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語文必修上冊單元知識速記第一單元 知識速記清單1.課文回顧2.讀準字音百舸爭流(ɡě) 浪遏飛舟(è) 橘子洲(jú) 揮斥方遒(qiú) 沁園春(qì寥廓(liáo) 崢嶸(zhēnɡ rónɡ) 脂膏(zhī ɡāo) 閨閣(ɡuī) 鉚釘(mǎo)揳入(xiē) 罅隙(xià) 擯棄(bìn) 熾熱(chì) 皺褶(zhě) 嬌嗔(chēn)顫栗(zhàn lì) 悸動(jì) 推搡(sǎnɡ) 窸窣(xī sū) 訕訕(shàn) 撂下(liào) 訥訥(nè) 忸怩(niǔ ní) 虔誠(qián) 尷尬(ɡān ɡà) 磕絆(kē)躊躇(chóu chú) 攥住(zuàn) 拙笨(zhuō) 斟酌(zhēn) 輾軋(niǎn)3.熟記成語百舸爭流:上百條船爭著在水上疾馳。意指很多人都在奮勇前進。風華正茂:風采才華正盛,形容朝氣蓬勃,富有才華。崢嶸歲月:形容不尋常的日子。指點江山:評論國家大事。揮斥方遒:(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酣暢淋漓:形容非常暢快。常指文章繪畫等文藝作品感情飽滿,筆意流暢,情感得到充分抒發。瞻前顧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慮周密謹慎,也形容顧慮過多,猶豫不決。霞蔚云蒸:形容景物燦爛絢麗。自告奮勇:主動地要求承擔某項艱難的工作。莫名其妙:沒有人能說明它的奧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義無反顧: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絕對不能退縮回頭,主要強調一種精神、氣魄。無與倫比:沒有能比得上的,多用于褒義。挺身而出:面對艱難或危險的事情,勇敢地站出來,褒義詞。刻骨銘心:刻在骨頭上,形容感念或仇恨很深,牢記不忘。力排眾議:極力排除、反駁各種不同的意見。開門見山:比喻說話寫文章直截了當。雷厲風行:像雷一樣猛烈,像風一樣快,形容執行政策法令等嚴格而迅速。也泛指做事情聲勢大而行動快。不約而同:指事先沒有約定而相互一致。4. 背誦默寫《沁園春.長沙》1. 《沁園春·長沙》中,點明時間地點環境的句子是:“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2. 《沁園春·長沙》中,既是四周楓林如火的寫照,又寄寓詩人火熱的革命情懷的句子是:“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3. 《沁園春·長沙》中,靜中有動、生氣勃勃的場面描寫的句子是:“漫江碧透,百舸爭流”。4. 《沁園春·長沙》中,描寫仰望與俯瞰之景的句子是:“鷹擊長空,魚翔淺底”。5.《沁園春·長沙》中,概括壯麗湘江秋景的一句是:“萬類霜天競自由”。6.《沁園春·長沙》中,表現詩人雄心壯志和博大胸懷的句子是:“悵寥廊,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7.《沁園春·長沙》中,引起詩人對往昔不平凡生活回憶的過渡句是:“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8.《沁園春·長沙》中,寫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采才華正盛的句子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熟記本單元相關的重點文學及文化常識一、“詞”的相關知識詞,又稱長短句,產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稱為“曲詞”或定義 “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后來逐漸跟音樂分離,成為詩的一種,所以又稱為“詩余”。詞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每首詞都有一個曲詞名稱,叫詞特點牌。詞牌決定了這首詞的字數、句數和平仄聲韻。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詞的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它概括區別了詞的主要內容。①按字數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0字以上)。最短的小令只有 14字,最長的長調有 200個字以上。一首詞有的分段,詞中稱為片、闋、疊。單調詞不分段;雙調詞分兩段,上分類片下片;此外有三疊四疊即三段或四段,較少見,尤其四疊極少見。②按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作品氣勢豪放,意境雄渾,充滿豪情壯志,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蘇軾和辛棄疾。婉約派作品清麗含蓄,感情婉轉纏綿,情調或輕松活潑,或婉約細膩,題材較狹窄,多是寫個人遭遇、男女戀情,也有寫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詞人有柳永、秦觀、李清照等。