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五單元第一章 第三節 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 學案
(一)學習目標:
1.通過本節教學,知道軟體動物的基本結構特點;知道軟體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2.通過對當地常見的軟體動物的觀察,學會觀察軟體動物的基本方法,培養動手操作和觀察的能力。
3.通過本課教學,培養滿懷激情愛科學,勇于探索學科學,求真務實做科學的精神。
(二)學習重難點:
學習重點:軟體動物和人類的關系
學習難點: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
閱讀課本,識記知識:
★1、軟體動物的特征: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常見的軟體動物有:河蚌、扇貝,文蛤;石鱉、蝸牛、烏賊和章魚等。
2、河蚌、扇貝、文蛤等軟體動物,外面有兩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質貝殼,因而稱為雙殼類,殼內柔軟的身體表面包裹著外套膜?!锼鼈冇闽w與水流進行氣體交換。
3、軟體動物與人類的關系:牡蠣、扇貝、鮑魚等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且脂肪含量低。★鮑魚的殼(石決明)、烏賊的殼(海螵蛸)、珍珠粉可入藥,有些軟體動物也對人類有一定危害。如釘螺是日本血吸蟲的中間寄主,與血吸蟲病的傳播有關。
★4、節肢動物特征: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常見的節肢動物有:七星瓢蟲、蝦、蟹、蜘蛛、蜈蚣、蒼蠅、蝗蟲等。
★5、昆蟲特征: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有一對觸角、三對足,一般有兩對翅。
★6、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會飛的動物。常見的昆蟲有:蟬、瓢蟲、螳螂、菜粉蝶、家蠶等。
★7、蝗蟲的特征:
⑴蝗蟲的身體分為 頭部、 胸部 、腹部,頭部負責感覺和攝食,感覺器官有一對觸角、 三個單眼和一對復眼,口器用于攝食,胸部是運動中心,有三對足,善于跳躍,有兩對翅,適于飛行,(3對足,2對翅,都著生在胸部),觸角和足等是昆蟲的附肢,都分節;腹部集中容納內臟器官。★氣體進出的門戶是氣門 ,呼吸器官是氣管 。
★⑵蝗蟲的體表有一層堅硬的外骨骼,作用是1、是保護自己的“盔甲”,2、防止體內水分蒸發。★8、如圖是河蚌的內部結構圖和鯽魚的外部形態圖,請據圖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2) 鰓 是河蚌的 呼吸 器官,能進行氣體交換。
(2)(1) 足 是河蚌的運動器官。
(3)(3) 外套膜 能分泌物質形成具有保護作用的 貝殼 ,當它受異物刺激時,能分泌大量的 珍珠質 把異物包起來,從而形成 珍珠 。
★9、如圖是蝗蟲的外形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蝗蟲的身體分為[1]頭部 、[2]胸部 、[3]腹部三部分。
(2)蝗蟲有發達的運動器官,包括3對 足 、2對 翅,都著生在 胸 部。
(3)將蝗蟲胸部、腹部插入水中,過一段時間蝗蟲死亡,這是因為蝗蟲呼吸時氣體出入身體的門戶[5]氣門被淹沒所致。
(4)蝗蟲的體表堅硬是因為有外骨骼,其作用是保護和支持體內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
1.“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詩中描述的兩種動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有脊柱 B.有兩對翅 C.有口無肛門 D.呈輻射對稱
答案:B
【分析】節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題干中蛺蝶和蜻蜓屬于節肢動物。
【詳解】節肢動物沒有脊柱,屬于無脊椎動物;二者均有兩對翅、三對足,有口有肛門,身體呈兩側對稱,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2.下列關于蝗蟲結構特征的描述,錯誤的是( ?。?br/>A.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B.胸部有3對足,2對翅
C.體表有外骨骼,用鰓呼吸 D.有1對觸角,1對復眼
答案:C
【分析】蝗蟲的主要特征:蝗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體表有外骨骼,可防止體內水分散失。
【詳解】A.蝗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體表有外骨骼,A不符合題意。
