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預習提綱填空版(附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預習提綱填空版(附答案)

資源簡介

2024年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預習提綱填空
第一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1課 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
鴉片戰爭的導火索(直接原因)是
2、鴉片戰爭的起止時間是 -- ;鴉片戰爭中的民族英雄有 、
3、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 的偉大勝利,顯示了 的堅強意志。
5、鴉片戰爭的結果是簽訂中國 ——中英《南京條約》
6、《南京條約》的內容:①割地——割 給英國;②賠款—— 銀元;③通商——廣州、 、福州、 、 (南→北);④協定關稅—— ,須經雙方協議。
8、1843年,中英《虎門條約》簽訂,英國人獲得了領事裁判權、 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權利。
9、鴉片戰爭或《南京條約》的影響:中國開始淪為 ,是中國 的開端。
10、 (皇帝)派遣林則徐到廣州禁煙。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1、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是英國借口“ 事件”、法國借口“ 事件”
2、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間是
3、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西方列強的主要罪行有 、
4、俄國強占中國的領土位于中國的 、 (填寫方位)
6、《天津條約》的內容:①公使進駐 。②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③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 等特權。④清政府與英、法、美簽訂的《通商章程善后條約》中承認 。
《北京條約》的內容:①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有效;②增開 為商埠;③割 地方一區給英國。
7、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是
第3課太平天國運動
1、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
2、過程:1851年, 發動金田起義;初步建立政權是 ;正式建立政權是 ,;軍事上達到全盛是 的勝利;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是 ;失敗的標志是
土地綱領:《 》,提出平均分配土地;該綱領主張 和平均社會財富,具有 性,是不可能實現的。后來,洪仁玕的《 》,提出要向西方學習。
3、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 的一次 ,沉重地打擊了 和
7、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 客觀原因
8、啟示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
第4課 洋務運動
1、洋務運動的起止時間 —— 發生在 戰爭后,根本目的
2、洋務運動的主張 (中體西用) 領導階級是
3、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 、李鴻章、 、張之洞
4、洋務運動的性質:是一場
5、內容:前期———以“ ”為口號,創辦了近代 ,主要有安慶內軍機械所、 、 ;后期——以“ ”為口號,開辦 工業,主要有 、開平煤礦(李鴻章), 、湖北織布局(張之洞)。(興辦目的:為了 面臨的資金、原料、運輸等問題)
6、收復新疆的是 (人物)
7、洋務運動的結果: ,標志著洋務運動徹底破產。
8、洋務運動客觀上促進了 ,對 起了一定抵制作用,是中國 的開端。
9、局限性:其根本目的是維護 的統治,沒有使中國走上 的道路。
10、啟示:
第5課 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
1、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時間是 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日本
2、主要戰役(完成下表)
階 段 戰 場 主要戰役 戰 況 重要人物(民族英雄)
開始 豐島海面 海戰 清政府被迫
第一階段(1894.7-9) 朝鮮半島
黃海海域 平壤戰役 平壤失守
戰役 喪失 制海權 (致遠艦管帶)
第二階段(1894.10-1895.初) 遼東地區 山東半島 遼東戰役 大屠殺 徐邦道
戰役 全軍覆沒
3、1895年,中日簽訂了《 》 :割讓遼東半島、 全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 ;開放 、沙市、 、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人在通商口岸 (阻礙了中國 的發展;最能體現列強的經濟侵略方式由 輸出轉為 輸出。)
4、《馬關條約》的影響是 ,列強掀起了
5、1899年美國提出“ ”政策,承認各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和既得特權,同時要求在各國租借地和“勢力范圍”內享有均等貿易機會。
第6課 戊戌變法
1、《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 、 等舉人聯名上書,請求變法圖強,史稱“ ” ,揭開了 的序幕。
2、戊戌變法的領導階級是 代表人物有 、 、譚嗣同
3、戊戌變法的學習對象是學習 (君主立憲制)目的是
4、戊戌變法開始的標志是 年,光緒皇帝頒布“ ”詔書
5、百日維新( 變法)主要內容:政治上,裁撤 ,允許官民 ;經濟上:鼓勵私人興辦
(體現了變法的性質);教育上:廢除 ,改試策論,開辦 ;軍事上:訓練 等。
6、戊戌變法失敗的標志是 發動“戊戌政變”,譚嗣同等六人被殺害,被稱為“戊戌六君子”,變法失敗。
7、戊戌變法的性質是
8、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9、戊戌變法的影響是在社會上 ,是中國 近代化的開端。
10、嚴復在其譯作《 》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也成為了戊戌變法的指導思想。
第7課 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
1、義和團運動:興起于19世紀末;口號: (“滅洋”表達了中國人民 的斗爭意志。但具有 的落后性;“扶清”表明義和團對 ,對它抱有幻想;還帶有 。)
2、義和團運動的結果是 意義是沉重打擊了 。
3、八國聯軍侵華的時間是 年(20世紀初,庚子年)直接原因是鎮壓 ,根本原因 。
4、1901年,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 》。經濟上:清政府賠款白銀 ,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政治上:清政府保證 (體現了清政府成為了“ ”);軍事上:清政府拆毀 炮臺,外交上,劃定北京 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使館界成為“國中之國”);改總理衙門為 (打上了屈辱的烙印)
5、《辛丑條約》的影響是 ;
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第8課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1、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有成立 、領導 孫中山領導的第一次起義)
2、1894年,孫中山在 聯合華僑,成立 是 革命團體(不是政黨)。
3、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的代表及著作有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的《 》、陳天華的《 》和《警世鐘》等
4、1905年孫中山在 成立了 。會議確定 、
、 的政治綱領,選舉 為同盟會總理,決定創辦《 》,作為同盟會的機關報。
5、中國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 的、統一的 革命政黨。
6、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 ”、 ”、 ”三大主義,合稱“ ”。其中 是前提,內涵是推翻 的統治,反對民族壓迫; 是核心,內涵是創建資產階級 。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 。
7、意義: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 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 。
第9課 辛亥革命
1、同盟會成立后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是
2、1911年,孫中山、黃興等在廣州舉行起義,史稱“ ”,烈士稱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3、辛亥革命的首義是 年10月10日,在 爆發。1911年是農歷辛亥年,歷史上稱這次革命為“ ”。4、意義:它推翻了 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 的終結,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 ,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 ,打開了中國 的閘門。
