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單元測試·真題卷】-2023-2024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單元速記·巧練(人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單元測試·真題卷】-2023-2024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單元速記·巧練(人教版)(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2023-2024 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單元測試卷(人教版)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真題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
合題目要求的)
(2023·湖南株洲·統考中考真題)500多年前麥哲倫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的形狀為球
體,下圖為此次航行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麥哲倫從歐洲出發,橫渡大西洋后到達的第一個大洲是( )
A.非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亞洲
2.能夠充分說明地球大小的數據是( )
A.陸地面積 B.赤道周長 C.山峰高度 D.海溝深度
3.研究發現,大西洋的面積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原因可能是( )
A.板塊張裂運動 B.板塊擠壓運動 C.入海河水增多 D.滄海桑田變化
(2023·江蘇無錫·統考中考真題)《海底兩萬里》是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他帶領讀
者登上“鸚鵡螺”號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變幻無窮的海底世界。下圖為“鸚鵡螺號航行路
線圖”。此完成下面小題。
4.“鸚鵡螺”號航行證明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特點是( )
A.有連續而廣闊的陸地 B.有連續而廣闊的海洋
C.陸地相連但海洋不相連 D.海洋陸地均不相連
5.關于“鸚鵡螺”號航行的路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在熱帶海域航行 B.跨越了東、西、南、北半球
C.只在東半球海域航行 D.穿越了南極大陸和北冰洋
6.通過“鸚鵡螺”號航行的路線,并結合海陸分布知識可以得出( )
A.大西洋是全球的中心 B.北半球以陸地為主
C.南半球以海洋為主 D.南極大陸面積最大
(2023·江蘇蘇州·統考中考真題)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 2023年 2月 6日土耳其南部發
生了兩次 7.8級地震。至 2023年 4月 5日,強震已致該國 50399人遇難,地震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圖為
板塊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7.圖中地震位于( )
A.亞歐板塊內部 B.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
C.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D.亞歐板塊、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8.5 月 12 日是我國防災減災日。當地震發生時,下列避震方法錯誤的是( )
A.在公共場所應聽從指揮有序撤離 B.在家中可躲避到結實的家具附近
C.在高樓內可以迅速從窗戶跳下樓 D.在戶外時應及時撤離到空曠場所
(2018·廣東廣州·統考中考真題)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9.關于近五屆夏季奧運會舉辦地,說法正確的是( )
A.非洲和南美洲沒有舉辦 B.亞洲和歐洲各舉辦了 2 次
C.水半球舉辦地只有 1 個 D.30 屆舉辦地瀕臨印度洋
10.對世界的海陸分布表述正確的是( )
A.任意劃分半球,海洋多于陸地 B.南半球陸地多,南極周圍是海洋
C.北半球海洋多,北極周圍是陸地 D.海洋被陸地分割,不能彼此相通
(2023·湖南衡陽·統考中考真題)近年來,北極航道通航能力大大提升,白令海峽是北極航道的重要通
道。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白令海峽溝通了( )
A.北冰洋大西洋 B.北冰洋太平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
12.“三線”穿越了白令海峽,“三線”是指( )
①亞洲與北美洲的洲界線②俄羅斯與美國的國界線③東、西半球分界線④國際日期變更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8·江蘇揚州·統考中考真題)讀世界板塊分布圖,完成下面問題。
13.依據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推斷,下列地區會逐步消失的是( )
A.大西洋 B.阿爾卑斯山脈 C.地中海 D.紅海
14.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至今它還在不斷升高的原因是( )
A.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不斷張裂 B.非洲板塊不斷擠壓印度洋板塊
C.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不斷張裂 D.印度洋板塊不斷擠壓歐亞板塊
(2023·重慶·中考真題)2023年 2月 6日,土耳其連續發生 2次 7.8級強烈地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中國派出多支救援隊萬里馳援,展現負責任的大國擔當。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5.最早受到地震影響的城市是( )
A.安卡拉 B.阿達納 C.伊茲密爾 D.伊斯坦布爾
