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單元測試·達標卷】-2023-2024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單元精講·速記·巧練(人教版) (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單元測試·達標卷】-2023-2024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單元精講·速記·巧練(人教版) (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2023-2024 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單元測試卷(人教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達標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
合題目要求的)
下圖為手機微信的啟動畫面,是 1972 年 12 月 7 日由阿波羅 17 號字航員拍攝的地球照片,取名為“藍
色彈珠”。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這顆“藍色彈珠”實際上是一個( )
A.圓柱體 B.圓錐體 C.不規則的球體 D.圓球
2.下列能證明地球形狀的證據是( )
①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②月食③遠處駛來的帆船④登高望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D
【解析】1.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結合所給答案 A、B、D 錯誤,C 正確。故選
C。
2.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是地球自轉造成的,與球形無關,①錯誤;能證明地球形狀是球體的例子很多,如
遠處駛來的帆船先看到桅桿,后看到船身;登高望遠;月食時,陰影始終是弧形的;麥哲倫環球航行;人
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等,所以②、③、④正確。故選 D。
【點睛】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能證明地球形狀是球體的例子很多,如遠處駛來
的帆船先看到桅桿,后看到船身;登高望遠;月食時,陰影始終是弧形的;麥哲倫環球航行;人造衛星拍
攝的地球照片等。
讀“太陽光照和地球.上的五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3.有太陽直射的地帶是( )
A.A B.B C.C D.E
4.有關 D 地帶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北半球 B.有極晝極夜現象 C.氣候終年炎熱 D.四季變化明顯
【答案】3.C 4.D
【解析】3.讀圖可得,A 是北寒帶,B 是北溫帶,C 是熱帶,D 是南溫帶,E 是南寒帶。五帶中,熱帶有
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炎熱;寒帶陽光斜射厲害,有極晝極夜現象,終年寒冷;溫帶既無陽光直射,也
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分明。C 正確,ABD 錯誤。故選 C。
4.D 是南溫帶,位于南半球,既無陽光直射,也無極晝極夜現象,氣候四季分明,D 正確,ABC 錯誤。故
選 D。
【點睛】人們根據各地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劃分為五個帶: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
和南寒帶。①熱帶:南、北回歸線之間,終年炎熱,有陽光直射現象,無極晝極夜現象。②北溫帶:北回
歸線與北極圈之間,四季變化明顯,無陽光直射現象,也無極晝極夜現象。③南溫帶:南回歸線與南極圈
之間,四季變化明顯,無陽光直射現象,也無極晝極夜現象。④北寒帶:北極圈以北地區,終年寒冷,無
陽光直射現象,有極晝極夜現象。⑤南寒帶:位于南極圈以南地區終年寒冷,無陽光直射現象,有極晝極
夜現象。
5.去年寒假沿河某中學學生組團外出旅游,當他們到達目的地后,又從這里再次出發,依次向正北、正東、
正南各行 10 千米,他們發現又回到原來的目的地,他們原來的目的地是( )
A.一定是南極點 B.一定不是南極點
C.一定是北極點 D.可能是北極點
【答案】A
【詳解】南極點周圍各個方向都是正北,只有從南極點出發,依次向正北、正東、正南各行 10 千米,才可
以又回到原來的目的地(南極點)。故選 A。
6.關于下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島在乙島的西北方向
B.甲圖的比例尺大,乙圖的比例尺小
C.甲島和乙島的面積相等
D.甲、乙兩圖中的虛線是兩條相同的緯線
【答案】B
【詳解】根據經度和緯度的變化規律,度數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
大是西經;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則甲位于乙的偏北方向,甲乙同在東經,甲地的經度大于乙地的
經度,則甲位于乙的偏東方向,故甲位于乙的東北方向,A 錯誤。從圖上可以看出甲圖相鄰經緯度為 1 度,
