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Day08:解鎖古詩文閱讀的虛詞理解題型2024年暑假三升四語文雙周自學課第一篇:知識導航第二篇:知識小酌??碱}型:1、解釋下列加點字。2、分析文中的古今異義字。3、與上題中某字用法相同的是哪一項?4、選出某在句子中的意思,將序號填在橫線上。答題方法:虛詞沒有實在意義,一般不能充當句子的成分,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少數副詞如不、也許、沒有等可以單獨回答問題),只能配合實詞造句,表示種種語法關系。虛詞一般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感嘆詞、語氣詞等。虛詞在文言文等古文中常出現,而它的解釋也相對靈活。1、句意分析法根據句子的大意推斷虛詞在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2、代入檢驗法文言文的虛詞用法大多是課內學過的,所以,只要知道課內例句中虛詞的用法,在閱讀和解題時,就可將它的每個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選其中講得通的一項,從而獲得正確答案。3、交換理解法如果給出兩個句子,讓同學們判斷句中某個虛詞的用法是否相同,此時就可二項,以將其中能確定的某句中的虛詞意義和用法代入另一句來理解,看句子是三項,否講得通,如果講得通,那意義和用法就是一樣的,如果講不通,意義和用法就不一樣。 常見虛詞:★之1、用作代詞,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2、用作助詞,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3、用作動詞可譯為“去、往、到”。★其1、第三人稱代詞,相當于“他”(們)、“她(們)”、“它(們)”。2、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于“我(的)”、“自己(的)”。3、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 相當于“難道”、“怎么”。4、指示代詞,相當于“那”、“這”之類的詞。★而1、轉折連詞,但是,卻;2、修飾連詞,相當于“地”;3、順承連詞,可不譯 ;4、表順承的連詞,然,這樣;5、表順承的連詞,就 ;6、表順承的連詞,來 ;7、表遞進的連詞,而且 ;8、表承接,并且;9、表假設,如果。★以:1、介詞,(從、由,把、用、拿、用來、拿來,因為,靠、憑借、根據);2、連詞,遂;3、連詞,相當于“而”,可不譯;4、連詞,表順承;動詞,認為;副詞,已經 固以怪之矣 《陳涉世家》★乃:1、于是,就;2、才,這才;3、卻;4、是,就是,原來是;5、竟然;6、他的;7、乃至,甚至;8、可是;9、而,又;10、這樣;11、你,你的。★焉:1、相當于“于之”、“于此”、“于彼”;2、哪里,怎么;3、作語氣助詞,用于句末;4、作詞尾,相當于“然”、“......的樣子”;5、相當于“之”;6、作語氣助詞,用于句中,表示停頓,無義。★為:1、動詞wéi;“做” “作為、當作、成為”“認為” “是” 。2、介詞wèi;“替、給、向”“被”。★于:1、表比較:有超過的意思;2、引出時間、地點、對象“在、到、向、從、對于”;3、表被動“被” ①受制于人②只辱于奴隸人之手。★因:1、于是,就;2、依照,根據;3依靠,憑借;4趁著,趁此;5通過,經由。★諸:1、兼詞,“之于”的合音合義;2、眾;3、各位,眾位。★或1.無指不定代詞,可譯為“有的人”,“有人”;2.副詞,有時,或許。 需要注意的地方:文言虛詞主要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文言的虛詞實詞的分類,大體同白話一樣。虛詞大都有多種用法,要根據它在句子里的作用來確定。要確切了解虛詞的作用,還應該與白話比較,了解它的變化。一、應該注意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今異義主要表現為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詞由古代發展到現代,有的詞義擴大了;還有的詞義轉移了;還有的詞語在感受彩方面發生了變化。二、應該注意單音詞和雙音詞。古漢語單音詞較多,現代漢語雙音詞較多?,F代漢語的雙音詞在古代往往用一個單音詞來表示。三、應該注意一詞多義現象。一詞多義,即一個詞有多種含義,乃至屬于不同詞類,這種現象在文言文中相當普遍。除了注意平時的積累之外,還要認真掌握有關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的知識。其中假借義的知識又涉及到通假字的知識。四、應該注意詞類活用現象。詞類活用現象亦是文言文中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主要是指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等實詞的活用現象。這其中,每一類詞的活用又有許多不同的情況。第三篇:小題速刷閱讀古詩文,完成下列小題。①【甲】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竊之奔月,托身于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②【乙】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1.【甲】中的“羿”是 ,我還知道一個與他有關的故事是 。【乙】中的“靈藥”就是材料一中的“ ”。2.下面對材料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甲】中,嫦娥偷吃了不死之藥,飛到了月宮,變成了蟾蜍,成了月中精靈。B.【乙】中,嫦娥面對枯燥孤獨的生活,非常后悔偷了靈藥。3.請將相關的內容填在與之相關人物的括號內。神農( ) 女媧( ) 燧人( )A.鉆木取火 B.摶(tuán)土造人 C.嘗百草著《本草經》4.請寫出兩個帶有“月”字的成語: 、 。 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①黃土作人。務?、?,力不暇供,乃引繩于泥中,舉以為人。(選自《風俗通》) 【注釋】①摶(tuán):把東西捏成團。②務?。汗ぷ鞣泵?。5.故事中的哪個情節讓你感受到了想象的神奇?(用文中的原句回答)6.我知道這個神話故事的題目是 。當讀到“天地開辟”一詞時,我們想到的神話人物是 ?!傲Σ幌竟笔菦]有多余的力量來供應需求,在文中具體指的是 。7.在《中國神話傳說》的整本書閱讀中,你還讀過哪些神話故事?認識了哪些神奇的人物?請認真回憶,并完成下表。故事名稱 《大禹治水》 神奇人物 大禹 8.神話界將召開一年一度的“英雄榜”爭奪賽,你打算推薦中外神話故事中的哪位神話人物?理由是什么?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練習。夸父逐日夸父①與日逐走,入日②;渴,欲得飲,飲于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飲大澤④。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⑤?!x自《山海經》注釋:①夸父:傳說中善跑的巨人。②入日:走進太陽光輪里。③河、渭:指黃河與渭水。④大澤:神話里的大湖。⑤鄧林:桃林。9.解釋加點字詞的意思。夸父與日逐走 欲得飲10.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文。未至,道渴而死。11.從夸父臨死時“棄其杖,化為鄧林”這個情節中,你感受到神話故事具有 的特點。這個故事讓你體會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 的精神。12.有人說夸父為了逐日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不值得。你認同嗎?先說出自己的觀點,再說明理由。13.夸父逐日是經典的中國神話故事。本學期,你在課外還讀了哪些神話故事?請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神話,并簡要寫出喜歡的原因。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是 ,我喜歡它的原因是 。