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紹興市剡城中學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社會法治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測試卷(2023九上·紹興月考)“盡管她泥沙渾濁,卻使世界上最美麗的江河黯然失色 ”。埃及詩人艾哈邁德·邵基在《尼羅河》的頌詩里熱情地贊美道。回答下題。1.埃及人熱情贊美“泥沙渾濁 ”的尼羅河就像母親一般,是因為尼羅河( )A.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 B.沿岸擁有多座大金字塔C.航運有利于對外貿易 D.定期泛濫帶來肥沃土壤2.2013年,世界上唯一關于胡夫金字塔建造過程的第一人稱描述的紙莎草紙卷被發現,其中記載了用于運送石塊的“運河 ”,可連接河道、到達沿地中海港口。 由此可作出的推測有( )①這段描述是用象形文字記錄的②古埃及人天文學成就很高③“運河 ”很可能連通尼羅河道④古埃及人當時已實現統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九上·紹興月考)人類古代文明的形式多樣,作為最早文明發祥地的兩河流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其典型代( )A.最早的太陽歷記載 B.蘇美爾人的楔形石板C.石柱上的阿拉伯數字 D.高大的獅身人面像4.(2023九上·紹興月考)他們掌管祭祀,擁有壟斷解釋宗教經典的特權,并通過這些特權得到大量的捐款。這些人在該國種姓制度中的等級( )A.第一等級婆羅門 B.第二等級剎帝利C.第三等級吠舍 D.第四等級首陀羅5.(2023九上·紹興月考)人類的早期文明多元而璀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古埃及人創制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太陽歷②古代蘇美爾人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③《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第一部較完整的成文法典④古代印度創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3九上·紹興月考)公元前 27 年,羅馬共和國建立“元首制 ”這一政治形式,羅馬共和國演變成為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的建立者是( )A.屋大維 B.凱撒 C.蘇格拉底 D.克洛維7.(2023九上·紹興月考)史載,古代希臘某城邦國家以其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而聞名,實行完全軍事化,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在戰勝對手后霸權整個希臘。這個政權是( )A.邁錫尼 B.雅典 C.斯巴達 D.克諾索斯8.(2023九上·紹興月考)有學者評價古羅馬的某一歷史事件時說:“對平民來說,不僅在書面上給予他們以安全感 ,而且全面保障他們反對貴族法官在刑事判決方面濫用職權。”這一歷史事件是( )A.創立“陶片放逐法” B.頒布《十二銅表法》C.編纂《查士丁尼法典》 D.設置莊園法庭9.(2023九上·紹興月考)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是人類寶貴的精神遺產。下列人物與成就對應正確的是( )A.德謨克利特——創立邏輯學B.蘇格拉底——創作《荷馬史詩》C.凱撒——命人編制“儒略歷”D.亞里士多德——提出“原子論”10.(2023九上·紹興月考)2022 年 7 月,“意大利之源——古羅馬文明展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 出,掌管成年儀式和疾病治療的“母親女神 ”(如圖)雕塑栩栩如生,描繪了女性與孩子一起的場景。據此可知,雕塑折射了( )母親女神A.與“神人同形同性 ”的特點相仿B.雅典被稱贊為“全希臘的學校 ”C.民主政治與貴族政治的共和制D.內容源自文學遺產《荷馬史詩》11.(2023九上·紹興月考)恩格斯在論述某種宗教時說:“它最初是奴隸和被釋放的奴隸、窮人和無權者、被羅馬征服或驅散的人們的宗教。”下列關于此宗教說法正確的有( )A.誕生于公元前 3 世紀B.在羅馬共和國的殘暴統治下誕生C.耶穌就是“救世主”D.在歐洲誕生12.(2023九上·紹興月考)有史家認為“ 11 和 12 世紀,在歐洲封建王朝的統治下,歐洲達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達到了它的第一個富有活力的階段。 ”其“活力 ”表現為( )A.大學興起和市民階級產生 B.制度危機和資產階級革命C.大學興起和文藝復興開始 D.莊園瓦解和新航路的開辟13.(2023九上·紹興月考)下面圖示是西歐經濟和社會發展引發的變化。在空格處應填寫的內容是( )A.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B.手工工場C.現代工廠 D.手工業作坊14.(2023九上·紹興月考)學者劉景華在《人類六千年》中寫道:“由于層層封受土地,9世紀到10世紀的西歐便形成了一種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級關系。”此處“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級關系”是指( )A.封君與封臣 B.莊園與法庭 C.教會與大學 D.富農與市民15.(2023九上·紹興月考)《查士丁尼法典》說:“皇帝的威嚴、光榮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須用法律來鞏固。這樣,無論在戰時或平時,總是可以將國家治理得很好。 ”這句話表明( )A.羅馬法可以消除羅馬的社會矛盾B.羅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據C.法律是治國的重要手段之一D.羅馬法對歐洲乃至世界影響深遠16.(2023九上·紹興月考)所謂的封君封臣制,就是以土地的層層分封、占有為基礎,以封君和封臣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為紐帶的封建等級制。下列語句能體現這種制度的是( )A.“真正的法律應該對一切人有效,應該永遠有效”B.“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D.“人最美的裝飾是知識”17.(2023九上·紹興月考)中世紀西歐莊園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倉庫等設施,而且備有耕畜和各種生產工具。莊園的產品很少拿出去賣,除非萬不得已,莊園很少出去采購。 由此可見,西歐莊園( )A.農業和手工業相當發達 B.為城市興起奠定了基礎C.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 D.基本處于自給自足狀態18.(2023九上·紹興月考)《全球通史》中寫道:“6世紀起,中國文明大規模傳入日本……那些游歷‘天朝’的日本人……回國后所起的作用更為重大。”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 )①使日本建立了奴隸制民主政治②使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度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④促使日本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9.(2023九上·紹興月考)“這場社會政治變革運動發生于公元 646 年,部分地解放了生產力,完善了統治制度,奠定了國家發展方向,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材料評述的是( )A.大化改新 B.幕府統治 C.明治維新 D.獨立戰爭20.(2023九上·紹興月考)《文化橋梁:阿拉伯帝國的興衰》中指出:“最初阿拉伯人是仿制希臘的星盤,但是在他們兼容和創新精神的推動下,很快就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阿拉伯的星盤后來馳名歐洲。”下列最能體現阿拉伯人“兼容和創新精神”的是( )A.“阿拉伯數字”的改造和傳播 B.創造完整的代數學C.創作《天方夜譚》 D.編寫《醫學集成》21.(2023九上·紹興月考)下列關于資本主義的興起的歷史信息中,表述正確的是( )①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②最早的手工工場出現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和威尼斯③文藝復興的核心是理性④新航路開辟以后,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2.(2023九上·紹興月考)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觀察下面“新航路開辟路線 ”圖,選出人物與圖中路線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A.③——迪亞士 B.①——哥倫布C.④——達·伽馬 D.②——麥哲倫及船隊23.(2023九上·紹興月考)文藝復興時期涌現了許多優秀的文藝作品,下列人物與作品搭配正確的是( )A.達·芬奇——《哈姆雷特》B.米開朗琪羅——《最后的晚餐》C.但丁——《蒙娜麗莎》D.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24.(2023九上·紹興月考)歷史事實是對歷史的真實描述,歷史觀點是對歷史事實的看法和結論。下列表述中,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A.歐洲殖民者從事黑奴貿易,賺取高額利潤B.1588年,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C.歐洲殖民擴張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D.歐洲殖民者對美洲土著居民采取種族滅絕政策25.(2023九上·紹興月考)16世紀西班牙人在中南美洲強迫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在金銀礦井進行繁重勞動,印第安人 大批死亡。據當時人們估計,礦坑里的奴隸,每5個人中,就有4個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死去。但是,金銀的開采卻成為殖民者致富的源泉。這反映了( )A.殖民掠奪的背景 B.三角貿易的過程C.西歐經濟的發展 D.殖民掠奪的殘酷26.(2023九上·紹興月考)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覷,對人類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它是城邦公民內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受權利,而婦女、外邦人、奴隸被排除在外,它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又是社會不公的暴力機器。材料二:德國法學家說過: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1) 材料一中的“它 ”指什么?結合所學知識簡要闡釋“它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又是社會不公的暴力機器 ”。(2) 材料二所說的宗教是指什么?請你說說如何理解“第三次以法律征服世界 ”。27.(2023九上·紹興月考)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成為封臣……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要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摘自人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材料二 歷經10年征戰,他建立起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其版圖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地跨歐、亞、非三洲……他的東征,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也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但是,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大量工商業者隨軍隊流動,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人教版《世界歷史》材料三 ……拜占庭帝國陶醉于已有的輝煌成果。在以后的時代里,它無視西歐城市出現后悄然興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拜占庭認為,他們的職責在于保存祖先的遺產而不在于創新,這種封閉保守的心態持續了若干世紀之后,拜占庭文明終于被歷史大潮所淘汰。——朱寰《世界中古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法蘭克王國封君與封臣關系的特點。(2)材料二中的“他 ”指的是哪位歷史人物 根據材料二,指出他東征的影響。(3)根據材料三,指出拜占庭帝國衰亡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命運給我們留下什么啟示 28.(2023九上·紹興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7世紀初期的阿拉伯半島,正處在氏族制向階級社會的過渡階段。由于內部財 產的分化和外部世界的影響,阿拉伯人的經濟、政治、宗教等方面的矛盾交織在一起,整個社會極度混亂和不安.人們已對過去的保護神產生懷疑,在不同程度上對一種更為有力的保護神有一種渴望。材料二 中世紀的阿拉伯人繼承和發揚了古代希臘的理性傳統,在實驗科學、醫學、化 學、數學、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領先全球的成就……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也是經阿拉伯人之手,逐步傳入西歐。——《中世紀阿拉伯人對哲學和科學的貢獻》材料三 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的擴張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 但橫貫亞歐大陸絲綢古道上的商隊來往……對傳播生產技術、文化知識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許是更為重要的。