B.胸部是蝗蟲的運動中心,生有三對足、兩對翅,后足發達,適于跳躍,有翅,善于飛翔,B不符合題意。
C.蝗蟲體表有外骨骼,可防止體內水分散失,蝗蟲的腹部有氣門,氣門與體內的氣管相通。氣門是氣體進出的門戶,氣管是蝗蟲進行氣體交換的呼吸器官,C符合題意。
D.頭部是蝗蟲的感覺和取食中心,有一對觸角、三個單眼、一對復眼、一個咀嚼式口器,觸角有觸覺和嗅覺的作用,口器用于攝食,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選擇題
1.鮑魚形成鮑魚殼的結構是( )
A.角質層 B.外套膜 C.刺細胞 D.外骨骼
2.綠葉海蛞蝓(kuò yú)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可生成植物色素葉綠素的動物,它與縊蟶屬于同一門生物,海蛞蝓屬于( ?。?br/>A.腔腸動物 B.扁形動物 C.線形動物 D.軟體動物
3.下圖是河蚌的內部結構示意圖。選項中河蚌的結構與功能對應錯誤的是( ?。?br/>
A.[①]鰓——呼吸器官
B.[②]貝殼——起保護作用
C.[③]足——生殖器官
D.[④]外套膜——分泌出的物質形成內面光亮的珍珠層
4.蝗蟲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它所屬的動物類群是( ?。?br/>A.腔腸動物 B.線形動物 C.軟體動物 D.節肢動物
5.外骨骼不僅是某些動物保護自己的“盔甲”,還能起到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下列動物中,具有外骨骼的是( ?。?br/>A.水螅 B.蝸牛
C.蚯蚓 D.蝗蟲
6.廣西北海海上資源豐富,海鮮種類繁多,下列海鮮都屬于軟體動物的是( ?。?br/>A.蟶、紅魚 B.龍蝦、鮑魚 C.烏賊、章魚 D.螃蟹、牡蠣
7.下列關于軟體動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br/>A.所有的軟體動物都生活在水中
B.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骨骼,大多具有貝殼
C.河蚌、烏賊、水母等都屬于軟體動物
D.有的軟體動物有藥用價值,如鮑魚的貝殼
8.下列有關動物及其主要特征,匹配不正確的是( )
A.海蜇——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
B.渦蟲——身體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C.蛔蟲——身體細長,圓柱形,有口無肛門
D.河蚌——身體柔軟,有外套膜
9.下列動物與其所屬類群不相符的是( )
A.蚯蚓——環節動物 B.血吸蟲——線蟲動物
C.魷魚——軟體動物 D.豬帶絳蟲——扁形動物
10.“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重要的生物學觀點下列與此觀點不相符的是( ?。?br/>A.水螅和水母觸手上的刺細胞有利于捕食
B.血吸蟲和蟈蟈體表有角質層以適應寄生生活
C.蝸牛和石鱉有貝殼可保護柔軟的身體
D.水蛭和蝗蟲的身體分節,使其運動更加靈活
11.在昆蟲的生長發育過程中一般都有蛻皮現象,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褪去的“皮”是體表皮膚 B.外骨骼會限制昆蟲的發育和長大
C.不同昆蟲一生中的蛻皮次數是不同的 D.昆蟲發育為成蟲后,一般就不再蛻皮
12.蝗蟲與蚯蚓相比,能更好地適應陸地生活,是因為( )
①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擴大了活動范圍
②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發
③體表光滑,用皮膚呼吸
④用氣管呼吸,能適應干旱的環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下列關于無脊椎動物主要特征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 B.環節動物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
C.線形動物有口無肛門 D.節肢動物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14.常見的腔腸動物有( ?。?br/>A.海葵、河蚌 B.珊瑚蟲、海蜇 C.烏賊、石鱉 D.蝦、蜈蚣
15.蜈蚣體表有外骨骼,身體分節。蜈蚣屬于( )
A.扁形動物 B.環節動物 C.軟體動物 D.節肢動物
二、非選擇題
16.近年來,小龍蝦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但很多網友認為小龍蝦在污水里生長,愛吃腐爛性食物。針對這個,某中學學生興趣小組的同學作了如下探究:
(1)①提出問題:小龍蝦愛吃腐爛性食物嗎?