16.土耳其地震人員傷亡數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震級強烈 B.無人救援 C.破壞性弱 D.遠離陸地
17.中國救援隊前往土耳其,飛機飛行的大致方向是( )
A.向東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2023·內蒙古通遼·統考中考真題)臺灣與大陸血脈相連,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2022年 9月
18日,臺灣省花蓮縣發生 6.9級地震,震源深度 10千米,給當地造成較大損失。下圖為臺灣省簡圖。讀圖
并結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18.圖 1 中 A 點為花蓮縣地震的震中位置,A 點的經緯度位置約為( )
A.23.9°N,121.7°W B.23.9°N,121.7°E
C.23.9°S,121.7°W D.23.9°S,121.7°E
19.花蓮縣此次地震是因為下列哪兩個板塊碰撞擠壓導致的( )
A.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 B.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C.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 D.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
20.地震后的災區需要物資上的支持,從下列物品中選擇災區急需的物品,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①墨鏡 ②被褥 ③化妝品 ④氧氣袋 ⑤外傷急救藥品
⑥防曬霜 ⑦帳篷 ⑧雨具
A.①②③ B.②⑤⑦ C.③⑤⑧ D.①④⑥
(2023·四川內江·統考中考真題)北回歸線穿過廣東省汕頭市,每年有一次太陽直射。下圖為汕頭市北
回歸線標志塔,“北”字形支架支撐著直徑 5米的地球模型,模型設計有垂直貫穿球心的直徑 40厘米、長
5米鋼管,可從地面仰窺天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1.觀測者通過鋼管看到太陽時,正值當地(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傍晚
22.觀測者通過鋼管看到太陽,當日節氣為(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3.一年中,觀測者通過鋼管看到太陽當日,內江( )
①日出最早②日出最晚③日落最早④日落最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圖示球面中心展示完整輪廓的大陸是( )
A.亞歐大陸 B.美洲大陸 C.南極大陸 D.非洲大陸
25.(2023·黑龍江綏化·統考中考真題)提出“大陸漂移假說”的科學家是 ( )
A.柯本 B.麥哲倫 C.哥倫布 D.魏格納
二、解答題(共 50 分)
26.(2022·青海·統考中考真題)2021 年 4 月 27 日,中國礦業大學地質系陳主任出差時,在貴陽機場廁所發現
洗手池臺面上布滿了海洋貝殼化石殘骸,于是拍照發到朋友圈,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下圖為六大板塊分布示意
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5 分)
(1)經專家鑒定,化石為 4.39 億年前海洋貝殼形成。由此可推測,洗手池臺面石材來源地 4.39 億年前可能是
(海洋/陸地)。
(2)非洲板塊與 板塊(填字母)張裂斷陷,形成了紅海。根據板塊運動方向,紅海還在不斷 (擴大/縮
小)。
(3)臺灣火山地震頻發是因為其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地殼運動比較 。
(4)地震往往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請你列舉兩個地震發生時正確的避震方法。
27.(2022·黑龍江綏化·統考中考真題)讀大洲大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5 分)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 。
(2)A 洲是世界上唯一無人定居的大洲。
(3)B 洋是世界面積最小的大洋。
(4)C 大洲和 D 大洲的分界線是 運河。
(5)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圍的大洲是 。
28.(2023·四川雅安·統考中考真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10 分)
大翅鯨棲息于世界各大洋,每年會進行有規律的洄游,夏季到冷水海域捕食,冬季到溫暖海域繁殖,
圖為“全球大翅鯨分布及洄游路線示意圖”。
(1)從高、中、低緯度地區來看,大翅鯨的繁殖區主要分布在 緯度地區,捕食區主要分布在 緯度地區。
(2)每年 7 月,太陽直射 半球,甲 (大洲)東岸的大翅鯨向 (方向)洄游去捕食,乙 (大洲)
西岸的大翅鯨向 (方向)洄游去繁殖。
(3)南、北半球大翅鯨的繁殖時間不一致,主要是受地球 運動的影響,南、北半球的季節 (一致/相
反)。
(4)①位于 洋,該處的大翅鯨常年生活在該海域,不進行洄游。
29.(2023·黑龍江·統考中考真題)讀“世界地圖”,回答問題。(6 分)
(1)完全位于北半球,跨寒、溫、熱三帶的大洲是 (填數字和名稱)。
(2)完全在東半球的大洋是 (填字母)。
(3)C 是 洋,呈 型。
(4)有“風庫”之稱,緯度最高的大洲是 (填數字)。
(5)圖中③和⑦兩大洲的分界線是 。
30.(2023·四川廣安·統考中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5 分)
材料一:為了與家人共度端午節,留學美國的豪豪準備在當地時間 6月 21日 5時乘坐飛機從洛杉磯
(西八區)回到北京。
材料二:下圖航班信息及航線示意圖
(1)圖中甲海峽為亞洲和 洲的分界線。
(2)乙點的緯度為 ,地處 (填“南”或“北”)半球。
(3)飛機起飛時洛杉磯當地時間為 6 月 21 日早上,此時,北京時間為 6 月 21 日晚上,這是地球 (填
“自轉”或“公轉”)產生的現象。
(4)本次航班飛行 12 小時到達首都國際機場的時間為 6 月 22 日 時。
31.(2022·黑龍江齊齊哈爾·統考中考真題)讀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6 分)
