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暑期突破 專題 10 人物描寫及其作用一、提問方式①下面的句子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有什么作用?②請從描寫的角度賞析句子。二、知識梳理人物是文章的靈魂,是文章構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離不開對人物的刻畫,是展現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人物是作者精心刻畫加以渲染出來的,才使人物更加深入人心,躍然紙上。描寫一般通過“外語動心神”描寫手法刻畫人物,表達人物情感。人物描寫可以從劃線句子中呈現出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詞語,進行賞析。人物描寫的目的是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同時也能更深刻地表達文章中心。(一)外貌描寫即是從人物的體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著、體型、姿態等)進行描寫,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例:黑臉短毛,長喙大耳,穿一身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直裰,系一條花布手巾,手拿九齒釘耙。——豬八戒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制冠光映映。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稱。一雙怪眼似明星,兩耳過肩 查 又 硬 。 挺 挺 身 才 變 化 多 , 聲 音 響 亮 如 鐘 磬 。 尖 嘴 咨 牙 弼 馬 溫 , 心 高 要 做 齊 天 圣 。——孫悟空(二)語言描寫包括人物的獨白和對話,獨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重要手段。鮮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例:天下大雪,秀才、縣官、財主相遇,財主提議以雪為題,每人念一句詩。第一句:“大雪落地似鵝毛。” ——秀才秀才讀書人,語言講文采,用了個比喻來形容; 有文化第二句:“滿天下皇家瑞氣。” ——縣官縣官不忘為皇帝歌功頌德; 官腔第三句:“下它三年又何妨?” ——財主財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樂事;第四句:“全部都是廢話。” ——窮人唯獨窮人,饑寒交迫,當然要埋怨。(三)動作描寫具體細致地描寫某一人物在某一情況下所作出的動作反應,就顯示出了這一人物的內心活動、處世態度、思想品質。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進程,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時候還能推動情節的發展。例: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作者:朱自清 選自《背影》)運用了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父親攀欄桿時的情景,從中體現了父親對"我"深深的愛。(四)心理描寫對人物在一定的環境中的心理狀態、精神面貌和內心活動進行的描寫。最常用的是描寫人物的內心獨白,讓人物一無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聲,使讀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同時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質或情感。例: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來了,發出亮光來了。亮光落在墻上,那兒就變得像薄紗那么透明,她可以從那兒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鋪著雪白的臺布,擺著精致的盤碗,填滿了蘋果和葡萄干的烤鵝正冒著熱氣。