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中教學診斷性測試試卷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4八下·蒼南期中)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我國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這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這一制度的最大優勢是( ?。?br/>A.人民當家作主 B.全面依法治國C.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D.中國共產黨領導【答案】D【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我國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這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這一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故D正確。人民當家作主是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全面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民主集中制是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原則,故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最高政治領導力量。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2.(2024八下·蒼南期中)我國憲法第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能體現該原則有( ?。?br/>①國家機關內部決策時,遵循少數服從多數②權力機關由人民選舉人民代表組成③行政、監察、司法等機關對權力機關負責④下級服從上級,地方絕對服從中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憲法與普通法律【解析】【分析】國家機關內部決策時,遵循少數服從多數,權力機關由人民選舉人民代表組成,行政、監察、司法等機關對權力機關負責是民主集中制的表現,故①②③正確。“地方絕對服從中央”不是民主集中制原則的體現,故④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此題考查民主集中制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人民選舉代表組成權力機關,法律和重大決策要由人民充分討論,少數服從多數,民主決定。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其他國家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的關系,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職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的兩個積極性。(2024八下·蒼南期中)最是書香能致遠。世界讀書日,為響應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八年級某班開展了薦書、讀書活動。據此回答下題。3.小蒼推薦了右圖書籍,他推薦該書的以下理由恰當的是( )①我們要講好憲法故事,讓憲法精神深入人心②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③公民應增強憲法意識,履行好憲法監督職責④憲法是所有法律總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小蒼讀到了該書某一篇章的三則故事:“推動男女同工同酬的功勛人物申紀蘭”“一位106歲老人的18次選舉投票”“我們要為殘疾人創造一切可能”。據此推斷該篇章的標題最可能是( )A.憲法是國家制度的最高法律形式B.憲法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C.讓文本上的憲法落地生根、滋潤人心D.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答案】3.A4.D【知識點】憲法與普通法律【解析】【點評】此題考查憲法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是我國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3.閱讀《中國憲法往事》,是基于我們要講好憲法故事,讓憲法精神深入人心,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故①②正確。“履行好憲法監督職責”的主體不是公民,故③錯誤;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依據,故④錯誤。故答案為A。4.“推動男女同工同酬的功勛人物申紀蘭”“一位106歲老人的18次選舉投票”“我們要為殘疾人創造一切可能”表明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故D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憲法是國家制度的最高法律形式、憲法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故AB不符合題意;題干沒有強調讓文本上的憲法落地生根、滋潤人心,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5.(2024八下·蒼南期中)廣泛深入開展促進青少年學生讀書的行動,這保障了青少年的( )A.社會經濟權利 B.政治權利C.文化教育權利 D.人身自由【答案】C【知識點】公民受教育的權利與義務【解析】【分析】廣泛深入開展促進青少年學生讀書的行動,這保障了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權利,故C正確。題干沒有涉及社會經濟權利、政治權利和人身自由,故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公民權利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并獲得相應物質保障的權利。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國家制定資助政策,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6.(2024八下·蒼南期中)某地舉辦現行憲法公布施行四十一周年朗誦會;某市選聘普法形象大使、開展“以案釋法”微課比賽;某市數字憲法館開館……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我們( )①踐行憲法,完善修改憲法②學習憲法,增強憲法意識③遵守憲法,杜絕違憲行為④認同憲法,接受憲法指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識點】憲法與普通法律【解析】【分析】某地舉辦現行憲法公布施行四十一周年朗誦會;某市選聘普法形象大使、開展“以案釋法”微課比賽;某市數字憲法館開館等,有助于學習憲法,增強憲法意識,認同憲法,接受憲法指引,故②④正確。完善修改憲法的主體不是中學生,故①錯誤;“杜絕違憲行為”夸大了其作用,故③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憲法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我國憲法符合國情、符合實際、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充分體現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充分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我們要理解并認同憲法的價值,增強對憲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覺接受憲法的指引與要求,讓憲法真正銘刻于心,讓憲法精神在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7.(2024八下·蒼南期中)漫畫《有權不可任性》告訴我們( ?。?br/>①權力必須受到制約,要關進制度的籠子里②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③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立法活動的最基本要求④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憲法與普通法律【解析】【分析】有權不可任性,寓意權力必須受到制約,要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故①②④正確。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故③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是我國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8.(2024八下·蒼南期中)每年“3.15”晚會,都會曝光大量消費者關注的商品或服務質量問題,深度揭露消費環境存在的各類問題,倡導在法治的陽光下,消費者更有尊嚴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下依法維權方式正確的是( ?。?br/>①直接對話,通過和解解決糾紛②向工商部門提起訴訟③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調解糾紛④向人民法院申請仲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③【答案】B【知識點】權利和義務【解析】【分析】消費者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通過直接對話,通過協商解決糾紛;或者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調解糾紛,故①③正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故②錯誤;要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故④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依法維權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等。9.(2024八下·蒼南期中)下面是一張海報上的宣傳組圖。你認為這張海報宣傳的主題最恰當的是( ?。?br/>A.民族團結,共同繁榮 B.接受教育,傳遞文明C.依法納稅,行使權利 D.履行義務,自覺承擔【答案】D【知識點】權利和義務【解析】【分析】分析圖片內容,接受教育、維護民族團結、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均體現出公民應自覺承擔和履行的基本義務,故D符合題意。ABC體現某一幅宣傳圖的內容,并沒有體現這一組圖片的主題,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履行義務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作為公民,我們依法享有權利,也應依法履行義務如果義務觀念淡薄,對他人、社會與國家缺乏擔當,不履行自己的法定義務,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我們要增強義務意識,認真履行法定義務,主動承擔社會責任。10.(2024八下·蒼南期中)從法律角度看,下列對下側漫畫《回報》理解不正確的是( ?。?br/>A.扶助贍養父母是公民的法定義務B.公民先享受權利,然后再享受義務C.公民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D.公民是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答案】B【知識點】權利和義務【解析】【分析】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權利和義務無先后之分,故B錯誤。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密不可分的;公民的某些權利和義務是相互結合的,在某些條件下,權利就是義務,義務就是權利;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促進的。題文漫畫《回報》體現了扶助贍養父母是公民義務,說明了公民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公民是權利的享有者,也是義務的承擔者,故ACD正確。此題要求選擇說法不正確的,符合題意的為B。