閱讀與鑒賞。葉公好龍(節選)葉公子高①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②,施③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④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注釋】①葉公子高:葉公,春秋時楚國葉縣的縣令,字子高,楚國貴族。②牖(yǒu):窗戶。③施(yì):延伸。④還(xuán):掉轉。14.葉公好龍表現在什么地方,請用“ ”在文中劃出句子。15.給文中畫橫線的部分配一幅插圖,下列圖片最合適的是16.葉公是真的好龍嗎?請寫出理由(可選用文中語句)。對比閱讀。【文段1】盤古開天辟地(節選)天地渾沌如雞子①,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一日九變。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 (cháng zhǎng)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厚,盤古極長 ?。╟háng zhǎng),故天去地九萬里。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 ,聲為 ,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 ,血液為 ,筋脈為地里②,肌肉為田土,發為星辰,皮膚為草木,齒骨為 ,精髓為珠玉,汗流為 。注釋:①雞子:雞蛋。②地里:山脈和道路。【文段2】盤古開天地(節選)盤古倒下以后,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照耀大地,他的右眼變成了月亮;他的四肢和軀干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17.聯系上下文,選出“文段1”括號里恰當的讀音。18.給加點字選擇合適的意思,填序號。①萬八千歲A.年B.年齡C.時間,光陰②故天去地九萬里A.離開B.失去C.距離19.閱讀“文段1”,盤古初開天地時,天地的狀態是“ ”;盤古在天地間萬八千歲后,天地的變化是“ ”。(用原文回答)20.根據“文段2”的描述和自己的理解,選擇合適的詞語將“文段1”補充完整,填序號。①江河 ②四極五岳 ③雷霆 ④風云 ⑤雨澤 ⑥金石21.“文段2”所描述的“盤古獻身、化作萬物”是這個故事的結局,“文段1”中的第 和 句話正好與“文段2”相對應。22.仿照“文段2”,用自己的話描述“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的神奇景象。23.閱讀。曹沖稱象曹操得巨象。欲①知其輕重,不能稱。操②之幼子③名沖,告④操曰:“置象于船上,刻⑤其水痕所至。去⑥象,將他物⑦積載船中,使水及原痕⑧。復稱他物,則象重⑨可知矣。”[注釋]①欲:想要。②操:曹操。③幼子:小兒子。④告:告訴。⑤刻:標記。⑥去:移去。⑦他物:其他東西。⑧原痕:原來的標記。⑨重:重量。(1)曹沖想出了什么好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請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我能結合稱象的步驟,給下面的圖片排序。(填序號)(3)結合故事內容,你覺得曹沖是個怎樣的孩子?閱讀小古文,完成小題。蟲蟲,動物之小者也,種類甚多?;蚋唢w空際,或跂[1](qí)行地上,間有游泳于水中者,其生殖最易。性畏寒,冬日霜雪降,蟲多死。有不死者,深伏土中,不飲不食,名曰蟄(zhé)。及春暖,蟄者復出,死蟲之遺卵,亦先后孵化。蠶吐絲,蜂釀蜜,此蟲之宜飼育者也。書生蠹[2](dù),木生蛀,螟(míng)、蝗能害稼,蚊、蠅、蚤(zǎo)、虱(shī)能害人,此蟲之宜殺除者也。【注釋】[1]跂:指蟲子爬行。[2]蠹:一種蟲。24.文中捉到的“宜殺除者”不包括哪種蟲? ______A.數B.蜂C.蚤D.螟25.“或高飛空際,或跂行地上”的“或”意思是什么? ______A.或者B.有的C.要么D.某些26.試著推測本文中多次提到的“者”,具體指代什么? ______A.指代人B.指代事C.指代蟲D.以上都有27.被寒冬凍死的蟲子,它的遺卵在春暖時節會怎樣? ______A.凍死B.殺除C.蟄伏D.孵化28.與“游泳于水中”構句方式不一致的是哪一句? ______A.女娃游于東海B.群兒戲于庭C.師不必賢于弟子D.以堙于東海29.對短文的理解,以下最符合原文意圖的是哪一句? ______A.蟲本領強大,飛天遁地游水無所不能。B.蟲生命力頑強,深埋土中也不會死C.根據蟲與人類的關系,可分為宜飼育者和宜殺除者。D.蟲“性畏寒”,冬天是捕殺蟲最好的時機。30.短文主要運用了下面哪種方法來介紹蟲子? ______A.打比方來說明;B.分類別進行說明;C.列舉具體數字說明;D.以上都有31.根據自己的理解,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及春暖,蟄者復出,死蟲之遺卵,亦先后孵化?!边@一句的意思。閱讀小古文,完成練習。夸父逐日夸父與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飲③,飲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飲大澤⑤。未至⑥,道渴而死⑦。棄⑧其杖⑨,化為鄧林⑩。【注釋】①逐走:賽跑。逐:競爭。走:跑。②入日: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③欲得飲:很想能夠喝水解渴。④河,渭:黃河,渭水。⑤北飲大澤:大湖。傳說縱橫千里,在雁門山北。⑥未至:沒有趕到。⑦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⑧棄:遺棄。⑨杖:拐杖。⑩鄧林:地名,現在在大別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鄧林即“桃林”。32.解釋下列語句。①夸父與日逐走,入日。 ②未至,道渴而死。 ③棄其杖,化為鄧林。33.阻擋夸父逐日的最大障礙是什么?他是怎樣解決的?34.人們為什么想象出夸父犧牲后手杖變成桃林?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文彥博灌穴取球①文潞公②幼時③與群兒④擊球,入柱穴⑤中,不能取,公以水灌之,球浮出。【注釋】①本文節選自《邵氏聞見錄》,題目為編者自擬。②文潞公:指文彥博,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嘉祐三年(1058),封潞國公,故此處稱其為“文潞公”。③幼時:小時候。④群兒:一群小孩兒 ⑤柱穴:樹洞。35.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①公以水灌之( )A.用 B.憑借 C.認為 D.原因②公以水灌之( )A.往,到……去 B.代詞,指樹洞C.代詞,指球 D.代詞,指水36.下面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文潞公/幼時與群兒/擊/球 B.文潞公幼/時與/群兒擊/球C.文潞公/幼時/與群兒/擊球 D.文潞公幼/時與群兒/擊球37.根據注釋寫出本文的大概意思。課內閱讀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38.下面( )這個成語出自這則文言文。A.投桃報李 B.瓜田里下 C.道旁苦李 D.桃李滿門39.按故事的發展順序,用自己的話補全填空,可以幫助我們講好這個故事。40.故事中的王戎是一個 的孩子。41.從這個故事中我得到的啟發是 。第四篇:名家閱讀(汪曾祺)茶干汪曾祺①連萬順是東街一家醬園。②連萬順的東家姓連。人們當面叫他連老板,背后叫他連老大。都說他善于經營,會做生意。③連老大做生意,無非是那么幾條:④連萬順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鄉下生意。東鄉和北鄉的種田人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掛好了船繩,就直奔連萬順,打油、買醬。他們把油壺往柜臺上一放,就去辦別的事情去了。等他們辦完事回來,油已經打好了。油壺口用厚厚的桑皮紙封得嚴嚴的。桑皮紙上蓋了一個墨印的圓印:“連萬順記”。