②作出假設: 。
③設計并實施:選取若干健康狀況良好、大小一致的相同小龍蝦,分別置于大小、水量等環境狀況相同的容器中,并標號為1號和2號。在1號容器中飼喂腐爛食物,則在2號容器中飼喂 (填“等量”或“過量”)新鮮食物。
將1、2號的小龍蝦在相同條件下飼喂一段時間,觀察并記錄1、2號容器中食物的消耗情況。④預測實驗和結論:略。
(2)實驗設置1、2兩個容器的作用是 ,此實驗的變量是 。
(3)該實驗選取的小龍蝦的數量不能太少,因為那樣會增大實驗的偶然性,導致實驗結論可信度不高,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可以設置 (填“一組”或“多組”)的實驗組。
17.生物興趣小組同學為了探究蝗蟲呼吸器官的位置制定了以下實驗計劃,請將實驗計劃補充完整:
(1)提出問題: ?
(2)作出假設: 。
實驗材料:清水,兩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蟲,試管。
(3)實驗步驟:
①取兩支試管,編號為甲、乙,并放入相同體積的清水。
②把兩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蟲放入甲、乙試管中,甲中蝗蟲的 部浸入水中,露出 部;乙中蝗蟲的 部浸入水中,露出頭部。
③一段時間后,觀察兩只蝗蟲的存活情況。
(4)結果預測: 。
18.2022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施行,這是我國首次專門針對濕地生態系統進行立法保護,將引領我國濕地保護全面進入法治化軌道。生物興趣小組對某濕地公園開展調查,發現該濕地公園有很多生物,如:菹草(一種沉水植物)、蘆葦、水杉、水蚤、小蝦、小魚等。
(1)影響菹草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有很多,如: (寫一點)。
(2)水蚤體小,長約2毫米(如圖),身體分為頭部和軀干部,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由此你判斷水蚤屬于 動物。
(3)小林同學認為,含洗潔精、洗手液等洗滌用品的生活污水可能對濕地水質產生不良影響。他通過查資料發現,許多沉水植物對水質有凈化作用,例如菹草。為了探究洗潔精是否會對水質造成不良影響以及菹草是否對水質有凈化作用,實驗設計及結果如下表:
實驗組別 實驗材料 實驗處理 實驗結果(次/分鐘)
A組 大小、發育狀況相近的水蚤,每組10只 清水100毫升 觀察、記錄每只水蚤的心率,并計算每組平均值 198
B組 洗潔精稀釋液100毫升 154
C組 浸泡過菹草的洗潔精稀釋液100毫升 176
請分析回答:
①A組和B組是一組對照實驗,其變量是 。
②每組計算水蚤心率的平均值,目的是: 。
③根據上表實驗結果,小林得出:洗潔精稀釋液對水蚤的心率有影響;菹草能減弱洗潔精稀釋液對水蚤心率的影響。以上結論的依據是: 。
④洗潔精稀釋液對水蚤的心率有影響,這個實例體現了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 。
⑤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人人可為。你在日常生活中保護環境的具體做法是: (寫一點)。
19.某班學習小組,在一次實地考察中,觀察到了如圖所示幾種動物,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請據如圖回答:
(1)渦蟲和蛔蟲分別屬于 、 (填動物類群)。
(2)蜘蛛、蜜蜂屬于 動物類群,該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征是:體表有堅韌的 ;身體和 都分節。
(3)蚯蚓身體由彼此相似的 組成,靠 和 的配合蠕動爬行。
(4)鮑魚的殼可以入藥:螺殼和珍珠可做裝飾品.你還能說出軟體動物有利于人類生活的其他用途嗎? (說出一種即可)。
(5)由于生活環境不同,動物的呼吸方式也有明顯差異:鮑魚適于水生,用 呼吸;蜘蛛和蜜蜂用 呼吸,蚯蚓用濕潤的 呼吸。
(一)課后反思:
本節課我學會了:
本節課存在的問題:
把本節課所學知識畫出思維導圖
附:達標檢測參考答案:
1.B
【分析】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代表動物有:章魚、槍烏賊、扇貝、蛾螺、河蚌、蝸牛、田螺、文蛤、縊蟶、石鱉、牡蠣、鮑等。
【詳解】A.角質層是植物地上器官(如莖、葉等)的表面的一層脂肪性物質。它是由表皮細胞所分泌的,具有易透光不易透水的特點,其功能主要是起保護作用,A錯誤。
B.外套膜可以分泌珍珠質形成貝殼,B正確。
C.腔腸動物外胚層上有刺細胞,主要分布在觸手的周圍,可以用來捕食和防御,C錯誤。
D.昆蟲有外骨骼,能防止體內水分的散失,適于陸地干燥環境生活,D錯誤。
故選B。
2.D
【分析】1.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代表動物有:???、海蟄、珊瑚蟲、水螅等。2.扁形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代表動物有:華枝睪吸蟲、血吸蟲、絳蟲、渦蟲等。3.線形動物: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代表動物有:蛔蟲、秀麗隱桿線蟲、鉤蟲、絲蟲等。4.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代表動物有:章魚、槍烏賊、扇貝、蛾螺、河蚌、蝸牛、田螺、文蛤、縊蟶、石鱉、牡蠣、鮑等。
【詳解】結合分析可知,海蛞蝓與縊蟶屬于同一門生物,具備軟體動物的特征,屬于軟體動物。
故選D。
3.C
【分析】圖中①是鰓,②是貝殼,③是斧足,④是外套膜。
【詳解】A.圖中①是鰓,鰓是河蚌的呼吸器官,A正確。
B.②是貝殼起保護作用,B正確。
C. ③是斧足,斧足是河蚌的運動器官,不是生殖器官,C錯誤。
D.④外套膜,其分泌物能形成貝殼和珍珠層,D正確。
故選C。
4.D
【分析】自然界中的動物多種多樣,我們要對動物進行分類,動物的分類除了要比較外部形態結構,還要比較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
