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期中卷【期中測試·達標卷】-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單元速記·巧練(北京·中圖版)(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期中卷【期中測試·達標卷】-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單元速記·巧練(北京·中圖版)(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2023-2024 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單元測試卷(中圖版·北京)
期中卷(達標卷)
(考試時間:60 分鐘 試卷滿分:100 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
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測試范圍:中圖版·北京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章)
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
合題目要求的)
網(wǎng)球四大滿貫比賽是澳大利亞(墨爾本)網(wǎng)球公開賽、法國(巴黎)網(wǎng)球公開賽、英國(溫布爾頓)
網(wǎng)球錦標賽、美國(紐約)網(wǎng)球公開賽的簡稱。讀“網(wǎng)球四大賽事舉辦城市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 1-3小
題。
1.位于 40°N,75°W 的舉辦城市是( )
A.墨爾本 B.巴黎 C.溫布爾頓 D.紐約
2.紐約瀕臨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3.四大網(wǎng)球比賽舉辦城市分布于( )
A.高緯度地區(qū) B.中緯度地區(qū) C.低緯度地區(qū) D.無法判斷
【答案】1.D 2.A 3.B
【解析】1.南北緯度的判定:緯度向北增加是北緯(N),緯度向南增加是南緯(S);東西經(jīng)度的判定方法
為:經(jīng)度向東增加是東經(jīng)(E),經(jīng)度向西增加是西經(jīng)(W)。由圖可知,紐約的經(jīng)緯度約為(40°N,
75°W),D 正確,ABC 錯。故選 D。
2.由圖可知,紐約瀕臨大西洋,是美國最大城市,A 正確,B、C、D 錯誤。故選 A。
3.讀圖可得,四大網(wǎng)球比賽舉辦城市均分布在 30°-60°之間,即中緯度地區(qū),分布在北美洲、歐洲和大洋洲,
主要分布在發(fā)達地區(qū),B 正確,A、C、D 錯誤。故選 B。
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陸地組成。下表為七大洲面積資料,據(jù)此完成下面 4-5小題。
大洲代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單位:萬平方千米 4400 1000 2400 900 1800 3000 1400
4.下列地球表面海陸分布敘述正確的是( )
A.三分海洋,七分陸地 B.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C.有六個大洲相互連接 D.四個大洋彼此不相連接
5.有關各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大洲跨經(jīng)度最多 B.③大洲南邊為②大洲
C.⑤大洲位于南極地區(qū) D.⑦大洲被三個大洋環(huán)繞
【答案】4.B 5.D
【解析】4.地球表面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排除 A;地球表面陸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B 正確;亞歐大
陸相連,其余各大洲都有明顯的界線,排除 C;地球表面的海洋上彼此相連的,排除 D;故選 B。
5.七大洲按面積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可知,①為亞洲、②為
歐洲、③為北美洲、④為大洋洲、⑤為南美洲、⑥為非洲、⑦為南極洲;⑦南極洲位于地球最南端,跨
經(jīng)度最多,排除 A;③北美洲南邊是⑤南美洲,排除 B;⑤為南美洲,⑦南極洲位于南極地區(qū),排除 C;
⑦南極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環(huán)繞,D 正確,故選 D。
2022年 6月 11日凌晨 2時 36分,位于尼泊爾加德滿都谷地的巴德崗市發(fā)生里氏 4.7級地震,相對比
2015年發(fā)生的里氏 8.1級大地震,這次地震產(chǎn)生的破壞明顯更小,只是在首都地區(qū)有明顯震感,暫無人員
傷亡的報告。讀圖完成下面 6-8小題。
6.尼泊爾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主要是因為( )
A.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地形起伏大 B.位于高山地帶,雪崩撞擊作用強
C.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 D.位于中印兩國之間,邊境沖突激烈
7.圖中阿爾卑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地中海、紅海等地理事物受板塊運動的影響,正在不斷變化,對于
他們的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
A.阿爾卑斯山脈正逐漸變低 B.喜馬拉雅山脈逐漸變低
C.地中海正逐漸擴大 D.紅海正逐漸擴大
8.湯加火山噴發(fā)后給當?shù)貛淼挠绊懹校? )
①加劇空氣污染②誘發(fā)海嘯災害③導致航空繁忙④增加肥沃土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6.C 7.D 8.B
【解析】6.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各大板塊是不斷運動的,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
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容易發(fā)生地震,故 C 正確;地形起伏大、雪崩作用、中印邊境沖突都不是地震的原
因,故 ABD 錯誤。故選 C。
7.讀圖可知,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在不斷碰撞,阿爾卑斯山脈在逐漸升高,故 A 錯誤;亞歐板塊與印度洋
