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2024 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單元測試卷(中圖版·北京)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真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3·遼寧營口·統考中考真題)環境對人種的形成有很大影響。長期生活在一個地方的人們,身體逐漸形成了適應環境的特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黑種人的皮膚顏色反映他們早期居住在( )A.南極地區 B.北極地區 C.熱帶地區 D.溫帶地區2.與黑種人相比,白種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長,體毛稠密,這反映了原住地突出的環境特征是( )A.炎熱 B.寒冷 C.干旱 D.濕潤(2023·內蒙古赤峰·統考中考真題)2022年 11月 5日,世界人口總數突破 80億。圖為世界人口分布和各大洲或地區人口數(2020年),平均人口增長率(2015—2020年)。讀圖,完成下面 3-4小題。3.符合各大洲人口增長和人口分布特點的是( )A.亞洲增長速度最快 B.非洲人口數量最多 C.均有常住人口 D.人口分布不均4.世界人口從 70 億到 80 億僅用 11 年時間,人口增長過快可能出現的問題有( )①資源短缺問題②增加就業機會③環境污染嚴重④交通堵塞加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23·陜西·統考中考真題)讀 2010-2022年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折線圖,完成下面 5-7小題。5.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20 年人口出現負增長 B.2018 年出生率大于 3.78‰C.2016 年出生率小于 6.53‰ D.2012 年人口數量達到最多6.未來我國人口將面臨( )①人口老齡化加劇 ②勞動力資源短缺 ③出生率居高不下 ④人口總數持續增長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7.面對我國現階段的人口問題,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實施三孩政策 B.提倡少生優生 C.倡導人口外遷 D.鼓勵提前退休(2023·山西太原·統考中考真題)2022年末我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 85萬,自 1962年以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下圖示高 2017~2022年我國人口變化。完成下面小題。8.2017~2022 年,我國人口出生率的變化趨勢是( )A.先升后降 B.逐漸升高 C.先降后升 D.逐漸降低9.2017~2022 年,我國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A.2019 年 B.2020 年 C.2021 年 D.2022 年10.針對我國目前面臨的人口問題,解決辦法有( )A.從國外移民 B.健全養老機制 C.限制人口遷移 D.減少城鎮人口(2023·四川甘孜·統考中考真題)下圖為 2021年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圖中四省人口現負增長的是( )A.廣東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遼寧省12.人口負增長帶來的不利影響有( )A.國防兵力不足 B.環境壓力增大 C.交通壓力增大 D.資源短缺(2023·山西晉中·統考中考真題)2023年 9月 23日至 10 月 8日,第 19屆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辦。本屆亞運會的主題口號為“心心相融,@未來”,@既代表了萬物互聯,又契合了杭州互聯網之城的特征。據此完成下面 13-15小題。13.志愿者與外國運動員交流,主要使用的語言是( )A.英語 B.法語 C.俄語 D.西班牙語14.杭州是著名的旅游觀光城市,游客可以欣賞到( )A. 五臺山 B. 西湖C. 黃山 D. 龍門石窟15.杭州大力發展以互聯網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其優勢在于( )A.資源豐富,海運便利 B.人才聚集,環境優美C.河網縱橫,水源充足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023·湖南懷化·統考中考真題)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下面 16-17小題。16.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屬于人口稠密區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7.圖中③地區的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A.