【詳解】A.腔腸動物生活在水中,體壁由內胚層、外胚層和中膠層構成,體內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A錯誤。
B.線形動物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B錯誤。
C.軟體動物身體柔軟,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貝殼,除少數種類可以生活在陸地濕潤的環境(如蝸牛)中外,其它軟體動物都生活在水中,C錯誤。
D.節肢動物的特征身體有許多體節構成,身體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D正確。
故選D。
5.D
【分析】一般把蝦、蟹、蜘蛛、昆蟲等節肢動物體表堅韌的幾丁質稱為外骨骼。外骨骼是一種能夠對生物柔軟內部器官提供構型、建筑和保護的堅硬外部結構,能與內壁所附著的肌肉共同完成各種運動,還能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詳解】A.水螅屬于腔腸動物,身體僅由外胚層和內胚層所構成,無中胚層,呈輻射對稱,有口無肛門,A不符合題意。
B.蝸牛屬于軟體動物,身體分為頭、足、內臟團三部分,體表有外套膜,能分泌包在體外的石灰質殼即貝殼,B不符合題意。
C.蚯蚓屬于環節動物,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輔助運動,C不符合題意。
D.蝗蟲屬于節肢動物,身體和附肢均分節,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能防止體內水分蒸發,D符合題意。
故選D。
6.C
【分析】軟體動物:1.是動物界的第二大類群,目前已命名的種類有10萬種以上。2.主要特征:軟體動物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數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3.與人類的關系:食用、入藥;釘螺等是寄生蟲的中間宿主。4.常見的動物:蝸牛、河蚌、石鱉、鮑魚、魷魚等。
【詳解】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代表動物有:章魚、槍烏賊、扇貝、蛾螺、河蚌、蝸牛、田螺、文蛤、縊蟶、石鱉、牡蠣、鮑等。紅魚是魚類;龍蝦、螃蟹是節肢動物。
故選C。
7.D
【分析】軟體動物,目前已知的軟體動物有10萬種以上,是動物界的第二大類群。其主要特征: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詳解】A.軟體動物大多數都生活在水中,如:河蚌、烏賊、寶貝等;少數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如:蝸牛等,A錯誤。
B.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B錯誤。
C.水母的身體呈輻射對稱,屬于腔腸動物,C錯誤。
D.鮑魚殼即石決明,屬于平抑肝陽的中藥,D正確。
故選D。
8.C
【分析】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柱,把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包括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脊椎動物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
【詳解】A.海蜇屬于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體內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A正確。
B.渦蟲屬于扁形動物,身體背腹扁平,左右(兩側)對稱,有口無肛門,B正確。
C.蛔蟲屬于線形動物,身體細長,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C錯誤。
D.河蚌屬于軟體動物,身體柔軟,身體外面包著外套膜,D正確。
故選C。
9.B
【分析】扁形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線形動物: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
環節動物: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詳解】A.蚯蚓屬于環節動物,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土壤中生活,身體呈圓筒形,有許多環形體節構成,靠前端有環帶,靠體壁發達的肌肉與剛毛配合完成蠕動,依靠濕潤的體壁完成呼吸,A正確。
B.血吸蟲屬于寄生在宿主靜脈中的扁形動物,幼蟲在中間宿主螺類體內發育,成熟幼蟲通過皮膚或口進入終宿主人體內,B錯誤。
C.魷魚身體柔軟,有外套膜,貝殼退化,屬于軟體動物,C正確。
D.豬帶絳蟲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屬于扁形動物,D正確。
故選B。
10.B
【分析】動物的形態結構特征總是與其生存的環境相適應的。
【詳解】A.水螅和水母屬于腔腸動物,生活在水中;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利于覓食和避敵,A正確。
B.血吸蟲體表有角質層、蝗蟲體表有外骨骼,B錯誤。
C.蝸牛和石鱉屬于軟體動物,具有堅硬的貝殼,能保護內部柔軟的身體,C正確。
D.水蛭屬于環節動物,蝗蟲屬于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身體分節使其運動更靈活,D正確。
故選B。
11.A
【分析】【①】昆蟲有外骨骼,能防止體內水分的散失,適于陸地干燥環境生活。【②】昆蟲的體表具有堅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護和支持內部的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散失。這是適應陸地生活的特點之一。外骨骼不能隨著昆蟲身體的生長而長大,所以在蝗蟲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脫掉原來的外骨骼的現象,這就是蛻皮。