板塊在不斷碰撞,喜馬拉雅山脈在不斷上升,故 B 錯誤;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在不斷碰撞,地中海面積在
縮小,故 C 錯誤;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在不斷擴張,故紅海面積不斷增大,故 D 正確。故選 D。
8.湯加火山噴發(fā)后會釋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和顆粒物,導致空氣污染加劇,故①正確;火山噴發(fā)還可能導
致海底地形發(fā)生變化,如海底山脈的移動、海底火山的噴發(fā)等,會產(chǎn)生海嘯,故②正確;飛機在高速飛行
時,火山灰會對飛行器表面漆層、風擋玻璃造成嚴重磨損和磨蝕,火山灰被飛機發(fā)動機吸入后,二氧化硅
在發(fā)動機燃燒室中熔化后會損壞發(fā)動機,導致發(fā)動機空中停車,造成飛行事故,故火山噴發(fā)會導致航空運
輸受阻,故③錯誤;由于火山灰的堆積,會形成新的肥沃土壤,對當?shù)氐霓r(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故④
正確,故選 B。
據(jù)中國地震臺網(wǎng)發(fā)布,2023年 2月 6日土耳其發(fā)生兩次 7.8級地震,大量建筑被毀。下圖為世界六大
板塊及主要火山、地震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 9-10小題。
9.土耳其地震頻發(fā)是由于其地處( )
A.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B.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C.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D.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交界處
10.此次地震( )
A.屬于氣象災害 B.對當?shù)亟ㄖ茐膰乐?br/>C.可以精準預報 D.可以躲到電梯里避險
【答案】9.B 10.B
【解析】9.土耳其位于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三大板塊的擠壓碰撞地帶,位于地中海-喜馬拉
雅火山、地震帶上,地殼運動活躍,地震發(fā)生頻繁。排除 A、C、D。故選 B。
10.地震屬于地質(zhì)災害,A 錯誤; 對當?shù)亟ㄖ茐膰乐兀瑢е麓罅拷ㄖ顾珺 正確; 不可以精準預報,
C 錯誤; 不可以躲到電梯里避險,是安全常識,D 錯誤。故選 B。
2022年 11月在非洲埃及召開了第 27屆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北美洲南部墨西哥塔巴斯科州的沿海小
鎮(zhèn)居民切身感受到了全球變暖使海平面上升帶來的沖擊。下圖為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脅的海岸分布圖。
讀圖,完成 11-12小題。
11.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是( )
A.等溫線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 B.從低緯地區(qū)向高緯地區(qū)逐漸降低
C.與海洋相比,陸地等溫線平直 D.從沿海地區(qū)向內(nèi)陸地區(qū)逐漸降低
12.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脅的海岸( )
A.僅分布在年均溫 20℃以上地區(qū) B.分布在七個大洲沿海地區(qū)
C.僅分布在中、高緯度的沿海地區(qū) D.分布在四個大洋沿岸地區(qū)
【答案】11.B 12.D
【解析】11.由圖可知,圖中等溫線呈東西方向延伸,大致與緯線平行,故 A 錯誤。受太陽輻射的影響,
年平均氣溫自低緯向高緯地區(qū)逐漸降低,故 B 正確。與海洋相比,陸地等溫線更曲折,C 錯誤;同緯度地
區(qū)海洋與陸地氣溫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冬季海洋氣溫高,故 D 錯誤。故選 B。
12.讀圖可知,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脅的海岸不僅分布在年均溫 20℃以上地區(qū),在中、高緯度的沿海地
區(qū)也有分布,AC 錯誤;分布在六個大洲沿海地區(qū),南極洲沒有分布,B 錯誤;分布在四個大洋沿岸地區(qū),
D 正確。故選 D。
阿塔卡馬沙漠被稱為世界的“早極”,但每年有 200余天被大霧籠罩。當?shù)厝酥谱鞑鹅F網(wǎng),收集霧里的
潮濕水汽,解決用水問題。左圖為南美洲局部地區(qū)年降水量圖、右圖是捕霧網(wǎng)圖片。讀圖完成下面 13-14
小題。
13.左圖中( )
A.甲地位于熱帶雨林區(qū)
B.阿塔卡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
C.大部分地區(qū)年降水量在 2000 毫米以上
D.南回歸線附近降水量從東向西遞增
14.沙漠地區(qū)的人民利用捕霧網(wǎng)( )
①收集霧氣帶來的水分,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②體現(xiàn)了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智慧③充分改善當?shù)厣?br/>態(tài)環(huán)境,帶動相關產(chǎn)業(yè)發(fā)展④改變當?shù)氐臍夂蛱卣鳎纳粕a(chǎn)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3.B 14.A
【解析】13.讀圖可知,甲地區(qū)位于熱帶草原區(qū),A 錯誤;阿塔卡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B 正確;圖中
大部分地區(qū)年降水量在 500 毫米以上,北部地區(qū)達到 2000 毫米以上,甲地區(qū)年降水量在 1000 毫米~2000 毫
米之間,C 錯誤;南回歸線附近降水量從東向西遞減,D 錯誤;故選 B。
14.通過題中"收集霧里的潮濕水汽,解決用水問題”可知,捕霧網(wǎng)可收集霧氣帶來的水分,緩解水資源短缺
問題,①正確;捕霧網(wǎng)體現(xiàn)了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智慧,②正確;捕霧網(wǎng)不能改變當?shù)氐臍夂蛱卣鳎?br/>③錯誤;捕霧網(wǎng)的作用是解決水資源問題,并不能當?shù)氐臍夂蛱卣鳎纳粕a(chǎn)方式,④錯誤;A 正確;BCD
錯誤;故選 A。
