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紅杜鵑提出問題01杜鵑花的生長習性 它有哪些顏色?杜鵑花的形態特征?一般在春季,每簇花有2-6朵,杜鵑花一般生長在海拔500米-1200米的山地疏林灌叢或松林下。五彩繽紛、奪目耀眼。疏密得當,虛實結合,這樣畫面既充實,又不顯得擁擠。葉子——橢圓形;花苞——橢圓形;花朵——喇叭形;花瓣——五辨;花蕊——雄五雌一或雄十雌一。相傳,在春天的時候,有種叫杜鵑的鳥經常悲鳴,以至于口中啼血,鮮血灑落到滿山野的花上,就形成了這斑斑點點的紅印,所以也把這些帶有紅色斑點的花稱之為杜鵑花。《血染的杜鵑》又名《井岡杜鵑紅》《遍青山紅了杜鵑》借井岡山的紅杜鵑表達出畫家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和思念之情。借紅杜鵑的紅表達出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鮮血把青山染紅,把綠山染紅,更把漫山遍野的山花染紅,對先烈的追憶,對革命者的崇敬,還有對革命老區人民的熱愛之情。吳月娥吳月娥,湖南人,16歲那年投身革命。1929年1月,井岡山青年林同生告別心上人吳月娥,參加了紅軍。臨行前,兩人相約,來年相會在杜鵑花盛開的時候。然而,杜鵑花還沒有開,林同生就已經犧牲在了八面山。當年春天,吳月娥也遭抓捕,敵人逼她帶路,吳月娥將計就計,將敵人引上懸崖,趁敵不備,吳月娥拖住敵軍官跳下深淵。第二年,井岡山上漫山遍野開滿了杜鵑花。人們傳說,那是吳月娥姑娘的鮮血染成的,所以叫它“井岡杜鵑”。認識國畫工具02筆墨紙硯中國畫顏料、調色盤、洗筆、毛氈寫意畫杜鵑花的繪畫步驟031.構思,畫花。注意花瓣的朝向。畫出花瓣的遮擋關系,用筆應輕快。3.畫枝干。注意用筆的節奏,中鋒添出細枝。勾畫花絲和花蕊。2. 畫葉。畫葉子的時候要注意葉子的朝向。4.調整畫面。用濃墨勾葉莖,枝干用濃墨點上一些苔點。內容:用中國寫意畫的表現手法創作一幅自己滿意的寫意畫《紅杜鵑》。要求:在生宣紙上表現,畫面干凈利落,生動活潑,有筆力。課堂練習04課堂小結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中國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負載了自己的一片真情,請同學們在課下嘗試用寫意國畫的畫法來畫一些其他的花,感受中國畫的意境。本節課紅紅的杜鵑花,她是烈士們的鮮血染成的,她扎根在祖國的大地上,永遠不會凋零,永遠開在我們后來人的心中。謝謝觀看教學設計課 題 《紅杜鵑》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錄制微課教材內容 分 析 《紅杜鵑》是江西美術出版社七年級下冊第六課。依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我明確了本課的課型屬于造型·表現領域。本課注重“線條和造型的運用,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創造性和趣味性。”,“創作藝術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略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我們要以這個標準作為從事美術教學的指南針。 本課從欣賞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那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通過欣賞杜鵑花了解杜鵑花的結構,并掌握杜鵑的寫意畫法。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筆墨表現特點,體會筆墨的韻味,感受畫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通過對畫家作品的欣賞激發學生對革命搖籃和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為以后的學習欣賞中國畫打下基礎。設計理念 欣賞歌曲《映山紅》是用了《閃閃的紅星》中的一句歌詞,寫的是紅軍是人民的希望,共產黨是人民的希望,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追尋紅色記憶。 本課為現場教學的微課教學,突破傳統美術教學模式,注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創造性。鑒于教材的特點,與教學目標的要求。我以欣賞法、教師示范、師生互動、作品展進行授課,用聽音樂歌曲猜花名的方法導入國畫教學,力求將革命傳統教育融入美術學科知識技能的學習過程中。根據初中學生的認識特點來完成本課內容,目的在于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另外以多媒體課件貫穿課堂,通過直觀、詳盡的直觀演示,來達到教學目標。