鄉下人從不懷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對不對。多年的老主顧了,還能有錯?⑤鄉下的熟主顧來了,連老板必要起身招呼,小徒弟立刻倒了一杯熱茶遞了過來。他家柜臺上隨時點了一架盤香,供人就火吸煙。鄉下人寄存一點東西,雨傘、扁擔、籮筐、犁鏵、壇壇罐罐,連老板必親自看著小徒弟放好。⑥連老板對孩子也很和氣。醬園和孩子是有緣的。很多人家要打一點醬油,打一點醋,往往派一個半大孩子去。媽媽盼望孩子快些長大,就說:“你快長吧,長大了好給我打醬油去!”買醬菜,這是孩子們樂意做的事。⑦一到過年,孩子們就惦記上連萬順了。連萬順每年預備一套鑼鼓家伙,供本街的孩子來敲打。家伙很齊全,大鑼、小鑼、鼓、水镲、碰鐘,一樣不缺。到了元宵節,家家店鋪都上燈。連萬順家除了把四張玻璃宮燈都點亮了,還有四張雕鏤得很講究的走馬燈。孩子們都來看。孩子們都不是空著手來的,他們牽著兔子燈,推著繡球燈,系著馬燈,燈也都是點著了的。燈里的蠟燭快點完了,連老板就會捧出一把新的蠟燭來,讓孩子們點了,換上。孩子們于是各人帶著換了新蠟燭的紙燈,呼嘯而去。⑧預備鑼鼓,點走馬燈,給孩子們換蠟燭,這些,連老大都是當一回事的。年年如此,從無疏忽忘記的時候。這成了制度,而且簡直有點宗教儀式的味道。連老大為什么要這樣鄭重地對待這些事呢?這為了什么目的,出于什么心理?實在令人捉摸不透。⑨第三, 。他是東家,但是不當“甩手掌柜的”。大小事他都要過過目,有時還動動手。切蘿卜干、蓋醬缸、打油、打醋,都有他一份。到了出茶干的時候,醬園上上下下一齊動手,連老大也算一個。⑩茶干是連萬順特制的一種豆腐干。豆腐出凈渣,裝在一個一個小蒲包里,包口扎緊,入鍋,碼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頭壓實,文火煨煮。要煮很長時間。煮得了,再一塊一塊從麻包里倒出來。這種茶干是圓形的,周圍較厚,中間較薄,周身有蒲包壓出來的細紋,每一塊當中還帶著三個字:“連萬順”,——在扎包時每一包里都放進一個小小的長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著字,木牌壓在豆腐干上,字就出來了。這種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開了,里面是淺褐色的。很結實,嚼起來很有咬勁,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做“茶干”。連老大監制茶干,是很認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許馬虎。連萬順茶干的牌子闖出來了。車站、碼頭、茶館、酒店都有賣的。后來竟有人專門買了到外地送人的。雙黃鴨蛋、醉蟹、董糖、連萬順的茶干,湊成四色禮品,饋贈親友,極為相宜。 連老大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開醬園的老板,一個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沒有什么特別處。這樣的人是很難寫成小說的。 連萬順已經沒有了。連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歲的人還記得連萬順的樣子,記得醬園內外的氣味,記得連老大的聲音笑貌,自然也記得連萬順的茶干。 連老大的兒子也四十多了。他在縣里的副食品總店工作。有人問他:“你們家的茶干,為什么不恢復起來?”他說:“這得下十幾種藥料,現在,誰做這個!” 一個人監制的一種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產,真也不容易。不過,這種東西沒有了,也就沒有了。(寫作于1985年12月12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Day08:解鎖古詩文閱讀的虛詞理解題型2024年暑假三升四語文雙周自學課第一篇:知識導航第二篇:知識小酌??碱}型:1、解釋下列加點字。2、分析文中的古今異義字。3、與上題中某字用法相同的是哪一項?4、選出某在句子中的意思,將序號填在橫線上。答題方法:虛詞沒有實在意義,一般不能充當句子的成分,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少數副詞如不、也許、沒有等可以單獨回答問題),只能配合實詞造句,表示種種語法關系。虛詞一般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感嘆詞、語氣詞等。虛詞在文言文等古文中常出現,而它的解釋也相對靈活。1、句意分析法根據句子的大意推斷虛詞在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2、代入檢驗法文言文的虛詞用法大多是課內學過的,所以,只要知道課內例句中虛詞的用法,在閱讀和解題時,就可將它的每個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選其中講得通的一項,從而獲得正確答案。3、交換理解法如果給出兩個句子,讓同學們判斷句中某個虛詞的用法是否相同,此時就可二項,以將其中能確定的某句中的虛詞意義和用法代入另一句來理解,看句子是三項,否講得通,如果講得通,那意義和用法就是一樣的,如果講不通,意義和用法就不一樣。 常見虛詞:★之1、用作代詞,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2、用作助詞,結構助詞,定語的標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3、用作動詞可譯為“去、往、到”。★其1、第三人稱代詞,相當于“他”(們)、“她(們)”、“它(們)”。2、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于“我(的)”、“自己(的)”。3、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 相當于“難道”、“怎么”。4、指示代詞,相當于“那”、“這”之類的詞。★而1、轉折連詞,但是,卻;2、修飾連詞,相當于“地”;3、順承連詞,可不譯 ;4、表順承的連詞,然,這樣;5、表順承的連詞,就 ;6、表順承的連詞,來 ;7、表遞進的連詞,而且 ;8、表承接,并且;9、表假設,如果。★以:1、介詞,(從、由,把、用、拿、用來、拿來,因為,靠、憑借、根據);2、連詞,遂;3、連詞,相當于“而”,可不譯;4、連詞,表順承;動詞,認為;副詞,已經 固以怪之矣 《陳涉世家》★乃:1、于是,就;2、才,這才;3、卻;4、是,就是,原來是;5、竟然;6、他的;7、乃至,甚至;8、可是;9、而,又;10、這樣;11、你,你的。★焉:1、相當于“于之”、“于此”、“于彼”;2、哪里,怎么;3、作語氣助詞,用于句末;4、作詞尾,相當于“然”、“......的樣子”;5、相當于“之”;6、作語氣助詞,用于句中,表示停頓,無義。★為:1、動詞wéi;“做” “作為、當作、成為”“認為” “是” 。2、介詞wèi;“替、給、向”“被”。★于:1、表比較:有超過的意思;2、引出時間、地點、對象“在、到、向、從、對于”;3、表被動“被” ①受制于人②只辱于奴隸人之手。★因:1、于是,就;2、依照,根據;3依靠,憑借;4趁著,趁此;5通過,經由。★諸:1、兼詞,“之于”的合音合義;2、眾;3、各位,眾位。★或1.無指不定代詞,可譯為“有的人”,“有人”;2.副詞,有時,或許。 需要注意的地方:文言虛詞主要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文言的虛詞實詞的分類,大體同白話一樣。虛詞大都有多種用法,要根據它在句子里的作用來確定。要確切了解虛詞的作用,還應該與白話比較,了解它的變化。一、應該注意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今異義主要表現為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詞由古代發展到現代,有的詞義擴大了;還有的詞義轉移了;還有的詞語在感受彩方面發生了變化。二、應該注意單音詞和雙音詞。古漢語單音詞較多,現代漢語雙音詞較多。現代漢語的雙音詞在古代往往用一個單音詞來表示。三、應該注意一詞多義現象。一詞多義,即一個詞有多種含義,乃至屬于不同詞類,這種現象在文言文中相當普遍。除了注意平時的積累之外,還要認真掌握有關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的知識。其中假借義的知識又涉及到通假字的知識。四、應該注意詞類活用現象。