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做“影響氣溫的因素”的實驗。下圖示意實驗過程,下表為該次實驗數(shù)據(jù)。閱讀
圖表材料聯(lián)系所學知識完成下面 15-16小題。
實驗觀察數(shù)據(jù)表
觀察項目 裝水燒杯 裝沙土燒杯
未加熱前溫度 15℃ 15℃
同火力加熱 5 分鐘后溫度 36℃ 56℃
15.該實驗驗證影響氣溫的因素是( )
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 C.地形地勢 D.人類活動
16.通過該實驗,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緯度越低,氣溫越高 B.冬季,陸地氣溫高于同緯度海洋
C.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D.夏季,陸地氣溫高于同緯度海洋
【答案】15.B 16.D
【解析】15.讀圖可知,白天沙土的溫度比水的溫度高,晚上,沙土的溫度比水的溫度低,反映了海陸因
素對氣溫的影響,B 正確;該實驗不能反映緯度因素、地形地勢及人類活動對氣溫的影響,CD 錯誤。故選
B。
16.圖中沙土代表陸地,水代表海洋,圖中實驗形象的演示了海陸因素對氣溫的影響,與緯度與地形無關,
A C 錯誤。圖中信息反映的是加熱后砂石升溫比水升溫快;陸地比熱容小于海水,冬季,陸地氣溫高于同緯
度海洋,夏季,陸地氣溫高于同緯度海洋,B 錯誤、D 正確。故選 D。
讀“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風向圖”及 A、B 兩地氣候圖,完成下面 17-19小題。
17.根據(jù)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判斷 A 地的氣候類型是( )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
18.關于圖中 A、B 兩地氣候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兩地均為全年高溫多雨 B.兩地均為夏季高溫多雨
C.兩地均為雨熱同期 D.A 地氣溫年較差小于 B 地
19.安第斯山脈的形成是( )
A.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 B.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
C.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 D.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
【答案】17.C 18.D 19.C
【解析】17.由圖可知,根據(jù)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可以判斷出位于南半球的 A 地冬季降水豐富,夏季
降水較少,因此與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的地中海氣候相吻合。A、B、D 錯誤,C 正確。故選 C。
18.由圖可知,A 地屬于地中海氣候,B 地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因此兩地均沒有全年高溫多雨、夏季高溫
多雨、雨熱同期等特點,A、B、C 錯誤;B 地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年較差較大,A 地屬于地中海氣
候,氣溫年較差較小,因此 A 地氣溫年較差小于 B 地,D 正確。故選 D。
19.結合所學知識,根據(jù)板塊構造學說,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各板塊處于不斷運動之中,安第斯山
脈是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的擠壓、碰撞而形成的。A、B、D 錯誤,C 正確。故選 C。
科學家考察了美國西北部某冰川變化狀況,據(jù)此完成下面 20-21小題。
20.造成圖示現(xiàn)象的自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冰川移動速度快 B.全球降水增加
C.全球氣候變暖 D.冬季時間更長
21.這種現(xiàn)象如果持續(xù)下去,可能造成的后果有( )
①兩極冰川融化②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地③部分海拔較低的島嶼面積更大④溫帶地區(qū)變得跟寒帶一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20.C 21.A
【解析】20.與 1936 年相比,2015 年冰川后退,說明全球氣候變暖,C 正確;ABD 錯誤;故選 C。
21.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地,海拔低的島嶼面積減少甚至淹沒,
全球氣候變暖會使溫帶地區(qū)氣候更高,①②正確;③④錯誤;A 正確;BCD 錯誤;故選 A。
中國力爭 2030年前實現(xiàn)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圖為碳中和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 22-23小
題。
22.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是( )
A.學生上學私車接送 B.按需點餐光盤行動
C.隨手關燈節(jié)約用電 D.節(jié)約紙張雙面使用
23.根據(jù)圖示信息,有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的生產(chǎn)方式是( )
A.提高煤炭、石油能源消費比例 B.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C.開發(fā)利用風、水能等清潔能源 D.大力發(fā)展鋼鐵、冶金等重工業(yè)
【答案】22.A 23.C
【解析】22.私家車會排放尾氣,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造成環(huán)境污染;按需點餐光盤行動、隨手關燈
節(jié)約用電、紙張雙面使用,都是資源節(jié)約的表現(xiàn),會減少碳排放,所以 A 項說法錯誤,B、C、D 三項符合
“簡約適度綠色低碳”,選 A。
23.根據(jù)圖示信息可知,使用化石能源,發(fā)展高污染高能耗的產(chǎn)業(yè)會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森林具有固碳
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促進碳中和的實現(xiàn),所以應該盡量降低煤炭、石油能源消費比例;減少森林采
