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怪獸奇想》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通過欣賞怪獸,了解《山海經》,學習《山海經》中怪獸的創作方法。大膽想象,創作出奇特的怪獸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設計意識。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看看、說說、想想、做做等方式,掌握怪獸的創作方法,能靈活運用設計出形象獨特,富有時代特色的怪獸,在創作表現中發展學生的個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習傳統文化,了解文化傳承。在自由的情境中,體驗美術創作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激發學生的思維,創作出造型奇特的怪獸。
教學難點:運用組合、夸張、變形等方法進行巧妙地想象。
三、教學方式、手段:
1. 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通過有關怪獸想象的視頻、圖片來促進學生的思維發散;
2. 引導學生在《山海經》中尋找怪獸奇想創造的源泉;
四、教師準備: 課件、教具模型、板貼、范畫、山海卷軸
五、學生準備: 超輕土
六、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最近老師被一部電影《神奇動物在哪里》中的一個怪獸圈粉了。他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觀看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它的外形有哪些特點?
2.同學們這只怪獸怪嗎?你覺得它怪在哪里?我們請兩位同學來說一說。(尾巴很長。很兇猛。體型很大。)你們觀察的真仔細。原來它就像一只尾巴比身子還要長并長有獅子鬃毛的老虎。
3.其實,這只怪獸叫騶吾,看起來很嚇人,實際上卻很善良熱情。知道嗎?這只怪獸出自中國古代一部奇書《山海經》。作為中國上古三大奇書之一,《山海經》記錄了古人對怪獸的豐富想象。在《山海經》中是這樣介紹騶吾的,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林氏國預備齊“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采皆具,尾長于身,名曰騶吾,乘之可日行千里。”文字中不僅介紹了騶吾的名字、外形、居住地還有它神奇的能力呢,同學們不妨仔細讀一讀騶吾的神奇能力是什么呀?你的閱讀理解能力真不錯,原來騶吾的能力就是善于奔跑能夠達到日行千里的地步。
4.說到這我們可以用小怪獸身份資料卡的方式來記錄這只怪獸,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總結。姓名,騶吾;住所,林氏國;外形,它的體型與老虎相似,有兩對鋒利的獠牙,有一頭能夠發光的獅鬃,尾巴非常長;能力,日行千里。最后在放上騶吾的畫像,這樣一份騶吾小怪獸身份資料卡就完成了。
5.同學們怪獸騶吾就如此神奇有趣,山海世界中更是包羅萬象,其中奇花異草、名山大川、奇珍怪獸數不勝數,大家愿不愿意前往參觀?騶吾十分熱情主動擔任了我們的講解員。
6.今天就讓我們乘坐怪獸騶吾,騰云駕霧,踏入山海世界,進行怪獸奇想。
【板書:怪獸奇想】
二、新授課
7.在騶吾的導游下,我們即將到達參觀的第一站——世界的極南之地兇犁土丘。騶吾為我們介紹,在這里生存著一只強大的怪獸。它曾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圖騰神,而且我們都是它的傳人。同學們猜一猜他是誰?對,它就是我們熟悉的“龍”。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僅代表著權威和尊貴,還保佑著我們中華兒女的平安和健康。
