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語文必修下冊單元知識速記第五單元知識速記清單1.課文回顧本單元課文內容匯總比較表關注的社會作者所處 寫作原因與作品 作者 事件、現象 立場、觀點 寫作目的的時代 對象或問題《在 參加《人民資產階級 這個時代工 宣告無產〈人民 報》創刊四革命勃 業和科學的 站在無產階級 階級必將報〉 周年宴會并興,無產 力量超乎想 的立場上,認 解放,以創刊紀 馬克思 發表演說;階級即將 象,卻顯露 為無產階級將 激勵志同念會上 對象是參加登上歷史 出衰頹的征 結束這個時代 道合的戰的演 宴會的志同舞臺 兆 友說》 道合的戰友參加馬克思 以親密革命戰資產階級 告慰馬克《在馬 的葬禮并發 馬克思去 友的身份,得執掌政 思,代表克思墓 表演說;對 世,需要對 出馬克思是恩格斯 權,無產 無產階級前的講 象是參加葬 其一生“蓋 “最偉大的思階級革命 對馬克思話》 禮的馬克思 棺定論” 想家”和卓越斗爭勃興 表達敬意的親友 革命家的結論因為偶發的客卿關涉間秦國因重用諜案,秦王客卿日漸走 站在秦國國君六國尚有 下令驅逐全強,有統一 的立場上,認《諫逐 余力,秦 部客卿,在 勸秦王收李斯 天下之趨 為無差別驅逐客書》 國即將統 被逐之列的 回成命勢,然大功 客卿是損秦助一中國 李斯上疏秦未竟,六國 敵的做法王勸其收回猶有實力成命;對象是秦王決定參加革命武裝的起半殖民地 義行動,認半封建時 為可能獻出愿犧牲個人幸代,國家 生命,擔心 晚清時期政 安慰愛《與妻 福,獻身革命林覺民 腐敗,社 妻子不能完 治腐敗,民 妻,望其書》 斗爭,換來天會黑暗, 全理解自 不聊生 理解下人的幸福人民災難 己,故留下深重 遺書以寬慰妻子;對象是妻子本單元課文文體比較表文體 篇目 主旨《在〈人是馬克思的一篇著名演講詞。馬克思在演講中犀利地指出民報〉創19 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并分析了其成因,宣告了無產演講詞 刊紀念會階級解決社會矛盾、終結資產階級的歷史使命,贊頌了無產上的演階級走上社會革命舞臺的偉大意義和即將發揮的巨大作用。說》是恩格斯在馬克思葬禮上所致的悼詞,作者深情滿滿地哀悼《在馬克自己的親密戰友,總結概括了他的一生及其為人類社會做出悼詞 思墓前的的偉大貢獻,字里行間充滿了敬意和不舍。悼詞短短一千多講話》字,言簡、意豐、情盛,語言優美典雅,極具感染力。是李斯寫給秦王的奏疏,從“跨海內、制諸侯”,完成統一奏疏 《諫逐客 天下大業的角度來分析闡明逐客之害,勸諫秦王撤銷逐客(書信) 書》 令。文章勸諫角度巧妙,站位高遠,其中體現的廣納人才、任人唯賢等政治主張至今仍有現實意義。是烈士林覺民參加起義前寫給妻子的遺書。信中對革命的忠《與妻家信 誠與熱忱、對妻子的深愛與不舍交織輝映,催人淚下;烈士書》舍棄摯愛與生命,為革命獻身的生死抉擇更是令人動容。實用文本的表達方式比較表比較點 《諫逐客書》 《與妻書》寫作對象 秦王 妻子寫作目的 勸諫,取消“逐客令” “吾至愛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原因態度 客觀、平和、謙恭 摯愛、悲痛、堅定語氣 嚴肅、莊重、委婉 急切、自責、直接表達方式 議論為主 抒情為主語體 書面語體 口語語體2.讀準字音詛咒(zǔ) 悼念(dào) 誣蔑(wū miè) 膚淺(fū) 嫉恨(jí) 誹謗(fěi bàng)卓有成效 (zhuó) 繁蕪叢雜 (wú) 撰稿 (zhuàn) 繆公 (mù) 蹇叔 (jiǎn) 殷盛(yīn) 鄢(yān) 郢(yǐnɡ) 成皋(ɡāo) 膏腴(yú) 穰侯(rǎnɡ) 阿縞(ē)纖離(xiān) 靈鼉(tuó) 外廄(jiù) 傅璣(jī) 珥(ěr) 阿縞(ɡǎo) 搏髀(bì)黔首(qián) 帝嚳(kù) 稱心快意(chèn) 不能禁(jīn) 肖我(xiào) 一慟(tòng)3.熟記成語在《人民報》創刊紀念會上的演說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不可思議: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來是佛教用語,含有神秘奧妙的意思)。驚慌失措:指嚇得慌了手腳,不知如何是好。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繁蕪叢雜:叢生的雜草多而亂。形容內容、文字或種類繁多雜亂。淺嘗輒止:略微嘗試一下就停下來,指對知識、問題等不做深入研究。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堅韌不拔:形容信念堅定,意志頑強,不可動搖。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永垂不朽:(姓名、事跡、精神等)永遠流傳,不磨滅。熟記本單元相關的重點文學及文化常識馬克思卡爾·馬克思(1818—1883),德國人。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之一,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恩格斯恩格斯(1820—1895),德國人。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國際無產階級的領袖。1847年 12月至 1848年 1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第一次公開升起共產主義運動的旗幟,是一個“周詳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李斯李斯,戰國末楚國上蔡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他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現存 《諫逐客書》、《泰山刻石文》、《瑯玡臺刻石文》等,以前者最為著名。