【詳解】A.褪去的“皮”是昆蟲體表不能隨身體生長的外骨骼,A錯誤。
B.外骨骼會限制昆蟲的發育和長大,所以在蝗蟲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脫掉原來的外骨骼的現象,這就是蛻皮,B正確。
C.不同昆蟲一生中的蛻皮次數是不同的,由體內遺傳物質決定,C正確。
D.蛻皮是在幼蟲期,到了成蟲后一般情況下就不再蛻皮,D正確。
故選A。
12.C
【分析】陸生動物適于陸地環境的形態結構的共同特征:
(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如爬行動物具有角質的鱗或甲,昆蟲具有外骨骼,以適應陸地干燥的氣候。
(2)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如骨骼和四肢等,以適于陸地運動,便于覓食和避敵。
(3)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器官,如肺和氣管等。
(4)一般都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以適應多變的陸地環境,及時作出適應性反應。
【詳解】蝗蟲是節肢動物,蚯蚓是環節動物?;认x與蚯蚓相比,能更好地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因是:①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擴大了活動范圍;②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發;④用氣管呼吸,能適應干旱的陸地環境,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13.C
【分析】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柱,把動物分成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線形動物身體中無脊柱,是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等的體內有脊柱,屬于脊椎動物。
【詳解】A.腔腸動物是最低等的多細胞動物,生活在水中,身體呈輻射對稱,A正確。
B.環節動物主要的特征:身體有許多體節構成,用剛毛輔助運動,靠體壁進行呼吸,B正確。
C.線形動物主要特征:身體細長,呈圓柱形,體表有角質層,有口有肛門,C錯誤。
D.節肢動物的身體有許多體節構成,并且分部,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也分節,D正確。
故選C。
14.B
【分析】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
【詳解】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代表動物有:??⒑OU、珊瑚蟲、水螅等。河蚌、烏賊、石鱉屬于軟體動物;蝦、蜈蚣屬于節肢動物。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5.D
【分析】扁形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
環節動物: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
節肢動物: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
【詳解】節肢動物的身體許多體節構成的,并且分部,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也分節,包括昆蟲綱、多足綱、蛛形綱、甲殼綱。蜈蚣體表有外骨骼,身體分節??梢?,蜈蚣屬于節肢動物。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16.(1) 小龍蝦愛吃腐爛性食物 等量
(2) 形成對照 食物
(3)多組
【分析】(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對照實驗是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詳解】(1)②假設是對問題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據題干“①提出問題:小龍蝦愛吃腐爛性食物嗎 ”根據此問題作出的假設是:小龍蝦愛(或不愛)吃腐爛性食物。
③本實驗探究提出的問題是“小龍蝦愛吃腐爛性食物嗎 ”,可知實驗的唯一變量是食物,除食物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因此,在相同條件下的兩個容器中,1號容器中飼喂腐爛食物,那么2號容器就應該飼喂等量新鮮食物,進而形成對照實驗。
(2)實驗設置1、2兩個容器的作用是形成對照實驗,此實驗的實驗變量是食物。
(3)該實驗選取的小龍蝦的數目不能太少,因為那樣會增大實驗的偶然性,導致實驗結論可信度不高,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可以設置多組實驗組。
17.(1)探究蝗蟲呼吸器官的位置(或呼吸器官在頭部還是胸腹部)
(2)蝗蟲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腹部
(3) 頭 胸腹 胸腹
(4)蝗蟲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腹部
【分析】(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是對照組。
【詳解】(1)提出問題是生物探究問題的前提和基礎,所以提出問題是探究蝗蟲呼吸器官的位置(或呼吸器官在頭部還是胸腹部)?