乙圖相鄰經緯度為 5 度,則乙的面積大于甲的面積表示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B 正確。從圖上可以看出甲
圖相鄰經緯度為 1 度,乙圖相鄰經緯度為 5 度,則乙的面積大于甲的面積,C 錯誤。甲圖中的虛線在北半球,
乙圖中的虛線在南半球,D 錯誤。故選 B。
7.2022 年 6 月 26 日,第 31 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我國成都舉辦,當日太陽光直射點位于______半球,
并向______方向移動( )
A.南,南 B.北,南 C.南,北 D.北,北
【答案】B
【詳解】2022 年 6 月 26 日地球公轉軌跡位于夏至日與秋分日之間,太陽直射點地處北半球,并向南方移動,
B 正確,ACD 錯誤;故選 B。
8.以日月的移動可分辨東南西北。風和日麗的一天,有個中學生在野外迷路了,他利用“棒影”的辦法進行辨別
方向。讀圖,判斷圖中表示朝南方向的代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詳解】地球自轉導致太陽東升西落,影子從西向東移動,因此 AB 一線為東西方向,石頭 A 相對石頭 B
而言,位置在西,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可以判斷④是朝南方向,D 正確,ABC 錯誤。故選
D。
9.一天之中“夕陽”連著“朝暉”,天空一直是亮的,這種現象會出現在( )
A.東亞 B.東南亞 C.中東 D.極地地區
【答案】D
【詳解】一天之中“夕陽”連著“朝暉”,天空一直是亮的,這種現象是極晝,極晝極夜現象出現在南北極圈以
內的北寒帶和南寒帶地區,極地地區主要位于極圈以內,有極晝極夜現象,D 正確;東亞、東南亞和中東
都沒在極圈以內,都沒有極晝極夜現象,ABC 錯誤。故選 D。
10.“二十四節氣”反映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下圖為我國“二十四節氣”示意圖,讀圖
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二十四節氣”變化與地球自轉運動密切相關
B.在我們家鄉新泰,立夏時分比立春時分白晝時間長
C.小暑到白露期間,學校旗桿正午時刻的影長逐漸變短
D.寒露節氣時,南半球的國家正處于寒冷的冬季
【答案】B
【詳解】二十四節氣與地球公轉密切相關,A 說法錯誤;立夏時分相比立春時分,太陽直射點更靠北,新
泰白晝時間長,B 說法正確;小暑到白露期間,太陽直射點逐漸南移,學校旗桿正午時刻的影長逐漸變長,
C 說法錯誤;寒露節氣時,南半球的國家正處于春季,D 說法錯誤。故選 B。
11.讀某日不同緯度地區正午影子漫畫圖,對該日太陽直射點位置及對應節氣判斷正確的一組是( )
A.赤道 春分 B.北回歸線 夏至
C.赤道 秋分 D.南回歸線 冬至
【答案】B
【詳解】由漫畫圖可知,該日正午太陽在北回歸線頭頂,人影長度為 0,故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 6 月 22
日前后,應該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故 B 正確,ACD 錯誤,故選 B。
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2.甲在乙的什么方向?
A.東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3.關于甲、乙兩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比乙圖比例尺大 B.甲圖比乙圖更簡略
C.甲圖的實際面積比乙圖大 D.甲圖比乙圖比例尺小
【答案】12.C 13.A
【分析】經緯網是人們為了更好地確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設置的,經線表示南北方向,緯線表示東西方向。
12.由圖可知,甲地的經度是在東經 25 度至 30 度之間,緯度是位于南半球;乙的經度是在西經 60 度至 70
度之間,緯度也在南半球,故選 C。
13.關于甲乙兩圖的說法,甲圖的范圍比乙圖更小,所以比例尺比乙圖比例尺大;甲圖比乙圖更詳細;甲
圖的實際面積比乙圖??;甲圖比乙圖比例尺大,故選 A。
【點睛】本題考查方向和比例尺的識讀及應用。
14.下面四幅圖中,表示山地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詳解】本題主要考查各種地形的形態,A 圖明顯是山地,A 正確;B 四周高中間低,應該是盆地;C 地勢
平坦,應是平原;D 海拔不高但地勢陡峭,應是丘陵。故答案選 A。
【點睛】
2019 年 2 月 14 日,涵涵爸爸開車去旅游,行駛在福建省廈門市的道路上,看見下圖所示的交通指示牌,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5.汽車行駛在( )
A.集美大橋 B.枋湖北二路 C.云頂北路 D.金山路
16.汽車行駛的方向大致為( )
A.自東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北向南 D.自西向東
【答案】15.D 16.B
【分析】15.由圖中指示牌可以看出,此時汽車是行駛在最中間的金山路,其他三項敘述錯誤,故選 D。
16.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圖中可根據指向標來判斷,可以看出,汽車行駛的方向是自南向北,
故選 B。
【點睛】本題考查地圖的使用,學會運用。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7.左圖表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地球投影經緯網圖,甲、乙、丙、丁四處所見的經緯網與①②③④對應正