(1)圖中②代表 板塊。
(2)在六大板塊中,幾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填序號)
(3)板塊①與板塊⑤碰撞擠壓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 山脈。
(4)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塊 處,此處地殼比較 (填“穩定”/“活躍”),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帶
是 。
32.(2023·福建·統考中考真題)下圖示意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路線,讀圖完成下列問題。(5 分)
(1)麥哲倫船隊航線途經世界最大的大洋是 ,途經好望角所在的大洲是 。
(2)麥哲倫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為地球的形狀是一個 ,地球表面的 彼此相
通提供了重要證據。
麥哲倫船隊途經甲島時廉價收購了一批胡椒(熱帶經濟作物)等香料,開辟的商貿通道促進了西班牙
的經濟快速發展。
(3)胡椒在當時的西班牙價格昂貴的原因之一是西班牙地處地球上的五帶中的 帶,熱量不足,不宜種植。
33.(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統考中考真題)讀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圖,回答問題。(8 分)
(1)A 是 洲,該大洲大部分位于東西半球中的 半球。
(2)B 大洲東臨 洋,該大洲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
(3)世界面積最大的島嶼所在的大洲是 (填字母),A 大洲與 E 大洲的分界線是 山脈, 河,
里海, 山脈,土耳其海峽。2023-2024 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單元測試卷(人教版)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真題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
合題目要求的)
(2023·湖南株洲·統考中考真題)500多年前麥哲倫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的形狀為球
體,下圖為此次航行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麥哲倫從歐洲出發,橫渡大西洋后到達的第一個大洲是( )
A.非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亞洲
2.能夠充分說明地球大小的數據是( )
A.陸地面積 B.赤道周長 C.山峰高度 D.海溝深度
3.研究發現,大西洋的面積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原因可能是( )
A.板塊張裂運動 B.板塊擠壓運動 C.入海河水增多 D.滄海桑田變化
【答案】1.C 2.B 3.A
【解析】1.由圖可知,麥哲倫從歐洲出發,橫渡大西洋后到達的第一個大洲是南美洲,歐洲與南美洲隔洋
相望,排除 ABD,故選 C。
2.陸地面積、山峰的高度和海溝深度不能說明地球的大小,赤道的周長、地球的表面積、平均半徑等能說
明地球的大小,故 B 正確,排除 ACD,故選 B。
3.研究發現,大西洋的面積有不斷擴大的趨勢,這是由于美洲板塊與歐亞板塊、非洲板塊之間處于張裂運
動狀況,大洋面積還會不斷擴大,故 A 正確。擠壓運動會使海洋面積縮小,與入海河水增多和滄海桑田變
化無關,排除 BCD,故選 A。
【點睛】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許多小塊,面積較大的陸地叫大陸,面積較小的陸地叫島
嶼,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
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廣闊的海洋連為一體,習慣上人們把大洋分為四大部分,分別為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023·江蘇無錫·統考中考真題)《海底兩萬里》是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他帶領讀
者登上“鸚鵡螺”號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變幻無窮的海底世界。下圖為“鸚鵡螺號航行路
線圖”。此完成下面小題。
4.“鸚鵡螺”號航行證明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特點是( )
A.有連續而廣闊的陸地 B.有連續而廣闊的海洋
C.陸地相連但海洋不相連 D.海洋陸地均不相連
5.關于“鸚鵡螺”號航行的路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在熱帶海域航行 B.跨越了東、西、南、北半球
C.只在東半球海域航行 D.穿越了南極大陸和北冰洋
6.通過“鸚鵡螺”號航行的路線,并結合海陸分布知識可以得出( )
A.大西洋是全球的中心 B.北半球以陸地為主
C.南半球以海洋為主 D.南極大陸面積最大
【答案】4.B 5.B 6.C
【解析】4.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地球表面 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 29%,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
包圍著,大陸之間不相連,而地球上廣大的水域被陸地分隔成彼此相通的四個大洋,A 錯誤,B 正確;陸地
不相連但海洋相連,C、D 錯誤。結合題意,故選 B 項。
5.讀圖可知,“鸚鵡螺”號航行的路線經過寒、溫、熱三帶海域,A 錯誤;此航行路線跨越了東、西、南、
北半球,B 正確,C 錯誤;此航行路線到達了南極,但沒有穿越南極大陸和北冰洋,D 錯誤。結合題意,故
選 B 項。
6.通過“鸚鵡螺”號航行的路線,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地球上廣大的水域被陸地分隔成彼此相通的四個大
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地球是一個球體,大西洋不是全球中心,A 錯;南北半球