更妙的是,這只鵝從盤子里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和叉,搖搖擺擺地在地板上走著,一直向這個可憐的小女孩走來--這時候,火柴又滅了,面前沒有別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墻。"幻覺描寫很好的刻畫出小女孩天真、單純和對溫飽渴求的心理。同時,又深刻的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平和黑暗。(五)神態描寫神態描寫專指臉部表情,描寫時要用表示表情、神態的詞語,例如哭喪著臉,專注的神情等。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例:毛老師氣咻咻地站在門口,他頭上冒著熱氣,鼻子尖上綴著幾顆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氣沖沖地向上挑著,嘴卻向下咧著。抓住面部表情動作的特點來描寫的,體現人物性格暴躁的人生氣時的樣子。★答題思路:這是××描寫,寫出了××內容,突出了人物××特點,表達了作者××情感★★備注:標紅的題目為該考點對應練習★★一、閱讀理解。一個粗瓷大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里,陳列著一個粗瓷大碗,是趙一曼烈士用的,她那時是東北抗日聯軍的團政委。這個碗趙一曼僅僅用過一次,卻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有一回,一場激烈的戰斗剛剛結束,小通訊員給趙一曼送來一個鼓鼓的挎包,打開一看,是一個粗瓷大碗。趙一曼吃飯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給一個新戰士了,通訊員戲稱為“丟”了,一直想給她另找一個碗,好不容易在這次戰斗中找到了,就連忙給她送來。①趙一曼以為這個碗是哪位戰士送給她的,便對通訊員說:“從哪里拿來的,請你還到哪里去!”通訊員為難地說:“這……這……敵人都消滅了,往哪兒還呢?”開飯了,通訊員用這個大碗,給趙一曼盛(chéng shèng)了滿滿一大碗高粱米飯。他想:這回我們政委該吃頓飽飯了。趙一曼一看就知道是從病號灶里盛來的。這段時間日子非常艱苦,抗聯部隊幾個月來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饑的。部隊雖然還有一點兒糧食,但是得(dé děi)留給傷病員吃。團長、政委和戰士一樣,嘴邊有幾個月沒沾過糧食了。趙一曼端著這碗高粱米飯,望著面前的小通訊員,怎么忍心責備呢?②趙一曼趁人不防,快步走進炊事棚,把飯倒在鍋里,又從另一口鍋里盛了半碗野菜粥。炊事員老李看到了,沒有吭(kēng háng)聲,眼睛里卻含著淚花。第二天開飯的時候,趙一曼又沒有碗了。小通訊員急得直叫:“我說政委同志呀,給你一百個碗也架不住這么丟哇!”趙一曼笑著說:“是啊,什么時候才能不丟碗呢?”1.用“√”選出文中加點字的正確讀音。2.文章先講博物館里陳列著趙一曼用過的一個粗瓷大碗,再詳細講述了這個粗瓷大碗的 ,這樣的寫作順序叫 (倒敘直敘)。3.從人物描寫中能感受到人物的品質。閱讀文中兩處畫橫線的句子,完成練習。(1)句子①通過對趙一曼的 描寫,我們能體會到趙一曼作為團政委,具有 的品質。(2)句子②通過對趙一曼的 描寫,我們能體會到趙一曼具有 的品質。4.閱讀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回答下列問題。(1)請從文中找出與這句話相照應的句子,抄寫下來。(2)讀“我說政委同志呀,給你一百個碗也架不住這么丟哇!”這句話時應該用( )的語氣。A.責備 B.惋惜 C.無可奈何 D.后悔(3)“趙一曼笑著說:‘是啊,什么時候才能不丟碗呢?’”這句話反映了她的內心。此時,她心里可能在想:【答案】1.chéng děi kēng2.來歷(故事) 倒敘3.語言 關心戰士,不搞特殊化 動作 舍己為人,堅持與戰士們同甘共苦4.趙一曼吃飯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給一個新戰士了,通訊員戲稱為“丟”了,一直想給她另找一個碗,好不容易在這次戰斗中找到了,就連忙給她送來。 C 等到抗戰勝利的那一天,我的碗就再也不會丟了【解析】1.本題考查多音字。盛:表示 1.興旺;旺盛。2.多;豐富。3.繁茂。4.顯赫。5.深厚。6.廣泛;普遍。7.規模大而隆重。8.熾烈。9.副詞。極;非常。10.(Shènɡ)姓。讀“ shèng”。表示 1.把東西裝進容器內。2.容納。讀“chéng”。盛了滿滿一大碗高粱米飯。這里讀“chéng”。得:表示 1.得到;獲得。2.收獲。3.相合;適合。4.可以;能夠。5.滿意;滿足。6.完成;做好。7.用于談話時,表示無須再說。8.用于情況變壞時,表示只好如此。9.演算得到結果。