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權利與義務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可以激發公民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履行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反過來,公民自覺履行義務,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又為其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更好的條件,(2024八下·蒼南期中)讀圖1、圖2有關青海省的相關資料,完成下題。圖1 青海地圖 圖2 西寧氣溫和降水圖11.根據圖1,青海?。ā 。?br/>①位于中緯度,北部鄰西藏自治區②位于地勢第三級階梯,海拔較高③地處青藏地區,行政中心是西寧④柴達木盆地有石油、鉀鹽等礦產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水谷地是青海省主要種植業區,其發展的有利條件是( ?。?br/>A.光照充足,降水均勻 B.氣溫較高,無結冰期C.水能豐富,水電站多 D.土壤肥沃,灌溉便利13.三江源將建成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建設的核心是:保護生態、共建共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蘭江源地區( )A.是長江、珠江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B.是高海拔生物多樣性最集中地區之一C.設立國家公園主要目的為了吸引各地游客D.湖泊眾多,具有發展農業的巨大潛力【答案】11.D12.D13.B【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點評】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11.①由所學知識可知,青海省位于中緯度,北部鄰新疆自治區 , ①錯誤;②由所學知識可知,青海省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海拔較高,②錯誤;③由所學知識可知,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地區,其行政中心首府是西寧市,③正確;④由所學知識可知,青海省內有柴達木盆地,盆地有豐富的石油、鉀鹽等礦產資源,④正確。綜上所述:③④正確。故答案為:D。12.A、由所學知識可知,青海地處青藏高原,全年降水稀少,季節性明顯,A錯誤;B、由所學知識可知,青海地處青藏高原,夏季氣溫高,冬季寒冷,有結冰期,B錯誤;C、由所學知識可知,青海地處青藏高原,降水較少,冬季容易下雪結冰,水電站少,C錯誤;D、由所學知識可知,青海地處青藏高原,但水谷地有冰川融水補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利于種植業發展,D正確。故答案為:D。13.A、由所學知識可知,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A錯誤;B、由所學知識可知,三江源地區是水資源豐富,物種種類多,是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集中地之一,B正確;C、由所學知識可知,三江源地區設立國家公園主要目的為了保護水源地,C錯誤;D、由所學知識可知,三江源地區地處高原,湖泊少,生態脆弱不適合耕種,D錯誤。故答案為:B。14.(2024八下·蒼南期中)下圖所示歷史事件( ?。?br/>①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②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③標志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④有利于壯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解析】【分析】據題干圖片并結合所學可知,圖片所示歷史事件是開國大典,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有利于壯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所以①②④解讀正確,故選B項;1956年,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故③不符合題意,排除ACD三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相關史實。15.(2024八下·蒼南期中)以下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的主要熱詞,其中屬于1951年的是( ?。?br/>A.新中國 土地改革 “最可愛的人”B.總路線 三面紅旗 “人民公社好”C.紅衛兵 階級斗爭 “停課鬧革命”D.中國夢 精準扶貧 “兩個一百年”【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解析】【分析】提取答題關鍵信息“1951年的熱詞”,結合所學可知:A:1951年,新中國成立之初,正在開展土地改革,人民志愿軍抗援朝,稱為“最可愛的人”,所以,新中國 土地改革 “最可愛的人”,屬于1951年的熱詞,故選A項。B:1958年,制定了社會主義建設總線,掀起了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所以總路線、三面紅旗、“人民公社好”是1958年的熱詞,排除B項。C: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紅衛兵掀起階級斗爭,“停課鬧革命”,所以紅衛兵、階級斗爭、“停課鬧革命”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熱詞,排除C項。D: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主要熱詞有中國夢、精準扶貧 、“兩個一百年”,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土地改革與抗美援朝,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土地改革與抗美援朝的相關史實。16.(2024八下·蒼南期中)新中國成立時,毛澤東說:“我們連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边@一落后局面的改變開始于( ?。?br/>A.“一五”計劃時期 B.“大躍進”運動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 D.三大改造期間【答案】A【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解析】【分析】據材料“我們連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可知,毛澤東的話說明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工業落后,據所學可知,1953年,國家開始一五計劃建設,到1957年一五計劃的超額完成,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推動了社會主義工業化,故選A項。1958年,中央發起“大躍進”運動,嚴重破壞了經濟發展,排除B項。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經濟建設遭到破壞,排除C項。1953-1956年,是三大改造時期,基本上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相關史實。17.(2024八下·蒼南期中)1979年底,包產到戶、包干到戶還只是在個別地方嘗試,比重僅占全國總農戶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產到戶、包干到戶迅速發展是由于它( ?。?br/>A.體現了農民的創新精神 B.使農民獲得土地所有權C.使農業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適應了農民的生產需求【答案】D【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提取答題關鍵信息“1979年底到1984年底,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占比由9%增至95%以上”并結合所學可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開展經濟體制改革,實行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適應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使包產到戶、包干到戶迅速發展,故選D項。材料表明,包產到戶、包干到戶適應了農村發展要求,沒有體現農民的創新精神,排除A項。包產到戶、包干到戶,農民僅獲得土地生產經營自主權,沒有土地所有權,排除B項。材料表明,包產到戶、包干到戶適應了農村發展要求,不能說明農業收入得到平均分配,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相關史實。18.(2024八下·蒼南期中)照片定格了歷史的瞬間。以下兩組照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A.高考制度的恢復 B.工業體系的建立C.“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D.對外開放【答案】D【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據圖片信息“現在的深圳”“現在的浦東”,結合所學可知,1980年,我國開辟了深圳等四大經濟特區,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窗口,1990年,中央開發和開放上海的浦東新區,推動了對外開放的深入發展,由此可得出兩組照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對外開放,故選D項。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與題干圖片信息無關,排除A項。一五計劃,我國社會主義工業體系的初步建立,與題干圖片信息無關,排除B項。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與題干圖片信息無關,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對外開放。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對外開放的相關史實。19.(2024八下·蒼南期中)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基本原則。下表選項中史實與結論對應正確的是( )選項 史實 結論A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B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C 一五計劃的實施 標志著建立社會主義制度D “文化大革命”發動 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史實與結論對應正確的”,縱使所學可知:A: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史實與結論對應錯誤,排除A項。B: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史實與結論對應正確,故選B項。C: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史實與結論對應錯誤,排除C項。D:1966年,“文化大革命”發動,嚴重破壞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史實與結論對應錯誤,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相關史實。20.(2024八下·蒼南期中)以下是某位同學在學習了八下《中國歷史》第一到第三單元后制作的年代尺。依次最適合填寫在空格中的是( ?。?br/>A.①抗美援朝 ②三大改造 ③土地改革 ④西藏解放B.①西藏解放 ②三大改造 ③抗美援朝 ④土地改革C.①抗美援朝 ②土地改革 ③三大改造 ④西藏解放D.①土地改革 ②西藏解放 ③三大改造 ④抗美援朝【答案】C【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解析】【分析】據題干年代尺,結合所學可知,①對應時間“1950-1953年”,可知是抗美援朝;②對應時間是“1950-1952年”,可知土地改革; ③對應時間是“1953-1956年”,可知是三大改造;④對應時間是“1951年”,可知是西藏解放。綜上可得出①抗美援朝②土地改革 ③三大改造 ④西藏解放填寫正確,故選C項。