都以海洋為主,北半球陸地面積較南半球大,B 錯,C 對;亞歐大陸面積最大,D 錯。故選 C 項。
【點睛】地球表面 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 29%,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地球
上有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陸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東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但無論怎么劃
分,地球上任何兩個面積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2023·江蘇蘇州·統考中考真題)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 2023年 2月 6日土耳其南部發
生了兩次 7.8級地震。至 2023年 4月 5日,強震已致該國 50399人遇難,地震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圖為
板塊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7.圖中地震位于( )
A.亞歐板塊內部 B.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
C.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D.亞歐板塊、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8.5 月 12 日是我國防災減災日。當地震發生時,下列避震方法錯誤的是( )
A.在公共場所應聽從指揮有序撤離 B.在家中可躲避到結實的家具附近
C.在高樓內可以迅速從窗戶跳下樓 D.在戶外時應及時撤離到空曠場所
【答案】7.B 8.C
【解析】7.讀圖可知,土耳其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B 正確,ACD 錯
誤。故選 B。
8.當地震發生時,在公共場所應聽從指揮有序撤離,在家中可躲避到結實的家具附近,在戶外時應及時撤
離到空曠場所,ABD 正確;在高樓內迅速從窗戶跳下樓會造成摔傷或死亡,C 錯誤。故選 C。
【點睛】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板塊運動對板塊內部的影響較小,而在板塊交界處,兩個板塊會發生張
裂或碰撞擠壓,所以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2018·廣東廣州·統考中考真題)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9.關于近五屆夏季奧運會舉辦地,說法正確的是( )
A.非洲和南美洲沒有舉辦 B.亞洲和歐洲各舉辦了 2 次
C.水半球舉辦地只有 1 個 D.30 屆舉辦地瀕臨印度洋
10.對世界的海陸分布表述正確的是( )
A.任意劃分半球,海洋多于陸地 B.南半球陸地多,南極周圍是海洋
C.北半球海洋多,北極周圍是陸地 D.海洋被陸地分割,不能彼此相通
【答案】9.B 10.A
【解析】9.由圖可知,近五屆夏季奧運會中,南美洲巴西舉辦過,A 錯誤;亞洲和歐洲各舉辦了 2 次,B
正確;水半球一次也沒舉辦,C 錯誤;30 屆夏季奧運會在倫敦舉行,倫敦是英國的首都,瀕臨大西洋,D
錯誤。故選 B。
10.無論怎么劃分,任何兩個面積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A 正確;南半球海洋多,南極周
圍是海洋,B 錯誤;北半球陸地多,北極周圍是陸地,海洋是彼此相通的,CD 錯誤。故選 A。
【點睛】地球上七大洲分別是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2023·湖南衡陽·統考中考真題)近年來,北極航道通航能力大大提升,白令海峽是北極航道的重要通
道。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白令海峽溝通了( )
A.北冰洋大西洋 B.北冰洋太平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
12.“三線”穿越了白令海峽,“三線”是指( )
①亞洲與北美洲的洲界線②俄羅斯與美國的國界線③東、西半球分界線④國際日期變更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1.B 12.C
【解析】11.由圖可知,白令海峽溝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故 B 正確,A 錯誤;馬六甲海峽溝通了太平洋
與印度洋,故 C 錯誤;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與大西洋,故 D 錯誤。故選 B。
12.由圖可知,“三線”穿越了白令海峽,“三線”是指①亞洲與北美洲的洲界線,②俄羅斯與美國的國界線,
④國際日期變更線,故 C 正確;東、西半球分界線為 20°W 與 160°E 組合成的經線圈,③錯誤,故 ABD
錯誤。故選 C。
【點睛】大洲與大洲之間的分界線是人為劃定的,有的借助了天然界限,如山脈、河流、湖泊、海峽,有
的以人工開鑿的運河為界。
(2018·江蘇揚州·統考中考真題)讀世界板塊分布圖,完成下面問題。
13.依據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推斷,下列地區會逐步消失的是( )
A.大西洋 B.阿爾卑斯山脈 C.地中海 D.紅海
14.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至今它還在不斷升高的原因是( )
A.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不斷張裂 B.非洲板塊不斷擠壓印度洋板塊
C.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不斷張裂 D.印度洋板塊不斷擠壓歐亞板塊
【答案】13.C 14.D
【解析】13.根據所學可知,大西洋中部為板塊張裂地帶,因此大西洋面積會越來越大,不會消失,A 錯
誤;阿爾卑斯山脈位于板塊擠壓地帶,隨著板塊的擠壓,山脈會不斷升高,B 錯誤;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與