讀“dé”。表示 1.助詞。①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可能、可以;②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連接表示程度或結果的補語;③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完成(多用于早期白話)。讀“de”。表示 1.需要。2.應該;必須。3.估計必然如此,相當于“要”“會”。4.〈方〉舒服;滿意。讀“děi”。部隊雖然還有一點兒糧食,但是得留給傷病員吃。這里讀“děi”。吭:表示 1.出聲。讀“kēng ”。表示 1.喉嚨。讀“ háng”。吭聲:說話。這里讀“kēng”。2.本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和寫作手法。文中“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里,陳列著一個粗瓷大碗,是趙一曼烈士用的,她那時是東北抗日聯軍的團政委。這個碗趙一曼僅僅用過一次,卻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詳細講述了這個粗瓷大碗的故事。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邊,然后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先后發展順序進行敘述。細讀短文可知,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趙一曼,短文先講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里陳列著趙一曼用過的一個粗瓷大碗,再詳細講述了這個粗瓷大碗的來歷,這樣的寫作順序是倒敘。3.本題考查句子理解。聯系內容“趙一曼以為這個碗是哪位戰士送給她的,便對通訊員說:‘從哪里拿來的,請你還到哪里去!’”這是運用了語言描寫。體現了她關心戰士、不搞特殊,以身作則。聯系內容“趙一曼端著碗輕輕走進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把碗里的飯倒進鍋里,又從另一口鍋里盛了半碗野菜粥。”可知運用了動作描寫,體現了趙一曼以身作則,堅持與戰士們同甘共苦,關心傷員,把高粱米飯留給傷病員的高尚品質。4.(1)本題考查對句子的理解。文中與“小通訊員急得直叫:“我說政委同志呀,給你一百個碗也架不住這么丟哇!”趙一曼笑著說:“是啊,什么時候才能不丟碗呢?”這句話相照應的句子在文中第①段中“趙一曼吃飯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給一個新戰士了,通訊員戲稱為“丟”了,一直想給她另找一個碗,好不容易在這次戰斗中找到了,就連忙給她送來。”(2)考查句子理解與賞析。聯系內容“我說政委同志呀,給你一百個碗也架不住這么丟哇!”可知這句話是小通訊員發現趙一曼的碗又沒了時的無可奈何。讀這句話可用無可奈何的口氣來讀。選 C。(3)考查對短文內容的理解。學生結合文章內容回答。短文最后一句話“趙一曼笑著說:‘是呀,什么時候才能不丟碗呢’”反映了她的內心。此時,她心里的想法是:等到戰爭結束了,戰士們生活安定了,每個人都有碗的時候,我的碗就不會丟了。二、課外閱讀。一碗熱湯趙向輝傍晚,一個老婆婆蹣跚地走進了一家飯店。服務員上前問:“阿婆,吃點什么呀?”老婆婆哆嗦著說:“我只有兩塊錢,能花一塊錢喝碗熱乎湯嗎?”服務員怔了一下說:“能,等一下,我去端。”服務員沒有去服務臺,先去了員工更衣室。過了一會兒,服務員端著一碗熱騰騰的面、一碗熱湯、一個肉餅,送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我只有兩塊錢,不要肉餅,也不要面條,只喝湯就行。”老婆婆依舊哆嗦著說。“婆婆,沒事的,今天店里有活動,只要就餐就可以贈送肉餅和面,放心吃吧。”服務員親切地說。老婆婆吃著面條,喝著湯,臉上掛著笑容。一會兒,一位男士走到老婆婆身邊問:“阿婆,怎么不吃肉餅啊?是不好吃嗎?”老婆婆微微一笑:“拿回去,給癱在床上的老伴吃。”男士離開約五分鐘后,又拿著一個紙箱子出來了,喊道:“我是飯店的經理,今天店里搞活動,凡是來就餐者都有一次抽獎機會,抽中一、二、三等獎的當場兌現。”男士用左手拿著箱子走過三桌顧客,三桌都沒抽中。等到了老婆婆桌前,他說:“阿婆,請您從里面抽一張獎券。”男士把箱子放低,示意老婆婆伸手進去拿出一張紙來。老婆婆茫然地看著他,從里面抽出一張紙。男士利索地用右手拿過老婆婆手中的紙,把箱子倒了一下手,然后又倒回來,突然舉起右手中的紙說:“阿婆中了一等獎!