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暑期突破 專題 02 常見的關聯詞及其作用一、提問方式①下列句子中,關聯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②選擇合適的關聯詞填入文中的括號里。二、知識梳理★關聯詞是指在各級語言單位中起關聯作用的詞語,一般成對出現,如“因為……所以……”,“雖然……但是……”等。同學們選填關聯詞語時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1.分析關聯詞語的搭配是否合理;2.從分辨語句間的意義關系人手,分析句與句之間本身蘊含著什么樣的關系,再確定表示這種關系的關聯詞語;3.從語感方面分析,看看所填的關聯詞語是否通順合理,上下銜接。(一)常見關聯詞語常用的關聯詞語大致可分為:并列、遞進、選擇、因果、承接、假設、條件和轉折等八種。1.并列關系:就是句子中幾個分句之間的關系是平等并列的、沒有主次之分,各個分句分別說明幾種相關的情況,或表示一件事的幾個方面。常用的關聯詞語有:既……又……,不是……而是……,一邊……一邊……,一面……一面……例:①“我們既要刻苦學習,又要積極鍛煉身體。”② “ 這 種 境 界 既 叫 人 驚 嘆 , 又 叫 人 舒 服 。 ”2.遞進關系:就是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進一層。常用的關聯詞語有:不但(不僅)……而且……、不但……還……、……更(還)……、……甚至……等。例:①“海底不但景色奇異,而且物產豐富”。②“魯迅先生不但珍惜自己的時間,而且珍惜別人的時間。”3.選擇關系:就是幾個分句分別說出幾件事情,需要從中選擇一件。常用的關聯詞語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還是……、要么……要么……、寧可(寧愿)……也不……、與其……不如……等。例:①“要么把老虎打死,要么被老虎吃掉。”②“我們下課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③ “ 雨 來 寧 可 犧 牲 自 己 , 也 不 泄 露 黨 的 秘 密 。 ”4.因果關系:就是句子的前一部分表示原因或(結果),后一部分表示結果或(原因)。常用的關聯詞語有:因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為……等。例:①“因為這本書寫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歡看。”②“張思德的死之所以比泰山還重,是因為他是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5.承接關系:就是各分句表示連續發生的事情或動作,分句有先后順序。常用的關聯詞語有:先……再…… 、首先……然后……、先……然后……、接著……最后……、“先……再……最后……”等。例:①“看了他的示范動作后,我就照著樣子做。”②“他喜出望外地跑回來,先取出一支縫衣針,再燒紅了,最后彎成魚鉤。”6.假設關系:就是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紹一種假設情況,后面一部分是假設的情況實現后要產生的結果。常用的關聯詞語有:如果……就……、即使……也……、哪怕……也……例:①“如果明天下雨,運動會就不舉行了。”②“即使你遇到多大困難,也不能退縮。”7.條件關系:就是句子前面提出條件,后面說明在這種條件下會產生的結果。常用的關聯詞語有:只要……就……、無論(不管、不論)……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例:①“只要我們努力,成績就會不斷地提高。”② “ 無 論 刮 風 下 雨 , 我 們 都 堅 持 按 時 上 學 。 ”8.轉折關系:就是前一個分句說了一個意思,后一個分句不是順著前一個分句的意思說下來,而是作了一個轉折,說出的意思,和前一個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對。常用的關聯詞語有:雖然……但是……、盡管……還……例:①“雖然小紅考了一百分,但是她沒有驕傲。”② “ 盡 管 這 件 事 很 難 完 成 , 但 他 還 是 做 到 了 。 ”二、方法點撥1.一般方法初讀句子,弄清分句之間的關系。選擇關聯詞語,填入句子。再讀句子,檢查句子是否通順,句意是否正確。2.兩個注意點(1)搭配要得當使用一組關聯詞語是要前后呼應,要“成雙配對”,不能交叉使用,這樣才能是句意暢通、明確。(2)運用要合理該用的時候用,不該用的時候就不用,不要生搬硬套。根據句子表達的需要,正確的選擇關聯詞語。★★備注:標紅的題目為該考點對應練習★★一、閱讀材料《換票》。①兩個鄉下人,外出打工。一個去上海,一個去北京。可是在候車廳等車時,又都改變了主意,因為臨座的人議論說,上海人精明,外地人問路都收費;北京人質樸,見吃不上飯的人,不僅給饅頭,還送舊衣服。