8.談話之間我們就到了應龍的領地,據說應龍是由10種動物組合而成,同學們我們不妨找一找它是由哪些動物的身體部位組合起來的?我們用搶答的方式,來看看哪一組同學的觀察能力和反應力最強。老師先來打個樣,據說應龍的耳朵是牛的耳朵。準備開始。看來同學們的觀察能力都不錯。老師來做一個小總結。原來,應龍這一形象融合了獅鬃、鹿角、牛耳、馬頭、魚須、鷹爪、蛇身、魚鱗、金魚尾、鳥的翅膀10種動物的身體部位,是地地道道組合起來的怪獸。你發現了嗎,千百年前祖先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來設計龍這個怪獸形象?用幾個字簡單概括出來。【板書 分解組合】對了組合,在組合之前我們先要將選擇的部位分解出來啊,所以多個動物的身體部位組合變成一個新的怪獸,這樣的方法我們稱之為分解組合法。
9.到這里應龍小怪獸的身份資料卡也完成了。這時天空中隱隱約約傳來了美妙的歌聲,究竟是誰在唱歌竟然能夠傳到龍的領地呢?很快騶吾就為我們揭曉了答案,是帝江在一展歌喉。
10.在騶吾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參觀的第二站——西方天山,跟隨歌聲的引領我們在一片密林中找到了一只十分神奇的怪獸。騶吾給我們布置一個小任務,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觀察合作的方式,來完善帝江小怪獸身份資料卡的填寫,最后請一組代表上臺來匯報你們組的討論成果。
11.你們的觀察、合作能力真不錯。原來怪獸帝江,是一只能歌善舞的神鳥,現實生活中鳥長什么樣呢?他們有什么不同?一對翅膀,變為兩對,一兩條腿,變為六條腿,這用了重復的方法,還有嗎?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他的頭部,五官被去掉了,這用了減法。我們將這樣加加減減的設計手法稱之為重復減少法。
12.《山海經》中原來還有很多怪獸,但一路走來我們發現許多怪獸僅剩下了碎片,原來由于部分《山海經》的遺失,生活在山海世界的怪獸們正在逐漸破碎。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一起填寫怪獸身份資料卡的方式學習了如何設計怪獸形象,我們不妨運用學到的表現手法幫助山海世界編寫《新山海經》。
三、教師示范
13.老師也非常想加入《新山海經》的編寫當中,我在課前將山海風光繪制在了長卷中,請同學們設計怪獸形象,我們一起完成《新山海經》的繪制。在設計怪獸的時候,我們不妨先來填寫怪獸身份資料卡。第一步,填寫外形設計。
14.首先我們運用分解組合法,老師在課前制作了一個動物羅盤,我們可以在羅盤中選擇一些你喜歡的動物元素,在你的腦海中分分合合初步形成一個怪獸形象,并用文字的方式把他記錄下來。老師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三種動物形象,分別是螃蟹、蛇、章魚。我設計的怪獸形象由螃蟹的眼睛、鉗子、軀干和蛇的身體以及章魚的觸角組成。
15.其次,在運用重復減少的表現手法,在怪獸形象中加加減減。我將螃蟹的眼睛和鉗子進行重復,將章魚的觸角進行減少。最后,我們還可以運用夸張變形的方式將設計的怪獸形象變得更加的怪。【板書 夸張變形】第二步,為怪獸形象設計特有的能力、名字和住所,完善小怪獸身份資料卡的填寫。
17.完成小怪獸身份資料卡之后,我們再根據文字描述在旁邊的橢圓形中畫出怪獸形象。首先螃蟹的眼睛用來重復的方式變為5個,畫多個物體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大小前后組合。其次同樣用了螃蟹的頭,其中嘴巴夸張變大,接下來蛇的身體,別忘了加上一些裝飾花紋。螃蟹的大鉗子,同樣用了重復的方式,變為兩對。章魚的觸須作為腳。搭配上色,這樣我設計的怪獸形象就完成了。最后將沿著橢圓邊框剪下來并粘貼在《新山海經》中。
16.接下來作業要求:下面的時間交給大家。
17.今天,這節課到此已經接近尾聲,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怪獸,《新山海經》中哪位同學設計的怪獸形象給你的印象最深刻?為什么?能學會了哪些設計方法?你還想知道那些怪獸?
四、課后拓展,深化思維
今天,我們創造出了許多新奇、有趣的怪獸形象。我們從《山海經》中學習了怪獸的創造之法,并加以改編應用。《山海經》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以傳統文化為根,用現代的手段讓它發芽開花,是我們的責任,希望通過這節課,能讓我們更多的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并傳承發揚下去。好,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