非洲板塊擠壓地帶,地中海會逐漸消失,C 正確;紅海位于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張裂地帶,因此紅海會逐
步擴大,D 錯誤。故選 C。
14.喜馬拉雅山脈是由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后隆起而形成的。印度洋板塊不斷擠壓歐亞板塊,
導致至今它還在不斷升高,D 正確,ABC 錯誤。故選 D。
【點睛】全球巖石圈劃分為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
洲板塊。板塊內部,地殼運動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
(2023·重慶·中考真題)2023年 2月 6日,土耳其連續發生 2次 7.8級強烈地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中國派出多支救援隊萬里馳援,展現負責任的大國擔當。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5.最早受到地震影響的城市是( )
A.安卡拉 B.阿達納 C.伊茲密爾 D.伊斯坦布爾
16.土耳其地震人員傷亡數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震級強烈 B.無人救援 C.破壞性弱 D.遠離陸地
17.中國救援隊前往土耳其,飛機飛行的大致方向是( )
A.向東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答案】15.B 16.A 17.C
【解析】15.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土耳其連續發生 2 次 7.8 級強烈地震,最早受到地震影響的城市是阿達納,
距離地震中心較近,而安卡拉、伊茲密爾、伊斯坦布爾距離地震中心相對較遠。結合題意,故選 B 項。
16.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土耳其地震人員傷亡數量大的主要原因是連續發生 2 次 7.8 級強烈地震,震
級強烈,地震破壞性強,國內及其他國家,包括中國派出多支救援隊萬里馳援,都在極力救援,且震區與
陸地相接。綜上所述,A 正確,BCD 錯誤。故選 A 項。
17.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土耳其位于亞洲西部,中國救援隊前往土耳其,飛機飛行的
大致方向是向西飛行。結合題意,故選 C 項。
【點睛】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土耳其是地跨亞歐兩洲的亞洲
國家,土耳其位于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三大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
(2023·內蒙古通遼·統考中考真題)臺灣與大陸血脈相連,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2022年 9月
18日,臺灣省花蓮縣發生 6.9級地震,震源深度 10千米,給當地造成較大損失。下圖為臺灣省簡圖。讀圖
并結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18.圖 1 中 A 點為花蓮縣地震的震中位置,A 點的經緯度位置約為( )
A.23.9°N,121.7°W B.23.9°N,121.7°E
C.23.9°S,121.7°W D.23.9°S,121.7°E
19.花蓮縣此次地震是因為下列哪兩個板塊碰撞擠壓導致的( )
A.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 B.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C.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 D.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
20.地震后的災區需要物資上的支持,從下列物品中選擇災區急需的物品,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①墨鏡 ②被褥 ③化妝品 ④氧氣袋 ⑤外傷急救藥品
⑥防曬霜 ⑦帳篷 ⑧雨具
A.①②③ B.②⑤⑦ C.③⑤⑧ D.①④⑥
【答案】18.B 19.C 20.B
【解析】18.據圖可知,震中花蓮縣位于臺灣省,處于北半球、東半球,距離震中 A 點最近的經緯線為
24°N,122°E,最接近 B 選項 23.9°N,121.7°E,B 正確,ACD 錯誤。故選 B。
19.據圖可知,臺灣省位于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地震多發,C 正確,ABD 錯誤。故
選 C。
20.臺灣省花蓮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地震災害發生時(9 月),當地正值雨季,災民最需要的應是醫療
救助以及保障正常生活所需的物資,所以②被褥、④氧氣袋、⑤外傷急救藥品、⑦帳篷、⑧雨具是災民
最需要的,而①墨鏡、③化妝品、⑥防曬霜不是災民最急需的,由此分析可知,全部正確的一組為 B 選項,
ACD 選項錯誤。故選 B。
【點睛】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海域,主體是臺灣島,還有周圍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 200 多個島嶼,其中
臺灣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臺灣臨東海和南海,而且臺灣島東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
省相望。
(2023·四川內江·統考中考真題)北回歸線穿過廣東省汕頭市,每年有一次太陽直射。下圖為汕頭市北
回歸線標志塔,“北”字形支架支撐著直徑 5米的地球模型,模型設計有垂直貫穿球心的直徑 40厘米、長
5米鋼管,可從地面仰窺天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1.觀測者通過鋼管看到太陽時,正值當地(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傍晚
22.觀測者通過鋼管看到太陽,當日節氣為(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3.一年中,觀測者通過鋼管看到太陽當日,內江( )