伐力度;進行產(chǎn)業(yè)升級,減少重工業(yè)的污染排放;開發(fā)利用風、水能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A、B、D 三
項說法錯誤,C 說法正確,選 C。
“螞蟻森林”是指在“網(wǎng)上種樹”的公益活動。用戶依靠綠色出行、網(wǎng)絡購票等行為節(jié)省的碳排放量,
將被計算為虛擬的“能量”,用來養(yǎng)大手機中的虛擬樹。虛擬樹長成后,就會在地球上種下一棵真樹。此外,
用戶通過高科技圖“電子稻草人”,可以實時看見千里之外自己“種”的樹。據(jù)此完成下面 24-25小題。
24.“螞蟻森林”公益活動針對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是( )
A.臭氧層破壞 B.過度砍伐
C.水土流失 D.全球變暖
25.“電子稻草人”屬于( )
A.電子工業(yè) B.汽車工業(yè)
C.石油工業(yè) D.鋼鐵工業(yè)
【答案】24.D 25.A
【解析】24. 由題干可知, “螞蟻森林”是指在“網(wǎng)上種樹”的公益活動,節(jié)省碳排放量。因此,“螞蟻森林”
公益活動針對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是全球變暖,全球氣候變暖是由于過量排放溫室氣體所致,和碳排放量有關,
故 D 正確;臭氧層破壞是排放氟氯烴氣體造成,過度砍伐造成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一方面原因,故 AB 錯誤;
水土流失與碳排放無關,故 C 錯誤。故選 D。
25.由題干可知,“電子稻草人”是高科技圖,屬于電子工業(yè),故 A 正確;電子地圖與汽車工業(yè)、石油工業(yè)、
鋼鐵工業(yè)無關,故 BCD 錯誤。故選 A。
二、解答題(50 分)
26.讀“東、西半球海陸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下列數(shù)字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稱:① 洲;② 洲;③ 洲;④ 洲;⑤
洲;⑥ 洲。
(2)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稱:A 洋;B 洋;C 洋;D 洋。
(3)寫出下列洲際分界線的名稱:M: 運河;N: 運河;P: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
加索山脈—— 海峽。
(4)溝通 A 與 B 兩個大洋的是 海峽。
(5)緯度最高、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是 (填數(shù)字);緯度最高、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洋是 (填名稱)。
【答案】26.讀“東、西半球海陸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亞 非 歐 大洋 南美 南極
(2)北冰 太平 印度 大西
(3)巴拿馬 蘇伊士 土耳其
(4)白令
(5)⑥ 北冰洋
【解析】26.讀“東、西半球海陸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本大題以東、西半球海陸分布圖為材料,設置五道小題,涉及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大洲分界線等內(nèi)容,
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1)全球分為七大洲,按其面積大小依次劃分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
讀圖可知,①是亞洲;②是非洲;③是歐洲;④是大洋洲;⑤是南美洲;⑥是南極洲。
(2)四大洋指的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A 是北冰洋,B 是太平洋,C 是印度洋,D 是大西
洋。
(3)讀圖可知,M 是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分界線;N 是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分界線;P
是亞洲與歐洲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
(4)A 是北冰洋,B 是太平洋,溝通 A 與 B 兩個大洋的是白令海峽。
(5)緯度最高、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圖中⑥;緯度最高、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
27.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假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的,以極其簡潔的形式,深刻地解釋了
地震和火山分布、大洋中脊的形成等重大問題。據(jù)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圖“大洋中脊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大西洋中部有一條彎曲延伸的長長的山鏈,從北冰洋一直到非洲南端附近,長約 16000公里,
我們稱其為大西洋中脊。大西洋中脊從洋底開始測量,其平均高度為 2000多米,巍峨壯觀。在一些地方,
洋脊的峰頂甚至鉆出海面,形成了大西洋上串珠般的群島,冰島就是這樣形成的。
(1)以下關于大洋中脊的說法,正確的兩項是 、 。(填序號)
①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②是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③全部位于海面以下④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⑤
是陸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⑥火山活動比較強烈
(2)“走向”,即山脈的延伸方向。讀下圖可知,大西洋中脊的大致走向為 。
材料三:地熱能是一種來自于地球內(nèi)部的能量資源。因為這種能量來自于地球內(nèi)部的熔巖,所以地殼
活躍的地區(qū)更容易開發(fā)利用。
材料四:下圖“板塊分布示意圖”
(3)冰島是世界上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請閱讀材料,結合“板塊構造學說”的相關內(nèi)容,解釋冰島地
熱資源豐富的原因。
(4)科學家觀測到,大西洋正在擴張,這是因為大西洋所在位置的板塊運動方式為 。
