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物態變化第1節 溫度新舊銜接1.測量儀器的兩個關鍵物理量(1)測量范圍:測量工具所能夠測量的最小值與最大值之間的范圍。如圖所示刻度尺的測量范圍是 。(2)分度值: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數值。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桌子上放著兩杯水,分別用兩只手指感知,較熱的水溫度 (填“高”或“低”),較涼的水溫度 (填“高”或“低”)。物理學中用 來表示它們的冷熱程度。預學新知1.溫度是表示物體 的物理量。2.家庭和實驗室里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利用 的性質制成的;常見溫度計有實驗室用溫度計、 、 。3.攝氏溫度是這樣規定的:把在標準大氣壓下 的溫度定為0攝氏度, 的溫度定為100攝氏度。將 分成100個等份,每個等份代表 。4.石家莊一月份的平均氣溫是-5 ℃,讀作 。5.在使用溫度計時,首先要看清它的 ,然后看清它的 。6.體溫計的測量范圍通常為 ,分度值為 。7.體溫計在讀數時, (填“能”或“不能”)離開人體,因為在體溫計的玻璃泡和玻璃直管之間的管做得 。8.體溫計在每次使用前,都要用力地 。其他溫度計 (填“能”或“不能”)甩。素養目標1.理解溫度的概念。2.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溫度計的結構,了解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3.(重點、難點)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課堂任務1 溫度1.動手做P60“問題”欄目中的實驗——兩只手指對“溫水”的冷熱感覺一樣嗎?上述實驗說明: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是 (填“可靠”或“不可靠”)的。2.物理學中通常用 來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關于0 ℃的水和0 ℃的冰水混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 ℃的水更冷 B.0 ℃的冰水混合物更冷C.二者冷熱程度相同 D.無法比較課堂任務2 溫度計1.要準確地判斷物體的溫度高低,需要用測量工具—— 進行測量。2.探究溫度計的工作原理猜想:一定的水在冷熱程度不一樣時體積一樣嗎?在小瓶里裝滿水,給小瓶配一個橡皮塞,橡皮塞上插進一根透明的細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如圖所示,水的溫度升高,水在細管中 ;水的溫度降低,水在細管中 。我們利用這種原理可以制作溫度計來測量溫度的高低。歸納總結:(1)液體溫度計是根據 的規律制成的。(2)液體溫度計玻璃泡內的液體一般是 、 、 等。3.認識攝氏溫度溫度計上的符號 表示攝氏溫度。攝氏溫度的規定:把在標準大氣壓下 的溫度定為0 ℃, 的溫度定為100 ℃,把0 ℃和100 ℃之間分成100個等份,每個等份代表1 ℃,讀作 。-53 ℃讀作 。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氣體溫度計,如圖所示,該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氣體的 ,由此判斷當氣溫下降時,玻璃泡內空氣溫度降低,該溫度計的液柱面將 (填“上升”或“下降”)。課堂任務3 溫度計的使用1.基本構造2.上面圖示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 ,分度值是 。3.使用方法(1)使用前,要先看清溫度計的 和 ;(2)測量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 被測液體中,且不能碰到容器 或容器壁;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微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示數 后才能讀數;(3)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 (填“能”或“不能”)離開被測液體;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 。某同學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的實驗步驟:A.