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七課: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7.1文化的內涵與功能思:結合課本P88-91思考以下問題1.文化的內涵(重點)2.文化的產生與核心3.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難點)4.文化與文明的區別和聯系(難點)5.文化載體:含義、形式與文化的聯系6.文化的功能(重點)舞蹈《祈》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內涵(1)廣義的文化:指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及其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2)狹義的文化: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現象,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內容,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等非意識形態的內容。主體不包含經濟、政治現象(本單元用的是狹義的文化)客體客體≠物質活動(3)(文化的實質)文化實質上是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補充)注意:在階級社會,意識形態具有階級性;非意識形態不具有階級性。意識形態:指反映一定社會經濟形態、從而也反映一定階級或社會集團的利益和要求的觀念體系,在階級社會中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如:世界觀。非意識形態:指不反映一定社會集團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識形式,不具有階級性。如:語言學、自然科學、邏輯、技術、語言和文字等。【意識形態和非意識形態】名詞解釋:思考:黃河、珠穆朗瑪峰、三江源等自然景觀能不能稱為文化?不能。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是人類特有的,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因此,黃河、珠穆朗瑪峰、三江源等自然景觀不能稱為文化。2.文化的產生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武夷山自然風景萬里長城,華山碑刻黨的二十大的召開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參加自然博物館的各種展覽到銀行貸款買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判斷技巧第一,經濟現象或活動不屬于文化。比如: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第二,政治現象或活動不屬于文化。第三,純自然的事物不屬于文化,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第四,文化既包括靜態的文化產品(如書),也包括動態的文化活動(如讀書)。√√√√×政治經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響著人們的文化實踐與文化生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支配和影響不等于“決定”,文化不能“決定”社會發展。3.文化的核心:《長津湖》影片票房一路飆升,已刷新近30項中國影史紀錄。10月23日,在上映第24天,票房突破52億元。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億人次觀眾走進影院感受這部戰爭史詩,“長津湖效應”席卷全國,還在持續發酵……電影《長津湖》在建黨100周年的大背景下,掙錢當然是次要的,給黨獻禮,激起國人愛國熱情,團結一心、砥礪前行、努力奮斗創造新的中國夢才是影片需要追求的最終目標。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電影《長津湖》的爆火讓和平年代的我們窺探到了歷史悲壯的一角,原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如此的來之不易。我們應該銘記那些葬身在長津湖的先輩,在嚴寒、艱苦中作戰英雄。全影片176分鐘,耗資13億人民幣,你看的每一分鐘都要花740萬。雇傭80家電影特效公司,7萬名群演,僅核酸就花費500萬......文化反作用于經濟思考:文化與經濟政治是什么樣的關系?(一)經濟、政治決定文化4、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①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二)文化反作用于經濟、政治,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①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②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三)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但文化發展與經濟、政治的發展并不完全一致。(不能認為文化是經濟、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屬品)思考:以上文化是通過什么展現出來的 刺繡愛國思想傳統節日音樂傳統美德樂器衣物民俗行為文化體制文化要通過載體呈現出來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需要通過載體呈現出來(1)含義:(2)功能:(3)形式:是指文化的記錄、記載、標識、傳承和表現的物化形式。文化載體承載、表達和展現著文化的內容。文化的載體多種多樣,有器物、行為、制度等。注意:文化載體不是文化本身,但可以體現和傳導文化。5、文化的載體文 明 文 化(狹義)區 別 含義 文明與野蠻相對立,是人類進步和開化狀態的標志。 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現象。性質 文明都是積極向上的 反映先進的經濟政治的文化形成先進文化;反映腐朽和落后的經濟和政治的文化形成落后文化。類型 物質文明 物質方面的進步 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內容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等非意識形態的內容精神文明 精神方面的進步 政治文明 制度方面的進步 生態文明 生態方面的進步 聯系 ①文化與文明都是實踐的產物,創造主體都是人。 ②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的一項重要內容。 6、文化與文明的關系文化與文明的關系——小結(1)區別:①文明與野蠻相對立,是人類進步和開化狀態的標志。文明是積極向上的。②文化有先進與落后的區分。(2)聯系:①文化與文明都是實踐的產物,其創造主體都是人。②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的一項重要內容。文化引導人們認識真善美,為人們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養。文化教化育人,幫助人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文化服務社會,滿足人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文化推動發展,是國家繁榮振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對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①:文化具有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7.文化的功能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②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①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②積極參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③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①當代中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以認同、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文化為前提。②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1)文化具有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2)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3)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政治,給予經濟、政治以重大影響。先進的文化促進經濟、政治的發展。反之,起阻礙作用。(4)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總結:文化的功能注意: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參與文化活動,接受文化知識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也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總結:文化的特點(1)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2)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響著人們的文化實踐與文化生活(3)文化要通過載體呈現出來(4)個人的文化素養是逐步培養出來的(5)文化有先進和落后之分,而文明都是積極向上的(6)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經濟政治,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課堂小結:文化的內涵和功能文化的內涵文化的功能對社會: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對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對個人:優秀的文化塑造人生廣義、狹義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核心文化需要文化載體易錯易混1.廣義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現象,既包括意識形態的內容,又包括非意識形態的內容。2.純自然的東西也能成為文化。3.文化對經濟、政治有時起決定作用。4.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響著人們的文化實踐與文化生活。×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 純自然的東西不能能成為文化。× 狹義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現象,既包括意識形態的內容,又包括非意識形態的內容。×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響著人們的文化實踐與文化生活。5.文化是人類進步和開化狀態的進步,只要是文化都是積極向上的。6.器物、行為、制度等是文化本身。7.文化對經濟、政治的發展起促進作用。8.文化具有主導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9.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只要經濟發展了,文化自然而然就進步了×文化具有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功能。×先進健康的文化,對經濟、政治的發展起促進作用。×器物、行為、制度等是文化的載體,而不是文化本身.×文明是人類進步和開化狀態的進步,只要是文明,就是積極向上的×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文化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