依據本課實際,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作輔導手段,情景結合,盡可能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學情分析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經過七年級上學期的學習,初一的學生已初步了解了學習中國畫的的學習方法,對中國寫意畫的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步驟。學生通過觀摩學習,加上老師的細心講解。在創作方面,利用大膽涂大膽畫的方式,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花鳥題材美術作品經常欣賞到,對杜鵑花的外在形象的把握不是很難,通過欣賞作品,學生易于理解繪畫內容,在用筆用線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感受到中國寫意畫的獨特之處,能夠從欣賞中獲得學習的喜悅感與成就感,進而主動加入到創作學習活動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欣賞杜鵑花了解杜鵑花的結構,并掌握杜鵑的寫意畫法。 了解中國畫中花鳥畫的形式、特點及方法;體會國畫作品中托物言志的特性。 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臨摹或創作寫意杜鵑花,感受中國畫的筆墨情趣,從而提高學生以丹青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悟紅杜鵑與中國革命的密切聯系,并教導學生面對各種惡劣的環境,都要能像紅杜鵑那樣直起腰桿,以倔強的性格、非凡的勇氣去戰勝困難。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欣賞杜鵑花了解杜鵑花的結構,并學習杜鵑花的寫意畫法。教學難點:讓學生在練習中運用, 掌握杜鵑的寫意畫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一) 師生活動 一、導入新課(聽紅歌) 師:同學們,你們好,在開始上課之前,我們來聽一首音樂《映山紅》。 這首音樂說說你聽到的是什么,大家知道映山紅表現的是什么花嗎? 生:映山紅又叫紅杜鵑, 師:紅杜鵑是老區人民的希望,更是人民翻身做主、幸福自由的象征。 井岡山十里杜鵑長廊,在左右兩側的山脊上生長著高大而挺拔的杜鵑花樹,形成長達10余里的杜鵑林帶,這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每當春末,杜鵑花漫山遍野,蔚為壯觀。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第六課,紅杜鵑。(同時板書課題) 下面我們再近距離的欣賞杜鵑花。 (播放《杜鵑花兒開》視頻。)設計意圖 情境創設,使學生快速進入情境中學習。教學環節(二) 師生活動 新授 1、認識杜鵑 多媒體展示形態各異的杜鵑花圖片,教師講解,提出問題(1)杜鵑花的生長習性 (2)它有哪些顏色?(3)杜鵑花的形態特征? 學生討論回答,師總結: (1)杜鵑花的花期一般在春季,每簇花有2-6朵,杜鵑花一般生長在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林灌叢或松林下,杜鵑花還是檢驗我國中南及西南是否是酸性土的指示性植物。 (2)杜鵑花的顏色可多了,五彩繽紛、奪目耀眼。那紅得似火、粉得似霞、白得賽雪……杜鵑花的花瓣有粉紅的、洋紅的、橙黃色的、淡紫色的、黃中帶紅、紅中帶白、白中帶綠,千變萬化,無奇不有。杜鵑的小枝摸上去粗糙,它那枝干的顏色不跟其它花一樣,其它花的枝干顏色是咖啡色的,而它的枝干顏色是淡綠色的。 (3)杜鵑花唯美、漂亮,我們先來仔細觀察一下杜鵑花,了解杜鵑花的結構和形態。(播放攝影圖片)這幾幅作品在構圖上都注意了疏密得當,虛實結合,這樣畫面既充實,又不顯得擁擠。再來看杜鵑花的細節部分:葉子——橢圓形;花苞——橢圓形;花朵——喇叭形;花瓣——五辯 ;花蕊——雄五雌一或雄十雌一。杜鵑花成蔟開放,所以花盛開時特別茂盛。 2、欣賞作品 利用多媒體展示畫家的杜鵑花作品讓學生欣賞。 師:不知道同學們注意沒有,在杜鵑花的花瓣上有些紅色的斑點。相傳,在春天的時候,有種叫杜鵑的鳥經常悲鳴,以至于口中啼血,鮮血灑落到滿山野的花上,就形成了這斑斑點點的紅印,所以也把這些帶有紅色斑點的花稱之為杜鵑花。想當年英勇的革命戰士和無數的英雄兒女用自己的熱血澆灌著這片土地,使杜鵑花的花瓣更紅了,更加鮮艷了。也是因為這些點點紅斑,所以杜鵑花也像是革命群眾的鮮血染就,所以杜鵑花也被稱為革命之花。很多畫家也多次利用杜鵑花來進行創作,現在就請同學們欣賞一下名家的作品。 多媒體展示《遍青山紅了杜鵑》學生欣賞,教師提出問題,這幅畫屬于什么畫種?畫家表達的是一種什么感情?使用什么技法? 學生互相討論后回答,教師總結。 師:借井岡山的紅杜鵑表達作者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和思念之情。《遍青山紅了杜鵑》借紅杜鵑的紅表達出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鮮血把青山染紅,把綠山染紅,更把漫山遍野的山花染紅,對先烈的追憶,對革命者的崇敬,還有對革命老區人民的熱愛之情。 