二、現代新詩相關知識定義 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詩歌的一種。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于修辭運用,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有高特點度的概括性、鮮明的形象性、濃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諧的音樂性,形式上分行排列。現代詩的主流是自由體新詩。自由體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代表流派 的產物,形式上采用白話,打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內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現新思想。新詩的三美主張張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張,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音樂美 繪畫美 建筑美宣揚格律,聲稱“詩所以能 主要是指詩的詞藻的 主要是指從詩的整體外激發情感,完全在它的節 選用, 即詩歌語言要 形上看,節與節之間要奏;節奏便是格律……”音 求美麗,富有色彩, 勻稱,行與行之間要均節和韻腳的和諧又構成了詩 講究詩的視覺形象和 齊,雖不必呆板地限定的音樂美,成為詩的基本動 直觀性。 每行的字數一律相等,力。 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齊整之感。三、浪漫主義含義 浪漫主義是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與現實主義同為文學藝術上的兩大主要思潮。偏重于表現主觀理想,抒發強烈的個人感情;描寫自然風光,歌頌內容大自然。浪漫主義文學慣用對比、夸張和想象,用詞也傾向于華麗。浪漫派手法 尋求強烈的藝術效果,追求異乎尋常的情節,描寫異乎尋常的事件,刻畫異乎尋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獨的叛逆形象。一 關于現代詩歌的閱讀及考查(一 )現代詩歌的考查角度1.分析詩歌的意象意境的特點2.賞析詩歌煉字煉句及表現手法3.理解詩歌句子含義4.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二)各種題型解題思路1.辨析“意”“象”“意象”“意境”意 作者的主觀情感象 詩中的形象,它不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含詩中所寫的景和物。意象 包含了作者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者托物言志中的物。意境 文藝作品中描繪的生活圖景與所表現的思想情感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特點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2. 結合課文理解意象與意境的作用找出《沁園春·長沙》中的典型意象,分析其特點及表達效果,并概括其營造的意境氛圍。意象 意象特點 畫面特點 意境特點山 山多,紅得范圍廣林 ①闊大無江 ②垠,無比舸 ③壯美鷹 ④魚 ⑤答案 ①樹林層層疊疊,被染得程度深 ②江水滿溢、碧綠、清澈 ③千帆競發,爭先恐后,昂揚奮進 ④迅捷、矯健、有力 ⑤輕盈暢快、歡愉自在意境特點:博大雄渾、充滿生機答題技巧歸納:找到意象,說明意象的特點,描繪意象所構成的畫面,概括由此形成的意境特點。意象的作用:1.渲染氣氛、奠定基調等營造意境方面的作用。2.提供環境或背景的作用。它通常表現為通過多個意象組成群,為人物的活動提供環境或背景。3.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這是最主要的作用。一些傳統意象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中扁舟”“月落烏啼”傳達出“詩人的羈旅之苦”,“空城落花”傳達出“作者對國力衰微的哀嘆”及“一腔的愛國情”。意象在傳達情感方面的具體作用,則由詩歌的具體內容來定。4.襯托人物節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現在詠物詩中。5.結構上的線索作用。有的意象則貫穿始終,是詩歌的線索。2.賞析詩歌的煉字煉句及手法例:“看萬山紅遍……魚翔淺底”中,用得十分精彩的字有哪些?請找出來并分析其表達效果。詞句 精彩用字 表達效果萬山紅遍 ① ②層林盡染 ③ ④漫江碧透 ⑤ ⑥百舸爭流 ⑦ ⑧鷹擊長空 ⑨ ⑩魚翔淺底 答案 ①萬、遍 ②萬——山之多,寫出了群山的重疊之態;遍——紅之廣,寫出了樹林紅得徹底 ③層、染 ④層——寫出了林之密;染——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秋景紅色之深 ⑤漫、透 ⑥漫——寫出了江水的溢滿之狀;透——寫出了江水的碧綠清澈之狀 ⑦百、爭 ⑧百——形容船只之多;爭——寫出了千帆競發、爭先恐后的熱烈場面 ⑨擊 ⑩準確地展現了雄鷹在空中展翅翱翔、迅速有力的飛翔身姿 翔 鮮活地刻畫出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輕快活潑的游動神態3. 