詞類活用現象亦是文言文中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主要是指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等實詞的活用現象。這其中,每一類詞的活用又有許多不同的情況。第三篇:小題速刷閱讀古詩文,完成下列小題。①【甲】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竊之奔月,托身于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②【乙】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1.【甲】中的“羿”是 ,我還知道一個與他有關的故事是 。【乙】中的“靈藥”就是材料一中的“ ”。2.下面對材料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甲】中,嫦娥偷吃了不死之藥,飛到了月宮,變成了蟾蜍,成了月中精靈。B.【乙】中,嫦娥面對枯燥孤獨的生活,非常后悔偷了靈藥。3.請將相關的內容填在與之相關人物的括號內。神農( ) 女媧( ) 燧人( )A.鉆木取火 B.摶(tuán)土造人 C.嘗百草著《本草經》4.請寫出兩個帶有“月”字的成語: 、 。 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①黃土作人。務?、?,力不暇供,乃引繩于泥中,舉以為人。(選自《風俗通》) 【注釋】①摶(tuán):把東西捏成團。②務?。汗ぷ鞣泵Α?br/>5.故事中的哪個情節讓你感受到了想象的神奇?(用文中的原句回答)6.我知道這個神話故事的題目是 。當讀到“天地開辟”一詞時,我們想到的神話人物是 。“力不暇供”是沒有多余的力量來供應需求,在文中具體指的是 。7.在《中國神話傳說》的整本書閱讀中,你還讀過哪些神話故事?認識了哪些神奇的人物?請認真回憶,并完成下表。故事名稱 《大禹治水》 神奇人物 大禹 8.神話界將召開一年一度的“英雄榜”爭奪賽,你打算推薦中外神話故事中的哪位神話人物?理由是什么?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練習。夸父逐日夸父①與日逐走,入日②;渴,欲得飲,飲于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飲大澤④。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⑤?!x自《山海經》注釋:①夸父:傳說中善跑的巨人。②入日:走進太陽光輪里。③河、渭:指黃河與渭水。④大澤:神話里的大湖。⑤鄧林:桃林。9.解釋加點字詞的意思。夸父與日逐走 欲得飲10.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文。未至,道渴而死。11.從夸父臨死時“棄其杖,化為鄧林”這個情節中,你感受到神話故事具有 的特點。這個故事讓你體會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 的精神。12.有人說夸父為了逐日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不值得。你認同嗎?先說出自己的觀點,再說明理由。13.夸父逐日是經典的中國神話故事。本學期,你在課外還讀了哪些神話故事?請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神話,并簡要寫出喜歡的原因。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是 ,我喜歡它的原因是 。閱讀與鑒賞。葉公好龍(節選)葉公子高①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②,施③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④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注釋】①葉公子高:葉公,春秋時楚國葉縣的縣令,字子高,楚國貴族。②牖(yǒu):窗戶。③施(yì):延伸。④還(xuán):掉轉。14.葉公好龍表現在什么地方,請用“ ”在文中劃出句子。15.給文中畫橫線的部分配一幅插圖,下列圖片最合適的是16.葉公是真的好龍嗎?請寫出理由(可選用文中語句)。對比閱讀。【文段1】盤古開天辟地(節選)天地渾沌如雞子①,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一日九變。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 (cháng zhǎng)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厚,盤古極長 ?。╟háng zhǎng),故天去地九萬里。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 ,聲為 ,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 ,血液為 ,筋脈為地里②,肌肉為田土,發為星辰,皮膚為草木,齒骨為 ,精髓為珠玉,汗流為 。注釋:①雞子:雞蛋。②地里:山脈和道路。【文段2】盤古開天地(節選)盤古倒下以后,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照耀大地,他的右眼變成了月亮;他的四肢和軀干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17.聯系上下文,選出“文段1”括號里恰當的讀音。18.給加點字選擇合適的意思,填序號。①萬八千歲A.年B.年齡C.時間,光陰②故天去地九萬里A.離開B.失去C.距離19.閱讀“文段1”,盤古初開天地時,天地的狀態是“ ”;盤古在天地間萬八千歲后,天地的變化是“ ”。(用原文回答)20.根據“文段2”的描述和自己的理解,選擇合適的詞語將“文段1”補充完整,填序號。①江河 ②四極五岳 ③雷霆 ④風云 ⑤雨澤 ⑥金石21.“文段2”所描述的“盤古獻身、化作萬物”是這個故事的結局,“文段1”中的第 和 句話正好與“文段2”相對應。22.仿照“文段2”,用自己的話描述“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的神奇景象。23.閱讀。曹沖稱象曹操得巨象。欲①知其輕重,不能稱。操②之幼子③名沖,告④操曰:“置象于船上,刻⑤其水痕所至。去⑥象,將他物⑦積載船中,使水及原痕⑧。復稱他物,則象重⑨可知矣。”[注釋]①欲:想要。②操:曹操。③幼子:小兒子。④告:告訴。⑤刻:標記。⑥去:移去。⑦他物:其他東西。⑧原痕:原來的標記。⑨重:重量。(1)曹沖想出了什么好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請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我能結合稱象的步驟,給下面的圖片排序。(填序號)(3)結合故事內容,你覺得曹沖是個怎樣的孩子?閱讀小古文,完成小題。蟲蟲,動物之小者也,種類甚多。或高飛空際,或跂[1](qí)行地上,間有游泳于水中者,其生殖最易。性畏寒,冬日霜雪降,蟲多死。有不死者,深伏土中,不飲不食,名曰蟄(zhé)。及春暖,蟄者復出,死蟲之遺卵,亦先后孵化。蠶吐絲,蜂釀蜜,此蟲之宜飼育者也。書生蠹[2](dù),木生蛀,螟(míng)、蝗能害稼,蚊、蠅、蚤(zǎo)、虱(shī)能害人,此蟲之宜殺除者也。【注釋】[1]跂:指蟲子爬行。[2]蠹:一種蟲。24.文中捉到的“宜殺除者”不包括哪種蟲? ______A.數B.蜂C.蚤D.螟25.“或高飛空際,或跂行地上”的“或”意思是什么? ______A.或者B.有的C.要么D.某些26.試著推測本文中多次提到的“者”,具體指代什么? ______A.指代人B.指代事C.指代蟲D.以上都有27.被寒冬凍死的蟲子,它的遺卵在春暖時節會怎樣? ______A.凍死B.殺除C.蟄伏D.孵化28.與“游泳于水中”構句方式不一致的是哪一句? ______A.女娃游于東海B.群兒戲于庭C.師不必賢于弟子D.以堙于東海29.對短文的理解,以下最符合原文意圖的是哪一句? ______A.蟲本領強大,飛天遁地游水無所不能。B.蟲生命力頑強,深埋土中也不會死C.根據蟲與人類的關系,可分為宜飼育者和宜殺除者。D.蟲“性畏寒”,冬天是捕殺蟲最好的時機。30.短文主要運用了下面哪種方法來介紹蟲子? ______A.