ABD三項填寫不準確,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新中國的建立與鞏固。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年代尺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新中國的建立與鞏固的相關史實。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2024八下·蒼南期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八年5班開展“與法同行,提升法治素養”綜合探究活動,請你參與。【愛國有法】 【愛國有行】(1)閱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目錄,請補全第二章標題 。選項如下(填寫序號)①權利與義務相一致②公民的權利和義務③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2)請繪制一幅體現《憲法》和《愛國主義教育法》兩者關系的示意圖,來幫助同學們進一步認識這兩部法律,并闡述設計意圖。(3)綜合上述材料,以“理性愛國”為主題,寫一則簡短的新聞評論。【答案】(1)③(2)示例1:圖1設計意圖: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示例2:圖2設計意圖: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愛國主義教育法》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愛國主義教育法》是對憲法規定的具體落實,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3)示例:新時代呼喚理性愛國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作為中國公民,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是法定義務。新聞中男子在公眾場合詆毀國人和國家,有損國家形象,誤導社會輿論。新聞中女子雖具有自覺維護民族尊嚴和國家利益的意識,但以危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方式表達愛國,有悖愛國初衷。作為青少年,我們要引以為戒,既要樹立堅定的愛國信念,又要依法踐行愛國之情,這才是新時代青少年正確的愛國表達。【知識點】憲法與普通法律【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閱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目錄,請補全第二章標題1。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填寫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2)此題要求繪制一幅體現《憲法》和《愛國主義教育法》兩者關系的示意圖,來幫助同學們進一步認識這兩部法律,并闡述設計意圖。把握憲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說明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愛國主義教育法》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愛國主義教育法》是對憲法規定的具體落實,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等。(3)此題為開放型問題,要求綜合上述材料,以“理性愛國”為主題,寫一則簡短的新聞評論。概括材料內容,從民族精神、公民義務等知識角度說明,言之成理即可。【點評】此題考查憲法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熟記教材基礎知識即可。(2)梳理憲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繪制示意圖即可。(3)圍繞主題,言之成理即可。22.(2024八下·蒼南期中)某校八年1班開展“保護少年的你——預防校園欺凌,法治護航成長”為主題的班會,邀請你一起參與。材料一:近年來,校園欺凌違法犯罪時有發生,已成為嚴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會頑疾。以下是對校園欺凌行為具體形式的調查圖表:材料二:在防治校園欺凌問題上,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學校對學生欺凌行為應當立即制止,通知實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參與欺凌行為的認定和處理。(1)根據上述圖表,我們可以得出校園欺凌行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哪些權利 (2)假如你的朋友是校園欺凌事件的受害者,你會如何幫助他或她 (3)為預防和應對校園欺凌,需要各方修煉多重“欺凌防治力”,打造一條堅固的防線。請你從不同角度寫出建議書第二、三點內容。致全社會: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一份沃土,有效預防和減少校園欺凌案件發生,保護好“少年的你”。預防校園欺凌,我們建議:①國家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依法治理校園欺凌行為。②③八1班全體同學××年×月×日【答案】(1)人格尊嚴權(名譽權、隱私權)、財產權(2)幫助他(她)向老師或父母求助,必要時報警;鼓勵他(她)勇敢地指正犯罪嫌疑人,依法維權;提醒他(她)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耐心傾聽,陪伴,提醒他(她)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生命健康意識等(3)政府:加大嚴懲校園欺凌行為的力度,嚴肅處理此類事件;社會: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文化環境;家庭: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肩負起對孩子的教育和監護職責;學校: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加強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學生:自覺加強道德修養,樹立法治意識,理性對待和處理同學矛盾,不做欺凌者;遇到欺凌請老師、家長等協助解決,必要時依法維權。【知識點】法律維護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和個人隱私;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根據上述圖表,我們可以得出校園欺凌行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哪些權利。把握公民的權利的知識,然后完整把握圖表內容,說明校園欺凌行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權(名譽權、隱私權)、財產權。(2)此題要求說明假如你的朋友是校園欺凌事件的受害者,你會如何幫助他或她。概括材料內容,聯系教材知識,說明幫助他(她)向老師或父母求助,必要時報警;鼓勵他(她)勇敢地指正犯罪嫌疑人,依法維權;提醒他(她)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耐心傾聽,陪伴,提醒他(她)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生命健康意識等,言之成理即可。(3)此題為開放型問題,要求從不同角度寫出建議書第二、三點內容。概括材料內容,圍繞主題,從政府、社會、學校、學生等角度說明,言之成理即可。【點評】此題考查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把握人身權利的知識說明即可。(2)聯系教材知識,結合實際說明。(3)圍繞主題,言之成理即可。23.(2024八下·蒼南期中)關注時事熱點,學會運用憲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人民網依托“領導留言板”推出2024年全國兩會版“我給兩會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各界群眾可圍繞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通過人民網“我給兩會捎句話”踴躍建言,幫助政府科學民主決策。材料二:新聞鏈接:陽光燦爛的春日,又到了賞花的美好季節。然而在很多公園,不和諧的游園現象層出不窮,有些游客為了拍照,不顧書上掛著的宣傳牌和園內保安人員的提醒,隨意用手拉扯樹枝,樹上綻放的花瓣隨著拉扯紛紛飄落,還有人索性爬上樹干“制造”花瓣雨……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部分條文第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五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力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力第五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網友觀點:甲: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游客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樣做就怎么做唄。乙:法律并沒有禁止游客上樹,游客也沒有義務聽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的。(1)根據材料,分析人民網開展“我給兩會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的憲法依據。(2)結合所給憲法條文和網友觀點,對游客行為進行點評。【答案】(1)①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②憲法規定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③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④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憲法的原則;⑤憲法規定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2)游客的行為是錯誤的。憲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材料中,游客的行為沒有正確行使權利,在行使權利的同時侵犯了其他游客和公民的利益。游客們拉扯樹枝、“制造”花瓣雨的行為也沒有自覺履行公民義務,憲法第五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我們應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做文明游客。【知識點】憲法與普通法律;權利和義務【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根據材料,分析人民網開展“我給兩會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的憲法依據。首先把握憲法的知識,然后概括材料內容,說明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憲法規定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憲法的原則;憲法規定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等。(2)此題要求結合所給憲法條文和網友觀點,對游客行為進行點評。把握憲法條文和網友的觀點,分析游客行為,可知游客的行為是錯誤的。材料中,游客的行為沒有正確行使權利,在行使權利的同時侵犯了其他游客和公民的利益。游客們拉扯樹枝、“制造”花瓣雨的行為也沒有自覺履行公民義務,憲法第五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我們應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做文明游客。【點評】此題考查憲法、權利與義務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把握憲法地位,結合材料說明即可。(2)概括材料內容,結合憲法條文,聯系權利與義務的知識說明。24.(2024八下·蒼南期中)新疆溫宿,是“中國核桃之鄉”,盛產的薄皮核桃以皮薄、肉美、味香而著稱,被專家確定為“品質極上,無可匹敵”的部優品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1 溫宿的位置與地形 圖2 溫宿氣溫降水圖材料二:近年來,溫宿縣積極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除了種植水稻、核桃、紅棗和蘋果外,還堅持培育杏李、櫻桃、梨、西梅等特色農產品和反季節蔬菜等高附加值的種植產業。