情景交融:以寫景為主,景中寓情,且寫的全是“大景”“大情”。請結合詞句分析。答案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詞人眼中的山并不是一座座具體的山,而是數量足夠多的“群山”,詞人的視覺空間迅速變得長遠起來,遠到看不見的山外山。這里的“萬山”不只是數量,更是空間,是詞人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信念。而“盡染”也不只是紅的程度,還是紅的范圍,是對革命之火耀遍大地的展望。從開篇的僅占一席之地的“我”,到約十七公頃的橘子洲,再到千百萬平方公里的神州,詞人的視覺和心靈空間正迅速擴展。“漫江碧透,百舸爭流”,再次讓我們領略了一個“大空間”的場面。“漫江”即“滿江”,在視線內,也在視線外。“百舸”,不只是形容船只數量多,也描畫了一幅船只綿延不絕、爭先恐后的畫面,澎湃豪雄之氣立現。“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前面所有的文字都在彰顯空間的“面”的廣大,這里則是“上天入水”,從高度上進行了擴展。同樣,“萬類霜天競自由”的“萬類”,也不單指數量,還具有空間意義。宇宙如此高遠寥廓,曠遠迷茫的大地啊,誰才是它的主宰呢?一句靈魂之問便脫口而出,群山回蕩、長空回音。答題技巧歸納:煉字,煉句,表現手法等題型,均先找到對應的字、句、手法,再解釋詞義、句意,結合詩中描繪的具體景象加以分析,結合情感意境進行歸納概括。4. 賞析詩歌的情感現代詩歌的情感是通過意象意境表達出來的,或直接抒情,或間接抒情,結合“意象表達情感方面的作用”一點,進行分析感悟即可。例 :《致云雀》通過主體意象云雀歡樂、光明、美麗的外形特點,追求光明,蔑視地面,向往理想世界的高貴品質,熱情地贊頌了云雀,表達了追求光明、蔑視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精神。《紅燭》通過主體意象紅燭赤紅、燃燒、流淚的特點,犧牲自己,奉獻自己,為他人、世界“創造光明”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贊美、歌頌、追求紅燭精神的情感。答題技巧歸納:意象的外在特征,體現的內在品質,表現詩人個人的情感意志。簡單的說,物的特征,人的精神(情感)。二 小說的閱讀及考查1.小說“三要素”人物 情節 環境小說的核心 小說的骨架 小說的背景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 指作品所描寫的事件 指對人物活動的環境和思想性格,人物描寫的角 發 展 , 演 變 的 全 過 事情發生的背景作描度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 程 。 故 事 情 節 的 結 寫。環境描寫分為自然寫。正面描寫包括外貌、 構:(序幕)-開端 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語言、動作、神態、心理 -發展-高潮-結局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描寫;側面描寫(又叫側 -(尾聲)用以展示 動的時間,地點,季面烘托)指以他人言行來 人物性格,表現作品 節,氣候及花草鳥蟲的反映人物等。 主題。 描寫;社會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具體背景,處所等作描寫。2.小說標題的作用及內涵 (1)分析標題作用的角度角度 作 用內容角度 概括故事情節(以物件、物象為題)線索角度 結構線索,貫穿文章、組織全文(以物件、物象為題)情節角度 鋪開情節,呼應細節,推動情節的發展或轉折,化解了人物矛盾沖突。人物角度 使人物形象鮮明突出(以人物為題),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務。暗示比喻象征,揭示主題(以物件、物象為題)對比諷刺,強化效果主題手法角度(以形象特征為題,)一語雙關,對主題的表現起畫龍點睛的作用。設置懸念,引起讀者興趣(以問題為題)生動形象、新穎含蓄、言簡意效果角度豐、發人深思。時間地點,創設故事背景,渲染環境氛圍。(以時間、地點、環境為環境角度題)主題角度 揭示小說主旨寄托情感,深化主題。(以物件、物象為題)(2)意蘊的含義及其鑒賞角度是文學作品中滲透的理性內涵,即事物的內容或含義。比如作品意 蘊 的 中表現出來的某種主旨,揭示的某種現狀,表現的人生某種道含 義 鑒 理,蘊含的某種哲理以及給人的某種啟示等。賞角度 一般有表層義和深層義。表層義是指標題本義;深層義主要指在文中的引申義、比喻義或象征義,且與小說的人物、情節、主題等聯系緊密。例:小說《百合花》,分析以“百合花”為題有何含義及作用?表層含義:指代的是被子上的花紋圖案,是一種客觀物象。深層含義:百合花,是人物純真、高潔的優美心靈和品格的象征。作用:①點出文章中的重要內容和相關情節線索;②以“百合花”象征人民戰士、人民群眾的高尚情操;③以“百合花”作結,有利于揭示文章主旨,有利于表現純潔深厚的軍民之情和戰友之情,傳達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3.