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三單元經濟全球化第七課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7.1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推動我國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的對外開放只會更加擴大。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發展的機遇。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是世界發展的積極貢獻者和有力推動者。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1978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建立了中國特色開放型經濟體系。新時代,我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更加主動地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要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要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要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要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立足我國國情,放眼世界,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我國既注重對外開放、合作共贏,又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國實行對外開放,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中國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任何時候都不能依賴別人搞建設,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的出發點,這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我們尤其要矢志不移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閉關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未來中國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中國的對外開放不會停滯,更不會走回頭路。我們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當堂小練1.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堅持這一基本國策的立足點是( )A.相互借鑒,求同存異B.多元平衡,共同發展C.內外聯動,互惠互利D.獨立自主,自力更生D2.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和地區形勢,習近平總書記倡導“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依據是( )①經濟全球化也意味著“風險全球化”②經濟全球化只有利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③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④市場經濟使一國無法控制本國經濟發展的趨勢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A3.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帶動亞太國家共同發展,為本地區人民創造更多機遇。雖然中國與世界各國發展互利互惠的多邊經貿關系,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來進行,仍然要立足國情和經濟實力。我們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 )①提高中國開放型經濟水平,形成競爭的絕對優勢②支持企業在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③發揮宏觀調控的決定性作用,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④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4.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黨歷屆三中全會都把研究討論深化改革作為會議主題,顯示了我們黨堅定不移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路線方針政策、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的決心和意志。據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結論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①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②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③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④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5.近年來,受全球總需求不振、我國原有比較優勢發生變化等因素影響,我國外需增長放緩。然而,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加快、自由貿易區戰略實施不斷強化,我國外貿適度穩定增長將會成為新常態。為有效適應新常態,我國應該( )A.降低出口商品價格,搶占國際市場B.適度縮小外貿規模,深化國際合作C.深入參與全球化進程,尋求發展新優勢D.制定國際貿易基本規則,引領發展C完成課后相關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