(1)由圖1可知溫宿位于我國哪一地理區域 并描述該地的地勢特點。(2)結合材料一,分析溫宿種植核桃的優勢條件。(3)綜合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溫宿縣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的意義。【答案】(1)西北地區;西北高東南低或北高南低(2)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夏季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累積;灌溉水源來自于高山冰雪融水,水質好;平均氣溫較低,作物病蟲害較少;(3)農產品多樣化,市場適應性強;增加農民收入;發展林果業可增加植被覆蓋率,利于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由題意可知,溫宿縣地處東經80度,屬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由圖中所示海拔高度可知,地勢西北高東南低。(2)由所學知識可知,當地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夏季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累積;此外高山冰雪融水豐富,水資源充足,水質好;平均氣溫較低,作物病蟲害較少。(3)由題意可知,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培育杏特色農產品和反季節蔬菜,增加高附加值的種植產業,有利于農產品多樣化,提高市場適應性強;增加農民收入;同時發展林果業可增加植被覆蓋率,利于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點評】核桃屬于喜溫樹種,適宜的年均氣溫是9℃~16℃,極端最低溫。不低于-20℃,極端最高溫在38℃以上。25.(2024八下·蒼南期中)在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做了不懈努力。【農業調整篇——政策保障民生】材料一:新中國剛成立時,全國尚有占總數2/3的農民被束縛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從1950年夏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土地改革在全國大陸基本完成,約三億無地少地的農民共獲得約七億畝土地。——摘編自高中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材料二:1953-1956年期間糧食產量變化(單位:億噸)材料三:1978年冬,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18位村民立下了一份“分田到戶”的字據,這件事情當時在全國引起極大爭議。但是1979年秋小崗村卻迎來了從未有過的大豐收。小崗人第一次向國家交了公糧,家家戶戶囤滿了糧食。鄧小平從這件事情看到了中國農村改革的方向,滿腔熱情地給了支持。【思想解放篇——思想引領行動】【建設成就篇——合創新驅動發展】(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成立后實施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據和歷史意義。(2)依據材料二,寫出1953—1956年期間糧食產量的變化。結合所學,寫出發生變化的原因。(3)結合材料三,指出“中國農村改革的方向”的措施是什么 產生了怎樣積極的影響 (4)根據下面思維導圖中的兩個時間節點發生的史實,分別簡述在特定時代背景下思想解放與社會變革之間的關系。(5)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請你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以“創新驅動發展”為題,寫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一五”計劃期間工業交通 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 “一帶一路”惠及世界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答案】(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意義: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鞏固了人民政權。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2)變化:糧食產量逐年增加。原因: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或農業合作化運動或加入農村生產合作社),解放農村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或生產積極性)。(3)措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村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促進農業發展。(4)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破除了“兩個凡是”的束縛,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5)創新驅動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成就見證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政府的引領下,我國不斷進行政策調整和創新,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制定了“一五”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建成了沈陽第一機床廠等大型工業企業,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開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深圳從一個小漁村快速發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帶一路”,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1)依據:據材料一“從1950年夏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土地改革在全國大陸基本完成”并結合所學可知,1950年,中央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為土地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據。意義:根據所學可知,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鞏固了人民政權。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2)變化:據材料二“1953-1956年期間糧食產量變化”可知,1953—1956年我國糧食產量逐年增加。原因:根據所學可知,1953—1956年,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解放農村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或生產積極性)。(3)措施:據材料三“1978年冬,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18位村民立下了一份‘分田到戶’的字據……”“鄧小平從這件事情看到了中國農村改革的方向”,結合所學可知,“中國農村改革的方向”的措施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影響:根據所學可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促使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村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促進農業發展。(4)據題干思維導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破除了“兩個凡是”的束縛,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5)本題為歷史淚短文。據試題要求,以“創新驅動發展”為題,依據材料圖片,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論證,注意史實正確、史論結合、論從史出,言之成理即可。如“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基礎;1980年,中央開辟四大經濟特區,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窗口;新的歷史時期,我國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帶一路”,促進了社會主義經濟新發展。故答案為:(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意義: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鞏固了人民政權。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2)變化:糧食產量逐年增加。原因: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或農業合作化運動或加入農村生產合作社),解放農村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或生產積極性)。(3)措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村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促進農業發展。(4)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破除了“兩個凡是”的束縛,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5)創新驅動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成就見證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政府的引領下,我國不斷進行政策調整和創新,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制定了“一五”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建成了沈陽第一機床廠等大型工業企業,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開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深圳從一個小漁村快速發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帶一路”,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土地改革。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土地改革的相關歷史知識。(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社會主義改造。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坐標數據材料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社會主義改造的相關史實。(3)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相關史實。(4)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改革開放。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思維導圖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改革開放的相關史實。(5)本題為歷史淚短文,言之有理即可。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熟練掌握的相關史實。