②去上海的人想,還是北京好,掙不到錢也餓不死,幸虧車還沒到,不然真掉進了火坑。③去北京的人想,還是上海好,給人帶路都能掙錢,還有什么不能掙錢的?我幸虧還沒上車,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機會。于是他們在退票處相遇了。原來要去北京的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④去北京的人發現,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個月,什么都沒干,竟然沒有餓著。______銀行大廳里的礦泉水可以白喝,______大商場里歡迎品嘗的點心也可以白吃。⑤去上海的人發現,上海果然是一個可以發財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賺錢。帶路可以賺錢,看廁所可以賺錢,弄盆涼水讓人洗臉可以賺錢。______想點辦法,再花點力氣______可以賺錢。⑥憑著鄉下人對泥土的感情和認識,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裝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樹葉的土,以“花盆土”的名義,向不見泥土而又愛花的上海人兜售。當天他在城郊間往返六次,凈賺了五百元。一年后,憑“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擁有了一間小小的門面。⑦在長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個新的發現:一些商店樓面亮麗而招牌較黑,一打聽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負責洗樓不負責洗招牌的結果。他立即抓住這一空當,買了人字梯、水桶、抹布……辦起一個小型清洗公司,專門負責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 150多個員工,業務已由上海發展到杭州和南京。前不久,他坐火車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場。在北京車站,一個撿破爛的人把頭伸進軟臥車廂,向他要一只空啤酒瓶,就在遞瓶時,兩人都愣住了,因為五年前,他們曾換過一次車票。1.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適的關聯詞。2.短文第六自然段中“花盆土”的雙引號是表示(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定稱謂C.表示諷刺和否定 D.表示突出強調,引起注意3.短文第七自然段中的省略號是表示( )A.表示列舉的省略 B.表示說話斷斷續續C.表示話未說完,語意未盡 D.表示靜默或思考4.后來去上海的人發現,上海果然是一個可以發財的城市。短文具體寫了他的兩個發財之道,請你簡要地概括他的做法。①②5.如果不換票,你覺得原本要到上海的人會富有嗎?為什么?【答案】1.不但 而且 只要 就2.B 3.A4.向不見泥土又愛花的上海人兜售工地運來的含有沙子和樹葉的“花盆土”。 大樓商店樓面亮麗而招牌黑,他成立清潔公司專門負責擦洗。5.不會。因為他想不付出就可以吃飽穿暖,不愿動腦子,不肯吃苦耐勞。【解析】1.考查對關聯詞的運用。根據文中內容,文中“銀行大廳里的礦 泉水可以白喝”與“大商場里歡迎品嘗的點心也可以白吃”之間,從句意上看,屬于遞進關系,所以可填寫表示遞進關系的關連詞“不但……而且……”。文中的“想點辦法,再花點力氣”與“可以賺錢”之間從句意上看,屬于條件關系,所以可以填寫表示條件關系的關聯詞“只要……就……”。2.考查說出文中引號的作用。從第⑥自然段的“憑著鄉下人對泥土的感情和認識,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裝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樹葉的土,以“花盆土”的名義,向不見泥土而又愛花的上海人兜售。”可知,“花盆土”此處是特定的名稱,故雙引號是表示表示特定稱謂。故選 B。3.考查說出文中省略號的作用。從第⑦自然段的“他立即抓住這一空當,買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辦起一個小型清洗公司,專門負責擦洗招牌”句子表示列舉買的東西,省略號“列舉的省略”。故選 A。4.考查了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從第⑥自然段的“憑著鄉下人對泥土的感情和認識,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裝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樹葉的土,以“花盆土”的名義,向不見泥土而又愛花的上海人兜售。