獎金兩千元!”大家鼓起掌來。男士拿出一沓現金遞給老婆婆,說:“阿婆,這是獎金,收好了啊。”老婆婆像在和男士說話,又像是自言自語:“今天我的運氣真好,吃了贈送的面,還中了這么大的獎。”這時,經理對身邊的男服務員說了幾句話,男服務員拿著一串汽車鑰匙走到老婆婆身邊說:“阿婆,正好我下班,順路送您回家吧。”老婆婆淚眼婆婆地上了一輛小轎車。繼續抽獎,有兩個客人分別抽中了二、三等獎,紙上寫著免單和半價。結賬時,這兩個客人都按原價結清了飯錢。一人說:“我看出來了。”另一人說:“你們都是好人,我會常來這里吃飯的。”(選文有刪改)5.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請簡要概括。6.畫“______”句子是對經理的 和 描寫,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老婆婆中獎是經理刻意安排的,表現了經理 的品質。7.“你們都是好人”中“你們”指的是誰?短文是通過哪幾件事把“你們都是好人”寫清楚的?8.短文中,抽中免單和半價的客人按原價付錢的原因是( )A.他們發現這次抽獎活動是經理刻意安排的,并不真實。B.他們想把這個優惠留到下一次用。C.他們發現了抽獎的真相,被經理和服務員的精神感動了。【答案】5.短文主要講了一位貧窮的老婆婆去一家飯店吃飯,服務員和經理同情她,想辦法幫助她的故事。6.動作 語言 善良、機智、樂于助人7.幫助老婆婆的飯店服務員和經理。短文是通過三件事把“你們都是好人”寫清楚的,分別是:服務員以贈送為由,多給了老婆婆面和肉餅;經理策劃抽獎活動,以中兩千元大獎的方式給老婆婆提供幫助;服務員以下班順路為由特意送老婆婆回家。8.C【詳解】略三、課外閱讀。客店沒有空房間華利那年 9歲,上二年級。很多人都知道他學習很吃力,他長得又高又笨,無論是動作還是思維都很遲緩。班上的孩子們嬉鬧時,常把他排斥在外,但華利總是在一旁等著,找機會幫個忙。他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孩子,整天笑嘻嘻的,有著保護弱者的天性。華利希望能在一次話劇表演中扮演牧羊人,可是大家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角色,不能交給華利。不過劇中的客店老板倒沒有多少事好做,華利只需要狠狠地拒絕農夫和他的妻子住店就行了。演出那天,華利站在舞臺上。這時,農夫和他的妻子出現了,農夫使勁兒地敲著門。“你要干什么?”華利這個“客店老板”粗聲粗氣地問,并打開了門。“我們找店住。”“到別處去吧,”華利用力地說,“這個店已經住滿了。”“先生,我們找不到其他地方住。我和妻子已經走了很遠,而且很累了。”“這個店里沒有屋子給你們。”華利看起來很嚴厲。“行行好吧,好心的老板。我的妻子懷著孩子,你肯定會有一個小角落給她歇歇腳的。”這時,店老板看了看農夫的妻子,然后很長時間沒有說話,時間長得讓觀眾著急。“不行!滾開!”有人在幕后小聲提醒。“不行!”華利重復著,“滾開!”農夫只好凄慘地扶著妻子離開。華利站在門口,望著他們。他張著嘴,憂愁地皺著眉頭,眼里顯然充滿了淚水。突然,和劇本完全不同的結局出現了。“別走!”華利喊道,“帶你的妻子回來,你們可以住在我的屋里!”一些人覺得這次表演砸鍋了,但絕大多數人認為,這是他們看過的最好的演出。9.大家讓華利演客店老板,是因為( )。A.這個角色很重要B.華利想演這個角色C.華利無論是動作還是思維都很遲緩,只有客店老板沒有多少事好做10.畫“____”的句子是對華利的 描寫,表現了華利把人趕走,心里十分 的心情。11.你認為華利的演出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寫出你的理由。12.通過這次表演,你看出華利是個怎樣的孩子?如果他是你的同學,你會怎樣對待他?【答案】9.C10.神態 難過11.我認為華利的演出成功了。因為他向人們展示了他那顆善良的心。12.我看出華利是一個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如果他是我的同學,我不會再排斥他,我會盡力去幫助他。【解析】9.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能力。華利又高又笨,無論是動作還是思維都很遲緩。劇中的客店老板倒沒有多少事好做,所以大家讓華利演客店老板。10.本題考查人物描寫相關內容。“皺眉”是人物的表情,即神態描寫。眼里顯然充滿了淚水,可以體現出他內心的難過。11.本題是評說類型題。評說時要結合作者正確觀點,作者寫這篇文章就是為了突出華利的善良,所以我認為華利的演出成功了。因為他向人們展示了他那顆善良的心。12.本題是人物形象分析題目。結合人物的做法來分析。