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單元【速記清單】-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單元速記·巧練(統編版必修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單元【速記清單】-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單元速記·巧練(統編版必修上冊)

資源簡介

高一語文必修上冊單元知識速記
第三單元知識速記清單
1.課文回顧
2.熟記成語
不勝枚舉:無法一個一個全舉出來,形容同一類的人或事物很多。
比比皆是:到處都是。
相敬如賓: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對待賓客一樣。一般用于夫妻之間。
比翼連枝:比喻夫婦親密不離。一般用于夫妻之間。
勞燕分飛:比喻人別離(多用于夫妻)。
共挽鹿車:一同拉著小車。比喻夫妻安貧樂道,同甘共苦。一般用于夫妻之
間。
鏡破釵分:比喻夫妻失散、離異。一般用于夫妻之間。
鸞鳳和鳴:鸞鳥與鳳凰相應鳴叫,聲音和悅。用來比喻夫妻和美。一般用于夫
妻之間。
琴瑟和諧:比喻夫婦情深意篤,非常和美融洽。琴瑟,古代兩種常配合演奏的
樂器,喻指夫婦。用于夫妻之間。
無稽之談:沒有根據、無從查考的說法。一般不能用來形容其他對象,如產品
等。
汗牛充棟:拉運書籍的時候,牛會累得出汗,此之謂“汗牛”;堆放書籍的時
候,會一直堆到屋頂,此之謂“充棟”。形容書籍極多。
敝帚自珍:破掃帚,自己當寶貝愛惜,比喻東西雖不好,可是自己珍視。
莫名其妙:說不出其中的奧妙,表示發生的事情很奇怪,說不出解釋的道理
來。
裝腔作勢:故意裝出一種腔調,做出一種姿態,借以引人注意或以此嚇人、騙
人。
言之無物:文章或言論空空洞洞,沒有實際內容。
津津有味:興趣濃厚的樣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3. 文言實詞積累
古今異義詞
詞語 例句 解析(古今義)
古義:于是創作
今義:①介詞,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
因為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因;②連詞,常跟“所以”搭配使用,表示
因果關系
古義:第二年
明年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今義:時間詞,今年的下一年
古義:容顏
顏色 暮去朝來顏色故
今義:多指色彩 
古義:突然沖出
突出 鐵騎突出刀槍鳴
今義:鼓出來;超出一般地顯露出來
古義:整理
整頓 整頓衣裳起斂容 今義:使紊亂的變為整齊;使不健全的健全起來
(多指組織、紀律、作風等)
古義:以前(副詞)
向前 凄凄不似向前聲
今義:朝前
古義:年紀大了
老大 老大嫁作商人婦
今義:排行第一的人 
一詞多義
詞語 例句 釋義項(或用法)
是夕始覺有遷謫意 指示代詞,這
是 自言本是京城女 判斷動詞,是
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
自言本是京城女 說
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
具以沛公言報項王 話
寫.創作
因為長句

初為《霓裳》后《六幺》 彈奏
為君翻作《琵琶行》 給,替
詞類活用
活用類型
例句例字 意思解釋
遂命酒 擺酒席
活用為動詞
歌以贈之 作歌
名詞
活用 聞舟中夜彈琵琶者/潯陽
在夜里
江頭夜送客
活用為狀語
夢啼妝淚紅闌干 在夢里
江州司馬青衫濕 被打濕
形容詞
活用為動詞
活用
商人重利輕別離 看重,輕視
4.情境默寫。
(1)《登高》中分別從聽覺和視覺方面描寫長天近水、刻畫猿鳴鳥飛的凄涼之
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 。”
(2)《夢游天姥吟留別》由夢境到現實的過渡句是:“_______,_______。”
(3)陶淵明《歸園田居》中“____,______”兩句用鳥和魚來表達自己對園田
和自由的向往。
(4)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的典故,用比喻說明自己渴望多納
賢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
(5)《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南朝詩人謝靈運住過的地方溪水清澈、猿啼凄
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