確的是( )
A.甲一① B.乙—② C.丙—③ D.丁一④
18.下列關于經線和緯線的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
①經線等長,緯線不等長②經線是圓圈,緯線是半圓圈
③緯線中只有赤道指示東西方向④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9.經緯網的作用是( )
A.確定地球表面任何地點的位置 B.確定地球表面任何地點的方向
C.確定地球表面任何地點的距離 D.確定地球表面任何地點的海拔
【答案】17.D 18.D 19.A
【解析】17.甲是在北極上空看到的俯視圖,而且地球自轉方向應為逆時針,所以甲—③;同理,丁是在
南極上空看到的俯視圖,應為順時針,丁—④;丙是從赤道上空看的俯視圖,那么應該是丙—②;乙是從
北半球中高緯地區看的,而且看到的是北極點附近地區,而看不到南極點附近地區,①圖應位于北半球中
緯度的上空,符合乙位置,因此乙—①。D 正確,故選 D。
18.經線等長,緯線圈的大小不等,①正確。緯線是圓圈,經線是半圓圈,②錯誤。所有緯線指示東西方
向,③錯誤。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④正確。故選 D。
19.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利用經緯網可以辨別方向。A 正確,故選 A。
【點睛】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員,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長度相等。緯線是在地
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
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
王先生和朋友到內蒙古草原拍攝風景,大雪中與朋友走散,由于沒有地面網絡信號和朋友失聯。王先
生通過華為手機發出北斗衛星消息成功獲救。圖是救援隊收到的求救信息。完成下面小題。
20.圖中,對救援隊成功找到王先生最有幫助的信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1.圖中的丙信息,體現了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的( )
①實時導航功能②精確授時功能③快速定位功能④位置報告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20.C 21.D
【解析】20.據圖分析可知,救援隊可根據王先生所在的經緯度位置找到他,故丙信息是最有幫助的,C 正
確;而甲乙丁三項不能使救援隊確定王先生的具體位置,幫助不大,ABD 錯誤。故選 C。
21.根據丙信息可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具有快速定位和位置報告功能,能夠使救援隊快速得知被困人員
的位置,③④正確;丙信息沒有體現導航功能,①錯誤;精確授時功能是甲信息體現的功能,②錯誤。由
此可知 D 正確,ABC 錯誤。故選 D。
【點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 GPS、GLONASS 之后的第三個
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其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
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我們到外地出差或者旅游,會經常提前通過網絡查閱地圖,通過輸入“起點”和“終點”,可以查閱行走路
線和距離,還可以通過手指在地圖上的滑動“放大”或“縮小”地圖,查詢到更多信息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22.這類地圖為( )
A.農業地圖 B.旅游地圖 C.遙感地圖 D.電子地圖
23.當小明用手指在屏幕上由內向外滑動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比例尺變大,表示范圍變大 B.比例尺變大,表示范圍變小
C.比例尺變小,表示范圍變大 D.比例尺變小,表示范圍變小
24.地圖三要素不包括的是( )
A.方向 B.美麗的色彩 C.比例尺 D.圖例和注記
25.下列各比例尺,最大的是( )
A.圖上 1 厘米代表實地距離 1000 千米 B.1/10000000
C.1:100000 D.0——10 千米
【答案】22.D 23.B 24.B 25.C
【解析】22.由材料可知,我們到外地出差或者旅游,會經常提前通過網絡查閱地圖,通過輸入“起點”和“終
點”,可以查閱行走路線和距離,這類通過電子信息查詢的地圖屬于電子地圖,D 正確,ABC 錯誤;故選
D。
23.當小明用手指在屏幕上由內向外滑動時,地圖顯示的區域范圍縮小,比例尺越大,顯示的實際范圍越
小,B 正確,ACD 錯誤;故選 B。
24.地圖三要素包含方向、比例尺、 圖例和注記,美麗的色彩不屬于地圖三要素,B 正確,ACD 錯誤;故
選 B。
25.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故 1:100000 的分母最小,比例尺最大,C 正確,ABD 錯誤;故選 C。
【點睛】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比例尺