——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7世紀初期阿拉伯的社會特征。(2)阿拉伯人創立了什么宗教?據材料二分析阿拉伯人在東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談一談你對古代世界擴張的認識。歸納阿拉伯帝國和羅馬帝國的共同特點。29.(2023九上·紹興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4世紀時,意大利中、北部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崛起的商人階級由于擁有財富而創造了為財富服務的新思維,提出了關照人的生命與尊嚴的價值觀……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著經濟和文化上的聯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觸古希臘文化遺存手稿和藝術古跡。材料二 :經考證,哥倫布之所以能順利啟航,是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實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貸款密不可分。當時,不僅商人還有政府官員都希望能夠找到貴重金屬和新的貿易地區,一位西班牙探險家說:他和他的同伴去新大陸,是為了“給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們帶去光明,與人們渴望的一樣,他們也希望發財致富。”——摘編自劉明翰主編《歐洲文藝復興史 經濟卷》等材料三: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及接踵而來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法國人等,通過對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與土著居民的接觸、交往和融合給美洲人送去了舊世界的文明,還使新舊大陸的物產得以交換和傳播……沒有美洲貢獻的大量金銀與物質財富,沒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墾殖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會緩慢得多…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匯合,開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摘編自黃邦和《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1)根據材料一,概括文藝復興運動首先在意大利興起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簡述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是如何推動新航路的開辟。(3)根據材料三,分析新航路開辟后是怎樣“開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化工業文明轉變”的?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B【知識點】世界地形、河湖、氣候【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古埃及文明,第一問,依據題干信息,結合尼羅河對埃及文明的影響解答;第二問,依據材料信息,結合古埃及的文字、尼羅河的作用以及運河的概況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1.結合所學可知,埃及地處非洲北部,干旱少雨,尼羅河為埃及帶來充沛的水資源,而且由于它定期泛濫,為埃及帶來了大量肥沃土壤,D項正確;古埃及熱情贊美尼羅河主要是因為尼羅河定期泛濫為埃及帶來了肥沃土壤,并非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也不是因為其航運有利于對外貿易,AC兩項錯誤;題干強調的是尼羅河對埃及的影響,與金字塔無關,B項錯誤。故答案為:D。2.依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涉及的是古埃及文明,象形文字屬于古埃及的文字,因此這段描述是用象形文字記錄的,①正確;尼羅河連通古埃及全境,因此該運河很可能連通尼羅河,③正確,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涉及古埃及的天文學成就,②錯誤;僅從材料信息無法體現古埃及的統一,④錯誤,ACD三項錯誤。故答案為:B。3.【答案】B【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兩河流域”,結合所學可知,兩河流域的典型文明代表是蘇美爾人的楔形石板,B項正確;AD兩項是古埃及的文明成就,錯誤;阿拉伯數字是印度人發明的,C項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古代兩河流域文明,解答本題需要掌握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4.【答案】A【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在印度種姓制度下,第一等級是婆羅門,主掌宗教祭祀,依據材料“他們掌管祭祀,擁有壟斷解釋宗教經典的特權”可知,這些人是種姓制度下的第一等級婆羅門,A項正確;剎帝利為第二等級,負責統治和保衛,與材料信息不符,B項錯誤;吠舍為第三等級,大多數是普通勞動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與材料信息不符,C項錯誤;首陀羅為第四等級,地位最低,需要為前三個等級服務,與材料信息不符,D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古印度文明,解題的關鍵信息是“他們掌管祭祀,擁有壟斷解釋宗教經典的特權”,結合古印度種姓制度的內容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5.【答案】C【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古埃及人創制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太陽歷,將一年分為三季,分別是泛濫季、播種季和收獲季,每一季四個月,年末另加五天為節日,①正確;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頒布的 《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第一部較完整的成文法典,③正確;古代印度創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④正確,C項正確;古代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而非象形文字,②錯誤,ABD三項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古埃及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以及古印度文明,解答本題需要掌握古埃及、古代兩河流域以及古印度的文明成果,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6.【答案】A【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1世紀末,羅馬共和國崩潰,公元前27年,他首創了“元首制”這一政治形式,實際掌握羅馬國家大權,形成君主政治,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A項正確;凱撒是羅馬共和國末期杰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并且以其優越的才能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奠基者,B項錯誤;蘇格拉底是古希臘的思想家、教育家,C項錯誤;克洛維是法蘭克王國的奠基人,D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羅馬帝國,解答本題需要掌握羅馬帝國的建立者和政治制度,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7.【答案】C【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斯巴達是古希臘的城邦,以其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而聞名,實行完全軍事化,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在戰勝對手后霸權整個希臘。因此材料中的政權是斯巴達,C項正確;邁錫尼一般指邁錫尼文明,是古希臘青銅時代的文明,與材料信息不符,A項錯誤;雅典實行民主政治,與材料信息不符,B項錯誤;克諾索斯一般指克里特島米諾斯王宮,處于新石器時代,與材料信息不符,D項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古希臘文明,解答本題需要掌握古希臘城邦—斯巴達的特點,側重考查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8.【答案】B【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十二銅表法》是羅馬第一部成文法,頒布的背景在于平民與貴族的斗爭,它使貴族再也不能隨意的曲解法律,題干“在書面上給予他們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們反對貴族法官在刑事判決方面濫用職權”這一歷史事件是頒布《十二銅表法》。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頒布《十二銅表法》是題干材料描述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十二銅表法》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在書面上給予他們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們反對貴族法官在刑事判決方面濫用職權”。9.【答案】C【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凱撒命人編制的“儒略歷”,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C項正確;邏輯學是亞里士多德創立的,A項錯誤;《荷馬史詩》是古希臘詩人荷馬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匯編成兩部長篇史詩,B項錯誤;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D項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古希臘羅馬文明,解答本題需要掌握古希臘羅馬的文化成就及其代表人物,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10.【答案】A【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依據材料“掌管成年儀式和疾病治療的‘母親女神 ’(如圖)雕塑栩栩如生,描繪了女性與孩子一起的場景”可知,該雕塑體現了與“神人同形同性 ”的特點,A項正確;該雕塑體現的是與“神人同形同性 ”的特點,不是強調雅典的地位,B項錯誤;該雕塑體現不出民主政治和貴族政治的共和制,C項錯誤;《荷馬史詩》是古希臘詩人荷馬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匯編成的兩部長篇史詩,材料中的雕塑與之無關,D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古羅馬文明,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掌管成年儀式和疾病治療的‘母親女神 ’(如圖 1)雕塑栩栩如生,描繪了女性與孩子一起的場景”的主旨即可,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1.【答案】C【知識點】世界人口、人種、語言、宗教【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它最初是奴隸和被釋放的奴隸、窮人和無權者、被羅馬征服或驅散的人們的宗教”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中的宗教是基督教,基督教產生于巴勒斯坦一帶,羅馬帝國統治下的猶太人長期遭受苦難,渴望得到拯救,在這一背景下,基督教產生。最初加入者多為奴隸、窮人和無權者。基督教主張耶穌就是“救世主”,C項正確;基督教產生與公元1世紀,A項錯誤;基督教是在羅馬帝國的殘暴統治下誕生,B項錯誤;基督教產生于巴勒斯坦一帶,而非歐洲,D項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基督教,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它最初是奴隸和被釋放的奴隸、窮人和無權者、被羅馬征服或驅散的人們的宗教”,結合基督教產生的背景、時間以及內容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12.【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1和12世紀,隨著歐洲城市的興起,歐洲城市普遍展開了反對封建領主、爭取城市自治的斗爭。在城市的興起和商業的發展過程中,市民階層形成。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因此材料中的“活力”是指大學興起和市民階級的產生,A項正確;資產階級革命發生在17世紀,與材料時間不符,B項錯誤;文藝復興興起于14世紀,與材料時間不符,C項錯誤;新航路開辟始于15世紀,D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封建時代的歐洲,解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時間,結合西歐大學的興起和市民階級形成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13.【答案】B【知識點】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從13世紀開始,商人不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還提供統一的生產工具,工人成為完全出賣勞動力的雇傭勞動者,與雇主形成徹底的雇傭關系。