(6)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認為北伐抗金應當做好充分準
備,如果像南朝宋時的劉義隆那樣草率出兵,雖有“___________________”之
雄心,也只怕會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局。
(7)杜甫《登高》中表明詩人心中郁積的凄苦之情和國運之恨難以排遣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短歌行》中,曹操巧妙引用《詩經》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
借寫姑娘思念情人來表達自己渴望得到賢才的心情。
(9)《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
寫詞人借酒抒懷,寄情江月,排解心中的苦悶。
(10)《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夜幕突然降臨時出現的可怕景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歸園田居》運用擬人手法寫詩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園心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杜甫在《登高》中寫自己備嘗艱難潦倒之苦,國難家愁,使自己白發日
多,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1.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2.忽魂悸以魄動 恍驚
起而長嗟 3.羈鳥戀舊林 池魚思故淵 4.山不厭高 海不厭深
5.謝公宿處今尚在 淥水蕩漾清猿啼 6. 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 7.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8)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9.人生如夢 一尊還酹江月 10.栗深林兮驚層
巔 熊咆龍吟殷巖泉 11 羈鳥戀舊林 池魚思故淵 12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熟記本單元相關的重點文學及文體常識
一、文學常識
1.文學常識
建安文學
建安文學指漢末建安至魏初的文學,即曹氏勢力統治下的文學,以詩歌成就最
高。代表作家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
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女詩人蔡琰等。他們的詩歌繼承了漢樂府民歌
的現實主義傳統,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風骨遒勁而著稱,并具有慷慨悲涼的
陽剛之氣,形成了文學史上“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對后來的文學發展趨向
有重要的影響。
2.詩體常識
古體詩
古體詩也叫“古詩”“古風”,是相對于近體詩而言的,指唐代以前的四言詩
(如《詩經》)、五言詩(成熟于漢代)、七言詩(成熟于唐代)和樂府詩等。后人沿
襲唐人說法,把唐代以前的樂府民歌、文人詩以及唐代以后文人仿照它們的體
式而寫的詩歌統稱為“古體詩”。古體詩格律較自由,沒有嚴格的限制,有
歌、行、吟等體裁。
近體詩
近體詩與古體詩(又稱古風)相對,是唐代形成的新詩體,嚴格講究格律,分為絕
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詩(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八句以上)三種,
以律詩的格律為基準。
律詩格律要求嚴密,常見的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它們在格律上的規定如
下:
①限字句。一般每首八句,分為四聯,分別叫作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每
聯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
②定韻腳。每首詩偶句句末必須押韻,一韻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③調平仄。詩句中每個字用平聲或仄聲,都有基本的規定,一般按照平仄交互
的原則處理。
樂府詩