的表示方式有:數字式、文字式、線段式。
二、解答題(共 7 小題,50 分)
26.閱讀“經緯網 1”、“經緯網 2”,回答下列問題。(6 分)
(1)寫出 C 點的坐標 。
(2)A 地位于 B 地的 方向,假設有兩人沿 A、D 所在經線不改變方向一直向南走,最終他們將在 會合。
(3)甲、丙兩個陰影區域的實際面積比較,甲 (大于、等于、小于)丙。
(4)經緯網 2 所示的區域,是由經緯網 1 中的陰影區域 的經緯線拉伸成直線并放大得來的。經緯網 2 中的
①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帶。
【答案】(1)(40W,20°N)
(2) 正南 南極點
(3)小于
(4) 丙 南溫
【分析】本題以經緯網圖為材料,涉及經緯度的判讀方法、五帶的劃分、方向的判定、經緯線的特點等知
識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詳解】(1)在經緯網上,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 E 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
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 W 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 N 表示,
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 S 表示。讀圖可知,圖中 C 點的經緯度是(40W,
20°N)。
(2)在經緯網地圖上,用經緯網定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膳卸ǎ珹 地位于 B 地
的正南方向。依據經線的特點,假設有兩人沿 A、D 所在經線不改變方向一直向南走,最終他們將在南極
點會合。
(3)甲、丙兩個陰影區域所跨經緯度數相同,但距離赤道遠近不同,丙比甲距離赤道近,所在緯線長,因
此丙的實際面積比甲大。
(4)依據經緯度的判讀,經緯網 1 中甲區域的經緯度范圍為 20°W-40°W,40°N-60°N;乙區域的經緯度
范圍為 40°E-60°E,40°N-60°N;丙區域的經緯度范圍為 20°E-40°E,20°S-40°S;丁區域的經緯度范圍
為 20°W-40°W,20°S-40°S。由此可判定,經緯網 2 所示的區域(20°E-40°E,20°S-40°S),是由經緯
網 1 中的陰影區域丙經緯線拉伸成直線并放大得來的。熱帶的緯度范圍是 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
圍是 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 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 23.5°S-66.5°S,南寒帶的
緯度范圍是 66.5°S-90S??膳卸ǎ浘暰W 2 中的①(30°S)位于地球五帶中的南溫帶。
27.我國南方某區域擬修建一水庫以滿足當地經濟發展的要求。下圖示意該區域地形,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9 分)
(1)該區域的地形類型以 為主。圖中地形部位:甲 ,乙 。
(2)該區域擬建一大壩,大壩的修建使李村、張村之間需重修一條公路。若量得李村、張村兩村圖上直線距
離是 4 厘米,則兩村的實際距離是 千米。擬建公路有 a、b 兩個方案。請選擇你支持的方案 ,并
說明理由: 。
(3)大壩建成后,上游將形成水庫。按設計水庫最高蓄水位為海拔 100 米,請在答題卡圖中用斜線畫出水庫
最大水域范圍。
(4)該區域擬依托水庫發展旅游項目,李村和張村相比較,適合開發漂流活動的是 村附近的河段;若在
當地的陡崖處開發攀巖運動項目,運動員安全繩的長度應不少于陡崖的最大相對高度,即至少為 米。
【答案】(1) 丘陵 山脊 鞍部
(2) 8 a a 線路沿等高線分布,坡度較緩,工程量小,行駛更安全
(3)圖中斜線為水庫最大水域范圍:
(4) 李 300
【分析】本題以等高線地形圖為背景設置試題,涉及山體部位的判讀、距離計算、線路選址等知識,考查
學生使用地理工具的能力和素養。
【詳解】(1)丘陵通常海拔在 500 米以下,由低矮的山丘組成。該區域的地形類型以丘陵為主。山脊處的
等高線向低處凸出,圖中甲為山脊。鞍部是兩個相鄰山頂的中間平緩部位,圖中乙為鞍部。
(2)圖中比例尺為圖上 1 厘米代表實地距離 2 千米,李村、張村兩村圖上直線距離是 4 厘米,則兩村的實
際距離是 8 千米。修建公路選擇 a 方案,a 方案基本沿等高線,道路較平坦,工程量小,利于車輛安全行駛;
b 方案穿越多條等高線,坡度較大,工程量大,不利于安全行駛。
(3)水庫最大水域范圍如圖中紅色斜線所示:
(4)李村附近河段位于山谷,坡度較陡,適合開發漂流活動。張村附近河段地勢較平坦,水流較緩,不適
合漂流活動。圖中的等高距為 100 米,陡崖崖底的海拔在 300-400 米之間,崖頂的海拔在 500-600 米之間,
陡崖處的相對高度在 100-300 米之間。因此運動員安全繩的長度應不少于 300 米。
28.讀甲、乙兩圖,回答問題。(5 分)
(1)地球公轉周期為 ,地球公轉時,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的平面約成 的固定夾角,從而使得太陽
光線直射點會發生有規律的來回移動.
(2)當地球光照出現乙圖情況時,地球公轉至甲圖中的 處,此時濰坊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
(3)地球公轉至軌道的③ 處時的節氣是 .