①日出最早②日出最晚③日落最早④日落最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圖示球面中心展示完整輪廓的大陸是( )
A.亞歐大陸 B.美洲大陸 C.南極大陸 D.非洲大陸
【答案】21.B 22.B 23.B 24.C
【解析】21.模型設計有垂直貫穿球心的直徑 40 厘米、長 5 米鋼管,可從地面仰窺天空,觀測者通過鋼管
看到太陽時,太陽位于天頂,此時太陽直射該地區,并且正直正午,B 正確,排除 ACD。故選 B。
22.模型設計有垂直貫穿球心的直徑 40 厘米、長 5 米鋼管,可從地面仰窺天空,觀測者通過鋼管看到太陽
時,太陽位于天頂,此時太陽直射該地區,該地區位于北回歸線,為夏至日,B 正確,春分和秋分太陽直射
赤道,冬至太陽直射南回歸線,B 正確,排除 ACD。故選 B。
23.此日為夏至日,內江位于四川省,晝長達到一年中最長,所以日出最早、日落最晚,B①④正確,②③
錯誤,排除 ACD,故選 B。
24.根據所學知識,圖示球面中心展示完整輪廓的大陸是南極大陸,C 正確,排除 ABD。故選 C。
【點睛】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規律:若太陽直射點北移,北半球白晝就會變長,黑夜就會變短,北極圈內
出現極夜現象的地區就會減少(12 月 22 日~3 月 21 日)或出現極晝現象的地區就會增多(3 月 21 日~6 月 22
日);若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白晝就會變短,黑夜就會變長,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的地區就會減少(6
月 22 日~9 月 23 日)或出現極夜現象的地區就會增多(9 月 23 日~12 月 22 日)。南半球則反之。春、秋分日
全球晝夜平分。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
25.(2023·黑龍江綏化·統考中考真題)提出“大陸漂移假說”的科學家是 ( )
A.柯本 B.麥哲倫 C.哥倫布 D.魏格納
【答案】D
【詳解】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在偶然翻閱世界地圖時發現:大西洋的兩岸--歐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遙對北南美洲
的東海岸,輪廓非常相似,這邊大陸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邊大陸的凹進部分湊合起來,他堅信這不是
巧合,便順著這條思路研究下去,后來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故選 D。
【點睛】
二、解答題(共 50 分)
26.(2022·青海·統考中考真題)2021 年 4 月 27 日,中國礦業大學地質系陳主任出差時,在貴陽機場廁所發現
洗手池臺面上布滿了海洋貝殼化石殘骸,于是拍照發到朋友圈,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下圖為六大板塊分布示意
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5 分)
(1)經專家鑒定,化石為 4.39 億年前海洋貝殼形成。由此可推測,洗手池臺面石材來源地 4.39 億年前可能是
(海洋/陸地)。
(2)非洲板塊與 板塊(填字母)張裂斷陷,形成了紅海。根據板塊運動方向,紅海還在不斷 (擴大/縮
小)。
(3)臺灣火山地震頻發是因為其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地殼運動比較 。
(4)地震往往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請你列舉兩個地震發生時正確的避震方法。
【答案】(1)海洋
(2) C 擴大
(3)活躍
(4)若條件允許,應迅速有序從安全通道撤離到室外的開闊地帶,遠離建筑物,不能乘坐電梯、跳窗戶等;若條件
不允許,應盡可能躲在墻角、衛生間、課桌下等狹小空間,地震停止后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
【分析】本題以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為材料,涉及六大板塊的分布、板塊運動的影響、防震減災措施等相
關知識,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以及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詳解】(1)貝殼存在于海洋里,洗手池臺面上布滿了 4.39 億年前海洋貝殼化石殘骸,說明洗手池臺面石
材來源地 4.39 億年前可能是海洋。
(2)紅海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位于圖中的 C 處)之間,是由兩大板塊張裂形成了,由于兩大板塊
仍處在張裂過程中,所以紅海面積將不斷擴大。
(3)全球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地帶。臺灣處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之間,位于環太平洋
火山地震帶上,地殼比較活躍,所以地震頻發。
(4)當地震來臨時,要保持冷靜,就近暫時躲避,如果在室內,迅速抱頭蹲在墻角,千萬不要恐懼,更不
能從窗戶跳下,也不能乘電梯或坐車撤離;若條件允許,要趕快跑到開闊的地方,遠離電線桿、大樹和建
筑物。
27.(2022·黑龍江綏化·統考中考真題)讀大洲大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5 分)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 。
(2)A 洲是世界上唯一無人定居的大洲。
(3)B 洋是世界面積最小的大洋。
(4)C 大洲和 D 大洲的分界線是 運河。
(5)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圍的大洲是 。
【答案】(1)陸地
(2)南極
(3)北冰
(4)巴拿馬
(5)南極洲
【分析】本大題以大洲和大洋分布圖為材料,涉及世界海陸分布、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等知識點,主要考查
學生的讀圖能力。
【詳解】(1)讀圖分析可知: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地球表面約 71%的海洋,29%是陸地,概括地說,地