失敗:(1)革命果實被 (2)沒有改變 的性質(3)沒有完成 的革命任務。
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
1、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 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告 成立,以1912年為 。
紀年方法:民國XX年=公元XX年-
2、1912年2月, 下詔退位。清朝多年的統治結束。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 ,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
4、孫中山頒布的限制袁世凱的法律是
5、《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是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 ( 原則);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 ;國民有人身、居住等 和權利(平等自由原則);參議院行使立法權,臨時大總統行使行政權并負其責任,司法獨立等,實行 ,改總統制為 (三權分立原則)
6、《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意義是第一部 憲法,肯定了資產階級 和 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7、辛亥革命的成果有建立了 、頒布了《 》、推翻了 ,終結了
第11課 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
1、“宋教仁案”發生后,孫中山號召發動“ ”,但很快就被袁世凱鎮壓下去。
2、鎮壓二次革命后,袁世凱強迫國會選舉他為 ,隨即下令解散 。1914年,袁世凱解散國會,不久又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 。接著,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可 ,可指定 。
3、袁世凱的 活動,舉國嘩然。1915年底, 在云南爆發。袁世凱被迫取消 。
4、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中國陷入 紛爭的動亂之中。
第四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1、袁世凱復辟帝制后,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發起了 運動
2、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志是 年, (人物)在 創辦 ,第二卷改名為《新青年》
3、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是 和 ;領導階級是 ;學習對象是
4、代表人物有陳獨秀、 、 、魯迅、蔡元培(北大校長);旗幟、口號是
5、內容:(1)抨擊 ;(2)提倡 ;(3)提倡
6、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偉大的 運動(性質);它動搖了 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 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 起了 作用
局限性:新文化運動對中國 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
7、我們應怎樣對待傳統文化: 、 。
8、中國近代化探索包括 、 、 、
9、中國近代化的特點是 ;歷程是從學習 (器物)到學習 再到學習
拓展:中國近代化的探索
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運動
時間 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19世紀末(1898年) 1911年(20世紀初) 1915年開始
口號思想 、 、
領導階級 地主階級洋務派 資產階級維新派 資產階級革命派 資產階級激進派
探索領域
性質 封建地主階級的 運動 資產階級 運動 資產階級 運動 運動
影響 是中國 的開端,促進了 的產生與發展 是 的開端,在 產生了廣發而持久的影響。 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 制度的終結。 動搖了 的統治地位,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 的洗禮。
第13課 五四運動
1、五四運動的導火線(直接原因)是 時間是
2、五四運動的性質是 五四運動的結果是 (取得初步勝利)
3、五四運動爆發于 (前期中心),運動的主力是 。6月初,發展到 (后期中心), 登上政治舞臺。
4、哪一個口號最能體現五四運動的性質: ,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是 的開端; 登上歷史舞臺;促進了 的傳播;促進了 ,為 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
5、五四精神有 、進步、 、科學
6、五四運動的特點:徹底反帝反封建的 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 性、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 性
第14課 中國共產黨誕生
1、1919年《新青年》刊載了 的《 》,率先宣傳馬克思主義。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的條件:思想基礎: 。階級基礎: 。組織基礎: 。
3、中共一大召開的時間、地點分別是 年 月; ,后轉移至浙江 的游船上。確定奮斗目標任務是推翻 、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和實現共產主義;中心任務是領導 ; 選舉 為中央局書記。 (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 )
4、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 。自從有了 , 就煥然一新了。
5、中共二大制定了黨的 綱領(是中國歷史上 提出的 的民主革命綱領)
6、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的罷工運動是
7、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遭到鎮壓后,中國共產黨從中得到的教訓是
第五單元 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
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1、第一次國共合作又叫 (1924年--1927年)
2、國民黨一大的主要內容是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 (與舊三民主義相比,新三民主義明確提出了“ ”),確定 、 、 三大政策。
3、國民黨一大召開的歷史意義是
4、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成果: ( 任總理, 任校長, 任政治部主任)、
5、北伐戰爭的時間是 目的是
6、 率領第四軍獨立團擊潰敵軍,贏得“鐵軍”的稱號。
7、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 政變,隨后國民革命失敗。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建立 。 在 發動“ ”。國民革命失敗了。
8、南京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了全國的標志是
9、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
10、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的教訓是必須 ;必須 ,堅持武裝斗爭。
第16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
1、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歷史背景是:國民革命的失敗,共產黨人認識到了 的重要性。
2、 年 月 日, 、賀龍等人領導革命軍在 發動武裝起義。打響了 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 、創建人民軍隊和 的開端。
3、1927年8月7日,在 召開緊急會議,通過了 和 的總方針;決定在
時節發動武裝起義;毛澤東在會上提出了“ ”的著名論斷。
4、1927年毛澤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5、 起義第一次打出來了“工農革命軍”的旗號。
6、1928年,朱德、陳毅與毛澤東在 會師。兩軍會師后,合編為中國 后改稱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7、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后,中共領導的革命呈現出了 局面,開辟了一條
、 的正確革命道路。
8、古田會議確立了 、 的建黨建軍原則。
9、 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1、長征的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的 直接原因是