(5)2022 年 1 月 15 日,湯加火山爆發(fā),威力巨大,超過任何一次核爆試驗以及 20 世紀以來的其他火山噴發(fā)。
讀圖可知湯加火山位于 火山地震帶上,位于 板塊和 板塊交界處。
(6)青島是否經(jīng)常發(fā)生地震?結合所學分析其原因。
【答案】27.(1)④ ⑥
(2)南北走向
(3)冰島位于歐亞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地熱資源。
(4)張裂
(5)環(huán)太平洋 太平洋 印度洋
(6)是。青島位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多發(fā)地震。
【解析】27.本題以大洋中脊分布示意圖、板塊分布示意圖為材料,設置六道小題,涉及板塊構造學說、
六大板塊的分布及其影響、世界主要地震帶分布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與掌握。
(1)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是海溝,最大水深可達 1 萬多米,①錯誤;大陸坡是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水
深急劇增至數(shù)千米,②錯誤;不一定全部位于海面以下,③錯誤;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是海嶺,火山
活動比較強烈,④正確;大陸架是陸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較緩,水深一般在 200 米以內(nèi),⑤錯
誤;火山活動比較強烈,⑥正確。故選④⑥。
(2)大西洋中脊的峰是鋸齒形的,分布在大西洋中間,大致與東西兩岸平行,呈"S"形縱貫南北,呈南北走
向。
(3)冰島的地熱資源多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冰島地處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兩大板塊的交界線從西南
向東北斜穿全島,活躍的地殼運動、復雜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冰島豐富的地熱資源。
(4)大西洋是由美洲板塊和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張裂拉伸形成的。
(5)湯加處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在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震和火山噴發(fā)非常頻繁。
(6)是的。讀圖可知,青島市位于歐亞板塊東部邊緣,靠近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多發(fā)地震。
28.世界氣溫的分布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下圖),回答下題。
(1)從圖中可看出世界最炎熱,有“熱帶大陸”之稱的大洲是 。
(2)對比 ABC 三地,氣溫最高的是 地,氣溫最低的是 地,由此可判斷世界氣溫的一般分布規(guī)律是 。
(3)F 地位于陸地,年平均氣溫是 ,緯度大致相同的 E 地氣溫年平均氣溫比 F 地 (高/低),造成 AB
兩地年均氣溫差別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4)圖中 D 處為 (高溫/低溫)中心,原因是 D 處 。
(5)每年一到夏季,我們家鄉(xiāng)乳山的銀灘就變得十分熱鬧起來,很多的內(nèi)地人來到銀灘避暑度假,請分析原
因 。
【答案】28.(1)非洲
(2) B C 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3)20℃ 低 緯度因素
(4)低溫 D 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
(5)因為乳山銀灘地處沿海地帶,相比內(nèi)陸地區(qū),夏季比較涼爽,所以很多內(nèi)地人來此度假
【解析】28.本大題以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為材料,涉及等溫線與等溫線圖的判讀、世界氣溫的分布規(guī)
律及其影響因素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1)讀圖中等溫線可看出世界最炎熱,有“熱帶大陸”之稱的大洲是非洲,年均溫在 20℃以上。
(2)對比圖中 ABC 三地,可以看出 B 地緯度位置最低,氣溫最高;其次是 A 地,C 地緯度位置最高,氣溫
最低;由此可判斷世界氣溫分布規(guī)律是: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3)讀圖中等溫線可知,F(xiàn) 地位于陸地,年平均氣溫是 20℃,緯度大致相同的 E 地氣溫在 10℃-20℃之間,
年平均氣溫比 F 地低,A 位于中緯度,年均溫較低,B 位于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年均溫較高,造成 AB 兩地
年均氣溫差別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緯度位置。
(4)讀圖中等溫線可知,D 處等溫線呈閉合狀態(tài),和相鄰的小值相等,因此 D 處為低溫中心,原因是 D 處位
于青藏高原上,這里海拔高,氣溫低;在山地和丘陵,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 米,氣溫
約下降 0.6℃。
(5)每年一到夏季,我們家鄉(xiāng)乳山的銀灘就變得十分熱鬧起來,很多的內(nèi)地人來到銀灘避暑度假,夏季我國
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溫,而乳山銀灘位于山東威海,地處沿海地帶,相比內(nèi)陸地區(qū),受海洋的影響大,夏
季比較涼爽,所以很多內(nèi)地人來此度假。
29.氣候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與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下圖是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示意圖。結合
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氣候類型名稱:A 氣候,D 氣候,E 氣候
(2)結合 B、C 兩種氣候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回答以下問題:
①氣候 B 主要分布在 附近,氣候特征是 。