樂府本是漢武帝劉徹開始設立的掌管音樂的機關,任務是制定樂譜、采集歌
詞、訓練樂工;另外,還有一項任務就是采集民歌,供統治階級“觀風俗”。
后來其含義有了變化,指一種和樂的詩歌,即“樂府詩”,簡稱“樂府”。樂
府詩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指漢以下入樂的詩,包括文人創作的和采自民
間的;廣義的包括詞曲和沒有入樂而襲用樂府舊題,或摹仿樂府詩體裁的作
品。《琵琶行》屬于后者。
新樂府運動
詩歌革新運動,由唐代詩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導,主張恢復古代的采詩制
度,發揚《詩經》和漢魏樂府諷喻時事的傳統,使詩歌起到“補察時政”“泄
導人情”的作用,強調以自創的新的樂府題目詠寫時事,故名。所謂新樂府,
是相對古樂府而言的。宋代郭茂倩指出:“新樂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
辭實樂府,而未嘗被于聲,故曰新樂府也。”(《樂府詩集》)明代胡震亨說:
“樂府內又有往題新題之別,往題者,漢魏以下,陳隋以上樂府,古題唐人所
擬作也;新題者,古樂府所無,唐人新制為。”
游仙詩
游仙詩就其本義而言,指的是古代借描述仙境以寄托個人思想感情的詩歌。游
仙詩至漢魏六朝基本成型,魏晉南北朝以后,盡管游仙詩不像此前那樣興盛,
但作此類詩歌者依然大有人在。游仙詩在思想上往往表現出超越世俗社會局限
的強烈愿望;在藝術上,游仙詩想象奇特,善于運用夸張、擬人、象征等修辭
手法;而道家神仙典故的運用,則使游仙詩具備浪漫的色調。
3.文學流派
田園詩派
田園詩,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重要一支,由陶淵明開創,他也是田園詩的重要
代表作家。他的詩大部分取材于田園生活,有的接近口語,有的近似歌謠;有
的直抒胸臆,抒發了詩人熱愛躬耕生活之情。語言平淡而自然,樸實而又毫不
缺乏色彩,給人一種清新、靜謐、悠閑的感受。
4.詩人風格
作者 詩派 風格 藝術手法
曹操 古樂府 氣韻沉雄,慷慨悲涼 詩樸實無華、感
情深摯,風格蒼
涼悲壯。
陶淵明 田園詩人 詩文樸素自然,意境高遠,內容豐 比興白描等
富,風格多樣。
李白 浪漫主義 飄逸奔放、雄奇壯麗 想象奇特,善于
運 用 夸 張 、 擬
人、象征等多種
修辭手法;善用
神仙典故,具備
浪漫色彩。
杜甫 現實主義 沉郁頓挫 聲律、對仗、煉
“沉郁”指思想內容。“沉”即 字煉句
“深”,指內容的深刻、深廣、深
厚。“郁”即“積”,指內容的真
實、凝重、含蓄。
“頓挫”則指藝術形式。指遣詞用
句的停頓轉折。情感的千回百折、
節奏的徐疾相間、音調的抑揚頓
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頓
挫”音樂美
白居易 現實主義 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明白曉

文化常識
詞語 解釋
唐憲宗的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
以表示年份)。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后首創年號,此
元和
后形成制度。后來朝鮮、日本、越南受中國的影響,都曾使用
過年號。
左遷 降低官職猶言下遷。漢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
出官 京官貶黜到地方任職。
古代官職,西周始置,位次三公,與六卿相當,與司徒、司
空、司士、司寇并稱五官,掌軍政和軍賦,春秋、戰國沿置。
司馬
后世朝代亦有設置,其職權大小不一。唐代的司馬是州刺史的
副職,當時實際上是有職無權了。
古時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專管雅樂以外的音樂、舞蹈、百戲
教坊
的教習、排練、演出等事務。
黑色單衣,唐代官職低的服色為青色。后人常用“司馬青衫
青衫
”形容悲傷、凄切的情感。
詞的基本知識
詞,又稱長短句,產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稱為“曲詞”或
定義 “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后來逐漸跟音樂分離,成為詩的一種,所以
又稱為“詩余”。
詞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
特點 詞牌 每首詞的曲詞名稱,決定字數、句數和平仄聲韻。
標題 詞的主要內容
按照字 小令(58 字以內)、中調(59—90 字)、長調(90 字以
數 上)。
豪放派和婉約派。
分類
按照流 豪放派作品氣勢豪放,意境雄渾,充滿豪情壯志,給