華利最后眼里顯然充滿了淚水,讓他們回來,可以體現出華利是一個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善良的人應該得到幫助,所以如果他是我的同學,我不會再排斥他,我會盡力去幫助他。四、課外閱讀。志向①李大釗還很小的時候,就聽爺爺講過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事情。當時八國聯軍的一部分隊伍,曾經從樂亭縣沿海登陸,到處殺人劫財,老百姓紛紛起來反抗。在那時,李大釗胸中就埋下了仇恨帝國主義,仇恨腐敗的清政府的種子。隨著他漸漸長大,當地人民反抗帝國主義的斗爭,在他的心靈上打下不可磨滅的烙印,一種救國救民的志向,一天天在他的心田萌發。②在他讀小學的時候,他的老師黃玉堂老先生給他講太平天國的故事,他聽得非常入神。黃老先生曾把他叫到自己的屋里,問他:“你聽太平天國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啊?”③李大釗抬起頭,眼睛里好像噴著火苗一般:“我要學習洪秀全,推翻腐敗的政府!中國要富強,不受外國欺!”⑤后來,李大釗在天津政法學校讀書的時候,他的愛國主義思想得到進一步加強。當時的學生,有各種各樣的思想,也有各種各樣的志向。有的想做個名士,游山玩水,樂活一生:有的想著花天酒地,醉生夢死;有的只想糊里糊涂混日子。⑥李大釗卻每天都把時間用在讀書和研究政治理論方面。他胸懷大志,尋求中國獨立富強的道路。他和同學們一起交談,用自己的思想幫助和啟發了一些同學。在當時那樣的花花世界里,李大釗一塵不染,有好多人不理解,問他:“你這樣用心讀書,將來要干點什么呢?”他微微一笑,認真地說:“我將來,只希望做一個對老百姓有用的人!活著,以自己的本領為民眾做事;死后,一不要棺材,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望把我的尸體扔進大海里,喂肥魚蝦,供民眾食用,也使人民得到我的一點好處。這就是我平生最大的志向!”(1)文中加點字“一塵不染”的意思 ,在文中指(2)讀句子體會意思。“李大釗抬起頭,眼睛里好像噴著火苗一般”這句話是對李大釗 和 的描寫,從中可以看出他 的思想感情。(3)李大釗的志向是 ,周恩來的志向是 ,他們兩個都具有 的品質。(4)把畫橫線的句子,換一種表達方式。(直接引語轉換成間接引語)(5)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你的志向是什么?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你會怎么做呢?【答案】(1)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的影響 在那樣的花花世界中,李大釗絲毫沒沾上壞習慣。(2)動作 神態 十分憤慨、熱愛祖國(3)做一個對老百姓有用的人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胸懷博大、志存高遠、熱愛祖國(4)李大釗抬起頭,眼睛里好像噴著火苗一般,他要學習洪秀全,推翻腐敗的政府!中國要富強,不受外國欺!(5)我的志向是當一名光榮的教師。我敬佩教師的無私和偉大,長大后也想像他們那樣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責任。為了實現我的志向,我會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讓自己成為一個博學多識的人。【詳解】(1)本題考查詞語解釋。一塵不染: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氣的沾染。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干凈。結合第⑤自然段句子“當時在那樣的花花世界里,李大釗一塵不染”可知“一塵不染”指的是李大釗在那樣的世界里獨善其身,不和世俗同流而污,絲毫沒沾上壞習慣。。(2)本題考查人物描寫。結合第③自然段的句子“李大釗抬起頭,眼睛里好像噴著火苗一般。”可知,“抬起頭”是對人物的動作描寫;“眼睛里好像噴著火苗”是對人物的神態描寫,表現出人物憤慨的情緒,聯系上下文可知,結合第③自然段的“我要學習洪秀全,推翻腐敗的政府!中國要富強,不受外國欺”可知李大釗對帝國主義的憎恨,十分憤慨,也體現了李大釗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3)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根據第⑥自然段他微微一笑,認真地說:‘我將來只希望做一個對老百姓有用的人!