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
(2)讀圖,依據位置,A 是南極洲,是世界上唯一無人定居的大洲。
(3)依據位置,B 是北冰洋,是世界面積最小的大洋。
(4)讀圖可知,C 北美洲和 D 南美洲兩大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該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5)讀圖可知,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圍的大洲是南極洲。
28.(2023·四川雅安·統考中考真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10 分)
大翅鯨棲息于世界各大洋,每年會進行有規律的洄游,夏季到冷水海域捕食,冬季到溫暖海域繁殖,
圖為“全球大翅鯨分布及洄游路線示意圖”。
(1)從高、中、低緯度地區來看,大翅鯨的繁殖區主要分布在 緯度地區,捕食區主要分布在 緯度地區。
(2)每年 7 月,太陽直射 半球,甲 (大洲)東岸的大翅鯨向 (方向)洄游去捕食,乙 (大洲)
西岸的大翅鯨向 (方向)洄游去繁殖。
(3)南、北半球大翅鯨的繁殖時間不一致,主要是受地球 運動的影響,南、北半球的季節 (一致/相
反)。
(4)①位于 洋,該處的大翅鯨常年生活在該海域,不進行洄游。
【答案】(1) 低 中高
(2) 北 亞洲 北 大洋洲

(3) 公轉 相反
(4)印度
【分析】本題以全球大翅鯨分布及洄游路線示意圖為材料,涉及緯度、季節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材料信
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識調用分析能力。
【詳解】(1) 0°~30°為低緯度,30°~ 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從高、中、
低緯度地區來看,大翅鯨的繁殖區主要分布在低緯度地區,捕食區主要分布在中高緯度地區。
(2)每年 7 月,太陽直射北半球,甲為亞洲,該地為夏季,亞洲東岸的大翅鯨向北洄游,去冷水海域捕食;
乙為大洋洲,該地為冬季,大洋洲西岸的大翅鯨向北洄游,去溫暖海域繁殖。
(3)南、北半球大翅鯨的繁殖時間不一致,主要是受地球公轉運動的影響,南、北半球的季節相反導致的。
(4)①位于印度洋,該處的大翅鯨常年生活在該海域,不進行洄游。
29.(2023·黑龍江·統考中考真題)讀“世界地圖”,回答問題。(6 分)
(1)完全位于北半球,跨寒、溫、熱三帶的大洲是 (填數字和名稱)。
(2)完全在東半球的大洋是 (填字母)。
(3)C 是 洋,呈 型。
(4)有“風庫”之稱,緯度最高的大洲是 (填數字)。
(5)圖中③和⑦兩大洲的分界線是 。
【答案】(1)①北美洲
(2)b
(3)大西洋 S
(4)②
(5)蘇伊士運河
【分析】本大題以世界地圖為材料,設置五道小題,涉及大洲、大洋、洲界線及人種的分布等內容,考查
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
【詳解】(1)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①北美洲完全位于北半球,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2)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b 印度洋完全位于東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
(3)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C 大洋為大西洋,呈 S 型。
(4)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②大洲為南極洲,是緯度最高的大洲,氣候酷寒、干燥、多狂風,有“風庫”之
稱。
(5)據圖可知,③大洲是非洲,⑦大洲是亞洲,兩大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該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
海。
30.(2023·四川廣安·統考中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5 分)
材料一:為了與家人共度端午節,留學美國的豪豪準備在當地時間 6月 21日 5時乘坐飛機從洛杉磯
(西八區)回到北京。
材料二:下圖航班信息及航線示意圖
(1)圖中甲海峽為亞洲和 洲的分界線。
(2)乙點的緯度為 ,地處 (填“南”或“北”)半球。
(3)飛機起飛時洛杉磯當地時間為 6 月 21 日早上,此時,北京時間為 6 月 21 日晚上,這是地球 (填
“自轉”或“公轉”)產生的現象。
(4)本次航班飛行 12 小時到達首都國際機場的時間為 6 月 22 日 時。
【答案】(1)北美
(2) 30°N 北
(3)自轉
(4)9
【分析】本題以航班信息及航線示意圖為材料設置題目,涉及海峽分界線、緯度和半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時間的計算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掌握程度,對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詳解】(1)甲海峽是白令海峽,白令海峽以東是美國,以西是亞洲部分的俄羅斯,所以甲海峽為亞洲和
北美洲的分界線。
(2)在經緯網上,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乙點的緯度為 30°N,地
處赤道以北的北半球。
(3)地球是一個不透明的球體,造成不同經線地區的時間不同是因為地球的自轉現象導致。
(4)首都所在的北京是用東八區北京時間,當洛杉磯(西八區)6 月 21 日 5 時的時候東八區北京時間是 6
月 21 日 21 時,根據“東加西減”可知,12 小時之后是 6 月 22 日 9 時。
31.(2022·黑龍江齊齊哈爾·統考中考真題)讀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6 分)
(1)圖中②代表 板塊。
(2)在六大板塊中,幾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填序號)
(3)板塊①與板塊⑤碰撞擠壓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 山脈。