由于生產工具統一配備,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個地點集中勞動,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場。雇工分工合作,進一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的發展,推動了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農業出現了租地農場,手工業出現了手工工場,開始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ACD三項和題干圖示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手工工場是空格處應填寫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產階級的萌芽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4.【答案】A【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將土地無償地賞賜給貴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這樣,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為封臣,封君封臣制形成。11世紀時,這種以土地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歐已經普遍存在。據題干關鍵信息“由于層層封受土地,9世紀到10世紀的西歐便形成了一種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級關系”并結合所學,此處“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級關系”是指封君與封臣,A項正確;莊園與法庭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B項;教會與大學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C項;富農與市民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靈活掌握中世紀歐洲封建等級制度的相關知識。15.【答案】C【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皇帝的威嚴、光榮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須用法律來鞏固。這樣,無論在戰時或平時,總是可以將國家治理得很好”可知,材料強調了法律在鞏固和治理國家方面的重大作用,這表明法律是治國的重要手段之一,C項正確;“消除”的說法絕對化和夸大化,A項錯誤;“唯一”的說法絕對化,B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羅馬法律對羅馬帝國的影響,D項強調的是羅馬法對后世和世界的影響,與材料主旨不符,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羅馬民法大全》,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皇帝的威嚴、光榮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須用法律來鞏固。這樣,無論在戰時或平時,總是可以將國家治理得很好”,聯系羅馬法律的作用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的能力。16.【答案】C【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封君封臣制是以土地的層層分封”,結合所學可知,封君封臣制下,各級封君與封臣之間都互有權利和義務,因此封臣只承認自己直接受封的領主為封主,而對自己封主的封主卻沒有臣屬關系,所以歐洲顏語云“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故選C項。“真正的法律應該對一切人有效,應該永遠有效”,強調了法律的效力,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題干中沒有得到體現,排除A項。“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反映的是城市取得自治權,成為自由城市,與題干信息不符合,排除C項。“人最美的裝飾是知識”強調了知識的作用,與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封君封臣制,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封君封臣制的相關史實。17.【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建有住宅、教堂、磨坊、倉庫等設施,而且備有耕畜和各種生產工具。莊園的產品很少拿出去賣,除非萬不得已,莊園很少出去采購”可知,反映了西歐莊園設施齊全,備有耕畜和各種生產工具,與市場聯系少,這體現了莊園具有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特點,D項正確;僅從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發達”的結論,A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莊園具有自給自足的特點,與城市興起無關,B項錯誤;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標志是雇傭關系的出現,材料沒有體現,C項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封建時代的歐洲,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建有住宅、教堂、磨坊、倉庫等設施,而且備有耕畜和各種生產工具。莊園的產品很少拿出去賣,除非萬不得已,莊園很少出去采購”,結合中古時期西歐莊園的特點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8.【答案】D【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6世紀起,中國文明大規模傳入日本。”可知,唐文化對日本文化變革產生了重大影響。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推動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內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制度,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把大多數貴族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日本的遣唐使回國后把唐朝先進的文化、制度帶到了日本,唐朝先進的制度推動了日本的政治改革,日本大化改新的許多政治制度以唐朝為藍本。大化改新促使日本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故②④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中國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19.【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公元646年”“部分地解放了生產力,完善了統治制度,奠定了國家發展方向,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并結合所學可知,日本大化改新是日本的社會政治變革運動,發生于公元646年,該改革部分地解放了生產力,完善了日本的統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A項正確;幕府統治建立是在12世紀末,與材料時間不符,B項錯誤;明治維新發生于1868年,與材料時間不符,C項錯誤;獨立戰爭是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發生于1775年,D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日本大化改新,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公元646年”“部分地解放了生產力,完善了統治制度,奠定了國家發展方向,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結合日本大化改新的時間和意義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20.【答案】A【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兼容和創新精神”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法,形成了我們現在常用的“阿拉伯數字”并向外傳播,體現了其對于外來文化的兼容和改造創新,A項正確;BCD三項都屬于阿拉伯文化的成就,但不是在吸收兼容外來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和創新,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阿拉伯文化,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兼容和創新精神”,結合阿拉伯文化中吸收外來文化的成果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和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21.【答案】C【知識點】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①正確;最早的手工工場出現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和威尼斯,②正確;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世界相對隔絕的狀態,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④正確,C項正確;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理性是啟蒙運動的核心,③錯誤,ABD三項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核心思想;新航路開辟的意義以及資本主義萌芽的表現和產生地區,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22.【答案】B【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依據圖示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①航線是歐洲到美洲,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哥倫布開辟的新航線,B項正確;③航線是歐洲到印度,結合所學可知,這是達·伽馬開辟的新航線,A項錯誤;④航線是環球航行,結合所學可知,這是麥哲倫及其船隊的航海活動,C項錯誤;②航線是歐洲到非洲南端好望角,結合所學可知,這是迪亞士開辟的新航線,D項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新航路的開辟,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圖示信息,結合新航路開辟的過程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23.【答案】D【知識點】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的代表,其代表作品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D項正確;《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作品,A項錯誤;《最后的晚餐》 《蒙娜麗莎》均是達·芬奇的作品,BC兩項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文藝復興,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24.【答案】C【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史學理論知識,據此分析:A:“歐洲殖民者從事黑奴貿易,賺取高額利潤”是對歷史的真實描述,屬于歷史事實,排除A項。B:“1588年,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是對歷史的真實描述,屬于歷史事實,排除B項。C:“歐洲殖民擴張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是對歐洲殖民擴張的看法和結論,屬于歷史觀點,故選C項。D:“歐洲殖民者對美洲土著居民采取種族滅絕政策”是對歷史的真實描述,屬于歷史事實,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歷史事實與歷史觀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史學理論知識。25.【答案】D【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依據材料“據當時人們估計,礦坑里的奴隸,每5個人中,就有4個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死去。但是,金銀的開采卻成為殖民者致富的源泉”并結合所學可知,反映的是西班牙侵入美洲后,屠殺土著居民和掠奪美洲的財富,體現了早期殖民擴張的殘酷性與血腥性,D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殖民掠奪的表現,沒有反映其背景,A項錯誤;三角貿易涉及的是歐洲—非洲和美洲,材料只涉及了美洲,B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殖民掠奪的殘酷性,沒有反映西歐經濟發展的信息,C項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據當時人們估計,礦坑里的奴隸,每5個人中,就有4個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死去。