派 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蘇軾和辛棄疾。婉約
派作品清麗含蓄,感情婉轉纏綿,情調或輕松活潑,或婉
約細膩,題材較狹窄,多是寫個人遭遇、男女戀情,也有
寫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詞人有柳永、秦觀、李清照
等。
詞的主要流派
婉約派
婉約詞派是宋代的一個詞派,由五代的“花間詞派”逐步發展形成。代表
作家有秦觀、李清照、晏殊、晏幾道、周邦彥、柳永等。婉約派作品語言清
麗、含蓄,抒寫的感情婉轉纏綿,情調或輕松活潑,或深沉幽怨;題材比較狹
窄,多是寫個人遭遇、男女戀情,也間有寫山水融情于景的。
婉約詞宗--李清照
李清照(1104-1155),今山東省濟南章丘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
人,婉約派詞宗。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進士出身,藏書甚富,母親是狀
元王拱宸的孫女。與夫趙明誠(吏部侍郎趙挺之子)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編
寫了《金石錄》。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
而尤精詩詞。早年還寫過一篇《詞論》,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
詩文之法作詞。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
易安體
李清照是宋詞婉約派大家。她的詞于蘇豪、柳俗、周律之外別樹一幟,婉
約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實感,語言清新自然,流轉如珠,
音調優美,故名噪一時,被稱為“易安體”。“易安體”既保持了南唐以來抒
情詞的傳統詞風,又創造了以時代悲劇為背景的、表現作者個人的深沉感受和
巨大不幸的藝術風格。
豪放派
豪放派是宋詞的一個流派,與婉約派并稱為宋詞兩大詞派。豪放派的特點
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汪洋恣肆,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
為能事。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用典較多,不拘守音律。它
不僅描寫花間月下,而且更喜攝取軍情國事這樣重大的題材入詞,使詞能像詩
文一樣反映生活,所謂“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入”。代表人物有蘇軾、辛棄
疾。
豪放詞人--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
人。紹興三十一年(1161)曾隨耿京在山東起兵抗金,后在南宋先后任建康通
判,江南、湖南、湖北安撫使等職,有政聲。因與當權者不合而屢遭貶抑,一
生郁郁不得志,最終憂憤而死。辛棄疾有將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只能將一腔忠
憤寄于詞間。著有《稼軒長短句》,奏疏《美芹十論》《九議》等。
新高考在“古代詩文閱讀”中主要考查:①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
表達技巧;②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其中詩歌的“表達技
巧”是必考內容。
本單元涉及的詩歌表達技巧
一 古代詩歌的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分類: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
直接抒情——以第一人稱“我”為抒情主體,直接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也叫直抒胸臆。如陸游《示兒》一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開頭兩句,以議論開篇,直抒胸臆,表
達詩人至死不忘恢復中原的愛國情懷。
間接抒情——詩人借助多種藝術技巧,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分為
情景交融、借景襯情、托物言志。
古詩中常見的情感如下:
(1)憂國傷時: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離亂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