師:老師給大家講述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吳月娥,1911年出生在湖南,16歲投身革命。1929年1月,敵人對井岡山進行了第三次“會剿”,井岡山青年林同生告別心上人吳月娥,參加了紅軍。臨行前,兩人相約,來年相會在杜鵑花盛開的時候。然而,杜鵑花還沒有開,林同生就已經犧牲在了八面山。當年春天,吳月娥也遭抓捕,敵人逼她帶路,吳月娥將計就計,將敵人引上懸崖,趁敵不備,吳月娥拖住敵軍官跳下懸崖,為革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第二年,井岡山上漫山遍野開滿了杜鵑花。人們傳說,那是吳月娥姑娘的鮮血染成的,所以叫它“井岡杜鵑”。是他們,是無數像他們一樣的人,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師:杜鵑花有什么特征?它為什么象征革命? 學生討論回答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的互動學習讓他們用地理、生物等知識去了解杜鵑花的特點,加強了學科間的互通性。 讓學生領悟作者借井岡山的紅杜鵑,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和中國畫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特點。教學環節 (三) 師生活動 三、嘗試筆墨 體會實踐, 示范:畫紅杜鵑 (1)認識國畫的作畫工具,師生一同體驗筆墨的韻味。 (2)多媒體展示寫意畫法杜鵑花作畫步驟,教師對重難點演示并講解。 為了讓大家了解中國畫的創作方法,我現場為大家演示一下畫法。設計意圖 整個教學過程我以欣賞感受、筆墨嘗試到創作表現為線索逐步展開,其中把欣賞杜鵑花的倔強、頑強革命的精神,體會筆墨的韻味作為重點來講;延伸課堂知識,激發學生思維,引導其關注生活,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動腦動手繪畫。教學環節 (四) 師生活動 四、學生創作 師:欣賞了名家的作品,又看完老師的繪畫,同學們對杜鵑花又有了新的認識,我們現在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著這美好的生活,現在的幸福正是由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換來的,為了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為了表達我們對英雄戰士的感激之情,我們大家愿意用自己的畫筆來表達出來嗎? 現在就請同學們創作自己心中的杜鵑花。 生:課堂練習:用中國寫意畫的表現手法創作一幅自己滿意的寫意畫《紅杜鵑》要求:在生宣紙上表現,畫面干凈利落,生動活潑,有筆力。設計意圖 教師啟發,學生自主學習,體驗作畫的樂趣。教學環節 (五) 師生活動 作品評價思考與延伸 總結拓展 先從小組中推薦出最滿意的一幅作品,并說一下推薦理由。然后集中展評。構圖:是否合理?能否表達出杜鵑花成簇開放的景象?筆墨:是否濃淡相宜,變化豐富?形象是否準確生動?顏色是否鮮艷有感染力? 師: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中國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負載了自己的一片真情,請同學們在課下嘗試用寫意國畫的畫法來畫一些其他的花,感受中國畫的意境。本節課紅紅的杜鵑花,她是烈士們的鮮血染成的,她扎根在祖國的大地上,永遠不會凋零,永遠開在我們后來人的心中。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謝謝大家。設計意圖 拓展視野,引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收集由杜鵑花拓展到同樣表現人格精神的荷花、牡丹、梅、蘭、竹、菊中國畫作品進行賞析,豐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板書設計 第六課 紅杜鵑 聽紅歌 、賞杜鵑 國畫的工具和材料 畫杜鵑的步驟 托物寄情教學反思 這堂美術課使我認識到,只有老師為學生服務,才是教學思想根本的轉變。采用了這種方法,不僅使學生領會傳統的文化特色,而且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美術課堂不僅要環節清晰,但是也要營造濃郁的中國文化氛圍去感染學生,所以需要教師具備極高的專業修養,今后在這一方面需要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積淀,讓我的課堂因“美”而變得更加精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紅杜鵑 .pptx 紅杜鵑.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