但是,金銀的開采卻成為殖民者致富的源泉”,結合歐洲早期殖民擴張的表現和特點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26.【答案】(1)雅典民主政治。“它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雅典民主政治是希臘文明的重要體現,奠定了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礎。“又是社會不公的暴力機器”:占雅典人口絕大多數的外邦人、奴隸和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2)基督教。①《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②羅馬帝國時期形成了完整的羅馬法學系統,羅馬法為近代歐洲大陸國家得立法提供了范本。③查士丁尼執政時期,編制了《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1)“它”:依據材料“它是城邦公民內部的民主”并結合所學可知,古希臘城邦雅典實行民主政治,因此它是指雅典民主政治。闡釋:結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積極作用可知,“它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是指雅典民主政治是希臘文明的重要體現,奠定了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礎。依據材料“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受權利,而婦女、外邦人、奴隸被排除在外”,結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可知,“又是社會不公的暴力機器”是指占雅典人口絕大多數的外邦人、奴隸和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2)宗教:依據材料“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結合所學可知,羅馬帝國的國教是基督教,因此材料二中的宗教是指基督教。理解:依據材料“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結合羅馬法律及其影響解答,即《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羅馬帝國時期形成了完整的羅馬法學系統,羅馬法為近代歐洲大陸國家得立法提供了范本;查士丁尼執政時期,編制了《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點評】本題考查古希臘羅馬文明。第一問,依據材料一,結合雅典民主政治及其意義和局限性解答;第二問,依據材料二,結合基督教和羅馬法律的影響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27.【答案】(1)法蘭克王國封君與封臣之間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 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嚴格的等級性; 封君與封臣之間的權利、義務相互交織。(2)亞歷山大。影響:亞歷山大東征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也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3)原因:拜占庭帝國的狹隘和保守,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啟示:開放寬容使文明進步,保守狹隘使文明衰落。【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1)特點:依據材料“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成為封臣”可以得出法蘭克王國封君與封臣之間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依據“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要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可以得出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嚴格的等級性; 封君與封臣之間的權利、義務相互交織。(2)“他”:依據材料“歷經10年征戰,他建立起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其版圖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地跨歐、亞、非三洲”并結合所學可知,他是指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經過10年征戰,建立其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影響:依據材料“他的東征,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也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可知,亞歷山大東征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依據“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大量工商業者隨軍隊流動,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可知,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3)原因:依據材料“拜占庭認為,他們的職責在于保存祖先的遺產而不在于創新,這種封閉保守的心態持續了若干世紀之后,拜占庭文明終于被歷史大潮所淘汰”可知,拜占庭帝國的狹隘和保守;依據“它無視西歐城市出現后悄然興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可知,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啟示:結合第一問中拜占庭帝國衰亡的原因可知,啟示是開放寬容使文明進步,保守狹隘使文明衰落。【點評】本題考查封君封臣制度、亞歷山大東征以及拜占庭帝國。第一問,依據材料一,結合封君封臣制度的內容分析;第二問,依據材料二,結合亞歷山大東征及其影響解答;第三問,依據材料三,結合拜占庭帝國衰亡的原因和教訓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28.【答案】(1)特征:四分五裂,盛行多神崇拜,社會混亂和不安。(2)宗教:伊斯蘭教;作用:阿拉伯人成為溝通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起到橋梁的作用)。(3)認識:擴張中伴隨著暴力、奴役和掠奪;在客觀上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交融,使世界各地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共同特點:①都地跨亞、非、歐三大洲。②都創造了輝煌的文化成就,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③都在擴張中促進了文化交流,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1)特征:依據材料“阿拉伯人的經濟、政治、宗教等方面的矛盾交織在一起,整個社會極度混亂和不安.人們已對過去的保護神產生懷疑,在不同程度上對一種更為有力的保護神有一種渴望”并結合所學可知,四分五裂,盛行多神崇拜,社會混亂和不安。(2)宗教:結合所學可知,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作用:依據材料“繼承和發揚了古代希臘的理性傳統,在實驗科學、醫學、化 學、數學、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領先全球的成就……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也是經阿拉伯人之手,逐步傳入西歐”可知,阿拉伯人成為溝通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起到橋梁的作用)。(3)認識:依據材料“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的擴張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 但橫貫亞歐大陸絲綢古道上的商隊來往……對傳播生產技術、文化知識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許是更為重要的”并結合所學可知,古代帝國的擴張中伴隨著暴力、奴役和掠奪;在客觀上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交融,使世界各地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共同特點:結合阿拉伯帝國和羅馬帝國的疆域可以得出都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結合阿拉伯帝國和羅馬帝國的文化可以得出都創造了輝煌的文化成就,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依據材料“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的擴張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 但橫貫亞歐大陸絲綢古道上的商隊來往……對傳播生產技術、文化知識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許是更為重要的”可以得出都在擴張中促進了文化交流,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點評】本題考查阿拉伯帝國和羅馬帝國。第一問,依據材料一,結合阿拉伯帝國的崛起的概況解答;第二問,依據材料二,結合阿拉伯創立的宗教和對在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解答;第三問,依據材料三,結合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對外擴張的影響、疆域、文化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29.【答案】(1)原因:資本主義萌芽首先在意大利產生;意大利比較容易接觸到古代希臘羅馬典籍。(2)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時期商業經濟發展為新航路開辟提供物質基礎;文藝復興運動追求人性解放,追求財富的觀念激勵人們開辟新航路;人文主義鼓勵冒險精神。(3)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國家進行了早期的殖民擴張和掠奪,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航路開辟,世界各地聯系加強,逐漸成為一個整體,世界市場逐步形成,使人類社會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16世紀資產階級歷史學家用'再生'來概括這個時期文藝活動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活動”是指14-17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根據材料一“然而'再生'并非對古典文化的簡單模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創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不僅是對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更是通過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傳播人文主義思想,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因此“Renaitre”從“復活”譯為“再生”。(2)根據材料二“經考證,哥倫布之所以能順利啟航,是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實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貸款密不可分。當時,不僅商人還有政府官員都希望能夠找到貴重金屬和新的貿易地區。”可知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時期商業經濟發展為新航路開辟提供物質基礎;文藝復興運動追求人性解放,追求財富的觀念激勵人們開辟新航路。(3)根據材料三“沒有美洲貢獻的大量金銀與物質財富,沒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墾殖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會緩慢得多”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國家進行了早期的殖民擴張和掠奪,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根據材料三“通過對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與土著居民的接觸、交往和融合......還使新舊大陸的物產得以交換和傳播”可知,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各地聯系加強,逐漸成為一個整體,世界市場雛形逐步形成,使人類社會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百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的有關內容。1 / 1浙江省紹興市剡城中學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社會法治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測試卷(2023九上·紹興月考)“盡管她泥沙渾濁,卻使世界上最美麗的江河黯然失色 ”。埃及詩人艾哈邁德·邵基在《尼羅河》的頌詩里熱情地贊美道。回答下題。1.埃及人熱情贊美“泥沙渾濁 ”的尼羅河就像母親一般,是因為尼羅河( )A.