魯迅先生說:“秦王嬴政統治 37年,帝業 16年,秦王朝幾乎沒什么文學可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林覺民林覺民(1887—1911),字意洞,號抖飛福建閩縣(今福州)人。民主革命者,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14歲進高等學堂,接受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影響,課余談到時事,總是慷慨激昂地說:“中國不革命不能自強。”畢業后到日本留學。1911年(辛亥革命那一年)春天,三月二十九日(陽歷四月十七日)早晨,他和方聲洞等率領全體福建同志入廣州,和林廣塵(文)會于城內。下午五點多鐘,一同攻擊轟炸督署,不幸中彈受傷,力盡被捕。在審訊中,他從容不迫,縱論世界大勢,宣揚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張,臨刑談笑自若,引頸就義,年僅 25歲。重要的文化知識諫官的五種工作方式諷諫:以婉言隱語進行勸諫,這種提意見的方式往往引用典故說明現實中的問題;順諫:用恭順的語言表達聽起來順耳的意見;規諫:以正義之道勸諫;指諫:指陳事實而進諫;直諫:當面直言得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奏疏奏疏:上書給天子的文章的通稱。在古代,臣子向皇帝進呈的文章有各種專門名稱,如:奏、疏、議、章、表、上書、封事等等。「章」是用來謝恩的;「奏」是用來彈劾,即揭發別人的;「表」是用來陳述衷情的;「議」是用來表示不同意見的;「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陳述政見或有所勸諫的文章。古代夜晚的計時方式一更 19:00~21:00(戌時)二更 21:00~23:00(亥時)三更 23:00至次日凌晨 1:00(子時)四更 1:00~3:00(丑時)五更 3:00~5:00(寅時)重要的文體知識演講稿概念 是指在重要場合或群眾集會上發表講話的文稿。用途 用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發表意見和主張,提出號召倡議。(1)敘事型: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輔以適當的議論、說明和抒情。敘事演類型 講詞通過對人物、事件、景物的記敘描述,表達演講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本質和規律。(2)說理型: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它具有正確、深刻的論點,使用確鑿充足、具有說服力的論據,進行富有邏輯性的論證。(3)抒情型:以抒情為主要表達方式,在演講中抒發演講者愛恨悲喜等強烈感情。對聽眾動之以情,以“情”這把鑰匙來開啟聽眾心靈。特點 ①針對性。②可講性。③鼓動性。④整體性。⑤口語性。⑥臨場性。悼 詞概念 是演講詞的一種,是對死者表示哀悼的話。①開頭述其哀(悲 一般介紹死者逝世的時間、地點、原因,生前的身份和職痛) 務。②主體贊其功(敬內容 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績及生者對其功績的評價。仰)③結尾頌其德(悼 表達對死者的悼念,寄托哀思,并向參加悼念儀式的人提出念) 希望和要求。廣義 廣義的悼詞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文章。類別 狹義的悼詞是指在追悼大會上對死者表達哀思與敬意的講話狹義文稿。需要掌握的修辭手法“諱飾”修辭概念 說話時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說這種事物,而用別的話來回避掩蓋或裝飾美化。①美飾就是因犯忌怕說而改用別的話加以裝飾美化。如:“3月 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里還不到兩分鐘,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分類 —但已經是永遠地睡著了。(《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句中的“停止思想”、“安靜的睡著”、“永遠地睡著”,都是指“死”。對于馬克思的死,恩格斯不忍心直接說出,因而用了諱飾手法。這樣既把自己的心情委婉而含蓄地表達出來,又符合全世界勞動人民的心愿。②掩飾就是遇到犯忌觸諱的事改用一種模糊的說法去掩蓋。如:“祥林嫂?怎么了?” “老了。” (《祝福》) 句中的“老了”即“死了”。因魯府的忌諱頗多,那些不吉利的話不可直說。為了避諱,短工們把祥林嫂的死說成“老了”。本單元重要的文言知識《諫逐客書》1.通假字例句 本字及意義遂散六國之從 同“縱”,合縱之策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 同“納”,接納而陛下說之 同“悅”,喜悅,喜愛河海不擇細流 同“釋”,舍棄藉寇兵而赍盜糧 同“借”,借給2.古今異義詞例句 古義 今義①所 重 者 在 乎 色 、 在意,介意,放在心在于(“乎”相當于“于”)樂、珠玉 上②卻賓客以業諸侯 指貴族的門客、策士等 客人的總稱3.