2、1934年,紅軍被迫進行 。從江西 出發,遵義會議后,四渡 ,打亂了敵人追剿計劃。渡過 ,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強渡 ,飛奪 橋,翻雪山、過草地。 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肅 會師。
3、遵義會議確立了以 為核心的正確的領導地位。挽救了 ,挽救了 ,挽救了 ,成為 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 的標志。
4、長征的勝利粉碎了 ,保存了黨和紅軍的 ,使中國革命 。紅軍長征博播下了 ,鑄就了 ,打開了 。
第六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18課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1、 年9月18日,日軍炮轟沈陽北郊 的一段鐵軌,這就是震驚中外的 。它成為中國人民 的起點,揭開了世界 的序幕。
14年抗戰這一說法的起止時間:
2、日本策劃的 運動妄圖使華北五省脫離中國版圖。
3、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圖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政府對日妥協的政策,促進了 的到來。
4、 年12月12日, 、 在西安扣押蔣介石,實行“兵諫”,要求其 , 。
5、中國共產黨派 到西安談判,經過中國共產黨與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變得到 。
6、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 的序幕,從此, 基本結束,
初步形成。
第19課 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
1、 年7月7日, 爆發,又稱“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中國 的開始。
2、七七事變后,保衛北平、天津的戰斗異常激烈,佟麟閣、 將軍壯烈殉國。
3、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的 宣言,蔣介石也發表了廬山談話,以 為主體的 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辱、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
4、軍隊改編: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 ”,朱德任總指揮, 任副總指揮;南方八省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 ”, 任軍長。
5、 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中國 首次參戰)
6、1937年12月13日,日本攻陷 ,進行長達六周的屠殺,人數達30萬以上。
7、南京大屠殺給我們的啟示有 ,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1、抗日戰爭中,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主要戰役有 、 、 、
2、1938年, 戰役爆發,指揮者: 。此戰殲敵1萬余人,是抗戰以來
3、江西 戰役擊斃了日軍3000余人, 使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
4、 、 失陷后,標志著抗日戰爭進入 階段。
5、第三次長沙會戰時,英美盟軍在太平洋戰場接連敗退,它的勝利在 。
6、抗日戰爭后期,國民黨政府采取 , 的態度。1944年初, (戰役)使國民黨軍隊丟失了大量領土。
第21課 敵后戰場的抗戰
1、抗日戰爭中,共產黨領導的主要戰役有 、
2、 指揮的平型關大捷是抗戰后 ,粉碎了 。
3、全面抗戰爆發后,陜甘寧邊區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 成為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
4、毛澤東發表的 一文駁斥了國民黨內流行的“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觀點。
5、中國共產黨大力推動抗日根據地的各項建設: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實行民主選舉,實行 、 的土地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
6、 年8月,為了粉碎日軍的掃蕩和封鎖;八路軍總部在 的指揮下在 發動 ,有力打擊了 ,提高了 ,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 的決心。
7、 、 兩個部分構成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
第22課 抗日戰爭的勝利
1、廣州、武漢失陷后,日軍改變侵華政策,對國民政府進行 ,輔之以 ,加緊進攻 ,加強對占領區的 統治與 掠奪。
2、在日本的誘降下,親日派頭子 公開叛國投敵,1940年3月在 建立偽國民政府。
3、1941年1月,國民黨制造的反共“摩擦”是
4、棗宜會戰中, 上將殉國;在反“掃蕩”作戰中, 將軍犧牲。
5、1945年, 在延安召開。內容:①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發動群眾,壯大 ,在中共的領導下,打敗 ,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 的中國;②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關, 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③大會確立 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
6、中共七大的召開為 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指明了
7、1945年8月,美國先后向日本 , 投下原子彈;8月9日, 出兵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毛澤東發表《 》聲明,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8、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 月 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重回祖國懷抱。
9、抗戰勝利原因: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了 的作用(根本原因/決定性因素);中國共產黨的 與正確戰略策略;世界上 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
10、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人侵第一次取得 的民族解放戰爭;促進了 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 和 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 ,對世界 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 得到提高。
第23課 內戰爆發
1、為了盡一切可能 ,毛澤東親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史稱 。
2、蔣介石發動重慶談判的原因或者目的是:一方面為了 爭取時間;另一方面是想在 上獲得主動,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強加到
3、經過談判, 年10月10日,國共簽署了
4、 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舉行,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決議,再一次確定 、 的方針。重慶談判與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 。
5、1946年6月,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撕毀政協決議,全力圍攻 ,發動了全面內戰。10月,國民黨軍隊占領 ,全面進攻達到最高峰。1947年,國民黨全面進攻受挫的情況下,開始發動對 解放區與 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6、毛澤東、周恩來等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 ,轉戰 。 率領西北野戰軍先后取得青化貶、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粉碎敵人對 的重點進攻。
7、華東野戰軍在山東 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 的重點進攻。
第24課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1、抗戰勝利后,中共適時調整土地政策,將抗戰時期的減租減息政策改為 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 ,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 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 。解放區的土地改革激發了 和 ,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 和 保障。