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 B.沿岸擁有多座大金字塔C.航運有利于對外貿易 D.定期泛濫帶來肥沃土壤2.2013年,世界上唯一關于胡夫金字塔建造過程的第一人稱描述的紙莎草紙卷被發現,其中記載了用于運送石塊的“運河 ”,可連接河道、到達沿地中海港口。 由此可作出的推測有( )①這段描述是用象形文字記錄的②古埃及人天文學成就很高③“運河 ”很可能連通尼羅河道④古埃及人當時已實現統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D2.B【知識點】世界地形、河湖、氣候【解析】【點評】本題考查古埃及文明,第一問,依據題干信息,結合尼羅河對埃及文明的影響解答;第二問,依據材料信息,結合古埃及的文字、尼羅河的作用以及運河的概況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1.結合所學可知,埃及地處非洲北部,干旱少雨,尼羅河為埃及帶來充沛的水資源,而且由于它定期泛濫,為埃及帶來了大量肥沃土壤,D項正確;古埃及熱情贊美尼羅河主要是因為尼羅河定期泛濫為埃及帶來了肥沃土壤,并非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也不是因為其航運有利于對外貿易,AC兩項錯誤;題干強調的是尼羅河對埃及的影響,與金字塔無關,B項錯誤。故答案為:D。2.依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涉及的是古埃及文明,象形文字屬于古埃及的文字,因此這段描述是用象形文字記錄的,①正確;尼羅河連通古埃及全境,因此該運河很可能連通尼羅河,③正確,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涉及古埃及的天文學成就,②錯誤;僅從材料信息無法體現古埃及的統一,④錯誤,ACD三項錯誤。故答案為:B。3.(2023九上·紹興月考)人類古代文明的形式多樣,作為最早文明發祥地的兩河流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其典型代( )A.最早的太陽歷記載 B.蘇美爾人的楔形石板C.石柱上的阿拉伯數字 D.高大的獅身人面像【答案】B【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兩河流域”,結合所學可知,兩河流域的典型文明代表是蘇美爾人的楔形石板,B項正確;AD兩項是古埃及的文明成就,錯誤;阿拉伯數字是印度人發明的,C項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古代兩河流域文明,解答本題需要掌握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4.(2023九上·紹興月考)他們掌管祭祀,擁有壟斷解釋宗教經典的特權,并通過這些特權得到大量的捐款。這些人在該國種姓制度中的等級( )A.第一等級婆羅門 B.第二等級剎帝利C.第三等級吠舍 D.第四等級首陀羅【答案】A【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在印度種姓制度下,第一等級是婆羅門,主掌宗教祭祀,依據材料“他們掌管祭祀,擁有壟斷解釋宗教經典的特權”可知,這些人是種姓制度下的第一等級婆羅門,A項正確;剎帝利為第二等級,負責統治和保衛,與材料信息不符,B項錯誤;吠舍為第三等級,大多數是普通勞動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與材料信息不符,C項錯誤;首陀羅為第四等級,地位最低,需要為前三個等級服務,與材料信息不符,D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古印度文明,解題的關鍵信息是“他們掌管祭祀,擁有壟斷解釋宗教經典的特權”,結合古印度種姓制度的內容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5.(2023九上·紹興月考)人類的早期文明多元而璀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古埃及人創制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太陽歷②古代蘇美爾人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③《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第一部較完整的成文法典④古代印度創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古埃及人創制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太陽歷,將一年分為三季,分別是泛濫季、播種季和收獲季,每一季四個月,年末另加五天為節日,①正確;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頒布的 《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第一部較完整的成文法典,③正確;古代印度創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④正確,C項正確;古代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而非象形文字,②錯誤,ABD三項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古埃及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以及古印度文明,解答本題需要掌握古埃及、古代兩河流域以及古印度的文明成果,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6.(2023九上·紹興月考)公元前 27 年,羅馬共和國建立“元首制 ”這一政治形式,羅馬共和國演變成為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的建立者是( )A.屋大維 B.凱撒 C.蘇格拉底 D.克洛維【答案】A【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1世紀末,羅馬共和國崩潰,公元前27年,他首創了“元首制”這一政治形式,實際掌握羅馬國家大權,形成君主政治,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A項正確;凱撒是羅馬共和國末期杰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并且以其優越的才能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奠基者,B項錯誤;蘇格拉底是古希臘的思想家、教育家,C項錯誤;克洛維是法蘭克王國的奠基人,D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羅馬帝國,解答本題需要掌握羅馬帝國的建立者和政治制度,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7.(2023九上·紹興月考)史載,古代希臘某城邦國家以其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而聞名,實行完全軍事化,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在戰勝對手后霸權整個希臘。這個政權是( )A.邁錫尼 B.雅典 C.斯巴達 D.克諾索斯【答案】C【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斯巴達是古希臘的城邦,以其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而聞名,實行完全軍事化,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在戰勝對手后霸權整個希臘。因此材料中的政權是斯巴達,C項正確;邁錫尼一般指邁錫尼文明,是古希臘青銅時代的文明,與材料信息不符,A項錯誤;雅典實行民主政治,與材料信息不符,B項錯誤;克諾索斯一般指克里特島米諾斯王宮,處于新石器時代,與材料信息不符,D項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古希臘文明,解答本題需要掌握古希臘城邦—斯巴達的特點,側重考查學生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8.(2023九上·紹興月考)有學者評價古羅馬的某一歷史事件時說:“對平民來說,不僅在書面上給予他們以安全感 ,而且全面保障他們反對貴族法官在刑事判決方面濫用職權。”這一歷史事件是( )A.創立“陶片放逐法” B.頒布《十二銅表法》C.編纂《查士丁尼法典》 D.設置莊園法庭【答案】B【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十二銅表法》是羅馬第一部成文法,頒布的背景在于平民與貴族的斗爭,它使貴族再也不能隨意的曲解法律,題干“在書面上給予他們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們反對貴族法官在刑事判決方面濫用職權”這一歷史事件是頒布《十二銅表法》。A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頒布《十二銅表法》是題干材料描述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十二銅表法》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在書面上給予他們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們反對貴族法官在刑事判決方面濫用職權”。9.(2023九上·紹興月考)希臘、羅馬古典文化是人類寶貴的精神遺產。下列人物與成就對應正確的是( )A.德謨克利特——創立邏輯學B.蘇格拉底——創作《荷馬史詩》C.凱撒——命人編制“儒略歷”D.亞里士多德——提出“原子論”【答案】C【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凱撒命人編制的“儒略歷”,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歷的基礎,C項正確;邏輯學是亞里士多德創立的,A項錯誤;《荷馬史詩》是古希臘詩人荷馬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匯編成兩部長篇史詩,B項錯誤;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D項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古希臘羅馬文明,解答本題需要掌握古希臘羅馬的文化成就及其代表人物,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10.(2023九上·紹興月考)2022 年 7 月,“意大利之源——古羅馬文明展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 出,掌管成年儀式和疾病治療的“母親女神 ”(如圖)雕塑栩栩如生,描繪了女性與孩子一起的場景。據此可知,雕塑折射了( )母親女神A.與“神人同形同性 ”的特點相仿B.雅典被稱贊為“全希臘的學校 ”C.民主政治與貴族政治的共和制D.內容源自文學遺產《荷馬史詩》【答案】A【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依據材料“掌管成年儀式和疾病治療的‘母親女神 ’(如圖)雕塑栩栩如生,描繪了女性與孩子一起的場景”可知,該雕塑體現了與“神人同形同性 ”的特點,A項正確;該雕塑體現的是與“神人同形同性 ”的特點,不是強調雅典的地位,B項錯誤;該雕塑體現不出民主政治和貴族政治的共和制,C項錯誤;《荷馬史詩》是古希臘詩人荷馬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匯編成的兩部長篇史詩,材料中的雕塑與之無關,D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古羅馬文明,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掌管成年儀式和疾病治療的‘母親女神 ’(如圖 1)雕塑栩栩如生,描繪了女性與孩子一起的場景”的主旨即可,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1.(2023九上·紹興月考)恩格斯在論述某種宗教時說:“它最初是奴隸和被釋放的奴隸、窮人和無權者、被羅馬征服或驅散的人們的宗教。”下列關于此宗教說法正確的有( )A.誕生于公元前 3 世紀B.在羅馬共和國的殘暴統治下誕生C.耶穌就是“救世主”D.在歐洲誕生【答案】C【知識點】世界人口、人種、語言、宗教【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它最初是奴隸和被釋放的奴隸、窮人和無權者、被羅馬征服或驅散的人們的宗教”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中的宗教是基督教,基督教產生于巴勒斯坦一帶,羅馬帝國統治下的猶太人長期遭受苦難,渴望得到拯救,在這一背景下,基督教產生。最初加入者多為奴隸、窮人和無權者。基督教主張耶穌就是“救世主”,C項正確;基督教產生與公元1世紀,A項錯誤;基督教是在羅馬帝國的殘暴統治下誕生,B項錯誤;基督教產生于巴勒斯坦一帶,而非歐洲,D項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基督教,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它最初是奴隸和被釋放的奴隸、窮人和無權者、被羅馬征服或驅散的人們的宗教”,結合基督教產生的背景、時間以及內容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12.(2023九上·紹興月考)有史家認為“ 11 和 12 世紀,在歐洲封建王朝的統治下,歐洲達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達到了它的第一個富有活力的階段。 ”其“活力 ”表現為( )A.大學興起和市民階級產生 B.制度危機和資產階級革命C.大學興起和文藝復興開始 D.莊園瓦解和新航路的開辟【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1和12世紀,隨著歐洲城市的興起,歐洲城市普遍展開了反對封建領主、爭取城市自治的斗爭。在城市的興起和商業的發展過程中,市民階層形成。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因此材料中的“活力”是指大學興起和市民階級的產生,A項正確;資產階級革命發生在17世紀,與材料時間不符,B項錯誤;文藝復興興起于14世紀,與材料時間不符,C項錯誤;新航路開辟始于15世紀,D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封建時代的歐洲,解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時間,結合西歐大學的興起和市民階級形成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13.