當天他在城郊間往返六次,凈賺了五百元。一年后,憑“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擁有了一間小小的門面。”可知,發財之道為:他以“花盆土”的名義,向不見泥土而又愛花的上海人兜售;從第⑦自然段的“在長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個新的發現:一些商店樓面亮麗而招牌較黑,一打聽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負責洗樓不負責洗招牌的結果。他立即抓住這一空當,買了人字梯、水桶、抹布……辦起一個小型清洗公司,專門負責擦洗招牌。”可知,發財之道為:他買了人字梯、水桶和抹布,辦起一個小型清洗公司,專門負責擦洗招牌。5.考查對知識的拓展。如果不換票,原本要去上海的人也不會富有。因為原本要去上海的人是一個安于現狀、得過且過、不敢向生活挑戰的人,即使到了上海的人,也會靠著別人的施舍過日子。二、閱讀課外語段,回答問題。零分①小旦從戴眼鏡的汪老師手里接過試卷。鮮紅的零分像一面垂頭喪氣的旗幟獵獵作響。小旦很害怕,不敢看老師的眼睛。好在老師也沒有看他,揮揮手說,回去給家長簽個字。②小旦心里難受極了。汪老師平時最喜歡他,上次看到他的指甲里藏了不少泥垢,親自用指甲鉗替他整理干凈了。上學期,小旦的語文考了全校第一,汪老師當即就從自己的書櫥里拿出同學們都垂涎三尺的《草房子》獎給了小旦,上面還有作者曹文軒的親筆簽名,神氣得不得了。③小旦看出來,易動感情的汪老師真生氣了。從全校第一到零分,就是從老柳樹上摔下來也不會這么慘。小旦嘆了口氣,含著淚回家去。④路上的油菜花都開了,金燦燦的,黃色的花粉沾到小旦的身上,好香啊。小旦的家在一片油菜地的后面,門口有一棵高大的柳樹,上面住了一窩灰鳥。正在家門口等小旦的老黑一看到小主人,搖著尾巴迎上來。小旦沒心情理它,手里的試卷攥得更緊了。⑤爺爺坐在院子的槐樹下,一樹的槐花白得像雪,香氣四溢。爺爺的手里抓著那把烏黑梢子的二胡,眼睛微閉,吱吱地拉著,喑啞的琴聲,在靜靜的院子里顯得很特別,小旦找不出詞形容。但他知道爺爺拉的是什么曲子,自從爺爺動手術以后,老是拉這首《病中吟》,有時候會把老淚拉出來,小旦也跟在后面流淚。( )過去的爺爺多么壯實,像谷場上的公牛,( )一場病,爺爺就像泄了氣的皮球,說話都抖個不停,小旦再不敢惹他生氣了。⑥小旦啊,回來了,鍋里有好東西,你去看看。知道今天你們發榜,犒勞你的。⑦小旦揭開鍋,幾個長相喜人的嫩玉米臥在清水里。小旦拿起一個,咬咬,真甜。小旦揀了一個大的給爺爺,站到旁邊,等爺爺問他。爺爺心情很好,竟然沒有問他成績,很難得地拉了一曲《良宵》,琴聲俏皮得像枝頭的小鳥。⑧小旦轉身到屋里寫作業。作業寫完,天已經黑了。掛在天上的涼月很亮,院子里灑下一片銀光。爺爺忽然喊小旦出去,讓他坐到自己身邊。小旦,你要什么獎賞?這次考試又是第一吧。⑨小旦不敢說話,把試卷遞給爺爺。爺爺看完臉色就變了,鼻子里呼哧呼哧出粗氣。小旦害怕了。爺爺你咋了?⑩爺爺不答話,老淚下來了。人一老,眼淚就多。爺爺走回自己的屋子,一聲巨大的嘆息,差點把小旦的心砸碎。小旦咬咬牙,跟爺爺進了屋。 老師說讓爸爸簽字,你打電話讓他們回來吧,小旦說。爺爺不理他,沒有開燈,臉朝墻躺到床上,月光從窗外照進,把爺爺的睡影沉重地映在墻上。 爺爺,你讓爸媽回來吧,上次王小銳考了個不及格,他爸媽就從沈陽回來監督他了。我好不容易考了零分,你為什么不讓他們從黑龍江回來?爺爺,我求你了,打電話給爸爸吧,我想他們了…… 小旦的淚再也忍不住了。他抱住了老淚縱橫的爺爺。6.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關聯詞。7.結合語境寫出你對文中加點詞語“垂涎三尺”含義的理解。8.文章末尾寫祖孫倆都流淚了,結合短文內容,寫出他們流淚的原因。小旦流淚是因為: ;爺爺流淚是因為: 。9.小旦為什么從全校第一跌落到考零分?( )(多選)A.小旦考零分并不是他成績差,而是因為想爸爸媽媽了。B.小旦考零分是他得到同學們垂涎三尺的《草房子》,驕傲了。C.因為小旦看到了“王小銳考了個不及格,他爸媽就從沈陽回來監督他了”,小旦故意考零分是希望以同樣的方式見到自己的爸媽。D.因為爺爺老拉《病中吟》,人一老,眼淚就多,小旦不喜歡。10.在小旦的要求下,爺爺終于撥通了在外打工的父母的電話,如果你是小旦,你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心里話呢?11.據統計,像“小旦”這樣的留守兒童目前我國有近二千萬,這樣的孩子大都缺少關愛,有的也像小旦那樣正處在憂郁之中,請寫一段話來鼓勵鼓勵他們吧。【答案】6.雖然 但是7.垂涎三尺形容極其貪婪的樣子。文中指同學們都想得到老師的那本《草房子》。8.小旦流淚是因為思念自己的爸爸媽媽,自己惹爺爺生氣后內心的愧疚。 爺爺流淚是因為疼惜孫子,由于家庭生活狀況不景氣,兒子不得不外出打工而不能滿足孫子需求的無奈。9.AC10.抽時間多回來陪伴我。11.父母是最愛我們的!【解析】6.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關聯詞的識記。