(4)為了取得更好的采光效果北方地區在設計居民樓南北間距的時候,應充分參考 季的光照情況。
【答案】(1) 一年  66.5°
(2) ①  晝長夜短
(3)冬至
(4)冬
【分析】本題以地球公轉示意圖為材料,涉及了氣候、晝夜長短變化規律等知識點,考查了學生的課本知
識掌握能力和綜合思維的地理素養。
【詳解】(1)讀圖分析,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不停的公轉。地球公轉的周期為一年,地球公轉
時,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的平面約成 66.5°的固定夾角,從而使得太陽直射點會發生有規律的來回移動。
(2)讀圖分析,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有規律的移動著。當直射點在北回歸
線上時,北半球是夏至日,這一天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北極圈內有極晝現象,此時乙圖為夏至日,甲圖
中,①處為夏至日。此時濰坊的晝夜長短狀況是晝長夜短,并且是一年中晝最長,夜最短的一天。
(3)讀圖分析,地球公轉至軌道的③處時,為冬至日。
(4)北方地區冬季時,物體的影子最長,為了取得更好的采光效果,北方地區在設計居民樓南北間距的時
候應充分參考冬季的光照情況。
29.陜西省某市初中地理實踐社的同學們計劃從學校步行去附近的新華書店為班級購買地球儀。為方便出
行,他們決定用所學地圖知識繪制簡易地圖,并設計了如下步驟。請幫助他們完成計劃。(6 分)
(1)步驟一:收集資料。以下收集的地圖資料對本次繪圖最有參考價值的是____(填字母)
A.世界政區圖 B.中國政區圖 C.陜西省地形圖 D.該市交通旅游圖
(2)步驟:繪制地圖。為了便于閱讀地圖,同學們繪制時根據地圖基本要素在地圖上標注了方向、 圖例
(和注記)。
(3)步聚三;閱讀地圖。該圖中判斷方向的依據是 ,新華書店在學校的 方向。按步行距離最短原則同
學們行至十字路口 P 時,考慮實際路況應在該十字路口向 (填方向)行走。
(4)步驟四:測算距離。經測量圖中 PQ 之間距離為 1 厘米,則實地距離為 千米。
【答案】(1)D
(2)比例尺
(3) 指向標(方向標) 西北 北
(4)0.5
【分析】本題以陜西某初中地理社繪制的簡易地圖為材料,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在把握地圖的選擇、三
要素方向的判定、比例尺的計算等知識的基礎.上,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詳解】(1)以上四幅地圖中,對同學們步行從學校到新華書店最有參考價值的是該市的交通旅游地圖,
其他三幅地圖用不上,故選 D。
(2)地圖是地理第二語言,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三個必不可少的要素。
(3)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圖中可根據指向標判斷方向,可以看出新華書店是位于學校的西北方
向,按步行距離最短原則同學們行至十字路口 P 時,應該在十字路口向北行走。
(4)圖中 1 厘米代表實際 500 米,所以當圖中 PQ 之間距離為 1 厘米,則實地距離為 0.5 千米。
【點睛】地圖種類很多,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地圖。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
尺、圖例(和注記)。 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用指向標指示方向,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方。比例尺是
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可利用比例尺計算實地距離。
30.地球儀是學習地理的工具,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利用課余時間模擬地球運動,探究地球運動規律。讀
圖,完成下列問題。(9 分)
(1)實驗一: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將地球儀放置桌上,面對赤道從 向 (左右方向)勻速轉
動地球儀,表示地球的自轉方向是 。
(2)實驗二:用手電筒模擬太陽光水平照射到地球儀上,觀察地球儀上各點的狀況。地球儀靜止不動,演示
的現象是 ;轉動地球儀,演示的現象是 。
(3)實驗三:移動手電筒,將其垂直照射在北回歸線上,a.地球儀上展示的城市中,最先迎來日出的城市是 。
b.地球儀上①②③三點中,白晝最長的是 。
結論:產生 a 現象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 運動造成的。產生 b 現象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 運動造成的。
【答案】(1) 左 右 自西向東
(2) 晝夜現象 晝夜更替
(3) 悉尼 ① 自轉 公轉
【分析】本題以地球運動為材料,涉及到地球的自轉、晝夜更替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詳解】(1)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面對赤道從左向右(左右方向)勻速轉動地球儀,在北極上
空看為逆時針方向,在南極上空看為順時針方向。
(2)地球是一個不發光又不透明的球體,同一瞬間陽光只能照亮半個球,被陽光照亮的半個地球是白晝,
沒有被陽光照亮的半個地球是黑夜。地球儀靜止不動,演示的現象是晝夜現象;轉動地球儀,演示的現象
是晝夜更替現象。
(3)當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時,地球自西向東轉,越往東日出越早,所以悉尼最早看到日出。當太陽
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時,①②③三點中,白晝最長的是①,其次是②,最后是③。產生 a 時差現象的原
因是由于地球的自轉運動造成的。產生 b 晝夜長短現象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公轉運動造成的。
31.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9 分)
(1)地球公轉產生了 (填“四季變化”或“晝夜更替)。
(2)公轉過程中,太陽直射點總是在 線之間移動,益陽位于北緯(27°58'38〞N 至 29°31'38〞),
(填“有”或“無”)陽光直射現象。