(2)作出假設是對提出問題肯定或是否定的回答,作出假設是蝗蟲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腹部。
(3)②探究蝗蟲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腹部?實驗的變量是呼吸器官位于胸腹部,其它的實驗條件保持相同,有利于控制單一變量,所以把兩只大小相同的活蝗蟲放入甲、乙試管中,甲中蝗蟲的頭部浸入水中,露出胸腹部;乙中蝗蟲的胸腹部浸入水中,露出頭部。
(4)結果預測:蝗蟲的呼吸器官位于胸腹部。
18.(1)溫度
(2)節肢
(3) 洗潔精 避免偶然性,減少誤差 使用洗潔精的水蚤心率受抑制,而使用浸泡過菹草的洗潔精的水蚤的心率受抑制較輕 環境影響生物 減少洗潔精、洗手液的使用量
【分析】(1)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詳解】(1)影響菹草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有很多,如陽光、溫度、空氣、水分等。
(2)節肢動物的特點是是身體分為頭部和軀干部,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水蚤符合節肢動物的特點,屬于節肢動物。
(3)①A組和B組是一組對照實驗,唯一的變量是洗潔精不同,探究的是洗潔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
②每組計算水蚤心率的平均值,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減小誤差,減少有生病的水蚤或其它原因導致的實驗數據的不準確。
③根據上表中實驗結果,小林得出:洗潔精稀釋液對水蚤的心率有影響;菹草能減弱洗潔精稀釋液對水蚤心率的影響。根據表格中水蚤心率的數據的比較,小林得出以上結論的依據是:使用洗潔精的水蚤心率受抑制,而使用浸泡過菹草的洗潔精的水蚤的心率受抑制較輕。
④洗潔精稀釋液對水蚤的心率有影響,這個實例體現了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⑤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人人可為。通過該實驗我感覺到日常生活中需要減少洗潔精、洗手液的使用量,避免這些液體的使用對其它生物造成傷害,對環境造成污染。
19.(1) 扁形動物 線形動物
(2) 節肢 外骨骼 附肢
(3) 體節 肌肉 剛毛
(4)大多數軟體動物如:鮑魚、扇貝、烏賊等均可食用
(5) 鰓 氣管 體壁
【分析】渦蟲屬于扁形動物;鮑魚屬于軟體動物;水螅屬于腔腸動物;蛔蟲屬于線形動物;蚯蚓屬于環節動物;蜜蜂屬于節肢動物;魚屬于魚類。
【詳解】(1)渦蟲身體背腹扁平、左右對稱(兩側對稱)、體壁具有三胚層、有口無肛門,屬于扁形動物。蛔蟲身體呈長圓柱形,兩端尖細,不分節,由三胚層組成。有原體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門,屬于線形動物。
(2)節肢動物的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代表動物有:蜜蜂、甲殼動物、蜘蛛、蜈蚣等。
(3)蚯蚓屬于環節動物,身體呈圓筒形,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矿w壁發達的肌肉與剛毛配合完成蠕動。
(4)軟體動物用途廣泛,鮑魚的殼可以入藥:螺殼和珍珠可做裝飾品,還有一些軟體動物如:鮑魚、扇貝、烏賊等均可食用。
(5)生物的呼吸方式是與生活環境和自身的結構特點相適應的,不同的生物,生活的環境不同,呼吸方式也不同。鮑魚生活在水中,是通過鰓進行呼吸的;蜘蛛和蜜蜂屬于節肢動物,用氣管呼吸;蚯蚓在土壤中生活,依靠濕潤的體壁完成呼吸。
目標解讀
基礎梳理
典例探究
達標測試
自學反思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