2、1947年夏, 、 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千里躍進 ,揭開了 的序幕。
3、三大戰役指的是 戰役、 戰役、 戰役,國民黨進隊的 ,大大加速了 。
4、 戰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者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占領 ,結束了 在大陸的統治,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 。
5、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 正確領導、 的支持、解放軍戰士的 作戰、 的戰略策略; 失去民心、 的腐朽
第八單元
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第25課 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
1、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概況:
時期 19世紀 年代 甲午戰爭后 時期(1914年-1918年) 一戰后
發展狀況 初步發展 “ ”短暫的春天 再度受挫無法恢復
原因
① 的刺激; ② 的誘導。
①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②實業救國的熱潮。 ①內因:民國政府頒布發展實業的法令;提倡國貨運動的推動;②外因: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 (主要原因) ①外因: 卷土重來;②內因:國民黨官僚資本主義的摧殘。
2、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特征:雖然有了 的發展,整體比較 ;主要集中在 部門, 基礎薄弱;地區分布 ,主要集中在 大城市;發展短暫且 。
3、著名狀元實業家 :放棄高官厚祿,毅然回到家鄉創辦 ,帶動國人走上“ ”的道路。
4、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了剪辮、 和勸禁纏足等革除 的法令,體現出 的新風尚。
5、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呈現出 、 的特征。
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1、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先后興辦了 、福州船政學堂等一批新式學校。百日維新期間,清政府又決定創辦 (北京大學的前身)。
2、1905年,清政府諭令一律停止 考試,存在約1300多年的 被廢除。
3、1872年,在上海創辦 (填報刊)是近代中國存在 的報紙;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 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 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創辦的 成為出版發行進步書刊的重要陣地。
4、文學藝術成就:魯迅的《 》、《 》、茅盾的《 》、徐悲鴻的《 》等。
5、在抗日救亡運動的洪流中,由聶耳作曲, 作詞的《 》,后來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冼星海作曲的《 》氣勢磅礴,表現出中華民族的偉大、獨立與堅強。
6、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1905年拍攝的京劇《 》;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31年拍攝的《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預習提綱填空
答案
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1課 鴉片戰爭
5、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 打開中國市場 鴉片戰爭的導火索(直接原因)是 林則徐虎門銷煙
6、鴉片戰爭的起止時間是 1840年 -- 1842年 ;鴉片戰爭中的民族英雄有 林則徐 、 關天培
3、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 禁煙斗爭 的偉大勝利,顯示了 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 的堅強意志。
5、鴉片戰爭的結果是簽訂中國 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中英《南京條約》
6、《南京條約》的內容:①割地——割 香港島 給英國;②賠款—— 賠款2100萬 銀元;③通商——廣州、 廈門 、福州、 寧波 、 上海 (南→北);④協定關稅—— 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 ,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8、1843年,中英《虎門條約》簽訂,英國人獲得了領事裁判權、 片面最惠國待遇 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權利。
9、鴉片戰爭或《南京條約》的影響:中國開始淪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是中國 近代史 的開端。
10、 道光 (皇帝)派遣林則徐到廣州禁煙。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1、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 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直接原因是英國借口“ 亞羅號 事件”、法國借口“ 馬神甫 事件”
2、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間是 1856年-1860年
3、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西方列強的主要罪行有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 沙俄侵占我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4、俄國強占中國的領土位于中國的 西北 、 東北 (填寫方位)
10、《天津條約》的內容:①公使進駐 北京 。②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③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
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等特權。④清政府與英、法、美簽訂的《通商章程善后條約》中承認 鴉片貿易合法化 。
《北京條約》的內容:①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有效;②增開 天津 為商埠;③割 九龍司 地方一區給英國。
11、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是 使中國的半殖民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第4課太平天國運動
5、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 清政府的腐敗,導致階級矛盾尖銳
6、過程:1851年, 洪秀全 發動金田起義;初步建立政權是 永安建制 ;正式建立政權是 定都天京 ,;軍事上達到全盛是 北伐、西征 的勝利;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是 天京事變 ;失敗的標志是 天京陷落
土地綱領:《 天朝田畝制度 》,提出平均分配土地;該綱領主張 在小生產者的基礎上平均分配土地 和平均社會財富,具有 空想 性,是不可能實現的。后來,洪仁玕的《 資政新篇 》,提出要向西方學習。
3、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 規模最宏大 的一次 農民戰爭 ,沉重地打擊了 清朝的統治 和 外國侵略勢力
7、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 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客觀原因: 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8、啟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
第4課 洋務運動
1、洋務運動的起止時間19世紀60年代—— 90年代 發生在 第二次鴉片 戰爭后,根本目的是 為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2、洋務運動的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生產技術(中體西用) 領導階級是 地主階級
3、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 曾國藩 、李鴻章、 左宗棠 、張之洞
4、洋務運動的性質:是一場 失敗的地主階級自救運動
5、內容:前期———以“ 自強 ”為口號,創辦了近代 軍事企業 ,主要有安慶內軍機械所、 江南制造總局 、 福州船政局 ;后期——以“ 求富 ”為口號,開辦 民用 工業,主要有 輪船招商局 、開平煤礦(李鴻章), 漢陽鐵廠 、湖北織布局(張之洞)。(興辦目的:為了 解決軍事企業 面臨的資金、原料、運輸等問題)
6、收復新疆的是 左宗棠 (人物)
7、洋務運動的結果: 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 ,標志著洋務運動徹底破產。