(3)“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當益陽柳樹吐露新芽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的
(甲/乙/丙/?。┨幐浇?,此時北半球的節氣是 ,日期是 前后。
(4)10 月 1 日國慶節,地球運行在 之間,太陽直射點從赤道向 (填“南”或“北”)移動,益陽的晝夜長
短變化情況是 。
【答案】(1)四季變化
(2) 南北回歸 無
(3) 丁 春分 3 月 21 日
(4) 乙丙 南 晝漸短,夜漸長
【分析】本題以地球公轉示意圖、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軌跡圖為材料,設置四道小題,涉及地球公轉軌道圖
的判讀、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詳解】(1)由于公轉,產生了四季變化,還有直射點移動、晝夜長短變化、五帶劃分等現象。
(2)地球在公轉時,由于地軸是傾斜的,故公轉過程中,太陽太陽直射點總是在南北歸回線之間移動,興
山縣位于 31°N,緯度大于 23.5N,故興山無陽光直射。南、北緯 66.5°是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的最低緯度,
故興山無極晝、極夜現象。
(3)讀圖可知,當地球運行至丙位置時,北極為極夜,南極唯極晝,故為冬至日,此時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南回歸線,這一天興山由于位于北半球,故白天最短,夜晚最長。此時北極有極夜現象,南極有極晝現象。
(4)讀圖可知,10 月 1 日國慶節,故地球運行在乙(9 月 23 日)、和丙(12 月 22 日)之間,太陽直射點
從赤道向南移動,此時太陽直射在南半球,故興山的晝夜長短情況是夜長晝短。
32.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6 分)
(1)圖一中 A 點的地理坐標是 ,從東西半球看 B 點位于 半球。
(2)圖二中 A、B 兩點,先見到日出的是 點,C 點屬于地球五帶中的 帶。
(3)圖三中 A、B 兩點,從南北半球看兩點均位于 半球,A 點位于 B 點的 方向。
【答案】(1) 10°S,150°E 西
(2) A 北溫帶
(3) 北 正東
【分析】本大題以圖文形式為材料,設置三道小題,涉及地理坐標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
握程度。
【詳解】(1)據圖一中經緯度的變化規律可得,A 點的地理坐標是(10°S,150°E);B 點的地理坐標是
(20°S,170°E),從南北半球看,兩點均位于南半球,從東西半球看 A 點位于東半球,B 點位于西半球。
(2)據圖二中經緯度的變化規律可得,A 點的地理坐標是(10°N,170°E),B 點的地理坐標是(30°S,
170°W);A 點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 點位于南半球、西半球;越靠東越早看到日出,A 點比 B 點靠東,
所以先見到日出的是 A 點;C 點坐標(30°N,180°),位于地球五帶中的北溫帶。
(3)看圖可知,A 點的地理坐標是(70°N,45°W),B 點的地理坐標是(70°N,135°W),從南北半球看
兩點均位于北半球,A 點位于 B 點的正東方向。2023-2024 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單元測試卷(人教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達標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
合題目要求的)
下圖為手機微信的啟動畫面,是 1972 年 12 月 7 日由阿波羅 17 號字航員拍攝的地球照片,取名為“藍
色彈珠”。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這顆“藍色彈珠”實際上是一個( )
A.圓柱體 B.圓錐體 C.不規則的球體 D.圓球
2.下列能證明地球形狀的證據是( )
①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②月食③遠處駛來的帆船④登高望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讀“太陽光照和地球.上的五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3.有太陽直射的地帶是( )
A.A B.B C.C D.E
4.有關 D 地帶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北半球 B.有極晝極夜現象 C.氣候終年炎熱 D.四季變化明顯
5.去年寒假沿河某中學學生組團外出旅游,當他們到達目的地后,又從這里再次出發,依次向正北、正東、
正南各行 10 千米,他們發現又回到原來的目的地,他們原來的目的地是( )
A.一定是南極點 B.一定不是南極點
C.一定是北極點 D.可能是北極點
6.關于下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島在乙島的西北方向
B.甲圖的比例尺大,乙圖的比例尺小
C.甲島和乙島的面積相等
D.甲、乙兩圖中的虛線是兩條相同的緯線
7.2022 年 6 月 26 日,第 31 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我國成都舉辦,當日太陽光直射點位于______半球,
并向______方向移動( )
A.南,南 B.北,南 C.南,北 D.北,北
8.以日月的移動可分辨東南西北。風和日麗的一天,有個中學生在野外迷路了,他利用“棒影”的辦法進行辨別
方向。讀圖,判斷圖中表示朝南方向的代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一天之中“夕陽”連著“朝暉”,天空一直是亮的,這種現象會出現在( )
A.東亞 B.東南亞 C.中東 D.極地地區
10.“二十四節氣”反映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下圖為我國“二十四節氣”示意圖,讀圖
并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二十四節氣”變化與地球自轉運動密切相關
B.在我們家鄉新泰,立夏時分比立春時分白晝時間長
C.小暑到白露期間,學校旗桿正午時刻的影長逐漸變短
D.寒露節氣時,南半球的國家正處于寒冷的冬季
11.讀某日不同緯度地區正午影子漫畫圖,對該日太陽直射點位置及對應節氣判斷正確的一組是( )
A.赤道 春分 B.北回歸線 夏至
C.赤道 秋分 D.南回歸線 冬至
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2.甲在乙的什么方向?