1 / 1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中教學診斷性測試試卷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4八下·蒼南期中)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我國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這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這一制度的最大優勢是( ?。?br/>A.人民當家作主 B.全面依法治國C.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D.中國共產黨領導2.(2024八下·蒼南期中)我國憲法第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能體現該原則有( ?。?br/>①國家機關內部決策時,遵循少數服從多數②權力機關由人民選舉人民代表組成③行政、監察、司法等機關對權力機關負責④下級服從上級,地方絕對服從中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八下·蒼南期中)最是書香能致遠。世界讀書日,為響應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八年級某班開展了薦書、讀書活動。據此回答下題。3.小蒼推薦了右圖書籍,他推薦該書的以下理由恰當的是( )①我們要講好憲法故事,讓憲法精神深入人心②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③公民應增強憲法意識,履行好憲法監督職責④憲法是所有法律總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小蒼讀到了該書某一篇章的三則故事:“推動男女同工同酬的功勛人物申紀蘭”“一位106歲老人的18次選舉投票”“我們要為殘疾人創造一切可能”。據此推斷該篇章的標題最可能是( ?。?br/>A.憲法是國家制度的最高法律形式B.憲法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C.讓文本上的憲法落地生根、滋潤人心D.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5.(2024八下·蒼南期中)廣泛深入開展促進青少年學生讀書的行動,這保障了青少年的( )A.社會經濟權利 B.政治權利C.文化教育權利 D.人身自由6.(2024八下·蒼南期中)某地舉辦現行憲法公布施行四十一周年朗誦會;某市選聘普法形象大使、開展“以案釋法”微課比賽;某市數字憲法館開館……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我們( )①踐行憲法,完善修改憲法②學習憲法,增強憲法意識③遵守憲法,杜絕違憲行為④認同憲法,接受憲法指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八下·蒼南期中)漫畫《有權不可任性》告訴我們( )①權力必須受到制約,要關進制度的籠子里②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③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立法活動的最基本要求④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4八下·蒼南期中)每年“3.15”晚會,都會曝光大量消費者關注的商品或服務質量問題,深度揭露消費環境存在的各類問題,倡導在法治的陽光下,消費者更有尊嚴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下依法維權方式正確的是( )①直接對話,通過和解解決糾紛②向工商部門提起訴訟③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調解糾紛④向人民法院申請仲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③9.(2024八下·蒼南期中)下面是一張海報上的宣傳組圖。你認為這張海報宣傳的主題最恰當的是( )A.民族團結,共同繁榮 B.接受教育,傳遞文明C.依法納稅,行使權利 D.履行義務,自覺承擔10.(2024八下·蒼南期中)從法律角度看,下列對下側漫畫《回報》理解不正確的是( )A.扶助贍養父母是公民的法定義務B.公民先享受權利,然后再享受義務C.公民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D.公民是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2024八下·蒼南期中)讀圖1、圖2有關青海省的相關資料,完成下題。圖1 青海地圖 圖2 西寧氣溫和降水圖11.根據圖1,青海省( ?。?br/>①位于中緯度,北部鄰西藏自治區②位于地勢第三級階梯,海拔較高③地處青藏地區,行政中心是西寧④柴達木盆地有石油、鉀鹽等礦產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水谷地是青海省主要種植業區,其發展的有利條件是( )A.光照充足,降水均勻 B.氣溫較高,無結冰期C.水能豐富,水電站多 D.土壤肥沃,灌溉便利13.三江源將建成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建設的核心是:保護生態、共建共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先行區。蘭江源地區( )A.是長江、珠江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B.是高海拔生物多樣性最集中地區之一C.設立國家公園主要目的為了吸引各地游客D.湖泊眾多,具有發展農業的巨大潛力14.(2024八下·蒼南期中)下圖所示歷史事件( ?。?br/>①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②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③標志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④有利于壯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5.(2024八下·蒼南期中)以下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的主要熱詞,其中屬于1951年的是( ?。?br/>A.新中國 土地改革 “最可愛的人”B.總路線 三面紅旗 “人民公社好”C.紅衛兵 階級斗爭 “停課鬧革命”D.中國夢 精準扶貧 “兩個一百年”16.(2024八下·蒼南期中)新中國成立時,毛澤東說:“我們連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边@一落后局面的改變開始于( )A.“一五”計劃時期 B.“大躍進”運動時期C.“文化大革命”時期 D.三大改造期間17.(2024八下·蒼南期中)1979年底,包產到戶、包干到戶還只是在個別地方嘗試,比重僅占全國總農戶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產到戶、包干到戶迅速發展是由于它( )A.體現了農民的創新精神 B.使農民獲得土地所有權C.使農業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適應了農民的生產需求18.(2024八下·蒼南期中)照片定格了歷史的瞬間。以下兩組照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br/>A.高考制度的恢復 B.工業體系的建立C.“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D.對外開放19.(2024八下·蒼南期中)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基本原則。下表選項中史實與結論對應正確的是( )選項 史實 結論A 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B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C 一五計劃的實施 標志著建立社會主義制度D “文化大革命”發動 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A.A B.B C.C D.D20.(2024八下·蒼南期中)以下是某位同學在學習了八下《中國歷史》第一到第三單元后制作的年代尺。依次最適合填寫在空格中的是( ?。?br/>A.①抗美援朝 ②三大改造 ③土地改革 ④西藏解放B.①西藏解放 ②三大改造 ③抗美援朝 ④土地改革C.①抗美援朝 ②土地改革 ③三大改造 ④西藏解放D.①土地改革 ②西藏解放 ③三大改造 ④抗美援朝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21.(2024八下·蒼南期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八年5班開展“與法同行,提升法治素養”綜合探究活動,請你參與。【愛國有法】 【愛國有行】(1)閱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目錄,請補全第二章標題 。選項如下(填寫序號)①權利與義務相一致②公民的權利和義務③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2)請繪制一幅體現《憲法》和《愛國主義教育法》兩者關系的示意圖,來幫助同學們進一步認識這兩部法律,并闡述設計意圖。(3)綜合上述材料,以“理性愛國”為主題,寫一則簡短的新聞評論。22.(2024八下·蒼南期中)某校八年1班開展“保護少年的你——預防校園欺凌,法治護航成長”為主題的班會,邀請你一起參與。材料一:近年來,校園欺凌違法犯罪時有發生,已成為嚴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會頑疾。以下是對校園欺凌行為具體形式的調查圖表:材料二:在防治校園欺凌問題上,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學校對學生欺凌行為應當立即制止,通知實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參與欺凌行為的認定和處理。(1)根據上述圖表,我們可以得出校園欺凌行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哪些權利 (2)假如你的朋友是校園欺凌事件的受害者,你會如何幫助他或她 (3)為預防和應對校園欺凌,需要各方修煉多重“欺凌防治力”,打造一條堅固的防線。請你從不同角度寫出建議書第二、三點內容。致全社會: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一份沃土,有效預防和減少校園欺凌案件發生,保護好“少年的你”。預防校園欺凌,我們建議:①國家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依法治理校園欺凌行為。②③八1班全體同學××年×月×日23.(2024八下·蒼南期中)關注時事熱點,學會運用憲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人民網依托“領導留言板”推出2024年全國兩會版“我給兩會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各界群眾可圍繞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通過人民網“我給兩會捎句話”踴躍建言,幫助政府科學民主決策。材料二:新聞鏈接:陽光燦爛的春日,又到了賞花的美好季節。然而在很多公園,不和諧的游園現象層出不窮,有些游客為了拍照,不顧書上掛著的宣傳牌和園內保安人員的提醒,隨意用手拉扯樹枝,樹上綻放的花瓣隨著拉扯紛紛飄落,還有人索性爬上樹干“制造”花瓣雨……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部分條文第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五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力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力第五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網友觀點:甲: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游客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樣做就怎么做唄。乙:法律并沒有禁止游客上樹,游客也沒有義務聽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的。(1)根據材料,分析人民網開展“我給兩會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的憲法依據。(2)結合所給憲法條文和網友觀點,對游客行為進行點評。24.(2024八下·蒼南期中)新疆溫宿,是“中國核桃之鄉”,盛產的薄皮核桃以皮薄、肉美、味香而著稱,被專家確定為“品質極上,無可匹敵”的部優品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1 溫宿的位置與地形 圖2 溫宿氣溫降水圖材料二:近年來,溫宿縣積極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除了種植水稻、核桃、紅棗和蘋果外,還堅持培育杏李、櫻桃、梨、西梅等特色農產品和反季節蔬菜等高附加值的種植產業。