8、洋務運動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對 外國資本的入侵 起了一定抵制作用,是中國 近代史 的開端。
9、局限性:其根本目的是維護 清王朝 的統治,沒有使中國走上 富強 的道路。
10、啟示: 只學習西方技術,而不改變落后的制度,是無法使國家富強的。
第5課 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
1、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時間是 1894年 直接原因是 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 根本原因是日本蓄謀已久
2、主要戰役(完成下表)
階 段 戰 場 主要戰役 戰 況 重要人物(民族英雄)
開始 豐島海面 豐島 海戰 清政府被迫 對日宣戰
第一階段(1894.7-9) 朝鮮半島
黃海海域 平壤戰役 平壤失守 左寶貴
黃海 戰役 喪失 黃海 制海權 鄧世昌 (致遠艦管帶)
第二階段(1894.10-1895.初) 遼東地區 山東半島 遼東戰役 旅順 大屠殺 徐邦道
威海衛 戰役 北洋艦隊 全軍覆沒 丁汝昌
3、1895年,中日簽訂了《 馬關條約 》 :割讓遼東半島、 臺灣 全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 2億兩 ;開放 重慶 、沙市、 蘇州 、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人在通商口岸 開設工廠 (阻礙了中國 民族資本主義 的發展;最能體現列強的經濟侵略方式由 商品 輸出轉為 資本 輸出。)
4、《馬關條約》的影響是 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列強掀起了 瓜分中國的狂潮
5、1899年美國提出“門戶開放 ”政策,承認各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和既得特權,同時要求在各國租借地和“勢力范圍”內享有均等貿易機會。
第6課 戊戌變法
1、《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 康有為 、 梁啟超 等舉人聯名上書,請求變法圖強,史稱“ 公車上書 ” ,揭開了 變法維新 的序幕。
2、戊戌變法的領導階級是 資產階級 代表人物有 康有為 、 梁啟超 、譚嗣同
3、戊戌變法的學習對象是學習 西方制度 (君主立憲制)目的是 救亡圖存
4、戊戌變法開始的標志是 1898 年,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
5、百日維新( 戊戌 變法)主要內容:政治上,裁撤 冗員 ,允許官民 上書言事 ;經濟上:鼓勵私人興辦 工礦企業 (體現了變法的性質);教育上:廢除 八股 ,改試策論,開辦 新式學堂;軍事上:訓練 新式軍隊 等。
7、戊戌變法失敗的標志是 慈禧太后 發動“戊戌政變”,譚嗣同等六人被殺害,被稱為“戊戌六君子”,變法失敗。
7、戊戌變法的性質是 一場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
8、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資產階級具有妥協性與軟弱性
9、戊戌變法的影響是在 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是中國 政治 近代化的開端。
10、嚴復在其譯作《 天演論 》宣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也成為了戊戌變法的指導思想。
第7課 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
1、義和團運動:興起于19世紀末;口號: 扶清滅洋 (“滅洋”表達了中國人民 反帝 的斗爭意志。但具有 盲目排外 的落后性;“扶清”表明義和團對 清政府的本質認識不清 ,對它抱有幻想;還帶有 封建迷信色彩 。)
2、義和團運動的結果是 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下失敗 意義是沉重打擊了 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 。
3、八國聯軍侵華的時間是 1900 年(20世紀初,庚子年)直接原因是鎮壓 義和團運動 ,根本原因 進一步擴大侵略權益 。
4、1901年,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 辛丑條約 》。經濟上:清政府賠款白銀 4.5億兩 ,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政治上:清政府保證 演進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 (體現了清政府成為了“ 洋人統治中國的工具 ”);軍事上:清政府拆毀 大沽 炮臺,外交上,劃定北京 東交民巷 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使館界成為“國中之國”);改總理衙門為 外務部 (打上了屈辱的烙印)
5、《辛丑條約》的影響是 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第8課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1、孫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動有成立 興中會 、領導 廣州起義 (孫中山領導的第一次起義)
2、1894年,孫中山在 檀香山 聯合華僑,成立 興中會 是 資產階級第一個 革命團體(不是政黨)。
3、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的代表及著作有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鄒容的《 革命軍 》、陳天華的《 猛回頭 》和《警世鐘》等
4、1905年孫中山在 東京 成立了 同盟會 。會議確定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 創立民國 、 平均地權 的政治綱領,選舉 孫中山 為同盟會總理,決定創辦《 民報 》,作為同盟會的機關報。
5、中國同盟會是中國第一個 全國規模 的、統一的 資產階級 革命政黨。
6、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 民族 ”、 民權 ”、 民生 ”三大主義,合稱“ 三民主義 ”。其中 民族主義 是前提,內涵是推翻 清政府 的統治,反對民族壓迫; 民權 是核心,內涵是創建資產階級 民主共和國 。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 指導思想 。
7、意義: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 統一的領導 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大大推動了 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
第10課 辛亥革命
1、同盟會成立后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是 萍瀏醴起義
2、1911年,孫中山、黃興等在廣州舉行起義,史稱“ 黃花崗起義 ”,烈士稱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7、辛亥革命的首義是 1911 年10月10日,在 武昌 爆發。1911年是農歷辛亥年,歷史上稱這次革命為“ 辛亥革命 ”。4、意義:它推翻了 清王朝 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 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的終結,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 民族民主革命 ,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 思想解放 ,打開了中國 近代思潮 的閘門。
失敗:(1)革命果實被 袁世凱竊取 (2)沒有改變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的性質(3)沒有完成 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任務。
第10課 中華民國的創建
1、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 南京 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告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成立,以1912年為 民國元年 。
紀年方法:民國XX年=公元XX年- 1911
2、1912年2月, 宣統帝 下詔退位。清朝多年的統治結束。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 臨時大總統 ,
辛亥革命 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
8、孫中山頒布的限制袁世凱的法律是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5、《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是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 全體國民 ( 主權在民 原則);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 平等 ;國民有人身、居住等 自由 和權利(平等自由原則);參議院行使立法權,臨時大總統行使行政權并負其責任,司法獨立等,實行 三權分立 ,改總統制為 責任內閣制 (三權分立原則)