活著,用自己的本領為民眾做點事;死后,一不要棺材,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望把我的尸體扔進大海里,喂肥魚蝦,也使人民得到我一點好處。這就是我生平最大的志向!’”可知李大釗的志向是做一個對老百姓有用的人;我們之前在四年級上冊學習的余心言的《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中,少年周恩來的志向是: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根據第⑤自然段“李大釗卻每天都把時間用在讀書和研究政治理論方面。他胸懷大志,要尋求中國獨立富強的道路”可知李大釗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每天都把時間用在讀書和研究政治理論方面,尋求中國獨立富強的道路。他是一個胸懷博大、志存高遠、熱愛祖的人。結合課文《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的第十七自然段:“此時的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中華不振”這四個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國和人民從苦難和屈辱中拯救出來呢?這個問題像一團烈火一直燃燒在周恩來心中。所以,當修身課上魏校長提出為什么而讀書這個問題時,就有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響亮回答。”他是一個胸懷博大、志存高遠、熱愛祖國的人。故他們都是一個胸懷博大、志存高遠、熱愛祖國的人(4)本題考查句子轉換。第③自然段的句子李大釗抬起頭,眼睛里好像噴著火苗一般:“我要學習洪秀全,推翻腐敗的政府!中國要富強,不受外國欺!”直接引語轉換成間接引語:1.將說后的冒號、前引號改為逗號。2.將你改成我。將我改成他。3.將后引號刪除。故句子為李大釗抬起頭,眼睛里好像噴著火苗一般,他要學習洪秀全,推翻腐敗的政府!中國要富強,不受外國欺!(5)題考查思維的拓展。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可以從為祖國而奮斗、自己的職業理想等角度確定志向,從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等角度明確如何實現自己的志向,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的志向是當一名科學家。為了實現我的志向,我應該首先堅定信念,不受旁人所影響。然后我要從現在做起,學好課內課外的各種知識來充實自己。五、閱讀下文,回答問題。捉螞蚱①今年秋天,外公帶我到河壩上捉螞蚱。②我找了根小竹竿,在草叢里“橫掃千軍”。外公見了,笑著說:“你這一掃,把螞蚱都給掃走了,還能捉到螞蚱么?”話音剛落,我就看見一只螞蚱正趴在一株草上。我急忙撲了過去,可惜撲了個空。螞蚱一蹦一跳地逃走了,好像在說:“就你這點本事,休想捉到我!”當時我并不灰心,又找起螞蚱來,同時在心里說:“下次一定要捉到這些活蹦亂跳的螞蚱,否則無法解我心頭之恨!”外公見我并不灰心,也幫我找起螞蚱來。③這時,我忽然看見幾只螞蚱正躺在草叢里懶洋洋地曬太陽呢!我吸取上次的教訓,用兩只手瞄準那幾只螞蚱,猛撲上去。這下子你們跑不出我的手掌心了吧!我心里想。我先把這四只螞蚱一只一只地放進事先準備好的空煙盒里,又拔了點嫩草放進盒子里。外公開玩笑似的說:“你這真是‘一箭四雕’啊!”我得意地想:那當然! 批注:從“瞄準”“猛撲”這兩個詞語中,可以感受到“我” ④過了一小會兒,我又發現了一只螞蚱,我剛準備撲上去,它已經發現了我,開始逃跑,我連忙使用必殺計——堵,它往哪里逃,我就往哪里堵,它沒反應過來,自己跳到了我的手掌心里。這時,太陽快落山了,外公帶著依依不舍的我回家了。⑤捉螞蚱真有趣啊!14.下面哪個選項,是外公說的“一箭四雕”?( )A.“我”成功把螞蚱放到了空盒子。B.“我”一下捉到了四只螞蚱。C.外公給“我”捉到了螞蚱。15.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橫掃千軍:心頭之恨:16.讀短文的②、③、④自然段,圍繞“捉螞蚱”寫了“我”和爺爺的表現,請你提煉小標題,完成以下魚骨圖。17.短文中劃“_____”的兩句句子都是對外公 的描寫,從中可以感受到爺爺對我的 之情,也能讀出爺爺是個 的人。18.文中“我”捉螞蚱的畫面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在批注橫線內完成批注。19.第③自然段,我還會得意地想什么。根據上下文,合理想象,將內容填在橫線上。20.