(1)由圖1可知溫宿位于我國哪一地理區域 并描述該地的地勢特點。(2)結合材料一,分析溫宿種植核桃的優勢條件。(3)綜合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溫宿縣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的意義。25.(2024八下·蒼南期中)在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做了不懈努力。【農業調整篇——政策保障民生】材料一:新中國剛成立時,全國尚有占總數2/3的農民被束縛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從1950年夏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土地改革在全國大陸基本完成,約三億無地少地的農民共獲得約七億畝土地。——摘編自高中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材料二:1953-1956年期間糧食產量變化(單位:億噸)材料三:1978年冬,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18位村民立下了一份“分田到戶”的字據,這件事情當時在全國引起極大爭議。但是1979年秋小崗村卻迎來了從未有過的大豐收。小崗人第一次向國家交了公糧,家家戶戶囤滿了糧食。鄧小平從這件事情看到了中國農村改革的方向,滿腔熱情地給了支持。【思想解放篇——思想引領行動】【建設成就篇——合創新驅動發展】(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成立后實施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據和歷史意義。(2)依據材料二,寫出1953—1956年期間糧食產量的變化。結合所學,寫出發生變化的原因。(3)結合材料三,指出“中國農村改革的方向”的措施是什么 產生了怎樣積極的影響 (4)根據下面思維導圖中的兩個時間節點發生的史實,分別簡述在特定時代背景下思想解放與社會變革之間的關系。(5)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請你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以“創新驅動發展”為題,寫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一五”計劃期間工業交通 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 “一帶一路”惠及世界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解析】【分析】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我國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這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這一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故D正確。人民當家作主是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全面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民主集中制是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原則,故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最高政治領導力量。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2.【答案】A【知識點】憲法與普通法律【解析】【分析】國家機關內部決策時,遵循少數服從多數,權力機關由人民選舉人民代表組成,行政、監察、司法等機關對權力機關負責是民主集中制的表現,故①②③正確。“地方絕對服從中央”不是民主集中制原則的體現,故④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此題考查民主集中制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人民選舉代表組成權力機關,法律和重大決策要由人民充分討論,少數服從多數,民主決定。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其他國家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的關系,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職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的兩個積極性。【答案】3.A4.D【知識點】憲法與普通法律【解析】【點評】此題考查憲法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是我國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3.閱讀《中國憲法往事》,是基于我們要講好憲法故事,讓憲法精神深入人心,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故①②正確。“履行好憲法監督職責”的主體不是公民,故③錯誤;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依據,故④錯誤。故答案為A。4.“推動男女同工同酬的功勛人物申紀蘭”“一位106歲老人的18次選舉投票”“我們要為殘疾人創造一切可能”表明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故D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憲法是國家制度的最高法律形式、憲法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故AB不符合題意;題干沒有強調讓文本上的憲法落地生根、滋潤人心,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5.【答案】C【知識點】公民受教育的權利與義務【解析】【分析】廣泛深入開展促進青少年學生讀書的行動,這保障了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權利,故C正確。題干沒有涉及社會經濟權利、政治權利和人身自由,故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公民權利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并獲得相應物質保障的權利。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國家制定資助政策,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6.【答案】C【知識點】憲法與普通法律【解析】【分析】某地舉辦現行憲法公布施行四十一周年朗誦會;某市選聘普法形象大使、開展“以案釋法”微課比賽;某市數字憲法館開館等,有助于學習憲法,增強憲法意識,認同憲法,接受憲法指引,故②④正確。完善修改憲法的主體不是中學生,故①錯誤;“杜絕違憲行為”夸大了其作用,故③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此題考查憲法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我國憲法符合國情、符合實際、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充分體現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充分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我們要理解并認同憲法的價值,增強對憲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覺接受憲法的指引與要求,讓憲法真正銘刻于心,讓憲法精神在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7.【答案】B【知識點】憲法與普通法律【解析】【分析】有權不可任性,寓意權力必須受到制約,要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故①②④正確。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故③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是我國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8.【答案】B【知識點】權利和義務【解析】【分析】消費者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通過直接對話,通過協商解決糾紛;或者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調解糾紛,故①③正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故②錯誤;要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故④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依法維權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等。9.【答案】D【知識點】權利和義務【解析】【分析】分析圖片內容,接受教育、維護民族團結、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均體現出公民應自覺承擔和履行的基本義務,故D符合題意。ABC體現某一幅宣傳圖的內容,并沒有體現這一組圖片的主題,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此題考查履行義務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作為公民,我們依法享有權利,也應依法履行義務如果義務觀念淡薄,對他人、社會與國家缺乏擔當,不履行自己的法定義務,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我們要增強義務意識,認真履行法定義務,主動承擔社會責任。10.【答案】B【知識點】權利和義務【解析】【分析】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權利和義務無先后之分,故B錯誤。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密不可分的;公民的某些權利和義務是相互結合的,在某些條件下,權利就是義務,義務就是權利;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促進的。題文漫畫《回報》體現了扶助贍養父母是公民義務,說明了公民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公民是權利的享有者,也是義務的承擔者,故ACD正確。此題要求選擇說法不正確的,符合題意的為B。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考查權利與義務的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可以激發公民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履行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反過來,公民自覺履行義務,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又為其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更好的條件,【答案】11.D12.D13.B【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點評】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11.①由所學知識可知,青海省位于中緯度,北部鄰新疆自治區 , ①錯誤;②由所學知識可知,青海省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海拔較高,②錯誤;③由所學知識可知,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地區,其行政中心首府是西寧市,③正確;④由所學知識可知,青海省內有柴達木盆地,盆地有豐富的石油、鉀鹽等礦產資源,④正確。綜上所述:③④正確。故答案為:D。