小說人物性格的分析方法(1)指定語段人物心理或形象概括分析1.重視語境瞻前顧后。結合上下文,看看在這一語段之前或之后發生了什么,哪些情節與這些描寫有關系,從而揣測出人物的內心活動。2.分清描寫,抓關鍵詞。在整體把握情節的前提下細讀所給文字,要分清是哪類(些)描寫(語言/動作/肖像/側面描寫),理清其中的層次,抓住其中的關鍵詞語。(2)整體概括與分析人物形象題1.重視人物的身份特征。小說中人物的身份特征包括人物的地位、經歷、教養和氣質等因素,直接影響著人物的性格形成。在分析回答某一人物的形象時,須結合全文,準確把握其在文中的身份特征,進而可準確判斷出該人物的行為依據。2.揣摩人物的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地描繪,包括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肖像等。細節描寫的范圍很寬廣,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還是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細節描寫,尤其語言行動的細節描寫,是揭示人物性格最生動、最有表現力的手法。3.分析人物的交互關系。小說中的人物往往不止一個。他們之間的矛盾沖突是情節發展的重要依據,也是表現各自性格的有效途徑。所以理清人物之間的行為關系,分析他們的交互評價、情感態度等,有助于理解小說中的人物。4.注意區別“性格特點”與“形象特點”。“性格特點”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等較寬泛的內容;而“形象特點”主要以“性格特點”為中心,可以把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職業等考慮進去。5.答題模式(1)形象特點總分:先用一句話從整體上對該人物作一個定性分析,然后再從幾個方面做定量分析。分總:先從幾個方面做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話作定性式的總括。(2)性格特點××的性格特點:①××;②××。(分條作答)例 賞析《百合花》中新媳婦的形象特征。新媳婦是一個美麗、純潔、善良、高尚的形象。她聽說借被子是為了打仗為了老百姓之后,把自己唯一的嫁妝借給了部隊;到了包扎所,她又主動把被子“鋪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塊門板上”;通訊員犧牲后,當衛生員動手要揭掉通訊員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時,新媳婦“劈手奪過被子”,寫出了新媳婦用自己的新被子為通訊員入殮時的那種果斷、堅毅、不容商量的態度。小說不僅寫出了新媳婦對通訊員的友善、關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態度變化,更展示了新媳婦嫻靜、純樸、善良、純真、高潔,如百合花一樣美麗的人性美和性格美。人文主題:青春激揚(一)道理論據積累1.青年處于人生積累階段,需要像海綿汲水一樣汲取知識。廣大青年抓學習,既要惜時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無旁騖、靜謐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擇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專、愈博愈專。 ——習近平2.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年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李大釗3.青春,這是無法挽回的。美麗,優美的靈魂像影子一般來了就去,然而這兩個東西是火焰也是風暴啊。——德萊塞4.青春的幻想既狂熱又可愛。 ——約肖特豪斯5.青春是奇妙的,我看到少女們浪費青春,就替她們傷心。 ——蕭伯納6.沒有人會感覺到,青春正在消逝,但任何人都會感覺到,青春己經消逝。——小塞涅卡(二)事實論據積累教材事例:①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理論家、杰出的文學家。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著名論斷;發動土地革命,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創造性地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戰略思想;領導人民開展敵后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指揮三大戰役,取得了戰略決戰的勝利,推翻了國民黨政府,建立新中國。②郭沫若中國現代著名文學家、劇作家、詩人,還是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學者、社會活動家,致力于世界和平運動。“棄醫從文”——郭沫若早年赴日本留學,后接受惠特曼等人思想,決心棄醫從文。與郁達夫等組織“創造社”,積極從事新文學運動。③聞一多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士。