打比方來說明;B.分類別進行說明;C.列舉具體數字說明;D.以上都有31.根據自己的理解,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及春暖,蟄者復出,死蟲之遺卵,亦先后孵化。”這一句的意思。閱讀小古文,完成練習。夸父逐日夸父與日逐走①,入日②??剩蔑嫝郏嬘诤印⑽饥?;河、渭不足,北飲大澤⑤。未至⑥,道渴而死⑦。棄⑧其杖⑨,化為鄧林⑩。【注釋】①逐走:賽跑。逐:競爭。走:跑。②入日: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③欲得飲:很想能夠喝水解渴。④河,渭:黃河,渭水。⑤北飲大澤:大湖。傳說縱橫千里,在雁門山北。⑥未至:沒有趕到。⑦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⑧棄:遺棄。⑨杖:拐杖。⑩鄧林:地名,現在在大別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鄧林即“桃林”。32.解釋下列語句。①夸父與日逐走,入日。 ②未至,道渴而死。 ③棄其杖,化為鄧林。33.阻擋夸父逐日的最大障礙是什么?他是怎樣解決的?34.人們為什么想象出夸父犧牲后手杖變成桃林?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文彥博灌穴取球①文潞公②幼時③與群兒④擊球,入柱穴⑤中,不能取,公以水灌之,球浮出。【注釋】①本文節選自《邵氏聞見錄》,題目為編者自擬。②文潞公:指文彥博,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嘉祐三年(1058),封潞國公,故此處稱其為“文潞公”。③幼時:小時候。④群兒:一群小孩兒 ⑤柱穴:樹洞。35.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①公以水灌之( )A.用 B.憑借 C.認為 D.原因②公以水灌之( )A.往,到……去 B.代詞,指樹洞C.代詞,指球 D.代詞,指水36.下面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文潞公/幼時與群兒/擊/球 B.文潞公幼/時與/群兒擊/球C.文潞公/幼時/與群兒/擊球 D.文潞公幼/時與群兒/擊球37.根據注釋寫出本文的大概意思。課內閱讀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ΓT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信然。38.下面( )這個成語出自這則文言文。A.投桃報李 B.瓜田里下 C.道旁苦李 D.桃李滿門39.按故事的發展順序,用自己的話補全填空,可以幫助我們講好這個故事。40.故事中的王戎是一個 的孩子。41.從這個故事中我得到的啟發是 。參考答案:1. 后羿 羿射九日 不死之藥 2.B 3. C B A 4. 日新月異 花好月圓【解析】1.本題考查古詩文內容理解。“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意思是后羿在西王母那要的長生不老藥。故“羿”指后羿。與后羿有關的故事如:后羿射日、誅殺惡獸。“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意思是嫦娥應該后悔偷取了長生不老之藥,如今空對碧海青天夜夜孤寂。所以“靈藥”就是長生不老藥,也就是材料一中的“不死之藥”。2.本題考查古詩文內容理解。【乙】中“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意思是嫦娥想必也懊悔當初偷吃了不死藥,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宮,面對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難以排遣吧。嫦娥的生活是寂寥清冷孤獨的,不是枯燥,故選B。3.本題考查課外神話積累。神農嘗百草著《本草經》: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嘗斷腸草而逝世,留有著作《本草經》。女媧摶(tuán)土造人:傳說天地開辟之初,大地上并沒有人類,是女媧摶捏黃土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盡全力干還趕不上供應。于是她就拿了繩子把它投入泥漿中,舉起繩子一甩,泥漿灑落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個個人。燧人鉆木取火:傳說在一萬年前,生活在古昆侖山上的一個族群,族中的智者一日看到有鳥啄燧木時產生火苗,受此啟發發明了鉆木取火,這個族群也因此被稱為燧人氏族。鉆木取火是根據摩擦生熱的原理產生的。4.本題考查成語積累。帶有“月”字的成語如:閉月羞花、冰壺秋月、長年累月、蹉跎歲月。【點睛】【甲】后羿在西王母那要的長生不老藥,他的妻子嫦娥偷走了不老藥,飛往月宮。嫦娥于是就住在月宮之中,變成了蟾蜍,就是傳說中的月精。【乙】云母屏風上燭影暗淡,銀河漸漸斜落晨星也隱沒低沉。嫦娥應該后悔偷取了長生不老之藥,如今空對碧海青天夜夜孤寂。5.乃引繩于泥中舉以為人。 6. 女媧造人 盤古 女媧工作太繁忙,她竭盡全力還沒有時間一下子做出很多人; 7. 《盤古開天》 盤古 《后羿射日》 后羿 8.推薦《夸父逐日》的夸父,他一直堅持不懈。【解析】5.考查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乃引繩于泥中,舉以為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舉起繩子一甩,泥漿灑落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個個人。我覺得故事中這個情節讓我感受到了想象的神奇。6.考查給文章加標題、拓展延伸。這篇古文主要講的是女媧造人的故事,所以故事的名字是“女媧造人”。“天地開辟”古代神話傳說:盤古氏開辟天地,開始有人類歷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來沒有過的。故“天地開辟”我們想到的神話人物是盤古。“力不暇供”的意思是沒有多余的力量來供應需求,在文中具體指的是女媧工作太繁忙,她竭盡全力還趕不上供應,能造出更多的人。7.考查了課外知識積累。選取一個神話故事,按要求作答即可。如:《精衛填?!?,神奇人物是精衛;《夸父逐日》,神奇人物是夸父。8.考查拓展延伸、推薦介紹。神話故事有很多,任選兩個寫出故事名稱和故事內容即可。如:我推薦《神農嘗百草》中的神農,理由:為了治病救人,神農親自試吃各種植物,多次中毒。【點睛】參考譯文:傳說天地開辟之初,大地上并沒有人類,是女媧把黃土捏成團造了人??晒ぷ魈泵?,她竭盡全力還趕不上供應。于是她就拿了繩子把它投入泥漿中,舉起繩子一甩,泥漿灑落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個個人。9. 賽跑 想要 10.還沒到大湖,夸父就在半路渴死了。 11. 充滿神奇的想象 勇于探索、鍥而不舍 12.我認為值得。因為夸父對太陽永不停歇的追逐,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探索未知的世界的毅力和實現夢想的恒心。夸父逐日的精神千百年來激勵了無數人為夢想而努力拼搏。 13. 《神農嘗百草》 因為神農一心為老百姓著想,他發明了五谷農業,還嘗百草,寫出了《本草經》,為人類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從他的身上,我懂得了要為民造福的道理。【解析】9.本題考查字詞解釋。夸父與日逐走:意思是夸父與太陽競跑。“逐走”的意思是“競跑、賽跑”。欲得飲:意思是想要喝水。“欲”的意思是“想要”。10.本題考查句子理解。解答此題,需仔細閱讀全文,深刻理解短文內容,進行合理地翻譯。未至,道渴而死。意思是:夸父還沒趕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1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從“棄其杖,化為鄧林”可知,夸父拋棄他的手杖,他的手杖化成了桃林,感受到神話故事具有想象大膽、神奇的特點。