伊斯蘭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2023·四川廣安·統考中考真題)2023年 7月 28日,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在擁有 4500多年文明史和 2300多年建城史的四川成都正式拉開大幕。據此完成下面 18-20小題。18.以下選項不能體現四川人文底蘊的是( )A.交子 B.太陽神鳥 C.蜀錦 D.麗江古城19.為更好地承辦大運會,成都興起了為當志愿者學習外語的熱潮,其原因可能是( )A.俄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B.法語是聯合國唯一的工作語言C.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D.西班牙參加大運會的運動員最多20.志愿者田田看到對四川某地的介紹又這樣一些詞語:“川東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成渝雙城經濟圈”“小平故里”,請你猜猜這是哪里( )A.巴中 B.南充 C.達州 D.廣安(2023·福建·統考中考真題)古徽州是我國傳統村落保存最完整的區域之一。下圖示意古徽州傳統村落的分布,讀圖完成下面 21-22小題。21.古徽州傳統村落的主要分布特點是( )A.沿山脈分布 B.沿河流分布 C.集中于南部 D.均勻分布22.古徽州傳統村落保存完整度高,以下表述其主要原因的是( )A.資源豐富 B.土壤肥沃 C.地形封閉 D.氣候濕潤(2022·貴州貴陽·統考中考真題)貴州省的鎮寧、安順等地區盛產優質石料,而且還有一種可以層層揭開的厚薄均勻的平整大石板。當地百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這些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頗具特色的石板房。近年來,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沖擊,石板房數量逐漸減少。圖為石板房及其所在地的聚落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 23-25小題。23.建造石板房所用的石料屬于( )A.生物資源 B.氣候資源 C.礦產資源 D.水能資源24.石板房所在地( )①為鄉村聚落②居民主要從事工業和服務業③為城市聚落④居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5.為保護頗具特色的石板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拆除后集中重建 B.改用木材,變更房屋建筑結構C.禁止外地人進入 D.加強修繕,提高居民保護意識二、解答題(50 分)26.(2023·遼寧營口·統考中考真題)土豆學名馬鈴薯,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材。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馬鈴薯原產于① (大洲)的安第斯山區,是當地人的日常主食。(2)16 世紀,馬鈴薯傳入以 種人為主的②地區,并逐漸衍生出炸薯條等食物。(3)炸薯條流行英國和法國后,又經③ (國家)推廣到全球。(4)馬鈴薯能夠適應④地區干濕季分明的熱帶 氣候,為該地區成功引種馬鈴薯提供條件,緩解了當地糧食短缺問題。(5)我國西藏自治區馬鈴薯皮薄個大,淀粉含量高,品質好,這與當地光照強,晝夜溫差 等自然條件有關。(6)我國在無土栽培、優良品種培育等方面為世界的馬鈴薯生產做出了貢獻,這得益于 在農業生產中發揮的作用。27.(2016·湖南益陽·中考真題)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 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 2016年 8月 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舉行。材料二:第 26~31屆奧運會舉辦地分布圖(圖中字母代表主辦城市)(1)圖中 A、B、C、D、E、F 六個奧運會舉辦城市中,位于印度洋板塊的是____(填字母), A 城市所在大洲與 F 城市所在大洲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_。(2)從國家經濟總量來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______城市所在的國家(填字母)。(3)C 城市所在的大洲主要以_____種人為主,E 城市所在的國家主要信仰____教。(4)在今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開幕式上,除了使用本國官方語言_______語外,一定還會使用____________語。(5)巴西北部的亞馬孫平原,人口分布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8.(2023·山東臨沂·統考中考真題)自然環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重要影響。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甲圖所示為臨沂市某鄉鎮局部區域,該區域風光優美,林果業獨具特色,古村落保持原貌,是人們休閑放松的好去處。近年來,該鄉鎮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尋找特色產業發展項目,努力實現鄉村振興。