苦;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2)建功報國:如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報國無門的悲傷;山
河淪喪的痛苦;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理想不為
人知的愁苦心情。
(3)思鄉懷人:羈旅愁思;思親念友;邊關思鄉;閨中懷人。
(4)生活雜感: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諷今的情
懷;青春易逝的傷感;仕途失意的苦悶;告慰平生的喜悅。
二 詩歌的比興與白描手法
“比”與“興”是我國古代詩歌常用的技巧。所謂“比”,是通過具形具
色的事物比所要寫的事物,使之形象、生動、具體。所謂“興”,即“先言他
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短歌行》開頭以“朝露”比喻人生易逝,以“明明
如月”比喻才德高盛。以山、海比喻胸懷寬闊,招納人才越多越好;語言質樸
自然,在深沉的憂郁之中激蕩著一股慷慨激昂、積極向上的情緒。
白描手法主要用樸素簡練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詞藻修飾與渲染烘托。
《歸園田居(其一)》中“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
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八句話,詩人用白
描、動靜結合、遠近相交的手法,捕捉住農村中司空見慣的事物,展現了樸拙
自然的趣味。
修辭手法鑒賞“三步法”
比興屬于修辭方法。
第一步:判。品讀詩歌,理解詩意,結合關鍵詞判斷修辭手法。
第二步:析。結合具體內容,分析該修辭手法的運用特點。
第三步:賞。賞析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分條列出。
描寫方法鑒賞“三步法”
第一步:指。指出詩歌中描寫方法的基本特點。
第二步:聯。聯系具體內容,闡釋該描寫方法是如何運用的。
第三步:賞。賞析該描寫方法在塑造形象、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分條列
出。
三 理解詩歌中典故的內涵
用典是古典詩詞中一種很常見的手法。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詩歌
的語言中直接或間接地援用前人詩文名句、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使詩歌的
意蘊更加豐富、含蓄、深刻。用典能夠起到含蓄、洗練、委婉和聯想翩翩、強
化感彩等作用;可以拓展意境,使詩詞情意顯得含蓄,達到字少意豐的效
果。還應注意,典故的用意往往是因人因詩,根據詩歌表達的意圖和情感而異
的,在答題過程中切忌死記、照搬典故,而應根據具體的詩句體會。
如《短歌行》中的用典:
詩句 類別 作用
呦呦鹿鳴, 借用《詩經·小雅·鹿鳴》中天
食野之蘋。 子宴請賓客的句子,表明自己將
言典
我有嘉賓, 人才視若珍寶,鐘鼓樂之,琴瑟
鼓瑟吹笙。 友之,禮賢下士的求賢態度。
借用《管子·形勢解》中的句
子,表明自己就像謙虛的山一樣
山不厭高,
言典 不滿足于高,像博大的海一樣不
海不厭深。
滿足于深,希望自己擁有的人才
越多越好。
借用魯周公熱切殷勤接待賢才的
故事,表明自己招納賢才的熱
周公吐哺,
事典 忱,充滿自信地向人才表明自己
天下歸心。
是當今明主,表達出立志平定河
山的雄心。
《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用典
孫權曾經在京口建立吳都,并打敗曹 表現了作者心中渴望抗敵
孫權 英雄、風流
操軍隊,保衛了家園 救國的熱情
金戈鐵馬
劉裕在京口起兵,最后建立政權,為 表達了作者決心收復中原
劉裕 氣吞萬里如
恢復中原,他曾大舉北伐 的遠大抱負

劉義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師北 草草、贏得 借鑒歷史,委婉勸韓侂胄
劉義隆
伐,結果落得北望敵軍而倉皇敗還 倉皇北顧 不能草率行事
拓跋燾擊敗王玄謨軍隊后,追擊至瓜
表達了對南宋政權不圖恢
拓跋燾 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宮,即后來的佛 可堪
復中原的不滿
貍祠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廉將 以廉頗自比,雖已年老仍
廉頗 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 憑誰問 想為國效力但不得,抒發