6、《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意義是第一部 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 憲法,肯定了資產階級 民主共和 和 自由平等 原則,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7、辛亥革命的成果有建立了 中華民國 、頒布了《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推翻了 清王朝 ,終結了 君主專制
第11課 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
1、“宋教仁案”發生后,孫中山號召發動“ 二次革命 ”,但很快就被袁世凱鎮壓下去。
2、鎮壓二次革命后,袁世凱強迫國會選舉他為 正式大總統 ,隨即下令解散 國會 。1914年,袁世凱解散國會,不久又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 總統制 。接著,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可 無限期連任 ,可指定 繼承人 。
3、袁世凱的 復辟 活動,舉國嘩然。1915年底, 護國戰爭 在云南爆發。世凱被迫取消 帝制 。
4、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中國陷入 軍閥割據 紛爭的動亂之中。
第四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6、袁世凱復辟帝制后,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發起了 新文化 運動
7、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志是 1915年 年, 陳獨秀 (人物)在 上海 創辦 《青年雜志》 ,第二卷改名為《新青年》
8、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是 北京大學 和 《新青年》 ;領導階級是 資產階級 ;學習對象是 西方思想文化
4、代表人物有陳獨秀、 李大釗 、 胡適 、魯迅、蔡元培(北大校長);旗幟、口號是 民主與科學
5、內容:(1)抨擊 舊道德與舊文化 ;(2)提倡 民主與科學 ;(3)提倡 文學革命
6、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偉大的 思想解放 運動(性質);它動搖了 封建道德禮教 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 民主與科學 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 五四運動 起了 思想宣傳和鋪墊 作用
局限性:新文化運動對中國 傳統文化 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
7、我們應怎樣對待傳統文化: 取其精華 、 去其糟粕 。
12、中國近代化探索包括 洋務運動 、 戊戌變法 、 辛亥革命 、 新文化運動
13、中國近代化的特點是 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層層遞進 ;歷程是從學習 技術 (器物)到學習 制度 再到學習 思想文化
拓展:中國近代化的探索
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運動
時間 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19世紀末(1898年) 1911年(20世紀初) 1915年開始
口號思想 自強 、 求富 變法圖強 (救亡圖存) 民主共和 民主 、 科學
領導階級 地主階級洋務派 資產階級維新派 資產階級革命派 資產階級激進派
探索領域 技術 制度 制度 思想文化
性質 地主階級的 自救 運動 資產階級 改良 運動 資產階級 革命 運動 思想解放 運動
影響 是中國 近代化 的開端,促進了 民族資本主義 的產生與發展。 是 政治近代化 的開端,在思想文化領域 產生了廣發而持久的影響。 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 君主專制 制度的終結。 動搖了 封建道德禮教 的統治地位,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 民主與科學 的洗禮。
第13課 五四運動
1、五四運動的導火線(直接原因)是 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時間是 1919.5.4
2、五四運動的性質是 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 五四運動的結果是 直接目標得到實現 (取得初步勝利)
3、五四運動爆發于 北京 (前期中心),運動的主力是 學生 。6月初,發展到 上海 (后期中心), 工人階級 登上政治舞臺。
4、哪一個口號最能體現五四運動的性質: 外爭主權 , 內除國賊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是 新民主主義革命 的開端; 工人階級 登上歷史舞臺;促進了 馬克思主義 的傳播;促進了 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為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
5、五四精神有 愛國 、進步、 民主 、科學
6、五四運動的特點:徹底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 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 進步性、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 廣泛 性
第14課 中國共產黨誕生
1、1919年《新青年》刊載了 李大釗 的《 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率先宣傳馬克思主義。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的條件:思想基礎: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階級基礎: 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 。組織基礎: 早期共產黨小組的成立 。
3、中共一大召開的時間、地點分別是 1921 年 7 月; 上海 ,后轉移至浙江 嘉興南湖 的游船上。確定奮斗目標任務是推翻 資產階級專政 、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和實現共產主義;中心任務是領導 和組織工人運動 ; 選舉 為中央局書記。 (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
4、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 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自從有了 共產黨 , 中國革命面貌 就煥然一新了。
5、中共二大制定了黨的 最低 綱領(是中國歷史上 首次 提出的 明確的反帝反封建 的民主革命綱領)
6、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的罷工運動是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7、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遭到鎮壓后,中國共產黨從中得到的教訓是 單槍匹馬不可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同盟者,才能戰爭強大的敵人。
第五單元 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
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1、第一次國共合作又叫 國民大革命 (1924年--1927年)
2、國民黨一大的主要內容是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 新三民主主義 (與舊三民主義相比,新三民主義明確提出了“ 反帝要求 ”),確定 聯俄 、 聯共 、 扶助農工 三大政策。
3、國民黨一大召開的歷史意義是 標著著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4、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成果: 成立黃埔軍校 ( 孫中山 任總理, 蔣介石 任校長, 周恩來 任政治部主任)、 北伐戰勝利進軍
5、北伐戰爭的時間是 1926年 目的是 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
6、 葉挺 率領第四軍獨立團擊潰敵軍,贏得“鐵軍”的稱號。
7、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 四一二政變 政變,隨后國民革命失敗。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建立 南京國民政府 。
汪精衛 在 武漢 發動“ 七一五政變 ”。國民革命失敗了。
8、南京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了全國的標志是 張學良在東北改易旗幟
9、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 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
10、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的教訓是必須 獨立掌握革命武裝力量 ;必須 建立人民軍隊 ,堅持武裝斗爭。