材料二江西省萬載縣以低山丘陵為主,部分地區為平原,充分利用當地條件,鼓勵農民積極發展稻魚、稻蝦、蘆筍、百合、藥材等產業,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助力鄉村振興。該縣三興鎮鬧坪村(乙圖),充分發揮生態優勢,把發展優質有機富硒蘆筍作為農民增收的主要產業,全部蘆筍產品銷往珠三角、長三角區域,增加了農民收入。(1)甲圖所示區域地形類型以 為主。(2)甲圖中李村修建了一條到古村落的公路,該公路呈“之”字形分布,說明原因。(3)左圖為甲圖所示區域傳統民居,右圖為甲圖所示區域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傳統民居具有石頭砌墻、小麥等作物秸稈或山地茅草覆頂、屋頂坡度較大等特點。分析該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4)分析萬載縣發展稻魚、稻蝦特色生態農業的自然條件。(5)分析三興鎮鬧坪村有機富硒蘆筍銷往珠三角、長三角區域的有利條件。(6)借鑒江西省萬載縣“一村一品”發展經驗,請為甲圖所示鄉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特色產業獻計獻策。29.(2022·江西·統考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問題探究。探究主題:港口村的變遷。港口村位于江西省某山區,建于河流交匯處的低地,歷史悠久。隨著人口增加,住宅用地擴大,良田被逐漸侵占。近幾十年來,因泥沙淤積,河床抬高等原因,洪澇災害加劇。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港口村整體搬遷,在附近荒山上建成了新村。搬遷后,港口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下圖示意港口村的變遷。(1)探究一:港口古村落形成的自然條件。(2)探究二:整體搬遷前港口村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原因。(3)探究三:港口新村選址的合理性。(提示:可從防洪、農田保護、土地利用類型等方面考慮)(4)探究四:有人提出目前港口新村的生活用水輸水線路(線路①)不合理,并提出新的輸水線路(線路②)。你認為哪條線路合理,說明理由。(提示:可從線路長短、輸水成本等方面考慮)2023-2024 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單元測試卷(中圖版·北京)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真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25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3·遼寧營口·統考中考真題)環境對人種的形成有很大影響。長期生活在一個地方的人們,身體逐漸形成了適應環境的特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黑種人的皮膚顏色反映他們早期居住在( )A.南極地區 B.北極地區 C.熱帶地區 D.溫帶地區2.與黑種人相比,白種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長,體毛稠密,這反映了原住地突出的環境特征是( )A.炎熱 B.寒冷 C.干旱 D.濕潤【答案】1.C 2.B【解析】1.深色皮膚能更好地抵抗較強紫外線的傷害,所以說明黑種人他們早期居住在炎熱的低緯地帶,也就是熱帶地區,故選 C。2.白色人種膚色較白,鼻梁高而窄,鼻孔通道長,胡子和體毛發達,是因為該人種多分布于較寒冷的地區,為了防止吸入寒冷的空氣,刺激肺部,所以在長期的生物進化過程中而成的,故選 B。(2023·內蒙古赤峰·統考中考真題)2022年 11月 5日,世界人口總數突破 80億。圖為世界人口分布和各大洲或地區人口數(2020年),平均人口增長率(2015—2020年)。讀圖,完成下面 3-4小題。3.符合各大洲人口增長和人口分布特點的是( )A.亞洲增長速度最快 B.非洲人口數量最多 C.均有常住人口 D.人口分布不均4.世界人口從 70 億到 80 億僅用 11 年時間,人口增長過快可能出現的問題有( )①資源短缺問題②增加就業機會③環境污染嚴重④交通堵塞加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3.D 4.D【解析】3.據圖和所學知識可知,非洲人口增長速度最快,A 錯誤;亞洲人口數量最多,B 錯誤;南極洲沒有常住人口,C 錯誤;各大洲整體上來看,人口分布不均勻,D 正確。故選 D。4.人口增長過快,對資源需求量迅猛增長,會造成資源短缺,①正確;人口增長過快會導致就業困難,②錯誤;人口增長過快,污染物排放量增加,會導致環境污染更為嚴重,③正確;人口增長過快,城市人口過多會導致交通堵塞加劇,④正確。故 D 正確,ABC 錯誤。故選 D。(2023·陜西·統考中考真題)讀 2010-2022年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折線圖,完成下面 5-7小題。5.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20 年人口出現負增長 B.2018 年出生率大于 3.78‰C.2016 年出生率小于 6.53‰ D.2012 年人口數量達到最多6.未來我國人口將面臨( )①人口老齡化加劇 ②勞動力資源短缺 ③出生率居高不下 ④人口總數持續增長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7.