“文人長征”——抗戰爆發后,為保存中華民族教育精華免遭毀滅,華北及沿海許多大城市的高等學校紛紛內遷。“蓄須明志”——步行路上,雖艱辛異常,但聞一多意氣風發,沿途畫了 50多幅寫生畫,還蓄須明志,表示不驅逐倭寇決不剃去胡須。“最后一次講演”——1946年 7月 15日聞一多在李公樸的追悼會上發表的演講。在演講中聞一多對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當天下午聞一多就遭到了國民黨特務人員的暗殺。當代青年事例1.冬奧會青年志愿者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1.8萬余名賽會志愿者在各自工作領域,用飽滿的熱情、周到的服務為賽會順利舉辦奉獻力量,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國青年形象。 2.疫情中的青年2020年,春節假期回家的 00后謝小玉趕上疫情,主動報名成為武漢東湖新城社區最年輕的志愿者,為近 200戶居民跑腿買菜、買藥、取快遞。2020年3月 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聽了謝小玉的匯報,深有感觸地說:“過去有人說他們是嬌滴滴的一代,但現在看,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不怕苦、不怕犧牲。”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中國青年是有遠大理想抱負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國情懷的青年,是有偉大創造力的青年。3.為實現中國夢貢獻青春和力量“青春有很多樣子,很慶幸我的青春有穿軍裝的樣子。”翻看四川涼山救火英雄的朋友圈,為這樣默默奉獻的青春而感嘆:在原始森林里跋山涉水,“走了將近 15個小時”;污泥煙塵、傷疤老繭布滿的雙手,“這得洗幾次才干凈”……這支由 1位 80后、24位 90后、2位 00后組成的年輕消防隊伍,在激揚情懷、奉獻社會中書寫了無愧于時代的青春篇章。當代青年應具備的品質1.理想信念是精神之基、力量之源。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上世紀 50 年代,黨中央作出研制“兩彈一星”的重大決策。許多青年胸懷崇高理想,不畏艱難困苦,毅然投身這一偉大事業,把自己的青春融入為國奉獻之中。26 歲的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后,帶著當時最先進的物理學知識歸來報效祖國。為了研制“兩彈一星”,許許多多青年科研工作者頑強拼搏,創造了無愧于祖國、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光輝業績,用奉獻書寫了最美的青春故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廣大青年要繼承光榮傳統、樹立遠大理想,在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中實現人生價值。2.堅定思想,吹響奮斗擔當的鏗鏘號角。青年應當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做好思想的必修功課、扎根理想的豐沃土壤。縱覽百年風雨,從長征的洗禮,到抗日的激流,再到改革的跋涉,青年總以思想為燈,燃起星星之火,照亮前行之路,終于匯聚成閃耀神州的璀璨星河。當下,青年既要傳承革命先輩的精神,做到思想端正、理想堅定,在新時代堅守初心信念、綻放愛國愛民的青春之花。3.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練就過硬本領。青年是人生成長的重要時期,也是苦練本領、增長才干的黃金時期。在載人潛水器聲學系統研制過程中,我們通過刻苦攻關、頑強拼搏,克服無數次困難與失敗,我們最終迎來“蛟龍”號的勝利,以實際行動踐行“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在矢志奮斗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4.勇往直前,書寫矢志奮斗的昂揚篇章。長風破浪正其時,青年人是冉冉升起的朝陽,在潮頭搏浪,書寫著“后浪的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奮斗的“火把”由這一輩青年接過,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繼續前行、步伐堅定,不畏荊棘、心懷家國。青年要做奮斗者、做實干家,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勉克儉、矢志服務,做每個新高度的追逐者,做攻堅克難、求真務實的砥礪擔當之人。5.守正創新,開拓蓬勃發展的新局面。青年人要發揮創新精神,展現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新力量。以“新”字為內核,是對青年提出的要求,是與時俱進、守正創新、提升本領的必然方向。