根據閱讀短文中第⑤段原句“過去的爺爺多么壯實,像谷場上的公牛,場病,爺爺就像泄了氣的皮球,說話都抖個不停,小旦再不敢惹他生氣了”可知兩句之間是轉折關系,前面分句提出某種事實或情況,后面分句轉而述說與前面分句相反或相對的意思。故填入的的關聯詞是“雖然……但是……”。7.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重點詞語的理解。結合文章的前后句可知“垂涎三尺”原意指嘴邊掛著三尺長的口水,形容嘴饞到極點。亦形容羨慕到極點,極想據為己有。在文中指同學們都想得到老師的那本《草房子》,想把它據為己有。8.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文章中重點語段的理解。根據閱讀文章并結合前后句,“小旦的淚再也忍不住了。他抱住了老淚縱橫的爺爺。”從⑧段“小旦,你要什么獎賞?這次考試又是第一吧”、⑨段“小旦不敢說話,把試卷遞給爺爺。爺爺看完臉色就變了,鼻子里呼哧呼哧出粗氣”、 段中“爺爺,我求你了,打電話給爸爸吧,我想他們了……”可知小旦流淚是因為思念自己的爸爸媽媽,自己惹爺爺生氣后內心的愧疚。“爺爺不答話,老淚下來了”結合實際生活可知爺爺流淚是因為疼愛孫子,由于家庭生活狀況不景氣,兒子兒媳不得不外出打工,繼而不能陪伴和滿足孫子需求的無奈嘆息。9.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把握,要細讀文段。根據閱讀短文“語文考了全校第一”可以看出小旦的成績并不差,從 段中“我好不容易考了零分”可以看出他是故意的,從“爺爺你讓爸媽回來吧,上次王小銳考了個不及格,她爸媽就從沈陽回來監督她了”“打電話給爸爸吧,我想他們了……”這些句子可以看出他是想讓爸爸媽媽回來。故選 AC。10.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文章重點信息的理解。需要學生結合文章,書寫合理即可。例如:爸爸、媽媽,你們在外面過得好嗎?我和爺爺在家里很好,但是我很想念你們。11.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語言組織能力。根據結合日常,書寫合理即可。例如:雖然你們的爸爸媽媽不在你們的身邊,但在你們的周圍還有很多關心你們的人,有爺爺奶奶,有老師,還有很多的同學……他們都在時時刻刻關注著你們,希望你們每天都能開心。三、現代文閱讀抬起頭來做人①那一年,那個小男孩,不過八九歲。一天,他拿著一張籌款卡回家,很認真地對媽媽說: “學校要籌款,每個學生都要叫人捐錢。”②對小孩子來說,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長。③小男孩的媽媽取出 5塊錢,交給他,然后在籌款卡上簽名。小男孩靜靜地看著媽媽簽名,想說什么,卻沒開口。媽媽注意到了,問他:“怎么啦?"④小男孩低著頭說:“昨天,同學們把籌款卡交給老師時,捐的都是100塊、50塊。”⑤小男孩就讀的是當地著名的“貴族學校”,校門外,每天都有小轎車等候放學的學生。小男孩的班級是排在全年級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學,( )家里捐獻較多,( )成績較好。當然,小男孩不屬于前者。⑥那一天,小男孩說,不是想和同學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認真對待老師交代的功課,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課”做好。況且,學校還舉行班級籌款比賽,他的班已領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⑦媽媽把小男孩的頭托起來說: “不要低頭,要知道,你同學的家庭背景,非富則貴。我們必須________(量力而為 盡力而為),我們所捐的 5塊錢,其實比他們的 500塊錢還要多。你是學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學,盡力為校爭光,就是對學校最好的貢獻了。” A③第二天,小男孩抬起頭,從座位走出去,把籌款卡交給老師。當老師在班上宣讀每位同學的籌款成績時,小男孩還是抬起頭來。 B⑧媽媽說的那一番話,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臨由金錢來估量人的“成績”的無言教育。非常幸運,就在這第一次,他學習到“捐”的意義,以及別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________(獨一無二 獨樹一幟)的價值。12.在本文第⑤段填上適當的關聯詞。13.文中兩處橫線應填入的詞語分別是 、 。14.“自此以后,小男孩在達官貴人、富賈豪紳的面前,一直抬起頭來做人。”這是從文中摘出來的語句,應該放在文章的 A處還是 B處?( )15.結合第⑥段說說小男孩在班上是屬于哪種類型的學生?16.文章說,小男孩學習到了“捐”的意義,這“捐”的意義是什么?17.