面對我國現階段的人口問題,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實施三孩政策 B.提倡少生優生 C.倡導人口外遷 D.鼓勵提前退休【答案】5.B 6.D 7.A【解析】5.根據圖示信息,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2018 年的自然增長率為 3.78‰,說明至少出生率大于 3.78‰才可能實現,B 正確;2020 年自然增長率為 1.5‰,人口正增長,A 錯誤;2020 年自然增長率為 6.53‰,說明出生率要大于 6.53‰,C 錯誤;材料表示 2012 年人口自然增長率,但不能反映人口數量最多,D 錯誤;故選 B。6.依據圖示可知我國 2022 年人口自然增長率呈現負值,說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反映出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出生人口減少、勞動力資源短缺,①②正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說明我國出生率下降,人口總數也會逐漸下降,③④錯誤;故選 D。7.由第二小題可知,我國未來會出現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資源短缺問題,應該逐步增加人口,實施三孩政策,A 正確;提倡少生優生和人口外遷會導致人口減少,BC 錯誤;我國現階段人口老齡化加劇,應該逐步實行延遲退休,D 錯誤;故選 A。(2023·山西太原·統考中考真題)2022年末我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 85萬,自 1962年以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下圖示高 2017~2022年我國人口變化。完成下面小題。8.2017~2022 年,我國人口出生率的變化趨勢是( )A.先升后降 B.逐漸升高 C.先降后升 D.逐漸降低9.2017~2022 年,我國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A.2019 年 B.2020 年 C.2021 年 D.2022 年10.針對我國目前面臨的人口問題,解決辦法有( )A.從國外移民 B.健全養老機制 C.限制人口遷移 D.減少城鎮人口【答案】8.D 9.C 10.B【解析】8.讀圖可知,2017~2022 年,我國人口出生率的變化趨勢是逐漸降低。D 正確,排除 ABC,故選 D。9.由圖可知,2019 年、2020 年、2021 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都大于 0,人口數量持續增加,而 2022 年人口自然增長率小于 0,人口數量減少,所以我國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是 2021 年,故 C 正確,ABD 錯誤,故選C。10.我國目前人口增長緩慢,人口老齡化嚴重,應實施三胎政策,鼓勵生育,故 B 正確;大量移民會造成許多社會問題,我國也不是移民國家,排除 A;人口遷移和減少城鎮人口與人口老齡化無關,排除 CD。依據題意,故選 B。(2023·四川甘孜·統考中考真題)下圖為 2021年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圖中四省人口現負增長的是( )A.廣東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遼寧省12.人口負增長帶來的不利影響有( )A.國防兵力不足 B.環境壓力增大 C.交通壓力增大 D.資源短缺【答案】11.D 12.A【解析】11.人口負增長是指人口的出生率小于人口的死亡率。表中廣東、福建、浙江的人口出生率大于人口死亡率,人口呈現正增長。而遼寧省的人口的出生率小于人口的死亡率,人口呈現負增長。D 正確,ABC 錯誤,故選 D。12.人口負增長可能導致國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齡化問題加重,A 正確。人口增長過快、數量過多會導致環境壓力增大、交通壓力增大、資源短缺等問題,BCD 錯誤,故選 A。(2023·山西晉中·統考中考真題)2023年 9月 23日至 10 月 8日,第 19屆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辦。本屆亞運會的主題口號為“心心相融,@未來”,@既代表了萬物互聯,又契合了杭州互聯網之城的特征。據此完成下面 13-15小題。13.志愿者與外國運動員交流,主要使用的語言是( )A.英語 B.法語 C.俄語 D.西班牙語14.杭州是著名的旅游觀光城市,游客可以欣賞到( )A. 五臺山 B. 西湖C. 黃山 D. 龍門石窟15.杭州大力發展以互聯網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其優勢在于( )A.資源豐富,海運便利 B.人才聚集,環境優美C.河網縱橫,水源充足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答案】13.A 14.B 15.B【解析】13.聯合國六大官方語言是英語、法語、俄語、漢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而其中適用范圍最廣的為英語,發育主要在法國及其曾殖民地國家使用,俄語主要在俄羅斯使用,西班牙語主要在西班牙及其曾殖民地國家使用,故選 A。