(2023九上·紹興月考)下面圖示是西歐經濟和社會發展引發的變化。在空格處應填寫的內容是( )A.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B.手工工場C.現代工廠 D.手工業作坊【答案】B【知識點】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解析】【分析】從13世紀開始,商人不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還提供統一的生產工具,工人成為完全出賣勞動力的雇傭勞動者,與雇主形成徹底的雇傭關系。由于生產工具統一配備,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個地點集中勞動,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場。雇工分工合作,進一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的發展,推動了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農業出現了租地農場,手工業出現了手工工場,開始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ACD三項和題干圖示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手工工場是空格處應填寫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產階級的萌芽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4.(2023九上·紹興月考)學者劉景華在《人類六千年》中寫道:“由于層層封受土地,9世紀到10世紀的西歐便形成了一種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級關系。”此處“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級關系”是指( )A.封君與封臣 B.莊園與法庭 C.教會與大學 D.富農與市民【答案】A【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將土地無償地賞賜給貴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這樣,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為封臣,封君封臣制形成。11世紀時,這種以土地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歐已經普遍存在。據題干關鍵信息“由于層層封受土地,9世紀到10世紀的西歐便形成了一種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級關系”并結合所學,此處“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級關系”是指封君與封臣,A項正確;莊園與法庭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B項;教會與大學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C項;富農與市民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靈活掌握中世紀歐洲封建等級制度的相關知識。15.(2023九上·紹興月考)《查士丁尼法典》說:“皇帝的威嚴、光榮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須用法律來鞏固。這樣,無論在戰時或平時,總是可以將國家治理得很好。 ”這句話表明( )A.羅馬法可以消除羅馬的社會矛盾B.羅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據C.法律是治國的重要手段之一D.羅馬法對歐洲乃至世界影響深遠【答案】C【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依據材料“皇帝的威嚴、光榮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須用法律來鞏固。這樣,無論在戰時或平時,總是可以將國家治理得很好”可知,材料強調了法律在鞏固和治理國家方面的重大作用,這表明法律是治國的重要手段之一,C項正確;“消除”的說法絕對化和夸大化,A項錯誤;“唯一”的說法絕對化,B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羅馬法律對羅馬帝國的影響,D項強調的是羅馬法對后世和世界的影響,與材料主旨不符,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羅馬民法大全》,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皇帝的威嚴、光榮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須用法律來鞏固。這樣,無論在戰時或平時,總是可以將國家治理得很好”,聯系羅馬法律的作用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的能力。16.(2023九上·紹興月考)所謂的封君封臣制,就是以土地的層層分封、占有為基礎,以封君和封臣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為紐帶的封建等級制。下列語句能體現這種制度的是( )A.“真正的法律應該對一切人有效,應該永遠有效”B.“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D.“人最美的裝飾是知識”【答案】C【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封君封臣制是以土地的層層分封”,結合所學可知,封君封臣制下,各級封君與封臣之間都互有權利和義務,因此封臣只承認自己直接受封的領主為封主,而對自己封主的封主卻沒有臣屬關系,所以歐洲顏語云“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故選C項。“真正的法律應該對一切人有效,應該永遠有效”,強調了法律的效力,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題干中沒有得到體現,排除A項。“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反映的是城市取得自治權,成為自由城市,與題干信息不符合,排除C項。“人最美的裝飾是知識”強調了知識的作用,與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封君封臣制,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封君封臣制的相關史實。17.(2023九上·紹興月考)中世紀西歐莊園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倉庫等設施,而且備有耕畜和各種生產工具。莊園的產品很少拿出去賣,除非萬不得已,莊園很少出去采購。 由此可見,西歐莊園( )A.農業和手工業相當發達 B.為城市興起奠定了基礎C.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 D.基本處于自給自足狀態【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建有住宅、教堂、磨坊、倉庫等設施,而且備有耕畜和各種生產工具。莊園的產品很少拿出去賣,除非萬不得已,莊園很少出去采購”可知,反映了西歐莊園設施齊全,備有耕畜和各種生產工具,與市場聯系少,這體現了莊園具有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特點,D項正確;僅從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發達”的結論,A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莊園具有自給自足的特點,與城市興起無關,B項錯誤;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標志是雇傭關系的出現,材料沒有體現,C項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封建時代的歐洲,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建有住宅、教堂、磨坊、倉庫等設施,而且備有耕畜和各種生產工具。莊園的產品很少拿出去賣,除非萬不得已,莊園很少出去采購”,結合中古時期西歐莊園的特點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8.(2023九上·紹興月考)《全球通史》中寫道:“6世紀起,中國文明大規模傳入日本……那些游歷‘天朝’的日本人……回國后所起的作用更為重大。”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 )①使日本建立了奴隸制民主政治②使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度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④促使日本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D【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6世紀起,中國文明大規模傳入日本。”可知,唐文化對日本文化變革產生了重大影響。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推動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內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制度,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把大多數貴族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日本的遣唐使回國后把唐朝先進的文化、制度帶到了日本,唐朝先進的制度推動了日本的政治改革,日本大化改新的許多政治制度以唐朝為藍本。大化改新促使日本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故②④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大化改新的相關知識。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中國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19.(2023九上·紹興月考)“這場社會政治變革運動發生于公元 646 年,部分地解放了生產力,完善了統治制度,奠定了國家發展方向,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材料評述的是( )A.大化改新 B.幕府統治 C.明治維新 D.獨立戰爭【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公元646年”“部分地解放了生產力,完善了統治制度,奠定了國家發展方向,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并結合所學可知,日本大化改新是日本的社會政治變革運動,發生于公元646年,該改革部分地解放了生產力,完善了日本的統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A項正確;幕府統治建立是在12世紀末,與材料時間不符,B項錯誤;明治維新發生于1868年,與材料時間不符,C項錯誤;獨立戰爭是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發生于1775年,D項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日本大化改新,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公元646年”“部分地解放了生產力,完善了統治制度,奠定了國家發展方向,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結合日本大化改新的時間和意義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20.(2023九上·紹興月考)《文化橋梁:阿拉伯帝國的興衰》中指出:“最初阿拉伯人是仿制希臘的星盤,但是在他們兼容和創新精神的推動下,很快就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阿拉伯的星盤后來馳名歐洲。”下列最能體現阿拉伯人“兼容和創新精神”的是( )A.“阿拉伯數字”的改造和傳播 B.創造完整的代數學C.創作《天方夜譚》 D.編寫《醫學集成》【答案】A【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依據材料“兼容和創新精神”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從0到9的計數法,形成了我們現在常用的“阿拉伯數字”并向外傳播,體現了其對于外來文化的兼容和改造創新,A項正確;BCD三項都屬于阿拉伯文化的成就,但不是在吸收兼容外來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和創新,錯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阿拉伯文化,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兼容和創新精神”,結合阿拉伯文化中吸收外來文化的成果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和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21.