12.A、由所學知識可知,青海地處青藏高原,全年降水稀少,季節性明顯,A錯誤;B、由所學知識可知,青海地處青藏高原,夏季氣溫高,冬季寒冷,有結冰期,B錯誤;C、由所學知識可知,青海地處青藏高原,降水較少,冬季容易下雪結冰,水電站少,C錯誤;D、由所學知識可知,青海地處青藏高原,但水谷地有冰川融水補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利于種植業發展,D正確。故答案為:D。13.A、由所學知識可知,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A錯誤;B、由所學知識可知,三江源地區是水資源豐富,物種種類多,是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集中地之一,B正確;C、由所學知識可知,三江源地區設立國家公園主要目的為了保護水源地,C錯誤;D、由所學知識可知,三江源地區地處高原,湖泊少,生態脆弱不適合耕種,D錯誤。故答案為:B。14.【答案】B【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解析】【分析】據題干圖片并結合所學可知,圖片所示歷史事件是開國大典,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有利于壯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所以①②④解讀正確,故選B項;1956年,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故③不符合題意,排除ACD三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相關史實。15.【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解析】【分析】提取答題關鍵信息“1951年的熱詞”,結合所學可知:A:1951年,新中國成立之初,正在開展土地改革,人民志愿軍抗援朝,稱為“最可愛的人”,所以,新中國 土地改革 “最可愛的人”,屬于1951年的熱詞,故選A項。B:1958年,制定了社會主義建設總線,掀起了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所以總路線、三面紅旗、“人民公社好”是1958年的熱詞,排除B項。C: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紅衛兵掀起階級斗爭,“停課鬧革命”,所以紅衛兵、階級斗爭、“停課鬧革命”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熱詞,排除C項。D: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主要熱詞有中國夢、精準扶貧 、“兩個一百年”,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土地改革與抗美援朝,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土地改革與抗美援朝的相關史實。16.【答案】A【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解析】【分析】據材料“我們連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可知,毛澤東的話說明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工業落后,據所學可知,1953年,國家開始一五計劃建設,到1957年一五計劃的超額完成,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推動了社會主義工業化,故選A項。1958年,中央發起“大躍進”運動,嚴重破壞了經濟發展,排除B項。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經濟建設遭到破壞,排除C項。1953-1956年,是三大改造時期,基本上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相關史實。17.【答案】D【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提取答題關鍵信息“1979年底到1984年底,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占比由9%增至95%以上”并結合所學可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開展經濟體制改革,實行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適應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使包產到戶、包干到戶迅速發展,故選D項。材料表明,包產到戶、包干到戶適應了農村發展要求,沒有體現農民的創新精神,排除A項。包產到戶、包干到戶,農民僅獲得土地生產經營自主權,沒有土地所有權,排除B項。材料表明,包產到戶、包干到戶適應了農村發展要求,不能說明農業收入得到平均分配,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相關史實。18.【答案】D【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據圖片信息“現在的深圳”“現在的浦東”,結合所學可知,1980年,我國開辟了深圳等四大經濟特區,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窗口,1990年,中央開發和開放上海的浦東新區,推動了對外開放的深入發展,由此可得出兩組照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對外開放,故選D項。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與題干圖片信息無關,排除A項。一五計劃,我國社會主義工業體系的初步建立,與題干圖片信息無關,排除B項。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與題干圖片信息無關,排除C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對外開放。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對外開放的相關史實。19.【答案】B【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史實與結論對應正確的”,縱使所學可知:A: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史實與結論對應錯誤,排除A項。B: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史實與結論對應正確,故選B項。C: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史實與結論對應錯誤,排除C項。D:1966年,“文化大革命”發動,嚴重破壞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史實與結論對應錯誤,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相關史實。20.【答案】C【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解析】【分析】據題干年代尺,結合所學可知,①對應時間“1950-1953年”,可知是抗美援朝;②對應時間是“1950-1952年”,可知土地改革; ③對應時間是“1953-1956年”,可知是三大改造;④對應時間是“1951年”,可知是西藏解放。綜上可得出①抗美援朝②土地改革 ③三大改造 ④西藏解放填寫正確,故選C項。ABD三項填寫不準確,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新中國的建立與鞏固。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年代尺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新中國的建立與鞏固的相關史實。21.【答案】(1)③(2)示例1:圖1設計意圖: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示例2:圖2設計意圖: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愛國主義教育法》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稅蹏髁x教育法》是對憲法規定的具體落實,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3)示例:新時代呼喚理性愛國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作為中國公民,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是法定義務。新聞中男子在公眾場合詆毀國人和國家,有損國家形象,誤導社會輿論。新聞中女子雖具有自覺維護民族尊嚴和國家利益的意識,但以危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方式表達愛國,有悖愛國初衷。作為青少年,我們要引以為戒,既要樹立堅定的愛國信念,又要依法踐行愛國之情,這才是新時代青少年正確的愛國表達。【知識點】憲法與普通法律【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閱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目錄,請補全第二章標題1。聯系所學知識可知填寫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2)此題要求繪制一幅體現《憲法》和《愛國主義教育法》兩者關系的示意圖,來幫助同學們進一步認識這兩部法律,并闡述設計意圖。把握憲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說明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愛國主義教育法》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稅蹏髁x教育法》是對憲法規定的具體落實,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等。(3)此題為開放型問題,要求綜合上述材料,以“理性愛國”為主題,寫一則簡短的新聞評論。概括材料內容,從民族精神、公民義務等知識角度說明,言之成理即可。【點評】此題考查憲法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熟記教材基礎知識即可。(2)梳理憲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繪制示意圖即可。(3)圍繞主題,言之成理即可。22.【答案】(1)人格尊嚴權(名譽權、隱私權)、財產權(2)幫助他(她)向老師或父母求助,必要時報警;鼓勵他(她)勇敢地指正犯罪嫌疑人,依法維權;提醒他(她)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耐心傾聽,陪伴,提醒他(她)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生命健康意識等(3)政府:加大嚴懲校園欺凌行為的力度,嚴肅處理此類事件;社會: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文化環境;家庭: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肩負起對孩子的教育和監護職責;學校: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加強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學生:自覺加強道德修養,樹立法治意識,理性對待和處理同學矛盾,不做欺凌者;遇到欺凌請老師、家長等協助解決,必要時依法維權。【知識點】法律維護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和個人隱私;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根據上述圖表,我們可以得出校園欺凌行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哪些權利。把握公民的權利的知識,然后完整把握圖表內容,說明校園欺凌行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權(名譽權、隱私權)、財產權。(2)此題要求說明假如你的朋友是校園欺凌事件的受害者,你會如何幫助他或她。概括材料內容,聯系教材知識,說明幫助他(她)向老師或父母求助,必要時報警;鼓勵他(她)勇敢地指正犯罪嫌疑人,依法維權;提醒他(她)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耐心傾聽,陪伴,提醒他(她)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生命健康意識等,言之成理即可。(3)此題為開放型問題,要求從不同角度寫出建議書第二、三點內容。概括材料內容,圍繞主題,從政府、社會、學校、學生等角度說明,言之成理即可。