14.五臺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A 錯;西湖,又名錢塘湖,位于中國浙江省杭州市,B 對;黃山,古稱黟山,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境內,地處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北部,地跨歙縣、休寧縣、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東起黃獅嶺,西至小嶺腳,北始二龍橋,南達湯口鎮,C 錯;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D 錯;故選 B。15.以互聯網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與資源、海運、水源、地形等因素關系不大,主要依靠人才,故選 B。(2023·湖南懷化·統考中考真題)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下面 16-17小題。16.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屬于人口稠密區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7.圖中③地區的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A.伊斯蘭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答案】16.C 17.C【解析】16.①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區,為熱帶沙漠氣候,人口分布稀疏,排除 A;②位于北亞,地處北極圈附近,緯度高,氣候寒冷,人口分布稀疏,排除 B;③位于歐洲西部,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C 正確;④位于南美洲北部的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氣候濕熱,人口分布稀疏,排除 D;故選 C。17.③地區位于歐洲西部,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C 正確;伊斯蘭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排除 A;佛教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斯里蘭卡,排除 B;印度教主要分布在南亞的印度地區,排除 D;故選 C。(2023·四川廣安·統考中考真題)2023年 7月 28日,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在擁有 4500多年文明史和 2300多年建城史的四川成都正式拉開大幕。據此完成下面 18-20小題。18.以下選項不能體現四川人文底蘊的是( )A.交子 B.太陽神鳥 C.蜀錦 D.麗江古城19.為更好地承辦大運會,成都興起了為當志愿者學習外語的熱潮,其原因可能是( )A.俄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B.法語是聯合國唯一的工作語言C.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D.西班牙參加大運會的運動員最多20.志愿者田田看到對四川某地的介紹又這樣一些詞語:“川東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成渝雙城經濟圈”“小平故里”,請你猜猜這是哪里( )A.巴中 B.南充 C.達州 D.廣安【答案】18.D 19.C 20.D【解析】18.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北宋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發行和流通的紙幣,源于四川;“太陽神鳥”金飾是 2001 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遺址的一張金箔;蜀錦是漢至三國時蜀郡(四川成都一帶)所產特色錦的通稱,四川省的傳統技藝;能體現四川人文底蘊,ABC 不符合題意;麗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不能體現四川人文底蘊,D 符合題意;故選 D。19.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A 錯誤;聯合國的六大官方語言,包括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漢語和阿拉伯語,B 錯誤;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C 正確;大運會在成都舉辦,參加大運會的運動員最多的應是中國,D 錯誤;故選 C。20.川東北是對四川省東北部的簡稱,行政區域涉及巴中、南充、達州、廣安、廣元,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鄧小平故居位于四川省廣安市協興鎮,這個地方指的是廣安,D 正確;故選 D。(2023·福建·統考中考真題)古徽州是我國傳統村落保存最完整的區域之一。