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夸父奮力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體會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勇于追求、堅持不懈的精神。12.本題考查開放性作答。解答本題,可結合文段內容來回答。本文寫了夸父為了逐日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我認為值得,夸父的行為教導我們要堅強,他的堅毅精神值得我們學習。13.本題考查課外閱讀積累。解答本題,需結合平日的神話故事閱讀積累,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神話,并簡要寫出喜歡的原因。例:我最喜歡《女媧補天》,因為女媧非常善良、勇于奉獻,她創造了人類,使大地擁有了勃勃生機。【點睛】參考譯文:夸父與太陽競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河喝水。黃河、渭河的水不夠,又去北方的大澤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遺棄的手杖,化成桃林。14.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 15.B 16.葉公并非真的喜歡龍。我是從“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這句話中知道的。【解析】14.本題考查尋找關鍵句子。結合開篇第一句“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中的“鉤”指的是衣服上的帶鉤?!皩憽笔钱嫷囊馑?。鑿,通“爵”,指的是古代飲酒的器具?!拔菔业裎摹敝阜课萆系窨痰膱D案、花紋。句子意思是: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衣帶鉤、酒器、屋子內外都畫著龍,雕刻著龍。這句話具體寫出了葉公子喜歡龍的具體表現。故“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可以看出來葉公喜歡龍。15.本題考查理解句子含義。結合文章畫線句子“窺頭于牖,施尾于堂?!笨芍堫^搭在窗臺上探看,龍尾伸到了廳堂里。A.圖片上一個人在前面跑,一條龍在后面追,和句意不符;B.圖上龍的頭在窗戶外,龍的尾巴在屋子里,和句意相符;C.圖上龍的身體在窗戶邊,和句意不相符;D.圖上龍伸出了一個頭在窗戶邊,和句意不相符;故選B。16.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結合“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可知,葉公見了真龍后,轉身就跑,被嚇的像失了魂似的。所以他并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像龍卻不是龍的東西罷了。【點睛】參考譯文: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衣帶鉤、酒器上都刻著龍,屋子內外都雕刻著龍。他這樣愛龍,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后,便從天上來到葉公的住所,龍頭搭在窗臺上探看,龍尾伸到了廳堂里。葉公一看是真龍,轉身就跑,被嚇的像失了魂似的,驚恐萬狀,茫然無措。17.zhǎng cháng 18. A C 19. 渾沌如雞子 陽清為天 20.④③②①⑥⑤ 21. 5 6 22.盤古倒下后,粗壯的筋脈變成了高大的山脈,健碩的肌肉變成了肥沃的田地。【解析】17.本題考查多音字。長:cháng,1.從一端到另一端的距離大(跟“短”相對)。2.某段時間的起訖點之間的距離大(跟“短”相對)。3.長度,兩點之間的距離。4.優點;長處。5.對某事做得特別好。zhǎng,1.生物體在發育過程中由小到大,直至成熟。2.年紀大;輩分高;排行第一。3.年齡大或輩分高的人。4.領導者;負責人。5.生出。6.增進;增加;增強(用于抽象事物)。盤古日長一丈:盤古每天也長高一丈,故“長”讀音為“zhǎng”;盤古極長:盤古變得非常高大。故“長”讀音為“cháng”。18.本題考查字詞解釋。①萬八千歲:經過了一萬八千年。歲:年。故選A。②故天去地九萬里:所以天地之間距離九萬里。去:距離。故選C。19.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閱讀文段1的“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笨芍?,遠古時期,天地一片混沌,盤古初開天地時,天地的狀態是“渾沌如雞子”;從“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一日九變?!笨芍涍^了一萬八千年,盤古醒來睜開眼一看,什么也看不見,于是拿起一把神斧向四周猛劈過去。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形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形成了地。即“陽清為天,陰濁為地”。20.本題考查選字詞填空。閱讀文段2,由“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照耀大地,他的右眼變成了月亮;他的四肢和軀干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可知,氣成風云,聲為雷霆,左眼頭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岳,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發為星辰,皮膚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故依次填入④③②①⑥⑤。2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概括。閱讀文段1和文段2可知,“盤古獻身”對應文段1中的“首生盤古,垂死化身”,即第5句?!盎魅f物”對應文段1中的“氣成風云,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岳,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發為星辰,皮膚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即第6句。22.本題考查句子理解與賞析、擴展寫話。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筋脈變成了山脈和道路,肌肉變成了田地。結合釋義進行想象,語句通順,合理即可。示例:盤古倒下后,粗壯的筋脈變成了高大的山脈,較細的筋脈變成了行走的道路,健碩的肌肉變成了肥沃的田地。【點晴】參考譯文:世界開辟以前,天和地渾渾沌沌地成一團,像個雞蛋一樣,盤古就生在這當中。經過了一萬八千年,盤古醒來睜開眼一看,什么也看不見,于是拿起一把神斧向四周猛劈過去。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形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形成了地。盤古在天地中間,一天能變化九次。他頭頂是天,腳下是地。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盤古每天也長高一丈。這樣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變得極高,地變得極厚,盤古變得非常高大。所以天地之間距離九萬里。開天辟地時首先出生的是盤古。盤古臨死前,變化自身。他呼出的氣變成了風云,聲音變成了雷霆,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四肢五體變成了四根撐天的柱子和五方名山(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筋脈變成了山脈和道路,肌肉變成了田地,頭發變成了天上星辰,皮膚變成了草木,牙齒變成了金屬礦物和石頭,精髓變成了珍珠和玉石,汗水變成了潤澤萬物的雨露。23.(1)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將他物積載船中,使水及原痕。