造成 BE 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②氣候 C 月氣溫最低, 月降水最多,是 氣候。
(3)2021 年,南極地區(qū)溫度創(chuàng)下了新的記錄,在南極附近的西摩島測得溫度高達 20.75℃的高溫,全球氣候
持續(xù)變暖,作為一名中學生,下列哪個做法不可取( )
A.上學步行或乘坐公交車 B.隨手關燈節(jié)約用電
C.超市購物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 D.減少使用紙質(zhì)賀卡
【答案】29.(1)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寒帶氣候
(2)赤道 全年高溫多雨 緯度 1 10 地中海氣候
(3)C
【解析】29.本題以世界氣候示意圖為材料,設置三個小題,涉及氣候類型的判讀、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人類對氣候的影響等相關內(nèi)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1)讀圖可知,A 位于非洲北部屬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干燥;D 位于中緯度大陸中部,屬溫帶季風氣
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E 位于極地地區(qū),屬寒帶氣候。
(2)讀圖可知,B 位于南美洲北部地區(qū),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其氣候特征為全年高溫多雨,熱帶雨林氣
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B 位于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地區(qū),E 位于極圈附近的高緯度地區(qū),影響兩地氣候差異
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緯度位置;讀 C 降水柱狀圖和氣溫曲線圖可知,該氣候 1 月氣溫最低但位于 0℃以上,
10 月降水最多,屬于夏季高溫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的地中海氣候。
(3)上學步行或乘坐公交車 、隨手關燈節(jié)約用電、減少使用紙質(zhì)賀卡起到節(jié)能減排的作用,有利于減少
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ABD 不符合題意;超市購物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不利于環(huán)境保護,處理塑料袋的
過程容易污染空氣環(huán)境不利于全球氣候變暖的緩解,C 正確,故選 C。2023-2024 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單元測試卷(中圖版·北京)
期中卷(達標卷)
(考試時間:60 分鐘 試卷滿分:100 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
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測試范圍:中圖版·北京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章)
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
合題目要求的)
網(wǎng)球四大滿貫比賽是澳大利亞(墨爾本)網(wǎng)球公開賽、法國(巴黎)網(wǎng)球公開賽、英國(溫布爾頓)
網(wǎng)球錦標賽、美國(紐約)網(wǎng)球公開賽的簡稱。讀“網(wǎng)球四大賽事舉辦城市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 1-3小
題。
1.位于 40°N,75°W 的舉辦城市是( )
A.墨爾本 B.巴黎 C.溫布爾頓 D.紐約
2.紐約瀕臨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3.四大網(wǎng)球比賽舉辦城市分布于( )
A.高緯度地區(qū) B.中緯度地區(qū) C.低緯度地區(qū) D.無法判斷
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陸地組成。下表為七大洲面積資料,據(jù)此完成下面 4-5小題。
大洲代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單位:萬平方千米 4400 1000 2400 900 1800 3000 1400
4.下列地球表面海陸分布敘述正確的是( )
A.三分海洋,七分陸地 B.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C.有六個大洲相互連接 D.四個大洋彼此不相連接
5.有關各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大洲跨經(jīng)度最多 B.③大洲南邊為②大洲
C.⑤大洲位于南極地區(qū) D.⑦大洲被三個大洋環(huán)繞
2022年 6月 11日凌晨 2時 36分,位于尼泊爾加德滿都谷地的巴德崗市發(fā)生里氏 4.7級地震,相對比
2015年發(fā)生的里氏 8.1級大地震,這次地震產(chǎn)生的破壞明顯更小,只是在首都地區(qū)有明顯震感,暫無人員
傷亡的報告。讀圖完成下面 6-8小題。
6.尼泊爾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主要是因為( )
A.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地形起伏大 B.位于高山地帶,雪崩撞擊作用強
C.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 D.位于中印兩國之間,邊境沖突激烈
7.圖中阿爾卑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地中海、紅海等地理事物受板塊運動的影響,正在不斷變化,對于
他們的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
A.阿爾卑斯山脈正逐漸變低 B.喜馬拉雅山脈逐漸變低
C.地中海正逐漸擴大 D.紅海正逐漸擴大
8.湯加火山噴發(fā)后給當?shù)貛淼挠绊懹校? )
①加劇空氣污染②誘發(fā)海嘯災害③導致航空繁忙④增加肥沃土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據(jù)中國地震臺網(wǎng)發(fā)布,2023年 2月 6日土耳其發(fā)生兩次 7.8級地震,大量建筑被毀。下圖為世界六大