估計被測液體的溫度;B.取出溫度計;C.觀察溫度計的測量范圍及分度值,選擇合適的溫度計;D.讓溫度計玻璃泡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E.讀出溫度計的示數,并記錄。(1)實驗步驟正確的順序應該是 (填字母)。(2)他在測量過程中的操作如圖甲所示,指出他操作時的錯誤之處: 。(3)此錯誤造成的后果是加熱過程中測出的溫度值偏 (填“高”或“低”)。(4)糾正錯誤后,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此時被測液體的溫度是 。變式1下面關于常用液體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中,錯誤的是( )A.溫度計不能用來測量超過它最大測量值的溫度B.讀溫度計示數時,視線要跟液柱的液面相平C.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玻璃泡要浸沒在被測液體中D.讀數時為求準確,應把溫度計從被測液體中拿出來仔細觀察課堂任務4 體溫計如圖所示,體溫計的測量范圍為 ℃,分度值為 ℃,此時的示數為 ℃。為了使用方便,體溫計設計有狹道。體溫計離開人體后,水銀變冷收縮,狹道內的水銀 ,直玻璃管內的水銀不能退回玻璃泡內,從而可以離開人體讀數,要使已經升上去的水銀再回到玻璃泡里,可以拿著溫度計用力地向下甩。用一支體溫計分別測甲、乙、丙三人的體溫,先測得甲的體溫是38 ℃,在沒有甩體溫計的情況下,用酒精給該體溫計消毒后又用它去測乙和丙的體溫,已知乙的實際體溫是37 ℃,丙的實際體溫是40 ℃,那么測乙和丙的體溫后體溫計的示數分別是( )A.38 ℃和40 ℃ B.37 ℃和40 ℃C.都是38 ℃ D.37 ℃和38 ℃變式2[2024福建三明市期末]關于常用的實驗室溫度計和體溫計,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兩種溫度計的測量范圍不同B.體溫計使用前可以用100 ℃的沸水消毒C.實驗室溫度計不能脫離被測物體讀數D.兩種溫度計都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認清溫度計所測溫度是在零上還是在零下如圖所示,甲溫度計的刻度是越往上示數越大,則所測溫度是零上溫度,分度值為1 ℃,因此甲溫度計的示數為24 ℃;乙溫度計的刻度是越往下示數越大,則所測溫度是零下溫度,分度值為1 ℃,因此乙溫度計的示數為-4 ℃。參考答案【新舊銜接】1.(1)0~3 cm (2)0.1 cm2.高;低;溫度【預學新知】1.冷熱程度2.液體熱脹冷縮;體溫計;寒暑表3.冰水混合物;沸水;0 ℃和100 ℃之間;1 ℃4.負5攝氏度(或零下5攝氏度)5.測量范圍;分度值 6.35~42 ℃;0.1 ℃7.能;很細 8.向下甩;不能課堂任務11.不可靠 2.溫度例1 C 點撥: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水和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相同意味著兩者冷熱程度相同。課堂任務21.溫度計2.上升;下降歸納總結:(1)液體熱脹冷縮 (2)酒精;水銀;煤油3.℃;冰水混合物;沸水;1攝氏度;負53攝氏度(或零下53攝氏度)例2 熱脹冷縮;上升課堂任務32.-20~110 ℃;1 ℃3.(1)測量范圍;分度值(2)浸入;底;穩定(3)不能;相平例3 (1)ACDEB (2)溫度計玻璃泡接觸容器底部(3)高 (4)69 ℃點撥:(1)測量液體的溫度的步驟:估計被測液體的溫度;觀察溫度計的測量范圍及分度值,選擇合適的溫度計;讓溫度計玻璃泡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但不與容器接觸,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后讀出示數,并記錄;取出溫度計。所以實驗順序為ACDEB。(2)圖甲中的操作錯誤之處是玻璃泡接觸容器底部。(3)溫度計玻璃泡接觸容器底部,加熱過程中會使示數偏高。(4)實驗中所用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 ℃,示數為69 ℃。變式1 D課堂任務4 35~42;0.1;37.8;斷開例4 A 點撥:體溫計內有一狹道,在離開人體后,液柱不下降,使體溫計能離開人體讀數。當用有示數且沒甩的體溫計測人的體溫時,如果被測人的體溫比體溫計的原示數高,則準確顯示人體溫度,如果低,則顯示原來的示數。乙和丙的實際體溫是37 ℃和40 ℃,那么測乙和丙體溫時,體溫計的示數分別是38 ℃和40 ℃,故A正確。變式2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