復稱他物,則象重可知矣。(2) ③ ① ②(3)我覺得曹沖是一個聰明機智,善于思考的孩子。【詳解】(1)本題考查課文內容理解。結合參考譯文,從“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將他物積載船中,使水及原痕。復稱他物,則象重可知矣?!笨芍?,曹沖稱出大象重量的好辦法。(2)本題考查課文內容理解。結合參考譯文可知,稱象的步驟為:第一步先把大象趕上船,標記水痕到達的地方,對應第二張圖片;第二步讓大象出來,再把船裝載其他東西,直到水達到原來刻記號的地方,對應第三張圖片;第三步再稱出這些東西的重量,對應第一張圖片。故排序為:③①②。(3)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結合課文內容可知,曹沖在那么小的時候就想出了稱大象重量的好辦法,他是一個聰明智慧、善于動腦的孩子。【點睛】參考譯文:曹操得到一頭巨象,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其中的辦法。曹操有個小兒子叫曹沖,他對曹操說:“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讓大象出來,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直到水達到原來刻記號的地方。稱一下這些東西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24.B 25.B 26.C 27.D 28.D 29.C 30.B 31.到了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在冬天潛伏起來的蟲子就會再次爬出來,死掉的蟲子留下來的卵,也會先后孵化。【解析】24.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第2段的“蠶吐絲,蜂釀蜜,此蟲之宜飼育者也。書生蠹,木生蛀,螟、蝗能害稼,蚊、蠅、蚤、虱能害人,此蟲之宜殺除者也?!钡囊馑际牵盒Q會吐絲,蜜蜂會釀蜜,這些蟲子適宜人們飼養。書蟲(蛀書的蟲)會咬書,樹生蛀蟲能破壞樹木的生長,飛蛾、蝗蟲能吃掉莊稼的葉子,蚊蟲、蠅蟲、跳蚤、虱蟲能夠傳染疾病,這些蟲子應該消滅掉??芍闹凶降降摹耙藲⒊摺辈话ǚ?。故選B。25.本題考查了文言文字詞解釋。“或高飛空際,或跂行地上”的意思是:有的蟲子在空中飛,有的蟲子在地上爬?!盎颉笔怯械牡囊馑?。故選B。26.本題考查了文言文字詞解釋。從第1段的“蟲,動物之小者也,種類甚多?!薄坝胁凰勒?,深伏土中,不飲不食,名曰蟄。”“及春暖,蟄者復出,死蟲之遺卵,亦先后孵化。”和第2段的“蠶吐絲,蜂釀蜜,此蟲之宜飼育者也?!笨芍?,本文中多次提到的“者”都是指的蟲子。故選C。27.本題考查了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第1段的“死蟲之遺卵,亦先后孵化”的意思是那些已經死了的蟲子的遺留的卵,也先后孵化出來??芍?,被寒冬凍死的蟲子,它的遺卵在春暖時節會孵化。故選D。28.本題考查了句式特點。“游泳于水中”的意思是:也有的在水里游泳。是一個倒裝句。A.“女娃游于東?!币馑际牵号奕|海游泳,。是一個倒裝句。B.“群兒戲于庭”的意思: 群孩 在庭院 玩耍嬉戲。是一個倒裝句。C.“師不必賢于弟子”的意思是: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是一個倒裝句。D.“以堙于東海”的意思是:用來填塞東海。是一個省略句,“以”后省略了賓語“之”,應為:以(之)堙于東海ABC和“游泳于水中”都是倒裝句,故選D。29.本題考查了對古文內容的理解。根據第2段的“蠶吐絲,蜂釀蜜,此蟲之宜飼育者也。書生蠹,木生蛀,螟、蝗能害稼,蚊、蠅、蚤(zǎo 、虱能害人,此蟲之宜殺除者也?!笨芍罘显囊鈭D的是:古文根據蟲與人類的關系,可分為宜飼育者和宜殺除者。故選C。30.本題考查了說明方法。根據第2段的“蠶吐絲,蜂釀蜜,此蟲之宜飼育者也。書生蠹,木生蛀,螟、蝗能害稼,蚊、蠅、蚤(zǎo 、虱能害人,此蟲之宜殺除者也?!笨芍涛闹饕\用了分類別的說明方法說明了蟲與人類的關系,可分為宜飼育者和宜殺除者。故選B。31.本題考查了句子翻譯。及:待到;蟄者:蟄伏的蟲子;遺:遺留;“及春暖,蟄者復出,死蟲之遺卵,亦先后孵化”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在冬天潛伏起來的蟲子就會再次爬出來,死掉的蟲子留下來的卵,也會先后孵化。【點睛】翻譯:蟲子是動物里最小的種類,種類非常多。有的在高空里飛翔,有的在地上爬行,也有的在水里游泳,它們的繁殖能力最強大。蟲畏寒性畏寒,冬日下霜下雪時,蟲子多數都死了。有些活下來的深藏在土中,不飲不食,稱作蟄伏;待到來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蟄伏的蟲子又再出來活動。那些已經死了的蟲子的遺留的卵,也先后孵化出來。蠶會吐絲,蜜蜂會釀蜜,這些蟲子適宜人們飼養。書蟲(蛀書的蟲)會咬書,樹生蛀蟲能破壞樹木的生長,飛蛾、蝗蟲能吃掉莊稼的葉子,蚊蟲、蠅蟲、跳蚤、虱蟲能夠傳染疾病,這些蟲子應該消滅掉。32. 夸父與太陽競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 還沒趕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遺棄的手杖,化成桃林。 33.口渴,解渴的水不足。喝完黃河與渭河的水,還打算去喝大澤的水。 34.人們懷念夸父,為了不忘掉夸父。【解析】32.本題考查翻譯句子。解這類題的重點是正確理解每個字、詞的含義,有的詞語在文言文中有多種含義,有的詞語可能出現活用現象,因此不僅要靠平時的文言文詞匯的積累,還要注意結合上下文的語境進行翻譯,此外還要結合注釋進行翻譯。①“逐”指競爭?!白摺敝概堋!爸鹱摺敝父偱?,賽跑?!叭肴铡敝缸汾s到太陽落下的地方。故整句的意思為:夸父與太陽賽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②“未至”指沒有趕到?!翱省笔歉械娇诳??!暗揽识馈敝赴肼飞弦蚩诳识廊?。故整句話的意思是:還沒趕到大湖,(夸父)就半路渴死了。③“棄”為丟棄?!盎癁椤奔醋兂??!班嚵帧备鶕⑨屪g為桃林。綜合起來,整句的翻譯為:他丟棄的手杖,就化成桃林。33.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讀句子“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可知,句意為: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喝水、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夸父就去北方喝大湖的水。故阻擋夸父逐日的最大障礙是水不足,口渴;夸父由于口渴,把黃河和渭河的水都喝了,還要去北方喝大湖里的水。34.本題考查內容的理解和拓展能力。讀句子“棄其杖,化為鄧林。”可知,句意為:夸父拋棄他的手杖,他的手杖化成了桃林??涓傅氖终然癁樘伊质侨藗儗涓笭奚蟮南胂螅康氖峭ㄟ^這片桃林讓后代的人們懷念他,感謝他。【點睛】參考譯文:夸父與太陽競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喝水、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夸父就去北方喝大湖的水。還沒趕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涓笒仐壦氖终龋氖终然闪颂伊?。35. A B 36.C 37.文潞公小時候與一群小孩玩擊球的游戲,球被打入了樹洞里,拿不出來了,文潞公用水灌樹洞,球就浮了上來。【解析】35.本題考查詞語的解釋。①公以水灌之:文彥博用水灌入樹洞中。以:用。故選A。②公以水灌之:文彥博用水灌入樹洞中。之:代詞,指樹洞。故選B。36.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文潞公幼時與群兒擊球:文彥博小時候和一群孩子打球玩。據此可知這句話的朗讀節奏為:文潞公/幼時/與群兒/擊球。故選C。37.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幼時:小時候。群兒:一群小孩兒 。柱穴:樹洞。以:用。之:代詞,指樹洞。本文的意思是:文彥博小時候和一群孩子打球玩,球滾入樹洞中,沒有辦法拿出來了。文彥博就用水灌入洞中,球就浮了上來。