請你對結尾“捉螞蚱真有趣啊!”提一個能幫助理解或者引發思考的問題。(不用回答)提問:【答案】14.B15.形容一舉擊敗和殲滅了大量的敵人; 指心中的怨恨;16.找螞蚱 吸取上次的教訓;幫我找起螞蚱來 外公帶著我回家;17.語言 指導和贊美 和藹可親、風趣幽默。18.捉螞蚱時的細心、勇敢。19.捉螞蚱對于我來說,那是小菜一碟,容易的很!20.為什么說捉螞蚱真有趣?【解析】14.本題考查提取關鍵信息。結合第③自然段:我心里想。我先把這四只螞蚱一只一只地放進事先準備好的空煙盒里,又拔了點嫩草放進盒子里。外公開玩笑似的說:“你這真是‘一箭四雕’啊!”可知是我一下子捉了四只螞蚱空煙盒里。故選 B。15.本題考查詞語解釋。解決本題時,我們可以通過聯系上下文法,找近義詞反義詞法,組成新詞法等來解決。結合第②自然段“我找了根小竹桿,在草叢里“橫掃千軍”。外公見了,笑著說:‘你這一掃,把螞蚱都給掃走了,還能捉到螞蚱么?’”。可知外公說的話就是“橫掃千軍”的含義。故橫掃千軍:形容一舉擊敗和殲滅了大量的敵人。結合第②自然段“螞蚱一蹦一跳地逃走了,好像在說:‘就你這點本事,休想捉到我!’當時我并不灰心,又找起螞蚱來,同時在心里說:‘下次一定要捉到這些活蹦亂跳的螞蚱,否則無法解我心頭之恨!’”可知我的怨恨是捉不到螞蚱。故心頭之恨:指心中的怨恨。16.本題考查小標題。結合第②自然段“我找了根小竹桿,在草叢里“橫掃千軍”。外公見了,笑著說:‘你這一掃,把螞蚱都給掃走了,還能捉到螞蚱么?’”。可知外公笑著調侃我找螞蚱的行為。結合第②自然段“話音剛落,我就看見一只螞蚱正趴在一株草上。我急忙撲了過去,可惜撲了個空。”可知講的是我捉螞蚱撲了個空。“外公見我并不灰心,也幫我找起螞蚱來。”可知 外公幫我捉螞蚱。結合第③自然段“外公開玩笑似的說:“你這真是‘一箭四雕’啊!””可知外公在開我玩笑,“我吸取上次的教訓,用兩只手瞄準那幾只螞蚱,猛撲上去。這下子你們跑不出我的手掌心了吧!我心里想。我先把這四只螞蚱一只一只地放進事先準備好的空煙盒里,又拔了點嫩草放進盒子里。”可知外公開我玩笑的原因是我吸取上次沒捉到螞蚱的教訓,我一下子捉了四只螞蚱空煙盒里。結合第自④然段“過了一小會兒,我又發現了一只螞蚱,我剛準備撲上去,它已經發現了我,開始逃跑,我連忙使用必殺計——堵,它往哪里逃,我就往哪里堵,它沒反應過來,自己跳到了我的手掌心里。”可知這是我在堵螞蚱。“這時,太陽快落山了,外公帶著依依不舍的我回家了。”可知外公帶我回家。17.本題考查重點句子的理解和人物分析。通讀全文可知,結合文中外公說的這句話第③自然段:我心里想。我先把這四只螞蚱一只一只地放進事先準備好的空煙盒里,又拔了點嫩草放進盒子里。外公開玩笑似的說:“你這真是‘一箭四雕’啊!”和結合第②自然段“我找了根小竹桿,在草叢里‘橫掃千軍’。外公見了,笑著說:‘你這一掃,把螞蚱都給掃走了,還能捉到螞蚱么?’”。都是對外公的語言描寫,從中可以體會到爺爺對我的指導和贊美之情,也讀出了爺爺是個和藹可親、風趣幽默的人。18.本題考查對重點詞語的理解。通讀短文可知,文中“我”捉螞蚱的畫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依據第③自然段“我吸取上次的教訓,用兩只手瞄準那幾只螞蚱,猛撲上去。這下子你們跑不出我的手掌心了吧!”中的“瞄準”、“猛撲”的動作描寫,瞄準:調整槍口的高低和方位,使射出的東西命中目標。猛撲:向某個目標用力的跳起來。可以感受到“我”捉螞蚱的細心、勇敢。19.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結合第③自然段“我心里想。我先把這四只螞蚱一只一只地放進事先準備好的空煙盒里,又拔了點嫩草放進盒子里。外公開玩笑似的說:“你這真是‘一箭四雕’啊!”可知“我”一下子捉到了四只螞蚱,并得到了外公的開玩笑似的夸獎,所以我覺得捉螞蚱對我來說很簡單,圍繞這個主題來寫即可。如,當時“我”得意的想:捉螞蚱對于我來說,那都是小菜一碟,容易的很!20.本題考查對短文的理解。通讀短文,“我”從捉螞蚱這件事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收獲了外公對“我”的愛。結合第⑤自然段“捉螞蚱真有趣啊!”,對于“捉螞蚱真有趣!”這句話,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說捉螞蚱真有趣?“我”在這有趣的捉螞蚱的活動中得到了什么?六、閱讀下文,回答問題。小麻雀(節選)老舍雨后,院里來了個麻雀,剛長全了羽毛。它在院里跳,有時飛一下,不過是由地上飛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飛下來。看它這么飛了兩三次,我看出來:它并不會飛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幾根長翎擰在一處,有一根特別的長,似乎要脫落下來。