文題“抬起頭來做人”有何深刻含義?試結合文章內容闡述這一文題中所蘊含的哲理。【答案】1.不是……就是……2.量力而為 獨一無二3.B4.成績較好的學生5.這“捐”的意義首先是量力而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品學和成績,是學生對社會最好的捐獻。6.一個人即使身處貧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價值,相信通過自己的奮斗,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昂首生活于這個世界上。【解析】1.本題考查對關聯詞語的運用和對句子的理解。通讀第⑤自然段可知,本段中的“家里捐獻較多”與“成績較好”之間屬于選擇關系,故可填寫表示選擇關系的關聯詞關系“不是……就是……”,即填寫為:班上的同學,不是家里捐獻較多,就是成績較好。2.本題考查對詞語的辨析。量力而為: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強。盡力而為:全部用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結合語境,應選擇“量力而為”。獨一無二:沒有相同的;沒有可以相比的。獨樹一幟:單獨樹立起一面旗幟。比喻獨闖一條路子,自成一家。結合語境,應選擇“獨一無二”。3.本題考查對短文內容的理解。通讀短文,結合摘錄的句子“自此以后,小男孩在達官貴人、富賈豪紳的面前,一直抬起頭來做人”,應把句子放在文章的 B處。可認真閱讀短文來領悟。4.本題考查對短文內容的理解并回答問題。通讀第⑥段,從“他一向都認真對待老師交代的功課,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課”做好。況且,學校還舉行班級籌款比賽,他的班已領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這兩句話可看出,小男孩在班上是屬于:成績較好(以自己的品學,盡力為校爭光)的學生。5.本題考查文中關鍵詞語的含義。解答此題關鍵要理解詞語的本義,然后聯系作品內容和作者感情去推斷其語境義。根據上下文可見,這“捐”的意義首先是盡心竭力,捐出的一份誠意和真誠;其次是小男孩的品行和成績,以及對社會做出的貢獻等。6.本題考查標題含義理解及閱讀感悟表達。“抬起頭來做人”具有多層含義,除了表面上意義之外,文章還賦予了它更深刻的內涵,要深入思考結合主旨挖掘出來。表面來看,“抬起頭來做人”的含義是:不要因為非自身的原因而感到自卑,要抬起頭來做人。該標題還有深刻的含義,那它就是點明文章的主題,即:一個人即使身處貧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價值,相信通過自己的奮斗,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昂首生活于這個世界上。四、閱讀下文,回答問題。敬重卑微①我讀到一篇英國課文,講的是螞蟻。②螞蟻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蟻生兒,公蟻持家。它們在原野、荒灘上搬運食物,建設家園。想不到小小生靈,竟活得如此滋潤,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義。尤其令我震驚的是它們面對災難時的行為。③當野火燒起來的時候,你知道螞蟻是如何逃生的嗎?眾多的螞蟻迅速聚攏,抱成黑團,然后像雪球一樣飛速滾動,逃離火海。④每讀起這段文字,我就淚眼模糊,深為它們的行為所感動。我仿佛看見洶涌的火山在燒,一團黑風正沿著山脊流動;我仿佛聽見噼里啪啦的燒焦聲,那是最外一層的螞蟻在用軀體開拓求生之路。⑤( )沒有抱成團的智慧,沒有最外一層的犧牲,渺小的螞蟻家族( )會全軍覆滅。⑥生命的微小,體力的單薄沒有什么可怕,甚至命運的卑微也不能決斷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視了內在的精神。⑦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嚴肅,看得深刻,看得偉大而堅強。像一根細小的針,螞蟻以它的精神穿過我的外衣,刺痛我的靈魂。比起螞蟻,我們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說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棄、玩世不恭?⑧世上稱得上偉大的東西,往往( )體積,( )精神。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是卑微者的威嚴和挑戰。17.在第⑤自然段和第⑧自然段中的括號內填上恰當的關聯詞。18.第 5自然段中,作者為什么說螞蟻“抱成團”是一種“智慧”?(結合所學知識及短文內容回答)19.螞蟻家庭“抱成團”逃離火海,避免全軍覆沒的行為體現了精神和 精神。20.“我”為什么要敬重卑微?