青年要有創新意識,積極面向新任務、新要求,積極實踐新發展、新規劃,轉換思維、靈活創新、推動改革、探索破冰,以“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探索精神,為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等新征程中要完成的任務帶來“新能量”,做積極進取的“拓荒牛”。素材運用1.運用示例(1)創新、沖破束縛①毛澤東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②雪萊因宣揚無神論被開除。(2)體育強身①“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蠻其體魄”②聞一多帶隊“文人長征”。(3)青年理想①青年毛澤東在第一師范與同學們約定“三不談”,“指點江山”,進行革命斗爭。②年輕的郭沫若投身北伐,參加南昌起義。③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4)直面困難①“我的指關節鉚釘一樣揳入巨石的罅隙”②“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③如果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2.為下面的話題選擇恰當的論據。(1)樂觀(2)交友(3)知與行(4)惜時(5)勇敢(6)愛國(7)自信(8)奉獻、付出三、實戰訓練片段示例(1)談創新擺脫思維定勢是創新精神的又一特點。思維定勢有時是有用的,它讓我們在解決某些常見問題時顯得更加熟練,但它對創新是有害的。中國早期的革命斗爭大量借鑒蘇聯,他們的成功讓不少共產黨人奉為圭臬,殊不知蘇聯有蘇聯的國情,中國有中國的特點,這也是我們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主要原因。毛澤東敢于打破思維定勢,發動占據中國總人口 80%的農民開展武裝斗爭,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才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最后的勝利。思維定勢往往使我們的思路變得狹窄,甚至讓我們無法發現一些簡單的東西。似乎生日一定要吃蛋糕,七夕只能過成情人節,課堂一定要在教室里,逢秋也只能悲寂寥。可是,一旦我們擺脫了思維定勢,迎接我們的是一片廣闊的天地。(2)談體育強身練就“鋼筋鐵骨”,才能更好地的修養學問道德。“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蠻其體魄”。體育不僅可以增強體質,更可以愉悅我們的心情,磨練我們的意志,讓我們能夠更加高效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抗戰爆發后,聞一多帶著 270多名師生,徒步 3600里,跨越湘、黔、滇三省,翻過崇山峻嶺,歷時兩個多月,趕往昆明,寫下了西南聯大建校史上輝煌的一頁。這一路艱辛鍛煉了師生們的體魄,更磨練他們的意志,讓他們那個特殊的年代里成長為救國救民、建設國家的中堅力量。可是今天,我們的生活條件優越了,但好日子卻養出許多弱孩子。體育成績不達標,軍訓動輒暈倒,遇到問題愛走極端,諸如此類的事件屢見不鮮,這何嘗不是忽視體育訓練的結果啊,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能夠走多遠,真是令人擔心啊!(3)談青年理想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青年人的風貌就是國家的風貌,青年人的步伐就是國家的未來。一百年前,在長沙,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等一群風華正茂的少年,定下“不談金錢,不談男女之間的問題,不談家庭瑣事”的規定,放眼中國與世界,走上救國救民的道路;郭沫若以身許國,投身革命,穿梭在北伐、南昌起義的炮火中。正是有許許多多他們,才讓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青年的力量是無窮的,足以掀起時代的巨浪,他們能在理想的鼓舞下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切不可在這個最燦爛的年紀選擇佛系,甚至躺平。也許我們成不了“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偉人英雄,但我們都可以做那個追逐一只鉛筆盒的香雪,奔跑在人生的鐵軌上,讓這追逐的身影成為最亮麗的風景。(4)談直面困難苦難也許是橫亙在你面前的一座大山,讓你覺得眼前一片黑暗,但請你堅信困難往往只是暫時的,如果冬天已經到來,春天就不會遠。不要懼怕,走向它,像“鉚釘一樣揳入巨石的罅隙”,翻過去,就可以擁抱太陽。不遇疾風,怎識勁草,“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困難是阻礙,也是磨練,走過風雨,你會成長為一個全新的自己。我們需要的是直面困難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決心,將這磨難化為力量,讓自己更加強大。從上面話題中,選擇一個你感觸較深的,嘗試用相關的素材進行論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