A.東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3.關于甲、乙兩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比乙圖比例尺大 B.甲圖比乙圖更簡略
C.甲圖的實際面積比乙圖大 D.甲圖比乙圖比例尺小
14.下面四幅圖中,表示山地的是( )
A. B. C. D.
2019 年 2 月 14 日,涵涵爸爸開車去旅游,行駛在福建省廈門市的道路上,看見下圖所示的交通指示牌,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5.汽車行駛在( )
A.集美大橋 B.枋湖北二路 C.云頂北路 D.金山路
16.汽車行駛的方向大致為( )
A.自東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北向南 D.自西向東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7.左圖表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地球投影經緯網圖,甲、乙、丙、丁四處所見的經緯網與①②③④對應正
確的是( )
A.甲一① B.乙—② C.丙—③ D.丁一④
18.下列關于經線和緯線的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
①經線等長,緯線不等長②經線是圓圈,緯線是半圓圈
③緯線中只有赤道指示東西方向④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9.經緯網的作用是( )
A.確定地球表面任何地點的位置 B.確定地球表面任何地點的方向
C.確定地球表面任何地點的距離 D.確定地球表面任何地點的海拔
王先生和朋友到內蒙古草原拍攝風景,大雪中與朋友走散,由于沒有地面網絡信號和朋友失聯。王先
生通過華為手機發出北斗衛星消息成功獲救。圖是救援隊收到的求救信息。完成下面小題。
20.圖中,對救援隊成功找到王先生最有幫助的信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1.圖中的丙信息,體現了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的( )
①實時導航功能②精確授時功能③快速定位功能④位置報告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我們到外地出差或者旅游,會經常提前通過網絡查閱地圖,通過輸入“起點”和“終點”,可以查閱行走路
線和距離,還可以通過手指在地圖上的滑動“放大”或“縮小”地圖,查詢到更多信息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22.這類地圖為( )
A.農業地圖 B.旅游地圖 C.遙感地圖 D.電子地圖
23.當小明用手指在屏幕上由內向外滑動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比例尺變大,表示范圍變大 B.比例尺變大,表示范圍變小
C.比例尺變小,表示范圍變大 D.比例尺變小,表示范圍變小
24.地圖三要素不包括的是( )
A.方向 B.美麗的色彩 C.比例尺 D.圖例和注記
25.下列各比例尺,最大的是( )
A.圖上 1 厘米代表實地距離 1000 千米 B.1/10000000
C.1:100000 D.0——10 千米
二、解答題(共 7 小題,50 分)
26.閱讀“經緯網 1”、“經緯網 2”,回答下列問題。(6 分)
(1)寫出 C 點的坐標 。
(2)A 地位于 B 地的 方向,假設有兩人沿 A、D 所在經線不改變方向一直向南走,最終他們將在 會合。
(3)甲、丙兩個陰影區域的實際面積比較,甲 (大于、等于、小于)丙。
(4)經緯網 2 所示的區域,是由經緯網 1 中的陰影區域 的經緯線拉伸成直線并放大得來的。經緯網 2 中的
①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帶。
27.我國南方某區域擬修建一水庫以滿足當地經濟發展的要求。下圖示意該區域地形,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9 分)
(1)該區域的地形類型以 為主。圖中地形部位:甲 ,乙 。
(2)該區域擬建一大壩,大壩的修建使李村、張村之間需重修一條公路。若量得李村、張村兩村圖上直線距
離是 4 厘米,則兩村的實際距離是 千米。擬建公路有 a、b 兩個方案。請選擇你支持的方案 ,并
說明理由: 。
(3)大壩建成后,上游將形成水庫。按設計水庫最高蓄水位為海拔 100 米,請在答題卡圖中用斜線畫出水庫
最大水域范圍。
(4)該區域擬依托水庫發展旅游項目,李村和張村相比較,適合開發漂流活動的是 村附近的河段;若在
當地的陡崖處開發攀巖運動項目,運動員安全繩的長度應不少于陡崖的最大相對高度,即至少為 米。
28.讀甲、乙兩圖,回答問題。(5 分)
(1)地球公轉周期為 ,地球公轉時,地軸與地球公轉軌道的平面約成 的固定夾角,從而使得太陽
光線直射點會發生有規律的來回移動.