板塊及主要火山、地震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 9-10小題。
9.土耳其地震頻發(fā)是由于其地處( )
A.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B.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C.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D.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交界處
10.此次地震( )
A.屬于氣象災害 B.對當?shù)亟ㄖ茐膰乐?br/>C.可以精準預報 D.可以躲到電梯里避險
2022年 11月在非洲埃及召開了第 27屆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北美洲南部墨西哥塔巴斯科州的沿海小
鎮(zhèn)居民切身感受到了全球變暖使海平面上升帶來的沖擊。下圖為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脅的海岸分布圖。
讀圖,完成 11-12小題。
11.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是( )
A.等溫線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 B.從低緯地區(qū)向高緯地區(qū)逐漸降低
C.與海洋相比,陸地等溫線平直 D.從沿海地區(qū)向內(nèi)陸地區(qū)逐漸降低
12.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脅的海岸( )
A.僅分布在年均溫 20℃以上地區(qū) B.分布在七個大洲沿海地區(qū)
C.僅分布在中、高緯度的沿海地區(qū) D.分布在四個大洋沿岸地區(qū)
阿塔卡馬沙漠被稱為世界的“早極”,但每年有 200余天被大霧籠罩。當?shù)厝酥谱鞑鹅F網(wǎng),收集霧里的
潮濕水汽,解決用水問題。左圖為南美洲局部地區(qū)年降水量圖、右圖是捕霧網(wǎng)圖片。讀圖完成下面 13-14
小題。
13.左圖中( )
A.甲地位于熱帶雨林區(qū)
B.阿塔卡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
C.大部分地區(qū)年降水量在 2000 毫米以上
D.南回歸線附近降水量從東向西遞增
14.沙漠地區(qū)的人民利用捕霧網(wǎng)( )
①收集霧氣帶來的水分,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②體現(xiàn)了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智慧③充分改善當?shù)厣?br/>態(tài)環(huán)境,帶動相關產(chǎn)業(yè)發(fā)展④改變當?shù)氐臍夂蛱卣鳎纳粕a(chǎn)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做“影響氣溫的因素”的實驗。下圖示意實驗過程,下表為該次實驗數(shù)據(jù)。閱讀
圖表材料聯(lián)系所學知識完成下面 15-16小題。
實驗觀察數(shù)據(jù)表
觀察項目 裝水燒杯 裝沙土燒杯
未加熱前溫度 15℃ 15℃
同火力加熱 5 分鐘后溫度 36℃ 56℃
15.該實驗驗證影響氣溫的因素是( )
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 C.地形地勢 D.人類活動
16.通過該實驗,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緯度越低,氣溫越高 B.冬季,陸地氣溫高于同緯度海洋
C.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D.夏季,陸地氣溫高于同緯度海洋
讀“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風向圖”及 A、B 兩地氣候圖,完成下面 17-19小題。
17.根據(jù)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判斷 A 地的氣候類型是( )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
18.關于圖中 A、B 兩地氣候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兩地均為全年高溫多雨 B.兩地均為夏季高溫多雨
C.兩地均為雨熱同期 D.A 地氣溫年較差小于 B 地
19.安第斯山脈的形成是( )
A.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 B.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
C.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 D.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
科學家考察了美國西北部某冰川變化狀況,據(jù)此完成下面 20-21小題。
20.造成圖示現(xiàn)象的自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冰川移動速度快 B.全球降水增加
C.全球氣候變暖 D.冬季時間更長
21.這種現(xiàn)象如果持續(xù)下去,可能造成的后果有( )
①兩極冰川融化②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地③部分海拔較低的島嶼面積更大④溫帶地區(qū)變得跟寒帶一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中國力爭 2030年前實現(xiàn)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圖為碳中和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 22-23小
題。
22.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是( )
A.學生上學私車接送 B.按需點餐光盤行動
C.隨手關燈節(jié)約用電 D.節(jié)約紙張雙面使用
23.根據(jù)圖示信息,有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的生產(chǎn)方式是( )
A.提高煤炭、石油能源消費比例 B.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C.開發(fā)利用風、水能等清潔能源 D.大力發(fā)展鋼鐵、冶金等重工業(yè)