(2023九上·紹興月考)下列關于資本主義的興起的歷史信息中,表述正確的是( )①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②最早的手工工場出現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和威尼斯③文藝復興的核心是理性④新航路開辟以后,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知識點】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①正確;最早的手工工場出現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和威尼斯,②正確;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世界相對隔絕的狀態,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④正確,C項正確;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理性是啟蒙運動的核心,③錯誤,ABD三項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核心思想;新航路開辟的意義以及資本主義萌芽的表現和產生地區,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22.(2023九上·紹興月考)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觀察下面“新航路開辟路線 ”圖,選出人物與圖中路線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A.③——迪亞士 B.①——哥倫布C.④——達·伽馬 D.②——麥哲倫及船隊【答案】B【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依據圖示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①航線是歐洲到美洲,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哥倫布開辟的新航線,B項正確;③航線是歐洲到印度,結合所學可知,這是達·伽馬開辟的新航線,A項錯誤;④航線是環球航行,結合所學可知,這是麥哲倫及其船隊的航海活動,C項錯誤;②航線是歐洲到非洲南端好望角,結合所學可知,這是迪亞士開辟的新航線,D項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新航路的開辟,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圖示信息,結合新航路開辟的過程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23.(2023九上·紹興月考)文藝復興時期涌現了許多優秀的文藝作品,下列人物與作品搭配正確的是( )A.達·芬奇——《哈姆雷特》B.米開朗琪羅——《最后的晚餐》C.但丁——《蒙娜麗莎》D.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答案】D【知識點】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解析】【分析】結合所學可知,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的代表,其代表作品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D項正確;《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作品,A項錯誤;《最后的晚餐》 《蒙娜麗莎》均是達·芬奇的作品,BC兩項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文藝復興,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側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24.(2023九上·紹興月考)歷史事實是對歷史的真實描述,歷史觀點是對歷史事實的看法和結論。下列表述中,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A.歐洲殖民者從事黑奴貿易,賺取高額利潤B.1588年,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C.歐洲殖民擴張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D.歐洲殖民者對美洲土著居民采取種族滅絕政策【答案】C【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史學理論知識,據此分析:A:“歐洲殖民者從事黑奴貿易,賺取高額利潤”是對歷史的真實描述,屬于歷史事實,排除A項。B:“1588年,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是對歷史的真實描述,屬于歷史事實,排除B項。C:“歐洲殖民擴張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是對歐洲殖民擴張的看法和結論,屬于歷史觀點,故選C項。D:“歐洲殖民者對美洲土著居民采取種族滅絕政策”是對歷史的真實描述,屬于歷史事實,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歷史事實與歷史觀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史學理論知識。25.(2023九上·紹興月考)16世紀西班牙人在中南美洲強迫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在金銀礦井進行繁重勞動,印第安人 大批死亡。據當時人們估計,礦坑里的奴隸,每5個人中,就有4個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死去。但是,金銀的開采卻成為殖民者致富的源泉。這反映了( )A.殖民掠奪的背景 B.三角貿易的過程C.西歐經濟的發展 D.殖民掠奪的殘酷【答案】D【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依據材料“據當時人們估計,礦坑里的奴隸,每5個人中,就有4個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死去。但是,金銀的開采卻成為殖民者致富的源泉”并結合所學可知,反映的是西班牙侵入美洲后,屠殺土著居民和掠奪美洲的財富,體現了早期殖民擴張的殘酷性與血腥性,D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殖民掠奪的表現,沒有反映其背景,A項錯誤;三角貿易涉及的是歐洲—非洲和美洲,材料只涉及了美洲,B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殖民掠奪的殘酷性,沒有反映西歐經濟發展的信息,C項錯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解題的關鍵是解讀分析材料“據當時人們估計,礦坑里的奴隸,每5個人中,就有4個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死去。但是,金銀的開采卻成為殖民者致富的源泉”,結合歐洲早期殖民擴張的表現和特點解答,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26.(2023九上·紹興月考)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覷,對人類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它是城邦公民內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受權利,而婦女、外邦人、奴隸被排除在外,它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又是社會不公的暴力機器。材料二:德國法學家說過: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1) 材料一中的“它 ”指什么?結合所學知識簡要闡釋“它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又是社會不公的暴力機器 ”。(2) 材料二所說的宗教是指什么?請你說說如何理解“第三次以法律征服世界 ”。【答案】(1)雅典民主政治。“它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雅典民主政治是希臘文明的重要體現,奠定了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礎。“又是社會不公的暴力機器”:占雅典人口絕大多數的外邦人、奴隸和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2)基督教。①《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②羅馬帝國時期形成了完整的羅馬法學系統,羅馬法為近代歐洲大陸國家得立法提供了范本。③查士丁尼執政時期,編制了《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知識點】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1)“它”:依據材料“它是城邦公民內部的民主”并結合所學可知,古希臘城邦雅典實行民主政治,因此它是指雅典民主政治。闡釋:結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積極作用可知,“它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是指雅典民主政治是希臘文明的重要體現,奠定了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礎。依據材料“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受權利,而婦女、外邦人、奴隸被排除在外”,結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可知,“又是社會不公的暴力機器”是指占雅典人口絕大多數的外邦人、奴隸和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2)宗教:依據材料“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結合所學可知,羅馬帝國的國教是基督教,因此材料二中的宗教是指基督教。理解:依據材料“羅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結合羅馬法律及其影響解答,即《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羅馬帝國時期形成了完整的羅馬法學系統,羅馬法為近代歐洲大陸國家得立法提供了范本;查士丁尼執政時期,編制了《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點評】本題考查古希臘羅馬文明。第一問,依據材料一,結合雅典民主政治及其意義和局限性解答;第二問,依據材料二,結合基督教和羅馬法律的影響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27.(2023九上·紹興月考)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成為封臣……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要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摘自人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材料二 歷經10年征戰,他建立起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其版圖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地跨歐、亞、非三洲……他的東征,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也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但是,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大量工商業者隨軍隊流動,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人教版《世界歷史》材料三 ……拜占庭帝國陶醉于已有的輝煌成果。在以后的時代里,它無視西歐城市出現后悄然興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拜占庭認為,他們的職責在于保存祖先的遺產而不在于創新,這種封閉保守的心態持續了若干世紀之后,拜占庭文明終于被歷史大潮所淘汰。——朱寰《世界中古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法蘭克王國封君與封臣關系的特點。(2)材料二中的“他 ”指的是哪位歷史人物 根據材料二,指出他東征的影響。(3)根據材料三,指出拜占庭帝國衰亡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命運給我們留下什么啟示 【答案】(1)法蘭克王國封君與封臣之間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 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嚴格的等級性; 封君與封臣之間的權利、義務相互交織。(2)亞歷山大。影響:亞歷山大東征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也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3)原因:拜占庭帝國的狹隘和保守,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啟示:開放寬容使文明進步,保守狹隘使文明衰落。【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1)特點:依據材料“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成為封臣”可以得出法蘭克王國封君與封臣之間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依據“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要無償地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錢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可以得出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嚴格的等級性; 封君與封臣之間的權利、義務相互交織。