遺矢(屎)矣。” 了作者壯志未酬的苦悶
用典的答題步驟:
第一步,明確典故來源。平時復習中,對詩歌中出現過的典故一定要有所積
累,如“陶朱”指富商,“杜康”是酒的代稱,“鴻鵠”指志向高遠的人,等
等。
  第二步,辨明用典形式。搞清作者與典故的關系,是用來自比,還是對比
襯托,緊緊抓住二者的結合點,在此基礎上作答。
第三步,結合詩歌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
一 課文內容素材
1.事實、形象素材
1.周公吐哺——周公廣納賢才,正吃飯是地,聽到門外有士子求見,來不
及咽下嘴里的食物,把食物一吐就趕緊去接見。
2 周瑜美人英雄——建安三年(公元 198 年),周瑜隨從孫策攻破皖城
(今安徽潛山縣梅城鎮)時,以征服者的姿態得到兩個國色天香的“戰利
品”,一個叫大喬,一個叫小喬。大喬嫁給了孫策,孫策有經世之才,二
人是天作之合。小喬嫁給了周瑜,周瑜是青年才俊,文武雙全,英姿颯
爽,風流倜儻,二人結合是神仙美眷,羨煞旁人。
3.周郎赤壁——建安十三年(208 年),曹操占領荊州以后,水陸軍二十
萬順勢南下。31 歲的周瑜力排眾議,駁斥投降派的主和論調,他認為曹操
雖然托名漢朝丞相,實為漢賊, 他向孫權分析了當下形勢,指出曹操南下
的兵行四大患,勸孫權抓住時機,擊破曹操。并請求率領精兵數萬人,進
駐夏口,與曹操決戰。周瑜的話堅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孫權于是任命周
瑜和程普為左右督,以周瑜為主帥,與劉備軍聯合迎擊曹操。周瑜用詐降
之計,巧用火攻,揚水戰之長,終以弱勝強,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
4.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率領大軍南下,見孫權的軍隊雄壯威武,喟然
而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孫權的優秀,離不開
家庭的教育,他的父親是孫堅,哥哥是孫策,正是有了父母和兄長的諄諄
教誨,才成就了后來的東吳大帝。
5.劉裕布衣出身——劉裕是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世孫。
到劉裕這一代時家境已十分貧苦,他的父親一度因為無力養育而打算拋棄
他。劉裕長大后,“雄杰有大度”,身高七尺六寸,風骨奇偉,不拘小
節,侍奉繼母以孝順聞名。早年因家境過于貧寒,落魄到靠砍柴、種地、
打漁和賣草鞋為生。劉裕僅認識一些文字,曾因為賭博樗蒲而傾家蕩產,
遭鄉里輕鄙,時人大多不能賞識他。
6.劉義隆元嘉草草——元嘉,宋文帝劉義隆年號。劉義隆于元嘉元年(424
年)即皇帝位,在剪除權臣徐羨之、傅亮、謝晦后,延續宋武帝劉裕治國
方略,在“義熙土斷”的基礎上清查戶籍,免除“通租宿債”,實行勸
學、興農、招賢等一系列措施,積極休養生息,社會生產有所發展,經濟
文化日趨繁榮,史稱“元嘉之治”。北魏在景平元年(423 年)曾乘劉裕
去世大舉南侵,奪取劉宋的虎牢、洛陽及滑臺等劉宋地處河南的洛陽盆
地。故宋文帝自即位以來便有收復河南失地的志向和打算。但因好大喜
功,倉促北伐,遭到重創。
7.佛貍祠——宋文帝劉義隆好大喜功。他聽了王玄謨的北伐計劃后對臣下
說:“聞王玄謨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之意。”話說的很大,實力卻著實
不濟。元嘉 27 年,劉宋王朝的北伐一敗涂地。強敵北魏一直追到長江北岸
的瓜步,京師震動,劉宋幾乎亡國。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小名“佛貍”)
在瓜步山上建立行宮,即“佛貍祠”。
8.廉頗老矣——公元前 245 年,趙孝成王去世,其子趙悼襄王繼位。趙悼
襄王一繼位就解除了廉頗的軍職,派樂乘代替在外領兵的廉頗。廉頗因受
排擠而發怒,攻打樂乘,樂乘逃走。廉頗于是離趙投奔魏國大梁(今河南
省開封市)。后趙國因為多次被秦軍圍困,趙王想再任用廉頗,廉頗也想
再被趙國任用。于是,趙王派遣使者去帶著一副名貴的盔甲和四匹快馬到
大梁去慰問廉頗,看廉頗還是否可用。廉頗在使者面前一頓飯吃了一斗
米,十斤肉,還披甲上馬,表示自己還可有用。使者受廉頗仇人郭開的賄
賂,回來向趙王報告說:“廉將軍雖然老了,但飯量還很好,可是和我坐
在一起,不多時就拉了三次屎。”趙王認為廉頗老了,就沒任用他,廉頗
也就沒再得到為國報效的機會。
二、素材運用示例
話題 1:惜時
1.可用素材
①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②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③周瑜年少功成。