(4)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塊 處,此處地殼比較 (填“穩定”/“活躍”),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帶
是 。
【答案】(1)美洲
(2)③
(3)喜馬拉雅
(4) 交界 活躍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分析】本大題以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為材料,涉及六大板塊的分布及板塊運動的影響等知識點,主要考
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地理實踐能力。
【詳解】(1)讀圖,根據世界六大板塊的分布可知,圖中①是亞歐板塊,②是美洲板塊,③是太平洋板塊,
④是南極洲板塊,⑤是印度洋板塊,⑥是非洲版塊。
(2)讀圖可知,在六大板塊中,③是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塊。
(3)根據板塊學說的觀點,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板塊碰撞擠壓會形成山脈,
板塊張裂會形成裂谷或海洋。讀圖可知,①亞歐板塊和⑤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馬
拉雅山脈。
(4)板塊學說認為,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帶主要分布在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
震帶分布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即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的交界地帶。
32.(2023·福建·統考中考真題)下圖示意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路線,讀圖完成下列問題。(5 分)
(1)麥哲倫船隊航線途經世界最大的大洋是 ,途經好望角所在的大洲是 。
(2)麥哲倫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為地球的形狀是一個 ,地球表面的 彼此相
通提供了重要證據。
麥哲倫船隊途經甲島時廉價收購了一批胡椒(熱帶經濟作物)等香料,開辟的商貿通道促進了西班牙
的經濟快速發展。
(3)胡椒在當時的西班牙價格昂貴的原因之一是西班牙地處地球上的五帶中的 帶,熱量不足,不宜種植。
【答案】(1) 太平洋 非洲
(2) 球體 海洋
(3) 北溫
【分析】本題以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路線為材料,設置三個小題,涉及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路線途徑的大
洋、大洲、地球的形狀、五帶的劃分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詳解】(1)讀圖可知,麥哲倫船隊航線途經世界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該航線沒有途徑北冰洋;途經好
望角所在的大洲是非洲,非洲主要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有熱帶大陸之稱。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基本上是沿著東西方向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出發地點,證
實了地球是個球體,地球表面的海洋彼此相連。
(3)讀圖可知,西班牙位于北回歸線與北極圈之間的北溫帶,西班牙經濟發達,消費水平高,市場廣闊,
但海上運輸距離長,成本高。
33.(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統考中考真題)讀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圖,回答問題。(8 分)
(1)A 是 洲,該大洲大部分位于東西半球中的 半球。
(2)B 大洲東臨 洋,該大洲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
(3)世界面積最大的島嶼所在的大洲是 (填字母),A 大洲與 E 大洲的分界線是 山脈, 河,
里海, 山脈,土耳其海峽。
【答案】(1) 亞 東
(2) 印度 熱帶
(3) C 烏拉爾 烏拉爾 大高加索
【分析】本題以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圖為材料,涉及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大洲的特點、世界語言等知識點,
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詳解】(1)讀圖可知,A 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大部分位于東西半球中的東半球。
(2)讀圖可知,B 是位于歐洲南部的非洲,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非洲主要位于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
之間,大部分位于熱帶。
(3)世界面積最大的島嶼為格陵蘭島,位于 C 北美洲。A 為亞洲,E 為歐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
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為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中县| 周宁县| 苍山县| 淮南市| 社旗县| 闵行区| 万山特区| 谢通门县| 皮山县| 碌曲县| 莆田市| 晋城| 宁远县| 西乌| 青阳县| 临高县| 稻城县| 文化| 哈尔滨市| 新田县| 兴安县| 越西县| 腾冲县| 梁河县| 巴塘县| 夏邑县| 故城县| 黑水县| 商丘市| 临城县| 乐至县| 闽清县| 湛江市| 辛集市| 米易县| 册亨县| 云南省| 台山市| 巨野县| 定远县|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