請用“_________”畫出來。21.讀了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關的哪些人、哪些事?請選一個方面,用簡要的幾句話寫下來。【答案】17.如果 就 不是 而是18.螞蟻如果都單獨地離開火海,將無一幸免;抱成團以后,外面的螞蟻可能被火燒死,但里面的螞蟻就可以活下來。抱成團是一種保護措施,所以說是一種智慧。19.協作 自我犧牲20.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嚴肅,看得深刻,看得偉大而堅強。21.我想到了抗震救災的戰士們,他們不顧危險,為了人民的生命財產,不怕苦、不怕累,日夜不停地戰斗,在抗震救災的最前線。他們為了人民的利益,完全不考慮自己,有自我犧牲精神。【解析】17.本題考查關聯詞。“沒有抱成團的智慧,沒有最外一層的犧牲,渺小的螞蟻家族”與“會全軍覆滅。”之間是假設關系,使用表示假設關系的關聯詞“如果……就……”即可。如:如果沒有抱成團的智慧,沒有最外一層的犧牲,渺小的螞蟻家族就會全軍覆滅。“世上稱得上偉大的東西,往往體積”與“精神。”之間是并列關系,使用表示并列關系的關聯詞“不是……而是……”。如:世上稱得上偉大的東西,往往不是體積,而是精神。18.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結合自己所給知識和短文內容說說為什么螞蟻“抱成團”是一種“智慧”,結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我仿佛聽見噼里啪啦的燒焦聲,那是最外一層的螞蟻在用軀體開拓求生之路。”和第⑤自然段句子“如果沒有抱成團的智慧,沒有最外一層的犧牲,渺小的螞蟻家族就會全軍覆滅。”可知螞蟻抱成團,最外層的螞蟻會被燒焦,變成灰,而里層的螞蟻會生存下來,如果不抱成團,所有的螞蟻都會在火海中喪命,抱成團雖然犧牲了一部分。但卻保全了大部分。這是一種丟軍保帥的做法,所以充滿了智慧。19.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結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我仿佛看見洶涌的火山在燒,一團黑風正沿著山脊流動;我仿佛聽見噼里啪啦的燒焦聲,那是最外一層的螞蟻在用軀體開拓求生之路。”可知螞蟻家庭“抱成團”逃離火海,避免全軍覆沒的行為體現了螞蟻之間團結協作的精神;也能感受外最外層的螞蟻犧牲自己的生命,保全他人的精神。20.本題考查尋找關鍵句子。結合文章第⑦自然段句子“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嚴肅,看得深刻,看得偉大而堅強。”可知作者敬重卑微的原因,這會讓他把生命看得嚴肅,看得深刻,看得偉大而堅強。21.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結合文章螞蟻抱團的精神,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想想自己想到了那些人,組織語言表達,如:我想到了駐守邊疆的解放軍戰士們,他們為了祖國的安全,不怕犧牲。五、閱讀下文,回答問題。讓別人分享財富①十歲的時候,他和父親推著板車去鎮上賣西瓜,西瓜剛推到鎮上,還沒有賣出,天空中就陰云密布,要下雨了,過往的人們紛紛往回趕,再也沒人來買西瓜了。他______(沮喪 悲傷)得很,西瓜賣不出去了,還要推回去。②這時,父親說: “我們可以把瓜免費送人。”于是父親帶著他來到沿街的門市,一家給搬了兩三個西瓜,人們紛紛用______(怪異 詫異)的目光看著他們。父親解釋道: “要下雨了,________。”有人說: “那你不是虧了嗎?我拿錢給你。”父親擺擺手說: “不用了,西瓜送給你們,我還賺個輕松,要是留著,推回去,明天不新鮮,又不好賣了。”那天,他們一無所獲地回去了。可是后來,他們再來鎮上,西瓜總是第一個賣完。因為他們那次送人家西瓜,人家記著他們的好,也因為父親的話,大家也都相信他們的西瓜最新鮮。③多年之后,他擁有了一家食品公司,他牢牢記得父親當年賣西瓜的事。④金融危機爆發了,經濟形勢十分______(嚴峻 嚴肅),他的工廠也被迫停產了,產品積壓在倉庫里賣不出去。他召集工人們開會,說: “現在工廠停產了,我把工資都結給你們,另外________。”那些食品平日多是出口的,價格不菲。工人們樂得不行,大包小包地帶回家。剩下的食品,他又免費送給附近的居民,送給有業務沒業務往來的多個商店和超市。⑤后來,金融危機過去,市場______(復活 復蘇)了,他的公司訂單多得出奇。當時好多廠都遭遇用工荒,而他的公司,工人們蜂擁而至,有老工人,也有慕名而來的新工人。因為他的免費贈送,讓更多的人知道了他和他的公司。他______立即恢復了生產,______擴大了生產規模……⑥______守著“財富”, 看著它們變質,______免費送給需要的人。免費和賺錢,從來就不是矛盾的。舍得讓別人分享自己的“財富”,一顆善良的心,可以讓我們贏得更好的未來。22.選擇括號中使用恰當的詞。23.