下圖示意古徽州傳統村落的分布,讀圖完成下面 21-22小題。21.古徽州傳統村落的主要分布特點是( )A.沿山脈分布 B.沿河流分布 C.集中于南部 D.均勻分布22.古徽州傳統村落保存完整度高,以下表述其主要原因的是( )A.資源豐富 B.土壤肥沃 C.地形封閉 D.氣候濕潤【答案】21.B 22.C【解析】21.古徽州傳統村落的主要分布特點是沿河流分布,沿山脈分布較少,東部、北部均有分布,并非集中于南部,分布不均勻,B 正確,ACD 錯誤;故選 B。22.古徽州傳統村落北部為黃山山脈,東北部為天目山脈,東南部為白際山脈,山脈眾多,地形封閉,交通不便導致其受影響小,保存完整度高,C 正確;資源、土壤、氣候不是主要影響因素,排除 ABD;故選C。【點睛】徽州古民居建筑始于巢居時代,經歷史演變至明清方才基本定型,并且按徽州人文觀念、自然地理及風俗習慣、技藝水平等,形成了較完美的建筑藝術和風格。呈現出布局簡潔、造型古樸、雕飾精致的獨特韻味。(2022·貴州貴陽·統考中考真題)貴州省的鎮寧、安順等地區盛產優質石料,而且還有一種可以層層揭開的厚薄均勻的平整大石板。當地百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這些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頗具特色的石板房。近年來,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沖擊,石板房數量逐漸減少。圖為石板房及其所在地的聚落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 23-25小題。23.建造石板房所用的石料屬于( )A.生物資源 B.氣候資源 C.礦產資源 D.水能資源24.石板房所在地( )①為鄉村聚落②居民主要從事工業和服務業③為城市聚落④居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5.為保護頗具特色的石板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拆除后集中重建 B.改用木材,變更房屋建筑結構C.禁止外地人進入 D.加強修繕,提高居民保護意識【答案】23.C 24.B 25.D【解析】2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建造石板房所需的石料為礦產資源,屬于非可再生資源。故 C 正確,ABD錯誤。故選 C。24.石板房所在地主要為鄉村聚落,村民以經營農家樂、農林種植為主導產業。故 B①④正確,ACD 錯誤。故選 B。25.為傳承和保護石板房,應該加強修繕,提高居民的保護意識。故 D 正確,ABC 錯誤。故選 D。二、解答題(50 分)26.(2023·遼寧營口·統考中考真題)土豆學名馬鈴薯,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材。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馬鈴薯原產于① (大洲)的安第斯山區,是當地人的日常主食。(2)16 世紀,馬鈴薯傳入以 種人為主的②地區,并逐漸衍生出炸薯條等食物。(3)炸薯條流行英國和法國后,又經③ (國家)推廣到全球。(4)馬鈴薯能夠適應④地區干濕季分明的熱帶 氣候,為該地區成功引種馬鈴薯提供條件,緩解了當地糧食短缺問題。(5)我國西藏自治區馬鈴薯皮薄個大,淀粉含量高,品質好,這與當地光照強,晝夜溫差 等自然條件有關。(6)我國在無土栽培、優良品種培育等方面為世界的馬鈴薯生產做出了貢獻,這得益于 在農業生產中發揮的作用。【答案】26.(1)南美洲(2)白(3)美國(4)草原(5)大(6)科學技術/科技【解析】26.本題以世界馬鈴薯主要種植區分布圖為材料,共設置五道小題,涉及世界上七大洲分布、人種分布、國家分布、氣候分布及特點、科學技術對農業的影響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1)圖中①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主要位于南半球為南美洲。(2)圖中②地區位于歐洲,主要為白種人。(3)圖中③國位于北美洲,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為美國。(4)圖中④地位于非洲,該地的氣候特點為全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屬于熱帶草原氣候,也是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5)青藏地區海拔高,氣溫低,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烈,晝夜溫差大。(6)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科技發展迅速,良種培育、節水灌溉、農產品精深加工等科技成果的推廣與應用,使農業生產發生了巨大變化。目前,農業科技進步已成為推動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所以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7.(2016·湖南益陽·中考真題)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 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 2016年 8月 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舉行。