第16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
1、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歷史背景是:國民革命的失敗,共產黨人認識到了 獨立掌握武裝力量 的重要性。
2、1927 年 8 月 1 日, 周恩來 、賀龍等人領導革命軍在 南昌 發動武裝起義。打響了 武裝反抗 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 獨立領導武裝斗爭 、創建人民軍隊和 武裝奪取政權 的開端。
3、1927年8月7日,在 漢口 召開緊急會議,通過了 土地革命 和 武裝起義 的總方針;決定在 秋收 時節發動武裝起義;毛澤東在會上提出了“ 政權是由槍杠子中取得的 ”的著名論斷。
4、1927年毛澤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5、 秋收 起義第一次打出來了“工農革命軍”的旗號。
6、1928年,朱德、陳毅與毛澤東在 井干山 會師。兩軍會師后,合編為中國 工農革命軍第四軍 后改稱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7、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后,中共領導的革命呈現出了 工農武裝割據 局面,開辟了一條 農村包圍城市
、 武裝奪取政權 的正確革命道路。
8、古田會議確立了 思想上建黨 、 政治上建軍 的建黨建軍原則。
9、 三灣改編 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第18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1、長征的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的 左的錯誤 直接原因是 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
2、1934年,紅軍被迫進行 長征 。從江西 瑞金 出發,遵義會議后,四渡 赤水 ,打亂了敵人追剿計劃。渡過 金沙江 ,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強渡 大渡河 ,飛奪 瀘定 橋,翻雪山、過草地。 1936 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肅 會寧 會師。
7、遵義會議確立了以 毛澤東 為核心的正確的領導地位。挽救了 黨 ,挽救了 紅軍 ,挽救了革命 ,成為 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 從幼年走向成熟 的標志。
4、長征的勝利粉碎了 國民黨企圖消滅紅軍的企圖 ,保存了黨和紅軍的 基干力量 ,使中國革命 轉危為安 。紅軍長征博播下了 革命的種子 ,鑄就了 長征精神 ,打開了 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
第六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18課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1、 1931 年9月18日,日軍炮轟沈陽北郊 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 的一段鐵軌,這就是震驚中外的 九一八事變 。它成為中國人民 抗日戰爭 的起點,揭開了世界 反法西斯戰爭 的序幕。
14年抗戰這一說法的起止時間: 1931-1945年 八年抗戰這一說法的起止時間: 1931-1945年
2、日本策劃的 華北五省自治 運動妄圖使華北五省脫離中國版圖。
3、 一二九運動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圖吞并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政府對日妥協的政策,促進了 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 的到來。
4、 1936 年12月12日, 張學良 、 楊虎城 在西安扣押蔣介石,實行“兵諫”,要求其 停止內戰 ,一致抗日 。
5、中國共產黨派 周恩來 到西安談判,經過中國共產黨與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變得到 和平解決 。
6、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 國共兩黨由內戰走向聯合抗日 的序幕,從此, 十年內戰 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初步形成。
第19課 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
8、 1937 年7月7日, 七七事變 爆發,又稱“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中國 全民族抗戰 的開始。
9、七七事變后,保衛北平、天津的戰斗異常激烈,佟麟閣、 趙登禹 將軍壯烈殉國。
10、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的 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 宣言,蔣介石也發表了廬山談話,以 國共合作 為主體的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辱、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
11、軍隊改編: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 八路軍 ”,朱德任總指揮, 彭德懷 任副總指揮;南方八省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 葉挺 任軍長。
12、 淞滬會戰 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中國 空軍 首次參戰)
13、1937年12月13日,日本攻陷 南京 ,進行長達六周的屠殺,人數達30萬以上。
14、南京大屠殺給我們的啟示有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 珍愛和平,反對戰爭 。
第20課 正面戰場的抗戰
1、抗日戰爭中,國民黨領導的敵后戰場主要戰役有 淞滬會戰 、 臺兒莊戰役 、 武漢會戰 、 第三次長沙會戰
2、 1938年, 臺兒莊 戰役爆發,指揮者: 李宗仁 。此戰殲敵1萬余人,是抗戰以來 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
3、江西 萬家嶺 戰役擊斃了日軍3000余人, 武漢會戰 使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
4、 廣州 、 武漢 失陷后,標志著抗日戰爭進入 戰略相持 階段。
5、第三次長沙會戰時,英美盟軍在太平洋戰場接連敗退,它的勝利在 國內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
6、抗日戰爭后期,國民黨政府采取 消極抗日 , 積極反共 的態度。1944年初, 豫湘桂戰役 (戰役)使國民黨軍隊丟失了大量領土。
第21課 敵后戰場的抗戰
1、抗日戰爭中,共產黨領導的主要戰役有 平型關大捷 、 百團大戰
2、 林彪 指揮的平型關大捷是抗戰后 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 ,粉碎了 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3、全面抗戰爆發后,陜甘寧邊區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 延安 成為敵后戰場的戰略總后方和指揮中樞。
4、毛澤東發表的 《論持久戰》 一文駁斥了國民黨內流行的“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觀點。
5、中國共產黨大力推動抗日根據地的各項建設: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實行民主選舉,實行 地主減租減息 、 農民
交租交息 的土地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
6、 1940 年8月,為了粉碎日軍的掃蕩和封鎖;八路軍總部在 彭德懷 的指揮下在 華北地區 發動 百團大戰 ,有力打擊了 日軍的侵略氣焰 ,提高了 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 抗戰勝利 的決心。
7、 正面戰場 、 敵后戰場 兩個部分構成中國抗日戰爭的整體。
第22課 抗日戰爭的勝利
1、廣州、武漢失陷后,日軍改變侵華政策,對國民政府進行 政治誘降 ,輔之以 軍事打擊 ,加緊進攻敵后抗日根據地 ,加強對占領區的 軍事統治 統治與 經濟 掠奪。
2、在日本的誘降下,親日派頭子 汪精衛 公開叛國投敵,1940年3月在 武漢 建立偽國民政府。
3、1941年1月,國民黨制造的反共“摩擦”是 皖南事變
4、棗宜會戰中, 張自忠 上將殉國;在反“掃蕩”作戰中, 左權 將軍犧牲。
5、1945年, 中共七大 在延安召開。內容:①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發動群眾,壯大 人民力量 ,在中共的領導下,打敗 日本侵略者 ,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 新民主主義 的中國;②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關, 毛澤東 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③大會確立 毛澤東思想 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
6、中共七大的召開為 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 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指明了 戰后的奮斗方向