2.運用實例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感慨人生苦短,尚未建功立業。而
看看我們的身邊,有人在游戲里揮霍光陰,人在追星中蹉跎歲月,有人在
閑聊中消磨人生,有人在彷徨中錯過時光。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不要
在奮斗的年紀選擇“躺平”,莫要等到兩鬢成斑才后悔什么都沒來得及
做,“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你看,34 歲的周瑜
已經是指揮若定的大將軍,“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辛棄疾,23 歲
已經拉起了一支起義軍,于萬人之中擒拿叛徒。功成名就不是一蹴而就
的,是多少個日夜的努力與準備換來的。每一寸被虛度的光陰里,都藏著
你無限可能的未來。“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歲月只會眷顧那些懂
得珍惜它的人。
話題 2:家庭教育與成才
1.可用素材
①蘇母教子
②李清照出生書香世家
③生子當如孫仲謀
2.運用實例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但教育并不只是發生在校園里。家庭是孩子成
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不可替
代的,許多的成功的人,我們往往關注他們自身的努力,卻忽視了他們的
家庭。孫權,連曹操都感慨“生字當如孫仲謀”,沒有父兄的榜樣,母親
的傾心培養,哪有這后從稱贊的江東英豪;一代文豪蘇軾,歷經挫折卻始
終堅持正道直行,和他的母親程夫人的教育分不開;李清照,被稱為“千
古第一才女”,作為一個舊時代的女性,能有如此成就源于父親李格非的
開明與引導。身為父母,不只是給孩子提供衣食,更要在為人處事方面言
傳身教。而如今,有只顧自己玩樂,不關心孩子成長的父母;有只會嘮
叨,只看分數的父母;有以工作繁忙為由,忽視陪伴孩子的父母;也有為
生計奔波,無暇顧及孩子的父母。希望越來越多的父母重視家庭教育,營
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話題 3:知音
1.可用素材
①白居易與琵琶女
②李清照與趙明誠
2.運用實例
人生于世,與何人為伴才是幸福的?有人說要結交比你優秀的人,有
人說要結交真誠的人,有人說要結交正直的人……其實人生最難得的還是
遇到一個知己,或為朋友,或為萍水相逢,或為最親密的人,他們不必多
么優秀,多么完美,最重要的是懂你。就像俞伯牙和鐘子期,高山流水,
妙不可言;就像白居易和琵琶女,潯陽江頭,司馬青衫,無聲勝有聲;就
像李清照與趙明誠,金石字畫,人生起落,同悲同喜。他(她)可以分享
你快樂,聆聽你的心聲,與你共擔風雨,與你共話未來。如果你幸運的擁
有一個這樣知己,那必定是人生一大樂事,更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幸
事。
話題 4:堅守初心
1.可用素材
①白居易被貶,思想大變
②辛棄疾宦海沉浮,不改恢復中原之志
③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2.片段運用
愿你走出半生,歸來依舊是少年。多么美好的祝福,多么難得的堅
守。多少少年的胸懷,少年的熱血,少年的棱角,在生活的磨礪中悄然不
再。就算是名動京師的大詩人白居易,在經歷了被貶江州的挫折后,也不
免詩風大變,向現實妥協,又有幾人能不改初衷,永遠是那個向上的少
年?不,有的,他,就是辛棄疾,從少年立志恢復中原,拉起一支隊伍抗
金,到南歸朝廷,獻上《美芹十論》,再到宦海沉海幾十年,被頻繁調
動,被彈劾閑置,無論現實多么殘酷,始終不忘恢復之志,至死不悔,令
人動容。現實的風浪再大,總有一些像辛棄疾這樣的人堅守著那份初心,
揚起風帆,一往無前。他們做不了識時務的“俊杰”,也不羨慕摧眉折腰
的“明哲”,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不流連于安逸,不妥協于荊
棘,走出半生,依然是那個昂揚的少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瓦房店市| 定南县| 永仁县| 渝北区| 开化县| 青铜峡市| 上思县| 乐山市| 舟曲县| 澳门| 平邑县| 宜兰市| 烟台市| 惠州市| 深圳市| 津南区| 邛崃市| 乌兰察布市| 玉山县| 苗栗市| 黄浦区| 盐亭县| 乳源| 曲沃县| 永嘉县| 崇仁县| 蕉岭县| 南阳市| 电白县| 绵竹市| 双峰县| 临邑县| 马鞍山市| 津市市| 明水县| 清涧县| 沈阳市| 肥城市| 岳阳市| 汉源县| 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