我試著往前湊,它跳一跳,可是又停住,看著我,小黑豆眼帶出點要親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氣。我想到了:這是個熟鳥,也許是自幼便養在籠中的。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可是它的左翅也許是被養著它的或別個孩子給扯壞,所以它愛人,又不完全信任。想到這個,我忽然很難過。一個飛禽失去翅膀是多么可憐。這個小鳥離了人恐怕不會活,可是人又那么狠心,傷了它的翎羽。它被人毀壞了,多么可憐!它的眼帶出進退為難的神情,雖然只是那么個小而不美的小鳥,它的舉動與表情可露出極大的委屈與為難。它是要保全它那點生命,而不曉得如何是好。對它自己與人都沒有信心,而又愿找到些倚靠。它跳一跳,停一停,看著我,又不敢過來。21.選文中作者之所以會想到小麻雀受傷了,是因為他看到了( )A.小麻雀剛長全了羽毛。B.小麻雀的左翅的幾根長翎擰在一處,有一根特別的長,似乎要脫落下來。C.這是個熟鳥,也許是自幼便養在籠中的。22.作者通過自己看到的及想到的,刻畫出了小麻雀的心理活動是( )A.想親近人B.害怕人C.想親近人又害怕人23.文中畫線句兩次寫小麻雀“可憐”,第一次是指 ;第二次是指 。24.文中多次描寫小麻雀的動作和神態,你體會到什么?請找一處做批注。我找的一處神態或動作描寫是我的批注是25.本篇選文與上一篇都在寫“麻雀”,兩位作家為了寫清楚麻雀當時的表現,同時都寫了 A.看到的和想到的B.看到的和聽到的C.聽到的和想到的【答案】21.B 22.C23.麻雀失去了翅膀 被人毀壞了還想依賴人24.它在院里跳,有時飛一下,不過是由地上飛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飛下來。小麻雀飛不高飛不遠。25.A【解析】21.本題考查了內容理解。結合“看它這么飛了兩三次,我看出來:它并不會飛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幾根長翎擰在一處,有一根特別的長,似乎要脫落下來。我試著往前湊,它跳一跳,可是又停住,看著我,小黑豆眼帶出點要親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氣。我想到了:這是個熟鳥,也許是自幼便養在籠中的。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可是它的左翅也許是被養著它的或別個孩子給扯壞,所以它愛人,又不完全信任。”可知作者之所以會想到小麻雀受傷了,是因為他看到了“小麻雀的左翅的幾根長翎擰在一處,有一根特別的長,似乎要脫落下來”。故選B。22.本題考查了內容理解。結合“我試著往前湊,它跳一跳,可是又停住,看著我,小黑豆眼帶出點要親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氣。我想到了:這是個熟鳥,也許是自幼便養在籠中的。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可是它的左翅也許是被養著它的或別個孩子給扯壞,所以它愛人,又不完全信任。”作者通過自己看到的及想到的,刻畫出了小麻雀的心理活動是 想親近人又害怕人,故選 C。23.本題查了內容理解。從“一個飛禽失去翅膀是多么可憐。這個小鳥離了人恐怕不會活,可是人又那么狠心,傷了它的翎羽。它被人毀壞了,多么可憐!”可知,第一次“可憐”是麻雀失去了翅膀。第二次“可憐是被人毀壞了還想依賴人。24.本題考查閱讀方法和策略。本文描寫小麻雀動作和神態的地方很多,選其中一個畫出并寫批注即可。示例:神態或動作描寫是:看著我,小黑豆眼帶出點要親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氣。從“小黑豆眼帶出點要親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氣”可知小麻雀它愛人,又因為曾經被人傷害不完全信任人。25.本題考查了內容理解。結合“它跳一跳,可是又停住,看著我,小黑豆眼帶出點要親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氣。我想到了:這是個熟鳥,也許是自幼便養在籠中的。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可是它的左翅也許是被養著它的或別個孩子給扯壞,所以它愛人,又不完全信任。”可知兩位作家為了寫清楚麻雀當時的表現,同時都寫了看到和想到的。故選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