“螞蟻森林”是指在“網(wǎng)上種樹”的公益活動。用戶依靠綠色出行、網(wǎng)絡購票等行為節(jié)省的碳排放量,
將被計算為虛擬的“能量”,用來養(yǎng)大手機中的虛擬樹。虛擬樹長成后,就會在地球上種下一棵真樹。此外,
用戶通過高科技圖“電子稻草人”,可以實時看見千里之外自己“種”的樹。據(jù)此完成下面 24-25小題。
24.“螞蟻森林”公益活動針對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是( )
A.臭氧層破壞 B.過度砍伐
C.水土流失 D.全球變暖
25.“電子稻草人”屬于( )
A.電子工業(yè) B.汽車工業(yè)
C.石油工業(yè) D.鋼鐵工業(yè)
二、解答題(50 分)
26.讀“東、西半球海陸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下列數(shù)字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稱:① 洲;② 洲;③ 洲;④ 洲;⑤
洲;⑥ 洲。
(2)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稱:A 洋;B 洋;C 洋;D 洋。
(3)寫出下列洲際分界線的名稱:M: 運河;N: 運河;P: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
加索山脈—— 海峽。
(4)溝通 A 與 B 兩個大洋的是 海峽。
(5)緯度最高、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是 (填數(shù)字);緯度最高、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洋是 (填名稱)。
27.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假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的,以極其簡潔的形式,深刻地解釋了
地震和火山分布、大洋中脊的形成等重大問題。據(jù)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圖“大洋中脊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大西洋中部有一條彎曲延伸的長長的山鏈,從北冰洋一直到非洲南端附近,長約 16000公里,
我們稱其為大西洋中脊。大西洋中脊從洋底開始測量,其平均高度為 2000多米,巍峨壯觀。在一些地方,
洋脊的峰頂甚至鉆出海面,形成了大西洋上串珠般的群島,冰島就是這樣形成的。
(1)以下關于大洋中脊的說法,正確的兩項是 、 。(填序號)
①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②是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③全部位于海面以下④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⑤
是陸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⑥火山活動比較強烈
(2)“走向”,即山脈的延伸方向。讀下圖可知,大西洋中脊的大致走向為 。
材料三:地熱能是一種來自于地球內(nèi)部的能量資源。因為這種能量來自于地球內(nèi)部的熔巖,所以地殼
活躍的地區(qū)更容易開發(fā)利用。
材料四:下圖“板塊分布示意圖”
(3)冰島是世界上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請閱讀材料,結合“板塊構造學說”的相關內(nèi)容,解釋冰島地
熱資源豐富的原因。
(4)科學家觀測到,大西洋正在擴張,這是因為大西洋所在位置的板塊運動方式為 。
(5)2022 年 1 月 15 日,湯加火山爆發(fā),威力巨大,超過任何一次核爆試驗以及 20 世紀以來的其他火山噴發(fā)。
讀圖可知湯加火山位于 火山地震帶上,位于 板塊和 板塊交界處。
(6)青島是否經(jīng)常發(fā)生地震?結合所學分析其原因。
28.世界氣溫的分布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下圖),回答下題。
(1)從圖中可看出世界最炎熱,有“熱帶大陸”之稱的大洲是 。
(2)對比 ABC 三地,氣溫最高的是 地,氣溫最低的是 地,由此可判斷世界氣溫的一般分布規(guī)律是 。
(3)F 地位于陸地,年平均氣溫是 ,緯度大致相同的 E 地氣溫年平均氣溫比 F 地 (高/低),造成 AB
兩地年均氣溫差別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4)圖中 D 處為 (高溫/低溫)中心,原因是 D 處 。
(5)每年一到夏季,我們家鄉(xiāng)乳山的銀灘就變得十分熱鬧起來,很多的內(nèi)地人來到銀灘避暑度假,請分析原
因 。
29.氣候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與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下圖是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示意圖。結合
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氣候類型名稱:A 氣候,D 氣候,E 氣候
(2)結合 B、C 兩種氣候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回答以下問題:
①氣候 B 主要分布在 附近,氣候特征是 。
造成 BE 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②氣候 C 月氣溫最低, 月降水最多,是 氣候。
(3)2021 年,南極地區(qū)溫度創(chuàng)下了新的記錄,在南極附近的西摩島測得溫度高達 20.75℃的高溫,全球氣候
持續(xù)變暖,作為一名中學生,下列哪個做法不可取( )
A.上學步行或乘坐公交車 B.隨手關燈節(jié)約用電
C.超市購物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 D.減少使用紙質(zhì)賀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济纳旗| 萨嘎县| 高淳县| 武宁县| 博兴县| 池州市| 莒南县| 邵东县| 临高县| 上虞市| 沁源县| 南江县| 广平县| 连江县| 叙永县| 临夏市| 大冶市| 吉水县| 彝良县| 甘南县| 共和县| 马关县| 咸宁市| 寿宁县| 临汾市| 宜宾市| 灵石县| 尼勒克县| 广宁县| 遂川县| 康定县| 长子县| 呈贡县| 香河县| 祁阳县| 正安县| 会东县| 洞口县| 林州市| 土默特左旗|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