材料二:第 26~31屆奧運會舉辦地分布圖(圖中字母代表主辦城市)(1)圖中 A、B、C、D、E、F 六個奧運會舉辦城市中,位于印度洋板塊的是____(填字母), A 城市所在大洲與 F 城市所在大洲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_。(2)從國家經濟總量來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______城市所在的國家(填字母)。(3)C 城市所在的大洲主要以_____種人為主,E 城市所在的國家主要信仰____教。(4)在今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開幕式上,除了使用本國官方語言_______語外,一定還會使用____________語。(5)巴西北部的亞馬孫平原,人口分布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7.(1)B 巴拿馬運河(2)D(3)白 基督(4)葡萄牙 英(5)氣候過于濕熱,不利于人類生活(答得合理即可)【解析】27.全世界共有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發達國家共有 30 多個,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世界人口可以分為三大人種,即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主要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1)由圖可知,圖中 A、B、C、D、E、F 六個奧運會舉辦城市中,位于印度洋板塊的是 B;A 城市所在的大洲是北美洲,F 所在的大洲是南美洲,兩大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2)從國家經濟總量來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 D (北京)城市所在的中國。(3)由圖可知,C 城市是雅典,該城市所在的大洲主要以白種人為主,E 是英國首都倫敦,該城市所在的國家主要信仰基督教。(4)在今年的里約熱內盧奧運會開幕式上,將會看到最具本國特色的舞蹈是桑巴舞,除了使用本國語言外,還要會使用英語,因為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語言。(5)巴西北部的亞馬孫平原,人口分布稀少的原因是由于這里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氣候過于濕熱,不利于人類生活。28.(2023·山東臨沂·統考中考真題)自然環境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重要影響。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甲圖所示為臨沂市某鄉鎮局部區域,該區域風光優美,林果業獨具特色,古村落保持原貌,是人們休閑放松的好去處。近年來,該鄉鎮加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尋找特色產業發展項目,努力實現鄉村振興。材料二江西省萬載縣以低山丘陵為主,部分地區為平原,充分利用當地條件,鼓勵農民積極發展稻魚、稻蝦、蘆筍、百合、藥材等產業,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助力鄉村振興。該縣三興鎮鬧坪村(乙圖),充分發揮生態優勢,把發展優質有機富硒蘆筍作為農民增收的主要產業,全部蘆筍產品銷往珠三角、長三角區域,增加了農民收入。(1)甲圖所示區域地形類型以 為主。(2)甲圖中李村修建了一條到古村落的公路,該公路呈“之”字形分布,說明原因。(3)左圖為甲圖所示區域傳統民居,右圖為甲圖所示區域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傳統民居具有石頭砌墻、小麥等作物秸稈或山地茅草覆頂、屋頂坡度較大等特點。分析該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4)分析萬載縣發展稻魚、稻蝦特色生態農業的自然條件。(5)分析三興鎮鬧坪村有機富硒蘆筍銷往珠三角、長三角區域的有利條件。(6)借鑒江西省萬載縣“一村一品”發展經驗,請為甲圖所示鄉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特色產業獻計獻策。【答案】28.(1)丘陵(2)丘陵地區,地勢起伏大,公路呈“之”字形分布可以降低坡度。(3)傳統民居使用石頭砌墻、小麥等作物秸稈或山地茅草覆頂,該村就地取材。甲村冬季寒冷,夏季高溫,石頭砌墻,墻體較厚,冬暖夏涼。甲村夏季降水多,屋頂坡度較大有利于排水。(4)地形以以低山丘陵為主,部分地區為平原,地勢較為平坦;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夏季氣溫高,降水充沛;河湖眾多;土壤肥沃。(5)交通便利;產品具有特色、營養價值高,吸引消費者;離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較近,市場廣闊。(6)充分利用當地條件,發展林果業、旅游業;發展規劃避免雷同,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發展有特色的農產品、開發有當地特色的旅游項目。【解析】28.