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義或用法①此五子者,不產于秦 動詞,生,出生②永州之野產異蛇(《捕蛇者說》) 動詞,出產(1)產③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促名詞,財產,產業織》)①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 動詞,攻取②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動詞,拔起,拔出③過蒙拔擢(《出師表》) 動詞,提拔(2)拔④勢拔五岳掩赤城(《夢游天姥吟留動詞,突出,超出別》)⑤堅忍不拔 動詞,動搖,變動①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動詞,辭讓,拒絕(3)讓 ②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蘇武動詞,責備,責問傳》)③堯讓天下于許由(《莊子·逍遙動詞,轉讓權力、職位游》)①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①動詞,同“釋”,舍棄(4)擇 ②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師說》) 動詞,選取,挑選③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 名詞,區別4.詞類活用例句 活用類型及釋義①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 名詞作狀語,在西邊/在東邊②蠶食諸侯 名詞作狀語,像蠶一樣③內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 名詞作狀語,在內部/在外部④來丕豹、公孫支于晉 使動用法,使……來⑤遂散六國之從 使動用法,使……離散⑥強公室 使動用法,使……變強⑦故能明其德 使動用法,使……明顯 ⑧卻賓客以業諸侯 使動用法,使……成就霸業⑨娛心意、說耳目者 均為使動用法,使……愉悅5.特殊句式例句 句式特點(請指出標志詞)①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判斷句 標志詞:非……也 ②并國二十 定語后置句(“二十”是“國”的定語) ③舉地千里 定語后置句(“千里”是“地”的定語)④西取由余于戎 狀語后置句 標志詞:于⑤內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 狀語后置句 標志詞:于《與妻書》例句 本字及意義稱心快意,幾家能彀 “彀”同“夠”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念”同“廿”,二十2.古今異義詞例句 古義 今義汝可以模擬得之 想象,揣摩 模仿鐘情如我輩者 感情豐富 感情專注(多指愛情)3.一詞多義詞語 例句 意義或用法①與妻書 給,給予(1)與②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 介詞,和,同,跟③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 連詞,表選擇,與其①不能竟書而欲擱筆 動詞,完成②君竟日不出門 副詞,全,整,終(2)竟③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副詞,究竟,到底①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 以外,以后②及今思之,空余淚痕 剩下,留下③前十余日回家 整數后表示不定的零數(3)余 ④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我⑤吾今死無余憾 遺留的,剩下的①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 應當(4)當②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在③吾家后日當甚貧 將,將會①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 代詞,他(5)其②今則又望其真有 代詞,它,指鬼③汝其勿悲 副詞,表希望語氣,還是4.詞類活用例句 活用類型及釋義汝幸而偶我 (1)名詞用作動詞,婚配,嫁給意洞手書 名詞作狀語,親手瓜分之日可以死 名詞作狀語,像瓜一樣老吾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形容詞用作動詞,敬愛;愛護卒不忍獨善其身 使動用法,使……美好,修治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 意動用法,以……為樂6.文言句式(1)天下人之不當死而死與不愿離而離者 定語后置句(2)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判斷句本單元重要的語言知識運用——長短句互換所謂長句,是指結構復雜、用詞較多的句子。長句一般有三個特點:一是修飾語(定語、狀語)較為復雜,二是并列成分較多,三是某一成分結構比較復雜。長句容量大,能使表達嚴密、準確、細致,使條理貫通,但理解難度大。理解長句要注意以下幾點:(1)標清內部結構關系。先抽出句子主干,再看修飾成分。有時句子的表意重點是在修飾部分。(2)注意內部所用虛詞在層次轉換、表達情感時的作用。(3)結合上下文補全其中的省略成分。(4)結合長句所處的位置及結構上的作用,以及表達技巧分析表達效果。2.分析下面的句子,把握作者運用長句表達的深刻含意和復雜情感。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答:答案 該句旨在說明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一般規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此句先以自然領域中達爾文的發現作類比,表明馬克思在歷史領域中的發現的重要性。