國家安全8.應對環境安全問題、降低環境安全風險的途徑不包括( )A.降低人類社會對環境風險的承受水平B.盡最大可能從源頭上防控環境問題的發生C.避免在高環境安全風險區從事生活和生產活動D.增強人類對環境安全事件應急響應與善后處理能力6.答案:B解析:影響國家安全的環境安全問題發生概率很小,A項說法正確。能夠威脅一國的國家安全的環境問題,可能產生于本國,也可能來自其他國家,還可能是全球環境問題導致的,B項說法錯誤。環境安全風險與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有關,也與人類及自然環境本身對環境問題損害或威脅的敏感程度及抵抗能力有關,C、D項說法正確。故選擇B項。7.答案:B解析:環境安全問題可能通過危及生命和財產安全、損害自然環境的各種服務功能影響國家安全,A、C項說法正確;環境安全問題可能是經濟、政治和軍事等安全問題的觸發器和放大器,影響國家安全,D項說法正確。能源安全屬于資源安全,與環境安全關系不大,B項說法錯誤。故選B。8.答案:A解析:應對環境安全問題、降低環境安全風險的途徑主要有提升人類社會對環境風險的承受水平,A項符合題意。盡最大可能從源頭上防控環境問題的發生,B項不合題意。避免在高環境安全風險區從事生活和生產活動,C項不合題意。增強人類社會對環境安全事件應急響應與善后處理能力;及時發現和治理環境問題,避免其惡化為環境安全問題;積極應對已發生的環境安全問題,降低其傷害程度等,D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項。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紅蝦生長于潔凈的冷水海域,1年即可長成捕撈。阿根廷無須鱈以捕食紅蝦為主,幼魚需數年長成且與紅蝦生長環境相近,2000年后出現衰退趨勢。為此,該國漁業局出臺控制冷凍捕蝦船規格、設立無須鱈幼魚禁漁區、加強禁漁區外海域管理等多項措施。目前,無須鱈幼魚禁漁區也是紅蝦的主要捕撈海域。下圖為阿根廷區域略圖。材料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國,鋰資源依賴大量進口。阿根廷鋰資源勘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受限于資金、技術等因素,超過2/3的鋰項目仍停留在勘探階段,產業模式以出口碳酸鋰為主。為此,阿根廷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吸引投資,中國企業以直接投資形式大量進入其鋰市場。下表為2022年中阿兩國雙邊貿易簡況。中國對阿根廷主要出口商品 中國對阿根廷主要進口商品商品類型 金額(億美元) 商品類型 金額(億美元)機電產品 58.5 動物產品 20.6勞動密集型產品 13.3 植物產品 19.6有機化學品 11.5 碳酸鋰 1.8(1)指出無須鱈幼魚禁漁區也是紅蝦主要捕撈區的原因。(2)說明阿根廷出臺多項措施對該國漁業發展的意義。(3)簡述中國企業直接投資對阿根廷鋰礦開發與利用的有利影響。(4)闡述中阿雙邊貿易對我國工農業發展的促進作用。9.答案:(1)緯度較高,海水溫度較低;受沿岸陸地影響小,水質好;無須鱈幼魚生長速度慢,天敵減少;紅蝦生長速度快。(2)控制捕撈強度,緩解漁業資源枯竭;加強海域管理,減少違法捕撈;確保漁獲量,提高出口穩定性;提高裝備水平,保證海鮮品質。(3)提供資金、技術支持;加大鋰資源開發;促進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鋰產業集群發展;提高產業競爭力。(4)緩解耕地資源緊張,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增加鋰資源的進口渠道,促進相關產業穩定發展;出口工業成品,拓展國際市場。解析:(1)紅蝦生長于潔凈的冷水海域,1年即可長成捕撈。據圖中“無須鱈幼魚禁漁區”分布在42°S附近及以南可知該海域緯度較高,海水溫度較低,適宜紅蝦生長;紅蝦生長于潔凈水域,推斷該海域受沿岸陸地影響小,水質好;紅蝦的天敵是無須鱈魚,但其生長速度慢,天敵減少;1年即可長成捕撈,說明紅蝦生長速度快。(2)該國漁業局出臺控制冷凍捕蝦船規格、設立無須鱈幼魚禁漁區、加強禁漁區外海域管理等多項措施。控制冷凍捕蝦船規格主要是為了控制捕撈強度,緩解漁業資源枯竭,同時也是為了提高裝備水平,保證海鮮品質;加強禁漁區外海域管理是為了加強海域管理,減少違法捕撈;設立無須鱈幼魚禁漁區是為了確保漁獲量,提高出口穩定性。(3)阿根廷鋰資源勘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受限于資金、技術等因素,開發較少,中國企業相對資金力量雄厚,可提供資金、技術支持,加大阿根廷的鋰資源開發;鋰礦資源需要深加工才能體現其資源價值,中國相關加工技術先進,能促進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鋰產業集群發展,帶動阿根廷經濟發展;阿根廷鋰礦開采及加工產業落后,中國企業直接投資能提高產業競爭力。(4)阿根廷對中國的出口產品中有動物和植物產品,且出口金額較大,這可以緩解我國耕地資源緊張,同時能優化農業生產結構;阿根廷對中國的出口產品中有碳酸鋰,可增加中國鋰資源的進口渠道,促進相關產業穩定發展;依賴阿根廷的鋰礦原材料,中國出口工業1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王金莊村位于河北邯鄲涉縣。元代初期,遷居此地的人們就地取材,用石頭壘起房屋和梯田。后來人口增加,梯田不斷增多,最多時有8萬余塊、1.2萬畝(1畝≈666.67平方米),占村落總面積的70%以上,最小梯田不足1平方米。2014年,涉縣旱作梯田系統被批準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該地夏季多暴雨,梯田易損毀,需投入大量時間和人力及時修繕。近二十年,王金莊村出現了石房大多空閑、梯田大面積撂荒的現象,且撂荒情況遠超石家莊周邊。下圖示意王金莊村的地理位置。(1)根據梯田的數量和面積,推測王金莊村的地形特點。(2)從耕作角度分析王金莊村的耕地比石家莊周邊更易撂荒的原因。(3)簡述邯鄲涉縣推動梯田撂荒地復墾可采取的措施。10.答案:(1)該村梯田分布較廣(數量多且占村落面積大),推測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該村梯田數量多、單個梯田平均面積小,推測地形坡度(地勢起伏)大。(2)石家莊周邊多為平原耕地,王金莊村為山區梯田,梯田易損毀,需長期維護,勞動量大;該地梯田田塊狹小、梯級多,難以實現規模化、機械化耕作,生產效率低。(3)從以下角度回答均可: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品種;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延長產業鏈,促進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加強宣傳,創立品牌;發展觀光農業;生態農業,注意環境保護;互聯網+農業;擴大規模,培育市場。解析:(1)根據梯田的數量和面積推測地形特點,應依據材料重點從地形類型、地勢起伏狀況分析。從材料看,該村梯田數量多且占村落面積大→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梯田數量多、單個梯田平均面積小→地形坡度(地勢起伏)大。(2)東南丘陵處于濕潤區,降水多,王金莊地處半濕潤區,降水相對較少;王金莊地處太行山區山地坡度大且人地矛盾較為突出,水土流失嚴重,故相較于東南丘陵地區,王金莊的梯田水少土少。(3)百家莊周邊多為平原耕地,王金莊村為山區梯田,梯田易損毀,需長期維護,勞動量大;梯田田塊狹小、梯級多,難以實現規模化、機械化耕作,生產效率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