【點評】此題考查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把握人身權利的知識說明即可。(2)聯系教材知識,結合實際說明。(3)圍繞主題,言之成理即可。23.【答案】(1)①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②憲法規定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③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④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憲法的原則;⑤憲法規定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2)游客的行為是錯誤的。憲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材料中,游客的行為沒有正確行使權利,在行使權利的同時侵犯了其他游客和公民的利益。游客們拉扯樹枝、“制造”花瓣雨的行為也沒有自覺履行公民義務,憲法第五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我們應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做文明游客。【知識點】憲法與普通法律;權利和義務【解析】【分析】(1)此題要求根據材料,分析人民網開展“我給兩會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的憲法依據。首先把握憲法的知識,然后概括材料內容,說明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憲法規定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憲法的原則;憲法規定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等。(2)此題要求結合所給憲法條文和網友觀點,對游客行為進行點評。把握憲法條文和網友的觀點,分析游客行為,可知游客的行為是錯誤的。材料中,游客的行為沒有正確行使權利,在行使權利的同時侵犯了其他游客和公民的利益。游客們拉扯樹枝、“制造”花瓣雨的行為也沒有自覺履行公民義務,憲法第五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我們應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做文明游客。【點評】此題考查憲法、權利與義務的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1)把握憲法地位,結合材料說明即可。(2)概括材料內容,結合憲法條文,聯系權利與義務的知識說明。24.【答案】(1)西北地區;西北高東南低或北高南低(2)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夏季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累積;灌溉水源來自于高山冰雪融水,水質好;平均氣溫較低,作物病蟲害較少;(3)農產品多樣化,市場適應性強;增加農民收入;發展林果業可增加植被覆蓋率,利于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由題意可知,溫宿縣地處東經80度,屬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由圖中所示海拔高度可知,地勢西北高東南低。(2)由所學知識可知,當地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夏季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累積;此外高山冰雪融水豐富,水資源充足,水質好;平均氣溫較低,作物病蟲害較少。(3)由題意可知,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培育杏特色農產品和反季節蔬菜,增加高附加值的種植產業,有利于農產品多樣化,提高市場適應性強;增加農民收入;同時發展林果業可增加植被覆蓋率,利于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點評】核桃屬于喜溫樹種,適宜的年均氣溫是9℃~16℃,極端最低溫。不低于-20℃,極端最高溫在38℃以上。25.【答案】(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意義: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鞏固了人民政權。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2)變化:糧食產量逐年增加。原因: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或農業合作化運動或加入農村生產合作社),解放農村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或生產積極性)。(3)措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村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促進農業發展。(4)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破除了“兩個凡是”的束縛,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5)創新驅動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成就見證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政府的引領下,我國不斷進行政策調整和創新,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制定了“一五”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建成了沈陽第一機床廠等大型工業企業,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開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深圳從一個小漁村快速發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帶一路”,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解析】【分析】(1)依據:據材料一“從1950年夏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土地改革在全國大陸基本完成”并結合所學可知,1950年,中央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為土地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據。意義:根據所學可知,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鞏固了人民政權。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2)變化:據材料二“1953-1956年期間糧食產量變化”可知,1953—1956年我國糧食產量逐年增加。原因:根據所學可知,1953—1956年,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解放農村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或生產積極性)。(3)措施:據材料三“1978年冬,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18位村民立下了一份‘分田到戶’的字據……”“鄧小平從這件事情看到了中國農村改革的方向”,結合所學可知,“中國農村改革的方向”的措施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影響:根據所學可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促使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村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促進農業發展。(4)據題干思維導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破除了“兩個凡是”的束縛,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5)本題為歷史淚短文。據試題要求,以“創新驅動發展”為題,依據材料圖片,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論證,注意史實正確、史論結合、論從史出,言之成理即可。如“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基礎;1980年,中央開辟四大經濟特區,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窗口;新的歷史時期,我國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帶一路”,促進了社會主義經濟新發展。故答案為:(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意義: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鞏固了人民政權。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2)變化:糧食產量逐年增加。原因: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或農業合作化運動或加入農村生產合作社),解放農村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或生產積極性)。(3)措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村生產力得到極大的解放,促進農業發展。(4)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破除了“兩個凡是”的束縛,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5)創新驅動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成就見證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政府的引領下,我國不斷進行政策調整和創新,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制定了“一五”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建成了沈陽第一機床廠等大型工業企業,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開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深圳從一個小漁村快速發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帶一路”,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土地改革。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土地改革的相關歷史知識。(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社會主義改造。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坐標數據材料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社會主義改造的相關史實。(3)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相關史實。(4)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改革開放。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思維導圖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改革開放的相關史實。(5)本題為歷史淚短文,言之有理即可。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熟練掌握的相關史實。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中教學診斷性測試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期中教學診斷性測試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