接著進一步解釋這個發現,一方面稱之為“簡單事實”,表明這個規律廣泛存在于各個歷史時期和全人類的生活中,從而顯示出重要性;另一方面又用“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修飾“簡單事實”,說明其容易被遮蔽。這樣的句中邏輯顯示出馬克思思想之敏銳、貢獻之偉大。句子的主體部分具體解釋了馬克思發現的“歷史的發展規律”,分為三層意思:①基礎性的生存需求決定復雜的高級精神活動;②生活資料的生產是上層建筑的基礎;③必須由經濟基礎來解釋上層建筑,而不是由上層建筑來解釋經濟基礎。這三層之間的關系是:第一層推出第二、三層,第二層由第一層推出,又是第三層的依據。由此可以看出這句話的深刻內涵和句子內部的邏輯思路。該句在敘述和議論之中,運用帶有強烈感彩的修辭手法,抒發了對馬克思尊敬、愛戴和悼念的真摯感情。一 單元主題 抱負與使命100年來,中國青年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積極投身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事業,為人民戰斗、為祖國獻身、為幸福生活奮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我們青年學生應該學習革命導師和志士仁人的精神品格,領會其襟懷與抱負,勇于承擔時代使命;關注社會,關注現實,學習觀察社會,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擔當精神。二 素材廣角1.名言積累(1)當代大學生走向社會不應該是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應該站在國家、民族、社會、人類未來的視野中去思考問題和付諸行動,應該生活在廣闊而深邃的時空格局中,做“中國的脊梁”。——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2)但愿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郭小川(3)我們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實實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給我們的重負,才是一個勇者。到了驀然回首的那一瞬間,生命必然給我們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時的山和水,又回復了是山是水,而人生已然走過,是多么美好的一個秋天。——三毛(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5)我們的使命是照亮整個世界,熔化世上的黑暗。——莎士比亞(6)人類的使命在于自強不息地追求完美。——《托爾斯泰傳》(7)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魯迅2.“使命與抱負”精彩事例(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走紅的醫生張文宏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強調,“大家不要叫我網紅,還是叫我文宏醫生吧”。對于自己的走紅,他非常淡定,“以后我就是個在實驗室里做實驗的普通醫生。傳染病也不是個‘紅’的學科,但我還是非常享受我的工作”。(2)202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張桂梅:2002 年,在云南兒童之家工作的張桂梅看到了很多農村貧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解決山區孩子上學問題。她四處奔波籌集資金,努力了五年才籌集到 1 萬元。經多方努力,2008 年,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成立,這是全國唯一一所免費女高,專門供貧困家庭的女孩讀書。建校 12 年來,已有 1 804 名大山里的女孩從這里走進大學完成學業,在各行各業作貢獻。(3)祁發寶是位于藏北阿里高原的新疆軍區札達邊防營營長。1997 年,祁發寶高中畢業,隨即應征入伍。1999 年,他拿下了南疆軍區某軍事課目比賽第一名,從而獲得了考學提干的機會。畢業后,他選擇到高原去、到斗爭一線去。于是,在西藏阿里一扎根就是 20 多年。在這 20 多年的戍邊歲月中,他先后 80多次參加邊境管控行動,23 次帶領執勤分隊出色地完成急難險重任務,40 多次遭遇暴風雪和泥石流,13 次與死神擦肩而過。2020 年 6 月,印度公然違背兩國共識,在中印加勒萬河谷邊境悍然越線挑釁。在交涉斗爭中,團長祁發寶身先士卒,身負重傷。今年 2 月,祁發寶被授予“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4)近來,電視劇《覺醒年代》熱播,該劇以 1915 年《青年雜志》問世到1921 年《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為貫穿,展現了一幅從新文化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該劇講述了覺醒年代的百態人生,藝術地再現了一批名冠中華的文化大師和一群理想飛揚的熱血青年充滿激情、燃燒理想的澎湃歲月。陳獨秀、李大釗、瞿秋白、蔡和森、趙世炎、鄧中夏、陳延年、陳喬年……這些有名的或者無名的人,用青春或生命為民族、為國家舍身堆筑了一座不朽的橋梁,于是他們的生命永遠存在那里,在我們心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