(2)“他”:依據材料“歷經10年征戰,他建立起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其版圖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地跨歐、亞、非三洲”并結合所學可知,他是指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經過10年征戰,建立其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影響:依據材料“他的東征,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也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可知,亞歷山大東征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依據“東征和帝國的建立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大量工商業者隨軍隊流動,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可知,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3)原因:依據材料“拜占庭認為,他們的職責在于保存祖先的遺產而不在于創新,這種封閉保守的心態持續了若干世紀之后,拜占庭文明終于被歷史大潮所淘汰”可知,拜占庭帝國的狹隘和保守;依據“它無視西歐城市出現后悄然興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可知,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點和長處。啟示:結合第一問中拜占庭帝國衰亡的原因可知,啟示是開放寬容使文明進步,保守狹隘使文明衰落。【點評】本題考查封君封臣制度、亞歷山大東征以及拜占庭帝國。第一問,依據材料一,結合封君封臣制度的內容分析;第二問,依據材料二,結合亞歷山大東征及其影響解答;第三問,依據材料三,結合拜占庭帝國衰亡的原因和教訓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28.(2023九上·紹興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7世紀初期的阿拉伯半島,正處在氏族制向階級社會的過渡階段。由于內部財 產的分化和外部世界的影響,阿拉伯人的經濟、政治、宗教等方面的矛盾交織在一起,整個社會極度混亂和不安.人們已對過去的保護神產生懷疑,在不同程度上對一種更為有力的保護神有一種渴望。材料二 中世紀的阿拉伯人繼承和發揚了古代希臘的理性傳統,在實驗科學、醫學、化 學、數學、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領先全球的成就……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也是經阿拉伯人之手,逐步傳入西歐。——《中世紀阿拉伯人對哲學和科學的貢獻》材料三 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的擴張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 但橫貫亞歐大陸絲綢古道上的商隊來往……對傳播生產技術、文化知識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許是更為重要的。——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7世紀初期阿拉伯的社會特征。(2)阿拉伯人創立了什么宗教?據材料二分析阿拉伯人在東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談一談你對古代世界擴張的認識。歸納阿拉伯帝國和羅馬帝國的共同特點。【答案】(1)特征:四分五裂,盛行多神崇拜,社會混亂和不安。(2)宗教:伊斯蘭教;作用:阿拉伯人成為溝通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起到橋梁的作用)。(3)認識:擴張中伴隨著暴力、奴役和掠奪;在客觀上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交融,使世界各地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共同特點:①都地跨亞、非、歐三大洲。②都創造了輝煌的文化成就,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③都在擴張中促進了文化交流,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古希臘羅馬文明【解析】【分析】(1)特征:依據材料“阿拉伯人的經濟、政治、宗教等方面的矛盾交織在一起,整個社會極度混亂和不安.人們已對過去的保護神產生懷疑,在不同程度上對一種更為有力的保護神有一種渴望”并結合所學可知,四分五裂,盛行多神崇拜,社會混亂和不安。(2)宗教:結合所學可知,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作用:依據材料“繼承和發揚了古代希臘的理性傳統,在實驗科學、醫學、化 學、數學、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領先全球的成就……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也是經阿拉伯人之手,逐步傳入西歐”可知,阿拉伯人成為溝通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起到橋梁的作用)。(3)認識:依據材料“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的擴張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 但橫貫亞歐大陸絲綢古道上的商隊來往……對傳播生產技術、文化知識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許是更為重要的”并結合所學可知,古代帝國的擴張中伴隨著暴力、奴役和掠奪;在客觀上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交融,使世界各地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共同特點:結合阿拉伯帝國和羅馬帝國的疆域可以得出都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結合阿拉伯帝國和羅馬帝國的文化可以得出都創造了輝煌的文化成就,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依據材料“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的擴張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 但橫貫亞歐大陸絲綢古道上的商隊來往……對傳播生產技術、文化知識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許是更為重要的”可以得出都在擴張中促進了文化交流,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點評】本題考查阿拉伯帝國和羅馬帝國。第一問,依據材料一,結合阿拉伯帝國的崛起的概況解答;第二問,依據材料二,結合阿拉伯創立的宗教和對在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解答;第三問,依據材料三,結合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對外擴張的影響、疆域、文化分析,側重考查學生解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調用所學知識分析的能力。29.(2023九上·紹興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4世紀時,意大利中、北部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崛起的商人階級由于擁有財富而創造了為財富服務的新思維,提出了關照人的生命與尊嚴的價值觀……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著經濟和文化上的聯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觸古希臘文化遺存手稿和藝術古跡。材料二 :經考證,哥倫布之所以能順利啟航,是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實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貸款密不可分。當時,不僅商人還有政府官員都希望能夠找到貴重金屬和新的貿易地區,一位西班牙探險家說:他和他的同伴去新大陸,是為了“給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們帶去光明,與人們渴望的一樣,他們也希望發財致富。”——摘編自劉明翰主編《歐洲文藝復興史 經濟卷》等材料三: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及接踵而來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法國人等,通過對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與土著居民的接觸、交往和融合給美洲人送去了舊世界的文明,還使新舊大陸的物產得以交換和傳播……沒有美洲貢獻的大量金銀與物質財富,沒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墾殖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會緩慢得多…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匯合,開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摘編自黃邦和《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1)根據材料一,概括文藝復興運動首先在意大利興起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簡述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是如何推動新航路的開辟。(3)根據材料三,分析新航路開辟后是怎樣“開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化工業文明轉變”的?【答案】(1)原因:資本主義萌芽首先在意大利產生;意大利比較容易接觸到古代希臘羅馬典籍。(2)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時期商業經濟發展為新航路開辟提供物質基礎;文藝復興運動追求人性解放,追求財富的觀念激勵人們開辟新航路;人文主義鼓勵冒險精神。(3)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國家進行了早期的殖民擴張和掠奪,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航路開辟,世界各地聯系加強,逐漸成為一個整體,世界市場逐步形成,使人類社會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16世紀資產階級歷史學家用'再生'來概括這個時期文藝活動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活動”是指14-17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根據材料一“然而'再生'并非對古典文化的簡單模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創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不僅是對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更是通過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傳播人文主義思想,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因此“Renaitre”從“復活”譯為“再生”。(2)根據材料二“經考證,哥倫布之所以能順利啟航,是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實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貸款密不可分。當時,不僅商人還有政府官員都希望能夠找到貴重金屬和新的貿易地區。”可知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時期商業經濟發展為新航路開辟提供物質基礎;文藝復興運動追求人性解放,追求財富的觀念激勵人們開辟新航路。(3)根據材料三“沒有美洲貢獻的大量金銀與物質財富,沒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墾殖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會緩慢得多”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國家進行了早期的殖民擴張和掠奪,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根據材料三“通過對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與土著居民的接觸、交往和融合......還使新舊大陸的物產得以交換和傳播”可知,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各地聯系加強,逐漸成為一個整體,世界市場雛形逐步形成,使人類社會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百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的有關內容。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紹興市剡城中學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社會法治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測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紹興市剡城中學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社會法治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測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