本題以為臨沂市某鄉鎮、江西省萬載縣為材料,涉及地形、等高線、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1)海拔大約在 500 米以下,地勢起伏較為和緩,地形類型為丘陵。(2)之字型公路大部分沿著等高線分布,可以降低坡度,雖然公路比較長,但是避免了建造隧道和爬坡,較為安全,成本較低。(3)該村地形為丘陵,石塊較為常見,又因為該村位于我國北方地區,種植小麥。傳統民居使用石頭砌墻、小麥等作物秸稈或山地茅草覆頂,就地取材。甲村冬季寒冷,夏季高溫,石頭砌墻,墻體較厚,冬暖夏涼。甲村夏季降水多,屋頂坡度較大有利于排水。(4)地形以以低山丘陵為主,部分地區為平原,地勢較為平坦,有利于農作物的種植;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夏季氣溫高,降水充沛,有利于水稻的種植;河湖眾多,淡水魚蝦豐富;土壤肥沃,多為水稻土,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5)該地有高速公路穿過,交通便利;產品具有特色、營養價值高,吸引經濟發達地區的消費者;離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較近,市場廣闊。(6)借鑒江西省萬載縣“一村一品”發展經驗,應該充分利用甲村的自然條件,依托該村優美的風景獨、具特色的林果業,發展林果業、旅游業;借鑒江西省萬載縣“一村一品”發展經驗,發展規劃避免雷同,一村一品各具特色,形成各村的產品優勢;發展有特色的農產品、開發有當地特色的旅游項目,吸引外地消費者。29.(2022·江西·統考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問題探究。探究主題:港口村的變遷。港口村位于江西省某山區,建于河流交匯處的低地,歷史悠久。隨著人口增加,住宅用地擴大,良田被逐漸侵占。近幾十年來,因泥沙淤積,河床抬高等原因,洪澇災害加劇。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港口村整體搬遷,在附近荒山上建成了新村。搬遷后,港口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下圖示意港口村的變遷。(1)探究一:港口古村落形成的自然條件。(2)探究二:整體搬遷前港口村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原因。(3)探究三:港口新村選址的合理性。(提示:可從防洪、農田保護、土地利用類型等方面考慮)(4)探究四:有人提出目前港口新村的生活用水輸水線路(線路①)不合理,并提出新的輸水線路(線路②)。你認為哪條線路合理,說明理由。(提示:可從線路長短、輸水成本等方面考慮)【答案】29.(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臨河,水源充足。(2)地勢低平,河床抬高,河道彎曲,排水不暢;雨季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干支流交匯,雨季上游來水多。(3)地勢較高,受洪水威脅小;利用荒地,有利于保護水田,(增加水田面積);促進荒山開發, 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4)(任選一種方案即可)線路①合理,理由:線路①較短,線路②較長,線路②投資較大。線路②合理,理由:線路②水可順地勢自流,輸水成本低;線路①由低處往高處輸水,耗能多,用水成本較高。【解析】29.本題以港口村變遷示意圖為材料,涉及聚落形成的自然條件、洪澇災害發生的原因、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以及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根據材料可知,港口古村落位于河流交匯處的低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2)從地形看,港口古村落地勢地平,水流不暢,且河流上游帶來的泥沙容易在河道淤積,堵塞河道,造成排洪困難;從降水看,港口古村落位于南方地區,降水豐沛且集中在夏季,多暴雨,雨量大,且港口村位于河流干支流交匯處,雨季上游來水多,使港口古村落更容易遭受洪澇災害。(3)從地理位置看,港口村古村落位于位于河流交匯處的低地,容易發生洪澇災害,搬遷后的港口新村地勢較高,避開了洪水容易聚集的地區,受洪水威脅較小;從土地利用程度看,原來的港口村由于人口增加,住宅用地擴大,大量良田被侵占,耕地面積減少,搬遷后,良田得到恢復,耕地面積得到增加,有利于農田的保護;此外,搬遷后,人們把附近的荒山改為茶園、竹林,促進了荒山的開發,有利于提高農民收入。(4)從線路長短看,線路①較短,線路②較長,因此線路①比②線路工程量小,投資較小,因此線路①較為合理。從運輸成本看,線路②從海拔高處流向海拔低處,可以實現自流,輸水成本低;線路①從海拔低處向海拔高出引水,需要用到水泵,耗能多,因此線路②較為合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單元測試·真題卷】-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單元速記·巧練(北京·中圖版)(原卷版).pdf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單元測試·真題卷】-2023-2024學年八年級地理上冊單元速記·巧練(北京·中圖版)(解析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