【點睛】譯文:文彥博小時候和一群孩子打球玩,球滾入樹洞中,不能拿出,文彥博用水灌入洞中,球就浮了上來。38.C 39.起因:他們看見路邊 摘李子 王戎站著不動 經過:李樹長在路邊,竟然還有這么多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 結果:大家摘來一嘗,的確如此。 40.聰明過人、善于思考、冷靜推斷的孩子。 41.像王戎學習,要善于思考,并能進行推理判斷。【解析】38.本題考查成語理解。A.投桃報李:指投之以桃,報還以李。比喻彼此善來善往,以禮相待。B.瓜田里下:原義是經過瓜田,不要彎下身來提鞋,免得被人懷疑是摘瓜;走過李樹下面,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免得被人懷疑是摘李子。后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場合。C.道旁苦李:指路邊的苦李,走過的人不摘取。比喻被人所棄、無用的事物或人。D.桃李滿門:比喻學生很多。結合句子““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笨芍湟庵高@樹長在路邊上,還有這么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對應“道旁苦李”。故選C。39.本題考查內容理解。由句子“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可知,起因是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和一些小朋友們一起出去游玩。他們看見路邊有一棵李子樹,結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彎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著不動。由句子“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可知,經過是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大路邊,卻有這么多的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由句子“取之,信然”可知,結果是大家摘來一嘗,果然是這樣。40.本題考查內容理解。由句子“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薄笨芍诒姸嘈『⑷フ说琅缘睦钭訒r,王戎站在原地不動,因為他知道路邊的李子沒有人摘,說明這李子是苦的;說明王戎是個善于思考的孩子。4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由句子“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可知,我們要像學習王戎一樣遇事要沉著,認真思考。【點睛】譯文: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一些小朋友們一起出去游玩。他們看見路邊有一棵李子樹,結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彎了。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著不動。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大路邊,卻有這么多的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贝蠹艺獊硪粐L,果然是這樣。第四篇:名家閱讀(汪曾祺)茶干汪曾祺①連萬順是東街一家醬園。②連萬順的東家姓連。人們當面叫他連老板,背后叫他連老大。都說他善于經營,會做生意。③連老大做生意,無非是那么幾條:④連萬順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鄉下生意。東鄉和北鄉的種田人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掛好了船繩,就直奔連萬順,打油、買醬。他們把油壺往柜臺上一放,就去辦別的事情去了。等他們辦完事回來,油已經打好了。油壺口用厚厚的桑皮紙封得嚴嚴的。桑皮紙上蓋了一個墨印的圓?。骸斑B萬順記”。鄉下人從不懷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對不對。多年的老主顧了,還能有錯?⑤鄉下的熟主顧來了,連老板必要起身招呼,小徒弟立刻倒了一杯熱茶遞了過來。他家柜臺上隨時點了一架盤香,供人就火吸煙。鄉下人寄存一點東西,雨傘、扁擔、籮筐、犁鏵、壇壇罐罐,連老板必親自看著小徒弟放好。⑥連老板對孩子也很和氣。醬園和孩子是有緣的。很多人家要打一點醬油,打一點醋,往往派一個半大孩子去。媽媽盼望孩子快些長大,就說:“你快長吧,長大了好給我打醬油去!”買醬菜,這是孩子們樂意做的事。⑦一到過年,孩子們就惦記上連萬順了。連萬順每年預備一套鑼鼓家伙,供本街的孩子來敲打。家伙很齊全,大鑼、小鑼、鼓、水镲、碰鐘,一樣不缺。到了元宵節,家家店鋪都上燈。連萬順家除了把四張玻璃宮燈都點亮了,還有四張雕鏤得很講究的走馬燈。孩子們都來看。孩子們都不是空著手來的,他們牽著兔子燈,推著繡球燈,系著馬燈,燈也都是點著了的。燈里的蠟燭快點完了,連老板就會捧出一把新的蠟燭來,讓孩子們點了,換上。孩子們于是各人帶著換了新蠟燭的紙燈,呼嘯而去。⑧預備鑼鼓,點走馬燈,給孩子們換蠟燭,這些,連老大都是當一回事的。年年如此,從無疏忽忘記的時候。這成了制度,而且簡直有點宗教儀式的味道。連老大為什么要這樣鄭重地對待這些事呢?這為了什么目的,出于什么心理?實在令人捉摸不透。⑨第三, 。他是東家,但是不當“甩手掌柜的”。大小事他都要過過目,有時還動動手。切蘿卜干、蓋醬缸、打油、打醋,都有他一份。到了出茶干的時候,醬園上上下下一齊動手,連老大也算一個。⑩茶干是連萬順特制的一種豆腐干。豆腐出凈渣,裝在一個一個小蒲包里,包口扎緊,入鍋,碼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頭壓實,文火煨煮。要煮很長時間。煮得了,再一塊一塊從麻包里倒出來。這種茶干是圓形的,周圍較厚,中間較薄,周身有蒲包壓出來的細紋,每一塊當中還帶著三個字:“連萬順”,——在扎包時每一包里都放進一個小小的長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著字,木牌壓在豆腐干上,字就出來了。這種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開了,里面是淺褐色的。很結實,嚼起來很有咬勁,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做“茶干”。連老大監制茶干,是很認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許馬虎。連萬順茶干的牌子闖出來了。車站、碼頭、茶館、酒店都有賣的。后來竟有人專門買了到外地送人的。雙黃鴨蛋、醉蟹、董糖、連萬順的茶干,湊成四色禮品,饋贈親友,極為相宜。 連老大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開醬園的老板,一個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沒有什么特別處。這樣的人是很難寫成小說的。 連萬順已經沒有了。連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歲的人還記得連萬順的樣子,記得醬園內外的氣味,記得連老大的聲音笑貌,自然也記得連萬順的茶干。 連老大的兒子也四十多了。他在縣里的副食品總店工作。有人問他:“你們家的茶干,為什么不恢復起來?”他說:“這得下十幾種藥料,現在,誰做這個!” 一個人監制的一種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產,真也不容易。不過,這種東西沒有了,也就沒有了。(寫作于1985年12月12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Day08:解鎖文言文閱讀的虛詞理解題型(學生版).docx Day08:解鎖文言文閱讀的虛詞理解題型(家長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