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外婆的澎湖灣》教案教學目標通過歌曲演唱,感受歌曲對美麗的澎湖灣可愛故鄉的贊美之情。能用抒情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動作或樂器進行創編。培養對生活的熱愛,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對親情的感悟。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灣》,體驗歌曲中主人公對美麗的外婆的澎湖灣可愛家園的贊美之情和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難點:能用抒情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學會區分切分音和空拍(休止符)。三、教學過程(一)歌曲導入播聽音樂《外婆的澎湖灣》師:這首歌同學們熟悉嗎?聽的時候心情是什么感覺呢?生:輕快、歡快、愉悅......師生賞析歌詞,感受表達情感共同賞析歌詞并提出問題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 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 坐在門前的矮墻上,一遍遍懷想,也是黃昏的沙灘上,有著腳印兩對半。(1)師:為什么是“兩對半”呢引導后教師總結,表達了對外婆深深的懷想和思念(借景懷想) 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 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 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 還有一位老船長(2)師:這首歌里的“澎湖灣”是在哪個地方,這一段表達了什么情感?引導后教師總結,介紹作者和創作背景,以及節拍,總結在這里有外婆陪伴作者的美好時光,那這一段我們可以用借景抒情來概括。教唱歌曲,體會情感跟唱歌曲,體會情感變化師:先聽一遍,我們來充分感受一下這輕松愉快的感覺吧!教師總結,前一段是親切,輕松的感覺,第二段是激動懷念的情感。教師教唱A樂句,逐句感受生練習教師先范唱,之后學生再次演唱去體會情感。師:我們聽老師唱完之后,我們再跟隨音樂一起來唱一唱吧。引導學生自學A樂段后兩個樂句,感受相似的旋律師:下面老師用一二樂句的旋律來唱三四樂句,看看能不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師:有沒有發現是一樣的呢,那下面我們跟隨三四樂句的旋律再一起來感受一下吧!之后學習相應樂理知識并進行練習<1>師出示切分音符號和時值比例關系1:2:1,之后進行練習A樂段。講解之后,再次播放,充分去體會切分音。<2>出示B樂段進行跟唱,體會休止符的作用。師:大家跟隨我們的音樂一起來哼唱后,有沒有發現在“陽光”和“沙灘”后有空拍呢?這樣有什么作用呢?師用樂器伴隨節奏播放后總結四分休止符的作用在于對童年的幻想,充滿了活潑,靈動的感覺。全班一起演唱歌詞。師:我們跟隨伴奏唱完一遍后,我們再來跟隨音樂一起來感受一下這首音樂前半段的歡快和后半段的激動吧!(5)活動結束用打擊樂器下節課進行表演活動延伸回家將《外婆的澎湖灣》分享給自己的家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