聯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詞語。用工荒:慕名而來:24.在文中⑤、⑥兩個自然段的橫線上填合適的關聯詞。25.根據語境,把第②和第④自然段中橫線處的話補充完整。26.短文第②自然段中說“那天,他們一無所獲地回去了”,你認為他們是“一無所獲”嗎?為什么?27.短文寫了哪兩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第一件事:第二件事:28.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的作用是 (A.首尾響應,深化主題;B.總結全文,點明中心),從中我得到的啟示是【答案】22.沮喪 詫異 嚴峻 復蘇23.指部分地區部分行業用工短缺現象。 指仰慕名聲而來。24.不但 而且 與其 不如25.西瓜不好賣,分給大家吃啦 每個人都可以挑自己喜歡的食品帶回家26.不是。因為他們那次送西瓜后,人們記著他們的好,相信他們的西瓜最新鮮,他們收獲了別人的信任。27.父親把西瓜免費送人 他的工廠停產,他把積壓的產品免費送給工人和附近的居民。28.B 免費和賺錢,從來就不是矛盾的。舍得讓別人分享自己的“財富”,一顆善良的心,可以讓我們贏得更好的未來。【解析】22.本題考查選詞填空。沮喪:灰心,失望,傷心,灰心喪氣。悲痛:悲傷哀痛。西瓜賣不出去了,他非常失望,應選擇“沮喪”。怪異:奇特;奇異;變異。詫異:驚訝;覺得意外和奇怪。形容大家覺得很意外和奇怪,應選“詫異”。嚴峻:嚴厲;不寬松。嚴肅:鄭重;認真。形容經濟形勢,應選“嚴峻”。復蘇:沒有死,可能只是暫時休眠,只要條件成熟就恢復正常了。復活:表示己死之人,有重新獲得了生命,跟復蘇有質的區別。形容經融危機過后市場重新運行,應選“復蘇”。23.本題考查對詞語的理解。結合第⑤自然段“當時好多廠都遭遇用工荒,而他的公司,工人們蜂擁而至”可知其他好多廠都缺少工人。“荒”的意思是年成不好。故“用工荒”的意思是:指用工短缺現象。結合第⑤自然段“因為他的免費贈送,讓更多的人知道了他和他的公司。”可知人們因為知道這家公司的名聲而來的。“慕”的意思是仰慕。故“慕名而來”的意思是:仰慕名聲而來。24.本題考查關聯詞的運用。第⑤自然段中的兩個分句“立即恢復了生產”和“擴大了生產規模”之間是遞進關系,用關聯詞“不但……而且……”恰當。第⑥自然段兩個分句間“守著‘財富’, 看著它們變質”和“免費送給需要的人”是選擇關系,用關聯詞“與其……不如……”恰當。25.本題考查補充句子。結合第②自然段“我們可以把瓜免費送人”和“那你不是虧了嗎?我拿錢給你。”可知空白處可以補充“西瓜不好賣,還不如分給大家吃”;結合第④自然段“那些食品平日多是出口的,價格不菲。工人們樂得不行,大包小包地帶回家。”可知空白處可以補充“每個人還可以挑上自己喜歡的食品帶回家”。26.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因為下雨不能賣西瓜,父親把西瓜都送了出去。這件事從表面上看是一無所獲,卻因為他們那次送西瓜后,人們記著他們的好,相信他們的西瓜最新鮮,他們收獲了別人的信任。27.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本文在表現內容上著重描寫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我”我十歲的時候和父親推著板車去鎮上賣西瓜,因下雨父親免費把西瓜送人。第二件事是后來“我”開食品廠,因金融危機產品積壓,“我”把食品免費送給工人和附近的居民。28.本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的理解。本文中父子所做的“讓別人分享財富”的事情,雖然表面看來是損失了財物,但卻收獲了人們的信任。與其守著“財富”,看著它們變質,不如免費送給需要的人。舍得讓別人分享自己的“財富”,一顆善良的心,可以讓我們贏得更好的未來。結尾的作用是總結了上文,點明了中心,故選 B。得到的啟示可以圍繞文章中心表達即可。示例:在生活中,我們要懂得與別人分享。六、閱讀下文,回答問題。牛頓的童年①每個人都有童年,科學家的童年也跟同學們一樣,愛玩,愛問為什么,不過有時他們玩得很特別。②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童年時代喜歡做機械模型和思考問題。媽媽給他一點零花錢,他都用來買木工工具,做小風箏、小風車、漏壺等,做的東西都很精巧。③一次,鎮里(安 按)裝了一架用于水利灌溉的風車。大家都感到新奇,從老遠的地方跑來看。牛頓趴在草地上看了一天,風兒吹,車兒轉,能灌溉,牛頓看得入神了。回到家里,牛頓找來工具,叮叮當當干起來,做成了一個風車的小模型。④小風車很精巧,牛頓想讓同學們都看一看。于是,他把風車帶到了學校,擺在桌子上,用書扇一扇,風車就轉起來。同學們一邊看,一邊說:“太妙了!太妙了!”看著,看著,一個同學提出了問題:“為什么風車會轉呢?”“是啊,為什么不扇就不轉了呢?”大家一起問牛頓。⑤“這,這道理,我也不懂。”牛頓羞得滿臉通紅。⑥從此以后,牛頓懂得了做事情( )要動手,( )要動腦,一定要弄清為什么。