7、1945年8月,美國先后向日本 廣島 , 長崎 投下原子彈;8月9日, 蘇聯 出兵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毛澤東發表《 對日寇的最后一戰 》聲明,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8、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 9 月 2 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臺灣 重回祖國懷抱。
9、抗戰勝利原因: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了 中流砥柱 的作用(根本原因/決定性因素);中國共產黨的 正確領導 與正確戰略策略;世界上 反法西斯 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
10、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人侵第一次取得 完全勝利 的民族解放戰爭;促進了 中華民族 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 徹底的民族獨立 和 人民解放 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 東方主戰場 ,對世界 反法西斯戰爭的 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 國際地位 得到提高。
第七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
第23課 內戰爆發
1、為了盡一切可能 爭取和平 ,毛澤東親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史稱 重慶談判 。
2、蔣介石發動重慶談判的原因或者目的是:一方面為了 發動內戰 爭取時間;另一方面是想在 政治輿論 上獲得主動,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強加到 中國共產黨身上
3、經過談判, 1945 年10月10日,國共簽署了 《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
4、 1946 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舉行,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決議,再一次確定 避免內戰 、 和平建國 的方針。重慶談判與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 一線曙光 。
5、1946年6月,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撕毀政協決議,全力圍攻 中原解放區 ,發動了全面內戰。10月,國民黨軍隊占領 張家口 ,全面進攻達到最高峰。1947年,國民黨全面進攻受挫的情況下,開始發動對 陜北 解放區與 山東 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6、毛澤東、周恩來等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 延安 ,轉戰 陜北 。 聶榮臻 率領西北野戰軍先后取得青化貶、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粉碎敵人對 陜北 的重點進攻。
7、華東野戰軍在山東 孟良崮 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 山東解放區 的重點進攻。
第24課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1、抗戰勝利后,中共適時調整土地政策,將抗戰時期的減租減息政策改為 耕者有其田 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 《中國土地法大綱》 ,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 封建剝削 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 分配土地 。解放區的土地改革激發了 農民革命 和 生產的積極性 ,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 人力 和 物力 保障。
2、1947年夏, 劉伯承 、 鄧小平 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千里躍進 大別山 ,揭開了 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 的序幕。
3、三大戰役指的是 遼沈 戰役、 淮海 戰役、 平津 戰役,國民黨軍隊的 主力基本被消滅 ,大大加速了 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
4、 渡江 戰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者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占領 南京 ,結束了 國民黨 在大陸的統治,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 臺灣 。
5、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 共產黨 正確領導、 人民群眾 的支持、解放軍戰士的 英勇 作戰、正確 的戰略策略; 國民黨 失去民心、 國民政府統治 的腐朽
第八單元 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第25課 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
1、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概況:
時期 19世紀 六七十 年代 甲午戰爭后 一戰時期(1914年-1918年) 一戰后
發展狀況 產生 初步發展 “ 黃金時期 ”短暫的春天 再度受挫無法恢復
原因
① 外國資本的刺激; ② 洋務運動 的誘導。
①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②實業救國的熱潮。 ①內因:民國政府頒布發展實業的法令;提倡國貨運動的推動;②外因: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 經濟侵略 (主要原因) ①外因: 帝國主義經濟勢力 卷土重來;②內因:國民黨官僚資本主義的摧殘。
2、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特征:雖然有了 長足 的發展,整體比較 落后 ;主要集中在 輕工業 部門, 重工業 基礎薄弱;地區分布 也極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 沿江沿海 大城市;發展短暫且 畸形 。
3、著名狀元實業家 張謇 :放棄高官厚祿,毅然回到家鄉創辦 大生紗廠 ,帶動國人走上“實業救國 ”的道路。
4、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了剪辮、 易服 和勸禁纏足等革除 社會陋俗 的法令,體現出 自由平等 的新風尚。
5、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呈現出 新舊并呈 、 多元發展 的特征。
第26課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1、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先后興辦了 同文館 、福州船政學堂等一批新式學校。百日維新期間,清政府又決定創辦 京師大學同 (北京大學的前身)。
2、1905年,清政府諭令一律停止 科舉 考試,存在約1300多年的 科舉制度 被廢除。
3、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 《申報》 (填報刊)是近代中國存在 時間最長 的報紙;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 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 商務印書館 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創辦的 新華書店 成為出版發行進步書刊的重要陣地。
8、文學藝術成就:魯迅的《 狂人日記 》、《 阿Q正傳 》、茅盾的《 子夜 》、徐悲鴻的《 愚公移山 》等。
5、在抗日救亡運動的洪流中,由聶耳作曲, 田漢 作詞的《 義勇軍進行曲 》,后來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冼星海作曲的《 黃河大合唱 》氣勢磅礴,表現出中華民族的偉大、獨立與堅強。
6、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1905年拍攝的京劇《定軍山》;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31年拍攝的《歌女紅牡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技| 洮南市| 崇仁县| 肥乡县| 且末县| 九龙坡区| 全州县| 叶城县| 浦城县| 十堰市| 固始县| 大丰市| 陇南市| 龙南县| 玛曲县| 松阳县| 和田市| 寻乌县| 大同市| 金溪县| 天全县| 龙泉市| 泸州市| 清水县| 绩溪县| 石狮市| 上蔡县| 泸溪县| 汕头市| 汉川市| 邓州市| 黎川县| 呼玛县| 高邑县| 西安市| 扶余县| 开封市| 曲靖市| 健康| 崇阳县| 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