(2)當地球光照出現乙圖情況時,地球公轉至甲圖中的 處,此時濰坊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
(3)地球公轉至軌道的③ 處時的節氣是 .
(4)為了取得更好的采光效果北方地區在設計居民樓南北間距的時候,應充分參考 季的光照情況。
29.陜西省某市初中地理實踐社的同學們計劃從學校步行去附近的新華書店為班級購買地球儀。為方便出
行,他們決定用所學地圖知識繪制簡易地圖,并設計了如下步驟。請幫助他們完成計劃。(6 分)
(1)步驟一:收集資料。以下收集的地圖資料對本次繪圖最有參考價值的是____(填字母)
A.世界政區圖 B.中國政區圖 C.陜西省地形圖 D.該市交通旅游圖
(2)步驟:繪制地圖。為了便于閱讀地圖,同學們繪制時根據地圖基本要素在地圖上標注了方向、 圖例
(和注記)。
(3)步聚三;閱讀地圖。該圖中判斷方向的依據是 ,新華書店在學校的 方向。按步行距離最短原則同
學們行至十字路口 P 時,考慮實際路況應在該十字路口向 (填方向)行走。
(4)步驟四:測算距離。經測量圖中 PQ 之間距離為 1 厘米,則實地距離為 千米。
30.地球儀是學習地理的工具,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利用課余時間模擬地球運動,探究地球運動規律。讀
圖,完成下列問題。(9 分)
(1)實驗一: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將地球儀放置桌上,面對赤道從 向 (左右方向)勻速轉
動地球儀,表示地球的自轉方向是 。
(2)實驗二:用手電筒模擬太陽光水平照射到地球儀上,觀察地球儀上各點的狀況。地球儀靜止不動,演示
的現象是 ;轉動地球儀,演示的現象是 。
(3)實驗三:移動手電筒,將其垂直照射在北回歸線上,a.地球儀上展示的城市中,最先迎來日出的城市是 。
b.地球儀上①②③三點中,白晝最長的是 。
結論:產生 a 現象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 運動造成的。產生 b 現象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 運動造成的。
31.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9 分)
(1)地球公轉產生了 (填“四季變化”或“晝夜更替)。
(2)公轉過程中,太陽直射點總是在 線之間移動,益陽位于北緯(27°58'38〞N 至 29°31'38〞),
(填“有”或“無”)陽光直射現象。
(3)“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碑斠骊柫鴺渫侣缎卵繒r,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的
(甲/乙/丙/丁)處附近,此時北半球的節氣是 ,日期是 前后。
(4)10 月 1 日國慶節,地球運行在 之間,太陽直射點從赤道向 (填“南”或“北”)移動,益陽的晝夜長
短變化情況是 。
32.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6 分)
(1)圖一中 A 點的地理坐標是 ,從東西半球看 B 點位于 半球。
(2)圖二中 A、B 兩點,先見到日出的是 點,C 點屬于地球五帶中的 帶。
(3)圖三中 A、B 兩點,從南北半球看兩點均位于 半球,A 點位于 B 點的 方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后旗| 巴南区| 台东县| 乌兰察布市| 于都县| 寿光市| 福建省| 景泰县| 集安市| 桃园市| 麻城市| 景宁| 常宁市| 辽阳市| 上虞市| 富民县| 弥渡县| 台东县| 西藏| 台北县| 湾仔区| 察哈| 勐海县| 德阳市| 寿宁县| 朝阳区| 积石山| 织金县| 盘锦市| 兴安县| 鄱阳县| 霸州市| 台山市| 江华| 林口县| 平远县| 东莞市| 博罗县| 禹城市| 徐汇区| 交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