從此他讀書更加用功了。有時,媽媽讓他去集市買東西,他卻坐在籬笆下津津有味地讀書;媽媽讓他去放牛,他一心只管讀書,結果迷了路。讀書多了,牛頓又長了許多知識,( )會模仿,( )還會創造。⑦有一天牛頓做了一個燈籠掛在風箏的尾巴上。夜晚,點著的燈籠隨著風箏飛到空中,隨風(漂飄)動,非常好看。鄰居看到天空中的這種奇怪情景,非常驚訝,以為是出現了(慧 彗)星。牛頓十六歲的時候,有一天狂風怒吼,大雨傾盆,人們都已躲到屋子里,可牛頓卻偏偏跑到暴風雨中,一會兒頂著風走去,一會兒順著風回來,看看走路的速度差多少,計算一下風的力量有多大。還有一次,他幫媽媽提著一桶牛奶,提著,提著,他忽然想到如果牛奶桶快速轉起來,牛奶會灑出來嗎?想到這兒,他舉起牛奶桶在頭上轉動起來,噢,牛奶并沒有灑出來。他并不到此為止,直到找到答案,才肯罷休。⑧牛頓童年時代能想出別人想不到的玩法,從中他發現了許多問題,養成了探索大自然秘密的習(慣貫),最后,終于成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29.用“/”劃掉括號中不恰當的字。30.在文中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關聯詞。31.結合短文解釋下列詞語。(1)津津有味:(2)大雨傾盆:32.短文寫了牛頓童年時代想出了哪些別人想不到的玩法?33.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從此他讀書更加用功了”?找出有關的句子抄寫下來。34.你認為牛頓能成為偉大的科學家與他童年時代能想出別人想不到的玩法有關系嗎?為什么?【答案】29.按 漂 慧 貫30.不僅 還 不但 而且31.文中指牛頓讀書讀得很有興趣。 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勢很大。32.他自己做風車;把燈籠掛在風箏上;跑到暴風雨中,計算風的力量;轉動牛奶桶檢驗牛奶是否會灑出來。33.有時,媽媽讓他去集市買東西,他卻坐在籬笆下津津有味地讀書;媽媽讓他去放牛,他一心只管讀書,結果迷了路。34.有關系,因為偉大的創造都來自于實踐。童年時代的他善于觀察、不斷發問,能想出別人想不到的玩法,為他成為偉大科學家打下了基礎。【解析】29.本題考查形近字辨析。安裝:把機械或器材固定在某處。隨風飄動:跟隨著風吹的方向擺動、飄蕩;多用來形容旗幟等物。彗星:又稱掃帚星,是繞太陽運行的一種星體,通常在背著太陽的一面拖一條掃帚狀的長尾巴。習慣:指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30.本題考查關聯詞的理解與運用。結合句子可知“牛頓懂得了做事情要動手”與“要動腦”之間是遞進關系,使用表示遞進關系的關聯詞“不僅……還……”即可。結合句子可知“牛頓又長了許多知識,會模仿”與“還會創造”之間是遞進關系,使用表示遞進關系的關聯詞“不但……而且……”即可。31.本題考查詞語解釋。(1)結合文章第⑥自然段句子“有時,媽媽讓他去集市買東西,他卻坐在籬笆下津津有味地讀書”可知他看書看得非常認真,對讀書非常感興趣,因此“津津有味”的意思是形容特別有興趣。(2)結合文章第⑦自然段句子“有一天狂風怒吼,大雨傾盆,人們都已躲到屋子里,可牛頓卻偏偏跑到暴風雨中”可知雨下得非常大,因此“大雨傾盆”的意思是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一樣。形容雨又大又急。32.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結合文章第⑦自然段句子“有一天牛頓做了一個燈籠掛在風箏的尾巴上。夜晚,點著的燈籠隨著風箏飛到空中”可知牛頓做了燈籠掛在風箏的尾巴上;結合文章第⑦自然段句子“有一天狂風怒吼,大雨傾盆,人們都已躲到屋子里,可牛頓卻偏偏跑到暴風雨中,一會兒頂著風走去,一會兒順著風回來,看看走路的速度差多少”可知牛頓在暴風雨中計算走路的速度;結合文章第⑦自然段句子“他忽然想到如果牛奶桶快速轉起來,牛奶會灑出來嗎?想到這兒,他舉起牛奶桶在頭上轉動起來”可知牛頓提著牛奶桶轉看牛奶會不會灑出來。33.本題考查尋找關鍵句子。結合文章第⑥自然段句子“有時,媽媽讓他去集市買東西,他卻坐在籬笆下津津有味地讀書;媽媽讓他去放牛,他一心只管讀書,結果迷了路。”可知是描寫牛頓讀書更用功了的句子。34.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結合文章內容和自己的思考,說說自己覺得牛頓能成為偉大的科學家與他童年時代能想出別人想不到的玩法有什么關系,組織語言表達,結合文章第⑧自然段句子“牛頓童年時代能想出別人想不到的玩法,從中他發現了許多問題,養成了探索大自然秘密的習慣,最后,終于成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可知有關系,牛頓從別人想不到的玩法中發現了問題,養成了探索的習慣,最終成為了科學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